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机及其推牌机头、推牌头驱动机构.pdf
《麻将机及其推牌机头、推牌头驱动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将机及其推牌机头、推牌头驱动机构.pdf(4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395994.6 (22)申请日 2019.08.26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910682030.8 2019.07.26 CN (73)专利权人 浙江宣和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31124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街 道甘露村 (72)发明人 姜子法胡取贤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4 代理人 李久林 (51)Int.Cl. A63F 9/2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
2、麻将机及其推牌机头、 推牌头驱动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将机及其推牌机 头、 推牌头驱动机构, 包括推牌电机、 第一推牌头 和第二推牌头, 第一推牌头安装在机头盒上并由 推牌电机驱动相对于机头盒平移滑动; 所述第二 推牌头安装在机头盒上并由推牌电机驱动相对 于机头盒平移滑动; 其中, 沿麻将牌输送方向前 后设置有第一推牌位置和第二推牌位置, 所述第 一推牌头位于第一推牌位置一侧并平移滑动进 出第一推牌位置以实现推牌, 第二推牌头位于第 二推牌位置一侧并平移滑动进出第二推牌位置 以实现推牌, 所述推牌电机正转驱动第一推牌头 实施推牌, 所述推牌电机正转驱动第二推牌头实 施推牌,。
3、 这样即节约了推牌电机的数量, 又符合 推牌电机的工作特性, 提高了推牌电机的使用寿 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2页 附图16页 CN 211357689 U 2020.08.28 CN 211357689 U 1.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安装在机头盒(71)上, 所述机头盒(71)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 的推牌电机(72)、 第一推牌头(73)和第二推牌头(74), 所述第一推牌头(73)安装在机头盒 (71)上并由推牌电机(72)驱动相对于机头盒(71)平移滑动; 所述第二推牌头(74)安装在机 头盒(71)上并由推牌电机(72)驱动相对于机头盒(71)平移滑动; 其特征在于, 沿麻将牌 (。
4、10)输送方向前后设置有第一推牌位置(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 所述第一推牌头(73) 位于第一推牌位置(421)一侧并平移滑动进出第一推牌位置(421)以实现推牌, 第二推牌头 (74)位于第二推牌位置(422)一侧并平移滑动进出第二推牌位置(422)以实现推牌, 所述推 牌电机(72)正转驱动第一推牌头(73)实施推牌, 所述推牌电机(72)反转驱动第二推牌头 (74)实施推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推牌电机(72)传 动配合的凸轮轴(792), 以及套设在凸轮轴(792)上的单向轴承A(791)、 第二升降轮(772)、 第一推牌。
5、轮(761)和第二推牌轮(771), 所述第一推牌轮(761)内表面与单向轴承A(791)外 表面传动配合, 所述第一推牌轮(761)外表面与第一推牌头(73)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推牌轮 (771)外表面与第二推牌头(74)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升降轮(772)固定或活动安装在凸轮轴 (792)上, 所述推牌电机(72)正转带动第一推牌轮(761)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推牌头(73)实施 推牌; 所述推牌电机(72)反转带动第二推牌轮(771)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推牌头(74)实施推 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升降轮(772)活 动安装在凸轮轴(792)上,。
6、 所述凸轮轴(792)上还套设有单向轴承B(793), 所述单向轴承B (793)外表面与第二推牌轮(771)传动配合, 所述推牌电机(72)驱动凸轮轴(792)正转时, 所 述第一推牌头(73)实施推牌, 所述第二推牌轮(771)和第二推牌头(74)静止, 所述推牌电机 (72)驱动凸轮轴(792)反转时, 所述第一推牌头(73)静止, 所述第二推牌轮(771)反转以及 第二推牌头(74)实施推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升降轮(772)固 定在凸轮轴(792)上, 所述推牌电机(72)驱动凸轮轴(792)正转时, 所述第一推牌头(73)实 施推。
7、牌, 所述第二推牌轮(771)正转以及第二推牌头(74)空推, 所述推牌电机(72)驱动凸轮 轴(792)反转时, 所述第一推牌头(73)静止, 所述第二推牌轮(771)反转以及第二推牌头 (74)实施推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头盒(71)内还设有 第一摆臂(794)和第二摆臂(795), 所述第一摆臂(794)下端和第二摆臂(795)下端与机头盒 (71)铰接, 所述第一摆臂(794)下部与第一推牌轮(761)活动配合, 所述第二摆臂(795)下部 与第二推牌轮(771)活动配合, 所述第一摆臂(794)上部与第一推牌头(73)活动配合, 所述。
8、 第二摆臂(795)上部与第二推牌头(74)活动配合, 所述推牌电机(72)驱动第一推牌轮(761) 正转从而带动第一摆臂(794)摆动, 从而推动第一推牌头(73)实施推牌, 所述推牌电机(72) 驱动第二推牌轮(771)反转从而带动第二摆臂(795)摆动, 从而推动第二推牌头(74)实施推 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头盒(71)内还固定 有第一凸轮轴套(712), 所述凸轮轴(792)可在第一凸轮轴套(712)内转动, 所述第一凸轮轴 套(712)后端套设有单向轴承C(798), 所述单向轴承C(798)外表面与第一推牌轮(761)传动 权利要。
9、求书 1/2 页 2 CN 211357689 U 2 连接, 所述单向轴承C(798)用于限制第一推牌轮(761)反转。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头盒(71)内还 固定有第二凸轮轴套(713), 所述第二凸轮轴套(713)与第一凸轮轴套(712)一体成型或分 开, 所述凸轮轴(792)可在第二凸轮轴套(713)内转动, 所述第二凸轮轴套(713)前端套设有 单向轴承D(799), 所述单向轴承D(799)外表面与第二升降轮(772)传动连接, 所述单向轴承 D(799)用于限制第二推牌轮(771)正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10、, 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第一拉簧和第二拉 簧, 所述第一拉簧一端与第一推牌头(73)相连, 另一端与机头盒(71)相连, 所述第二拉簧一 端与第二推牌头(74)相连, 另一端与机头盒(71)相连。 9.一种推牌机头,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推牌头驱动机 构。 10.一种麻将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357689 U 3 麻将机及其推牌机头、 推牌头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将机制造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麻将机及其推牌机头、 推牌 头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00。
11、02 目前的全自动麻将机能够集洗牌、 掷骰等功能于一身, 为人们打牌提供了不少便 利。 不过目前全自动麻将机基本都只设置四个出口, 然后将麻将从四个出口输送至麻将桌 面, 打牌时仍旧需要人工推牌、 切牌、 码牌, 不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而且还可能会出现错误 切牌的情况, 只能重新洗牌。 000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专利号为CN200920118048.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 麻将机, 包括麻将机桌面和设置在麻将机桌面下方的主机, 所述主机内设有内花格板, 所述 内花格板的外侧均设有外花格板, 所述4个外花格板通过4个弧形过渡段连接成用于承载麻 将牌的环形轨道, 所述环形轨道上方设有。
12、用于推送麻将牌的环形推送装置, 所述推牌机头 下方设有滑轨, 所述推牌机头通过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内推送口与外推送口之间, 在所述4 个外花格板的正上方的麻将机桌面上均设有用于将环形轨道上的麻将牌导送至麻将机桌 面的翘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麻将机, 外侧四边牌各上十三张游戏参与者要 抓的牌, 使得游戏参与者能获得更加便利、 快捷、 舒适的游戏体验。 0004 该自动麻将机的升牌原理是: 推牌机头的推牌头一开始在外推牌口处, 向外层花 格板上推牌, 当推满13张时, 控制系统发出指令, 推牌机头带动推牌头移动到内推牌口, 推 牌头就开始推牌。 当推牌头推满一定的墩数(依照打牌的总墩数不。
13、同而异)以后, 平推组件 电机转动, 带动导板下落, 然后推第二层牌。 当4个外花格板都推满13张牌, 并且推牌机头全 部移动到内推牌口时, 控制系统发出信号, 钢丝绳电机开始转动, 带动牌在环形轨道行走, 在行走到等待上牌的位置。 当1个内花格板都叠好牌后, 输送电机倒转, 将输送装置里面还 残留的牌倒回到大盘中, 送到其他输送装置上牌口, 一直到最后4个内花格板上都叠好牌为 止。 0005 这种自动麻将机的不足之处在于: 0006 1)、 输送通道内设有外推牌口和内推牌口, 麻将先经过内推牌口再经过外推牌口, 因此当推牌头在内推牌口时, 麻将可能会遗漏从而到达外推牌口, 造成麻将机卡死; 。
14、0007 2)、 推牌头从外推牌口移动到内推牌口以及从内推牌口移动到外推牌口还需要另 一个驱动装置如电机驱动, 成本高。 0008 公开号为CN107519637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麻将机及其上牌方法, 麻将机 包括围绕在洗牌盘四周设置的四组拾牌搬运系统, 拾牌搬运系统包括用于从洗牌盘上一张 张拾取麻将牌并送出的送牌装置、 用于将两张麻将牌叠摞呈一墩的叠牌装置、 用于将麻将 牌推入储牌槽的推牌装置、 用于将排好的多墩麻将牌沿斜坡送上麻将机桌面的斜坡出牌装 置, 所述斜坡出牌装置包括上牌组件和升牌组件, 上牌组件包括储牌槽, 储牌槽呈大角度弧 形弯曲, 增加了储牌槽内麻将牌的存储数量; 同。
15、一组拾牌搬运系统中的上牌组件和升牌组 说明书 1/22 页 4 CN 211357689 U 4 件直接相邻。 上述麻将机可以实现分阶段上牌的方法, 在存储麻将牌时, 送牌装置拾取麻将 牌并由推牌装置推进储牌槽内; 当麻将机收到第一个上牌信号时, 升牌装置的升牌托板下 降, 上牌推牌头先将储牌槽内的一部分麻将牌(一般为六墩半或十三张麻将牌)推上升牌托 板, 升牌托板升起将这些麻将牌上牌至桌面, 待玩家取走桌面上的麻将牌; 麻将机收到第二 个上牌信号后, 升牌托板在此下降, 上牌推牌头再将储牌槽内剩下的麻将牌推上升牌托板, 升牌托板升起将麻将牌上牌至桌面。 采用这种分阶段上牌推两次的方案, 能够。
16、使用现有的 四口麻将机结构实现八口麻将机的功能, 但是由于上牌至升牌装置的过程中, 上牌推牌头 在储牌槽中占用一墩牌的位置, 所以在17墩牌需要18-19墩牌的储牌槽长度, 使用这种方式 的麻将机玩较大的牌时, 所需麻将机的轨道长度较长, 现有机型大小的麻将机无法实现, 因 此需要尽量减小麻将机储牌槽的长度。 0009 公开号为CN108635827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三层麻将机的上牌结构, 包括 上下重叠安装的圆环状单层牌道和圆环状双层牌道, 所述单层牌道安装有电机座, 所述电 机座通过齿轮安装有第二电机, 所述电机座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电机, 所述电机座上的被 动轴通过轴承连接有单层牌。
17、转盘, 所述单层牌转盘的齿与所述齿轮咬合, 所述单层牌转盘 上设置有单层牌拨杆, 所述双层牌道上安装有调牌圈和置于所述调牌圈内的双层牌拨杆; 三层牌进入牌道后, 所述第二电机驱动齿轮, 带动单层牌转盘转动, 通过所述单层牌转盘的 单层牌拨杆将单层牌道的牌推至麻将机桌面; 三层牌进入牌道后,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转轴, 带动双层牌拨杆转动, 将双层牌道的牌推至麻将机桌面。 上述结构的麻将机, 将三张麻将牌 叠摞呈一墩, 将一墩麻将牌分为单层(一张牌)和双层(两张牌叠摞)分别送入单层牌道和双 层牌道后送至麻将机桌面, 这样设置能有效缩短所需的麻将机轨道长度, 但是上述麻将机 的上牌结构的占用高度较大,。
18、 使用这种结构的麻将机的整体高度较大, 特别是玩较大的麻 将牌时, 现有机型大小的麻将机无法实现, 且将一墩麻将牌分为单层(一张牌)和双层(两张 牌叠摞)分别送入单层牌道和双层牌道时, 对轨道分界处要求的精度极高, 稍有偏差便会造 成麻将机卡死; 另一方面, 分别使用两个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两个推牌头推动单层牌道和 双层牌道内的麻将牌, 增加了麻将机的结构复杂度以及控制复杂度, 且增加麻将机的生产 成本。 发明内容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麻将机及其推牌机头、 推 牌头驱动机构, 该推牌头驱动机构通过两个推牌轮分别控制第一推牌头和第二推牌头推 牌, 使得推牌过。
19、程简单化, 不易出错。 0011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2 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安装在机头盒上, 所述机头盒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的推牌 电机、 第一推牌头和第二推牌头, 所述第一推牌头安装在机头盒上并由推牌电机驱动相对 于机头盒平移滑动; 所述第二推牌头安装在机头盒上并由推牌电机驱动相对于机头盒平移 滑动; 其中, 沿麻将牌输送方向前后设置有第一推牌位置和第二推牌位置, 所述第一推牌头 位于第一推牌位置一侧并平移滑动进出第一推牌位置以实现推牌, 第二推牌头位于第二推 牌位置一侧并平移滑动进出第二推牌位置以实现推牌, 所述推牌电机正转驱动第一推牌头 实施推牌,。
20、 所述推牌电机反转驱动第二推牌头实施推牌。 说明书 2/22 页 5 CN 211357689 U 5 0013 作为优选, 还包括与推牌电机传动配合的凸轮轴, 以及套设在凸轮轴上的单向轴 承A、 第一推牌轮和第二推牌轮, 所述第一推牌轮内表面与单向轴承A外表面传动配合, 所述 第一推牌轮外表面与第一推牌头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推牌轮外表面与第二推牌头传动连 接, 所述第二升降轮固定或活动安装在凸轮轴上, 所述推牌电机正转带动第一推牌轮转动 进而使得第一推牌头实施推牌; 所述推牌电机反转带动第二推牌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推牌 头实施推牌。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第二升降轮活动安装在凸轮轴上, 所。
21、述凸轮轴上还套设有单向轴 承B, 所述单向轴承B外表面与第二推牌轮传动配合, 所述推牌电机驱动凸轮轴正转时, 所述 第一推牌头实施推牌, 所述第二推牌轮和第二推牌头静止, 所述推牌电机驱动凸轮轴反转 时, 所述第一推牌头静止, 所述第二推牌轮反转以及第二推牌头实施推牌。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第二升降轮固定在凸轮轴上, 所述推牌电机驱动凸轮轴正转时, 所 述第一推牌头实施推牌, 所述第二推牌轮正转以及第二推牌头空推, 所述推牌电机驱动凸 轮轴反转时, 所述第一推牌头静止, 所述第二推牌轮反转以及第二推牌头实施推牌。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机头盒内还设有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 所述第一摆臂。
22、下端和第二 摆臂下端与机头盒铰接, 所述第一摆臂下部与第一推牌轮活动配合, 所述第二摆臂下部与 第二推牌轮活动配合, 所述第一摆臂上部与第一推牌头活动配合, 所述第二摆臂上部与第 二推牌头活动配合, 所述推牌电机驱动第一推牌轮正转从而带动第一摆臂摆动, 从而推动 第一推牌头实施推牌, 所述推牌电机驱动第二推牌轮反转从而带动第二摆臂摆动, 从而推 动第二推牌头实施推牌。 0017 作为优选, 所述机头盒内还固定有第一凸轮轴套, 所述凸轮轴可在第一凸轮轴套 内转动, 所述第一凸轮轴套后端套设有单向轴承C, 所述单向轴承C外表面与第一推牌轮传 动连接, 所述单向轴承C用于限制第一推牌轮反转。 001。
23、8 作为优选, 所述机头盒内还固定有第二凸轮轴套, 所述第二凸轮轴套与第一凸轮 轴套一体成型或分开, 所述凸轮轴可在第二凸轮轴套内转动, 所述第二凸轮轴套前端套设 有单向轴承D, 所述单向轴承D外表面与第二升降轮传动连接, 所述单向轴承D用于限制第二 推牌轮正转。 0019 作为优选, 还设有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 所述第一拉簧一端与第一推牌头相连, 另 一端与机头盒相连, 所述第二拉簧一端与第二推牌头相连, 另一端与机头盒相连。 0020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推牌头与第一摆臂以及第二推牌头和第二摆臂上部活动配合 的面分别为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 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沿推牌方向前后相对 。
24、设置, 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部的配合部位卡设在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 当第一 摆臂和第二摆臂对第一接触面施加作用力时, 第一推牌头和/或第二推牌头前推, 当第一摆 臂和第二摆臂对第二接触面施加作用力时, 第一推牌头和/或第二推牌头复位。 0021 一种推牌机头, 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0022 一种麻将机, 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推牌头驱动机构。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0024 1)、 通过第一推牌轮控制第一推牌头实施推牌, 以及通过第二推牌头控制第二推 牌头实施推牌, 使得推牌过程简单化, 不易出错。 0025 2)、 本实用新型还可仅通过单个推牌电机, 使得当。
25、推牌电机正转时, 第一推牌轮正 说明书 3/22 页 6 CN 211357689 U 6 转以带动第一推牌头实施推牌, 当推牌电机反转时, 第一推牌轮反转以带动第二推牌头实 施推牌, 这样即节约了推牌电机的数量, 又符合推牌电机的工作特性, 提高了推牌电机的使 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爆炸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桌面内出牌口和外出牌口26分布图一; 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桌面内出牌口和外出牌口26分布图二; 0031 图6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平推上牌。
26、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平推上牌装置叠牌过程示意图一; 0033 图8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平推上牌装置叠牌过程示意图二; 0034 图9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平推上牌装置升牌过程示意图一; 003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平推上牌装置升牌过程示意图二; 0036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平推上牌装置升牌过程示意图三; 0037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平推上牌装置升牌过程示意图四; 0038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平推上牌装置升牌过程示意图五; 0039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推牌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推牌机头推牌过程示意图一; 00。
27、41 图16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推牌机头推牌过程示意图二; 0042 图17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推牌机头推牌过程示意图三; 0043 图18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推牌机头推牌过程示意图四; 0044 图19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斜坡上牌机构的示意图; 0045 图20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上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21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上牌链条和上牌推牌头配合示意图; 0047 图22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斜坡上牌机构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48 图23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斜坡上牌机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49 图24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上牌推牌头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25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
28、麻将牌分布示意图一; 0051 图26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麻将牌分布示意图二; 0052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推牌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推牌机头推牌过程示意图一(省略机头盒); 0054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推牌机头推牌过程示意图二(省略机头盒); 0055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推牌机头推牌过程示意图三(省略机头盒); 0056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推牌机头推牌过程示意图四(省略机头盒和推牌电 机);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推牌机头推牌过程示意图五(省略机头盒); 0057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凸轮轴与第一曲线轮和。
29、第二曲线轮的配合示意图; 0058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图33的剖视图。 说明书 4/22 页 7 CN 211357689 U 7 0059 附图标记说明: 1、 底板; 10、 麻将牌; 0060 2、 麻将机桌面; 3、 洗牌盘; 23、 第一翻板; 24、 第二翻板; 25、 内出牌口; 26、 外出牌 口; 0061 4、 送牌装置; 41、 送牌盒; 42、 送牌通道; 421、 第一推牌位置; 422、 第二推牌位置; 0062 5、 平推上牌装置; 51、 花格板; 52、 第一上牌电机; 531、 左升降齿轮; 532、 驱动齿轮; 533、 推拉齿轮; 534、 右升降齿轮;。
30、 551、 升降座; 552、 导杆; 553、 托牌板; 554、 升降曲柄; 555、 支撑架; 56、 翘板; 57、 翘板凸轮; 541、 推牌凸轮; 542、 传动主轴; 543、 推牌摇杆; 544、 推牌 板; 545、 第一连接件; 546、 推牌支架; 547、 滑杆; 5431、 第三滚动轴承; 5481、 延伸部; 0063 6、 斜坡上牌机构; 63、 第一上牌导轨; 631、 内导轨; 632、 外导轨; 611、 上牌链条; 612、 上牌推牌头; 613、 链条导向块; 6121、 底座; 6122、 升降杆; 6123、 第三推牌头; 6124、 弹簧 件; 6。
31、1231、 竖直平面; 61232、 倾斜面; 6125、 滚轮; 64、 第一导轨; 66、 翻板凸轮; 67、 翻板顶 杆; 6311、 第一直线导轨; 6312、 第一弧线导轨; 6321、 第二直线导轨; 6322、 第二弧线导轨; 68、 第二上牌电机; 0064 7、 推牌机头; 71、 机头盒; 72、 推牌电机; 73、 第一推牌头; 74、 第二推牌头; 75、 挡牌 块; 76、 第一曲线轮; 77、 第二曲线轮; 78、 第一安装座; 781、 第四滚动轴承; 782、 第七连接块; 751、 第一挡牌部; 752、 第二挡牌部; 711、 第一连接轴; 70、 第一连接。
32、块; 701、 第五滚动轴承; 702、 第六滚动轴承; 731、 第三连接块; 741、 第四连接块; 761、 第一推牌轮; 771、 第二推牌轮; 791、 单向轴承A; 792、 凸轮轴; 793、 单向轴承B; 794、 第一摆臂; 795、 第二摆臂; 762、 第一升降 轮; 772、 第二升降轮; 753、 升降块; 796、 转动块; 797、 挡板弹簧片; 7961、 第一挡板拨块; 7962、 第二挡板拨块; 7963、 第一停留面; 7964、 第二停留面; 7531、 第二连接轴; 712、 第一凸 轮轴套; 798、 单向轴承C; 713、 第二凸轮轴套; 799、。
33、 单向轴承D; 714、 第一看牌光控; 715、 第二 看牌光控; 716、 挡板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006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 度”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34、“内” 、“顺时 针”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 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67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068 在本实用新型。
35、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 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 说明书 5/22 页 8 CN 211357689 U 8 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9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 或之 “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
36、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 “之下” 、“下方” 和 “下面” 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 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70 在本实用新型中, 以麻将机中心为内, 麻将机四周为外。 0071 在本实用新型中, 单个电机的正转与反转仅代表其单个电机本身的转向相反, 即 当一个电机正转而另一个电机反转时, 两个电机的转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0072 实施例1: 0073 如图。
37、1-3所示的一种麻将机,包括底板1、 麻将机桌面2、 位于中央的洗牌盘3及其驱 动机构和围绕洗牌盘3四方的四组拾牌搬运系统, 所述拾牌搬运系统包括用于从洗牌盘3上 一张张拾取麻将牌10并送出的送牌装置4, 用于将排好的麻将牌10送上麻将机桌面2的平推 上牌装置5和斜坡上牌机构6, 用于将麻将牌10分别推送到平推上牌装置5和斜坡上牌机构6 的推牌机头7, 其中, 所述四个平推上牌装置5围成与桌面边缘平行的矩形状, 所述四个斜坡 上牌机构6围成与桌面边缘平行的矩形状, 所述斜坡上牌机构6位于平推上牌装置5外侧。 0074 推牌机头7可将单张麻将牌10推至平推上牌装置5上, 直至平推上牌装置5第一层。
38、 麻将牌10排满, 再由推牌机头7推送第二层麻将牌10至第一层麻将牌10上, 然后由平推上牌 装置5将牌推出升上至麻将机桌面2。 0075 推牌机头7还可将推动单张麻将牌10在斜坡上牌机构6上移动, 直至达到指定张 数, 然后由斜坡上牌机构6 将牌推出升上至麻将机桌面2。 0076 这样, 整个麻将机在输送麻将牌10的过程中始终为单层麻将牌10输送, 这样可以 显著的缩短麻将牌10上升至麻将机桌面2上的垂直距离, 即对于斜坡上牌机构6而言, 其斜 坡坡度显著减缓, 进而使得上牌过程更平缓更稳定, 对于推牌机头7而言, 其不再需要对麻 将牌10进行叠牌动作, 使得推牌机构结构简单, 并避免了叠牌。
39、时麻将牌10易翻牌等问题, 而 对于整个麻将机而言, 可使得四组拾牌搬运系统排布更为紧凑, 进而减小整个麻将机的体 积。 0077 如图4-5所示的麻将机桌面2上设有四个内出牌口25和四个外出牌口26, 所述四个 内出牌口25为矩形口并与麻将机桌面2边缘平行, 所述四个外出牌口26位于内出牌口25外 侧, 所述四个外出牌口26分别位于麻将机桌面2 的四个角落或靠近四个角落处, 所述平推 上牌装置5通过四个内出牌口25将两层麻将牌10送至麻将机桌面2, 所述斜坡上牌机构6通 过四个外出牌口26将单层牌送至麻将机桌面2上。 007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四个内出牌口25的分布与现有的相似的四口麻将。
40、机相比有以 下区别: 四口麻将机的上牌是将所有麻将牌10都通过四个出牌口输送至麻将机桌面2上, 因 此, 四口麻将机的出牌口需容纳完整墩数麻将牌 10, 而且, 现在四口机机头叠推部件与平 推部件集成一体化, 相对来说占用了更多的空间, 导致托牌板的最小长度不小于540mm, 而 说明书 6/22 页 9 CN 211357689 U 9 在本申请实施例八口麻将机中, 内出牌口25至多仅需容纳玩家抓12-13张后剩余墩数麻将 牌10, 这样, 托板的最大长度可以不超过458mm。 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内外开口距离较远, 也 给机头推牌部件留下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八口麻将机中为保证麻将机的整体性能。
41、处于一个 较佳的状态, 相对两个内出牌口25之间的间隔距离应控制在400mm-540mm范围内, 而内出牌 口25的宽度控制在不超过458mm的范围内。 0079 如图14所示的推牌机头7包括机头盒71、 至少一个推牌电机72、 第一推牌头73、 第 二推牌头74、 挡牌块75、 第一曲线轮76和第二曲线轮77, 所述至少一个推牌电机72安装在机 头盒71上; 所述第一推牌头73安装在机头盒 71上并由推牌电机72驱动相对于机头盒71平 移滑动; 所述第二推牌头74安装在机头盒71上并由推牌电机72驱动相对于机头盒71平移滑 动; 所述挡牌块75安装在机头盒71上并由推牌电机72驱动相对于机头。
42、盒71上下升降; 以及 沿麻将牌10输送方向前后设置的第一推牌位置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 所述挡牌块75设置 在第一推牌位置 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之间并能够上下升降以实现阻挡麻将牌10和供麻 将牌10通行, 第一推牌头73位于第一推牌位置421一侧并平移滑动进出第一推牌位置421以 实现推牌, 第二推牌头74位于第二推牌位置422一侧并平移滑动进出第二推牌位置422以实 现推牌。 进一步优选, 平推上牌装置5的进牌口和第一推牌头73分别位于第一推牌位置421 的相对的两侧, 斜坡上牌机构6的进牌口和第二推牌头74分别位于第二推牌位置422的相对 的两侧; 当挡牌块75移入第一推牌位。
43、置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之间时, 挡牌块75阻止麻将 牌10进入第二推牌位置422, 第一推牌头73将位于第一推牌位置421的单张麻将牌10推入平 推上牌装置5的进牌口; 当挡牌块75移出第一推牌位置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之间时, 麻将 牌10进入第二推牌位置422, 第二推牌头74将位于第二推牌位置422 的单张麻将牌10推入 斜坡上牌机构6的进牌口。 0080 其中, 所述第一推牌位置421是指送牌装置4的出牌口外供第一推牌头73实施推牌 的位置空间, 第二推牌位置422是指第一推牌位置421的外侧供第二推牌头74实施推牌的位 置空间, 所述挡牌块75移入第一推牌位置421 和第二。
44、推牌位置422之间是指挡牌块75位于 第一推牌位置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的空间高度内, 所述挡牌块75 移出第一推牌位置421 和第二推牌位置422之间是指挡牌块75不位于第一推牌位置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的空间 高度内, 本实施例中, 送牌装置4的输送带延伸至第一推牌位置421下方形成存放麻将牌10 的第一承牌台。 0081 具体地, 所述机头盒71上设有第一曲线轮76、 第二曲线轮77和第一安装座78, 第一 安装座78与机头盒71 上下滑动连接, 所述挡牌块75固定在第一安装座78上, 第一安装座78 与第一曲线轮76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推牌头73与第一安装座78平移滑动连接, 。
45、第二推牌头 74与机头盒71平移滑动连接, 第一推牌头73和第二推牌头74 分别与第二曲线轮77传动连 接, 第一曲线轮76和第二曲线轮77分别与推牌电机72传动连接; 推牌电机72通过第一曲线 轮76驱动第一推牌头73和挡牌块75一起升降, 推牌电机72通过第二曲线轮77驱动第一推牌 头73和/ 或第二推牌头74推牌; 进一步优选, 所述第一安装座78底部设有第七连接块782, 所述第七连接块782底部设有第四滚动轴承781, 所述机头盒71上表面还设有多个导向柱, 所述第一安装座78可升降的安装在导向柱上, 当第一曲线轮76转动时, 可顶起第四滚动轴 承781, 使得第一安装座78通过导向。
46、柱稳定上升, 从而使得第一推牌头73 和挡牌块75上升。 0082 具体地, 当挡牌块75移入第一推牌位置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之间时, 挡牌块75 说明书 7/22 页 10 CN 211357689 U 10 阻止麻将牌10进入第二推牌位置422, 第一推牌头73对位于第一推牌位置421的单张麻将牌 10实施推牌; 当挡牌块75移出第一推牌位置 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之间时, 麻将牌10进入 第二推牌位置422, 第二推牌头74对位于第二推牌位置422的单张麻将牌10实施推牌, 第一 推牌头73不对经过第一推牌位置421的单张麻将牌10实施推牌。 0083 具体地, 所述机头盒71。
47、内设有第一连接块70, 所述第一连接块70下部与机头盒71 铰接, 所述第一连接块70 上部与第一推牌头73和/或第二推牌头74活动配合, 所述第一连 接块70由第二曲线轮77驱动摆动, 从而推动第一推牌头73和/或第二推牌头74实施推牌。 0084 具体地, 所述挡牌块75包括与第一推牌头73前推方向一致的第一挡牌部751以及 与第一推牌头73前推方向垂直的第二挡牌部752, 所述第一挡牌部751和第二挡牌部752固 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挡牌部752低于第一挡牌部751; 进一步优选, 所述第二挡牌部 752的最高点与第一挡牌部751最低点的距离小于一张麻将牌10的厚度, 更进一步优。
48、选, 第 二挡牌部752进出送牌装置4的第一推牌位置421和平推上牌装置5的进牌口之间以实现阻 挡或通过, 第一挡牌部751进出第一推牌位置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之间以实现阻挡或通 过, 所述送牌装置4的输送带延伸至第一推牌位置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之间的挡牌块75 的第一挡牌部751处; 当第一挡牌部751阻挡在第一推牌位置421和第二推牌位置422之间 时, 第二挡牌部752移出送牌装置4的第一推牌位置421和平推上牌装置5的进牌口之间, 以 供第一推牌头73将位于第一推牌位置421的单张麻将牌10推入平推上牌装置5的进牌口; 当 第一挡牌部751移出第一推牌位置421和第二推牌位。
49、置422之间时, 第二挡牌部752进入送牌 装置4的第一推牌位置421和平推上牌装置5的进牌口之间, 以避免麻将牌10进入平推上牌 装置5的进牌口。 0085 具体地, 所述第二推牌头74包括用于在机头盒71上滑动的滑动部以及用于推牌的 推牌部, 所述推牌部向机头盒71外侧伸出。 0086 当所述推牌机头7中推牌电机72为一个时, 所述机头盒71内底部设有第一连接轴 711, 所述第一连接轴711 上套设有可绕第一连接轴711转动的第一连接块70, 所述第一连 接块70下部设有一第五滚动轴承701, 所述第一连接块70上部设有至少一个第六滚动轴承 702, 所述第五滚动轴承701可相对于其轴心。
50、线转动并与第二曲线轮77 接触, 所述第六滚动 轴承702可绕其轴心线转动并至少与第二推牌头74接触; 进一步优选, 所述第一安装座78上 设有第一滑槽, 第一推牌头73可在第一滑槽上滑动, 所述机头盒71上表面设有第二滑槽, 所 述第二推牌头74可在第二滑槽上滑动。 0087 为了通过第一连接块70的转动即可同时推动第一推牌头73和第二推牌头74, 第一 种实施方式为: 所述第一连接块70为Y形块, 所述第一连接块70上部设有两个第六滚动轴承 702, 两个第六滚动轴承702分别与第一推牌头 73和第二推牌头74接触, 这样当推牌电机72 正转驱动第二曲线轮77正转时, 第一连接块70转动带。
- 内容关键字: 麻将机 及其 机头 推牌头 驱动 机构
井用踏步.pdf
油田用平板闸阀密封连接结构.pdf
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用于针织设备的供纱机构.pdf
魔方.pdf
防拱装置.pdf
2-乙基蒽醌生产用废酸处理装置.pdf
零件加工定位工装.pdf
水基压裂液搅拌装置.pdf
气动式料带接料台.pdf
电缆生产用托架.pdf
气体环境检测装置.pdf
建筑工程桩.pdf
混凝土保温体系.pdf
自动钉裤袢装置.pdf
无电动力驱动装置.pdf
多功能的离心泵生产加工装置.pdf
静脉设备摄像头模组异常检测的方法和系统.pdf
微模块机房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pdf
供排水设备关联数据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变化趋势的网络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pdf
结合事件日志和知识图谱的流程操作序列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功率监测系统.pdf
雷达产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pdf
纬纱绕卷装置.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pdf
基于大模型的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pdf
带有升降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表拍照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公路施工用岩土取样装置.pdf
能够快速调节的建筑施工用垂直检测设备.pdf
中央空调冷热源节能智控系统.pdf
水上天然气管道支护结构.pdf
用于地质环境调查的取样无人机及内置采集袋的无人机.pdf
形状记忆伤口闭合装置.pdf
硅胶和热塑性弹性体发泡珠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变电站附属辅助设备缺陷分析和闭环管理系统.pdf
电动推杆性能测试系统.pdf
用于DN15-25水表检定的整流装置.pdf
锦纶丝及其制作方法.pdf
耐压型瓦楞纸箱.pdf
改性纳米碳酸钙自动加料装置.pdf
管道光触媒杀菌器.pdf
射孔张力计.pdf
利用生防细菌制备生防菌肥及消除甜瓜连茬障碍的方法.pdf
铝合金冲三角型成型背面不凸起模具结构.pdf
耐磨活塞及应用其的地弹簧.pdf
地外天体着陆测量雷达面目标回波信号测距处理方法.pdf
面向全寿命周期轮对踏面的故障诊断方法.pdf
高空测报灯.pdf
列管式换热器.pdf
汽车零部件的在线快速检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