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灸疗器.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11622987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8.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灸疗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灸疗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灸疗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中医灸疗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灸疗器.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128197.8 (22)申请日 2019.11.27 (73)专利权人 元大中医连锁 (深圳) 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 道四海社区四海路27号紫竹园商铺 110 (72)发明人 刘志威 (51)Int.Cl. A61H 39/06(2006.01) A61H 39/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中医灸疗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灸疗器, 包括针 体、 导向筒和加热电阻丝, 导向筒为中空结构, 导 向。

2、筒采用透明耐高温材料, 导向筒上开设有装药 口, 导向筒中用于装入艾条, 导向筒上均布有若 干个通气孔, 导向筒的内壁能够滑动套设在针体 上, 导向筒内壁的顶端设有固定夹, 固定夹能够 将导向筒固定在针体上, 针体为中空结构, 针体 内壁上均匀喷涂有绝缘层, 加热电阻丝设置在针 体内部, 加热电阻丝的下端伸至针体的针尖处, 加热电阻丝的顶端电连接有绝缘导线, 绝缘导线 伸至针体的外部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本实 用新型使施灸位置定位精准, 避免发生弯针现 象, 同时使针体具有电热针和艾灸功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301123 U 2020.08.21 CN 2。

3、11301123 U 1.一种中医灸疗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针体、 导向筒和加热电阻丝, 所述导向筒为中空 结构, 所述导向筒采用透明耐高温材料, 所述导向筒上开设有装药口, 所述导向筒中用于装 入艾条, 所述导向筒上均布有若干个通气孔, 所述导向筒的内壁能够滑动套设在所述针体 上, 所述导向筒内壁的顶端设有固定夹, 所述固定夹能够将所述导向筒固定在所述针体上, 所述针体为中空结构, 所述针体内壁上均匀喷涂有绝缘层, 所述加热电阻丝设置在所述针 体内部, 所述加热电阻丝的下端伸至所述针体的针尖处, 所述加热电阻丝的顶端电连接有 绝缘导线, 所述绝缘导线伸至所述针体的外部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灸疗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筒包括自上而下的上圆柱 和下圆锥, 所述上圆柱和所述下圆锥均为中空结构且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装药口开设在所 述上圆柱的顶端, 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下圆锥的外壁上, 所述上圆柱和所述下圆锥的内 壁位于同一个圆柱面中, 所述上圆柱和所述下圆锥的内壁均能够滑动套设在所述针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灸疗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圆柱和下圆锥的材质均采用 耐高温玻璃, 所述下圆锥的底面上设有衬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灸疗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筒包括圆柱筒和装药罩, 所述圆柱筒能够滑动套设在所述针体上, 所述圆柱筒下。

5、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若干个连 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轴线均与所述圆柱筒的轴线呈一定倾斜角度, 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和 倾斜角度都对应相同, 所述装药罩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 所述装药口开设在所述装药 罩的顶端, 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装药罩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灸疗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的倾斜角度均为30 45 , 所述装药罩的底面上均设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灸疗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体的顶端罩设有针柄, 所述 针柄与所述针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针体上绕设有金属丝, 所述金属丝位于所述针柄内部, 所 述绝缘导线与所述金属丝电连接, 所述金属丝的两个自。

6、由端均伸至所述针柄的外部且用于 与所述外部电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医灸疗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柄与所述针体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医灸疗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柄上设有两个接线柱, 所述 金属丝的两个自由端一一对应的固定在两个所述接线柱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01123 U 2 一种中医灸疗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医灸疗器。 背景技术 0002 近几十年来, 中医灸法已经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而且被广泛应用于临 床治疗和养生保健中, 但是现有的灸疗器主要就是细长的金属针, 这种。

7、金属针刺入穴位的 深度很难控制, 而且机构简单, 功能单一, 施灸位置容易发生偏差和弯针等问题, 从而导致 中医灸法关于施针部位方面(特定关节和特殊部位施灸困难)存在一些局限性, 不能满足现 代灸疗技术的发展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灸疗器, 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使 施灸位置定位精准, 避免发生弯针现象, 同时使针体具有电热针和艾灸功能。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灸疗器, 包括针体、 导向筒和加热电阻丝, 所述导向筒 为中空结构, 所述导向筒采用透明耐高温材料, 所述导向筒上开设有。

8、装药口, 所述导向筒中 用于装入艾条, 所述导向筒上均布有若干个通气孔, 所述导向筒的内壁能够滑动套设在所 述针体上, 所述导向筒内壁的顶端设有固定夹, 所述固定夹能够将所述导向筒固定在所述 针体上, 所述针体为中空结构, 所述针体内壁上均匀喷涂有绝缘层, 所述加热电阻丝设置在 所述针体内部, 所述加热电阻丝的下端伸至所述针体的针尖处, 所述加热电阻丝的顶端电 连接有绝缘导线, 所述绝缘导线伸至所述针体的外部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0006 优选的, 所述导向筒包括自上而下的上圆柱和下圆锥, 所述上圆柱和所述下圆锥 均为中空结构且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装药口开设在所述上圆柱的顶端, 所述通气孔。

9、开设在 所述下圆锥的外壁上, 所述上圆柱和所述下圆锥的内壁位于同一个圆柱面中, 所述上圆柱 和所述下圆锥的内壁均能够滑动套设在所述针体上。 0007 优选的, 所述上圆柱和下圆锥的材质均采用耐高温玻璃, 所述下圆锥的底面上设 有衬垫。 0008 优选的, 所述导向筒包括圆柱筒和装药罩, 所述圆柱筒能够滑动套设在所述针体 上, 所述圆柱筒下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若干个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轴线均与所述圆 柱筒的轴线呈一定倾斜角度, 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和倾斜角度都对应相同, 所述装药罩固 定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 所述装药口开设在所述装药罩的顶端, 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装 药罩的侧壁上。 0009 。

10、优选的, 所述连接杆的倾斜角度均为30 45 , 所述装药罩的底面上均设有缓冲 垫。 0010 优选的, 所述针体的顶端罩设有针柄, 所述针柄与所述针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针体 上绕设有金属丝, 所述金属丝位于所述针柄内部, 所述绝缘导线与所述金属丝电连接, 所述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01123 U 3 金属丝的两个自由端均伸至所述针柄的外部且用于与所述外部电源电连接。 0011 优选的, 所述针柄与所述针体螺纹连接。 0012 优选的, 所述针柄上设有两个接线柱, 所述金属丝的两个自由端一一对应的固定 在两个所述接线柱上。 0013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1、: 0014 本实用新型利用导向筒对施针位置进行局部定位, 以保证施灸位置的精准定位, 且在施针过程中导向筒能够保证针体垂直进入、 避免发生弯针现象, 另外, 导向筒的中空结 构内部能够用于放置艾条, 以实现针灸和艾灸的同时进行; 本实用新型还在针体的中空结 构内部设置了加热电阻丝, 使针体同时具备了电热针的功能, 从而使针体的功能不再单一 化, 以更好的适用于使用者的多种功能的选择。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 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

12、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医灸疗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实施例一中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实施例二中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其中: 1-针体, 2-导向筒, 3-通气孔, 4-加热电阻丝, 5-针尖, 6-绝缘导线, 7-金属 丝, 8-针柄, 9-接线柱, 10-上圆柱, 11-下圆锥, 12-装药口, 13-圆柱筒, 14-连接杆, 15-装药 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

13、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 实施例一 0023 如图1-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医灸疗器, 包括针体1、 导向筒2和加热电 阻丝4, 导向筒2为中空结构, 导向筒2采用透明耐高温材料, 优选为耐高温玻璃, 导向筒2上 开设有装药口12, 导向筒2中用于装入艾条, 导向筒2上均布。

14、有若干个通气孔3, 通气孔3能够 将艾条的艾热传递至使用者身上, 导向筒2的内壁能够滑动套设在针体1上, 导向筒2内壁的 顶端设有固定夹, 固定夹能够将导向筒2固定在针体1上, 不用时, 也可以将导向筒2从针体1 上取下来, 进行分别保存, 以方便存储, 而在使用时, 将导向筒2套在针体1上, 先利用导向筒 2的下端对施针位置进行局部定位, 再推动针体1对施针位置进行施针, 以保证施针位置的 准确性。 针体1为中空结构, 针体1内壁上均匀喷涂有绝缘层, 加热电阻丝4设置在针体1内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01123 U 4 部, 加热电阻丝4的下端伸至针体1的针尖5处, 加热电阻。

15、丝4的顶端电连接有绝缘导线6, 绝 缘导线6伸至针体1的外部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与外部电源连接后, 加热电阻丝4通电 产生热量, 使针体1具备电热针的功能。 0024 本实施例中导向筒2包括自上而下的上圆柱10和下圆锥11, 上圆柱10和下圆锥11 的材质均优选为耐高温玻璃, 上圆柱10和下圆锥11均为中空结构且内部相互连通, 装药口 12开设在上圆柱10的顶端, 通气孔3开设在下圆锥11的外壁上, 上圆柱10和下圆锥11的内壁 位于同一个圆柱面中, 上圆柱10和下圆锥11的内壁均能够滑动套设在针体1上, 艾条可以从 装药口12装入, 并落在下圆锥11处, 并通过通气孔3将艾条燃烧的热量。

16、传递至患者身上, 还 可以在下圆锥11的底面上设置衬垫, 避免下圆锥11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不良感觉, 提供治疗 过程中的舒适度。 0025 针体1的顶端罩设有针柄8, 针柄8与针体1可拆卸连接, 优选为螺纹连接, 针体1上 绕设有金属丝7, 金属丝7位于针柄8内部, 绝缘导线6与金属丝7电连接, 金属丝7的两个自由 端均伸至针柄8的外部且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 在针柄8上设有两个接线柱9, 金 属丝7的两个自由端一一对应的固定在两个接线柱9上。 利用电热针功能时, 在完成施针后, 将两个接线柱9与外界电源连接, 便可进行电热针治疗,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0026 实施例二 0027。

17、 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 导向筒2包括圆柱筒13和装药罩 15, 圆柱筒13能够滑动套设在针体1上, 圆柱筒13下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若干个连接杆 14, 连接杆14的轴线均与圆柱筒13的轴线呈一定倾斜角度, 各连接杆14的长度和倾斜角度 都对应相同, 从而使装药罩15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 便于施针位置的定位。 装药罩15固 定在连接杆14的底端, 装药口12开设在装药罩15的顶端, 通气孔3开设在装药罩15的侧壁 上, 即本实施例中艾条装在装药罩15中, 连接杆14的倾斜角度均为30 45 , 装药罩15的底 面上均设有缓冲垫, 避免下圆锥11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不良感觉, 提供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0028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 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同时,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 技术人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综上所 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01123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301123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301123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中医 灸疗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灸疗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62298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