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pdf
《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379847.X (22)申请日 2019.08.23 (73)专利权人 陈奕旭 地址 323500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 县秋炉乡坑边村湖后15号 (72)发明人 陈奕旭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514 代理人 王莹 (51)Int.Cl. E03B 3/02(2006.01) E01H 3/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57)摘要 本实。
2、用新型公开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 统, 包括储水装置、 开启组件以及注水组件, 所述 储水装置的上部设置有雨水收集口, 所述储水装 置的底部还设置有洒水口; 所述开启组件包括设 置于所述洒水口的第一止回阀以及启闭所述第 一止回阀的温度感应机构, 所述温度感应机构通 过一转动杆顶开所述第一止回阀; 所述注水组件 包括连通雨水收集口和建筑物排水管的U形管, 所述U形管通过三通接头与排水管的侧壁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在雨天时, 能够将 雨水收集到储水装置中, 在天气较为炎热, 道路 温度较高时, 将储存的雨水释放, 能够起到降温 作用, 既减轻了雨天时的排涝压力, 也节约了道 路降温所。
3、消耗的水, 一举两得。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1368864 U 2020.08.28 CN 211368864 U 1.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储水装置, 所述储水装置的上部设置有雨水收集口(120), 所述储水装置的底部还设置 有洒水口; 开启组件, 所述开启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洒水口的第一止回阀(200)以及启闭所述第 一止回阀(200)的温度感应机构, 所述温度感应机构通过一转动杆(210)顶开所述第一止回 阀(200); 及 注水组件, 所述注水组件包括连通雨水收集口(120)和建筑物排水管(400)的U形管 (420), 所述U形管。
4、(420)通过三通接头(410)与排水管(400)的侧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装置包括 多个连接在一起的储水箱(100), 所述储水箱(100)呈长条形, 多个储水箱(100)首尾相连形 成道路隔离带, 相邻的储水箱(100)之间设置有连接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感应机构 包括一密封的气体膨胀瓶(230)以及与所述气体膨胀瓶(230)连通的转换机构, 所述转换机 构将气体的膨胀转化为动能并推动所述转动杆(210)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其特征。
5、在于, 所述转换机构包括 一密封筒(220), 所述密封筒(220)内滑动设置有活塞(222), 所述密封筒(220)的下端通过 一气体导管(231)与气体膨胀瓶(230)连通, 所述活塞(222)上固定有一连杆(223), 所述连 杆(223)伸出所述密封筒(220)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210)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杆(210) 包括受力段(211)、 中间段(212)和动作段(213), 所述受力段(211)与所述连杆(223)铰接, 所述中间段(212)由受力段(211)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中间段(212)远离所述连杆 (。
6、223)的一端与所述洒水口转动连接, 所述动作段(213)固定设置与所述中间段(212)远离 所述连杆(223)的一端, 所述动作段(213)远离所述中间段(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止回阀 (200)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 装置的上部还设置有补充口(130), 所述补充口(130)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300), 所述储水 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止回阀(300)的水位感应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位感应机构 包括设置于储水装置外的一根竖直管道(140)以及设置于竖直管道。
7、(140)下方的平衡杆 (310), 所述竖直管道(140)与所述储水装置形成连通器, 所述竖直管道(140)内设置有浮标 (141), 所述平衡杆(310)的一端设置有盛水斗(320), 所述盛水斗(320)位于所述洒水口下 方, 所述平衡杆(3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拉线(311)与所述第二止回阀(300)连接, 所述盛水 斗(320)底部还设置有水阀(321), 所述水阀(321)与所述浮标(141)通过第二拉线(322)连 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线 (322)通过第二滑轮组设置于浮标(141)和水阀(321)之间, 所述浮标(1。
8、41)上升时, 水阀 (321)被抬起打开, 所述第一拉线(311)通过第一滑轮组设置于平衡杆(310)和第二止回阀 (300)连接, 所述平衡杆(310)连接第一拉线(311)的一端上升时, 所述第二止回阀(300)被 打开。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368864 U 2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直管道 (140)内还设置有限制浮标(141)上浮高度的限位网(142), 所述限位网(142)设置于竖直管 道(140)的中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368864 U 3 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技术领域 0。
9、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室外温度调节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 海绵城市, 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 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变 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也可称之为 “水弹性城市” 。 0003 现有技术中的雨水被绿植和绿植下方的可渗透土地吸收, 然后在晴天的时候缓慢 释放以浇灌绿植。 但是在雨季的降水量绝大部分都不能被吸收和利用, 多通过下水道排走, 而夏天艳阳高照的时候, 路面温度过高, 又需要人工洒水降温, 导致雨水不能被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露天集。
10、水出水降温系统, 能够将雨 水收集起来, 并在气温较高的时候洒在道路上降温, 对雨水的利用更加充分。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包括: 0006 储水装置, 所述储水装置的上部设置有雨水收集口, 所述储水装置的底部还设置 有洒水口; 0007 开启组件, 所述开启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洒水口的第一止回阀以及启闭所述第一 止回阀的温度感应机构, 所述温度感应机构通过一转动杆顶开所述第一止回阀; 及 0008 注水组件, 所述注水组件包括连通雨水收集口和建筑物排水管的U形管, 所述U形 管通过三通接头与排水管的侧壁连通。 0009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在雨天时, 能。
11、够将雨水收集到储水装置中, 在天气较 为炎热, 道路温度较高时, 将储存的雨水释放, 能够起到降温作用, 既减轻了雨天时的排涝 压力, 也节约了道路降温所消耗的水, 一举两得。 且储水装置内还设置有温度感应组件, 能 够在温度较高时自动打开洒水口, 需要的人力较少。 0010 进一步, 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多个连接在一起的储水箱, 所述储水箱呈长条形, 多个 储水箱首尾相连形成道路隔离带, 相邻的储水箱之间设置有连接阀门。 能够代替现有的隔 离带, 装有水的储水箱还能够作为防撞墙使用, 当车辆撞上储水箱时, 储水箱能够吸收车辆 的冲击力, 减小对车辆以及驾乘人员的损伤。 0011 进一步, 所述温。
12、度感应机构包括一密封的气体膨胀瓶以及与所述气体膨胀瓶连通 的转换机构, 所述转换机构将气体的膨胀转化为动能并推动所述转动杆运动。 当温度升高 时, 气体膨胀瓶内的气体的体积能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气温升高时, 气体的体积变 大, 当气温降低时, 气体的体积变小。 0012 进一步, 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一密封筒, 所述密封筒内滑动设置有活塞, 所述密封筒 的下端通过一气体导管与气体膨胀瓶连通, 所述活塞上固定有一连杆, 所述连杆伸出所述 密封筒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铰接。 所述气体膨胀时能够推动活塞移动, 实现将气温变化转 说明书 1/5 页 4 CN 211368864 U 4 化为转动杆的动力。
13、。 0013 进一步, 活塞与所述密封筒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气囊。 所述气囊能够增加密封筒的 密封性能, 保证气体膨胀瓶内的气体不会泄漏。 0014 进一步, 所述转动杆包括受力段、 中间段和动作段, 所述受力段与所述连杆铰接, 所述中间段由受力段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中间段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洒水口 转动连接, 所述动作段固定设置与所述中间段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 所述动作段远离所述 中间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止回阀相接触。 所述转动杆被连杆顶起时, 所述动作段随之翻转 以顶开第一止回阀, 完成对洒水口的开启。 0015 进一步, 所述储水装置的上部还设置有补充口, 所述补充口上设置有第二止回。
14、阀, 所述储水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止回阀的水位感应机构。 0016 进一步, 所述水位感应机构包括设置于储水装置外的一根竖直管道以及设置于竖 直管道下方的平衡杆, 所述竖直管道与所述储水装置形成连通器, 所述竖直管道内设置有 浮标, 所述平衡杆的一端设置有盛水斗, 所述盛水斗位于所述洒水口下方, 所述平衡杆的另 一端通过第一拉线与所述第二止回阀连接, 所述盛水斗底部还设置有水阀, 所述水阀与所 述浮标通过第二拉线连接。 当储水装置内的水下降到设定位置时, 所述水阀关闭, 使得盛水 斗内会盛满洒水口洒出的水, 进而使得平衡杆向盛水斗一端下沉, 进而带动第一拉线将第 二止回阀打开, 实现对储水。
15、装置内补水。 0017 进一步, 所述第二拉线通过第二滑轮组设置于浮标和水阀之间, 所述浮标上升时, 水阀被抬起打开, 所述第一拉线通过第一滑轮组设置于平衡杆和第二止回阀连接, 所述平 衡杆连接第一拉线的一端上升时, 所述第二止回阀被打开。 第一滑轮组能够改变浮标浮力 的传递方向, 使得浮标和水阀同向移动, 同理, 所述第二滑轮组使得平衡杆向上移动时打开 第二止回阀。 0018 进一步, 所述竖直管道内还设置有限制浮标上浮高度的限位网, 所述限位网设置 于竖直管道的中部。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
16、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在所有附图中, 类似的 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 附图中, 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 绘制。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位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 储水箱100、 延伸管110、 雨水收集口120、 补充口130、 竖直管道140、 浮标 141、 限位网142、 第一止回阀200、 转动杆210、 受力段211、 中间。
17、段212、 动作段213、 密封筒 220、 气囊221、 活塞222、 连杆223、 气体膨胀瓶230、 气体导管231、 第二止回阀300、 平衡杆 310、 第一拉线311、 盛水斗320、 水阀321、 第二拉线322、 排水管400、 三通接头410、 浮标141、 U 说明书 2/5 页 5 CN 211368864 U 5 形管420、 补水管道500、 总闸5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仅 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因此只作为示例, 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7 需要。
18、注意的是, 除非另有说明, 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 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8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度” 、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顺时 针” 、“逆时针” 、“轴向” 、“径向” 、“周向”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19、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 在本申请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定” 等 术语应做广义、 0030 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 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在本申请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 或 “下” 可以 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
20、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0032 如图1-5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包括储水装置、 开启组 件以及注水组件, 所述储水装置的上部设置有雨水收集口120, 所述储水装置的底部还设置 有洒水口; 所述开启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洒水口的第一止回阀200以及启闭所述第一止回 阀200的温度感应机构, 所述温度感应机构通过一转动杆210顶开所述第一止回阀200; 所述 注水组件包括连通雨水收集口 120和建筑物排水管400的U形管420, 所述U形管420通过三 通接头410与排水管400的侧壁连通。 0033 在雨天时, 能够将雨水收集到储水装置中, 在天气较为炎热。
21、, 道路温度较高时, 将 储存的雨水释放, 能够起到降温作用, 既减轻了雨天时的排涝压力, 也节约了道路降温所消 耗的水, 一举两得。 且储水装置内还设置有温度感应组件, 能够在温度较高时自动打开洒水 口, 需要的人力较少。 0034 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多个连接在一起的储水箱100, 所述储水箱100呈长条形, 多个 储水箱100首尾相连形成道路隔离带, 相邻的储水箱100之间设置有连接阀门。 能够代替现 有的隔离带, 储水箱100优选塑料材质制作, 形变能力更强, 使得装有水的储水箱100还能够 作为防撞墙使用, 当车辆撞上储水箱 100时, 储水箱100能够吸收车辆的冲击力, 减小对车 辆以。
22、及驾乘人员的损伤。 为了使洒水口洒出的水更加均匀, 在储水箱100的底部均匀设置有 一排洒水口, 洒水口向外延伸设置有延伸管110, 所述延伸管110位于地面上方。 为了防止洒 水口被封堵, 在所述延伸管110的管口处还设置有防堵网。 对已经存在的隔离带, 可以在隔 离带中间直接放置储水箱100。 说明书 3/5 页 6 CN 211368864 U 6 0035 所述温度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储水箱100的下部, 所述温度感应机构包括一密封 的气体膨胀瓶230以及与所述气体膨胀瓶230连通的转换机构, 所述转换机构将气体的膨胀 转化为动能并推动所述转动杆210运动。 当温度升高时, 气体膨胀瓶2。
23、30内的气体的体积能 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气温升高时, 气体的体积变大, 当气温降低时, 气体的体积变小。 所述气体膨胀瓶230内部封装有挥发液, 以保障气体的供应, 本实施例中的挥发液为水, 水 更加廉价, 节约成本。 0036 参见图4, 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一密封筒220, 所述密封筒220的上部呈圆柱形, 下部 呈圆锥形, 所述密封筒220内滑动设置有活塞222, 所述密封筒220 的下端通过一气体导管 231与气体膨胀瓶230连通, 所述活塞222上固定有一连杆223, 所述连杆223伸出所述密封筒 220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210铰接。 所述气体膨胀时能够推动活塞222移动, 实现。
24、将气温变化 转化为转动杆210 的动力。 活塞222与所述密封筒220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气囊221。 所述气囊 221 能够增加密封筒220的密封性能, 保证气体膨胀瓶230内的气体不会泄漏。 当温度下降 时, 气囊221内的水蒸气液化回流到气体膨胀瓶230内, 使得气囊 221萎缩, 滑块重新回到原 始位置, 第一止回阀200重新关闭。 0037 参见图4, 所述转动杆210包括受力段211、 中间段212和动作段213, 所述受力段211 与所述连杆223铰接, 所述中间段212由受力段211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中间段212远 离所述连杆223的一端与所述洒水口转动连接, 所述动作段2。
25、13固定设置与所述中间段212 远离所述连杆223的一端, 所述动作段213远离所述中间段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止回阀200 相接触。 所述转动杆210被连杆223顶起时, 所述动作段213随之翻转以顶开第一止回阀200, 完成对洒水口的开启。 0038 为了克服雨水不足的情况, 在所述储水装置的上部还设置有补充口130, 所述补充 口130处连接有补水管道500, 所述补水管道500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300, 所述储水装置上 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止回阀300的水位感应机构。 为了增加补充口130处止水的可靠性, 在 第二止回阀300的后端还设置有总闸 510, 总闸510采用手动启闭, 避免第。
26、二止回阀300失灵 而浪费水。 0039 参见图5, 所述水位感应机构包括设置于储水装置外的一根竖直管道140 以及设 置于竖直管道140下方的平衡杆310, 所述竖直管道140与所述储水装置形成连通器, 所述竖 直管道140内设置有浮标141, 所述平衡杆310的一端设置有盛水斗320, 所述盛水斗320位于 所述洒水口下方, 所述平衡杆3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拉线311与所述第二止回阀300连接, 所 述盛水斗320底部还设置有水阀321, 所述水阀321与所述浮标141通过第二拉线322连接。 当 储水装置内的水下降到设定位置时, 所述水阀321关闭, 使得盛水斗320内会盛满洒水口洒 出。
27、的水, 进而使得平衡杆310向盛水斗320一端下沉, 进而带动第一拉线311将第二止回阀 300打开, 实现对储水装置内补水。 当盛水斗320 内没有水时, 所述平衡杆310呈水平状态, 第二止回阀300复位关闭。 0040 参见图5, 所述第二拉线322通过第二滑轮组设置于浮标141和水阀321 之间, 所述 浮标141上升时, 水阀321被第二拉线322拉起打开, 所述第一拉线311通过第一滑轮组设置 于平衡杆310和第二止回阀300连接, 所述平衡杆 310连接第一拉线311的一端上升时, 所述 第二止回阀300被打开。 第一滑轮组能够改变浮标141浮力的传递方向, 使得浮标141和水阀。
28、 321同向移动, 同理, 所述第二滑轮组使得平衡杆310向上移动时打开第二止回阀300。 所述 说明书 4/5 页 7 CN 211368864 U 7 第二滑轮组包括两个定滑轮, 两个定滑轮分别位于所述竖直管道140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浮 标141位于两个定滑轮中间, 所述第一滑轮组也包括两个定滑轮, 一个定滑轮位于所述平衡 杆310下方, 另一个定滑轮位于第二止回阀300上方。 所述第二止回阀300的阀芯转动设置于 补水管道500内, 所述第一拉线311 拉动阀芯实现开启, 放下阀芯实现关闭。 更进一步的, 所 述竖直管道140内还设置有限制浮标141上浮高度的限位网142, 所述限位网。
29、142设置于竖直 管道 140的中部。 当浮标141随着水位升高而升高时, 第二拉线322拉动水阀321 上升, 浮标 141的上浮行程即为第二拉线322被拉动的距离, 为了防止第二拉线322受力过大, 将浮标 141上升高度限制在限位网142处。 0041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 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说明书 5/5 页 8 CN 211368864 U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9 CN 211368864 U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0 CN 211368864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1 CN 211368864 U 11 。
- 内容关键字: 露天 集水 出水 降温 系统
一体式安全吊钳.pdf
漂浮电缆.pdf
线缆托架.pdf
防腐防潮的海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pdf
超声波布面预湿分解设备.pdf
道路边坡结构.pdf
多工位伺服系统.pdf
智慧采油装备.pdf
油气分离滤芯.pdf
公路裂缝修补装置.pdf
电解槽的极距测量装置.pdf
混凝土抗裂检测装置.pdf
多相流泵.pdf
高电压高倍率球形锰酸锂球磨混料机.pdf
卷扬机卷筒结构.pdf
防尘防砂式排气嘴结构.pdf
外科临床管路固定装置.pdf
免维护激振器.pdf
流延机自动对刀装置.pdf
全氢强对流罩式炉.pdf
表演机器人模型控制系统.pdf
亚跨超声速流场可控喷管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pdf
区块链协助搜索的物联网数据共享方法.pdf
油侧膜头装置及隔膜式压缩机.pdf
自动化PCB板测试系统.pdf
海洋藻类污染治理作业装备.pdf
抗鸡PML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pdf
矿用液压油缸的定时养护装置.pdf
射频复电容率测量装置及方法.pdf
便携式一体化海水淡化器.pdf
快速定位及自动退料的冲压模具.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减污降碳协同度分析方法.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