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pdf
《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10277.2 (22)申请日 2019.11.07 (73)专利权人 江苏卓然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地址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经济开发 区万福港路1号 (72)发明人 杨志杨大明倪明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7245 代理人 刘海艳 (51)Int.Cl. G01L 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力 监测系统, 包括管。
2、体、 传感器盒和涡轮叶, 所述管 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装置, 且安装装置的内部通 过轴承竖向安装有丝杆, 所述丝杆的中心位置固 定套接有旋钮, 所述丝杆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套 杆, 且套杆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丝母, 所述丝母 套接在丝杆上, 所述套杆远离旋钮的一端固定焊 接有支撑块, 所述安装装置的左端开设有与螺纹 槽, 且螺纹槽内插设有螺纹杆。 本实用新型通过 设置丝杆和丝母的配合, 使得两组支撑块能够撑 住管体的内壁, 将安装装置固定在内部, 使得传 感器盒安装完毕, 且该方式操作简单快捷, 拆卸 也较为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373897 U 2020.08.。
3、28 CN 211373897 U 1.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 包括管体(1)、 传感器盒(10)和涡轮叶(14),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装置(2), 且安装装置(2)的内部通过轴承竖向安装 有丝杆(3), 所述丝杆(3)的中心位置固定套接有旋钮(4), 所述丝杆(3)的上下两端均套接 有套杆(5), 且套杆(5)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丝母(6), 所述丝母(6)套接在丝杆(3)上, 所述 套杆(5)远离旋钮(4)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支撑块(7), 所述安装装置(2)的左端开设有螺纹槽 (8), 且螺纹槽(8)内插设有螺纹杆(9), 所述螺纹杆(9)固定安装在传感器盒。
4、(10)的右端, 所 述安装装置(2)的左端等距焊接有四组支撑杆(11), 且支撑杆(11)的左端固定嵌有滚珠 (12), 所述滚珠(12)与套环(13)的内壁相抵, 且套环(13)套接在支撑杆(11)的左端, 所述套 环(13)的外侧固定焊接有涡轮叶(14), 所述套环(13)的内侧对称焊接有刮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装置 (2)上下两端的内部均开设有方形滑槽, 所述滑槽的内侧尺寸和套杆(5)的插设在安装装置 (2)内的外侧尺寸相等, 所述套杆(5)在安装装置(2)上设置为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冷换热器的。
5、应力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母(6) 共设置有两组, 且两组丝母(6)的旋转反向相反, 所述丝母(6)和丝杆(3)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块 (7)共设置有两组, 且两组所述支撑块(7) 均设置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环(13) 设置为圆环形, 所述涡轮叶(14)等距环绕安装在套环(13)的外侧, 所述套环(13)的内壁开 设有与滚珠(12)相配合的滑轨, 所述套环(13)通过滚珠(12)在支撑杆(11)的左端设置为转 动结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
6、CN 211373897 U 2 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乙烯生产设备的智能监测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 力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急冷换热器是乙烯裂解装置中工艺性非常强的关键设备, 但是目前的急冷换热器 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应力数据却无法掌握, 无法根据换热器的运行状态调整维护检修 策略, 并且存在着一定的生产安全隐患, 所以才使用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温度和应变一体 式传感器来对管内的应力进行监测, 但是目前的应力监测用传感器的安装方式较为简单, 操作不便, 且拆卸较为困难, 另外传感器在管内接触长时间的热蒸汽, 表面会积攒垢体, 。
7、垢 体会影响传感器的表面受热, 从而影响到监测数据,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 力监测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目前的应力监测系统用传感器的安装方式较为简单, 操作不便且拆卸困难, 传 感器的表面会积攒垢体导致数据产生偏差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 统, 包括管体、 传感器盒和涡轮叶, 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装置, 且安装装置的内部通 过轴承竖向安装有丝杆, 所述丝杆的中心位置固定套接有旋钮, 所述丝杆的上下两端均。
8、套 接有套杆, 且套杆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丝母, 所述丝母套接在丝杆上, 所述套杆远离旋钮的 一端固定焊接有支撑块, 所述安装装置的左端开设有与螺纹槽, 且螺纹槽内插设有螺纹杆, 所述螺纹杆固定安装在传感器盒的右端, 所述安装装置的左端等距焊接有四组支撑杆, 且 支撑杆的左端固定嵌有滚珠, 所述滚珠与套环的内壁相抵, 且套环套接在支撑杆的左端, 所 述套环的外侧固定焊接有涡轮叶, 所述套环的内侧对称焊接有刮板。 0005 优选的, 所述安装装置上下两端的内部均开设有方形滑槽, 所述滑槽的内侧尺寸 和套杆的插设在安装装置内的外侧尺寸相等, 所述套杆在安装装置上设置为滑动结构。 0006 优选的, 。
9、所述丝母共设置有两组, 且两组丝母的旋转反向相反, 所述丝母和丝杆相 互配合。 0007 优选的, 所述支撑块共设置有两组, 且两组所述支撑块均设置为圆弧形。 0008 优选的, 所述套环设置为圆环形, 所述涡轮叶等距环绕安装在套环的外侧, 所述套 环的内壁开设有与滚珠相配合的滑轨, 所述套环通过滚珠在支撑杆的左端设置为转动结 构。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 通过 设置丝杆和丝母的配合, 使得丝杆转动时, 丝母会带动套杆伸出安装装置内, 从而使得两组 支撑块能够撑住管体的内壁, 将安装装置固定在内部, 使得传感器盒安装完毕, 且该方式操。
10、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73897 U 3 作简单快捷, 拆卸也较为方便; 0010 通过设置涡轮叶, 在涡轮叶接收到气流流动时, 会带动套环发生旋转, 从而使得套 环内侧的两组刮板能够通过旋转剐蹭传感器盒的表面, 致使传感器盒表面的积垢能够被剐 蹭下来, 以保证传感器盒的检测精度不会受到积垢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
11、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刨面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 图中: 1、 管体; 2、 安装装置; 3、 丝杆; 4、 旋钮; 5、 套杆; 6、 丝母; 7、 支撑块; 8、 螺纹槽; 9、 螺纹杆; 10、 传感器盒; 11、 支撑杆; 12、 滚珠; 13、 套环; 14、 涡轮叶; 15、 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
12、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急冷换热器的应力监测系统, 包括管体1、 传感器盒10和涡轮叶14, 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装置2, 且安装装置2的内部通 过轴承竖向安装有丝杆3, 丝杆3的中心位置固定套接有旋钮4, 丝杆3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 套杆5, 且套杆5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丝母6, 安装装置2上下两端的内部均开设有方形滑槽, 滑槽的内侧尺寸和套杆5的插设在安装装置2内的外侧尺寸相等, 套杆5在。
13、安装装置2上设置 为滑动结构, 该结构使得套杆5无法在安装装置2内转动, 这样在丝杆3转动时, 安装装置2无 法发生转动, 但是可以带动套杆5在安装装置2内可以伸缩滑动; 0018 丝母6套接在丝杆3上, 丝母6共设置有两组, 且两组丝母6的旋转反向相反, 丝母6 和丝杆3相互配合, 该结构使得丝杆3转动时, 两组丝母6能够通过相反的旋转方向带动两组 套杆5对向伸出, 使得两组支撑块7能够贴合管体1的内壁进行固定; 0019 套杆5远离旋钮4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支撑块7, 支撑块7共设置有两组, 且两组支撑 块7均设置为圆弧形, 该结构使得支撑块7能够贴合管体1的内壁, 从而使得支撑块7能够通 过。
14、挤压和摩擦力将整个装置固定在管体1内; 0020 安装装置2的左端开设有与螺纹槽8, 且螺纹槽8内插设有螺纹杆9, 螺纹杆9固定安 装在传感器盒10的右端, 安装装置2的左端等距焊接有四组支撑杆11, 且支撑杆11的左端固 定嵌有滚珠12, 滚珠12与套环13的内壁相抵, 且套环13套接在支撑杆11的左端, 套环13设置 为圆环形, 涡轮叶14等距环绕安装在套环13的外侧, 套环13的内壁开设有与滚珠12相配合 的滑轨, 套环13通过滚珠12在支撑杆11的左端设置为转动结构, 该结构使得涡轮叶14受到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73897 U 4 气流冲击时, 能够带动套环13通过。
15、滚珠12沿着支撑杆11进行转动, 从而使得刮板15能够通 过转动剐蹭传感器盒10的外表, 使得传感器盒10的外表面不会积垢, 套环13的外侧固定焊 接有涡轮叶14, 套环13的内侧对称焊接有刮板15。 0021 工作原理: 使用本装置时, 先将传感器盒10伸入管体1内, 然后将旋钮4转动, 通过 旋钮4带动丝杆3转动, 致使套接在丝杆3两侧的丝母6能够通过相反的旋转方向带动两组套 杆5在安装装置2上对向伸出, 使得两组支撑块7能够贴合并挤压管体1的内壁, 当支撑块7完 全贴合管体1的内壁, 且安装装置2无法继续移动时即为安装完毕, 而传感器盒10可通过螺 纹杆9和安装装置2的螺纹配合, 进行拆。
16、卸和安装, 另外使用过程中, 气体会在管体1内流通, 并推动涡轮叶14, 致使涡轮叶14带动套环13转动, 套环13会通过滚珠12在支撑杆11的左端 进行转动, 并带动刮板15发生转动, 两组刮板15能够通过转动剐蹭传感器盒10的外表面, 从 而将传感器盒10的外表面上的积垢剐蹭下来,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002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73897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373897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373897 U 7 。
- 内容关键字: 换热器 应力 监测 系统
防水接线结构.pdf
在线测量散状物料真密度的装置.pdf
适用于室内装修的工作架.pdf
套管施工辅助装置.pdf
防水开关.pdf
水循环增氧轮虫培养池.pdf
新型的包装袋.pdf
建筑涂料搅拌设备.pdf
薄膜生产用加热定型装置.pdf
电机转子线圈绕线机.pdf
激光器保护电路、激光器驱动电源和电子设备.pdf
养殖场通风管道生产用法兰冲孔机.pdf
分子筛吸附分离能力检测系统.pdf
寄存器、寄存器配置方法及芯片.pdf
信号质量检测方法及信号质量检测电路.pdf
基于自适应卷积核和级联检测头的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方法.pdf
运梁炮车自动化调姿系统和方法.pdf
RPA流程操作异常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pdf
适用于PEEK材料的高温3D打印机高温舱结构.pdf
户用电池储能系统.pdf
空气质量预报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环境嵌入的分布式光纤入侵预警方法及系统.pdf
显示模组拆解装置和显示模组拆解方法.pdf
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自清洁式铝合金门窗及清洁方法.pdf
基于pipeline流程的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pdf
警力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pdf
离子氮化炉罩自动升降行走机构.pdf
蓝牙耳机及其存储收纳充电装置.pdf
X射线管.pdf
用于飞机蒙皮精密激光焊接工艺的快速冷却装置.pdf
生物资产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清洗液流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pdf
基于联合稀疏表达的遥感影像多尺度面向对象分类方法.pdf
一种空调换热器自动钎焊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具有流水造型的花架.pdf
一种茶叶叶片中氮含量的测定方法.pdf
具有定位功能的电力巡检用强光手电.pdf
一种鼓风机叶轮在位裂纹检测方法.pdf
一种冬季树木防寒的方法.pdf
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物流防伪管理方法及其系统.pdf
一种基于网络的自动化办公平台.pdf
基于云计算系统的生鲜供需信息查询系统.pdf
一种多营养脲硫酸硫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pdf
一种弹力丝机张力监测系统.pdf
基于扫描枪的字符二维条码识别方法.pdf
烹饪终止时食品外表色泽品质一致性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pdf
掺钒尖晶石富锂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检测装置上的感应装置.pdf
图形处理单元中的三维裁剪.pdf
用于测试在役状态的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的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