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1687696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05.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93073.7 (22)申请日 2019.04.12 (71)申请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地址 650205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龙泉街 道北京路2238号 (72)发明人 龙瑞平杨从党夏琼梅李贵勇 朱海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11308 代理人 王红霞 (51)Int.Cl. A01G 22/22(2018.01) A01C 2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

2、公开一种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 法, 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 包括病虫草害防治 的田间管理, 以及, 将经过暗室育秧处理得到的 水稻秧苗移栽至经过灌水泡田和翻耕整田处理 的田块, 得到进行水稻种植的稻田; 对稻田进行 包括将氮肥不作为基肥和分蘖肥的施肥处理; 对 稻田进行小量灌水自然落干, 并在收获前停止灌 水一周的循环灌水处理, 得到成熟水稻, 本发明 方法氮肥用量少, 水稻产量高, 不用在基肥和分 蘖时期对水稻施氮肥, 不仅降低了氮肥用量, 提 高了氮肥利用率, 而且减少了劳动投入, 方法简 单, 成本低; 更重要的是,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环 境的影响, 效果显著、 普适性广。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8页 CN 109997636 A 2019.07.12 CN 109997636 A 1.一种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 包括病虫草害防治的田间管理, 其特征在于, 还包 括以下步骤: 将经过暗室育秧处理得到的水稻秧苗移栽至经过灌水泡田和翻耕整田处理的田块, 得 到进行水稻种植的稻田; 对稻田进行包括将氮肥不作为基肥和分蘖肥的施肥处理; 对稻田进行小量灌水自然落干, 并在收获前停止灌水一周的循环灌水处理, 得到成熟 水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稻田进行包括将氮肥不作为基肥和分 蘖肥的施肥处理是将氮肥用量降低后作为穗肥分两次对稻田进行施用。 3.如权利。

4、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氮肥作为穗肥分两次对稻田进行施用 包括: 在水稻总叶片数的倒数第4片叶刚抽出时进行第一施入; 在水稻总叶片数的倒数第2片叶刚抽出时进行第二施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肥处理包括: 以基肥形式一次性施入的磷肥; 部分以基肥施入, 剩余部分在氮肥进行第一施入时进行施入的钾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量灌水的灌水深度为1-2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灌水处理分别在移栽至够苗期、 幼 穗分化至水稻蜡熟期进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灌水处理期。

5、间还包括晒田处理, 晒 田处理是在够苗后至幼穗分化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暗室育秧处理包括: 将清水浸泡后的合格种子播种到育秧基质后置于暗示室中进行催芽, 待水稻秧苗牙尖 长出土后取出; 其中, 所述暗示室的湿度大于90, 温度为30-3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田块为前茬作物为蔬菜的田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水泡田和翻耕整田处理包括: 常规灌水泡田后, 在移栽前3-4天进行翻耕整田, 耕后进行细土耙平,做到田面平整、 无 残茬、 泥软; 其中, 大田耕翻深度在15cm以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6、 CN 109997636 A 2 一种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有将近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目前我国 的水稻种植面积约4.51亿亩, 单产、 总产世界第一。 氮肥在水稻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 现有的水稻栽培方法, 导致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氮肥的现象比较凸出, 据统计, 水稻 氮肥使用量占我国氮肥使用总量的37。 过量氮肥施入会降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影响土 壤肥力、 通过表面径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大量铵态氮挥发污染空气、 。

7、经 过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生成N2O, 加剧温室效应等。 近年来,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 策法规, 如, 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关于印发和的通知 等文件。 这些文 件重点之一就是强调要降低氮肥的使用量。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稻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氮肥的现象比较凸出的技术 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 本发明方法在降低氮肥用量的条件下, 仅在穗肥期使用氮肥, 节省了氮肥的用量, 获得的水稻产量等同于甚至大于常规方法, 方法 简单, 效果显著,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巨大。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氮肥减。

8、量后移栽培方法, 包括病 虫草害防治的田间管理, 还包括: 0005 将经过暗室育秧处理得到的水稻秧苗移栽至经过灌水泡田和翻耕整田处理的田 块, 得到进行水稻种植的稻田; 0006 对稻田进行包括将氮肥不作为基肥和分蘖肥的施肥处理; 0007 对稻田进行小量灌水自然落干, 并在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的循环灌水处理, 得到 成熟水稻。 0008 其中, 所述对稻田进行包括将氮肥不作为基肥和分蘖肥的施肥处理是将氮肥作为 穗肥分两次对稻田进行施用。 0009 其中, 所述将氮肥作为穗肥分两次对稻田进行施用包括: 0010 在水稻总叶片数的倒数第4片叶刚抽出时进行第一施入; 0011 在水稻总叶片数的倒数。

9、第2片叶刚抽出时进行第二施入。 0012 特别是, 所述第一施入的氮肥为总量的50-70。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一施入的氮肥为总量的60。 0014 特别是, 所述第二施入的氮肥为总量的30-50。 0015 优选的, 所述第二施入的氮肥为总量的40。 0016 其中, 当水稻为籼稻时, 所述氮肥使用量为每亩纯氮4-10kg; 当水稻为粳稻时, 所 说明书 1/8 页 3 CN 109997636 A 3 述氮肥使用量为每亩施纯氮10-14kg。 0017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当水稻为籼稻时, 氮肥施肥总量为每亩纯氮8kg。 当水 稻为粳稻时, 氮肥施肥总量为每亩施纯氮12kg。 。

10、0018 其中, 所述施肥处理包括: 0019 以基肥形式一次性施入的磷肥; 0020 部分以基肥施入, 剩余部分在氮肥进行第一施入时进行施入的钾肥。 0021 其中, 磷肥、 钾肥与氮肥的施肥比例以纯氮、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计, 为: 0022 N: P2O5: K2O(1.4-2.6): (1.0-1.4): (0.8-1.2)。 0023 特别是, 当进行种植籼稻时, 磷肥、 钾肥与氮肥的施肥比例为: 0024 N: P2O5: K2O(1.4-1.8): (1.0-1.4): (0.8-1.2); 0025 当进行粳稻种植时, 磷肥、 钾肥与氮肥的施肥比例为: 0026 N: P2O。

11、5: K2O(2.2-2.6): (1.0-1.4): (0.8-1.2)。 0027 特别优选的, 当进行种植籼稻时, 磷肥、 钾肥与氮肥的施肥比例为: 0028 N: P2O5: K2O1.6: 1.2: 1; 0029 当进行粳稻种植时, 磷肥、 钾肥与氮肥的施肥比例为: 0030 N: P2O5: K2O2.4: 1.2: 1。 0031 其中, 所述小量灌水的灌水深度为1-2cm。 0032 其中, 所述循环灌水处理分别在移栽后到够苗期、 幼穗分化到水稻蜡熟期进行。 0033 其中, 所述循环灌水处理期间还包括晒田处理, 晒田处理是在够苗后至幼穗分化 前。 0034 其中, 所述暗室。

12、育秧处理包括: 0035 将清水浸泡后的合格种子播种到育秧基质后置于暗示室中进行催芽, 待水稻秧苗 牙尖长出土后取出; 0036 其中, 所述暗示室的湿度大于90, 温度为30-35; 0037 其中, 所述水稻秧苗牙尖出土高度为0.7-1.3cm。 0038 其中, 所述育秧基质为市售的水稻专用育秧基质, 例如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 司生产的中锦牌水稻育秧基质。 0039 其中, 所述清水浸泡是在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 0040 具体的, 所述将种子播种到育秧基质后, 选用内尺寸规格为58283cm的机插专 用硬盘, 以籼稻50-70g/盘、 粳稻70-90g/盘的播种量进行播种,。

13、 播种后将秧盘以25盘每落进 行叠盘。 0041 具体的, 暗室育秧处理后, 将秧盘取出并平摆与大田苗床上, 每个苗床宽为1.3m, 长度不限。 0042 其中, 所述田块为前茬作物为蔬菜的田块。 0043 其中, 所述前茬作物选自马铃薯、 油菜、 鲜食玉米、 四季豆、 豇豆、 蚕豆、 西瓜、 白菜、 青菜、 莴苣、 甘蓝、 花菜、 黄瓜、 大蒜、 辣椒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4 其中, 所述灌水泡田和翻耕整田处理包括: 0045 常规灌水泡田后, 在移栽前3-4天进行翻耕整田, 耕后进行细土耙平,做到田面平 整、 无残茬、 泥软。 说明书 2/8 页 4 CN 109997636 A 4 0。

14、046 其中, 大田耕翻深度在15cm以上。 0047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 0048 具体的, 将秧苗移栽到稻田时, 籼稻移栽秧龄为20-25天, 粳稻移栽秧龄为30-35 天, 采用乘坐式6行高速插秧机, 如久保田2ZGQ-6B(NSPU-68CM)水稻插秧机进行移栽, 移栽 时田间中水层不超过2厘米, 栽插深度1-1.5cm, 行距为30cm, 株距15-17cm, 每亩1.3-1.5万 蔸, 杂交稻每蔸1-2苗, 常规稻每蔸2-3苗, 基本苗2.0-3.75万苗。 0049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50 1、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前茬为马铃薯、 油。

15、菜、 鲜食玉米、 四季豆、 豇豆、 蚕豆、 西瓜、 白 菜、 青菜、 莴苣、 甘蓝、 花菜、 黄瓜、 大蒜、 辣椒和其他蔬菜田的水稻种植, 氮肥用量少, 水稻产 量高, 不用在基肥和分蘖时期对水稻施肥, 不仅降低了氮肥用量, 提高了氮肥利用率, 而且 减少了劳动投入, 方法简单, 成本低; 更重要的是,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效果显 著、 普适性广。 0051 2、 本发明还通过对秧苗的暗化提高了秧苗的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 使水稻的氮肥 减量种植的产量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未提及 的方法或试剂均通过常规方法。

16、或市售获得。 0053 本发明籼稻以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为种植地, 粳稻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种植地 进行水稻种植试验, 具体如下。 0054 实施例1籼稻的种植 0055 1、 育秧整田 0056 1.1播期的选择 0057 选择前茬作物为马铃薯的田块, 作为籼稻田。 播期选择在马铃薯收获后, 平均气温 达15的4月5号。 0058 需要说明的是, 籼稻田还可以选择前茬作物为其他蔬菜的田块, 例如鲜食玉米、 油 菜、 四季豆、 豇豆、 蚕豆、 西瓜、 白菜、 青菜、 莴苣、 甘蓝、 花菜、 黄瓜、 大蒜、 辣椒等。 0059 当前茬作物收获完成, 平均气温达15以上的时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17、期 间, 实际播种时期是根据当地茬口情况和相关气候条件进行判断。 0060 1.2育秧 0061 根据播种的时期, 提前对籼稻进行育秧, 具体是: 选择饱满健康的水稻种子, 播种 前1周选晴天晒种1-2天, 从而提高发芽率, 然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进行催芽。 然后采市售合 格的水稻专用育秧基质作为育秧基质, 选用内尺寸规格为58283cm的机插专用硬盘, 以 70g/盘的播种量将浸泡后的种子进行播种, 播种后将秧盘以25盘每落进行叠盘, 并放于湿 度为90以上, 温度为30-35的暗示室中进行催芽, 待秧苗牙尖长出土1cm左右将秧盘取 出并平摆与大田苗床上, 待用, 每个苗床宽为1.3m长度为。

18、10m。 0062 1.3整田 0063 根据当地茬口情况适时灌水泡田, 在移栽前3-4天进行翻耕整田, 大田耕翻深度在 15cm以上,耕后进行细土耙平,做到田面平整、 无残茬、 泥软. 说明书 3/8 页 5 CN 109997636 A 5 0064 2、 移栽 0065 将籼稻秧龄达25天, 粳稻秧龄达32天的秧苗移栽至大田, 采用久保田2ZGQ-6B (NSPU-68CM)水稻插秧机进行移栽, 移栽时田间中水层不超过2厘米, 栽插深度1-1.5cm, 行 距为30cm, 株距15-17cm, 每亩1.3-1.5万蔸, 杂交稻每蔸1-2苗, 常规稻每蔸2-3苗, 基本苗 2.0-3.75。

19、万苗。 0066 3、 田间管理 0067 3.1施肥管理 0068 购置市售合格的氮肥、 钾肥和磷肥, 按照每亩施纯氮8kg、 纯氮、 五氧化二磷以及氧 化钾的重量份配比为1.6:1.2:1的比例进行备料。 然后将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 将 50钾肥的作为基肥施入, 在根区施肥, 施肥方式不限, 当水稻总叶片数的倒数第4片叶刚 抽出时, 将剩余的钾肥以及60的氮肥施入, 可以混合施入, 也可以分开施入, 最后将剩余 的氮肥在水稻总叶片数的倒数第2片叶刚抽出时施入。 0069 其中, 氮肥可以选择市售的任一一种氮肥, 例如尿素、 碳酸氢铵、 硫胺、 硝铵等; 磷 肥可以选择市售的任一一种。

20、磷肥, ; 比如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磷肥、 双烧磷肥、 钙镁磷肥、 重 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 颗粒磷肥、 富过磷酸钙、 磷酸铵、 白磷肥、 磷酸轻钙等; 钾肥可以选择市 售的任一一种磷肥, 例如氯化钾、 硫酸钾、 草木灰、 钾泻盐等。 0070 施肥时要求田面无水层, 施完后田面覆1-2cm水层后让其自然落干, 与灌水管理配 合施用。 0071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的氮磷钾配比选择是在降低总氮用量, 并将氮肥不作为基 肥和分蘖肥的施肥处理, 是将氮肥作为穗肥分两次对稻田进行施用的施肥方式进行, 不仅 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还能极大的降低氮肥的使用量, 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 影。

21、响。 0072 倒数第4片叶与水稻穗轴分化期属于同生期, 倒数第2片叶与水稻的颖花分化期属 于同生期, 本发明不仅将氮肥的施肥时期集中在水稻穗轴分化期和颖花分化期, 而且在使 水稻穗轴分化期的氮肥用量大于颖花分化期, 目的是在水稻穗轴分化期促进水稻颖花的分 化, 在颖花分化期防止颖花的退化, 在保证氮肥利用率的前提下保证水稻产量。 0073 3.2灌水管理 0074 发明的灌水方法具体是: 移栽后稻田面灌水1-2cm后让其自然落干, 落干后再灌水 1-2cm, 如此重复至够苗期, 够苗后进行晒田, 幼穗分化至水稻蜡熟期重复够苗前的灌溉方 法, 在收获前7天断水。 0075 3.3病虫草害防治 。

22、0076 按照常规的水稻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进行防治,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0077 实施例2籼稻的种植 0078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鲜食玉米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79 实施例3籼稻的种植 0080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油菜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1 实施例4籼稻的种植 0082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四季豆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3 其中, 所述四季豆还可以使用豇豆、 蚕豆中的一种替代。 说明书 4/8 页 6 CN 109997636 A 6 0084 实施例5籼稻的种植 0085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辣椒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23、,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6 实施例6籼稻的种植 0087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大蒜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8 实施例7籼稻的种植 0089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黄瓜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90 实施例8籼稻的种植 0091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花菜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92 实施例9籼稻的种植 0093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甘蓝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94 实施例10籼稻的种植 0095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莴苣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96 实施例11籼稻的种植 0097。

24、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青菜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98 实施例12籼稻的种植 0099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白菜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00 实施例13籼稻的种植 0101 除选择前茬作物为西瓜的田块作为籼稻田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0102 实施例14籼稻的种植 0103 除每亩施纯氮4kg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13中任一一种相同。 0104 实施例15籼稻的种植 0105 除每亩施纯氮6kg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13中任一一种相同。 0106 实施例16籼稻的种植 0107 除每亩施纯氮10kg外, 其他均与实施例1-13中任一一种相同。

25、。 0108 需要说明的是, 实施例1-14中任一一种籼稻种植方法中, 纯氮、 五氧化二磷以及氧 化钾的重量份配比在(1.4-1.8):(1.0-1.4):(0.8-1.2)比例范围内的任意数值也可以实现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 0109 作为优选的, 在纯氮、 五氧化二磷以及氧化钾的重量份配比为1.6:1.2:1的氮肥、 磷肥和钾肥用量下, 每亩施纯氮4-10kg的任一数值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 0110 实施例17粳稻种植 0111 除每亩施纯氮12k; 纯氮、 五氧化二磷以及氧化钾的重量份配比为2.4:1.2:1外, 其 他均与实施例1-13相同。 0112 实施例18粳稻种植 011。

26、3 除每亩施纯氮10k; 其他均与实施例17相同。 0114 实施例19粳稻种植 0115 除每亩施纯氮14k; 其他均与实施例17相同。 0116 需要说明的是, 实施例17-19中任一一种粳稻种植方法中, 纯氮、 五氧化二磷以及 氧化钾的重量份配比在(2.2-2.6):(1.0-1.4):(0.8-1.2)比例范围内的任意数值也可以实 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 说明书 5/8 页 7 CN 109997636 A 7 0117 作为优选的, 在纯氮、 五氧化二磷以及氧化钾的重量份配比为2.4:1.2:1的氮肥、 磷肥和钾肥用量下, 每亩施纯氮10-14kg的任一数值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

27、 0118 采用上述方法对籼稻和粳稻进行种植后, 经检测, 上述方法所获得的水稻产量没 有显著差异, 可见采用马铃薯、 油菜、 鲜食玉米、 四季豆、 豇豆、 蚕豆、 西瓜、 白菜、 青菜、 莴苣、 甘蓝、 花菜、 黄瓜、 大蒜、 辣椒中的任一一种前茬作物的田块进行籼稻和粳稻均可以实现本 发明的氮肥减量的水稻种植栽培, 也可以看出, 将每亩施纯氮4-10kg的用量用于籼稻的种 植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氮肥减量的水稻种植栽培; 将纯氮用量10-14kg用于粳稻种植均可 以实现本发明的氮肥减量的水稻种植栽培。 0119 试验例1 0120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籼稻区(水稻品种岗优6366)和粳稻区(水。

28、稻品种隆科 16)分别进行种植试验, 试验具体步骤如下: 0121 分别选取前茬为鲜食玉米(籼稻区)和蚕豆(粳稻区)行水稻轮作试验, 在水稻季不 施基肥和分蘖肥, 只施穗肥, 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入(促花肥: 保花肥为6:4), 促 花肥在倒4叶刚抽出叶尖时施入, 保花肥在倒2叶刚抽出叶尖时施入, 此外再设一个当地常 规施肥处理CK(粳稻区纯氮用量为16kg/亩, 籼稻区纯氮用量为14kg/亩, 氮肥运筹比例均为 1:1:1:1)。 各处理采用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20(4m5m), 小区间用塑料隔 水版隔开。 水稻移栽统一采用机插方式进行, 株行距为30cm15cm,移栽。

29、密度为22.2万蔸/ hm2。 0122 表1籼稻区穗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0123 0124 根据表1的试验结果可知, 利用本发明方法在籼稻区进行种植, 本发明纯氮用量仅 为8kg/亩, 就能达701.91kg/亩的产量, 产量比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4.68, 氮的农学利用率 达11.23kg/kg; 而CK(即当地常规施肥处理)的纯氮用量是本发明用量的1.75倍, 其每亩产 量却比本发明减少了27.11kg, 氮的利用率仅为本申请的39.71, 可见, 本发明不仅纯氮用 量少, 而且产量还有所增加, 氮肥利用率高, 氮肥减量效果显著。 0125 表2粳稻区穗肥施用量对水。

30、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说明书 6/8 页 8 CN 109997636 A 8 0126 0127 根据表2的试验结果可知, 利用本发明方法在粳稻区进行种植, 本发明纯氮用量仅 为12kg/亩时, 其产量达893.12kg/亩, 产量比不施肥处理提高了28.01, 氮的农学利用率 达16.29kg/kg, 而CK(即当地常规施肥处理)的纯氮用量是本发明用量的1.33倍, 其产量比 本发明减少了47.2kg, 氮的利用率仅为本申请的56.90。 0128 可见, 如果将本发明的纯氮用量及氮磷钾配比用于常规施肥方式中, 必然会出现 由于总氮量减少, 将氮肥以基肥、 分蘖肥和穗肥施入, 会。

31、出现肥料不足情况; 如果将常规种 植方法中的氮磷钾配比用于本发明施肥方式中, 必然会出现由于氮肥总量较大, 却全部用 作穗肥施入, 会出现肥料过多导致的烧苗现象。 0129 以下为本发明在进行农业种植试验过程中的部分试验例, 具体如下: 0130 试验例2 0131 本发明在进行试验过程中, 安装上述比例对纯氮用量进行了调整试验, 方法与实 施例1或试验例1的方法相同, 检测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0132 表3籼稻区不同穗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0133 0134 表4粳稻区不同穗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说明书 7/8 页 9 CN 109997636。

32、 A 9 0135 0136 0137 根据表3和表4可知, 在不同纯氮用量下, 籼稻区每亩施纯氮4-10kg范围内, 其产量 与氮肥利用率均高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 粳稻区每亩施纯氮10-14kg范围内的任一用量, 其 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同样均高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 可见, 本发明的纯氮用量在4-10kg范围 内的任一用量均可以实现籼稻的氮肥减量栽培, 纯氮用量在10-14kg范围内的任一用量均 可以实现粳稻氮肥减量栽培。 0138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 本发明不受上述 实施1的限制, 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 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 已经全 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说明书 8/8 页 10 CN 109997636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水稻 氮肥 减量后 移栽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68769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