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pdf

上传人:龙脉 文档编号:11636397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192427.7 (22)申请日 2019.12.10 (73)专利权人 苏州工业园区科海机电工程有限 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扬东 路58号 (72)发明人 杜鹏程韩飞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385 代理人 邵永永 (51)Int.Cl. B24B 19/00(2006.01) B24B 41/06(2012.01) B24B 47/12(2006.01) B24B 47/20(2006.01) 。

2、B24B 47/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零部件轮廓打磨技术领域, 尤其为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 包 括第一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 第二壳体; 本实用新型, 通过设置第一电机, 启动 第一电机, 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 第一转轴带 动螺纹柱转动, 使滑块在滑槽内活动, 使螺纹筒 可以进行左右移动, 方便对打磨砂轮进行水平位 置的调节, 在对零部件打磨时更加的方便, 通过 设置第一电动液压推杆, 使打磨砂轮可以进行上 升或下降, 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通过设置第三轴 承、 第四轴承、 第二。

3、电动液压推杆和第三电机, 启 动第二电动液压推杆, 更加的方便, 启动第三电 机, 方便对零部件进行旋转调整, 更加的方便实 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1277794 U 2020.08.18 CN 211277794 U 1.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 包括第一壳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 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 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 (4), 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5), 所述转轴(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 螺纹柱(6), 所述螺纹柱(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 所述转轴(。

4、5)的另一端套接有第 一轴承(3), 所述第一轴承(3)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2)的内壁上, 所述螺纹柱(6)的表面螺 纹连接有螺纹筒(7), 所述螺纹筒(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9)和第一电动液压推杆(10), 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8), 所述滑块(9)活动连接在滑槽(8)内, 所述第二 壳体(2)的底部开设有矩形通孔, 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推杆(10)穿过矩形通孔固定连接有推 板(11), 所述推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 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 定连接有打磨砂轮(13), 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第一竖板(14), 所述第一竖板 (14。

5、)的表面开设有圆孔, 且圆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20), 所述第三轴承(20)内穿设有 转板(21), 所述转板(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液压推杆(22), 所述转板(21)的另一 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5), 所述转轴(5)的表面套接有被动轮(19), 所述转轴(5)的另一端套 接有第二轴承(18), 所述第二轴承(18)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壳体 (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5), 所述第三电机(1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轮(16), 所述主动轮(16)与被动轮(19)通过传动带(17)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 连接有第二竖板(24),。

6、 所述第二竖板(2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25), 所述第四轴承 (25)内穿设有转杆(26), 所述转杆(26)和第二电动液压推杆(2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限位 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 限位板(23)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1), 所述支撑腿(31)的数量为四个, 四个所述支撑腿 (3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

7、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壳体(1)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百叶窗(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圆筒(27), 所述圆筒(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竖板(24) 上, 所述圆筒(27)内设置有过滤网(34)和排风机(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排风孔(30), 所述排风孔(30)的位置与圆筒(27)的位置相对应。 8.根。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竖板(24)的侧面设置有吸尘管(28), 两个所述吸尘管(28)与圆筒(27)相连通。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77794 U 2 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零部件轮廓打磨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 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装备, 起发展水平更是一个 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正因如此, 机械行业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 在现有的 零部件生产中, 现在的零部件打磨设备打磨的速度慢,。

9、 且打磨的效果差, 降低了打磨的工作 效率, 增加了零部件生产的报废率, 机器打磨不好时, 在对打磨机进行调节不方便, 若通过 人工进行打磨,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增加了人们的工作负担, 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 廓打磨装置, 具有方便调节的特点。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 磨装置, 包括第一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 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 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 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 。

10、定连接有螺纹柱, 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 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一轴 承, 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 所 述螺纹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和第一电动液压推杆,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滑 槽, 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滑槽内, 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矩形通孔, 所述第一电动液压 推杆穿过矩形通孔固定连接有推板, 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电机 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打磨砂轮,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第一竖板, 所述第一竖 板的表面开设有圆孔, 且圆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 所述第三轴承内穿设有转板, 所述转 板的。

11、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液压推杆, 所述转板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 所述转轴 的表面套接有被动轮, 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轴承, 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在第一 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 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套 接有主动轮, 所述主动轮与被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 有第二竖板, 所述第二竖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 所述第四轴承内穿设有转杆, 所述 转杆和第二电动液压推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限位板。 0005 优选的, 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橡胶垫。 0006 优选的, 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所述支撑腿的。

12、数量为四个, 四个 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0007 优选的, 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百叶窗。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圆筒, 所述圆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277794 U 3 第二竖板上, 所述圆筒内设置有过滤网和排风机。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排风孔, 所述排风孔的位置与圆筒的位置相 对应。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二竖板的侧面设置有吸尘管, 两个所述吸尘管与圆筒相连通。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3、 本实用新型, 通过设置第一电机, 启动第一电机, 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 第一转 轴带动螺纹柱转动, 使滑块在滑槽内活动, 使螺纹筒可以进行左右移动, 方便对打磨砂轮进 行水平位置的调节, 在对零部件打磨时更加的方便, 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液压推杆, 使打磨砂 轮可以进行上升或下降, 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通过设置第三轴承、 第四轴承、 第二电动液压 推杆和第三电机, 启动第二电动液压推杆, 更加的方便, 启动第三电机, 第三电机带动主动 轮, 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被动轮, 被动轮带动转轴转动, 方便对零部件进行旋转调整, 更 加的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14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

14、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 第一壳体; 2、 第二壳体; 3、 第一轴承; 4、 第一电机; 5、 转轴; 6、 螺纹柱; 7、 螺 纹筒; 8、 滑槽; 9、 滑块; 10、 第一电动液压推杆; 11、 推板; 12、 第二电机; 13、 打磨砂轮; 14、 第 一竖板; 15、 第三电机; 16、 主动轮; 17、 传动带; 1。

15、8、 第二轴承; 19、 被动轮; 20、 第三轴承; 21、 转板; 22、 第二电动液压推杆; 23、 限位板; 24、 第二竖板; 25、 第四轴承; 26、 转杆; 27、 圆筒; 28、 吸尘管; 29、 排风机; 30、 排风孔; 31、 支撑腿; 32、 百叶窗; 33、 控制开关; 34、 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

16、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实施例 0021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 置, 包括第一壳体1, 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 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 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 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5, 所述转轴5的另一 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6, 所述螺纹柱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 所述转轴5的另一端套接 有第一轴承3, 所述第一轴承3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2的内壁上, 所述螺纹柱6的表面螺纹连 接有螺纹筒7, 所述螺纹筒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9和第一电动液压推杆10, 所述第一壳体 。

17、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8, 所述滑块9活动连接在滑槽8内, 所述第二壳体2的底部开设有矩形 通孔, 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推杆10穿过矩形通孔固定连接有推板11, 所述推板11的底部固定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277794 U 4 连接有第二电机12, 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打磨砂轮13, 所述第一壳体1的 内壁上固定连接第一竖板14, 所述第一竖板14的表面开设有圆孔, 且圆孔内固定连接有第 三轴承20, 所述第三轴承20内穿设有转板21, 所述转板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液压 推杆22, 所述转板21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5, 所述转轴5的表面套接有被动轮19, 。

18、所述 转轴5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轴承18, 所述第二轴承18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 所述 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5, 所述第三电机1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轮16, 所述主动轮16与被动轮19通过传动带17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 二竖板24, 所述第二竖板2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25, 所述第四轴承25内穿设有转杆 26, 所述转杆26和第二电动液压推杆2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限位板23, 通过设置第一电机 4, 启动第一电机4, 第一电机4带动转轴5转动, 第一转轴5带动螺纹柱6转动, 使滑块9在滑槽 8内活动, 使螺纹筒7可以进行左右移动, 方。

19、便对打磨砂轮13进行水平位置的调节, 在对零部 件打磨时更加的方便, 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液压推杆10, 使打磨砂轮13可以进行上升或下降, 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通过设置第三轴承20、 第四轴承25、 第二电动液压推杆22和第三电机 15, 启动第二电动液压推杆22, 使两个限位板23相靠近, 对不同尺寸的零部件进行固定更加 的方便, 启动第三电机15, 第三电机15带动主动轮16, 主动轮16通过传动带17带动被动轮 19, 被动轮19带动转轴5转动, 方便对零部件进行旋转调整, 更加的方便实用。 0022 具体的, 两个所述限位板23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设置橡胶垫, 使两个限 位板2。

20、3对零部件固定的更加的牢固。 0023 具体的, 所述第一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1, 所述支撑腿31的数量为四 个, 四个所述支撑腿3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使装置放置的更加的稳定。 0024 具体的, 所述第一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3, 方便对装置进行控制调节。 0025 具体的, 所述第一壳体1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百叶窗32, 对装置起到散热的效果。 0026 具体的, 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圆筒27, 所述圆筒27的另一端固定连 接在第二竖板24上, 所述圆筒27内设置有过滤网34和排风机29, 所述圆筒27的侧面设置有 活动门, 方便对圆筒27内的灰尘和碎屑进行移。

21、除。 0027 具体的, 所述第一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排风孔30, 所述排风孔30的位置与圆筒27的 位置相对应。 0028 具体的, 所述第二竖板24的侧面设置有吸尘管28, 两个所述吸尘管28与圆筒27相 连通, 便于对碎屑和灰尘进行清理。 002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本实用新型, 在使用时, 通过启动第二电动液 压推杆22, 使两个限位板23相靠近, 对不同尺寸的零部件进行固定, 然后, 通过起到第一电 机4, 第一电机4带动转轴5转动, 第一转轴5带动螺纹柱6转动, 使滑块9在滑槽8内活动, 使螺 纹筒7可以进行左右移动, 对打磨砂轮13进行水平位置的调节, 然后, 启动。

22、第二电机12, 使打 磨砂轮13进行旋转, 然后启动第一电动液压推杆10, 使打磨砂轮13靠近零部件, 对零部件进 行打磨, 根据需要, 可启动第三电机15, 使第三电机15带动主动轮16, 主动轮16通过传动带 17带动被动轮19, 被动轮19带动转轴5转动, 对零部件进行旋转调整, 对零部件的各个面进 行打磨。 0030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277794 U 5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277794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1277794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1277794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便于 调节 零部件 轮廓 打磨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便于调节的零部件轮廓打磨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63639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