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pdf
《注塑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模具.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348283.3 (22)申请日 2019.08.20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福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 道潭头社区恒生工业园厂房8栋 (72)发明人 古世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405 代理人 卢杏艳 (51)Int.Cl. B29C 45/38(2006.01) B29C 45/40(2006.01) B29C 45/6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注塑模具 (57)摘。
2、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注塑模具, 包括模具箱 体、 安装在模具箱体底部四个拐角处的支撑腿、 注塑管、 上模和下模, 所述模具箱体的两侧顶部 均安装有伸缩板, 所述模具箱体的两侧均连通有 注塑管, 所述模具箱体的两侧位于注塑管的下方 安装有收集箱。 本实用新型中, 首先, 通过注塑管 向上模与下模之间注入塑料液体, 通过液压油缸 将顶升底板向上推动, 带动水口切刀和顶升侧板 向上挤压, 通过水口切刀将塑料产品两侧多余的 水口残留切除, 使得塑料产品在脱模前将水口切 除, 提升了生产的效率, 其次, 通过顶升侧板和顶 升底板带动上模和下模的同步向上顶升, 将塑料 产品向前或向后推动完成脱模, 提升了。
3、脱模的效 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363322 U 2020.08.28 CN 211363322 U 1.注塑模具, 包括模具箱体(1)、 安装在模具箱体(1)底部四个拐角处的支撑腿(2)、 注 塑管(7)、 上模(6)和下模(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箱体(1)的两侧顶部均安装有伸缩板 (3), 所述伸缩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6), 所述模具箱体(1)的两侧均连通有注塑管 (7), 所述模具箱体(1)的两侧位于注塑管(7)的下方安装有收集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 液压油缸(。
4、9), 所述液压油缸(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升底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升底板(12)的顶部两侧均固定 连接有支撑板(13), 所述支撑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口切刀(11), 且水口切刀(11)的 前后端面与模具箱体(1)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13)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 顶升侧板(14), 所述顶升侧板(14)的顶部与水口切刀(11)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箱体(1)的内侧前后端面位 于水口切刀(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
5、 所述限位块(15)的顶部设置有下模(10), 且下模(10)的两侧壁与水口切刀(11)的侧壁贴合, 并且下模(10)的前后壁与模具箱体(1) 的内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6)的前后端面均固定连接 有呈T形结构的卡扣(4), 所述卡扣(4)的竖直端前端面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栓(5), 所述 模具箱体(1)的前后端面位于螺栓(5)一侧均开设有配合螺栓(5)使用的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升侧板(14)顶部和上模(6)间 的距离与下模(10)底部和顶升底板(12)顶部间的距离相等。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6、 211363322 U 2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 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 工具。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 具体指将受热融化 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 经冷却固化后, 得到成形品。 0003 然而现有的注塑模具仍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 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的注塑模具在塑 料产品脱模后大多会在塑料产品上留下水口残留, 需人工再次对塑料产品进行加工, 将塑 料产品水口进行处理, 浪费人力, 且效率低, 其次, 现有的注塑模具大多采用倾。
7、斜脱模的方 式, 脱模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为了解决水口残留和脱模效率低的问题, 而提出的注塑 模具。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注塑模具, 包括模具箱体、 安装在模具箱体底部四个拐角处的支撑腿、 注塑管、 上 模和下模, 所述模具箱体的两侧顶部均安装有伸缩板, 所述伸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 所述模具箱体的两侧均连通有注塑管, 所述模具箱体的两侧位于注塑管的下方安装有收集 箱。 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 所述模具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缸, 所述液压油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升 底板。。
8、 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 所述顶升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 口切刀, 且水口切刀的前后端面与模具箱体的内壁贴合。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 所述支撑板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顶升侧板, 所述顶升侧板的顶部与水口切刀的顶 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00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 所述模具箱体的内侧前后端面位于水口切刀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所述限位 块的顶部设置有下模, 且下模的两侧壁与水口切刀的侧壁贴合, 并且下模的前后壁与模具 箱体的内壁贴合。 00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
9、016 所述上模的前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呈T形结构的卡扣, 所述卡扣的竖直端前端面 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栓, 所述模具箱体的前后端面位于螺栓一侧均开设有配合螺栓使用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63322 U 3 的螺孔。 001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 所述顶升侧板顶部和上模间的距离与下模底部和顶升底板顶部间的距离相等。 0019 综上所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0 1、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注塑管向上模与下模之间注入塑料液体, 通过液压油缸将 顶升底板向上推动, 带动水口切刀和顶升侧板向上挤压, 通过水口切刀将塑料产品两侧多。
10、 余的水口残留切除, 当水口切刀移动至上模底部时, 关闭液压油缸, 停止对水口切刀的顶 升, 利用水口切刀向上切割, 使得塑料产品在脱模前将水口切除, 提升了生产的效率。 0021 2、 本实用新型中, 塑料产品成型后, 通过将螺栓旋合出模具箱体的螺孔内, 再次打 开液压油缸, 通过顶升侧板和顶升底板带动上模和下模的同步向上顶升, 直至将上模和下 模顶升出模具箱体内, 手动向上提拉上模, 将塑料产品向前或向后推动, 完成塑料产品的脱 模, 脱模后对液压油缸泄压, 上模与下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 只需再次将螺栓旋合 至螺栓孔内, 再次从注塑管内注入塑料液体, 提升了生产的效率, 不会存在顶。
11、升力度和速度 不均将塑料产品损坏的情况, 有效的保护的塑料产品, 提升了脱模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2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0024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箱体和下模的侧剖图的结构示意 图。 0025 图例说明: 0026 1、 模具箱体; 2、 支撑腿; 3、 伸缩板; 4、 卡扣; 5、 螺栓; 6、 上模; 7、 注塑管; 8、 收集箱; 9、 液压油缸; 10、 下模; 11、 水口切刀; 12、 顶升底板; 13、 支撑板; 14、 顶升侧板; 15、 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
12、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注塑模具, 包括模具箱体1、 安装在 模具箱体1底部四个拐角处的支撑腿2、 注塑管7、 上模6和下模10, 模具箱体1的两侧顶部均 安装有伸缩板3, 伸缩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6, 模具箱体1的两侧均连通有注塑管7, 模 。
13、具箱体1的两侧位于注塑管7的下方安装有收集箱8, 通过注塑管7的设置, 将液体塑料注入 上模6与下模10之间, 通过收集箱8将切除水口产生的废料回收利用。 0029 具体的, 如图2和图3所示, 模具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缸9, 液压油缸9的 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升底板12, 顶升底板12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 支撑板13的 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口切刀11, 且水口切刀11的前后端面与模具箱体1的内壁贴合, 支撑板13 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顶升侧板14, 顶升侧板14的顶部与水口切刀11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 线, 模具箱体1的内侧前后端面位于水口切刀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 限位。
14、块15的顶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63322 U 4 部设置有下模 10, 且下模10的两侧壁与水口切刀11的侧壁贴合, 并且下模10的前后壁与模 具箱体1的内壁贴合, 通过启动液压油缸9, 带动顶升底板12向上移动, 同时顶升侧板14和水 口切刀11向上顶升, 通过水口切刀11将多余的水口残留切除, 当顶升侧板14位于上模6的底 部时关闭液压油缸9, 当塑料成型后, 再次打开液压油缸9, 使得顶升底板12和顶升侧板14分 别带动下模10和上模6的同步顶升, 将上模6和下模10顶出模具箱体1。 0030 具体的, 如图1所示, 上模6的前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呈T形结构的卡扣4, 。
15、卡扣4的 竖直端前端面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栓5, 模具箱体1的前后端面位于螺栓5一侧均开设有 配合螺栓5使用的螺孔, 通过将螺栓5旋入螺孔内, 将上模6固定在模具箱体1的顶部。 0031 具体的, 如图2所示, 所述顶升侧板14顶部和上模6间的距离与下模10底部和顶升 底板12顶部间的距离相等, 保持上模6和下模10的同步顶升。 0032 工作原理: 使用时, 通过注塑管7将液体塑料注入上模6与下模10之间, 通过打开液 压油缸9带动顶升底板12向上移动, 从而带动顶升侧板14和水口切刀11上升, 通过水口切刀 11将多余的水口残余切除, 切除的水口残留通过注塑管7流入收集箱8内回收利用, 当。
16、水口 切刀11切割至上模6底部时, 关闭液压油缸9, 停止顶升, 塑料产品成型后, 将螺栓5旋合出螺 孔内部, 再次打开液压油缸9, 通过顶升侧板14和顶升底板12分别将上模6和下模10向上同 步顶升, 将上模6与下模10顶升出模具箱体1内部, 将上模6向上抬升至塑料成品顶部, 将塑 料成品向前推动, 完成塑料产品脱模, 此时将液压油缸9泄压, 使得下模10 与上模6在重力 作用下自动复位, 再次通过螺栓5, 将塑料液体注入模具箱体1 内。 0033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63322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363322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363322 U 7 。
- 内容关键字: 注塑 模具
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充电座.pdf
汽车智能避碰装置.pdf
骨料分选系统.pdf
片材生产用冷却设备.pdf
排水管道定位结构.pdf
一体式地面操作控制台.pdf
调色色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线圈吊具.pdf
下肢体能训练机器人.pdf
具有振动功能的发声装置.pdf
方便调整的缝纫机卷布装置.pdf
通讯接口.pdf
挤浆机加料装置.pdf
检测光刻胶适用性的方法及装置.pdf
齿轮箱生产用滚齿装置.pdf
基于动态规划和量子退火的RNA结构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UWB的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pdf
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内置光纤电缆导体的制作方法.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噪声等级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轨道交通车辆电连接器用固定框装置.pdf
碳氮共渗的加热装置.pdf
油田隐患井报废的连续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pdf
多角度辐照抗菌装置及其在制备抗菌面料中的应用.pdf
流星雨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航路与平台之间安全距离的评估方法、电子设备.pdf
混凝土密实用混凝土振动装置.pdf
基于NS3网络仿真平台的数据链仿真方法.pdf
双重降低残碱的高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PTFE膜自动缠卷设备及缠卷方法.pdf
装配式断热桥楼宇景观亮化结构及其应用.pdf
一种多功能大衣展示柜.pdf
系列洗碗机的内胆的制造方法及内胆.pdf
一种自动提示信件数量的新型信箱.pdf
一种多功能建筑设计平台.pdf
一种应用于机械专业学习的实验桌.pdf
充电水杯.pdf
一种具有电磁保护开关的燃气蒸饭柜.pdf
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多功能课桌及其工作方法.pdf
一种防潮除湿图书柜.pdf
透气装置及洗碗机.pdf
一种多功能厨房置物架.pdf
一种多功能清洁装置.pdf
一种卫浴五金挂件.pdf
精准局部加热激光烹饪器及其连接结构.pdf
一种具有冲洗作用的谷物热煮机.pdf
一种农副产品销售架.pdf
一种多功能办公桌.pdf
自动升降头枕架.pdf
一种书库专用书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