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pdf
《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50741.1 (22)申请日 2019.09.18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南海群泰硬质合金有限公 司 地址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小塘三环西路江湄工业区(东南灯饰 照明有限公司8号厂房之五) (72)发明人 郭群生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朱继超 (51)Int.Cl. B30B 1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用于成型耐火材料 的模具, 包括凸模基座和凹模基座, 凸模基座可 相对于凹模基座上下移动, 还包括: 凹模本体, 其 固接在凹模基座的顶面, 凹模本体的中部设有上 方开放的成型槽, 成型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耐磨 块和第二耐磨块, 第二耐磨块包括固接在一起的 冲击吸收体和耐磨体, 冲击吸收体的外侧面与凹 模本体固接, 耐磨体的的外侧面与冲击吸收体固 接, 耐磨体位于第二耐磨块的下侧, 第一耐磨块 的底面与耐磨体的顶面抵接; 凸模基体, 其呈阶 梯状, 其上设有第三耐磨块, 第三耐磨块的底面 与小部的底面相接, 第三耐磨块的顶面与大部的 底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低 的问题。 本实用。
3、新型用于模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1279914 U 2020.08.18 CN 211279914 U 1.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包括凸模基座和凹模基座, 所述凸模基座位于凹模 基座的上方, 所述凸模基座可相对于凹模基座上下移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凹模本体, 其固接在凹模基座的顶面, 所述凹模本体的中部设有上方开放的成型槽, 所 述成型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 所述第二耐磨块包括固接在一起的冲击 吸收体和耐磨体, 所述冲击吸收体的外侧面与凹模本体固接, 所述耐磨体的外侧面与冲击 吸收体固接, 所述耐磨体位于第二耐磨块的下侧, 所述第。
4、一耐磨块的底面与耐磨体的顶面 抵接; 凸模基体, 其呈阶梯状并固接在凸模基座的底面, 所述凸模基体包括大部和小部, 所述 大部位于小部的上方, 所述小部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三耐磨块, 所述第三耐磨块的底面与小 部的底面相接, 所述第三耐磨块的顶面与大部的底面抵接, 所述第三耐磨块的外侧面与所 述大部的外侧面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模基体包 括可拆连接的凸模上分体和凸模下分体, 所述凸模上分体为大部, 所述凸模下分体为小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耐磨块 和耐磨体的相接面倾斜设置, 所述相。
5、接面靠近所述成型槽一端靠上, 所述相接面远离所述 成型槽的一端靠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模本体包 括可拆连接的凹模上分体和凹模下分体, 所述凹模上分体连接在所述凹模下分体的上方, 所述凹模上分体的中部设有贯通的脱模孔, 所述凹模上分体与第一耐磨块连接, 所述凹模 下分体与第二耐磨块连接, 所述成型槽设在所述凹模下分体的中部, 所述成型槽的上方通 过脱模孔连通外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耐磨块 的材料为硬质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
6、耐磨体的材 料为硬质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耐磨块 的材料为硬质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体 的材料为灰铸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体 的材料为铜。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79914 U 2 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 特别是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耐火材料成型用的在成型时, 通常采用压制的方式成型。 实际生产过程中, 压。
7、制环 节虽然简单, 但如果操作不当也会严重影响最终成品的性能表现。 就目前而言, 主要缺陷包 括模具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以改善模 具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 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包括凸模基座和凹模基座, 所述凸模基座位于凹 模基座的上方, 所述凸模基座可相对于凹模基座上下移动, 还包括: 0006 凹模本体, 其固接在凹模基座的顶面, 所述凹模本体的中部设有上方开放的成型 槽, 所述成型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 所述第二耐磨块包。
8、括固接在一起 的冲击吸收体和耐磨体, 所述冲击吸收体的外侧面与凹模本体固接, 所述耐磨体的的外侧 面与冲击吸收体固接, 所述耐磨体位于第二耐磨块的下侧, 所述第一耐磨块的底面与耐磨 体的顶面抵接; 0007 凸模基体, 其呈阶梯状并固接在凸模基座的底面, 所述凸模基体包括大部和小部, 所述大部位于小部的上方, 所述小部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三耐磨块, 所述第三耐磨块的底面 与小部的底面相接, 所述第三耐磨块的顶面与大部的底面抵接, 所述第三耐磨块的外侧面 与所述大部的外侧面相接。 0008 在进行压制时, 粉料被堆放在成型槽内, 进行压制需要对成型槽内的粉料进行多 次冲压, 以保证粉料形成的砖块具有。
9、较高的结合力。 由此, 实质上是成型槽的上部与凸模的 下部反复地滑动摩擦, 对以上两处的耐磨性的要求较高; 而成型槽的下部则是在凸模下压 粉料时承受指向侧面的压力, 成型槽的下部对抗压、 抗冲击性能的要求相对较高。 除此之 外, 凸模基体的底部承受较大的指向上方的压力以及冲击力。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 相比现有技术, 于凹模而言, 由于在成型 槽的上侧设置了第一耐磨块, 使得该凹模上部的耐磨性能得到提升, 同时, 在成型槽的下部 用冲击吸收体支撑耐磨体, 提升凹模下部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磨性能; 于凸模而言, 在凸模的 下侧设了第三耐磨块, 凸模下侧的耐磨性能得到提高,。
10、 并且第三耐磨块的顶面与上部的底 面抵接, 第三耐磨块承受冲击以及压力不易脱落, 以上凸模和凹模的设置综合地改善模具 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00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凸模基体包括可拆连接的凸模上分体和凸 模下分体, 所述凸模上分体为大部, 所述凸模下分体为小部。 将凸模分为可拆连接的凸模上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279914 U 3 分体和凸模下分体, 当第三耐磨块需要更换时, 能够通过更换凸模下分体, 实现单独地对第 三耐磨块进行更换。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耐磨块和耐磨体的相接面倾斜设置, 所述相接面靠近所述成型槽一端靠上, 所。
11、述相接面远离所述成型槽的一端靠下。 以上设置, 外设的凸模压制堆放在成型槽内的分料时对耐磨体产生的压力通过相接面作用到第一耐 磨块上, 使得第一耐磨块受到背向成型槽内部方向的作用力, 从而在压制时减轻第一耐磨 块与外设的凸模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改善模具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00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凹模本体包括可拆连接的凹模上分体和凹 模下分体, 所述凹模上分体连接在所述凹模下分体的上方, 所述凹模上分体的中部设有贯 通的脱模孔, 所述凹模上分体与第一耐磨块连接, 所述凹模下分体与第二耐磨块连接, 所述 成型槽设在所述凹模下分体的中部, 所述成型槽的上方通过脱模孔连通外。
12、界。 0013 考虑到第一耐磨块的工况条件与第二耐磨块的工况条件相差较远, 当第一耐磨块 出现失效时, 假使将整个凹模本体进行更换将会造成较大浪费。 为此, 将凹模本体设置为可 拆连接的凹模上分体以及凹模下分体, 并且凹模上分体与第一耐磨块连接, 从而第一耐磨 块需要进行更换时, 拆出凹模上分体即可, 节省模具维修成本。 00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耐磨块的材料为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 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第一耐磨块采用硬质合金材料能很好地提高凹模的耐磨性能。 00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耐磨体的材料为硬质合金。 同样地, 硬质合 金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第。
13、一耐磨块采用硬质合金材料能很好地提高凹模的耐磨性能。 001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三耐磨块的材料为硬质合金。 001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冲击吸收体的材料为灰铸铁, 或者, 所述冲 击吸收体的材料为铜。 灰铸铁具有良好的抗压性以及减振性, 采用灰铸铁作为冲击吸收体 的材料能够较好地吸收压制过程汇总对耐磨体造成的冲击力和压力。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 显然, 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 部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14、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9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 110-凹模上分体; 111-第一耐磨块; 120-凹模下分体; 121-耐磨体; 122-冲 击吸收体; 123-相接面; 124-成型槽; 200-凹模基座; 300-凸模基座; 310-凸模上分体; 320- 凸模下分体; 321-第三耐磨块; 322-小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 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特征和效果。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只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
15、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279914 U 4 围。 另外, 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或连接关系, 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 而是指可根据具体 实施情况, 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 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 征, 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2 下面结合图1, 对实施例作出详述。 0023 实施例如下, 参照图1, 一种用于成型耐火材料的模具, 包括凸模基座300和凹模基 座200, 凸模基座300位于凹模基座2。
16、00的上方, 凸模基座300可相对于凹模基座200上下移 动, 还包括: 0024 凹模本体, 其固接在凹模基座200的顶面, 凹模本体的中部设有上方开放的成型槽 124, 成型槽124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耐磨块111和第二耐磨块, 第二耐磨块包括固接在一起的 冲击吸收体122和耐磨体121, 冲击吸收体122的外侧面与凹模本体固接, 耐磨体121的的外 侧面与冲击吸收体122固接, 耐磨体121位于第二耐磨块的下侧, 第一耐磨块111的底面与耐 磨体121的顶面抵接; 0025 凸模基体, 其呈阶梯状并固接在凸模基座300的底面, 凸模基体包括大部和小部 322, 大部位于小部322的上方, 小。
17、部322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三耐磨块321, 第三耐磨块321的 底面与小部322的底面相接, 第三耐磨块321的顶面与大部的底面抵接, 第三耐磨块321的外 侧面与大部的外侧面相接。 0026 以上, 第一耐磨块11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凹模本体固接在一起, 耐磨体121和 冲击吸收体122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接在一起, 并且冲击吸收体122是焊接在凹模本体 上的。 第三耐磨块32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凸模下分体320连接在一起。 0027 本实施例, 相比现有技术, 于凹模而言, 由于在成型槽124的上侧设置了第一耐磨 块111, 使得该凹模上部的耐磨性能得到提升, 同时, 在成型槽124的。
18、下部用冲击吸收体122 支撑耐磨体121, 提升凹模下部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磨性能; 于凸模而言, 在凸模的下侧设了 第三耐磨块321, 凸模下侧的耐磨性能得到提高, 并且第三耐磨块321的顶面与上部的底面 抵接, 第三耐磨块321承受冲击以及压力不易脱落, 以上凸模和凹模的设置综合地改善模具 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0028 进一步的, 第一耐磨块111和耐磨体121的相接面123倾斜设置, 相接面123靠近成 型槽124一端靠上, 相接面123远离成型槽124的一端靠下。 以使耐磨体121受到压制力时为 减轻第一耐磨块111与外设的凸模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0029 在一。
19、些实施例中, 上凸模基体包括可拆连接的凸模上分体310和凸模下分体320, 凸模上分体310为大部, 凸模下分体320为小部322。 从而可以实现单独地对第三耐磨块321 进行更换。 003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 凹模本体包括可拆连接的凹模上分体110和凹模下分体120, 凹模上分体110连接在凹模下分体120的上方, 凹模上分体110的中部设有贯通的脱模孔, 凹 模上分体110与第一耐磨块111连接, 凹模下分体120与第二耐磨块连接, 成型槽124设在凹 模下分体120的中部, 成型槽124的上方通过脱模孔连通外界。 凹模上分体110和凹模下分体 120可拆连接, 具体地可以是在凹模上分体。
20、110和凹模下分体120的外侧分别设置带有通孔 的凸耳, 然后在通孔处用螺栓连接凹模上分体110和凹模下分体120, 通过紧锁螺栓或者松 开螺栓实现装配或拆开凹模上分体110和凹模下分体120。 0031 以上实施例中, 第一耐磨块111、 耐磨体121和第三耐磨块321的材料均为硬质合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279914 U 5 金, 具体地可以是钨钴硬质合金。 冲击吸收体122的材料为灰铸铁, 或者, 冲击吸收体122的 材料为铜。 凸模基体、 凸模上分体310和凸模下分体320依次通过螺钉连接。 凹模本体和凹模 基座200通过螺钉连接。 使用时, 凸模基座300和凹模基座200均安装在外设的油压机上, 外 设的油压机驱动凸模基座300与向下运动, 带动凸模下分体320进出成型槽124, 实现压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多种的等同变型或替 换, 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279914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211279914 U 7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成型 耐火材料 模具
变速箱.pdf
再生铅烟气中铅尘环保治理湿电除尘超低排放设备.pdf
混合加料机构.pdf
漆包线脱漆机.pdf
灯具的透镜反光杯一体式结构.pdf
防坠网-栏一体装置.pdf
装修用管线固定结构.pdf
物料压平测高装置.pdf
氢溴酸山莨菪碱分析溶解仪器.pdf
粉料分散上料机.pdf
电磁屏蔽壳体以及新能源汽车.pdf
枫叶魔方.pdf
骨科助行装置.pdf
钣金件调直装置.pdf
节能建筑保温体系.pdf
超薄柔性关节镜通道.pdf
适用于有水状态下闸门井封堵后干地修复的施工方法.pdf
车辆充电桩用防尘防水枪头结构.pdf
棉浆粕生产用的蒸球.pdf
码垛机器人几何精度标定与辨识方法.pdf
钕铁硼自动化发蓝设备.pdf
钢管外涂塑粉末自清洁回收装置.pdf
货物出库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pdf
词汇标签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和查询语句的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电机定子的端部叠片和电机定子.pdf
船舶目标检测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pdf
具有圆柱螺旋形液流流道的磁流变阻尼器.pdf
基于AES算法的硬件安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口管理系统.pdf
涂料的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空气灰尘检测仪.pdf
高铬合金离心铸管机及其使用方法.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