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气雾产生装置.pdf
《雾化器及气雾产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化器及气雾产生装置.pdf(2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823623.3 (22)申请日 2019.10.28 (73)专利权人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 司 地址 200082 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733号20 幢740室 (72)发明人 蔡吉俊艾明欢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300 代理人 徐颖聪 (51)Int.Cl. A24F 40/40(2020.01) A24F 40/46(2020.01) A24F 40/50(2020.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2、(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雾化器及气雾产生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 包括: 吸嘴, 具有与气雾通道连通的品吸口, 与雾化器的外壳 可拆卸连接; 多孔本体, 储存有烟液, 所述多孔本 体预装于所述吸嘴, 所述多孔本体能够将所储存 的烟液运送到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用于通电后雾 化所述多孔本体运送的烟液。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 充分防止漏液问题产生的同时, 避免高温干烧时 产生有害物质的风险, 且方便替换多孔本体。 本 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4页 CN 211353927 U 2020.08.28 CN 211353927 U 1.。
3、一种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吸嘴, 具有与气雾通道连通的品吸口, 与雾化器的外壳可拆卸连接; 多孔本体, 储存有烟液, 所述多孔本体预装于所述吸嘴, 所述多孔本体能够将所储存的 烟液运送到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用于通电后雾化所述多孔本体运送的烟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本体与所述吸嘴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内设有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具有 卡槽, 所述多孔本体与所述卡槽卡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本体与所述吸嘴通过柔性卡垫卡 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
4、卡垫的材质包括硅胶或泡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多孔本 体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方向为烟液被运送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本体和所述发热体之间设有柔性 导液件, 所述柔性导液件分别与所述多孔本体和所述发热体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导液件的材质包括玻璃纤维或棉 或金属丝的毡状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至少部分或完 全埋设于所述多孔本体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本体具有。
5、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开 孔, 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开孔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孔为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多 孔本体的通孔。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为印刷电路或 导电发热涂层, 设于所述多孔本体的一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本体上70以上的孔的孔径为 10 m至495 m。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本体向所述发热体运送部分烟 液后, 所述多孔本体内剩余的烟液能够在毛细力作用下, 重新在所述多孔本体内分布均匀。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
6、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本体呈柱状, 沿第一方向延伸。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本体的材质包括氧化铝、 羟基磷 灰石、 金属粉末。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外壳, 具有内腔, 所述内腔内形成有所述气雾通道, 所述多孔本体位于所述内腔, 所述 吸嘴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所述烟液被雾化产生的气雾能够流入所述气雾通道, 再由所 述品吸口流出。 18.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以及 电源, 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53927 。
7、U 2 一种雾化器及气雾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雾产生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雾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 人们都意识到传统卷烟对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 产生了称为 “气雾产生装置” 的产品。 作为传统卷烟的替代品, 实质上是一种雾化液体产生 烟雾的产品。 气雾产生装置在满足使用者生理需求的同时, 避免了传统卷烟带来的如焦油、 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0003 传统气雾产生装置雾化器使用空腔储油或者储油棉储油, 使用空腔储油的结构, 容易造成漏油问题, 储油棉结构由于储油棉不耐高温, 在烟油不足情况下, 干烧会产生有害 物质。 。
8、此外, 用户更换储液结构时, 会弄脏手, 不方便用户替换。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储液结构替换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雾化器, 使用多孔本体作为储液体, 同时利用多孔本体本身的导液特性, 将其做成同时 具有储液和导液的一体结构, 在充分防止漏液问题产生的同时, 避免高温干烧时产生有害 物质的风险。 此外, 吸嘴与多孔本体预装在一起, 用户通过吸嘴将多孔本体从雾化器上取 出, 不会弄脏手, 方便用户替换, 也能够让用户定期随多孔本体一起替换吸嘴, 保持清洁。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雾化器, 包括: 吸嘴, 具 有。
9、与气雾通道连通的品吸口, 与雾化器的外壳可拆卸连接; 多孔本体, 储存有烟液, 所述多 孔本体预装于所述吸嘴, 所述多孔本体能够将所储存的烟液运送到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用 于通电后雾化所述多孔本体运送的烟液。 000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可以在充分防止漏液问题产生的同时, 避免高温干烧时产生 有害物质的风险。 此外, 吸嘴与多孔本体预装在一起, 用户通过吸嘴将多孔本体从雾化器上 取出, 不会弄脏手, 方便用户替换, 也能够让用户定期随多孔本体一起替换吸嘴, 保持清洁。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与所述吸嘴卡接。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
10、述吸嘴内设有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具有 卡槽, 所述多孔本体与所述卡槽卡接。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与所述吸嘴通过柔性卡垫卡 接。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柔性卡垫的材质包括硅胶或泡棉。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还包括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多孔本 体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方向为烟液被运送的方向。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和所述发热体之间设有柔性 导液件, 所述柔性导液件分别与所述多孔本体和所述发热体相接触。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柔性导液件。
11、的材质包括玻璃纤维或棉 说明书 1/8 页 3 CN 211353927 U 3 或金属丝的毡状物。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还包括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至少部分或完 全埋设于所述多孔本体内。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开 孔, 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开孔内。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开孔为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多孔 本体的通孔。 00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发热体为印刷电路或导电发热涂层, 设于所述多孔本体的一端。 001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上7。
12、0以上的孔的孔径为10 m至495 m。 001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向所述发热体运送部分烟液 后, 所述多孔本体内剩余的烟液能够在毛细力作用下, 重新在所述多孔本体内分布均匀。 0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呈柱状, 沿第一方向延伸。 002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的材质包括氧化铝、 羟基磷 灰石、 金属粉末。 00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还包括: 外壳, 具有内腔, 所述内腔内形成 有所述气雾通道, 所述多孔本体位于所述内腔, 所述吸嘴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所述烟液 被雾化产生的气雾能。
13、够流入所述气雾通道, 再由所述品吸口流出。 002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包括: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以及电 源, 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24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的剖视图; 0025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中多孔本体的立体图一; 0026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中多孔本体的立体图二 0027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中多孔本体的立体图三; 0028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中多孔本体的立体图四; 0029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器中多孔本体的立体图五; 0030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
14、图一; 0031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二; 0032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三; 0033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四; 0034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吸嘴和多孔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0035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补液装置的立体图一; 0036 图1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补液装置的剖视图一; 0037 图1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补液装置的剖视图二; 0038 图1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补液装置的立体图二; 0039 图1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补液装置的剖视图三。 说明书 2/8 页 4 CN 21135。
15、3927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 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 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 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 恰恰相反, 结 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 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 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 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 细节。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 此外, 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 点, 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
16、情况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 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1 应注意的是, 在本说明书中, 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 因 此, 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 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 释。 0042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内” 、“底”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3 术语。
17、 “第一” 、“第二” 等仅用于区分描述,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4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设 置”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 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45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46 参。
18、考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 安装于气雾产生装置。 包括: 多孔本体10, 储存有烟液, 多孔本体10类似 “海绵” 样地吸附液体; 发热体20, 所述多孔本体10能够将所储 存的烟液运送到所述发热体20, 所述发热体20用于通电后雾化所述多孔本体10运送的烟 液。 即本实用新型使用多孔本体10作为储液体, 同时利用多孔本体10本身的导液特性, 将其 做成同时具有储液和导液的一体结构, 在充分防止漏液问题产生的同时, 避免高温干烧时 产生有害物质的风险。 换言之,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是储导一体结构。 减少了雾化器的零部 件, 将储液功能和导液功能集成于多孔本体10上。 0047 此外,。
19、 由于使用的是多孔本体10储液和导液, 所述多孔本体10向所述发热体20运 送部分烟液后, 所述多孔本体10内剩余的烟液能够在毛细力作用下, 重新在所述多孔本体 10内分布均匀。 从而, 用户在使用气雾产生装置的过程中, 不受握持方向的限制, 用户握持 气雾产生装置后, 在任意方向均可以进行抽吸动作。 例如, 将气雾产生装置倒置、 横置、 斜置 等, 提升了用户抽吸体验。 多孔本体10实现自我导液平衡作用, 以便在下一次雾化时保持良 好的供液状态, 使得多孔本体10保持浸润, 防止干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 式, 多孔本体10的开孔方向为烟液被运送的方向。 0048 多孔本体10的。
20、材料不做限制, 可以是氧化铝、 羟基磷灰石、 金属粉末等。 作为本实 说明书 3/8 页 5 CN 211353927 U 5 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多孔本体10上70以上的孔的孔径为10 m至495 m, 例如是 111.5 m、 253.2 m、 346.6 m等, 但孔径范围不限于此, 能够使得多孔本体10具有良好地吸附 液体能力和导液能力即可。 0049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20和多孔本体1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能够满足以下条件即 可: 所述多孔本体10能够将所储存的烟液运送到所述发热体20, 所述发热体20通电后雾化 所述多孔本体10运送的烟液。 00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
21、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1, 所述发热体20和所述多孔本体10 沿第一方向(图1中X方向所示)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方向为烟液被运送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 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多孔本体10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即, 多孔本体10与发热体20分 离, 组装结合。 多孔本体10本身不带有发热部分, 发热体20在外部, 与多孔本体10接触。 005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10和所述发热体20之间设有 柔性导液件30, 所述柔性导液件30分别与所述多孔本体10和所述发热体20相接触。 柔性导 液件30的存在, 可以保证发热体20和多孔本体10之间有充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
22、的一个 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柔性导液件30的材质包括玻璃纤维或棉或金属丝的毡状物。 发热体20 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 能够在通电后发热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发热 体20可以是片状、 网状、 或者盘旋的丝状。 可以使用镍镉合金、 不锈钢、 带有预埋发热丝的陶 瓷片。 005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2, 所述发热体20为印刷电路或导电 发热涂层, 设于所述多孔本体10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 所述发热体20设于所述多孔本体10的 第一方向(图2中X方向所示)的一端。 即, 导电发热涂层可以是镍、 镍镉合金、 不锈钢等材料 制造。 此方案可以不使用柔性导液件。
23、30。 导电部分可以是引出导线, 也可是触点, 或使用pin 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导电部分包括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 22, 本实施例中, 第一导电体13和第二导电体14为导线。 发热体20通过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 导电体22通电后能够雾化多孔本体10运送的烟液, 形成烟雾供抽吸。 005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3和图4, 所述发热体20至少部分或 完全埋设于所述多孔本体10内。 005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3和图4, 所述多孔本体10具有沿第 一方向(图3和图4中X方向所示)延伸的开孔11, 所述发热体20设于所述开。
24、孔11内。 作为本实 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发热体20盘旋在开孔11四周, 也可以是布置在多孔本体10一 端。 此方案的多孔本体10, 可以不使用柔性导液件30。 导电部分可以是引出导线, 也可是触 点, 或使用pin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导电部分包括第一导电体21 和第二导电体22, 本实施例中, 第一导电体13和第二导电体14为导线。 发热体20通过第一导 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通电后能够雾化多孔本体10运送的烟液, 形成烟雾供抽吸。 005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3, 所述开孔11为沿所述第一方向 (图3中X方向所示)贯穿所述多孔本体。
25、10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 考图5, 所述开孔11沿第一方向没有贯穿多孔本体10。 0056 需说明的是, 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本体10的形状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 作为本实用 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5, 绝多孔本体10呈柱状, 沿第一方向(图1至图5中X 方向所示)延伸。 在其它实施例中, 可以是长方体状、 正方体状、 球状等, 可以根据多孔本体 说明书 4/8 页 6 CN 211353927 U 6 10的应用场景做相应的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多孔本体10呈不规则 状。 例如, 参考图6, 多孔本体10由直径不等的两部分柱状体。
26、构成。 0057 继续参考图1,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还包括: 外壳40, 具有内腔, 所述内腔内形成有 气雾通道, 所述多孔本体10安装于所述内腔, 并位于内腔中; 以及吸嘴50, 具有与所述气雾 通道连通的品吸口51, 所述吸嘴与所述外壳40连接, 所述烟液被雾化产生的气雾能够流入 所述气雾通道, 再由所述品吸口51流出。 吸嘴与外壳4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能够实现连接 即可, 例如是螺纹连接。 005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多孔本体10向发热体20传送烟 液, 图1中A路径示出烟液的传送方向; 发热体20通电将烟液雾化, 烟液被雾化产生的气雾能 够流入所述气。
27、雾通道, 再由所述品吸口51流出; 图1中B路径示出了气雾的流通方向。 0059 其中, 多孔本体10容纳于安装部60内, 安装部60通过安装底座70安装于外壳40上, 安装底座70和安装部60的连接形式不做限制, 能够实现连接即可, 例如是螺纹连接、 焊接; 安装底座70与外壳4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能够实现连接即可, 例如是螺纹连接。 0060 此外, 外壳40的一端设有连接电极80, 连接电极80和吸嘴50位于外壳40的相反两 端。 发热体20与连接电极80电连接。 006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1, 包括: 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器; 以 及电源(图未示出), 所述发热。
28、体20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实现对发热体20的供电。 作为本实用 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电源与连接电极80电连接。 006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1、 图7和图8,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 种气雾产生装置1, 包括: 外壳40, 具有内腔, 所述内腔内形成有气雾通道; 前述任一实施例 所述的多孔本体10, 储存有烟液, 所述多孔本体10安装于所述内腔; 发热体20, 所述发热体 20环绕所述多孔本体10设置(参考图7), 或者所述发热体20插设于所述多孔本体10内(参考 图8), 所述多孔本体10能够将所储存的烟液运送到所述发热体20, 所述发热体20用于通电 后雾化所述多。
29、孔本体10运送的烟液; 吸嘴50, 具有与所述气雾通道连通的品吸口51, 所述吸 嘴与所述外壳40连接, 所述烟液被雾化产生的气雾能够流入所述气雾通道, 再由所述品吸 口51流出。 0063 相当于, 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本体10储存无固定形态的烟液后, 发热体20雾化无固 定形态的气雾产生基质(烟液), 对烟液的加热方式可以是外加热或内加热, 提升用户抽吸 体验。 006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8和图9, 所述多孔本体10具有沿第 一方向(图8和图9中X方向所示)延伸的开孔11, 所述发热体20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并沿所 述第一方向插设于所述开孔11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
30、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发热体20呈针状 或柱状或片状。 006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3, 所述开孔11为沿所述第一方向贯 穿所述多孔本体10的通孔。 006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7和图10, 所述发热体20包括: 发热 舱壁23和发热部件25, 所述发热舱壁23环绕所述多孔本体10, 且与所述多孔本体10至少部 分或完全接触, 所述发热部件25与所述发热舱壁23连接。 即, 发热部件25发热, 向发热舱壁 23传导热量, 发热舱壁23再向多孔本体10传导热量, 以实现烟液的雾化, 产生气雾。 说明书 5/8 页 7 CN 211353927 U 7。
31、 0067 发热部件25和发热舱壁23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能够实现传导热量即可。 作为本 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发热部件25焊接、 预埋或印刷在所述发热舱壁23上。 作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发热部件25焊接、 预埋或印刷在所述发热舱壁23 的内侧、 外侧或机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发热部件25与发热舱壁23装 配接触。 006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发热部件25包括以下之一: 金属发热 管、 电磁加热线圈、 电阻丝、 柔性发热膜、 印刷电路图层、 发热网、 陶瓷发热套管或金属丝的 毡状物。 发热部件25还可以是其它能够通电。
32、发热的部件。 006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发热舱壁23为陶瓷体、 陶瓷与金属组 合体或者陶瓷与塑料组合体。 考虑安全性, 此处金属需要是符合食品级要求的不锈钢材料, 塑料需要是符合食品级要求且耐高温的PEEK等材料。 007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9和图10, 所述外壳40内设有隔热件 24, 起保温和防烫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隔热件24环绕多孔本 体20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隔热件24分别与所述发热体20和所述外 壳40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隔热件24是隔热棉。 0071 作。
3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外壳40使用塑料或者金属制造, 可以使用 不锈钢, ABS, PP, PC, PPSU等材料制造。 吸嘴50使用塑料制造, 可以使用ABS, PP, PC, PPSU, PETG等材料制造。 气雾产生装置1的外壳40可以是一体式; 也可以分体式, 外壳40包括烟杆 和烟弹, 参考图7和图8, 其中烟杆部分设有控制线路板92、 开关91、 电极90、 电源93、 充电接 口94, 开关91与控制线路板92连接, 电极90与发热体20连接; 参考图1、 图9和图10, 烟弹部分 设有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吸嘴50、 多孔本体10、 发热体20等部件。 0072 吸嘴。
34、50与烟弹的连接方式包含但不限于磁吸连接, 螺纹连接, 卡扣连接等, 可由用 户拆卸。 烟杆和烟弹通过pin针、 螺纹电极90等方式导通电路, 烟杆和烟弹的连接可以是螺 纹、 卡扣、 磁吸、 紧配等方式连接安装。 007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烟杆中有控制线路板92, 控制温度在合理 的加热范围内, 并且可以调节不同功率档位, 匹配不同口味和配比的烟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 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通过开关91激活发热功能, 也可以通过咪头激活加热功能, 也可以通 过咪头与开关91的组合方式激活发热功能。 007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11, 吸嘴50与雾化器的。
35、外壳可拆卸 连接, 连接方式包含但不限于磁吸连接, 螺纹连接, 卡扣连接等, 可由用户拆卸。 前述任一实 施例所述的多孔本体10预装于所述吸嘴50。 吸嘴50与多孔本体10预装配后相对限位, 吸嘴 50安装到气雾产生装置时, 多孔本体10随动, 吸嘴50和多孔本体10两个部件作为一个组件 视为一体, 吸嘴50安装到位后, 多孔本体10也能够进入装配到位状态。 吸嘴50与多孔本体10 预装在一起, 用户通过吸嘴50将多孔本体10从雾化器上取出, 不会弄脏手, 方便用户替换, 也能够让用户定期随多孔本体10一起替换吸嘴50, 保持清洁。 0075 多孔本体10与吸嘴50的预装方式不做限制, 可以使。
36、用装配过度件, 如卡圈、 端盖、 延长帽等结构与多孔本体10配合安装。 以便拿取、 换装时保持清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 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10与所述吸嘴50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11, 所述吸嘴50内设有延伸部52, 所述延伸部52具有卡槽, 所述多孔本体10与所述卡 说明书 6/8 页 8 CN 211353927 U 8 槽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延伸部52沿第一方向(图11中X方向所示)延 伸。 007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10与所述吸嘴50通过柔性卡 垫53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
37、式, 柔性卡垫53套设于多孔本体10的第一方 向的一端。 柔性卡垫53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制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 柔性卡垫53的材质包括硅胶或泡棉。 0077 参考图12和图1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孔体补液装置100, 用于向前述任一实 施例所述的多孔本体10补充烟液。 补液装置包括: 壳体101, 具有内腔; 盖体102, 与所述壳体 101连接, 用于封闭所述内腔; 分隔件103, 设于所述内腔, 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储液腔104和容 纳腔105, 所述储液腔104储存有烟液, 所述容纳腔105用于容纳多孔本体10, 所述多孔本体 10容纳于所述容纳腔105后能够吸。
38、附所述储液腔104内的烟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 实施方式, 分隔件103可以是金属、 陶瓷、 塑料、 玻璃等材料制造。 0078 气雾产生装置中的多孔本体10所储存的烟液用尽后, 可以取出多孔本体10; 参考 图13, 打开补液装置的盖体102, 将多孔本体10放置于容纳腔105中, 多孔本体10吸附储液腔 104中的烟液, 实现补液。 在多孔本体10充分吸附烟液后, 参考图15和图16, 再打开盖体102, 从容纳腔105中取出多孔本体10。 即多孔本体10可以反复使用, 方便用户随时取用填充满烟 液的多孔本体10, 充分利用多孔本体10的使用寿命, 减少抛弃型产品的浪费, 降低使用。
39、成 本。 储液腔104内液体填充方式, 可以是预填充, 也可以由用户自己填充。 可以是一次性使用 的油腔, 也可以是允许多次添加的可填充形式。 007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多孔本体10沿第一方向(图12中X方向 所示)延伸, 所述储液腔104和所述容纳腔105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008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盖体102与所述壳体101活动连接。 可 以使用翻盖、 扣盖、 滑盖等闭合形式, 实现盖体102的可打开, 可关闭的功能。 盖体102打开状 态, 多孔本体10可活动并取出; 盖体102闭合状态下, 多孔本体10可以被限位, 确保接触导液 层。
40、106并处于可以吸附液体状态, 且密封壳体101的内腔。 闭合锁紧盖体102可使用磁吸、 卡 勾、 摩擦紧配、 弹簧或扭簧等弹性体、 限位转轴轴承等提供闭合时需要的锁紧力。 壳体101可 以使用塑料、 金属、 陶瓷、 木材、 高分子材料, 比如ABS, PP, PC, PPSU等材料制造。 008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13, 所述分隔件103上设有通道 103a, 所述储液腔104内的烟液能够由所述通道103a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 方式, 所述通道103a为多个, 每一所述通道103a的横截面面积等效的圆孔的孔径范围为 0.5mm至5mm, 包括0.5m。
41、m和5mm。 即, 通道103a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是圆形孔, 通道任意横截 面形状的横截面面积等效于对应的圆形孔的横截面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 方式, 所述通道103a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等于所述多孔本体10的烟液补充面的面积, 利于储 液腔104中的烟液被多孔本体10吸附, 防止多余的烟液渗漏进补液装置的容纳腔105, 可保 持补液装置清洁。 其中, 多孔本体10与分隔件103接触, 烟液补充面为多孔本体10与分隔件 103接触的表面。 008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13, 还包括导液层106, 设于所述分 隔件103上, 用于分别和所述多孔本体10及所述分隔。
42、件103接触, 且能够吸附所述储液腔104 内的烟液。 其中, 多孔本体10与导液层106接触, 烟液补充面为多孔本体10与导液层106接触 说明书 7/8 页 9 CN 211353927 U 9 的表面。 多孔本体10体接触导液层106, 并能够通过导液层106吸附、 补充烟液。 作为本实用 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导液层106由能够让液体渗透通过的材料制成。 导液层106 可以是棉、 多孔陶瓷、 低发泡树脂等具有孔隙, 或是纤维状结构。 008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13, 所述盖体102封闭所述内腔时, 所述多孔本体10一端与所述盖体102相抵, 另一端与烟。
43、液接触面相抵。 其中, 当不设置导液 层106时, 多孔本体10与分隔件103接触, 烟液接触面为分隔件103与多孔本体10接触的表 面。 当设置导液层106时, 多孔本体10与导液层106接触, 烟液接触面为导液层106与多孔本 体10接触的表面。 盖体102打开后, 多孔本体10可以取出、 放入。 盖体102合上, 多孔本体10不 能自由活动。 008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参考图13和图15, 所述盖体102设有弹性压 垫107, 用于在所述盖体102封闭所述内腔时, 压紧所述多孔本体10, 所述多孔本体10一端与 所述弹性压垫107相抵, 另一端与烟液接触面相抵。 设置。
44、弹性压垫107后, 可以确保多孔本体 10充分接触烟液接触面, 实现充分补液的同时, 还可以起到限位作用。 弹性压垫107的数量 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 弹性压垫107的数量和多孔本体10的数量保持一致, 且一一对应。 图 15中示出了两个多孔本体10, 及与两个多孔本体10一一对应的弹性压垫107。 008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组件, 包括: 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多孔本体10, 储存有烟液; 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发热体20, 所述多孔本体10能够将所储存的烟液运送到所 述发热体20, 所述发热体20用于通电后雾化所述多孔本体10运送的烟液; 上述任一实施例 所述的补液装置, 用于向所。
45、述多孔本体10补充烟液。 0086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 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 描述, 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 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 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而不偏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说明书 8/8 页 10 CN 211353927 U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14 页 11 CN 211353927 U 1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14 页 12 CN 211353927 U 12。
46、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14 页 13 CN 211353927 U 13 图6 说明书附图 4/14 页 14 CN 211353927 U 14 图7 说明书附图 5/14 页 15 CN 211353927 U 15 图8 说明书附图 6/14 页 16 CN 211353927 U 16 图9 说明书附图 7/14 页 17 CN 211353927 U 17 图10 说明书附图 8/14 页 18 CN 211353927 U 18 图11 说明书附图 9/14 页 19 CN 211353927 U 19 图12 说明书附图 10/14 页 20 CN 211353927 U 20 图13 说明书附图 11/14 页 21 CN 211353927 U 21 图14 说明书附图 12/14 页 22 CN 211353927 U 22 图15 说明书附图 13/14 页 23 CN 211353927 U 23 图16 说明书附图 14/14 页 24 CN 211353927 U 24 。
- 内容关键字: 雾化器 产生 装置
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置管理架.pdf
可自动定时模拟光照的土柱蒸发入渗系统.pdf
起重机用的稳定型起升机构.pdf
氛围灯一体仪表台.pdf
茶叶包装用封口装置.pdf
固体磷酸催化剂生产捏合设备.pdf
公路用整平机.pdf
电力线缆安装牵引装置.pdf
压力管道连接结构.pdf
雷达角反射器.pdf
旋转砖装置.pdf
钢渣转运吸尘装置.pdf
非甲烷总烃进样加热装置.pdf
会计票据粉碎装置.pdf
半导体散热装置.pdf
游乐设施安全检测装置.pdf
弯曲机的防摆动机构及弯曲机.pdf
斜顶多方向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pdf
手持式超声波成像设备.pdf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法、控制器、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AI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大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消防轨道机器人.pdf
带有除沫器的气液分离罐.pdf
动物采血器.pdf
质检用金属探伤装置.pdf
用于巡检机器人的充电装置.pdf
基于扩散生成先验的人脸图像复原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pdf
单视图的三维重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微服务系统根因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纯化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纯化碳棒.pdf
触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钻头水口冷压模具和成型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基于片区建模的高速公路多路径通行费拆分方法.pdf
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pdf
调节X射线系统的曝光视场的方法及装置和X射线系统.pdf
一种即时分享手机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pdf
聚多巴胺改性海藻酸微球的制备方法.pdf
带滑件抽屉箱和抽屉滑件.pdf
一种用工业废弃碳材料生产的电极糊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的制造方法.pdf
片状物馈送装置和具有该片状物馈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pdf
一种翻盖式锁扣.pdf
拉床工作台.pdf
文字板结构及手表.pdf
图像投影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图像投影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pdf
一种电热驱动调变齿间隙的微机电梳齿机构.pdf
一种简易的静态授时卫星信号模拟方法及装置.pdf
织物裁剪自动传送装置.pdf
一种冰箱压缩机及润滑油供油装置.pdf
三轮车抗冲击前叉.pdf
一种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低温合成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