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pdf

上传人:Ameli****keyy 文档编号:11673370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433210.2 (22)申请日 2019.05.23 (71)申请人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万年泉 路168号 (72)发明人 张翠玲姜林刘蕾王正欣 刘方新刘之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代理人 朱昀 (51)Int.Cl. A23F 3/12(2006.01) A23F 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

2、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 包括进料、 涂膜、 理 条、 成型、 出料五步, 其中, 第二步涂膜为在原料 表面喷洒质量分数0.3-0.5的可食性壳寡糖 溶液 ; 第三步理条为在真空度为-0 .05- 0.03MPa的理条室内进行理条。 本发明通过在理 条前对茶叶进行涂膜, 提升产品品质, 同时采用 真空理条室进行理条操作, 既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9997935 A 2019.07.12 CN 109997935 A 1.一种条形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进料、 涂膜、 理条、 成型、 出料五步, 其。

3、中, 第二步涂膜为在原料表面喷洒质量分数0.3-0.5的可食性壳寡糖溶液; 第三步理条为在真空度为-0.05-0.03MPa的理条室内进行理条。 2.如权利要求1中的茶包的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料出料采用船闸式进料出料 法。 3.如权利要求1中的茶包的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第四步成型为将理条后的茶叶放 入真空度为-0.1-0.05MPa、 温度100-110的成型室内烘干成型, 成型后进行充氮或抽真 空包装即可。 4.一种权利要求1中的条形茶加工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进料室、 涂膜室、 理条室、 成 型室、 出料室, 所述各室内均设有导轨, 导轨上运输输料盘, 输料盘底部均匀。

4、的设有若干小 孔; 进料室的进料前门与外界联通, 进料室与气泵相连, 通过进料后门与涂膜室相连; 涂膜室的底部设有喷雾口, 通过管道和水泵与储液腔相连, 底部四周为溢流槽, 与排污 口相连, 涂膜后门与外界相通; 理条室的导轨上方设有压辊, 通过转轴和轴承固定在理条室中部, 与导轨之间有2-5cm 的距离, 转轴通过线路与电机相连; 理条室的上方设有直径为0.1-0.3cm的气孔, 通过管道 与气泵相连; 成型室为热风干燥箱, 其空气进口与氮气气泵相连; 出料室通过出料前门与成型室相通。 5.如权利要求4中的条形茶加工设备, 其特征在于: 各室间的导轨间隙小于输料盘的长 度, 输料盘的长度与各。

5、室的内长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4中的条形茶加工设备, 其特征在于: 各室的门框处设有密封条。 7.如权利要求4中的条形茶加工设备, 其特征在于: 各室的门、 导轨、 气泵开关通过线路 与控制中心相连。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997935 A 2 一种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茶文化源远流长, 不但拥有齐全的茶类, 还拥有众多的名、 优、 特种茶叶, 茶叶既有各种优雅别致的名称, 还有千姿百态的外形。 0003 条形茶即外形成长条状的茶叶。 属于此类外形的。

6、茶叶较多, 如绿茶中的炒青、 烘 青、 特珍、 珍眉、 特针、 雨茶、 信阳毛尖、 庐山云雾等等; 红茶中的条形红毛茶、 功夫红茶、 小种 红茶及红碎茶中的叶茶等; 黑茶中的黑毛茶、 湘尖茶、 六堡茶等; 青茶中的水仙、 岩茶等等。 0004 现有的条形茶在理条时压辊的温度在100-120度, 通过机械摆动模拟搓捻使得茶 叶成条, 然后干燥、 提香, 完成加工, 成品茶叶在理条和成型时易受物理损伤, 温度控制不好 也会影响条形茶的品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条形茶在理条时压辊的温度在100-120度, 通 过机械摆动模拟搓捻使得茶叶成条, 然后干燥、 提香, 完成。

7、加工, 成品茶叶在理条和成型时 易受物理损伤, 温度控制不好也会影响条形茶的品质。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 通过在理条前对茶 叶进行涂膜, 提升产品品质, 同时采用真空理条室进行理条操作, 既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又提 高了工作效率。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条形茶加工 方法, 包括进料、 涂膜、 理条、 成型、 出料五步, 其中, 0008 第二步涂膜为在原料表面喷洒质量分数0.3-0.5的可食性壳寡糖溶液, 喷洒 的方式为从底部的喷射口进行喷洒, 利用向上的喷射力和下落的重力同时达到搅拌的效 果。 其中。

8、, 壳寡糖能够在茶叶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涂膜, 这层涂膜起到了三重作用: 一是 在茶叶表面形成一层薄的半透膜, 从一定程度上减弱物理损伤; 二是能够起到隔绝氧气抗 氧化的作用, 在理条和成型的高温作业下保护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成分不被氧化; 三是能够 起到抗微生物的作用, 进一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0009 第三步理条为在真空度为-0.05-0.03MPa的理条室内进行理条, 理条室的中部 设有圆形的压辊, 顶部设有若干气孔, 与真空抽气管相连, 在抽真空的时候利用抽气里将输 料盘内的茶叶抽到压辊上方, 然后停止抽真空后, 在回落与压辊转动的作用下完成理条, 同 时, 在一定的真空度内进行理条, 。

9、可以减缓对茶叶的物理伤害, 也减弱了氧化反应, 茶叶品 质更佳。 0010 进一步的, 进料出料采用船闸式进料出料法。 实现自动进料、 出料, 提高整个系统 的作业效率, 节省时间成本。 0011 进一步的, 第四步成型为将理条后的茶叶放入氮气循环、 温度100-110的成型室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9997935 A 3 内热风烘干成型, 成型后进行充氮或抽真空包装即可。 在氮气条件下烘干成型能够减弱高 温下的氧化反应, 提高茶叶品质。 0012 一种上述条形茶的加工设备, 包括进料室、 涂膜室、 理条室、 成型室、 出料室, 所述 各室内均设有导轨, 导轨上运输输料盘, 输料盘。

10、底部均匀的设有若干小孔; 输料盘底部的小 孔直径为0.1-0.3cm, 满足不漏茶叶的同时可以通过气体和水雾, 以便涂膜和理条; 0013 进料室的进料前门与外界联通, 进料室与气泵相连, 通过进料后门与涂膜室相连; 先把茶叶平铺在输料盘上, 然后将输料盘放置到进料室的轨道内, 关闭进料前门, 开启气 泵, 使进料室内达到高压, 然后关闭气泵, 打开进料后门, 输料盘在气压的作用下, 进入涂膜 室内, 然后关闭进料后门, 泄压, 再放入输料盘, 从而完成一个进料循环。 0014 涂膜室的底部设有喷雾口, 通过管道和水泵与储液腔相连, 底部四周为溢流槽, 与 排污口相连, 涂膜后门与外界相通; 。

11、输料盘进入涂膜室内后, 开启水泵进行喷雾, 向上的喷 射力和下落的重力同时作用, 实现搅拌的效果, 喷洒更均匀, 输料盘边缘可设置橡胶层, 与 涂膜室内壁接触, 避免茶叶落入输料盘与内壁的间隙内, 喷洒后关闭水泵, 打开涂膜后门、 理条前门和电力导轨, 将输料盘输送至理条室。 0015 理条室的导轨上方设有压辊, 通过转轴和轴承固定在理条室中部, 与导轨之间有 2-5cm的距离, 转轴通过线路与电机相连; 理条室的上方设有直径为0.1-0.3cm的气孔, 通过 管道与气泵相连; 在输料盘进入理条室后, 开启压辊的电机, 然后开启气泵抽真空10-30s, 然后停止抽真空, 必要时重复这个过程2-。

12、5次, 然后打开理条室后门和导轨, 输料盘输送至 成型室。 0016 成型室为热风干燥箱, 其空气进口与氮气气泵相连。 通过气泵向成型室内输送氮 气, 整个空间在氮气的环境中进行烘干操作。 0017 出料室5通过出料前门与成型室相通。 出料前先进先进行泄压, 然后关闭气泵, 打 开出料前门, 输料盘在压力作用下从成型室推出至出料室, 待冷却后, 从出料室将输料盘取 出即可。 0018 进一步的, 各室间的导轨间隙小于输料盘的长度, 输料盘的长度与各室的内长相 匹配。 0019 进一步的, 各室的门框处设有密封条。 起到密封的效果。 0020 进一步的, 各室的门、 导轨、 气泵开关通过线路与控。

13、制中心相连。 便于集中操控。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2 (1)经过涂膜后的茶叶再进行理条加工, 实现了三重效果: 一是在茶叶表面形成一 层薄的半透膜, 从一定程度上减弱物理损伤; 二是能够起到隔绝氧气抗氧化的作用, 在理条 和成型的高温作业下保护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成分不被氧化; 三是能够起到抗微生物的作 用, 进一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0023 (2)理条室具有真空度, 在抽真空的时候利用抽气里将输料盘内的茶叶抽到压辊 上方, 然后停止抽真空后, 在回落与压辊转动的作用下完成理条, 同时, 在一定的真空度内 进行理条, 可以减缓对茶叶的物理伤害, 也减弱了氧化反应。

14、, 茶叶品质更佳。 0024 (3)具有连续加工的设备, 能够实现流水线操作, 适合大批量生产。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9997935 A 4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是本发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 进料室1、 进料前门11、 进料后门12、 涂膜室2、 喷雾口21、 水泵22、 储液腔23、。

15、 涂膜后门24、 理条室3、 压辊31、 成型室4、 出料室5、 导轨6、 输料盘7、 气泵8、 电机9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 的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30 实施例1: 0031 一种条形茶加工方法, 包括进料、 涂膜、 理条、 成型、 出料五步, 其中, 0032 第二步涂膜为在原料表面喷洒质量分数0.3-0.5的可食性壳寡糖溶液, 喷洒 的方式为从底部的喷射口进行喷洒, 利用向上的喷射力和下落的重力同时达到搅拌的效 果。 其中, 壳寡糖能够在茶叶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涂。

16、膜, 这层涂膜起到了三重作用: 一是 在茶叶表面形成一层薄的半透膜, 从一定程度上减弱物理损伤; 二是能够起到隔绝氧气抗 氧化的作用, 在理条和成型的高温作业下保护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成分不被氧化; 三是能够 起到抗微生物的作用, 进一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0033 第三步理条为在真空度为-0.05-0.03MPa的理条室内进行理条, 理条室的中部 设有圆形的压辊, 压辊内部可设电热丝, 热压辊成型效果更好, 理条室顶部设有若干气孔, 与真空抽气管相连, 在抽真空的时候利用抽气里将输料盘内的茶叶抽到压辊上方, 然后停 止抽真空后, 在回落与压辊转动的作用下完成理条, 同时, 在一定的真空度内进行理。

17、条, 可 以减缓对茶叶的物理伤害, 也减弱了氧化反应, 茶叶品质更佳。 0034 进料出料采用船闸式进料出料法。 实现自动进料、 出料, 提高整个系统的作业效 率, 节省时间成本。 0035 第四步成型为将理条后的茶叶放入氮气循环、 温度100-110的成型室内热风烘 干成型, 成型后进行充氮或抽真空包装即可。 在氮气条件下烘干成型能够减弱高温下的氧 化反应, 提高茶叶品质。 0036 一种上述条形茶的加工设备, 包括进料室1、 涂膜室2、 理条室3、 成型室4、 出料室5, 所述各室内均设有导轨6, 导轨上运输输料盘7, 输料盘底部均匀的设有若干小孔; 输料盘底 部的小孔直径为0.1-0.3。

18、cm, 满足不漏茶叶的同时可以通过气体和水雾, 以便涂膜和理条; 0037 进料室1的进料前门11与外界联通, 进料室与气泵8相连, 通过进料后门12与涂膜 室相连; 先把茶叶平铺在输料盘上, 然后将输料盘放置到进料室的轨道内, 关闭进料前门, 开启气泵, 使进料室内达到高压, 然后关闭气泵, 打开进料后门, 输料盘在气压的作用下, 进 入涂膜室内, 然后关闭进料后门, 泄压, 再放入输料盘, 从而完成一个进料循环。 0038 涂膜室2的底部设有喷雾口21, 通过管道和水泵22与储液腔23相连, 底部四周为溢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9997935 A 5 流槽, 与排污口相连, 涂。

19、膜后门24与外界相通; 输料盘进入涂膜室内后, 开启水泵进行喷雾, 向上的喷射力和下落的重力同时作用, 实现搅拌的效果, 喷洒更均匀, 输料盘边缘可设置橡 胶层, 与涂膜室内壁接触, 避免茶叶落入输料盘与内壁的间隙内, 喷洒后关闭水泵, 打开涂 膜后门、 理条前门和电力导轨, 将输料盘输送至理条室。 0039 理条室3的导轨上方设有压辊31, 通过转轴和轴承固定在理条室中部, 与导轨之间 有2-5cm的距离, 转轴通过线路与电机9相连; 理条室的上方设有直径为0.1-0.3cm的气孔, 通过管道与气泵8相连; 在输料盘进入理条室后, 开启压辊的电机, 然后开启气泵抽真空10- 30s, 然后停。

20、止抽真空, 必要时重复这个过程2-5次, 然后打开理条室后门和导轨, 输料盘输 送至成型室。 0040 成型室4为热风干燥箱, 其空气进口与氮气气泵相连。 通过气泵向成型室内输送氮 气, 整个空间在氮气的环境中进行烘干操作。 在成型后, 先关闭排气口, 然后再关闭气泵, 形 成高气压。 0041 出料室5通过出料前门与成型室相通。 出料前先进先进行泄压, 然后关闭气泵, 打 开出料前门, 输料盘在压力作用下从成型室推出至出料室, 待冷却后, 从出料室将输料盘取 出即可。 0042 实施例2: 0043 各室间的导轨间隙小于输料盘的长度, 输料盘的长度与各室的内长相匹配。 0044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45 实施例3: 0046 各室的门框处设有密封条。 起到密封的效果。 0047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48 实施例4: 0049 各室的门、 导轨、 气泵开关通过线路与控制中心相连。 便于集中操控。 0050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9997935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09997935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条形 加工 方法 设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条形茶加工方法及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67337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