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持盾机构及新型战术背心.pdf
《辅助持盾机构及新型战术背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助持盾机构及新型战术背心.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042843.9 (22)申请日 2019.11.22 (73)专利权人 尹文刚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沙路 169号3栋1单元14楼1402号 (72)发明人 尹文刚陈泓斌张莹张崇 葛运龙石东兵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胡晓丽 (51)Int.Cl. A41D 1/04(2006.01) A41D 31/18(2019.01) A41D 13/005(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
2、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辅助持盾机构及新型战术背心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持盾机构、 以及 包括该辅助持盾机构的新型战术背心, 所述辅助 持盾机构包括至少一组机械臂组件, 每组机械臂 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机械臂, 所有机械臂之间首尾 依次转动连接, 转动连接后的机械臂整体的两个 自由端分别用于与背心本体和盾牌转动连接; 在 未使用状态下: 转动各机械臂折叠于背心本体背 部, 同步带动盾牌置于背心本体背部; 在使用状 体下, 通过转动各机械臂, 使各机械臂展开、 并带 动盾牌由背部经使用者头顶旋转至背心本体前 部。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安保人员单手持盾行 动受限。
3、、 以及在长期僵持对峙过程中体力消耗过 大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211268702 U 2020.08.18 CN 211268702 U 1.一种辅助持盾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组机械臂组件, 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至 少两根机械臂, 所有机械臂之间首尾依次转动连接, 转动连接后的机械臂整体的两个自由 端分别用于与背心本体和盾牌(3)转动连接; 在未使用状态下: 转动各机械臂折叠于背心本体背部, 同步带动盾牌(3)置于背心本体 背部; 在使用状体下, 通过转动各机械臂, 使各机械臂展开、 并带动盾牌(3)由背部经使用者 头顶旋转至背心本体前部。 2.根据权。
4、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持盾机构, 其特征在于, 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两根机 械臂: 机械臂I(21)和机械臂II(22); 所述机械臂I(21)的一端用于与背心本体的背部转动 连接、 另一端与机械臂II(22)的一端转动连接, 机械臂II(22)的另一端用于与盾牌(3)的内 壁转动连接; 所述机械臂I(21)和机械臂II(22)通过自动伸缩杆(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持盾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伸缩杆(23)的固定 端与机械臂I(21)连接、 且连接点靠近机械臂I(21)和机械臂II(22)转动连接点处; 自动伸 缩杆(23)的另一端与机械臂II(22)连接、 且连接。
5、点远离机械臂I(21)和机械臂II(22)转动 连接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持盾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伸缩杆(23)包括液 压驱动伸缩杆和电驱动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持盾机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定位臂(24), 所述定 位臂(24)用于固定在背心本体的背部; 所述定位臂(24)的长轴方向沿背心本体高度方向延 申, 机械臂的自由端与定位臂(24)的顶端转动连接。 6.一种新型战术背心, 其特征在于, 包括背心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辅助 持盾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战术背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心本体包括龙骨架 (11)和。
6、壳体, 所述龙骨架是采用弹性塑料体按胸腔肋骨状排列形成的骨架结构, 所述壳体 采用凯夫拉防刺纤维包覆在龙骨架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战术背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心本体的壳体胸部内 还填充有海绵垫。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战术背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心本体内 还设有制冷模块, 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制冷片(12), 所述制冷片(12)上覆盖有铝箔、 并嵌入战 术背心(1)内; 制冷片(12)的散热端与散热风扇(13)连接, 所述散热风扇(13)设于背心本体 的背部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战术背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片(12)采用TEC1。
7、- 12706半导体制冷片, 单片机采用STC公司的STC15系列单片机; 所述制冷模块采用外接电源 或石墨烯磷酸铁锂12V 8AH可充电电池供电, 并通过降压模块提供恒定的5V电压。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68702 U 2 一种辅助持盾机构及新型战术背心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战术背心。 背景技术 0002 在一些安保、 维稳现场, 在双方长期僵持过程中, 安保人员长时间的单手持盾不仅 存在防护能力差、 抗冲撞能力差等问题影响安保防暴队形的防御力, 而且手臂极易疲累, 影 响团队战斗的持续性, 加上时而的奔袭、 撤退更是加重安。
8、保人员的身体负荷。 尤其在夏日时 不仅需要克服炎热天气带来不良影响, 还需要穿上严实的防暴服极大增加了穿戴者的不 适。 0003 为进一步提高安保维稳工作人员的防御能力, 有效保障公众人生财产安全、 维持 社会秩序稳定, 新型战术背心的研制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单手持盾的耐久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新型战术背心, 利于克服安保工作人员携带盾牌不便、 单手持盾不稳、 持久性较差等不足。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辅助持盾机构, 包括至少一组机械臂组件, 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机 械臂, 所有。
9、机械臂之间首尾依次转动连接, 转动连接后的机械臂整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 于与背心本体和盾牌转动连接; 在未使用状态下: 转动各机械臂折叠于背心本体背部, 同步 带动盾牌置于背心本体背部; 在使用状体下, 通过转动各机械臂, 使各机械臂展开、 并带动 盾牌由背部经使用者头顶旋转至背心本体前部。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持盾机构, 用于固定在使用者背部, 如穿在使用者身上的 战术背心的背部, 可实现辅助持盾与背盾武装奔袭增强装具的便携性。 在无须使用盾牌时, 通过转动各机械臂, 将机械臂组件折叠在使用者背部, 带动盾牌背负在使用者背部, 这样使 用者可稳定背负警用防暴盾牌奔袭, 待到达指定地。
10、点后迅速由后背部经头顶旋转机械臂取 出盾牌至胸前, 双手辅以机械臂驾盾牌有效降低人手长时间驾盾疲劳并加强驾盾的稳定 性。 0008 进一步地, 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两根机械臂: 机械臂I和机械臂II; 所述机械臂I的 一端用于与背心本体的背部转动连接、 另一端与机械臂II的一端转动连接, 机械臂II的另 一端用于与盾牌的内壁转动连接; 所述机械臂I和机械臂II通过自动伸缩杆连接。 0009 通过设置自动伸缩杆连接两个机械臂, 保障两个机械臂转动连接的同时, 实现固 定定位以及辅助抗冲击的作用。 在将机械臂折叠在背部背负盾牌时, 通过收缩自动伸缩杆, 使两个机械臂始终是折叠状态背负在背部; 在持盾。
11、抗冲击过程中, 自动伸缩杆伸缩至适当 长度, 使机械臂I和机械臂II以一定角度张开, 保障盾牌挡在使用者前面, 区别于以往单手 持盾抗撞击的情况, 使用者受撞击时在双手通过机械臂辅助持盾抗冲击的基础上, 自动伸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1268702 U 3 缩杆可有效减小冲击力带来影响。 机械臂结构简单耐用, 制作成本低, 易维修保养, 且具有 较强的装备现代感。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自动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机械臂I连接、 且连接点靠近机械臂I和机 械臂 II转动连接点处; 自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机械臂II连接、 且连接点远离机械臂I和机 械臂II 转动连接点处。 0011 通过将。
12、自动伸缩杆两端连接至两个机械臂上合适的位置处, 保障两个机械臂在折 叠时能够以最小的夹角折叠, 减小盾牌与使用者背部之间的距离; 同时, 辅助持盾抗冲击 时, 又能保障两个机械臂以适当角度张开, 使自动伸缩杆提供以最大的辅助抗冲击力。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自动伸缩杆包括液压驱动伸缩杆和电驱动伸缩杆。 0013 自动伸缩杆可采用现有的一些液压驱动或电动驱动伸缩杆, 优选液压驱动伸缩 杆。 0014 进一步地, 还包括定位臂, 所述定位臂用于固定在背心本体的背部; 所述定位臂的 长轴方向沿背心本体高度方向延申, 机械臂的自由端与定位臂的顶端转动连接。 0015 定位臂的作用主要用于将机械臂组。
13、件整体稳定固定在使用者背部。 0016 一种新型战术背心, 包括背心本体和上述的辅助持盾机构。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背心本体包括龙骨架和壳体, 所述龙骨架是采用弹性塑料体按胸 腔肋骨状排列形成的骨架结构, 所述壳体采用凯夫拉防刺纤维包覆在龙骨架外。 0018 通过采用弹性塑料骨骼、 凯夫拉防刺面料制成符合力学原理的胸甲设计与轻量型 无动力机械臂辅助穿着人员持盾与负盾奔袭, 降低了装备的重量, 加大了穿着人员上体防 护力, 提高了工作然元的活动幅度与灵活舒适性。 0019 进一步地, 所述背心本体的壳体胸部内还填充有海绵垫。 0020 通过将海绵垫填充在背心本体胸部, 刚好位于穿着者胸部,。
14、 增加穿戴舒适性, 穿着 者胸部受打击时可有效将打击力吸收并分散。 0021 进一步地, 所述背心本体内还设有制冷模块, 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制冷片, 所述制冷 片上覆盖有铝箔、 并嵌入战术背心内; 制冷片的散热端与散热风扇连接, 所述散热风扇设于 背心本体的背部外侧。 0022 通过嵌入体积重量小、 耗电量小、 制冷效果优异的制冷片, 可实现温控的半导体制 冷片与铝箔对接, 利用热量传导原理, 实现防暴装具制冷与制热功能, 克服执行任务过程中 炎热、 寒冷天气的不良影响, 同时铝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防火能力, 减小具有燃烧作用 等武器的伤害。 0023 进一步地, 所述制冷片采用TEC1-12。
15、706半导体制冷片, 单片机采用STC公司的 STC15 系列单片机; 所述制冷模块采用外接电源或石墨烯磷酸铁锂12V 8AH可充电电池供 电, 并通过降压模块提供恒定的5V电压。 0024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5 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持盾机构, 用于固定在使用者背部, 如穿在使用者身上 的战术背心的背部, 可实现辅助持盾与背盾武装奔袭增强装具的便携性。 在无须使用盾牌 时, 通过转动各机械臂, 将机械臂组件折叠在使用者背部, 带动盾牌背负在使用者背部, 这 样使用者可稳定背负警用防暴盾牌奔袭, 待到达指定地点后迅速由后背部经头顶旋转机械 臂取出盾牌至胸前, 双手。
16、辅以机械臂驾盾牌有效降低人手长时间驾盾疲劳并加强驾盾的稳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1268702 U 4 定性。 0026 2、 本实用新型取消原防爆服胸部板甲设计, 使用高强度低重量的弹性塑料龙骨形 如肋骨, 内嵌于战术背心, 外采用凯夫拉防刺防火纤维为面料, 以胸部肉厚部位为支点架空 于穿着者胸腔, 胸口处加垫海绵, 达到受击打时的防穿刺、 减震与减重、 增加灵活性与透气 性的效果。 0027 3、 本实用新型用TEC1-12706半导体制冷片与散热风扇, 铝合金散热片, 防火铝箔 纸构成半导体制冷单元。 温控单元部分, 采用超低功耗STC15单片机最小系统与DS18B20温 度。
17、传感器组为温度控制单元组成制冷核心控制单元。 整个制冷单元体积小、 重量轻, 能起到 制冷和制热功能, 排除天气炎热或寒冷带来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002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 部分,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在附图中: 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持盾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臂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臂辅助持盾对抗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心本体龙骨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心本体背部结构示意图。 0034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
18、零部件名称: 11-龙骨架, 12-制冷片, 13-散热风扇, 21-机械 臂I, 22-机械臂II, 23-自动伸缩杆, 24-定位臂, 25-连接板, 3-盾牌。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 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6 实施例1 003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战术背心, 将辅助持盾机构在战术背心中的引用, 具体 地: 包括背心本体、 机械臂组件和盾牌3, 包括至少一组机械臂组件, 机械臂组件主要用于安 装、 收。
19、藏和辅助操作盾牌3, 机械臂组件的数量依据实际需求设计。 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至 少两根机械臂, 所有机械臂之间首尾依次转动连接, 转动连接后的机械臂整体的两个自由 端分别与背心本体和盾牌3转动连接。 在未使用状态下: 转动各机械臂折叠于背心本体背 部, 同步带动盾牌3置于背心本体背部; 在使用状体下, 通过转动各机械臂, 使各机械臂展 开、 并带动盾牌3由背部经使用者头顶旋转至背心本体前部。 0038 如图1至3所示, 在背心本体上设置两组机械臂组件, 两组机械臂组件对称分布在 背心本体的背部两侧; 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两根机械臂: 机械臂I21和机械臂II22。 机械臂 I21 的一端与背心本。
20、体的背部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 另一端与机械臂II22的一端通过铰接 件转动连接, 机械臂II22的另一端与盾牌3的内壁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 具体可将, 机械臂 II2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与连接板25转动连接, 连接板25与盾牌3可拆卸连接。 机械臂I21 和机械臂II22通过自动伸缩杆23连接, 自动伸缩杆23采用液压驱动自动伸缩杆, 自动伸缩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1268702 U 5 杆23 的固定端与机械臂I21铰接连接、 且连接点靠近机械臂I21和机械臂II22转动连接点 处; 自动伸缩杆23的另一端与机械臂II22铰接连接、 且连接点远离机械臂I21和机械臂II22 转。
21、动连接点处。 背心本体的背部设有定位臂24, 定位臂24的长轴方向沿背心本体高度方向 延申, 机械臂I21的自由端与定位臂24的顶端转动连接。 各机械臂采用304不锈钢制成, 如分 别选取一段0.4m和一段0.45m方形不锈钢作为机械臂II22和机械臂I21, 两者通过螺母铰接 构成大臂与小臂, 大臂末端与定位不连接, 固定于战术背心本体。 0039 本实施例采用304不锈钢为机械臂基本骨架, 螺母、 液压杆为连接构成可背负、 前 后可折叠无动力仿人类机械臂, 不锈钢材质强度符合具体任务需求, 加装盾牌可实现辅助 持盾与背盾武装奔袭增强装具的便携性; 此外, 区别于以往单手持盾抗撞击, 本实施。
22、例中执 法者受撞击时在双手持盾的基础上, 通过液压杆有效减小冲击力带来影响。 机械臂结构简 单耐用, 制作成本低, 易维修保养, 且具有较强的装备现代感。 0040 实施例2 0041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所述背心本体包括龙骨架11和壳体, 龙骨架是采 用弹性塑料体按胸腔肋骨状排列形成的骨架结构, 壳体采用凯夫拉防刺纤维包覆在龙骨架 外, 背心本体的壳体胸部内还填充有海绵垫。 0042 借鉴鸡蛋碰撞力学原理, 采用凯夫拉防刺纤维为面料, 弹性塑料为胸腔肋骨状龙 骨竖向排列, 取消防暴服胸部板甲设计, 与原武警防暴服上衣防护部分设置相反, 纤维面料 在外, 弹性塑料在内, 在胸部填充。
23、海绵垫, 增加穿戴舒适性, 穿着者胸部受打击时可有效将 打击力吸收并分散, 同时采用肋骨结构龙骨增加上半身躯干的灵活性减轻装备重量。 0043 实施例3 004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所述背心本体内还设有制冷模块, 制冷模块包括 制冷片12, 制冷片12上覆盖有铝箔、 并嵌入战术背心1内; 制冷片12的散热端与散热风扇13 连接, 散热风扇13设于背心本体的背部外侧。 制冷片12采用TEC1-12706半导体制冷片, 单片 机采用STC公司的STC15系列单片机。 制冷模块采用外接电源或石墨烯磷酸铁锂12V 8AH可 充电电池供电, 并通过降压模块提供恒定的5V电压。 0045 本。
24、实施例半导体制冷背心采用半导体制冷片TEC1-12706单元、 STC15系列单片机 最小系统的温控单元与铝箔组成制冷系统, 制冷片3min内可降温并稳定在10.7, 9min后 制冷端表面凝霜, 考虑铝箔导冷带来的影响, 制冷性能也能满足降温需求, 且需要温控单元 (温控单元主要包括上述单片机以及在背心本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来调节温度防止降温 过低。 整个系统体积约为0.5m3, 体积小, 重量轻, 电压大小为12V, 电流大小为4-5A, 耗电功 率为48W60W, 普通的14.8v 15000mAh重0.5kg的锂电池可供制冷系统运作2h3h, 满足正 常执勤要求, 且更换电池方便快捷。。
25、 0046 基于实施例3提供的新型战术背心的可行性分析: 0047 (1)龙骨重量控制为2Kg以下, 加装防暴盾牌重量为4Kg, 可稳定背负警用防暴盾牌 奔袭, 到达指定地点后迅速由后背经头顶旋转取出至胸前, 双手辅以机械臂驾盾有效降低 人手长时间驾盾疲劳并加强驾盾的稳定性, 液压杆连接仿人类机械臂关节处可有效缓冲撞 击。 0048 (2)半导体制冷模块重量控制为1Kg, 电池供电180秒后铝箔温度为10, 当穿着 时, 温度有效控制在20, 15000mAh电池可供制冷系统稳定运行2.5h3h。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1268702 U 6 0049 (3)系统整体符合各项设计要。
26、求, 并具有无动力外骨骼达到良好的人机合一效果, 帮助使用者减轻负担提高抗击打能力的同时, 通过半导体制冷调节体温调控体感温度, 提 高装备穿戴舒适性。 0050 (4)可模块化拆卸与组装并进行电气化改造, 如制冷系统换装石墨烯加热片或加 装北斗定位模块、 防暴高亮度LED灯炫目矩阵等。 005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 一步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 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 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1268702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8 CN 211268702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9 CN 211268702 U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0 CN 211268702 U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1 CN 211268702 U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2 CN 211268702 U 12 。
- 内容关键字: 辅助 机构 新型 战术 背心
高密度微藻培养装置.pdf
垫片检测装置.pdf
微型扬声器音腔定量灌装装置.pdf
晶圆夹持旋转机构.pdf
流延机分切装置.pdf
不规则瓶身喷涂用包覆工装装置.pdf
宽锂带滚切设备.pdf
不锈钢分条加工开平机的导出架结构.pdf
流延机辊筒.pdf
工业硅原料用筛选装置.pdf
激光导引头零位误差测量校准装置.pdf
中药提取物过滤装置.pdf
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pdf
可自动进行降温的新能源配电柜.pdf
多角度预制梁液压钢模板自动开合装置.pdf
烧结矿制备系统.pdf
钢坯十字转盘冷却装置.pdf
快速出料的农膜原料混合装置.pdf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购物推荐方法及系统.pdf
短暂保持芯片内存储数据电路及方法.pdf
井盖生产用中频感应电炉.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异常运行状态监测方法.pdf
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方法.pdf
渲染自定义几何体依附模型的方法及装置.pdf
具有高隔离度的紧凑型功率分配器.pdf
基于CSS样式预渲染对比的UI自动化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卷对卷镭射收放卷机.pdf
熔敷陶瓷粉棒条筛板及包含其的筛分装置.pdf
纤维增强型氟塑料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方法.pdf
光固化修复机器人.pdf
尺寸可调节的飞机侧副翼组装型架.pdf
套管扶正器.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