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pdf

上传人:万林****人 文档编号:11697520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1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档描述:

《地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56581.0 (22)申请日 2019.03.01 (71)申请人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文忠路 2600号 (72)发明人 陈秀芳郝昆玥郝文洁朱帅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董德 (51)Int.Cl. D06P 1/00(2006.01) D06P 1/673(2006.01) D06P 3/60(2006.01) D06P 5/1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地。

2、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 印花的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 种地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 工艺。 本工艺先将易拔染料和难拔染料加水配制 成地色染液; 然后通过染液将棉织物染色; 染色 过程中依次加入氯化钠促染和碳酸钠固色; 再接 着依次进行第一次水洗、 第一次皂洗、 第二次水 洗和第一次烘干后在织物上印制拔白浆, 并且进 行第二次烘干; 最后依次进行汽蒸、 第三次水洗、 第二次皂洗、 第四次水洗和第三次烘干后, 得到 拔染后的成品棉织物。 本发明在棉织物的印花部 位易拔染的染料被破坏而褪色, 留下难拔染的染 料, 棉织物非印花部位仍保持原来的。

3、地色, 即以 拔白印花的方法实现类似色拔的效果, 是拔染工 艺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CN 110004735 A 2019.07.12 CN 110004735 A 1.一种地色染料, 其特征在于, 由易拔染料和难拔染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色染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拔染料与难拔染料的质量比为 1: (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色染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拔染料为诺威克隆红S-B、 诺威 克隆深夜蓝S-R、 诺威克隆藏青EC-R或诺威克隆蓝EC-2R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色染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难拔染料为诺威克。

4、隆黄S-3R、 诺 威克隆黄EC-2R、 诺威克隆红EC-4B或诺威克隆海洋蓝S-R的中的一种。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 其特征在 于, 包括以下步骤: A、 取棉织物, 将所述地色染料加水配制成的染液加热至6070, 然后将所述棉织物 投入到所述染液中, 染色1520min; B、 向步骤A体系中加入氯化钠, 继续染色1520min; C、 向步骤B体系中加入碳酸钠, 再继续染色1520min; D、 取步骤C所得棉织物, 依次进行第一次水洗、 第一次皂洗、 第二次水洗和第一次烘干, 然后在待拔染部位印制拔白浆, 然后进行第二次烘干; E、 取步。

5、骤D第二次烘干后的棉织物, 依次进行汽蒸、 第三次水洗、 第二次皂洗、 第四次水 洗和第三次烘干, 得到拔染后的成品棉织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拔染印花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拔白浆由德固林、 玉米淀 粉糊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拔染印花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德固林占比为2030, 所述玉米淀粉糊的占比为5060, 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占比为51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拔染印花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中, 所述棉织物与所述 染液的浴比是1: (2040); 在步骤B中, 氯化钠的浓度为1525g/L; 在步骤C中, 碳酸钠的浓度为1525g/L。

6、; 在步骤D中, 第一次水洗的温度为3040, 第一水洗的时间为510min,第二次水洗 的时间为510min,第二次水洗的温度为3040, 第一次皂洗的皂洗剂浓度为15g/L, 第一次皂洗温度为9095, 第一次皂洗时间为35min, 第一次烘干的温度为80100, 第二次烘干的温度为80100; 在步骤E中, 汽蒸的温度为100102, 汽蒸的时间为815min,第三次水洗的温度为 3040, 第三次水洗的时间为510min,第二次皂洗的皂洗剂浓度为15g/L, 第二次皂 洗温度为9095, 第二次皂洗时间为35min, 第四次水洗的温度为3545, 第四次水 洗的时间为49min,第四次。

7、烘干的温度为100120。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004735 A 2 一种地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地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 染印花的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织物印花有三大工艺, 即直接印花、 防染印花和拔染印花。 其中拔染印花是先给织 物染地色, 然后在织物上局部印拔染浆, 其中含有能破坏地色的拔染剂(大多为还原剂, 如 雕白粉、 德固林等)。 在随后的汽蒸过程中, 印花部位的拔染剂使地色染料发生分解反应而 失去原来的颜色, 形成色地白花的效果, 称为拔白。 如果拔染浆中除拔染剂外还。

8、含有另外一 种染料, 它不受拔染剂的影响能上染印花部位, 则在印花部位形成有色的图案, 称为色拔。 拔染印花工艺复杂, 成本较高, 但织物地色丰满, 花纹细致精密、 轮廓清晰, 特别适合大面积 深地色、 有精细白花或有色花纹的织物。 拔染印花效果非直接印花和防染印花所能企及, 为 高档织物的印花工艺。 目前色拔成本高昂且工艺复杂, 而拔白却工艺简单。 如何将两种方式 的优点合二为一, 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0003 活性染料以共价键固着在棉纤维上, 其拔染性能与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有关, KN 型活性染料的染料-纤维键遇高温、 强碱易于断裂, 从而易拔染。 同时, 偶氮基是活性染料重 要的发。

9、色团, 在还原剂作用下偶氮基裂解, 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小分子的氨基化合物。 这些 氨基化合物如果无色, 或者即使有色但对纤维的亲和力小、 能通过皂洗和水洗而去除, 即可 达到拔染的目的。 一般来说, 对于单偶氮结构的活性染料, 活性基团连接在重氮部分的要比 活性基团连接在偶合部分的易拔染; 染料母体含金属络合结构的、 或者为溴氨酸结构及酞 菁结构的不易拔染。 如活性嫩黄X-6G在棉纤维(以CellOH表示)上固着后经还原反应在偶 氮基处裂解得到两种氨基化合物, 其一为淡黄色、 能溶于皂液而去除, 其二为以共价键连接 在纤维上、 但无色的残留物, 所以活性嫩黄X-6G拔染性能良好。 反应如下: 。

10、0004 0005 活性艳红K-2G在棉纤维上固着后经还原剂作用, 在偶氮基处裂解得到两种产物, 其一为浅棕色、 能溶于皂液而去除, 其二以共价键连接在纤维上、 且为棕色的残留物, 所以 活性艳红K-2G拔染性能差。 反应如下: 说明书 1/7 页 3 CN 110004735 A 3 0006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拔白印花的方法 实现类似色拔效果的地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 0008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色染料, 由易拔染料和难拔染 料组成。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易拔染料和难。

11、拔染料组成的拼色染料染地色, 使得在 拔白的时候, 诺威克隆的易拔染料被破坏而褪色, 留下难拔染的染料, 棉织物的非拔白部分 仍然保持原来的地色, 为以拔白印花的方法实现类似色拔的效果提供了原料基础。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 进一步, 所述易拔染料与难拔染料的质量比为1: (14)。 001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配比能够实现更好的色拔的效果。 0013 进一步, 所述易拔染料为诺威克隆红S-B、 诺威克隆深夜蓝S-R、 诺威克隆藏青EC-R 或诺威克隆蓝EC-2R中的一种。 0014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任一。

12、种的诺威克隆的易拔染料能够更加 有效地被拔白剂所破坏, 有利于达到色拔的效果。 0015 进一步, 所述难拔染料为诺威克隆黄S-3R、 诺威克隆黄EC-2R、 诺威克隆红EC-4B或 诺威克隆海洋蓝S-R的中的一种。 0016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确定的诺威克隆的难拔染料更难被拔白剂所 破坏, 保持了稳定性。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18 A、 棉织物, 将所述地色染料加水配制成的染液加热至6070, 然后将所述棉织 物投入到所述染液中, 染色1520min; 0019 B、 向步骤A体系中加入氯化钠, 继续染色1520mi。

13、n; 0020 C、 向步骤B体系中加入碳酸钠, 再继续染色1520min; 0021 D、 取步骤C所得棉织物, 依次进行第一次水洗、 第一次皂洗、 第二次水洗和第一次 烘干, 然后在待拔染部位印制拔白浆, 然后进行第二次烘干; 0022 E、 取步骤D第二次烘干后的棉织物, 依次进行汽蒸、 第三次水洗、 第二次皂洗、 第四 次水洗和第三次烘干, 得到拔染后的成品棉织物。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通过地色染料加水配制成染液, 染液的质量等 说明书 2/7 页 4 CN 110004735 A 4 同于所述水的质量, 忽略地色染料的质量。 水的密度为1g/cm3。 通过染液对。

14、棉织物染地色, 再加入氯化钠和碳酸钠, 氯化钠得到了促染的作用, 碳酸钠起到了固色的作用。 然后将所述 棉织物取出后依次进行第一次水洗、 第一次皂洗、 第二次水洗和第一次烘干, 接着将棉织物 通过拔白剂进行局部拔白, 然后通过第二次烘干和汽蒸, 接着通过第三次水洗、 第二次皂 洗、 第四次水洗和第三次烘干, 得到拔染后的成品棉织物。 由于地色染料中内含有很难被拔 白剂所拔白的染料和容易被拔白剂拔白的染料, 所以在棉织物的印花部位易拔染的染料被 破坏而褪色, 留下难拔染的染料, 织物非印花部位仍保持原来的地色, 即以拔白印花的方法 实现类似色拔的效果。 0024 进一步, 所述拔白浆由德固林、 。

15、玉米淀粉糊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 0025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拔白浆效果良好, 能够迅速且有效 的对染料进行拔白。 0026 进一步, 所述德固林占比为2030, 所述玉米淀粉糊的占比为5060, 所述氢 氧化钠的占比为510。 0027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更加准确的组分配比, 使得拔白剂的效果更 加的明显。 0028 进一步, 在步骤A中, 所述棉织物与所述染液的浴比是1: (2040); 0029 在步骤B中, 氯化钠的浓度为1525g/L; 0030 在步骤C中, 碳酸钠的浓度为1525g/L; 0031 在步骤D中, 第一次水洗的温度为3040, 。

16、第一水洗的时间为510min,第二次 水洗的时间为510min,第二次水洗的温度为3040, 第一次皂洗的皂洗剂浓度为1 5g/L, 第一次皂洗温度为9095, 第一次皂洗时间为35min, 第一次烘干的温度为80 100, 第二次烘干的温度为80100; 0032 在步骤E中, 汽蒸的温度为100102, 汽蒸的时间为815min,第三次水洗的温 度为3040, 第三次水洗的时间为510min,第二次皂洗的皂洗剂浓度为15g/L, 第二 次皂洗温度为9095, 第二次皂洗时间为35min, 第四次水洗的温度为3545, 第四 次水洗的时间为49min,第四次烘干的温度为100120。 003。

17、3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确定发工艺条件, 能够保证了工艺的正常进 行。 拔白浆与地色染料的配比保证了拔白的效果, 同时也避免了难拔染料的稳定性由于过 量的拔白剂被破坏, 从而影响色拔效果。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本发明利用诺威克隆红S-B与诺威克隆黄S-3R组成的地色染料拔染棉织物 后的成品竹子图; 0035 图2为本发明利用诺威克隆红S-B与诺威克隆黄S-3R组成的地色染料拔染棉织物 后的成品蝴蝶图; 0036 图3为本发明利用诺威克隆海洋蓝S-R与诺威克隆黄S-3R组成的地色染料拔染棉 织物后的成品竹子图; 0037 图4为本发明利用诺威克隆海洋蓝S-R与诺威克隆黄S-3。

18、R组成的地色染料拔染棉 织物后的成品蝴蝶图。 说明书 3/7 页 5 CN 110004735 A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39 实施例1、 0040 如图1所示, 一种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41 A、 取10g的棉织物, 将所述地色染料加入300g水配制成的染液加热至65, 然后将 所述棉织物投入所述染液中进行初始染色16min, 所述棉织物与所述染液的浴比是1: 30, 其 中, 所述地色染料为诺威克隆红S-B与诺威克隆黄S-3R按质量比1:3组成的。

19、混合物; 0042 B、 所述初始染色完成后向步骤A中加入20g/L的氯化钠继续染色16min; 0043 C、 所述继续染色完成后向步骤B中加入20g/L的碳酸钠后, 再继续染色16min,; 0044 D、 取步骤C中的棉织物, 依次进行第一次水洗5min、 第一次皂洗5min、 第二次水洗 5min和第一次烘干,第一次水洗和第二次水洗的温度均为40, 第一次皂洗的温度为95 且第一次皂洗液浓度为4g/L, 第一次烘干的温度为90; 然后在棉织物的待拔染部位通过 拔白浆印制竹子图案, 接着进行第二次烘干, 第二次烘干的温度为90; 所述拔白浆由德固 林、 玉米淀粉糊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 所。

20、述德固林占比为30, 所述玉米淀粉糊的占比为 60, 所述氢氧化钠的占比为10; 0045 E、 将步骤D中第二次烘干后的棉织物进行汽蒸后拔出竹子图案, 汽蒸的温度为102 , 汽蒸的时间为8min; 然后通过第三次水洗5min,第三次水洗的温度为40; 接着第二次 皂洗5min,第二次皂洗的皂洗剂浓度为4g/L, 第二次皂洗温度为95; 再接着第四次水洗 6min,第四次水洗的温度为40;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 第三次烘干的温度为120, 得到拔 染后的成品棉织物。 0046 如图1的图案我们可以知道, 通过拔白的工艺得到了色拔的效果, 并且图案轮廓清 晰, 色彩对比和谐。 0047 耐摩擦。

21、色牢度按GB/T3920-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测定。 0048 耐皂洗色牢度按GB/T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测定。 0049 匀染性测试是任取染色织物上一点作为标样, 用电脑测色仪于染色织物8个不同 位置(作为比样)分别测定色差, 计算色均值, 参照CIE1976LAB评定等级, 共5级9档, 其中1级 最差, 5级最好。 0050 拔染印花后织物色牢度和匀染性测定见表1。 0051 表1拔染印花后织物色牢度和匀染性测定 0052 0053 从表1可以看出, 拔染印花后织物具有优良的耐摩擦色牢度、 耐皂洗色牢度和匀染 性, 这是由于棉织物地色采用。

22、本发明的地色染料浸染来实现, 而非棉织物单面直接印花所 得。 另外, 本发明的地色染料本身具有双活性基团, 能与棉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 也进一步 提高了棉织物的染色牢度。 0054 实施例2、 说明书 4/7 页 6 CN 110004735 A 6 0055 如图2所示, 一种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56 A、 取10g的棉织物, 将所述地色染料加入300g水配制成的染液加热至65, 然后将 所述棉织物投入所述染液中进行初始染色16min, 所述棉织物与所述染液的浴比是1: 30, 其 中, 所述地色染料为诺威克隆红S-B与诺威克隆黄S-3R按质量比1:3组成的。

23、混合物; 0057 B、 所述初始染色完成后向步骤A中加入20g/L的氯化钠继续染色16min; 0058 C、 所述继续染色完成后向步骤B中加入20g/L的碳酸钠后, 再继续染色16min,; 0059 D、 取步骤C中的棉织物, 依次进行第一次水洗5min、 第一次皂洗5min、 第二次水洗 5min和第一次烘干,第一次水洗和第二次水洗的温度均为40, 第一次皂洗的温度为95 且第一次皂洗液浓度为4g/L, 第一次烘干的温度为90; 然后在棉织物的待拔染部位通过 拔白浆印制蝴蝶图案, 接着进行第二次烘干, 第二次烘干的温度为90; 所述拔白浆由德固 林、 玉米淀粉糊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 所。

24、述德固林占比为30, 所述玉米淀粉糊的占比为 60, 所述氢氧化钠的占比为10; 0060 E、 将步骤D中第二次烘干后的棉织物进行汽蒸后拔出蝴蝶图案, 汽蒸的温度为102 , 汽蒸的时间为8min; 然后通过第三次水洗5min,第三次水洗的温度为40; 接着第二次 皂洗5min,第二次皂洗的皂洗剂浓度为4g/L, 第二次皂洗温度为95; 再接着第四次水洗 6min,第四次水洗的温度为40;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 第三次烘干的温度为120, 得到拔 染后的成品棉织物。 0061 如图2的图案我们可以知道, 通过拔白的工艺得到了色拔的效果, 并且图案轮廓清 晰, 色彩对比和谐。 0062 耐摩擦。

25、色牢度按GB/T3920-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测定。 0063 耐皂洗色牢度按GB/T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测定。 0064 匀染性测试是任取染色织物上一点作为标样, 用电脑测色仪于染色织物8个不同 位置(作为比样)分别测定色差, 计算色均值, 参照CIE1976LAB评定等级, 共5级9档, 其中1级 最差, 5级最好。 0065 拔染印花后织物色牢度和匀染性测定见表2。 0066 表2拔染印花后织物色牢度和匀染性测定 0067 0068 从表2可以看出, 拔染印花后织物具有优良的耐摩擦色牢度、 耐皂洗色牢度和匀染 性, 这是由于棉织物地色采用。

26、本发明的地色染料浸染来实现, 而非棉织物单面直接印花所 得。 另外, 本发明的地色染料本身具有双活性基团, 能与棉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 也进一步 提高了棉织物的染色牢度。 0069 实施例3、 0070 如图3所示, 一种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71 A、 取10g的棉织物, 将所述地色染料加入300g水配制成的染液加热至65, 然后将 所述棉织物投入所述染液中进行初始染色16min, 所述棉织物与所述染液的浴比是1: 30, 其 中, 所述地色染料为诺威克隆红S-B与诺威克隆海洋蓝S-R按质量比1:3组成的混合物; 说明书 5/7 页 7 CN 11000473。

27、5 A 7 0072 B、 所述初始染色完成后向步骤A中加入20g/L的氯化钠继续染色16min; 0073 C、 所述继续染色完成后向步骤B中加入20g/L的碳酸钠后, 再继续染色16min,; 0074 D、 取步骤C中的棉织物, 依次进行第一次水洗5min、 第一次皂洗5min、 第二次水洗 5min和第一次烘干,第一次水洗和第二次水洗的温度均为40, 第一次皂洗的温度为95 且第一次皂洗液浓度为4g/L, 第一次烘干的温度为90; 然后在棉织物的待拔染部位通过 拔白浆印制竹子图案, 然后进行第二次烘干, 第二次烘干的温度为90; 所述拔白浆由德固 林、 玉米淀粉糊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 。

28、所述德固林占比为30, 所述玉米淀粉糊的占比为 60, 所述氢氧化钠的占比为10; 0075 E、 将步骤D中第二次烘干后的棉织物进行汽蒸后拔出竹子图案, 汽蒸的温度为102 , 汽蒸的时间为8min; 然后通过第三次水洗5min,第三次水洗的温度为40; 接着第二次 皂洗5min,第二次皂洗的皂洗剂浓度为4g/L, 第二次皂洗温度为95; 再接着第四次水洗 6min,第四次水洗的温度为40;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 第三次烘干的温度为120, 得到拔 染后的成品棉织物。 0076 如图3的图案我们可以知道, 通过拔白的工艺得到了色拔的效果, 并且图案轮廓清 晰, 色彩对比和谐。 0077 耐摩。

29、擦色牢度按GB/T3920-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测定。 0078 耐皂洗色牢度按GB/T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测定。 0079 匀染性测试是任取染色织物上一点作为标样, 用电脑测色仪于染色织物8个不同 位置(作为比样)分别测定色差, 计算色均值, 参照CIE1976LAB评定等级, 共5级9档, 其中1级 最差, 5级最好。 0080 拔染印花后织物色牢度和匀染性测定见表3。 0081 表3拔染印花后织物色牢度和匀染性测定 0082 0083 从表3可以看出, 拔染印花后织物具有优良的耐摩擦色牢度、 耐皂洗色牢度和匀染 性, 这是由于棉织物地色采。

30、用本发明的地色染料浸染来实现, 而非棉织物单面直接印花所 得。 另外, 本发明的地色染料本身具有双活性基团, 能与棉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 也进一步 提高了棉织物的染色牢度。 0084 实施例4、 0085 如图4所示, 一种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86 A、 取10g的棉织物, 将所述地色染料加入300g水配制成的染液加热至65, 然后将 所述棉织物投入所述染液中进行初始染色16min, 所述棉织物与所述染液的浴比是1: 30, 其 中, 所述地色染料为诺威克隆红S-B与诺威克隆海洋蓝S-R按质量比1:3组成的混合物; 0087 B、 所述初始染色完成后向步骤A中。

31、加入20g/L的氯化钠继续染色16min; 0088 C、 所述继续染色完成后向步骤B中加入20g/L的碳酸钠后, 再继续染色16min,; 0089 D、 取步骤C中的棉织物, 依次进行第一次水洗5min、 第一次皂洗5min、 第二次水洗 5min和第一次烘干,第一次水洗和第二次水洗的温度均为40, 第一次皂洗的温度为95 且第一次皂洗液浓度为4g/L, 第一次烘干的温度为90; 然后在棉织物的待拔染部位通过 说明书 6/7 页 8 CN 110004735 A 8 拔白浆印制蝴蝶图案, 然后进行第二次烘干, 第二次烘干的温度为90; 所述拔白浆由德固 林、 玉米淀粉糊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

32、 所述德固林占比为30, 所述玉米淀粉糊的占比为 60, 所述氢氧化钠的占比为10; 0090 E、 将步骤D中第二次烘干后的棉织物进行汽蒸后拔出蝴蝶图案, 汽蒸的温度为102 , 汽蒸的时间为8min; 然后通过第三次水洗5min,第三次水洗的温度为40; 接着第二次 皂洗5min,第二次皂洗的皂洗剂浓度为4g/L, 第二次皂洗温度为95; 再接着第四次水洗 6min,第四次水洗的温度为40;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 第三次烘干的温度为120, 得到拔 染后的成品棉织物。 0091 如图4的图案我们可以知道, 通过拔白的工艺得到了色拔的效果, 并且图案轮廓清 晰, 色彩对比和谐。 0092 耐。

33、摩擦色牢度按GB/T3920-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测定。 0093 耐皂洗色牢度按GB/T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测定。 0094 匀染性测试是任取染色织物上一点作为标样, 用电脑测色仪于染色织物8个不同 位置(作为比样)分别测定色差, 计算色均值, 参照CIE1976LAB评定等级, 共5级9档, 其中1级 最差, 5级最好。 0095 拔染印花后织物色牢度和匀染性测定见表4。 0096 表4拔染印花后织物色牢度和匀染性测定 0097 0098 从表4可以看出, 拔染印花后织物具有优良的耐摩擦色牢度、 耐皂洗色牢度和匀染 性, 这是由于棉织物地色。

34、采用本发明的地色染料浸染来实现, 而非棉织物单面直接印花所 得。 另外, 本发明的地色染料本身具有双活性基团, 能与棉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 也进一步 提高了棉织物的染色牢度。 009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7/7 页 9 CN 110004735 A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0 CN 110004735 A 10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1 CN 110004735 A 11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2 CN 110004735 A 12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3 CN 110004735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染料 以及 利用 进行 拔染 印花 工艺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地色染料以及利用地色染料进行拔染印花的工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69752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