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手术缝合针.pdf
《简易手术缝合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易手术缝合针.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074951.8 (22)申请日 2019.07.10 (73)专利权人 淮安市平安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23000 江苏省淮安市枚皋西路12号 (72)发明人 张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331 代理人 明志会 (51)Int.Cl. A61B 17/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包 括壳体, 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均沿上下方向开设 有第一通孔。
2、, 所述壳体的内腔前侧底端沿前后方 向通过轴承连接有圆轴, 所述圆轴的外壁安装有 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缝合针, 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缝合针, 所述滑块 的右侧设置有卡动结构。 该简易手术缝合针, 通 过向后侧压动按钮, 连接块带动连接板向后侧移 动, 并将弹簧压缩, 使连接杆可正常旋转, 同时用 手顺时针翻转第二缝合针, 可将第二缝合针和第 一缝合针位置相互调换, 松开按钮, 弹簧弹出, 卡 块可重新将连接杆固定, 装置可快速的更换不同 的缝合针, 可应对各种场合的使用需求, 减少成 本, 无需将针使用外力变弯, 减少手术风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3、 211300141 U 2020.08.21 CN 211300141 U 1.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包括壳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端均沿上下 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2), 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腔前后两侧均粘贴有海绵(3), 所述壳体 (1)的内腔前侧底端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圆轴(4), 所述轴承的内环与圆轴(4)的外 壁过盈配合, 所述轴承的外环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圆轴(4)的外壁安装有连接 杆(5), 所述连接杆(5)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卡槽(6), 所述连接杆(5)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缝 合针(7), 所述连接杆(5)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缝合针(8), 。
4、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侧底端沿前 后方向开设有滑槽(9), 所述壳体(1)的右侧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0), 所述滑槽(9)的内腔 设置有滑块(11), 所述滑块(11)的右侧设置有卡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动结构包括连接板 (12)、 卡块(13)、 弹簧(14)、 矩形箱(15)、 按钮(16)和连接块(17); 所述滑块(11)的右侧安装有连接板(12), 所述连接板(12)的前侧安装有与卡槽(6)相 匹配的卡块(13), 且卡块(13)延伸至顶端的卡槽(6)的内腔, 所述连接板(12)的后侧与壳体 (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4), 。
5、所述壳体(1)的右侧底端安装有矩形箱(15), 所述矩形箱 (15)的内腔安装有相匹配的按钮(16), 且按钮(16)延伸出矩形箱(15), 所述连接板(12)与 按钮(16)之间安装有连接块(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绵(3)的内侧相互 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9)和第二通孔 (10)位于同一水平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14)的数量为二 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块(13)前侧延伸至 卡槽(6。
6、)内腔的距离小于滑槽(9)的内腔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2)与第一 缝合针(7)位于同一水平线。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00141 U 2 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背景技术 0002 缝合针主要用于外科手术缝合, 多为不锈钢丝在针尾钻孔或开槽制成, 外表经打 磨, 电解处理, 应当十分光滑, 针型根据实际需要分为: 圆针、 角针、 铲针、 直针等, 弧度根据 实际需要分为: 1/2、 3/8等, 生产工艺十分复杂, 属高科技产品, 精细打孔。
7、甚至用到了激光打 孔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缝合针, 现有的装置均为一种针 头, 不可以应对各种场合的使用需求, 需要准备多种缝合针, 从而增加成本, 在有些手术场 合如五官科的鼻中隔创口缝合时就需要把弯针用外力变直, 增加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 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包括壳 体, 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均沿上下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腔前后两侧均 粘贴有海绵, 所述壳体的内腔前侧底端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
8、有圆轴, 所述轴承的内环 与圆轴的外壁过盈配合, 所述轴承的外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圆轴的外壁安装有 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卡槽, 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缝合针, 所述 连接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缝合针, 所述壳体的内腔左侧底端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滑槽, 所述 壳体的右侧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滑槽的内腔设置有滑块, 所述滑块的右侧设置有卡 动结构。 0005 优选的, 所述卡动结构包括连接板、 卡块、 弹簧、 矩形箱、 按钮和连接块; 0006 所述滑块的右侧安装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的前侧安装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 且卡块延伸至顶端的卡槽的内腔, 所述连接板的后侧与壳。
9、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所述壳 体的右侧底端安装有矩形箱, 所述矩形箱的内腔安装有相匹配的按钮, 且按钮延伸出矩形 箱, 所述连接板与按钮之间安装有连接块。 0007 优选的, 所述海绵的内侧相互贴合。 0008 优选的, 所述滑槽和第二通孔位于同一水平线。 0009 优选的, 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二个。 0010 优选的, 所述卡块前侧延伸至卡槽内腔的距离小于滑槽的内腔宽度。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缝合针位于同一水平线。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简易手术缝合针, 通过向后侧压动 按钮, 连接块带动连接板向后侧移动, 并将弹簧压缩, 使连接杆可正常旋。
10、转, 同时用手顺时 针翻转第二缝合针, 可将第二缝合针和第一缝合针位置相互调换, 松开按钮, 弹簧弹出, 卡 块可重新将连接杆固定, 装置可快速的更换不同的缝合针, 可应对各种场合的使用需求, 减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00141 U 3 少成本, 无需将针使用外力变弯, 减少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 壳体, 2、 第一通孔, 3、 海绵, 4、 圆轴, 5、 连接杆, 6、 卡槽, 7、 第一缝合针, 8、 第二缝合。
11、针, 9、 滑槽, 10、 第二通孔, 11、 滑块, 12、 连接板, 13、 卡块, 14、 弹簧, 15、 矩形箱, 16、 按钮, 17、 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手术缝合针, 包括壳体1, 壳体1的左右两端均沿。
12、上下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2, 第一通孔2的内腔前后两侧均粘贴有海 绵3, 通过海绵3可减少灰尘进入壳体1内腔的数量, 壳体1的内腔前侧底端沿前后方向通过 轴承连接有圆轴4, 轴承的内环与圆轴4的外壁过盈配合, 轴承的外环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 接, 圆轴4的外壁安装有连接杆5, 连接杆5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卡槽6, 连接杆5的顶端安装 有第一缝合针7, 连接杆5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缝合针8, 壳体1的内腔左侧底端沿前后方向开 设有滑槽9, 壳体1的右侧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0, 通过第二通孔10可防止连接块17在移动 时与壳体1碰撞, 滑槽9的内腔设置有滑块11, 滑块11可在滑槽9的内腔前后往复滑动, 。
13、滑块 11的右侧设置有卡动结构, 通过卡动结构可将连接杆5固定。 0019 作为优选方案, 更进一步的, 卡动结构包括连接板12、 卡块13、 弹簧14、 矩形箱15、 按钮16和连接块17; 0020 滑块11的右侧安装有连接板12, 连接板12的前侧安装有与卡槽6相匹配的卡块13, 且卡块13延伸至顶端的卡槽6的内腔, 卡块13卡入卡槽6的内腔可将连接杆5固定, 连接板12 的后侧与壳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4, 弹簧14为螺旋弹簧, 弹性系数为18N/CM, 弹簧14受 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 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 壳体1的右侧底端安装有矩形 箱15, 矩形箱15的内腔安装有。
14、相匹配的按钮16, 且按钮16延伸出矩形箱15, 连接板12与按钮 16之间安装有连接块17, 通过连接块17可在按钮16向后侧移动时带动连接板12向后侧移 动。 0021 作为优选方案, 更进一步的, 海绵3的内侧相互贴合, 可提高海绵3之间的密封性, 减少灰尘进入壳体1内腔的数量。 0022 作为优选方案, 更进一步的, 滑槽9和第二通孔10位于同一水平线, 确保连接板12 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0023 作为优选方案, 更进一步的, 弹簧14的数量为二个, 可提高卡块13的卡入卡槽6内 腔的稳定性。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00141 U 4 0024 作为优选方案, 更进一。
15、步的, 卡块13前侧延伸至卡槽6内腔的距离小于滑槽9的内 腔宽度, 确保滑块11移动至滑槽9的内腔后侧时卡块13可脱离卡槽6的内腔。 0025 作为优选方案, 更进一步的, 第一通孔2与第一缝合针7位于同一水平线, 确保第一 缝合针7旋转时可通过第一通孔2移动出壳体1的内腔。 0026 其详细连接手段, 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具体工作 如下。 0027 使用时, 用手向后侧按动按钮16, 促使连接块17向后移动并带动连接板12向后侧 移动, 将弹簧14压缩, 滑块11可跟随在滑槽9的内腔向后侧移动, 同时卡块13跟随连接板12 向后侧移动, 并脱离卡槽6的内腔, 。
16、解除对连接杆5的固定, 使其可进行旋转, 用手顺时针翻 转第二缝合针8, 可带动连接杆5围绕圆轴4旋转, 促使第二缝合针8和第一缝合针7位置相互 调换, 调换完毕后, 松开按钮16, 弹簧14弹出, 推动连接板12向前侧移动, 卡块13可从新卡入 卡槽6的内腔, 将连接杆5固定, 避免使用时出现晃动现象, 装置操作简单, 可快速的更换缝 合针, 达到一针多用, 减少成本, 有利于装置的推广和使用。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同轴” 、“底部” 、“一端” 、 “顶部” 、 “中部” 、“另一端” 、“上” 、“一侧” 、“顶部” 、“内” 、“前部” 、“中央”。
17、 、“两端”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 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同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卡接” 、“轴接” 、“插接” 、“设置” 、“安装” 等术语应做广义 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 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 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00141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300141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300141 U 7 。
- 内容关键字: 简易 手术 缝合
茶叶加工用的上料装置.pdf
便于装卸的储料桶.pdf
智能化多腔体入料数量检测机构及高速计数筛选装置.pdf
焊接辅助装置.pdf
无纺布切边装置.pdf
阀门用端面打磨装置.pdf
推砖装置.pdf
污染水体水藻清理装置.pdf
调整木板输送姿态的输送装置.pdf
切边刀装配总成.pdf
液压油过滤器.pdf
用于检测育苗水体中弧菌含量的培养装置.pdf
自动配料加料装置.pdf
电加热器超导热管用烘箱.pdf
避免交叉感染的门诊采血车.pdf
压力管道承压检测装置.pdf
多功能彩妆盒.pdf
激光增强的纳米线电子源组件.pdf
旋转型空气净化消毒灯.pdf
无人机智能电力线路巡检系统.pdf
消防器械生产用焊接装置.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力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pdf
条码扫描机.pdf
基于TDS-Unet网络的地震速度模型重构方法、介质和设备.pdf
纺织弹性带生产自动卷绕装置及其方法.pdf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运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电子封装用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虚拟编组计算列车数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菌落计数样本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断路器机械合闸闭锁装置.pdf
竖井采矿用罐笼旋调升降装置.pdf
热升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装配式混凝土储水隔震沟.pdf
表面抗菌的聚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检测盒.pdf
木粉/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基于阵列涡流检测金属波纹管缺陷的方法.pdf
双舵轮自动导引车轨迹追踪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调控泥岩地层盾构上浮的模拟系统及实验方法.pdf
浅深度海底干式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系统.pdf
有机硅耐磨增硬涂料、制备方法及塑料处理方法.pdf
节水装置.pdf
用于镜片的偏心检测方法及偏心检测装置.pdf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投放装置.pdf
UV耐晒涂布上光油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金属复合锤头铸造模具及其铸造方法.pdf
序批式厌氧氨氧化菌培养方法和装置.pdf
现浇双面清水混凝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
塑料母料、制备方法及塑料.pdf
应用于核电大型电力变压器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装配式可拆卸非承重隔断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