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及工程车辆.pdf
《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及工程车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及工程车辆.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93499.5 (22)申请日 2019.03.14 (71)申请人 湖南双达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青园路 506号水上厅综合服务楼201房 (72)发明人 卿丽纯郭方云徐亮陈国平 程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270 代理人 黄娟张颖玲 (51)Int.Cl. B64F 5/30(2017.01) (54)发明名称 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及工程车辆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
2、统, 包括第一箱体、 第二箱体、 第一主泵、 第二主泵、 第一喷枪、 第一工作液路、 第三工作液路、 第四工 作液路、 第一开关阀以及第三喷枪; 第一主泵的 进液口连通第一箱体, 第二主泵的进液口连通第 二箱体, 第一工作液路连接在第一喷枪与第一主 泵的出液口之间, 第三工作液路的一端与第二主 泵的出液口连通, 第四工作液路连接在第一工作 液路与第三工作液路之间, 第一开关阀设置于第 四工作液路上; 第三工作液路的另一端连通第三 喷枪。 本发明的多混液系统, 具有既能满足清洗 又能满足除冰防冰功能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10002001 A 2019.07.12。
3、 CN 110002001 A 1.一种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箱体(10)、 第二箱体(20)、 第一 主泵(30)、 第二主泵(40)、 第一喷枪(60)、 第一工作液路(90)以及第三工作液路(110)、 第四 工作液路(180)、 第一开关阀(182)以及第三喷枪(80), 所述第一主泵(30)的进液口连通所 述第一箱体(10), 所述第二主泵(40)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箱体(20), 所述第一工作液路 (90)连接在所述第一喷枪(60)与所述第一主泵(30)的出液口之间; 所述第三工作液路 (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泵(40)的出液口连通, 所述第四工作液路(。
4、180)连接在所述第一 工作液路(90)与所述第三工作液路(110)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阀(182)设置于所述第四工作 液路(180)上; 所述第三工作液路(11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喷枪(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混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五控制阀 (160)、 第二喷枪(70)、 第二工作液路(100)、 所述第二工作液路(1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喷 枪(70)连通, 所述第二工作液路(10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五控制阀(160)选择性地连通所 述第一工作液路(90)或所述第三工作液路(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多混液系统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液路(90)上的第二单向阀(92), 所述第四工作液路(180)与所述第一 工作液路(90)的位于所述第二单向阀(92)的出液口一侧的液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混液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四工作液路(180)上的第一单向阀(181), 所述第一单向阀(181)的出油侧与 所述第一工作液路(9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混液系统还包括 加热装置(50), 所述加热装置(50)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泵(30)与所述第二单向阀(92)之间的 所述第一工作液路。
6、(9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混液系统还包括 第一流量计(140), 所述第一流量计(140)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泵(30)与所述加热装置(50)之 间的所述第一工作液路(90)上, 所述第一流量计(140)与所述第一主泵(30)信号连接; 和/ 或所述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二流量计(150), 所述第二流量计(150)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 (50)与所述第二单向阀(92)之间的所述第一工作液路(90)上, 所述第二流量计(150)与所 述第一主泵(30)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混液 系。
7、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120)、 第一自吸液路(31)、 回流液路(130)以及第二控制阀(131), 所述第一主泵(30)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120)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箱体(10)或 者第一自吸液路(31), 所述回流液路(130)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0)与所述第一主泵(30) 的出液口之间, 所述第二控制阀(131)设置在所述回流液路(1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液路(130)包 括总管(132)、 第一支管(133)以及第二支管(134), 所述第一箱体(10)上设置有第一进口 (11)以及第二进口(12), 所述总管(1。
8、32)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主泵(30)的出液口连通, 所述 第一支管(133)连通所述第一进口(11)和所述总管(132)的出液端, 所述第二支管(134)连 通所述第二进口(12)和所述总管(132)的出液端, 所述第二控制阀(131)设置在所述总管 (13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口(11)与所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002001 A 2 述第二进口(12)具有高度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混液 系统还包括第二自吸液路(42)、 第二开关阀(43)、 第七控制。
9、阀(170)以及回液液路(41), 所 述回液液路(41)连通所述第二主泵(40)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七控制阀(170), 所述第二自吸 液路(42)通过所述第二主泵(40)与所述回液液路(41)连通, 所述第二开关阀(43)设置于所 述第二自吸液路(42)上; 所述第二箱体(20)通过所述第七控制阀(170)选择性地连通所述 回液液路(41)或所述第二主泵(40)的进液口。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混液系统还包 括第三控制阀(91), 所述第三控制阀(91)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液路(90)上; 和/或所述多混 液系统还包括第四控制阀(101), 所述第。
10、四控制阀(101)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液路(100)上。 12.一种工程车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程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混 液系统; 所述第一箱体(10)中存放除冰液, 所述第二箱体(20)中存放防冰液; 或者所述第一 箱体(10)中存放水, 所述第二箱体(20)中存放清洗剂。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002001 A 3 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及工程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还涉及使用多 混液系统的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在结冰条件下, 冰、 雪、 霜对飞机的运行安全会造成直接影响, 会使。
11、飞机外表面变 得粗糙, 增加飞机重量, 限制飞机操纵面的活动范围, 导致仪表误差, 严重时还引起飞机失 速增加和瞬间反常上仰, 从而使飞机的飞行性能大大下降, 特别当飞机起飞上升时, 使得飞 行姿态难以控制, 严重则造成空难。 因此, 为了保障正常航运和飞行安全, 要求清洗车除了 具有对飞机外表面清洁的功能外, 还需要提供除去飞机表面的冰霜积雪的相关功能。 而当 前清洗过程中所用的清洗剂与水在使用时需要按比例混合, 而在除冰防冰过程中需要先喷 除冰液后喷防冰液, 两者不能混合; 清洗过程和除冰防冰过程中要求的不兼容导致清洗车 需要单独设计两套独立的混液系统。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
12、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既能满足清洗又能满足除冰防冰功能的混 液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使用该混液系统的工程车辆。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包括第一箱体、 第二箱体、 第一主泵、 第二主泵、 第一 喷枪、 第一工作液路、 第三工作液路、 第四工作液路、 第一开关阀以及第三喷枪; 第一主泵的 进液口连通第一箱体, 第二主泵的进液口连通第二箱体, 第一工作液路连接在第一喷枪与 第一主泵的出液口之间, 第三工作液路的一端与第二主泵的出液口连通, 第四工作液路连 接在第一工作液路与第三工作液路之间, 第一开关阀设置于第四工。
13、作液路上; 第三工作液 路的另一端连通第三喷枪。 0006 优选的,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五控制阀、 第二喷枪、 第二工作液路、 第二工作液路 的一端与第二喷枪连通, 第二工作液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控制阀选择性地连通第一工作液 路或第三工作液路。 0007 优选的,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工作液路上的第二单向阀, 第四工作液路 与第一工作液路的位于第二单向阀的出液口一侧的液路连接。 0008 优选的,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四工作液路上的第一单向阀, 第一单向阀的 出油侧与第一工作液路连通。 0009 优选的,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 加热装置设置于第一主泵与第二单向阀之 间的第一工作液。
14、路上。 0010 优选的,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计, 第一流量计设置在第一主泵与加热装置 之间的第一工作液路上, 第一流量计与第一主泵信号连接; 和/或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二流 量计, 第二流量计设置在加热装置与第二单向阀之间的第一工作液路上, 第二流量计与第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0002001 A 4 一主泵信号连接。 0011 优选的,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 第一自吸液路、 回流液路以及第二控制 阀, 第一主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一控制阀选择性地连接第一箱体或者第一自吸液路, 回流液 路连接在第一箱体与第一主泵的出液口之间, 第二控制阀设置在回流液路上。 0012 优选的。
15、, 回流液路包括总管、 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 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第一进口 以及第二进口, 总管的进液端与第一主泵的出液口连通, 第一支管连通第一进口和总管的 出液端, 第二支管连通第二进口和总管的出液端, 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总管上。 0013 优选的, 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具有高度差。 0014 优选的,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二自吸液路、 第二开关阀、 第七控制阀以及回液液 路, 回液液路连通第二主泵的出液口和第七控制阀, 第二自吸液路通过第二主泵与回液液 路连通, 第二开关阀设置于第二自吸液路上; 第二箱体通过第七控制阀选择性地连通回液 液路或第二主泵的进液口。 0015 优选的, 多混液系统还包。
16、括第三控制阀, 第三控制阀设置在第一工作液路上; 和/ 或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四控制阀, 第四控制阀设置在第二工作液路上。 0016 一种工程车辆, 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多混液系统; 第一箱体中存放除冰液, 第二箱体 中存放防冰液; 或者第一箱体中存放水, 第二箱体中存放清洗剂。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 多混液系统通过设置第四工作液路连通第一工作液路、 以及第 三工作液路, 并通过第一开关阀控制第四工作液路的通断, 当第四工作液路连通, 第一喷枪 能喷出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混合液体, 例如, 在第一箱体中存放水, 在第二箱体中存放清 洗剂, 此情况下能够满足清洗液与水混合的清洗功能; 当第四工作。
17、液路断开, 第一喷枪能单 独喷出第一箱体中的液体, 例如防冰液; 第三喷枪能单独喷出第二箱体中的液体, 例如除冰 液, 最终实现除冰防冰功能。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混液系统水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发明宗旨的解释说明, 不应视为对本 发明的不当限制。 0020 如图1所示, 一种工程车辆的多混液系统, 包括第一箱体10、 第二箱体20、 第一主泵 30、 第二主泵40、 第一喷枪60、 第一工作液路90、 第三工作液路110、 第四工。
18、作液路180、 第一 开关阀182以及第三喷枪80, 第一主泵30的进液口连通第一箱体10, 第一工作液路90连接在 第一喷枪60与第一主泵30的出液口之间, 使得第一喷枪60可以单独喷出第一箱体10中的液 体; 第二主泵40的进液口连通第二箱体20, 第三工作液路110的一端与第二主泵40的出液口 连通, 第三工作液路110的另一端连通第三喷枪80, 使得第三喷枪80可以单独喷出第二箱体 20中的液体; 第四工作液路180连接在第一工作液路90与第三工作液路110之间, 第一开关 阀182可采用电磁开关阀, 功能可靠且成本低, 将第一开关阀182设置于第四工作液路180 上。 说明书 2/5。
19、 页 5 CN 110002001 A 5 0021 示例性地, 本申请实施例中, 以工程车辆为清洗除冰车为例描述清洗工作过程以 及除冰防冰过程。 0022 清洗工作过程中, 第一箱体10中加入水, 第二箱体20中加入清洗剂, 开启第一开关 阀182, 第四工作液路180连通, 第一喷枪60依次连通部分第一工作液路90、 第四工作液路 180以及部分第三工作液路110, 进而与第二主泵40的出液口连通, 在第二主泵40和第一主 泵30的共同作用下, 第一箱体10中的水与第二箱体中的清洗剂按一定比例从第一喷枪60中 混合喷出, 对飞机外表面进行洗涤, 洗涤完毕后, 关闭第一开关阀182, 第四工。
20、作液路180断 开, 第一喷枪60仅通过第一工作液路90连通第一主泵30的出液口, 第一箱体10中的水从第 一喷枪60喷出, 去除残余清洗剂混合液, 完成飞机外表面的洗净, 最终完成整个清洗过程。 0023 除冰防冰过程中, 在第一箱体10中加入除冰液, 第二箱体20中加入防冰液, 第一开 关阀182始终断开; 启动第一主泵30, 第一箱体10中的除冰液通过第一工作液路90从第一喷 枪60中喷出, 完成飞机外表面除冰操作; 启动第二主泵40, 第二箱体20中的防冰液通过第三 工作液路110从第三喷枪80中喷出, 完成飞机外表面防冰操作。 0024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多混液系统还包。
21、括第五控制阀160、 第二喷枪70以及 第二工作液路100; 第二工作液路100的一端与第二喷枪70连通, 第五控制阀160可为三通 阀, 成本低且功能可靠, 第二工作液路100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控制阀160选择性地连通第一 工作液路90或第三工作液路110, 由此使得不管在清洗工作过程中还是除冰防冰过程中, 第 一喷枪60或者第三喷枪80所能喷出的液体, 第二喷枪70在与之连通的状态下均能喷出且功 能相同。 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将第二喷枪70作为备用喷枪; 另一方面也适应飞机外表面高 度差较大的特点, 使得第一喷枪60和第三喷枪80无须准备较长的管路, 例如将第一喷枪60 或者第三喷枪80设置在。
22、工程车辆顶部用于飞机较高的外表面清洗以及除冰防冰, 将第二喷 枪70设置在工程车辆下部用于飞机较低的外表面清洗以及除冰防冰, 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操 作使用过程中灵活性更好, 效率更高, 也能有效地减少与第一喷枪60连接的管路的长度、 以 及与第三喷枪80连接的管路的长度。 0025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工作液路90上的第二 单向阀92, 第四工作液路180与第一工作液路90的位于第二单向阀92的出液口一侧的液路 连接, 防止第三工作液路110内的液体逆流, 保护第一主泵30。 0026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四工作液路180。
23、上的第 一单向阀181, 第一单向阀181的出油侧与第一工作液路90连通, 防止第一工作液路90内的 液体逆流进入第三工作液路110中, 保护第二主泵40。 0027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50, 加热装置50可以为 电加热丝或电加热棒, 加热装置50设置于第一主泵30与第二单向阀92之间的第一工作液路 90上; 在除冰防冰过程中, 第一箱体10中的除冰液经过加热装置50后提升温度, 使得除冰效 果更佳; 清洗工作过程中, 第一箱体10中的水经过加热装置50后提升温度, 与清洗液混合更 均匀, 清洗剂混合液对飞机外表面的洗涤效果好, 最终使得清洗过程效果佳。 。
24、0028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加热装置50的上游和/或下游还设置有若干个传感 器51, 传感器51可检测流进或者流出加热装置50的液体的温度以及压力等参数, 便于智能 化控制, 也可以防止温度过高, 实现保护功能。 0029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计140, 第一流量计140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0002001 A 6 设置在第一主泵30与加热装置50之间的第一工作液路90上, 检测进入加热装置50的液体的 流量, 第一流量计140与第一主泵30信号连接, 第一主泵30根据第一流量计140反馈的信号 调整输出功率, 确保清洗过程以及除。
25、冰防冰过程可靠进行。 类似的, 也可以设置第二流量计 150, 第二流量计150设置在加热装置50与第二单向阀92之间的第一工作液路90上, 检测加 热装置50流出的液体的流量, 第二流量计150与第一主泵30信号连接, 第一主泵30根据第二 流量计150反馈的信号调整输出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流量计140与第二流量计150可以 任选其一, 也可以结合使用, 此时通过第一流量计140与第二流量计150检测到的压差或者 流量差等数值经过换算后反馈到第一主泵30进行微调, 调整效果更佳。 0030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120、 第一自吸液路 31、 回流。
26、液路130以及第二控制阀131, 第一主泵30可为离心泵, 功能稳定且成本低, 第一主 泵30的进液口通过第一控制阀120选择性地连接第一箱体10或者第一自吸液路31, 第二控 制阀131设置在回流液路130上。 第二控制阀131可采用电磁阀, 便于自动化控制。 第一控制 阀120可为三通阀, 功能稳定且可靠性好。 当第一主泵30连通第一箱体10即可进行上述的清 洗过程或者除冰防冰过程。 回流液路130连接在第一箱体10与第一主泵30的出液口之间, 第 一自吸液路31连通外部液体源, 外部液体源可为水源或者除冰液源, 当第一主泵30连通第 一自吸液路31, 第二控制阀131打开, 外部液体源在。
27、第一主泵30的作用下可通过回流液路 130向第一箱体10补充水或除冰液, 节约人力。 0031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回流液路130包括总管132、 第一支管133以及第二支 管134, 第一箱体10上设置有第一进口11以及第二进口12, 总管132的进液端与第一主泵30 的出液口连通, 第一支管133连通第一进口11和总管132的出液端, 第二支管134连通第二进 口12和总管132的出液端, 以水为例, 从总管132回流的水经过第一进口11和/或第二进口12 进入第一箱体10中完成补充; 第一支管133以及第二支管134为并联的两条管路, 若单独设 置控制阀门会使得成本上升, 为。
28、避免这种情况, 可将第二控制阀131作为总闸设置在总管 132上控制通断。 0032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第一进口11与第二进口12具有高度差, 使得液体从 第一进口11与第二进口12进入第一箱体10的阻力不同, 从回流液路130流入的液体会依据 流体特性自动选择阻力小的一路进入, 减少第一主泵30的负载; 再者, 也可以使得流入第一 箱体10的液体溅起的气泡少, 气泡含量较少的液体进入通过循环方式再次进入第一主泵30 时, 可降低第一主泵30异响 0033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二自吸液路42、 第二开关阀43、 第七控制阀170以及回液液路41; 回。
29、液液路41连通第二主泵40的出液口和第七控制阀170, 第二自吸液路42通过第二主泵40与回液液路41连通, 第二箱体20通过第七控制阀170选择 性地连通回液液路41或第二主泵40的进液口, 第二开关阀43设置于第二自吸液路42上控制 第二自吸液路42的通断。 第二开关阀43可为电磁开关阀, 性能可靠且成本低。 第二自吸液路 42连通外部液体源, 外部液体源可为清洗剂源或者防冰液源。 当第二箱体20连通回液液路 41, 第二开关阀43开启, 第二自吸液路42中的液体依次流经第二主泵40、 回液液路41, 最终 进入第二箱体20, 启动第二主泵40即可向第二箱体20内补充清洗剂或者防冰液; 当。
30、第二箱 体20连通第二主泵40的进液口, 第二开关阀43关闭, 第二自吸液路42断开, 即可进行上述的 清洗过程或者除冰防冰过程; 考虑到清洗剂或者防冰液均具备腐蚀性, 且不能污染, 第二主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0002001 A 7 泵40可选用隔膜泵。 0034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阀91, 第三控制阀91通 常可采用电磁阀, 功能可靠且成本低, 第三控制阀91设置在第一工作液路90上, 控制第一喷 枪60的开闭。 0035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四控制阀101, 第四控制阀101 可为电磁阀, 功能可靠且成本低。
31、, 第四控制阀101设置在第二工作液路100上, 控制第二喷枪 70的开闭。 0036 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多混液系统还包括第八控制阀111, 第八控制阀111 可为电磁阀, 功能可靠且成本低, 第八控制阀111设置在第三工作液路110上, 控制第三喷枪 80的开闭。 0037 一种工程车辆, 应用了上述的多混液系统从而实现清洗过程以及除冰防冰过程; 除冰防冰过程中, 在第一箱体10中存放除冰液, 第二箱体20中存放防冰液; 清洗过程中, 第 一箱体10中存放水, 第二箱体20中存放清洗剂。 0038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0002001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9 CN 110002001 A 9 。
- 内容关键字: 工程 车辆 多混液 系统
井用踏步.pdf
油田用平板闸阀密封连接结构.pdf
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用于针织设备的供纱机构.pdf
魔方.pdf
防拱装置.pdf
2-乙基蒽醌生产用废酸处理装置.pdf
零件加工定位工装.pdf
水基压裂液搅拌装置.pdf
气动式料带接料台.pdf
电缆生产用托架.pdf
气体环境检测装置.pdf
建筑工程桩.pdf
混凝土保温体系.pdf
自动钉裤袢装置.pdf
无电动力驱动装置.pdf
多功能的离心泵生产加工装置.pdf
静脉设备摄像头模组异常检测的方法和系统.pdf
微模块机房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pdf
供排水设备关联数据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变化趋势的网络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pdf
结合事件日志和知识图谱的流程操作序列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功率监测系统.pdf
雷达产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pdf
纬纱绕卷装置.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pdf
基于大模型的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pdf
带有升降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表拍照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公路施工用岩土取样装置.pdf
能够快速调节的建筑施工用垂直检测设备.pdf
中央空调冷热源节能智控系统.pdf
水上天然气管道支护结构.pdf
钻井用异形管的制造方法及其实施装置.pdf
联合轮转型卷筒纸印刷机.pdf
制作含有压纹信息的光学可读介质的方法.pdf
冲击式气流粉碎机和粉体的粉碎方法.pdf
无级性调节遥控装置.pdf
支撑盒式录像带的弹簧片.pdf
一种声像卡和声像同步学习装置.pdf
组合螺丝刀.pdf
基片支承的亲水性薄膜.pdf
隐蔽式列车通过传感器.pdf
一种天然花岗石磷酸复色方法.pdf
贵重金属回收.pdf
回转活塞发动机.pdf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pdf
组装磁盘存储器的方法.pdf
带有卷绕和磁带驱动机构的录放装置.pdf
组合式结构的盒式录像带.pdf
用苦楝树果壳制造活性炭的方法.pdf
车辆稳定器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