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pdf
《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115653.5 (22)申请日 2019.11.30 (73)专利权人 浙江胡涂硅有限公司 地址 324300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开化工 业园区园一路2号 (72)发明人 文飞徐忠明罗哲学 (74)专利代理机构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282 代理人 刘奇 (51)Int.Cl. B01J 19/18(2006.01) B01J 4/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 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 包括带有内腔的 釜体, 釜体内安装有隔板, 所述隔板将釜体内腔 分为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 该隔板中心开设 有通孔; 所述釜体上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 搅拌组件,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 一旋转轴, 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搅拌杆, 所 述搅拌杆上安装有搅拌条, 所述搅拌条上还设置 有吸附叶; 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 二旋转轴, 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安装有搅拌桨; 所 述釜体上还设置有充水组件, 所述充水组件包括 第一储液罐、 雾化器和雾化管, 所述雾化管上还 设置有雾化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盐 酸反应充分, 反。
3、应效率高, 产品质量提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1274661 U 2020.08.18 CN 211274661 U 1.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 包括带有内腔的釜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体内 横向安装有隔板, 所述隔板将釜体内腔分为第一反应腔和位于第一反应腔下方的第二反应 腔, 所述隔板中心开设有连通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的通孔; 所述釜体上设置有第一搅 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釜体外侧壁上的第一电机和水平安 装在釜体内且受第一电机控制旋转的第一旋转轴, 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一旋转轴 垂直的搅拌杆, 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第。
4、一旋转轴固定, 另一端安装有搅拌条, 所述搅拌条上 还设置有吸附叶; 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釜体底壁上的第二电机和竖直安装在釜体 内且受第二电机控制旋转的第二旋转轴, 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安装有搅拌桨; 所述釜体上还 设置有充水组件, 所述充水组件包括储存有水的第一储液罐、 安装在釜体远离第一电机侧 壁上的雾化器以及安装在第一反应腔内的雾化管, 所述雾化管与所述雾化器输出端相连 通, 所述雾化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所述第一储液罐连通, 所述雾化管上还设置有 雾化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体上 设置有第一进料组件, 所述第一进料组件。
5、包括储存有盐酸的第二储液罐、 用于输送盐酸的 第二输液管以及安装在釜体上侧壁的滴液漏斗, 所述滴液漏斗与第一反应腔相连通, 所述 第二输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储液罐的出口以及滴液漏斗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 液管上还安装有流量计以及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 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料组件, 所述第二进料组件包括储存有三异丙基硅烷的第三储液罐、 用 于输送三异丙基硅烷的第三输液管以及安装在第一反应腔内的喷淋件, 所述喷淋件带有内 腔, 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输入端与第三储液罐的输。
6、出端连通, 该第三输液管的输出端穿入釜 体与喷淋件的内腔连通, 所述喷淋件底部开设有若干喷淋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淋件 位于第三输液管下方, 所述喷淋件内腔内还设置有缓冲块。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74661 U 2 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 背景技术 0002 催化反应釜广泛用于医药、 饮料、 化工、 颜料、 树脂、 科研等工业部门; 具有耐数显 微型、 耐腐蚀、 生产能力强等优点, 催化反应釜是融合了反应容器、。
7、 反应条件控制系统、 原料 进料、 产品导出系统的一类生产或实验器械。 0003 三异丙基氯硅烷, 别名三异丙基氯甲硅烷; 三异丙氯硅烷; 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是制药和有机合成中间体; 对水体稍微有害, 不可直接排放, 对皮肤有刺激性和强烈的腐蚀 性; 在制备三异丙基氯硅烷时通常用三异丙基硅烷与盐酸制备, 在三异丙基氯硅烷生产过 程中需要应用到催化反应釜; 盐酸会挥发, 主要挥发出的是氯化氢气体; 现有的应用于三异 丙基氯硅烷的催化反应釜, 在盐酸与三异丙基硅烷反应时, 盐酸存在挥发的现象, 反应不充 分, 且挥发后的氯化氢气体与三异丙基硅烷反应欠佳, 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8、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 化反应釜, 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 包括 带有内腔的釜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体内水平安装有隔板, 所述隔板将釜体内腔分为第一 反应腔和位于第一反应腔下方的第二反应腔, 所述隔板中心处开设有连通第一反应腔和第 二反应腔的通孔; 所述釜体上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位 于第二搅拌组件上方,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釜体外侧壁上的第一电机和水平安装 在第一反应腔内且受第一电机控制旋转的第一旋转轴,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
9、穿入第一反 应腔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一旋转轴垂直的搅拌杆, 所 述搅拌杆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轴固定, 另一端安装有搅拌条, 所述搅拌条可随第一旋转轴旋 转而摆动, 该搅拌条可以是橡胶搅拌条, 所述搅拌条上还设置有用于吸附盐酸的吸附叶; 所 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釜体外底壁上的第二电机和竖直安装在第二反应腔内且受第 二电机控制旋转的第二旋转轴, 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输出端穿入第二反应腔与第二旋转 轴固定, 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安装有搅拌桨; 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充水组件, 所述充水组件包 括储存有水的第一储液罐、 安装在釜体远离第一电机侧壁上的雾化器以及安装在第一反应 腔。
10、内的雾化管, 所述雾化管与所述雾化器输出端相连通, 所述雾化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输 液管与所述第一储液罐连通, 所述雾化管上还设置有雾化喷嘴, 所述雾化喷嘴与雾化管相 连通。 0006 优选为: 所述釜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料组件, 所述第一进料组件包括储存有盐酸的 第二储液罐、 用于输送盐酸的第二输液管以及安装在釜体上侧壁的滴液漏斗, 所述滴液漏 斗与第一反应腔相连通, 所述第二输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储液罐的出口以及滴液漏斗相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274661 U 3 连通。 0007 优选为: 所述第二输液管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并显示通过第二输液管内盐酸量的 流量计以及用于控制第二输。
11、液管通断的阀门。 0008 优选为: 所述釜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料组件, 所述第二进料组件包括储存有三异丙 基硅烷的第三储液罐、 用于输送三异丙基硅烷的第三输液管以及安装在第一反应腔内的喷 淋件, 所述喷淋件带有内腔, 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输入端与第三储液罐的输出端连通, 该第三 输液管的输出端穿入釜体与喷淋件的内腔连通, 所述喷淋件底部开设有若干喷淋孔。 0009 优选为: 所述喷淋件位于第三输液管下方, 所述喷淋件内腔内还设置有缓冲块。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1)本实用新型将釜体内腔分成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 且分别在第一反应腔 和第二反应腔内分别设置有竖直旋转的第一搅。
12、拌组件和水平旋转的第二搅拌组件, 在釜体 一侧设置有充水组件, 水分与挥发的氯化氢气体重新合成盐酸, 第一搅拌组件将上半部分 的盐酸带动至第二反应腔内进行反应, 避免了在反应过程中盐酸挥发导致物料浪费, 反应 更充分, 反应效率提高, 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0012 (2)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进料组件, 对盐酸采用滴液进料的方式, 保证盐酸进料的 稳定, 保证了盐酸可以长时间稳定进料, 流量计与阀门的设置, 严格控制盐酸的进料量, 提 高了进料的精度和稳定性, 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13 (3)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二进料组件, 对三异丙基硅烷的进料采用分散的形式, 避免 大量物料一起进入第一反应腔内。
13、, 对第一搅拌组件造成破坏, 缓冲块的设置缓解了进料的 冲力, 进一步保证了进料的稳定性, 延长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
14、施例中喷淋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示例为: 1、 釜体, 2、 隔板, 3、 第一反应腔, 4、 第二反应腔, 5、 通孔, 6、 第一电机, 7、 第一旋转轴, 8、 搅拌杆, 9、 搅拌条, 10、 吸附叶, 11、 第二电机, 12、 第二旋转轴, 13、 搅拌桨, 14、 第一储液罐, 15、 雾化器, 16、 雾化管, 17、 雾化喷嘴, 18、 第二储液罐, 19、 第二输液管, 20、 滴液漏斗, 21、 流量计, 22、 阀门, 23、 第三储液罐, 24、 第三输液管, 25、 喷淋件, 26、 喷淋孔, 27、 缓冲块, 28、 第一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274661 U 4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第一实施例 0022 如图1、 2所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 包括带有内 腔的釜体1,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釜体1内水平焊接有隔板2, 所述隔板2将 釜体1内腔分为第一反应腔3和位。
16、于第一反应腔3下方的第二反应腔4, 所述第一反应腔3大 于第二反应腔4, 所述隔板2中心处开设有连通第一反应腔3和第二反应腔4的通孔5, 且该隔 板2往通孔5方向倾斜; 所述釜体1上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 所述第一搅拌组 件位于第二搅拌组件上方,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釜体1左侧外侧壁上的第一电机6 和水平安装在釜体内且受第一电机6控制旋转的第一旋转轴7, 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穿 入第一反应腔3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固定, 所述第一旋转轴7 上安装有与第一旋转轴7垂直 的六根搅拌杆8, 所述搅拌杆8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轴7焊接, 另一端粘接固定有两条搅拌条9, 所述搅拌条9可随第一旋。
17、转轴7旋转而摆动, 该搅拌条9可以是橡胶搅拌条9, 所述搅拌条9上 有粘接满用于吸附盐酸的吸附叶10, 所述吸附叶10可以是活性炭吸附条; 所述第二搅拌组 件包括安装在釜体1外底壁上的第二电机11和竖直安装在釜体内且受第二电机11控制旋转 的第二旋转轴12, 所述第二电机11的电机轴输出端穿入第二反应腔4与第二旋转轴12固定, 所述第二旋转轴12上焊接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桨13; 所述釜体1上还安装有用于向釜体1 内充装水的充水组件, 所述充水组件包括储存有水的第一储液罐14、 安装在釜体1右侧壁上 且用于将水雾化的雾化器15 以及安装在第一反应腔3内的雾化管16, 所述雾化管16竖直安 装在。
18、釜体1的右侧壁, 所述雾化管16与所述雾化器15输出端相连通, 所述雾化器15的输入端 通过第一输液管28与所述第一储液罐14连通, 所述雾化管16上还安装有五个用于将水雾喷 射到第一反应腔3内的雾化喷嘴17, 所述雾化喷嘴17与雾化管 16相连通。 002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反应腔3和第二反应腔4的设置, 以及分别在第一反应腔3 和第二反应腔4内分别设置有竖直旋转的第一搅拌组件和水平旋转的第二搅拌组件, 且在 釜体1一侧设置有充水组件, 充水组件将水雾与挥发的氯化氢气体重新合成盐酸, 第一搅拌 组件将上半部分的物料带动至第二搅拌组件内继续进行反应, 避免了在反应过程中盐酸挥 发导致物。
19、料浪费, 反应更充分, 避免了反应结束后盐酸在釜体1内残留, 反应效率提高, 产品 质量得提高。 0024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釜体1上安装有第一进料组件, 所述第一进料组件包括储存有 盐酸的第二储液罐18、 用于输送盐酸的第二输液管19以及竖直安装在釜体1上侧壁的滴液 漏斗20, 所述滴液漏斗20与第一反应腔3相连通, 所述第二输液管1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储液 罐18的出口以及滴液漏斗20相连通。 002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釜体1上设置第一进料组件, 对盐酸采用滴液进料的方式, 保证盐酸进料的稳定, 保证盐酸可以在反应过程中长时间稳定进料, 此种进料方式, 避免了 盐酸一次性进入釜体1内。
20、挥发现象严重, 保证了反应的稳定。 0026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输液管19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并显示通过第二输液管19 内盐酸量的流量计21以及用于控制第二输液管19通断的阀门22, 所述阀门22位于第二储液 罐18与流量计21之间。 002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流量计21与阀门22的设置, 在盐酸进料时, 根据流量计21的显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274661 U 5 示数值及时关闭阀门22停止进料, 严格控制盐酸的进料量, 保证了盐酸进料的可控性, 提高 了进料的精度和稳定性, 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28 第二实施例 0029 如图3、 4所示,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 。
21、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进料组件。 0030 通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釜体1上安装有第二进料组件, 该第二进料组件位于第一进 料组件的左侧, 所述第二进料组件包括储存有三异丙基硅烷的第三储液罐23、 用于输送三 异丙基硅烷的第三输液管24以及安装在第一反应腔3内的喷淋件25, 所述喷淋件25焊接在 釜体1上侧壁且该喷淋件25带有内腔, 所述第三输液管24的输入端与第三储液罐的输出端 连通, 该第三输液管24的输出端穿入釜体1与喷淋件25的内腔连通, 所述喷淋件25底部开设 有四个供三异丙基硅烷从喷淋件25内腔往第一反应腔3流动的喷淋孔26。 003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釜体1上侧壁安装第二进料组件。
22、, 三异丙基硅烷进料时先进 入喷淋件25, 喷淋件25将三异丙基硅烷通过喷淋孔26流入第一反应腔3内, 此设置将三异丙 基硅烷的进料采用分散进料的方式, 避免大量物料一起进入第一反应腔3内, 对第一搅拌组 件造成破坏, 延长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保证了进料的稳定性, 提高了分散效果, 提高了反 应效率。 0032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喷淋件25位于第三输液管24下方, 所述喷淋件25内腔内还设 置有缓冲块27, 所述缓冲块27固定在喷淋件25下底壁上且位于第三输液管24与釜体1连接 处的正下方, 所述喷淋孔26开设在缓冲块27的两侧。 003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缓冲块27的设置, 在三异丙。
23、基硅烷进入釜体1时, 先进入到喷 淋腔的内腔中, 输送到缓冲块27上, 缓冲块27缓解进料的冲力将三异丙基硅烷向四周分散, 然后再通过喷淋孔26进入到第一反应腔3中, 避免进料的冲击力过大破坏釜体1, 进一步保 证了进料的稳定性, 延长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提高产品的质量。 0034 工作原理: 在使用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时, 先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 组件, 第一电机6带动第一旋转轴7转动, 搅拌杆8和搅拌条9随之转动, 第二电机11带动第二 旋转轴12转动, 搅拌桨13随之转动; 然后打开第三储液罐23的出液口, 三异丙基硅烷经过第 三储液罐23穿过釜体1上侧壁进入到喷淋件25内腔中。
24、, 三异丙基硅烷先冲击到缓冲块27上, 缓冲块27减少进料冲力并将三异丙基硅烷向喷淋件25内腔分散, 然后三异丙基硅烷从喷淋 孔26 分散喷淋至第一反应腔3内; 与此同时, 打开第二储液罐18的出液口和阀门22, 盐酸通 过第二输液管19进入到滴液漏斗20中, 滴液漏斗20向第一反应腔3滴液进料, 进料过程中关 注流量计21, 根据进料量随时关闭阀门22; 与此同时, 打开第一储液罐14的出液口, 水通过 第一输液管28进入到雾化器15中, 雾化器15将水雾化, 水雾进入雾化管16通过安装在雾化 管16上的雾化喷嘴17将水雾喷洒进第一反应腔3, 水雾与第一反应腔3内盐酸挥发出的氯化 氢气体合成。
25、盐酸水雾, 通过第一搅拌组件的上下转动, 在搅拌叶摆动的过程中搅拌条9上的 吸附叶10对盐酸水雾进行吸附并与反应物混合搅拌; 三异丙基硅烷和盐酸在第一反应腔3 内搅拌接触并初步反应, 然后通过通孔5进入到第二反应腔4中通过搅拌桨13的转动进行充 分的反应。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274661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1274661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1274661 U 8 。
- 内容关键字: 丙基 硅烷 催化 反应
阻燃B1级高耐热节能环保型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pdf
电池加解锁RGV.pdf
可自动调节加工设备位置的制袋机.pdf
高压变压器、高压发生器和医学影像设备.pdf
铝管密封接头一体成型装置.pdf
汽车分动器控制电路.pdf
护理垫包装生产线的推料装置.pdf
桥梁建设用预制混凝土运输装置.pdf
水泵电机零件试压装置.pdf
折叠式便携首饰盒.pdf
河道防汛水位预警装置.pdf
高压、大流量先导式电磁阀防冲开结构.pdf
半圆形光纤传感器.pdf
环氧树脂分离提纯装置.pdf
计时器.pdf
钢制骨架剪切机.pdf
基于斜滑块的转盘式封口机真空室升降定位高度调节机构.pdf
电加热系统用加热器结构.pdf
拼接式石墨型模具.pdf
波码通信井下智能配水器.pdf
钢波纹管涵内临时支撑装置.pdf
传动式钢材加工成型机.pdf
微纳米复合高稳定性超双疏金属防腐缓蚀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pdf
基于语义元数据的二次模糊搜索方法.pdf
基于污泥焚烧灰渣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矿浆品位仪的压榨装置及滤饼压榨方法.pdf
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pdf
云计算虚拟网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潜在扩散模型的双目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新型船用金属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制备方法.pdf
脱硫废液蒸发系统以及方法.pdf
汽车车门防撞板.pdf
基于实例分割的声呐图像目标识别方法.pdf
用于服务器风扇连接器的安装工具.pdf
带静电净化装置的高效吸油烟机.pdf
圆柱立式铣刀底刃磨损评价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pdf
基于变化幅度的工艺参数在线预警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pdf
自动动脉采血器.pdf
用于无人机航拍的摄像机悬挂装置.pdf
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pdf
耐压高强度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高吸收率甲醛分解型暖气片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具有隐藏式起吊钩的无轨平车.pdf
气化炉配套燃气灶成套装备.pdf
空气压缩机活塞安装器.pdf
阻燃防霉变集装箱底板的制备方法.pdf
防振锤.pdf
评估模式变换对涡喷/涡扇变循环发动机稳定裕度影响的计算方法.pdf
光学镀镍机.pdf
电热水器控制交互装置及电热水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