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pdf
《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856331.X (22)申请日 2019.10.31 (73)专利权人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繁华大道以北芙蓉路以西 (72)发明人 石磊崔小龙董远高虎 任二宝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71 代理人 谢永 (51)Int.Cl. E01D 21/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
2、领域, 具体地 说, 公开了一种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 架, 其包括设置于桥梁内模板支架上的主内模 板, 主内模板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子内模板, 两 个子内模板相邻的边缘处铰接有第一动模板, 内 模板支架内可滑动的设有两个用于对第一动模 板进行支撑的子模板支架; 子模板支架上固定连 接有用于与第一动模板相配合的第二动模板。 通 过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动模板以及第二动模板的 设置, 能够在在无吊杆横梁节段处, 将第一动模 板闭合, 在有吊杆横梁处, 直接将移动的子模板 支架隐藏在既有内模板支架内部, 既增强了模板 支架体系又节省模板调整时间, 为加快连续梁施 工进度提供了保证。 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285308 U 2020.08.18 CN 211285308 U 1.一种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 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于桥梁内模板支架 (110)上的主内模板(120), 主内模板(12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子内模板(121), 两个子内 模板(121)相邻的边缘处铰接有第一动模板(122), 内模板支架(110)内可滑动的设有两个 用于对第一动模板(122)进行支撑的子模板支架(210); 子模板支架(210)上固定连接有用 于与第一动模板(122)相配合的第二动模板(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 。
4、其特征在于: 两子内 模板(121)底面相邻端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筒(310), 两第一动模板(122)上相配合 的设有第二圆筒(320), 第一圆筒(310)与第二圆筒(320)之间设有穿过第一圆筒(310)以及 第二圆筒(320)的连接件(3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 其特征在于: 内模板 支架(11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框型架(111), 两框型架(11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框型架 (111)的连接架(112), 连接架(112)上靠近框型架(111)的端部设有连接架安装座(410), 连 接架安装座(410)与连接架(112)螺栓连接。 。
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 其特征在于: 连接架 (112)的上端部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40), 子模板支架(210)设置在支撑板(140) 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 其特征在于: 子模板 支架(210)包括两组与第二动模板(130)固定连接的支撑杆(510), 两组支撑杆(510)呈上下 间隔设置, 支撑杆(510)上设有若干个沿子模板支架(210)滑动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栓孔 (520), 内模板支架(110)上相配合的设有第二螺栓孔(530); 支撑板(140)上相配合的设有 第三螺栓孔(540); 第一螺。
6、栓孔(520)、 第二螺栓孔(530)以及第三螺栓孔(540)的规格相同, 第二螺栓孔(530)以及第三螺栓孔(540)中均设有与第一螺栓孔(520)相配合的限位螺栓 (550)。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85308 U 2 一种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 动模板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连续梁拱吊杆横梁位于节段顶板处, 相邻节段有无吊杆横梁在挂篮悬臂施 工时必须对模板进行改装, 由于吊杆横梁位置特殊, 改装模板时间较长, 严重影响连续梁节 段施工周期, 难以保证连续梁。
7、施工工期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的连续梁拱吊杆横梁在阶段顶板处的施工时需要对 模板进行改装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 其能够 实现无需在连续梁拱吊杆横梁处对模板进行改动即可对连续梁进行浇筑的功能。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 一种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 其包括设置于桥梁内模板支架上的主内 模板, 主内模板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子内模板, 两个子内模板相邻的边缘处铰接有第一动 模板, 内模板支架内可滑动的设有两个用于对第一动模板进行支撑的子模板支架; 子模板 支架上固定。
8、连接有用于与第一动模板相配合的第二动模板。 0006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动模板以及第二动模板的设置, 能够在在无吊杆横梁节段 处, 将第一动模板闭合, 在有吊杆横梁处, 直接将移动的子模板支架隐藏在既有内模板支架 内部, 既增强了模板支架体系又节省模板调整时间, 为加快连续梁施工进度提供了保证。 0007 作为优选, 两子内模板底面相邻端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筒, 两第一动模板 上相配合的设有第二圆筒, 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之间设有穿过第一圆筒以及第二圆筒的连 接件。 0008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第一圆筒、 第二圆筒以及连接件的设置, 能够较为简单的实现 子内模板与第一动模板之间的铰接。 。
9、0009 作为优选, 内模板支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框型架, 两框型架之间设有用于连接 两框型架的连接架, 连接架上靠近框型架的端部设有连接架安装座, 连接架安装座与连接 架螺栓连接。 0010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内模板支架结构的设置, 能够使得在进行桥梁的浇筑时, 可以 根据桥梁的宽度对连接架的长度进行调整, 从而使得该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 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桥梁的浇筑作业, 从而较佳的提升了该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 支架的适用性。 0011 作为优选, 连接架的上端部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 子模板支架设置在支 撑板上。 0012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支撑板的设置, 避免。
10、了工人在第二动模板的下方搭建相关的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285308 U 3 支架, 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13 作为优选, 子模板支架包括两组与第二动模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杆, 两组支撑杆呈 上下间隔设置, 支撑杆上设有若干个沿子模板支架滑动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栓孔, 内模板支 架上相配合的设有第二螺栓孔; 支撑板上相配合的设有第三螺栓孔; 第一螺栓孔、 第二螺栓 孔以及第三螺栓孔的规格相同, 第二螺栓孔以及第三螺栓孔中均设有与第一螺栓孔相配合 的限位螺栓。 0014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第一螺栓孔、 第二螺栓孔、 第三螺栓孔以及限位螺栓的设置, 较为简便以及稳定的实现了对。
11、于子模板支架的固定, 从而提升了该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 动模板支架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简便性。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实施例1中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的剖视图。 0017 图3为图1中子内模板以及第一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1中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0 图6为实施例1中采用该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制造而成的桥梁的结 构示意图。 0021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0022 110、 内模板支架; 111、 框型架; 112、 连接架。
12、; 120、 主内模板; 121、 子内模板; 122、 第 一动模板; 130、 第二动模板; 140、 支撑板; 210、 子模板支架; 310、 第一圆筒; 320、 第二圆筒; 330、 连接件; 410、 连接架安装座; 510、 支撑杆; 520、 第一螺栓孔; 530、 第二螺栓孔; 540、 第三 螺栓孔; 550、 限位螺栓; 610、 吊杆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 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0024 实施例1 0025 如图1-6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杆。
13、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 其包括设 置于桥梁内模板支架110上的主内模板120, 主内模板12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子内模板 121, 两个子内模板121相邻的边缘处铰接有第一动模板122, 内模板支架110内可滑动的设 有两个用于对第一动模板122进行支撑的子模板支架210; 子模板支架210上固定连接有用 于与第一动模板122相配合的第二动模板130。 0026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动模板122以及第二动模板130的设置, 能够在进行桥梁的 施工时, 当需要浇筑吊杆横梁610时, 移动子模板支架210, 之后转动第一动模板122, 使得第 一动模板122倾斜向下, 在转动第一动模板122。
14、之后, 通过支撑架对第一动模板122以及第二 动模板130进行固定。 在对第一动模板122以及第二动模板130进行固定后, 在子内模板121、 第一动模板122以及第二动模板130上铺设钢板, 并且在内模板支架110的侧边搭建侧模构 成浇筑吊杆横梁610所需的内模, 之后在内模的外围搭建外模, 随后即可进行对于吊杆横梁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285308 U 4 610的浇筑。 在无需进行吊杆横梁610浇筑的桥梁施工面上, 移动子模板支架210至两第一动 模板122的中心处的正下方, 之后转动第一动模板122使得第一动模板122转动至水平, 之后 通过支撑架对第一动模板122进行。
15、固定, 随后在子内模板121以及第一动模板122上铺设钢 板, 之后在内模板的外侧搭建侧模构成浇筑桥梁所需的内模, 之后在内模的外围搭建外模。 本实施例中的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采用隐藏式可移动的子模板支架210, 在 无吊杆横梁610节段处, 将第一动模板122闭合, 在有吊杆横梁610处, 直接将移动的子模板 支架210隐藏在既有内模板支架110内部, 既增强了模板支架体系又节省模板调整时间, 为 加快连续梁施工进度提供了保证。 0027 本实施例中, 两子内模板121底面相邻端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筒310, 两第 一动模板122上相配合的设有第二圆筒320, 第一圆筒310与。
16、第二圆筒320 之间设有穿过第 一圆筒310以及第二圆筒320的连接件330。 0028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圆筒310、 第二圆筒320以及连接件330的设置, 能够较为简 单的实现子内模板121与第一动模板122之间的铰接。 0029 本实施例中, 内模板支架11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框型架111, 两框型架111 之间 设有用于连接两框型架111的连接架112, 连接架112上靠近框型架111的端部设有连接架安 装座410, 连接架安装座410与连接架112螺栓连接。 003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内模板支架110结构的设置, 能够使得在进行桥梁的浇筑时, 可 以根据桥梁的宽度对连接架112的。
17、长度进行调整, 从而使得该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 板支架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桥梁的浇筑作业, 从而较佳的提升了该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 动模板支架的适用性。 0031 本实施例中, 连接架112的上端部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40, 子模板支架 210设置在支撑板140上。 0032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板140的设置, 能够与子内模板121、 第一动模板 122以及 第二动模板130配合构成浇筑吊杆横梁610时所需内模板的支架, 避免了工人在第二动模板 130的下方搭建相关的支架, 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33 本实施例中, 子模板支架210包括两组与第二动模板130固定连接的支撑。
18、杆510, 两 组支撑杆510呈上下间隔设置, 支撑杆510上设有若干个沿子模板支架210滑动方向设置的 第一螺栓孔520, 内模板支架110上相配合的设有第二螺栓孔530; 支撑板140上相配合的设 有第三螺栓孔540; 第一螺栓孔520、 第二螺栓孔530以及第三螺栓孔540的规格相同, 第二螺 栓孔530以及第三螺栓孔 540中均设有与第一螺栓孔520相配合的限位螺栓550。 0034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栓孔520、 第二螺栓孔530、 第三螺栓孔540以及限位螺栓 550的设置, 能够通过限位螺栓550与第一螺栓孔520、 第二螺栓孔 530以及第三螺栓孔540 的配合对子模板支架210进行限位, 从而较为简便以及稳定的实现了对于子模板支架210的 固定, 从而提升了该吊杆横梁隐藏式的可移动模板支架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简便性。 0035 总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 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 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285308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285308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285308 U 7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285308 U 8 。
- 内容关键字: 吊杆 横梁 隐藏 移动 模板 支架
硫磺或硫铁矿制酸低温废热回收装置.pdf
沙蚕养殖装置.pdf
木材生产加工的翻转输送装置.pdf
马铃薯贮藏装置.pdf
自动输送扎花机.pdf
便于下料的不锈钢板压弯装置.pdf
海洋潮汐的水位监测仪安装装置.pdf
采血冰浴盒及样本固定装置.pdf
基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系统.pdf
水利勘测水位计.pdf
微型高压放气阀.pdf
燃气管内壁清洁设备.pdf
光伏支架表面热镀锌装置.pdf
软管收卷调节机构及收卷机.pdf
转子线圈绕线压线装置.pdf
陶瓷坯泥生产设备.pdf
FRID通道式扫描机.pdf
智能电网安全运维监测装置.pdf
密封性好的细胞培养皿.pdf
计算机散热装置降噪组件.pdf
间续进料机构.pdf
电解液配置系统.pdf
实验小鼠喂药装置.pdf
智能防脱机械手.pdf
槽钢的压延结构.pdf
局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梁精细化应力位移分析方法.pdf
精准按摩机芯机构.pdf
位置自动调节的热压装置.pdf
用于糠醛生产的糠醛渣输送装置.pdf
硫酸钾镁盐添加剂饲料生产用搅拌式混合装置.pdf
AIP三维堆叠TR气密封装组件.pdf
应急储能电源系统及应急储能电源.pdf
一种航空用合金材料异形环锻造方法.pdf
一种场效应晶体管.pdf
一种WEB应用系统的安全检测方法及安全检测装置.pdf
LTE系统小区间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基于滑模控制和超级电容的平抑电压波动方法.pdf
一种卡拉OK的实现方法及系统.pdf
用户终端起始的从无线局域网到蜂窝网络的硬越区切换.pdf
时脉数据恢复电路.pdf
太阳能光热高效发电系统.pdf
一种轻型光电一体化电缆.pdf
汽车保险丝楔块固定压装模具.pdf
基于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电子名片管理系统及交换方法.pdf
一种多功能语音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机.pdf
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物联网与社交网络融合的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车铣类直驱式永磁同步电主轴电机.pdf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客户端元数据缓存优化方法.pdf
用于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修饰方法.pdf
一种软包电池温控装置.pdf
膜边检测方法和膜边检测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