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pdf
《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465672.4 (22)申请日 2019.09.05 (73)专利权人 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航城街 道朝阳北路99号皇庭美域8幢2403 (72)发明人 苏祖芹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632 代理人 王晓丰 (51)Int.Cl. B01J 4/00(2006.01) B01J 19/18(2006.01) B08B 9/08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方便入。
2、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 装置 (57)摘要 一种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 装置, 包括釜体和搅拌杆, 所述釜体的顶端安装 有电动机和进料管, 且进料管垂直转动安装在釜 体的中轴线上, 所述进料管的内部安装有垂直分 布的转轴, 且转轴和进料管为转动连接, 并且两 者与釜体的中轴线在同一竖直线上, 所述转轴上 安装有搅拌杆, 且搅拌杆的上方设置有动力盒, 并且动力盒的底端通过斜杆和釜体的内壁相连 接, 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清理杆, 且清理杆的外表 面安装有清理刷, 并且转轴的顶端轴承连接有气 管; 该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 置, 搅拌方式更加多样化, 反应混合效率更高, 同 时。
3、可利用转轴的转动实现搅拌和下料均匀的双 重目的, 设计更加合理。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358747 U 2020.08.28 CN 211358747 U 1.一种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 包括釜体(1)和搅拌杆(6), 其特征 在于: 所述釜体(1)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机(2)和进料管(3), 且进料管(3)垂直转动安装在釜 体(1)的中轴线上, 所述进料管(3)的内部安装有垂直分布的转轴(5), 且转轴(5)和进料管 (3)为转动连接, 并且两者与釜体(1)的中轴线在同一竖直线上, 同时进料管(3)的内部设置 有安装在转轴(5)顶端的输料绞龙(4),。
4、 所述转轴(5)上安装有搅拌杆(6), 且搅拌杆(6)的上 方设置有动力盒(7), 并且动力盒(7)的底端通过斜杆(8)和釜体(1)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转 轴(5)上安装有清理杆(9), 且清理杆(9)的外表面安装有清理刷(10), 并且转轴(5)的顶端 轴承连接有气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管(3)的底端外壁焊接有第一齿条(31), 第一齿条(31)和水平分布的驱动齿轮 (32)相啮合, 且驱动齿轮(32)安装在电动机(2)的输出轴上, 并且进料管(3)的底端安装有 分料管(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
5、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料管(33)位于釜体(1)的内部, 其底端为向下为倾斜分布, 且分料管(33)的顶端和进 料管(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盒(7)的顶端和进料管(3)的封闭底端不接触设置, 且动力盒(7)的内部设置有第 二齿条(72)和第二锥齿(73)相啮合的第一锥齿(71), 并且第二齿条(72)等角度焊接在进料 管(3)底端, 第二锥齿(73)水平固定在转轴(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理杆(9)的内表。
6、面开设有气孔(91), 且气孔(91)和清理杆(9)内部的气腔(92)相连 通, 且气腔(92)和转轴(5)内部的空腔(93)相连通, 并且空腔(93)和气管(11)相连通。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58747 U 2 一种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 反应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的附加材料, 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能够明显 提高食品的口感、 营养价值以及存放时间, 由于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越来越快, 该行业对于食 品添加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
7、食品添加剂在生产过程中所需使用的基础设备便是反应釜, 但是现有的反应釜在加工食品添加剂等物料时存在以下缺点: 0003 物料在反应釜内投放时, 一般从顶端的进料口直接投放, 物料进入反应釜之后的 状态较为集中, 不便于物料的充分反应融合, 并且搅拌方式单一, 搅拌结构多为转轴底端的 搅拌杆等, 结构过于简单, 降低了反应混合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 包括 釜体和搅拌杆, 所述釜体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机和进料管, 且进料管垂直转动安装在釜体的 中。
8、轴线上, 所述进料管的内部安装有垂直分布的转轴, 且转轴和进料管为转动连接, 并且两 者与釜体的中轴线在同一竖直线上, 同时进料管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在转轴顶端的输料绞 龙, 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搅拌杆, 且搅拌杆的上方设置有动力盒, 并且动力盒的底端通过斜杆 和釜体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清理杆, 且清理杆的外表面安装有清理刷, 并且转 轴的顶端轴承连接有气管。 0006 所述进料管的底端外壁焊接有第一齿条, 第一齿条和水平分布的驱动齿轮相啮 合, 且驱动齿轮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 并且进料管的底端安装有分料管。 0007 所述分料管位于釜体的内部, 其底端为向下为倾斜分布, 且分料管的顶。
9、端和进料 管相连通。 0008 所述动力盒的顶端和进料管的封闭底端不接触设置, 且动力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 齿条和第二锥齿相啮合的第一锥齿, 并且第二齿条等角度焊接在进料管底端, 第二锥齿水 平固定在转轴上。 0009 所述清理杆的内表面开设有气孔, 且气孔和清理杆内部的气腔相连通, 且气腔和 转轴内部的空腔相连通, 并且空腔和气管相连通。 0010 有益效果是: 0011 1.进料管处的齿条和底端的锥齿结构设计, 便于利用转轴的转动实现进料管和输 料绞龙的同步反向转动, 实现物料输送的同时, 能利用分料管的旋转实现均匀下料; 0012 2.清理杆的内部结构设计, 在配合清理刷实现釜体内壁清理的。
10、同时, 通过导通气 体的方式实现物料的气泡搅拌, 混匀反应效果更好。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58747 U 3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料管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盒仰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理杆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
11、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如图1-图4所示, 一种方便入料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反应釜装置, 包括釜体1、 电动 机2、 进料管3、 第一齿条31、 驱动齿轮32、 分料管33、 输料绞龙4、 转轴5、 搅拌杆6、 动力盒7、 第 一锥齿71、 第二齿条72、 第二锥齿73、 斜杆8、 清理杆9、 气孔91、 气腔92、 空腔93、 清理刷10和 气管11, 釜体1的顶端安装有电动机2和进料管3, 且进料管3垂直转动安装在釜体1的中轴线 上, 进料管3的内部安装有垂直分布的转轴5, 且转轴5和进料管3为转动连接, 并且两者与釜 体1的中轴线在同一竖。
12、直线上, 同时进料管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在转轴5顶端的输料绞龙4, 转轴5上安装有搅拌杆6, 且搅拌杆6的上方设置有动力盒7, 并且动力盒7的底端通过斜杆8 和釜体1的内壁相连接, 转轴5上安装有清理杆9, 且清理杆9的外表面安装有清理刷10, 并且 转轴5的顶端轴承连接有气管11。 0019 进料管3的底端外壁焊接有第一齿条31, 第一齿条31和水平分布的驱动齿轮32相 啮合, 且驱动齿轮32安装在电动机2的输出轴上, 并且进料管3的底端安装有分料管33, 分料 管33位于釜体1的内部, 其底端为向下为倾斜分布, 且分料管33的顶端和进料管3相连通, 电 动机2的运行会带动驱动齿轮32同步转动。
13、, 在图2中驱动齿轮32和第一齿条31的啮合传动作 用下, 进料管3会同步的在釜体1顶端转动, 进料管3中的输料绞龙4会同步处于转动状态, 并 将物料从上至下输送至分料管33中, 由于分料管33与进料管3一同处于转动状态, 所以物料 在反应釜中的下落会更加均匀。 0020 动力盒7的顶端和进料管3的封闭底端不接触设置, 且动力盒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 齿条72和第二锥齿73相啮合的第一锥齿71, 并且第二齿条72等角度焊接在进料管3底端, 第 二锥齿73水平固定在转轴5上, 转动中的进料管3会带动第一锥齿71同步转动, 并且在第一 锥齿71和第二锥齿73的啮合传动作用下, 第一锥齿71的转动会带动。
14、转轴5同步反向转动, 因 此进料管3中的输料绞龙4会同步处于转动状态。 0021 清理杆9的内表面开设有气孔91, 且气孔91和清理杆9内部的气腔92相连通, 且气 腔92和转轴5内部的空腔93相连通, 并且空腔93和气管11相连通, 工作人员可将气管11与气 泵等供气设备相连接, 气体经由气管11进入到空腔93内部, 并且经由空腔93进入到图4中的 气腔92内部, 再经由气孔91冒出, 从而实现气动搅拌的目的。 0022 工作原理: 首先可将倒入进料管3中, 电动机2的运行会带动驱动齿轮32同步转动, 在图2中驱动齿轮32和第一齿条31的啮合传动作用下, 进料管3会同步的在釜体1顶端转动, 。
15、此时在图3中第二齿条72和第一锥齿71的啮合传动作用下, 转动中的进料管3会带动第一锥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58747 U 4 齿71同步转动, 并且在第一锥齿71和第二锥齿73的啮合传动作用下, 第一锥齿71的转动会 带动转轴5同步反向转动, 因此进料管3中的输料绞龙4会同步处于转动状态, 并将物料从上 至下输送至分料管33中, 由于分料管33与进料管3一同处于转动状态, 所以物料在反应釜中 的下落会更加均匀。 0023 转轴5在转动过程中同时会带动图1中的搅拌杆6和清理杆9同步转动, 搅拌杆6转 动的作用是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 而清理杆9的转动则是为了带动其外侧的清理刷1。
16、0同步 转动, 从而实现对釜体1内壁进行清理的目的, 工作人员可将气管11与气泵等供气设备相连 接, 气体经由气管11进入到空腔93内部, 并且经由空腔93进入到图4中的气腔92内部, 再经 由气孔91冒出, 从而实现气动搅拌的目的。 0024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 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 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 也应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58747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358747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358747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358747 U 8 。
- 内容关键字: 方便 食品添加剂 生产 反应 装置
输液杆的线缆伸缩结构.pdf
环境大气粉尘采样仪.pdf
降低虾苗孵化水中氨氮含量的装置.pdf
高压线圈浇注模具.pdf
反应釜控温系统.pdf
金属锂浇铸装置.pdf
医用输液管加热保温装置.pdf
螺杆钻具清洗装置.pdf
多功能布料收卷装置.pdf
用于图书馆的高处夹持取书装置.pdf
智能化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pdf
便携式环境检测仪.pdf
便于安装的防结垢环保矿用管材.pdf
曝气生物滤池除磷装置.pdf
基于睡眠感知的音乐振动理疗仪.pdf
钢板建材加工的激光切割装置.pdf
毫米波被动辐射成像测距装置.pdf
医用分叶球囊.pdf
基于波码通信的分层注水执行装置.pdf
折合型保鲜膜切割滑刀.pdf
注塑件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智能调控方法.pdf
书本包装设备.pdf
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pdf
作物种植地膜拆除装置.pdf
水平放置的可搬运激光稳频腔的安装结构.pdf
气体静压转台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气体静压转台.pdf
数据要素处理方法和装置.pdf
用于组装气雾剂产品的组装设备.pdf
老年人用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设备.pdf
全液晶仪表故障报警存储系统及方法.pdf
木通皂苷D在制备抗骨骼肌萎缩、肌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不依赖地图信息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pdf
治疗肌肉萎缩的寡核苷酸药物.pdf
聚合物辅助的有益剂递送体系.pdf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芬太尼经皮外用贴剂.pdf
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pdf
地非司罗分散片.pdf
一种治疗筋骨病的骨病贴膏及其制备方法.pdf
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组合治疗.pdf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丹红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调节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管舒缩症的用途.pdf
治疗剂.pdf
5-羟甲基糠醛的药物用途.pdf
阿朴吗啡和其类似物的糖苷和原酸酯糖苷衍生物及其用途.pdf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癌症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pdf
细胞裂解物的药用组合物及其生产和使用方法.pdf
降低了滥用可能的经皮止痛系统.pdf
复合生物制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加巴喷丁片剂及其制备.pdf
含有碱性或酸性药物化合物、表面活性剂以及生理上可接受的水溶性酸或碱的药物组合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