颈部加压固定带.pdf

上传人:梁腾 文档编号:11708177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39.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颈部加压固定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颈部加压固定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颈部加压固定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档描述:

《颈部加压固定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部加压固定带.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144677.3 (22)申请日 2019.12.04 (73)专利权人 郑州市中心医院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柏北 路16号 (72)发明人 辛新娄永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代理人 王新爱 (51)Int.Cl. A61F 5/05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颈部加压固定带 (57)摘要 颈部加压固定带, 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颈托 无法调节对颈部的压力大小, 及患者舒适度较低。

2、 的问题; 包括开口朝后的前颈托, 前颈托左端设 有上下轴向的套筒, 套筒内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 的矩形环, 前颈托右端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一弹性 带, 第一弹性带后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 弧形袋, 弧形袋左端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二弹性 带, 第二弹性带自由端可穿过矩形环, 第二弹性 带自由端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 第二弹性 带后侧的外表面上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粘合的 第二魔术贴; 增加患者舒适度, 有效加压患者颈 后部手术伤口, 促进伤口愈合, 便于调节弧形袋 对患者后颈的压力大小, 此结构简单, 构思新颖, 使用方便, 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11243972。

3、 U 2020.08.14 CN 211243972 U 1.颈部加压固定带, 包括开口朝后的前颈托(1), 其特征在于, 前颈托(1)左端设有上下 轴向的套筒(2), 套筒(2)内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矩形环(3), 前颈托(1)右端设有前后方 向的第一弹性带(4), 第一弹性带(4)后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弧形袋(5), 弧形袋 (5)左端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二弹性带(6), 第二弹性带(6)自由端可穿过矩形环(3), 第二弹 性带(6)自由端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7), 第二弹性带(6)后侧的外表面上设有可与 第一魔术贴(7)粘合的第二魔术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加压固。

4、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颈托(1)上开设有前 后贯通的插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加压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颈托(1)左右两侧分 别开设有两个前后贯通的透气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加压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弧形袋(5)采用透气吸 汗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加压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弧形袋(5)上端设有左 右方向的拉链(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加压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颈托(1)下端面上设 有凝胶垫(12)。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43972 U 2 颈部加压固定带 技术领域 。

5、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护理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颈部加压固定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骨科临床上使用的颈托只是起到简单的固定作用, 由于颈托前后均采用硬塑 料材质, 故病人的活动明显受限, 通气性较差, 患者的舒适度也较低, 而且由于颈托会压在 患者的锁骨上, 时间长会对患者的锁骨产生压伤的风险。 0003 现有的颈托对颈部的压力大小是恒定的, 不能根据临床需要对颈部压力进行调 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上述情况,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颈部 加压固定带, 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颈托无法调节对颈部的压力大小, 及患者舒适度较低的 问题。 000。

6、5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朝后的前颈托, 前颈托左端设有上下 轴向的套筒, 套筒内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矩形环, 前颈托右端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一弹性 带, 第一弹性带后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弧形袋, 弧形袋左端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二 弹性带, 第二弹性带自由端可穿过矩形环, 第二弹性带自由端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 第二弹性带后侧的外表面上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粘合的第二魔术贴。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有的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 改 变现有的颈部固定方式, 使用方便, 使病人更容易接受, 且使病人更容易卧床, 增加患者舒 适度, 设有的弧形袋, 。

7、有效加压患者颈后部手术伤口, 促进伤口愈合, 设有的矩形环, 便于调 节弧形袋对患者后颈的压力大小, 弧形袋的透析吸汗材质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此结 构简单, 构思新颖, 使用方便, 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000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轴测图。 000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001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由图1至图4给出, 包括开口朝后的前颈托1, 前颈托1左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套筒2, 套筒2内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矩形环3, 前颈托1。

8、右端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一弹性带4, 第一 弹性带4后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弧形袋5, 弧形袋5左端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二弹性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1243972 U 3 带6, 第二弹性带6自由端可穿过矩形环3, 第二弹性带6自由端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 7, 第二弹性带6后侧的外表面上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7粘合的第二魔术贴8。 0013 为了便于颈部插管的患者使用, 所述的前颈托1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插孔9。 0014 为了更好的透气性, 所述的前颈托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前后贯通的透气孔 10。 0015 为了防止患者后颈产生压疮, 所述的弧形袋5采用透气吸汗材质。 0016 。

9、为了便于弧形袋5的开合, 所述的弧形袋5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拉链11。 0017 为了防止压伤患者锁骨, 所述的前颈托1下端面上设有凝胶垫12。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设置本装置处于第二弹性带6自由端穿过矩形环3且第一魔 术贴7与第二魔术贴8粘合的初始状态, 首先将粘合在一起的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8打 开, 然后使第二弹性带6与矩形环3分离, 使弧形袋5位于患者的颈后, 使前颈托1位于患者的 颈前, 如果患者颈部有插管, 使插管从插孔9内伸出; 0019 将第二弹性带6的自由端从右向左穿过矩形环3, 向外拉伸第二弹性带6, 第二弹性 带6带动矩形环3这套筒2内左右摆动, 然后第二弹。

10、性带6张紧并向左拉伸弧形袋5, 弧形袋5 向左拉伸第一弹性带4, 等弧形袋5对患者后颈施加的压力大小达到要求时, 将第一魔术贴7 粘贴在第二魔术贴8上, 此时本装置被固定在患者颈部, 对患者颈部起到加压和保护的作 用, 前颈托1上的多个透气孔10可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 前颈托1下端的凝胶垫12与患者锁 骨接触, 可防止前颈托1压伤锁骨; 0020 当需要改变弧形袋5的厚度或者硬度时, 拉开拉链11, 在弧形袋5内添加一定厚度 和硬度的材料, 然后将拉链11拉上即可, 如果第一弹性带4和第二弹性带6的因长时间固定 而变松, 只需打开粘合在一起的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8, 然后向左拉紧第一弹性带。

11、4, 之后将第一魔术贴7粘合在第二魔术贴8上即可。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有的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 改 变现有的颈部固定方式, 使用方便, 使病人更容易接受, 且使病人更容易卧床, 增加患者舒 适度, 设有的弧形袋, 有效加压患者颈后部手术伤口, 促进伤口愈合, 设有的矩形环, 便于调 节弧形袋对患者后颈的压力大小, 弧形袋的透析吸汗材质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此结 构简单, 构思新颖, 使用方便, 实用性强。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1243972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11243972 U 5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11243972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颈部 加压 固定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颈部加压固定带.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70817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