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型移动拉绊.pdf
《伸缩型移动拉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伸缩型移动拉绊.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038655.9 (22)申请日 2019.11.22 (73)专利权人 泉州市伟启拉链工贸有限公司 地址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龙湖镇 龙玉村龙湖亭东区70号 (72)发明人 许志诚 (51)Int.Cl. A44B 19/2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包 括拉框, 所述拉框的上表面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 接, 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转轴的上表面固定连 接, 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
2、有两个轴承, 且两个轴 承分别卡接在拉框的正面和放置板的背面, 所述 放置板卡接在拉框的背面, 所述转轴内部套接有 活动杆。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推板、 活动杆、 转轴、 轴承、 放置板、 定位块、 定位槽和扭簧之间的相互 配合, 当需要对拉绳的长度进行调节时, 直接推 动推板使定位块与定位槽分离, 此时可以控制推 板和转轴转动, 此时实现对拉绳的收缩, 便于控 制本装置整体的长度, 防止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 由于本装置长度过大导致拉框晃动对面部造成 碰撞的问题,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本装置的实用 性更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1354116 U 2020.08.28 。
3、CN 211354116 U 1.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包括拉框(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框(1)的上表面与拉绳(2)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拉绳(2)的另一端与转轴(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4)的表面 设置有两个轴承(7), 且两个轴承(7)分别卡接在拉框(1)的正面和放置板(13)的背面, 所述 放置板(13)卡接在拉框(1)的背面, 所述转轴(4)内部套接有活动杆(8), 所述活动杆(8)正 面的一端与推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杆(8)背面的一端与连接板(10)的正面固定 连接, 所述连接板(10)的正面设置有定位块(11), 所述定位块(11)位于定位槽(12)。
4、内, 所述 定位槽(12)开设在放置板(13)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绳(2)的表面设置 有连接套(3), 所述连接套(3)卡接在拉框(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4)的表面设置 有挡板(5), 所述挡板(5)设置为两个, 且拉绳(2)位于两个挡板(5)之间, 且放置板(13)与定 位块(11)具有相反的磁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4)的表面设置 有扭簧(6), 所述扭簧(6)的一端与挡板(5)的正面固定连接, 所述扭簧(6)的另一端与。
5、拉框 (1)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板(9)设置为圆形, 且推板(9)的正面与拉框(1)的正面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所述推板(9)的正面开设有旋转槽 (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块(11)设置为圆 柱形, 所述定位块(11)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定位槽(12)的数量为若干个, 且四个定位块(11) 和若干个定位槽(12)均呈环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框(1)的正面和背 面均设置有凸起(16), 且凸起(16)采用软质橡胶, 所述拉绳。
6、(2)采用碳纤维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绳(2)的表面设置 有荧光环(15), 所述荧光环(15)采用氧化锌制成。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54116 U 2 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背景技术 0002 拉绊为控制拉链的部件, 使用者通过拉板控制拉链的开合过程, 但是现有拉绊在 多是固定的长度, 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可能由于拉绊过长导致其晃动打到面部, 因此会给 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
7、的在于: 为了解决现有拉绊的长度固定, 在使用者运动过程中拉 绊可能会晃动对使用者面部出现剧烈接触, 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而提出的一种伸缩 型移动拉绊。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包括拉框, 所述拉框的上表面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 拉绳的另一端与转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两个轴承, 且两个轴承分 别卡接在拉框的正面和放置板的背面, 所述放置板卡接在拉框的背面, 所述转轴内部套接 有活动杆, 所述活动杆正面的一端与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杆背面的一端与连接 板的正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的正面。
8、设置有定位块, 所述定位块位于定位槽内, 所述定位 槽开设在放置板的背面。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 所述拉绳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套, 所述连接套卡接在拉框的上表面。 000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 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挡板, 所述挡板设置为两个, 且拉绳位于两个挡板之间, 且 放置板与定位块具有相反的磁性。 00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 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扭簧, 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挡板的正面固定连接, 所述扭簧 的另一端与拉框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 00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 所述推板设置为圆形, 且推板的。
9、正面与拉框的正面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所述推板 的正面开设有旋转槽。 00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 所述定位块设置为圆柱形, 所述定位块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若干 个, 且四个定位块和若干个定位槽均呈环状设置。 001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 所述拉框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凸起, 且凸起采用软质橡胶, 所述拉绳采用碳纤 维制成。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54116 U 3 001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 所述拉绳的表面设置有荧光环, 所述荧光环采用氧化锌制成。 0020 综上所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
10、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 1、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推板、 活动杆、 转轴、 轴承、 放置板、 定位块、 定位槽和扭簧之 间的相互配合, 当需要对拉绳的长度进行调节时, 直接推动推板使定位块与定位槽分离, 此 时可以控制推板和转轴转动, 此时实现对拉绳的收缩, 便于控制本装置整体的长度, 防止使 用者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本装置长度过大导致拉框晃动对面部造成碰撞的问题, 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使本装置的实用性更好。 0022 2、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槽, 当转轴转动收卷拉绳至合适位置后, 此时可以松开推板, 同时定位块与放置板之间的磁力带动定位块移动至定位槽内, 对转轴 进行定。
11、位, 防止转轴和拉绳随意松动。 0023 3、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设置扭簧, 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控制拉链的开合时, 直接推动 推板和定位块移动, 当定位块与定位槽分离后, 此时扭簧带动转轴转动, 实现对拉绳的松开 过程。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的拉框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的连接板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的放置板正视结。
12、构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的推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例说明: 0031 1、 拉框; 2、 拉绳; 3、 连接套; 4、 转轴; 5、 挡板; 6、 扭簧; 7、 轴承; 8、 活动杆; 9、 推板; 10、 连接板; 11、 定位块; 12、 定位槽; 13、 放置板; 14、 旋转槽; 15、 荧光环; 16、 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
13、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 请参阅图1-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伸缩型移动拉绊, 包括拉框1, 拉框1的上表面与拉绳2的一端固定连接, 且拉框1采用高分子聚乙烯制成, 拉绳2的另一端 与转轴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转轴4的表面设置有两个轴承7, 通过设置轴承7, 可以保证转轴 4稳定流畅的转动, 且两个轴承7分别卡接在拉框1的正面和放置板13的背面, 放置板13卡接 在拉框1的背面, 转轴4内部套接有活动杆8, 通过设置活动杆8, 活动杆8可以在转轴4内部前 后移动, 方便控制是否可以转动, 活动杆。
14、8正面的一端与推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 活动杆8背 面的一端与连接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 连接板10的正面设置有定位块11, 通过设置定位块 11和定位槽12, 当转轴4转动收卷拉绳2至合适位置后, 此时可以松开推板9, 同时定位块11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54116 U 4 与放置板13之间的磁力带动定位块11移动至定位槽12内, 对转轴4进行定位, 防止转轴4和 拉绳2随意松动, 定位块11位于定位槽12内, 定位槽12开设在放置板13的背面。 0034 具体的, 如图1所示, 拉绳2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套3, 连接套3卡接在拉框1的上表面, 通过设置连接套3, 可以对拉绳2进。
15、行保护, 降低拉绳2移动过程的磨损程度。 0035 具体的, 如图2所示, 转轴4的表面设置有挡板5, 挡板5设置为两个, 且拉绳2位于两 个挡板5之间, 且放置板13与定位块11具有相反的磁性, 通过设置挡板5, 可以对拉绳2的缠 绕位置进行简单限定, 保证拉绳2可以稳定的缠绕在转轴4表面, 通过设置放置板13和定位 块11之间具有相反磁性, 保证定位块11与定位槽12之间的稳定接触, 防止活动杆8随意出现 晃动, 保证转轴4不会随意出现旋转。 0036 具体的, 如图2所示, 转轴4的表面设置有扭簧6, 扭簧6的一端与挡板5的正面固定 连接, 扭簧6的另一端与拉框1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 通。
16、过设置扭簧6, 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控 制拉链的开合时, 直接推动推板9和定位块11移动, 当定位块11与定位槽12分离后, 此时扭 簧6带动转轴4转动, 实现对拉绳2的松开过程。 0037 具体的, 如图6所示, 推板9设置为圆形, 且推板9的正面与拉框1的正面位于同一竖 直面内, 推板9的正面开设有旋转槽14, 通过设置推板9和旋转槽14, 使用者可以通过指甲和 旋转槽14控制推板9转动, 便于实现对拉绳2的收卷过程。 0038 具体的, 如图4所示, 定位块11设置为圆柱形, 定位块11的数量为四个, 定位槽12的 数量为若干个, 且四个定位块11和若干个定位槽12均呈环状设置, 通过设置定。
17、位块11为圆 柱形, 且定位块11为四个, 定位槽12为若干个, 便于定位块11和连接板10转动后可以顺利移 动至定位槽12内完成对连接板10和转轴4的定位。 0039 具体的, 如图2所示, 拉框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凸起16, 且凸起16采用软质橡 胶, 拉绳2采用碳纤维制成, 通过设置凸起16, 可以增大使用者手部与拉框1之间的摩擦。 0040 具体的, 如图1所示, 拉绳2的表面设置有荧光环15, 荧光环15采用氧化锌制成, 通 过设置荧光环15, 保证拉绳2在夜间有明显标志。 0041 工作原理: 使用时, 当需要收缩拉绳2时, 直接推动推板9移动, 同时定位块11远离 定位槽12移。
18、动, 当定位块11与定位槽12分离后, 此时可以直接转动推板9, 同时转轴4可以对 拉绳2进行收卷, 当拉绳2收卷至合适长度后, 此时可以松开推板9, 同时定位块11与放置板 13之间的磁力带动定位块11移动至定位槽12内, 此时完成对拉绳2的收缩过程, 当需要使用 本装置时, 直接推动推板9, 当定位块11与定位槽12分离后, 此时扭簧6带动转轴4转动实现 对拉绳2的松开, 当拉绳2松开至合适位置后, 此时可以松开推板9, 然后定位块11与放置板 13之间的磁力带动定位块11移动至定位槽12, 此时可以使用本装置控制拉链。 0042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54116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1354116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1354116 U 7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1354116 U 8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1354116 U 9 。
- 内容关键字: 伸缩 移动
井用踏步.pdf
油田用平板闸阀密封连接结构.pdf
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用于针织设备的供纱机构.pdf
魔方.pdf
防拱装置.pdf
2-乙基蒽醌生产用废酸处理装置.pdf
零件加工定位工装.pdf
水基压裂液搅拌装置.pdf
气动式料带接料台.pdf
电缆生产用托架.pdf
气体环境检测装置.pdf
建筑工程桩.pdf
混凝土保温体系.pdf
自动钉裤袢装置.pdf
无电动力驱动装置.pdf
多功能的离心泵生产加工装置.pdf
静脉设备摄像头模组异常检测的方法和系统.pdf
微模块机房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pdf
供排水设备关联数据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变化趋势的网络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pdf
结合事件日志和知识图谱的流程操作序列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功率监测系统.pdf
雷达产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pdf
纬纱绕卷装置.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pdf
基于大模型的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pdf
带有升降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表拍照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公路施工用岩土取样装置.pdf
能够快速调节的建筑施工用垂直检测设备.pdf
中央空调冷热源节能智控系统.pdf
水上天然气管道支护结构.pdf
一种耐高温的瓷砖背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地钉及其加工方法.pdf
一种磷霉素氨丁三醇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pdf
祛除青春痘、淡化痘印、痘疤的中药化妆品及制备方法.pdf
一种黄花菜锈病的接种栽培方法.pdf
一种载药氧化锌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气泡悬浮及气泡细化的高效曝气充氧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包装设计方法及系统.pdf
调控碲化锌晶体电阻率的退火方法.pdf
一种冻干机过滤器的完整性检测系统及方法.pdf
一种提高苗鸡品质的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方法.pdf
一种磁悬浮水蒸气压缩机的支座结构.pdf
一种没食子酸、大黄酸复合配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
一种消食解酒的藿香正气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可转动的果盘.pdf
一种防伪标识、生产工艺及识别方法.pdf
一种耐高温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及利用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