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pdf
《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02758.9 (22)申请日 2019.11.06 (73)专利权人 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通益路 861号绿景国际2#楼6F (72)发明人 吴刚章国胜项林利洪佳杰 刘仁军施良吕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3213 代理人 周红芳 (51)Int.Cl. E04H 1/12(2006.01) E04B 1/343(2006.01) E06B 3/4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
2、称 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 护棚, 包括防护棚主体, 所述防护棚主体底部设 有地脚, 所述防护棚主体的一侧面设有运输口, 并在运输口位置设置安全门, 所述安全门包括一 对门侧框及滑动配合设置在一对门侧框之间的 门主体, 所述门侧框顶部位置设有定滑轮, 所述 门主体上设有钢丝绳, 所述钢丝绳一端与门主体 固定连接, 另一端从定滑轮上绕过后连接设置配 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防护棚 主体侧面设置安全门, 使得运输口能够在施工时 处于打开状态, 在施工结束后处于关闭状态, 提 高了该建筑设施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
3、附图8页 CN 211286808 U 2020.08.18 CN 211286808 U 1.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包括防护棚主体, 所述防护棚主体底部设 有地脚 (7) , 所述防护棚主体的一侧面设有运输口, 并在运输口位置设置安全门, 所述安全 门包括一对门侧框 (5) 及滑动配合设置在一对门侧框 (5) 之间的门主体 (6) , 所述门侧框 (5) 顶部位置设有定滑轮, 所述门主体 (6) 上设有钢丝绳 (13) , 所述钢丝绳 (13) 一端与门主体 (6) 固定连接, 另一端从定滑轮上绕过后连接设置配重块 (1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
4、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棚主体包 括底架 (1) 、 设置在底架 (1) 边角处的立柱 (2) 及设置在相邻立柱 (2) 之间的横梁 (3) , 所述立 柱 (2) 内侧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连接角铁 (8) , 所述横梁 (3) 通过连接角铁 (8) 与立柱 (2) 固 定连接, 所述立柱 (2) 上在位于相邻横梁之间的对角位置处设有加强筋 (4) , 且相邻加强筋 (4) 端部位置固定设置在同一个连接角铁 (8) 上; 所述底架 (1) 顶部也设有连接角铁 (8) , 所 述立柱 (2) 与底架 (1) 之间通过连接角铁 (8) 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
5、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侧框 (5) 一 端固定设置在底架 (1) 上, 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横梁上 (3) ,所述门侧框 (5) 与立柱 (2) 之间的 对角位置分别设有加强筋 (4) , 且加强筋 (4) 位于相邻横梁 (3) 之间, 所述加强筋 (4) 在运输 口位置两侧左右、 上下对称设置, 且上下位置的加强筋 (4) 设置在同一个连接角铁 (8) 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侧框 (5) 底 部及中部位置分别设有限位凸起 (12) , 所述门主体 (6) 底部设有转动手柄 (11) , 且转动手柄 (11) 与限位凸起 (12) 限位。
6、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 (1) 由四 个首尾相接的工字钢构成, 所述立柱 (2) 采用L型角钢, 且L型角钢的钢板与工字钢的腹板位 置上下对应; 所述加强筋 (4) 及横梁 (3) 也采用L型角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侧框 (5) 采 用两个L型角钢对接构成的U型框, 所述U型框顶部外侧位置设有第一定滑轮 (9) , 内侧位置 设有设有第二定滑轮 (10)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棚主体四 周设有防护棚外罩, 其中防护棚外罩。
7、包括下外罩 (15) 及设置在下外罩 (15) 上方的上外罩 (16)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外罩 (16) 相 对的两个侧面的上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一挂耳 (20) , 下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二挂耳 (21) , 且第一挂耳 (20) 与第二挂耳 (21) 错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外罩 (15) 相 对的两个侧面的上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三挂耳 (18) , 下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四挂耳 (19) , 且第三挂耳 (18) 与第四挂耳 (19) 错位设置, 所述下外罩 (15) 上。
8、在位于安全门位置开 设有门洞 (17) , 所述门主体 (6) 上对应门洞 (17) 的位置设置门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挂耳 (20) 与第二挂耳 (21) 分别设置在上外罩 (16) 前后两侧面位置处, 所述第三挂耳 (18) 与第四 挂耳 (19) 分别设置在下外罩 (15) 左右两侧面位置处, 所述防护棚主体上在与第一挂耳 (20) 、 第二挂耳 (21) 、 第三挂耳 (18) 及第四挂耳 (19) 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套筒 (23) , 所述第 一挂耳 (20) 、 第二挂耳 (21) 、 第三挂耳 (18) 及第四挂耳 (1。
9、9) 分别穿设于套筒 (23) 上并固定。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86808 U 2 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施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 棚。 背景技术 0002 防护棚主要应用在建筑工地上, 例如配电箱防护棚、 钢筋防护棚、 木工防护棚、 搅 拌站防护棚等, 是一种建筑工地上的防护安全措施, 干粉砂浆搅拌站, 是把水泥、 砂石骨料 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设备, 主要由拌筒、 加料和卸料设备、 供水系统、 原 动机、 传动机构、 机架和支撑装置等组成。 而干粉砂浆搅拌站容易在工作运作时, 将水泥。
10、砂 浆飞溅出去, 造成空气和环境污染, 因此需要在搅拌站外围设置防护棚进行防护。 0003 目前, 现有的防护棚都采用临时防护, 即采用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 顶面满铺木跳 板的做法。 这种做法一则需要单独搭设外架专门进行人工操作, 二则防护棚无法与地面进 行有效连接, 施工现场风力较大时存在安全隐患, 而且传统钢管脚手架搭设无法设置操作 方便的固定封闭出料门, 搅拌站运转时会通过出料门洞移除大量的扬尘污染, 也不能很好 的降低现场作业噪音, 不能满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整体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 在现有的防 护棚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
11、新型提供了设计合理的一种干粉砂浆搅 拌站防护棚。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包括防护棚主体, 所述防护棚主体底部 设有地脚, 所述防护棚主体的一侧面设有运输口, 并在运输口位置设置安全门, 所述安全门 包括一对门侧框及滑动配合设置在一对门侧框之间的门主体, 所述门侧框顶部位置设有定 滑轮, 所述门主体上设有钢丝绳, 所述钢丝绳一端与门主体固定连接, 另一端从定滑轮上绕 过后连接设置配重块。 0007 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棚主体包括底架、 设置 在底架边角处的立柱及设置在相邻立柱之间的横梁, 所述。
12、立柱内侧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连 接角铁, 所述横梁通过连接角铁与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上在位于相邻横梁之间的对角 位置处设有加强筋, 且相邻加强筋端部位置固定设置在同一个连接角铁上; 所述底架顶部 也设有连接角铁, 所述立柱与底架之间通过连接角铁固定连接, 0008 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侧框一端固定设置在底 架上, 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横梁上,所述门侧框与立柱之间的对角位置分别设有加强筋, 且加 强筋位于相邻横梁之间, 所述加强筋在运输口位置两侧左右、 上下对称设置, 且上下位置的 加强筋设置在同一个连接角铁上。 0009 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
13、在于, 所述门侧框底部及中部位置分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286808 U 3 别设有限位凸起, 所述门主体底部设有转动手柄, 且转动手柄与限位凸起限位配合。 0010 所述底架由四个首尾相接的工字钢构成, 所述立柱采用L型角钢, 且L型角钢的钢 板与工字钢的腹板位置上下对应; 所述加强筋及横梁也采用L型角钢结构。 0011 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侧框采用两个L型角钢对 接构成的U型框, 所述U型框顶部外侧位置设有第一定滑轮, 内侧位置设有设有第二定滑轮。 0012 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棚主体四周设有防护 棚外罩。
14、, 其中防护棚外罩包括下外罩及设置在下外罩上方的上外罩。 0013 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外罩相对的两个侧面的 上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一挂耳, 下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二挂耳, 且第一挂耳与第二挂 耳错位设置。 0014 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外罩相对的两个侧面的 上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三挂耳, 下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四挂耳, 且第三挂耳与第四挂 耳错位设置, 所述下外罩上在位于安全门位置开设有门洞, 所述门主体上对应门洞的位置 设置门板。 0015 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挂耳与第二挂耳分别 设置在。
15、上外罩前后两侧面位置处, 所述第三挂耳与第四挂耳分别设置在下外罩左右两侧面 位置处, 所述防护棚主体上在与第一挂耳、 第二挂耳、 第三挂耳及第四挂耳对应位置处分别 设有套筒, 所述第一挂耳、 第二挂耳、 第三挂耳及第四挂耳分别穿设于套筒上并固定。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 1) 本实用新型防护棚整体为四周封闭空间, 可阻止水泥砂浆制作过程中粉尘扩 散, 防护棚内设有可以上下滑动的硬质安全门, 使得出料口能够在运作时处于打开状态, 在 运作结束后处于关闭状态, 有效防止环境污染, 符合现场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 0018 2) 本实用新型采用深入土质的钢管作为浅基础, 全封闭式。
16、工字钢形成整体地圈 梁, 再通过角钢对接斜拉形成整体的钢框架结构, 受力路径传递简单, 整体稳定性好, 能够 有效保护施工作业安全。 0019 3) 本实用新型在钢框架结构外围采用整体四周铁皮外包结构, 通过插销与螺栓结 合的方式可以实现一次成型吊装, 简单快速安装固定, 解决现场防护棚广告布人工悬挂难 的问题。 0020 5) 防护棚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周转材料 ( 角钢、 钢板 ), 安拆方便, 可循环使用, 环保节能。 0021 6) 本实用新型周转式定型化现场搅拌站操作棚, 安全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的整体 要求, 提升了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通过周转式定型化现场搅拌站操作棚的发明与 。
17、应用, 成功实现了现场搅拌站的全封闭式管理, 响应了国家政策对安全文明施工及绿色施 工的总体要求, 且操作棚整体安装、 拆卸方便快捷, 所用材料均可多次周转使用, 既节省了 人力、 物力、 财力, 降低了工程成本, 又满足节能降耗的要求, 是绿色施工的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门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286808 U 4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门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棚外罩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外罩结构示意图; 002。
18、7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外罩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与挂耳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安装示意图; 0030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L型螺纹杆安装示意图; 0031 图中: 1-底架, 2-立柱, 3-横梁, 4-加强筋, 5-门侧框, 6-门主体, 7-地脚, 8-连接角 铁, 9-第一定滑轮, 10-第二定滑轮, 11-转动手柄, 12-限位凸起, 13-钢丝绳, 14-配重块, 15- 下外罩, 16-上外罩, 17-门洞, 18-第三挂耳, 19-第四挂耳, 20-第一挂耳, 21-第二挂耳, 22-L 型螺纹杆, 23-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
19、032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33 如图1-9所示, 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包括底架1、 立柱2、 横梁3、 加强筋4、 门 侧框5、 门主体6、 地脚7、 连接角铁8、 第一定滑轮9、 第二定滑轮10、 转动手柄11、 限位凸起12、 钢丝绳13、 配重块14、 下外罩15、 上外罩16、 门洞17、 第三挂耳18、 第四挂耳19、 第一挂耳20、 第二挂耳21及套筒23。 0034 实施例: 0035 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包括防护棚主体, 防护棚主体底部设有地脚7, 并通过地 脚7插入地层, 从而对防护棚主体进行固定。 0036 防护棚主体包括底架。
20、1、 设置在底架1边角处的立柱2及设置在相邻立柱2之间的横 梁3, 其中底架1由四个首尾相接的工字钢构成, 立柱2、 加强筋4及横梁3均采用L型角钢, 立 柱2内侧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连接角铁8, 横梁3通过连接角铁8与立柱2固定连接, 立柱2上 在位于上下相邻横梁之间的对角位置处设有一根加强筋4, 且相邻加强筋4端部位置固定设 置在同一个连接角铁8上, 以提高防护棚主体的稳定性; 底架1顶部也设有连接角铁8, 立柱2 与底架1之间通过连接角铁8固定连接, 其中该处连接角铁8也用于固定相邻工字钢。 0037 防护棚主体的一侧面设有运输口, 用于水泥的输送, 运输口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安 全门, 其中。
21、安全门包括一对门侧框5及滑动配合设置在一对门侧框5之间的门主体6, 门侧框 5采用两个L型角钢对接构成的U型框 (两个L型角钢之间通过钢板焊接固定) , U型框顶部外 侧位置设有第一定滑轮9, 内侧位置设有设有第二定滑轮10, 门主体6顶部两端位置设有钢 丝绳13, 钢丝绳13一端与门主体6固定, 另一端从第一定滑轮9及第二定滑轮10上绕过后连 接设置配重块14; 其中第一定滑轮9控制钢丝绳13在门侧框5外侧的垂直度, 第二定滑轮10 控制钢丝绳13在门侧框5内侧的垂直度, 从而保证门主体6上下滑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0038 门侧框5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架1上 (直接焊接固定) , 上端固定设置在。
22、横梁3上 (通过 钢板焊接固定) ,门侧框5与立柱2之间的对角位置分别设有加强筋4, 且加强筋4位于相邻横 梁3之间, 所述加强筋4在运输口位置两侧左右、 上下对称设置, 且上下位置的加强筋4设置 在同一个连接角铁8上; 加强筋4的设置以提高安全门的结构稳定性。 0039 门侧框5底部及中部位置分别设有限位凸起12, 门主体6底部设有转动手柄11, 且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286808 U 5 转动手柄11与限位凸起12限位配合, 这样门主体6在打开状态下防止门主体6自动下坠, 门 主体6在关闭状态下防止门主体6自动抬升。 0040 立柱2采用的L型角钢的纵向钢板与底架采用的工。
23、字钢的腹板位置上下对应, 提高 底架受力能力, 保证整体防护棚主体的稳定性。 0041 防护棚主体四周还固定设置防护棚外罩, 防护棚外罩起到防风沙及美观的作用, 防护棚外罩采用两段式结构包括下外罩15及设置在下外罩15上方的上外罩16, 其中上外罩 16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上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一挂耳20, 下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二挂耳 21, 且第一挂耳20与第二挂耳21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第一挂耳20及第二挂耳21焊接在 上外罩16上) , 防止在上外罩16下放的过程中发生干涉。 0042 下外罩15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上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三挂耳18, 下端位置分别对 应设置第四挂耳19, 。
24、且第三挂耳18与第四挂耳19错位设置 (第三挂耳18及第四挂耳19焊接 设置在下外罩15上) , 防止在下外罩15下放的过程中发生干涉, 下外罩15上在位于安全门位 置开设有门洞17, 门主体6上对应门洞17的位置设置门板 (由于门主体6与防护棚外罩不在 一个平面内, 所以门板与防护棚外罩发生干涉) , 从使得防护棚外罩整体性更强。 0043 防护棚主体上在与第一挂耳20、 第二挂耳21、 第三挂耳18及第四挂耳19对应位置 处分别设有套筒23, 第一挂耳20、 第二挂耳21、 第三挂耳18及第四挂耳19分别穿设于套筒23 上并固定。 其中第一挂耳20与第二挂耳21分别设置在上外罩16前后两侧。
25、面位置处, 第三挂 耳18与第四挂耳19分别设置在下外罩15左右两侧面位置处,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防止下外罩 15从上往下吊放过程中与上外罩16位置的套筒23之间互不干涉。 0044 第一挂耳20、 第二挂耳21、 第三挂耳18及第四挂耳19分别采用L型螺纹杆22, 套筒 23焊接设置在立柱2上且分别与第一挂耳20、 第二挂耳21、 第三挂耳18及第四挂耳19位置相 对应, 挂耳的L型螺纹杆22穿设在套筒23中, 并从L型螺纹杆下方安装螺母24, 从而将挂耳锁 紧在套筒23上进行固定。 0045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过程中, 门主体6处于常开状态, 转动转动手柄11, 使其与限位 凸起12之间脱离限。
26、制, 门主体6在配重块14的重力作用下, 带动门主体6自动上升到一定高 度, 为了安全起见, 可以再次转动转动手柄11, 使其与限位凸起12之间处于限位状态, 这样 能够防止门主体6意外下坠。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286808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8 页 7 CN 211286808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8 页 8 CN 211286808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8 页 9 CN 211286808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8 页 10 CN 211286808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8 页 11 CN 211286808 U 11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6/8 页 12 CN 211286808 U 12 图8 说明书附图 7/8 页 13 CN 211286808 U 13 图9 说明书附图 8/8 页 14 CN 211286808 U 14 。
- 内容关键字: 干粉 砂浆 搅拌 防护
用于挤压片状弹簧的压簧装置.pdf
用于回收硫酸装置低温废热的热量回收塔.pdf
汽车零部件冲压定位机构.pdf
弹簧快速弹出的送料装置.pdf
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pdf
农业经济果树种植嫁接用防护装置.pdf
车用尿素溶液水解反应装置.pdf
可自由组合堆叠式户用储能电源.pdf
财务凭证卷绕器.pdf
建筑施工卸料平台.pdf
具有应急照明功能的户内多功能储能电源.pdf
多托板自动分离机构.pdf
发动机精密配件加工用稳定支架.pdf
便于清理的橡胶促进剂过滤装置.pdf
防偏移内衣点胶机.pdf
耐插拔动力信号混合式储能防水连接器.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裁判器、对弈棋子及棋类设备.pdf
大杯可脱带两用式文胸.pdf
振动传感器及车载扬声器系统.pdf
无酒精的香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
石油勘探用三角异型管电池壳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pdf
耐高温陶瓷纤维毡.pdf
转向器摇臂轴花键相对齿形位置间隙测具.pdf
盐碱土壤改良用松土装置.pdf
铝粉生产线.pdf
用于臭氧催化剂生产的混料器.pdf
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高效研磨设备及其研磨方法.pdf
地质勘测样品粉碎机.pdf
管道支撑架.pdf
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pdf
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反射膜生产质控的方法及系统.pdf
天然石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pdf
用于实现机动车锁的干式电连接的装置.pdf
用于利用钻孔工具库的水平定向钻探的设备和方法.pdf
多功能隐形仓库.pdf
一种用于挖掘机的可伸缩底盘结构.pdf
下水口分流器.pdf
舱门柔性操纵保险锁机构.pdf
一种挖泥船用扫浅装置及方法.pdf
一种多功能井下救生衣.pdf
一种二元叠合波强化驱油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pdf
对气体流动控制器进行现场测试的方法和设备.pdf
酷夏顶楼天花板面式降温结构装置.pdf
一种液压式套管扶正器.pdf
安全锁具.pdf
一种纯木外开节能门窗系统.pdf
带有芯桩的组合型水泥土桩及其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pdf
一种防止钻孔流水喷砂的锚杆施工方法.pdf
一种利用地质构造面曲率预测区域高压盐水层孔隙压力的方法.pdf
极薄煤层新型掩护式综采液压支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