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1548862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7.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32145.X (22)申请日 2019.11.11 (73)专利权人 景德镇乐荣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333400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景德 镇陶瓷工业园区 (老机场路) (72)发明人 雷勉昕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6129 代理人 艾秋香 (51)Int.Cl. B28C 3/00(2006.01) B28C 7/16(2006.01) B28B 1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57。

2、)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 机,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 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混料腔和导料腔, 其 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所述混料腔内设置有混料机 构, 其底部开设有导料管, 所述导料管的底端管 口延伸至导料腔内, 其管内安装有阀门, 所述壳 体的一侧设置有运料机构, 所述导料腔靠近运料 机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导料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 的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具有结构设计合理, 原料不易粘附, 并且运料过程中原料不易洒落等 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362851 U 2020.08.28 CN 211362851 U 1.一。

3、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包括底座(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 有壳体(2), 所述壳体(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混料腔(3)和导料腔(4), 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5), 所述混料腔(3)内设置有混料机构, 其底部开设有导料管(6), 所述导料管(6)的底端管 口延伸至导料腔(4)内, 其管内安装有阀门(7), 所述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运料机构, 所述 导料腔(4)靠近运料机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导料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料机构包括第 一电机(9), 所述第一电机(9)固定安装在混料腔(3)的侧壁, 其输出端固定安装。

4、有混料轴 (10), 所述混料轴(10)的末端贯穿混料腔(3)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 其轴身固定 安装有若干片混料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料叶(12)的数 量不少于五片, 并呈等距分布, 且每片所述混料叶(12)的底端表面均设置有毛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料腔(3)的底 部端面为倒三角形, 靠近中心位置的所述混料叶(12)长度大于位于两侧位置的混料叶(12) 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料腔(4)的底 部端面为倾斜结构, 。

5、其靠近导料口(8)一端的高度小于远离导料口(8)一端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料机构包括运 料架(13), 所述运料架(13)位于底座(1)的上方, 其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对支架(14), 所述支 架(14)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 所述运料架(13)的内部开设有运料槽(15), 所述运料槽(15) 内设置有一对轮轴(16), 一对所述轮轴(16)的两端均贯穿运料槽(15)并固定连接有传动块 (17), 且一对所述轮轴(16)上均固定安装有运料轮(18), 一对所述运料轮(18)之间传动连 接有运料带(19), 所述运料带(19)的表面固定安装。

6、有若干个运料斗(20), 所述底座(1)上固 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1), 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带(22), 所述传动 带(22)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在其中一个传动块(17)上, 所述运料架(13)的末端底部开设有出 料口(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料斗(20)等距 分布于运料带(19)的表面, 且每个所述运料斗(20)的大小均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料斗(20)的两 侧外壁与运料槽(15)的内壁之间均留有2cm的缝隙。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628。

7、51 U 2 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电陶瓷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背景技术 0002 压电陶瓷是一类具有压电特性的电子陶瓷材料, 它能使机械能和电能互相转换。 压电陶瓷除具有压电性外,还具有介电性、 弹性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 声传感器、 声 换能器、 超声马达等。 压电陶瓷除了用于高科技领域, 它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服 务, 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0003 压电陶瓷在配料过程中, 需要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 然后再将混合后 的原料运送到生产线进行进一步加工。 现有的设备在对压电陶瓷原料进行混合时, 原料容。

8、 易粘附在容器内壁, 难以清除干净, 并且运料过程中原料容易洒落,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 费, 因此急需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压电陶瓷原料在混料过程中容 易粘附在容器内壁, 并且运料过程中容易洒落, 从而造成原料浪费的缺陷, 提供一种压电陶 瓷配料上料机。 所述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具有结构设计合理, 原料不易粘附, 并且运料 过程中原料不易洒落等特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包括 底座,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 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混料腔和导料腔, 其顶 部开设有。

9、进料口, 所述混料腔内设置有混料机构, 其底部开设有导料管, 所述导料管的底端 管口延伸至导料腔内, 其管内安装有阀门, 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运料机构, 所述导料腔靠 近运料机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导料口。 0006 优选的, 所述混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混料腔的侧壁, 其 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混料轴, 所述混料轴的末端贯穿混料腔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其 轴身固定安装有若干片混料叶。 0007 优选的, 所述混料叶的数量不少于五片, 并呈等距分布, 且每片所述混料叶的底端 表面均设置有毛刷。 0008 优选的, 所述混料腔的底部端面为倒三角形, 靠近中心位置的所述混料叶长度。

10、大 于位于两侧位置的混料叶长度。 0009 优选的, 所述导料腔的底部端面为倾斜结构, 其靠近导料口一端的高度小于远离 导料口一端的高度。 0010 优选的, 所述运料机构包括运料架, 所述运料架位于底座的上方, 其底部固定连接 有一对支架, 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所述运料架的内部开设有运料槽, 所述运料槽内 设置有一对轮轴, 一对所述轮轴的两端均贯穿运料槽并固定连接有传动块, 且一对所述轮 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运料轮, 一对所述运料轮之间传动连接有运料带, 所述运料带的表面固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62851 U 3 定安装有若干个运料斗, 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 。

11、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 连接有传动带, 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在其中一个传动块上, 所述运料架的末端底 部开设有出料口。 0011 优选的, 所述运料斗等距分布于运料带的表面, 且每个所述运料斗的大小均相等。 0012 优选的, 所述运料斗的两侧外壁与运料槽的内壁之间均留有2cm的缝隙。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 结构设计合理, 通过混料机构可对压电陶瓷原料进行混料处理, 同时可对混料 腔的底部端面进行刮刷, 以有效防止原料粘附在混料腔的底部端面上; 0015 2、 通过运料机构可将混料之后的原料运送至生产线, 以便对其进行后续加工处 理, 。

12、并且在运料过程中可防止原料洒落, 从而有效避免了浪费。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混料轴与混料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运料架的俯视图。 0019 图中标号: 1、 底座; 2、 壳体; 3、 混料腔; 4、 导料腔; 5、 进料口; 6、 导料管; 7、 阀门; 8、 导料口; 9、 第一电机; 10、 混料轴; 11、 限位块; 12、 混料叶; 13、 运料架; 14、 支架; 15、 运料槽; 16、 轮轴; 17、 传动块; 18、 运料轮; 19、 运料带; 20、 运料斗; 21、 第二电机; 22、 传动带; 23、 出。

13、料 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 包括底 座1, 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 壳体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混料腔3和导料腔4, 其顶部开 设有进料口5, 混料腔3内设置有混料机构, 混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9, 第一电。

14、机9固定安装在 混料腔3的侧壁, 通过导线外接电源, 其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混料轴10, 混料轴10的末端贯穿 混料腔3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 其轴身固定安装有若干片混料叶12, 混料叶12的数 量不少于五片, 并呈等距分布, 且每片混料叶12的底端表面均设置有毛刷, 混料腔3的底部 端面为倒三角形, 靠近中心位置的混料叶12长度大于位于两侧位置的混料叶12长度, 当混 料轴10带动混料叶12转动时可利用毛刷对混料腔3的底部端面进行刮刷, 以避免原料粘附 在混料腔3的底部端面上, 混料腔3的底部开设有导料管6, 导料管6的底端管口延伸至导料 腔4内, 其管内安装有阀门7, 壳体2的一侧设置。

15、有运料机构, 运料机构包括运料架13, 运料架 13位于底座1的上方, 其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对支架14, 支架14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 运料架13 的内部开设有运料槽15, 运料槽15内设置有一对轮轴16, 一对轮轴16的两端均贯穿运料槽 15并固定连接有传动块17, 且一对轮轴16上均固定安装有运料轮18, 一对运料轮18之间传 动连接有运料带19, 运料带1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运料斗20, 运料斗20等距分布于运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62851 U 4 料带19的表面, 且每个运料斗20的大小均相等, 利用运料斗20可将压电陶瓷原料运送至生 产线, 运料斗20的两侧外壁。

16、与运料槽15的内壁之间均留有2cm的缝隙, 可保证运料斗20的正 常运输, 同时也可防止缝隙过大而造成原料洒落, 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1, 第二电 机21与第一电机9的型号均选用Y2/YE2-132M-4极, 并通过导线外接电源, 第二电机21的输 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带22, 传动带22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在其中一个传动块17上, 利用传 动带22可带动传动块17连同运料轮18一起转动, 从而带动运料带19移动, 运料架13的末端 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3, 导料腔4靠近运料机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导料口8, 导料腔4的底部端 面为倾斜结构, 其靠近导料口8一端的高度小于远离导料口8一端的高度,。

17、 当原料进入导料 腔4后可沿着倾斜端面落到运料斗20内, 从而有效防止原料洒落而造成浪费。 0022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首先将待配料的压电陶瓷原料通过进料口5导入 至混料腔3, 然后通过外接电源驱动第一电机9使其带动混料轴10旋转, 混料轴10转动后带 动混料叶12一起转动, 利用混料叶12可对原料进行混料, 同时可对混料腔3的底部端面进行 刮刷, 以有效防止原料粘附在混料腔3的底部端面上, 混料完成后打开阀门7, 以便通过导料 管6将原料导入至导料腔4, 原料进入导料腔4后沿着倾斜端面进入导料口8并落到运料斗20 内, 此时通过外接电源驱动第二电机21使其借由传动带22带动传。

18、动块17旋转, 传动块17旋 转后带动运料轮18一起转动, 而运料轮18转动后又带动运料带19连同运料斗20一起移动, 从而可利用运料斗20将压电陶瓷原料运送至生产线, 之后原料通过出料口23导出, 以便对 其进行后续加工处理。 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62851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362851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362851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压电 陶瓷 配料 上料机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压电陶瓷配料上料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54886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