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1607250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85.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档描述:

《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15454.3 (22)申请日 2019.03.21 (71)申请人 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金源道 艾力枫社中区 申请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72)发明人 张维波古菲菲赵朋娜冀鹏 刘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66 代理人 芦玲玲 (51)Int.Cl. G01N 13/00(2006.01) G01N 1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

2、实验装 置及实验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 状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包括: 流体输送装 置、 流速检测器、 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和处 理器; 其中, 所述流体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 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中的流体通道相连通, 用于向其中输送含有微球的流体; 所述处理器与 所述流速检测器相连接, 用以接收所述流速检测 器发送的流体流速数据, 并根据记录的EZ区域宽 度数据和所述微球的团聚状态调整所述流体流 速数据, 以至所述流体通道中的微球能均匀分 布。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0057722 A 2019.07.26 CN 110。

3、057722 A 1.一种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流体输送装置、 流 速检测器、 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和处理器; 其中, 所述流体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中的流体通道相连通, 用 于向其中输送含有微球的流体;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流速检测器相连接, 用以接收所述流速检测器发送的流体流速数 据, 并根据记录的所述微球处于团聚状态的EZ区域宽度数据调整所述流体流速数据, 以使 所述流体通道中的微球由初始的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 体输送装置为蠕动泵或点滴。

4、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 体输送装置中流体的流速V与所述EZ区域宽度d的关系式如下: 其中, C3、 a2、 b2为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 球的分散状态与所述流体的流速变化呈正相关, 与所述EZ区域的宽度变化呈反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 括: 红外线发射器, 其与所述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中的EZ区域对准设置, 并且, 所述红 外线发射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 用以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红外强度数据。

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 括: 用以对所述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施加预设频率电磁场的电磁振动器; 其中, 所述电 磁振动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 用以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电磁振动频率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 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包括: 由亲水胶体材料和溶剂制成的凝胶块; 其中, 所述凝胶块中分布有若干流体通道; 所述凝胶块中亲水胶体材料与溶剂的分界处分布 有EZ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 体通道呈圆柱形、 椭。

6、圆形、 方形、 锥形、 菱形或树枝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亲 水胶体材料为生物聚合物类胶体、 植物籽粉类胶体、 植物萃取物类胶体、 纤维及纤维素衍生 物类胶体、 淀粉类胶体、 动物类亲水胶体、 果胶或海藻类胶体。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的实 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向流体中EZ特性观测模型中含有团聚状态微球的流体通道中输送含有微球的流体; 在流体通道的孔径和流体流速两者中任一参数恒定的条件下, 以预设升降顺序调整另 外两个一个参数, 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

7、流体通道中的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 分布的状态。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057722 A 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的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 其 特征在于, 还包括: 在流体通道的孔径、 流体流速和红外线强度三者中任一参数恒定的条件 下, 以预设升降顺序调整另外两个参数, 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流体通道中的微球 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的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 其 特征在于, 还包括: 在流体通道的孔径、 流体流速、 红外线强度和电磁振动频率四者中任一 或多个参数恒定的条件下,。

8、 以预设升降顺序调整另外的参数, 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直至所 述流体通道中的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057722 A 3 一种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流体仿真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 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依据亲水视点, 小于90度就是亲水, 大于90度就是憎水带有极性基团的分子, 对水 有大的亲和才能, 可以招引水分子, 或溶解于水。 这类分子构成的固体材料的外表, 易被水 所潮湿, 这种分子做成的材料就是亲水材料。 水的第四相(E。

9、Z): 活性水, 形成于亲水界面, EZ 的形成就是由于亲水界面存在表面电荷, 这些会作为初层模板, 单分子层也可以形成EZ。 缺 少表面电荷的材料不会形成EZ。 EZ是六边形的水分子层错位叠加结构, ZE变宽即层数增加, 减少也是分层减少, EZ随流体速度的增加渐变减少至完全消失。 EZ的密度大于水, 分子更有 序, 结构类似冰, 为更碱性的排除带Exclusion Zone water(EZ水), 会将水中的离子、 小分 子等物质都排除, H3O2带负电荷, 对声光电磁热都比较敏感, 折射率比液态水高, 对大约3um 波长的红外最为敏感, 会增加EZ水分子层的累积, 加宽在亲水界面上的EZ。

10、宽度, EZ是液态水 到固态冰的中间态, 可以储存能量, 还能影响微粒的分布状态。 尤其是在含有微粒结构的流 体中, EZ的宽度变化会影响到微粒的分散状态, 然而现有技术中上尚没有相关设备对含有 EZ的流体中的微球分散状态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此,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0004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包括: 流体 输送装置、 流速检测器、 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和处理器; 其中, 所述流体输送装置的输 出端与所述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中的流体通道相连通, 用。

11、于向其中输送含有微球的流 体;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流速检测器相连接, 用以接收所述流速检测器发送的流体流速数据, 并根据记录的所述微球处于团聚状态的EZ区域宽度数据调整所述流体流速数据, 以使所述 流体通道中的微球由初始的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0005 进一步地, 上述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中, 所述流体输送装置为 蠕动泵或点滴管。 0006 进一步地, 上述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中, 所述流体输送装置中 流体的流速V与所述EZ区域宽度d的关系式如下: 0007 df(V)C3,V30ul/min; 1/a2V+b2,30ul/minV320ul/min; 0,V。

12、320ul/ min 0008 其中, C3、 a2、 b2为常数。 0009 进一步地, 上述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中, 所述微球的分散状态 与所述流体的流速变化呈正相关, 与所述EZ区域的宽度变化呈反相关。 说明书 1/6 页 4 CN 110057722 A 4 0010 进一步地, 上述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中, 还包括: 红外线发射 器, 其与所述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中的EZ区域对准设置, 并且, 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的输 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 用以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红外强度数据。 0011 进一步地, 上述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中, 还包括: 。

13、用以对所述流 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施加预设频率的电磁振动器; 其中, 所述电磁振动器与所述处理器 相连接, 用以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电磁振动频率数据。 0012 进一步地, 上述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中, 所述流体中EZ特性的 观测模型包括: 由亲水胶体材料和溶剂制成的凝胶块; 其中, 所述凝胶块中分布有若干通 道; 所述凝胶块中亲水胶体材料与溶剂的分界处分布有EZ区域。 0013 进一步地, 上述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中, 所述流体通道呈圆柱 形、 椭圆形、 方形、 锥形、 菱形或树枝形。 0014 进一步地, 上述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中, 所述亲水胶体材。

14、料为 生物聚合物类胶体、 植物籽粉类胶体、 植物萃取物类胶体、 纤维及纤维素衍生物类胶体、 淀 粉类胶体、 动物类亲水胶体、 果胶或海藻类胶体。 0015 进一步地, 上述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中, 所述溶剂为超纯水、 去 离子水或可溶性盐溶液。 0016 本发明提供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通过调整流体通道孔径、 流体流速和红外强度之间的关系, 以使得流体通道中的微球能随着EZ区域的宽度变化而由 分散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该装置通用性强, 可以在工业上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0017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 包括以下步。

15、骤: 向流体中EZ特性观测模型中含有团聚状态微球的流体通道中输送含有微球 的流体; 在流体通道的孔径和流体流速两者中任一参数恒定的条件下, 以预设升降顺序调 整另外一个参数, 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流体通道中的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 分布的状态。 0018 进一步的, 上述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中, 还包括: 在 流体通道的孔径、 流体流速和红外线强度三者中任一参数恒定的条件下, 以预设升降顺序 调整另外两个参数, 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流体通道中的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均 匀分布的状态。 0019 进一步的, 上述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的实验。

16、方法中, 还包括: 在 流体通道的孔径、 流体流速、 红外线强度和电磁振动频率四者中任一或多个参数恒定的条 件下, 以预设升降顺序调整另外的参数, 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流体通道中的微球 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0020 本发明提供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 考虑了流体通 道的孔径、 流体流速、 红外线强度多因素对EZ区域宽度的影响, 从而探究出EZ宽度对微球在 流体中分散状态的影响, 为EZ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EZ区域的观。

17、测示意图; 说明书 2/6 页 5 CN 110057722 A 5 002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的又一结构框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观测流体中EZ特性的模型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观测流体中EZ特性的模型的又一制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7 实验装置实施例: 0028 参阅图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流动。

18、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包 括: 流体输送装置、 流速检测器、 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11和处理器; 其中, 所述流体输送 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11中的流体通道113相连通, 用于向其中输 送含有微球的流体;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流速检测器相连接, 用以接收所述流速检测器发送 的流体流速数据, 并根据记录的EZ区域宽度数据和所述微球的分散状态调整所述流体流速 数据, 以至所述流体通道中的微球能均匀分布。 0029 如图2所示, 在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11的凝胶与溶剂之间出现明暗变化的区 域即为EZ区域, 图中d即代表EZ区域的宽度, 可以通过显微镜观测得到EZ区域。

19、的宽度d, 并录 入处理器。 微球的分散状态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测得到, 并录入处理器。 流体输送装置中流 体的流速V与所述EZ区域宽度d的关系式如下: 0030 df(V)C3,V30ul/min; 1/a2V+b2,30ul/minV320ul/min; 0,V320ul/ min 0031 其中, C3、 a、 b2为常数。 0032 流体输送装置可以为蠕动泵或点滴管。 例如, 当流体输送装置为蠕动泵时, 蠕动泵 速度(RPM)与流体流速(ul/min)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数据得到: 0033 50RPM3500ul/min 0034 25RPM1500ul/min 0035 15RPM80。

20、0ul/min 0036 5RPM210ul/min 0037 1RPM30ul/min 0038 0.5RPM12.5ul/min 0039 6.5RPM320ul/min 0040 1.5RPM40ul/min 0041 1.2RPM30ul/min 0042 流体流速与EZ区域宽度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数据得到: 0043 流速V30ul/min宽度d146um 0044 流速V40ul/min宽度d124um 0045 流速V60ul/min宽度d59um 0046 流速V320ul/min宽度d0um 0047 因此, 通过以上各数据拟合即可得到上述流速V与所述EZ区域宽度d的关系式。 。

21、说明书 3/6 页 6 CN 110057722 A 6 0048 此外, 流体通道的孔径与EZ区域的宽度d关系可以由以下数据得到: 0049 0.2mmEZ, d140um 0050 0.5mm EZ, d130um 0051 2.7mm EZ, d130um 0052 df()C1, dmax;1/a1+b1dmindmax; C2, dmin 0053 C1、 C2、 a1、 b1为常数, 当孔径宽度大于EZ宽度的最大值或者小于EZ宽度的最小 值时, EZ宽度为定值, 当介于中间时, EZ宽度与孔径宽度按反比例函数拟合。 由此可以得出, 当流体通道的孔径确定时, EZ区域的宽度数据也就确。

22、定了。 0054 由以上可以得知, 所述流体输送装置中流体的流速可以为30-320 l/min, 所述EZ 区域的宽度可以为0-146 m, 当EZ区域的宽度趋近140 m时, 流体通道的孔径可以为0.2- 2.7mm。 0055 进一步的, 通过处理器调整蠕动泵的转速,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当蠕动泵的转速 为1.2RPM时, 在凝胶与溶剂的分界处存在EZ区域, 当蠕动泵的转速超过1.8RPM时, EZ区域的 分层开始减少, 继续增加蠕动泵的转速至3.2RPM时, EZ区域的分层减少更加明显, 但流体通 道中的微球仍不能均匀分布, 存在EZ的界面水处, 微球浓度还是比较小, 蠕动泵的转速达到 6。

23、.2RPM时, EZ区域几乎消失, 微球在流体通道中的分布基本均匀。 可以得到微球的分散状态 与所述流体的流速变化呈正相关, 与所述EZ区域的宽度变化呈反相关。 此外, 由于红外照射 会改变EZ区域的宽度, 因此, 可以通过调整流体通道的孔径、 流体流速和红外强度之间的关 系, 来调整流体中微球的分布状态。 0056 参阅图3,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红外线发射器, 其与所述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 模型11中的EZ区域112对准设置, 并且, 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 用以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红外强度数据。 处理器可以根据记录的所述微球处于团聚状态的EZ 区域宽度数据调整所述红。

24、外强度数据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进而使得流体通道中的微球由 初始的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0057 本实施例中, 还可以通过设置电磁振动器(图中未示出)以对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 模型施加预设频率的电磁场; 其中, 所述电磁振动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 用以向所述控制 器发送电磁振动频率数据。 使用时, 可以将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置于电磁振动器中, 根 据实验要求调节电磁振动器的频率。 例如当对观测模型施加3kHZ时, EZ区域消失或者宽度 变小。 、 0058 由以上可以得出, 本发明提供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 通过调 整流体通道孔径、 流体流速和红外强度之间的关系,。

25、 以使得流体通道中的微球能随着EZ区 域的宽度变化而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该装置通用性强, 可以在工业上得到大 范围的应用。 0059 上述实施例中, 所述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包括: 由亲水胶体材料和溶剂制成 的凝胶块; 其中, 所述凝胶块中分布有若干通道, 各所述通道中灌注有含有微球的溶液; 所 述凝胶块中亲水胶体材料与溶剂的分界处分布有EZ区域。 0060 具体而言, 通道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当通道为多个时, 各个通道可以相互平行, 也 可以交错布置。 通道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例如可以呈圆柱形、 椭圆形、 方形、 锥 形、 菱形或树枝形。 亲水胶体材料为生物聚合物类。

26、胶体、 植物籽粉类胶体、 植物萃取物类胶 说明书 4/6 页 7 CN 110057722 A 7 体、 纤维及纤维素衍生物类胶体、 淀粉类胶体、 动物类亲水胶体、 果胶和/或海藻类胶体。 其 中, 所述海藻类胶体可以为琼脂、 卡拉胶、 海藻酸或海藻盐; 所述纤维素衍生物类胶体可以 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生物聚合物类胶体可以为黄原胶或结冷胶; 所述植物籽粉类胶体 可以为刺槐豆胶或瓜尔豆胶; 所述动物类亲水胶体可以为明胶。 溶剂可以为超纯水、 去离子 水或可溶性盐溶液, 例如生理盐水(质量浓度为0.9的NaCl溶液)。 0061 本实施例中, 在形成的凝胶中亲水胶体材料的浓度可以为0.01-0。

27、.25g/ml。 优选为 0.5g/30ml、 2.5g/110ml或0.5g/50ml。 0062 再次参阅如图2, 通过红外照射后可发现凝胶与溶剂之间的区域的宽度变宽, 并且 距离该区域越远, 红外吸收的吸光度越小; 微球在该区域之外的溶液中, 下降速率大体一 致, 接触到该区域后速度逐渐放缓, 说明该区域中的物质相对于水具有更高的粘稠度; 在核 磁共振实验中, 该区域中物质相对于水的弛豫时间较短, 这些都符合EZ(Exclusion Zone) 的特性, 从而证明了在凝胶与溶剂之间出现了EZ。 0063 结合图4和图5, 本发明实施例中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S。

28、1, 选取亲水胶体材料和溶剂混合后, 加热搅拌, 在混合物沸腾后关火, 继续搅拌直至 界面光滑, 冷却后得到凝胶块1 ; 其中, 在所述亲水胶体材料冷却凝固之前, 向所述混合物 中加入若干嵌入物; 步骤S2, 待所述胶体材料冷却凝固后, 将所述嵌入物抽出, 即可得到具 有若干中空通道的用于观测流体中EZ特性的模型; 步骤S3, 向所述中空通道中注入含有微 球的流体, 以便于观测EZ的特性。 0064 具体而言, 在混合物中加入的嵌入物2 的材质可以为树脂材料、 木质材料、 陶瓷材 料或金属材料。 例如树脂材料可以为聚苯乙烯, 玻璃材料可以为亚克力。 嵌入物2 的尺寸、 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设计要求。

29、而调整, 优选的, 嵌入物2 可以呈圆柱形、 椭圆形、 方形、 锥形、 菱形或树枝形, 以制备出不同类型的中空通道。 所述嵌入物截面的最大宽度为0.2-60mm。 例 如可以选用底面直径为3mm的圆柱结构, 长、 宽、 高分别为2mm、 2mm、 7mm的方形柱体和长、 宽、 高分别为3mm、 3mm、 8mm的方形柱体。 在凝胶块中可以仅形成一个通道, 也可以形成多个通 道。 同时, 可以通过改变通道的尺寸来改变亲水界面中EZ的宽度。 微球的材质为树脂材料、 磁性材料或荧光材料。 例如树脂材料可以为聚苯乙烯材料。 所述微球的粒径为1-20 m, 优选 为1-10 m, 例如1.2 m、 5 。

30、m、 10 m。 0065 可以看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 流体中EZ特性的观测模型, 结构简单, 凝胶块结构对 温度和含水量要求较低, 因此对使用环境的要求不高, 增加了观测模型的使用便利性; 制作 过程中选用的亲水材料来源广泛, 成本低廉; 加工过程中, 亲水凝胶块的形状、 尺寸易于控 制, 有利于提高模型的通用性; 此外, 得到的凝胶块容易保存, 有利于提高模型的重复利用 率。 0066 实验方法实施例: 0067 本发明中的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8 向流体中EZ特性观测模型中含有团聚状态微球的流体通道中输送含有微球的流 体; 0069 在流体通道的孔径、。

31、 流体流速两者中任一参数恒定的条件下, 以预设升降顺序调 整另外两个参数, 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流体通道中的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 分布的状态。 说明书 5/6 页 8 CN 110057722 A 8 0070 由于红外照射会改变EZ区域的宽度,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 在流体通道的孔径、 流体流速和红外线强度三者中任一参数恒定的条件下, 以预设升降顺 序调整另外两个参数, 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流体通道中的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 均匀分布的状态。 0071 由于电磁振动也会影响EZ区域的宽度变化, 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包 括: 在流体通道的孔径、。

32、 流体流速、 红外线强度和电磁振动频率四者中任一或多个参数恒定 的条件下, 以预设升降顺序调整另外的参数, 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流体通道中的 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0072 具体而言, 实验开始前, 在流体通道中灌注一定量团聚状态的微球结构; 然后开启 实验装置中的各部件, 由小至大调节流体流速、 红外线强度、 流体通道孔径或电磁振动的频 率, 直至流体通道中的微球结构均匀分散在通道溶液中。 0073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三种实施方式中, 预设升降顺序是指各参数的数值按照由小 到大的顺序调整或者由大到小的顺序调整。 具体的需要根据各参数与微球分散状态的变化 关系来确定。

33、, 例如微球的分散状态与流体的流速变化呈正相关, 则调整流速时可以从小至 大; 微球的分散状态与EZ区域的宽度变化呈反相关, 则可以从大至小调整EZ区域的宽度。 进 一步的, 由于EZ区域宽度与流体通道的孔径及电磁振动频率呈反比, 与红外照射强度呈正 比。 那么可以相应的选择体通道孔径、 电磁振动频率及红外线强度的数值调整顺序。 0074 具体实施时,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调节各参数: 0075 (1)在所述流体通道的孔径恒定的条件下, 调整流体流速和红外强度, 以改变EZ区 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0076 (2)在所述流体流速恒定的条件下, 调整红外强度和流体通。

34、道的孔径, 以改变EZ区 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0077 (3)在所述红外强度恒定的条件下, 调整流体流速和流体通道的孔径, 以改变EZ区 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0078 (4)在所述红外强度和电磁振动频率恒定的条件下, 调整流体流速和流体通道的 孔径, 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0079 (5)在所述电磁振动频率恒定的条件下, 调整流体流速、 红外线强度和流体通道的 孔径, 以改变EZ区域的宽度, 直至所述微球由团聚状态变为均匀分布的状态。 0080 当然, 以上几种调节方式仅为示例。

35、性的说明, 实际实验中, 各参数的调节方式不局 限于以上几种方式, 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节方式。 0081 综上, 本实施例中, 由于流体流速、 红外照射、 流体通道的孔径宽度和电磁振动均 会影响EZ区域的宽度分布, 因此, 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以及不同流体的性质, 选择调整 流体流速、 红外照射、 流体通道的孔径或电磁振动频率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从而使得流体 中处于团聚状态的微球能够均匀分散在通道溶液中, 最终可以确定能使微球从团聚状态变 为均匀分布状态的各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 008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因此, 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明书 6/6 页 9 CN 110057722 A 9 图1 图 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10 CN 110057722 A 10 图 3 图 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1 CN 110057722 A 11 图 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2 CN 110057722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调整 流动 相中 分散 状态 实验 装置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调整流动相中微球分散状态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6072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