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减震底座.pdf
《矿山机械减震底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机械减震底座.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33486.4 (22)申请日 2019.10.16 (73)专利权人 江西永丰县金丰萤石有限公司 地址 343000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石马镇 返步桥 (72)发明人 曾志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代理人 王新爱 (51)Int.Cl. F16F 15/08(2006.01) F16F 15/0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技术领域, 。
2、具体为 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其构造简单, 设计合理, 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 经济效益, 包括外壳、 第一支撑板、 第二支撑板和 减震橡胶层, 外壳顶面设有开口, 开口两端均设 有限位板, 2块限位板间设有承载板, 承载板与限 位板构成移动副, 第一支撑板与外壳内壁构成移 动副, 第一支撑板顶面设有复数根支撑杆, 支撑 杆顶端与承载板底面相连, 第一支撑板背面设有 第一电磁铁, 第二支撑板与外壳内壁构成移动 副, 第二支撑板顶面设有第二电磁铁, 第一支撑 板和第二支撑板间还设有复数个U形弹簧钢板, 减震橡胶层设于第二支撑板和外壳底面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
3、图1页 CN 211371150 U 2020.08.28 CN 211371150 U 1.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包括外壳(1), 所述外壳(1)顶面设有开口(11), 所述外壳 (1)底面设有减震支撑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11)两端均设有限位板(12), 2块所述限位板(12)间设有承载板(13), 所述承 载板(13)与所述限位板(12)构成移动副; 第一支撑板(2), 所述第一支撑板(2)位于所述承载板(13)下方, 所述第一支撑板(2)设 于所述外壳(1)内, 所述第一支撑板(2)与所述外壳(1)内壁构成移动副, 所述第一支撑板 (2)顶面设有复数根支撑杆(21), 所述支。
4、撑杆(21)顶端与所述承载板(13)底面相连, 所述支 撑杆(21)上套设有弹簧, 所述第一支撑板(2)背面设有第一电磁铁(22); 第二支撑板(3), 所述第二支撑板(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下方, 所述第二支撑板 (3)设于所述外壳(1)内, 所述第二支撑板(3)与所述外壳(1)内壁构成移动副, 所述第二支 撑板(3)顶面设有第二电磁铁(31), 通电时所述第二电磁铁(31)与所述第一电磁铁(22)相 互排斥, 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间还设有复数个U形弹簧钢板(32), 所述 U形弹簧钢板(3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 所述第二支撑板(3)相连; 减震橡胶。
5、层(4), 所述减震橡胶层(4)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和所述外壳(1)底面间, 所述减震橡胶层(4)内设有复数根支撑杆(21), 设于所述减震橡胶层(4)内的支撑杆(21)两 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底面、 所述外壳(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板(13)表面设 有防滑橡胶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支撑脚包括U 形弹簧钢板(32)、 支撑块(15)和支撑杆(21), 所述U形弹簧钢板(32)顶端与所述外壳(1)底 面相连, 所述U形弹簧钢板(32)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1)底面、。
6、 所述支撑块(15)相连, 所述支 撑杆(21)设于所述U形弹簧钢板(32)两端间。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71150 U 2 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背景技术 0002 矿山机械广泛应用于矿物开采和富选作业, 包括选矿机械和采矿机械, 现有矿山 机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大致相同, 此外在矿山作业中还需要使用大量的起重机、 输送机、 排 水机和通风机等一系列大型机械, 这些配套使用的机械和矿山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 量的震动, 因此需要设置减震结构来进行减震, 但现有的减震结构比较单一, 而且减。
7、震效果 也不够理想, 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若是对现有的减震底座进行改进, 研发一种减震效 果好的减震底座将具有积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 问题。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 第一支撑板、 第二支 撑板和减震橡胶层, 所述外壳顶面设有开口, 所述外壳底面设有减震支撑脚, 所述开口两端 均设有限位板, 2块所述限位板间设有承载板, 所述承载板与所述限位板构成移动副, 所述 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承载板下方, 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 述外壳内壁构成移。
8、动副, 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面设有复数根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顶端与所述 承载板底面相连, 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弹簧, 所述第一支撑板背面设有第一电磁铁, 所述第 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 所述第二支撑板设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 所述外壳内壁构成移动副, 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面设有第二电磁铁, 通电时所述第二电磁铁 与所述第一电磁铁相互排斥,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间还设有复数个U形弹簧 钢板, 所述U形弹簧钢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 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 所述减震橡胶 层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外壳底面间, 所述减震橡胶层内设有复数根支撑杆, 设于所 述减震橡胶层内的支撑杆。
9、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面、 所述外壳相连。 0005 优选的, 所述承载板表面设有防滑橡胶层。 0006 优选的, 所述减震支撑脚包括U形弹簧钢板、 支撑块和支撑杆, 所述U 形弹簧钢板 顶端与所述外壳底面相连, 所述U形弹簧钢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底面、 所述支撑块相连, 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U形弹簧钢板两端间。 0007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 和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 点: 000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所述承载板与限位板构成移动副, 限 位板能够防止承载板在往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当矿山机械产生振动时, 承载板往下 运动, 与承载板相连。
10、的支撑杆和弹簧被压缩, 弹簧和支撑杆产生斥力, 实现第一层缓冲; 第 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后产生斥力, 与设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间的2块U形弹簧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71150 U 3 钢板配合实现第二层缓冲; 所述减震橡胶层和设置在减震橡胶层内的支撑杆在第二支撑板 受到压迫时往下运动时被压缩, 减震橡胶层和支撑杆产生斥力, 实现第三层缓冲; 所述减震 支撑脚上的U形弹簧钢板和套设有弹簧的支撑杆在外壳往下运动时被压缩产生斥力, 实现 第四层缓冲, 四层缓冲相互配合来实现对矿山机械的减震, 缓冲完成后各部件缓慢恢复形 状使得矿山机械复位。 0009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
11、 设计合理, 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 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0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 中: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构造示意图; 0012 图中: 外壳1、 开口11、 限位板12、 承载板13、 防滑橡胶层14、 支撑块 15、 第一支撑板 2、 支撑杆21、 第一电磁铁22、 第二支撑板3、 第二电磁铁 31、 U形弹簧钢板32、 减震橡胶层4。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
12、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 实施例 0015 结合图1, 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包括外壳1、 第一支撑板2、 第二支撑板3和减震 橡胶层4, 所述外壳1顶面设有开口11, 所述外壳1底面设有减震支撑脚, 所述减震支撑脚包 括U形弹簧钢板32、 支撑块15和支撑杆21, 所述U形弹簧钢板32顶端与所述外壳1底面相连, 所述U形弹簧钢板32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1底面、。
13、 所述支撑块15相连, 支撑杆21设于所述U形 弹簧钢板32两端间, 所述支撑杆21上套设有弹簧, 所述开口11两端均设有限位板12, 2块所 述限位板12间设有承载板13, 所述承载板13表面设有防滑橡胶层14, 所述承载板13与所述 限位板12构成移动副, 所述第一支撑板2 位于所述承载板13下方, 所述第一支撑板2设于所 述外壳1内, 所述第一支撑板2与所述外壳1内壁构成移动副, 所述第一支撑板2顶面设有3根 支撑杆21, 所述支撑杆21顶端与所述承载板13底面相连, 所述第一支撑板2背面设有第一电 磁铁22, 所述第二支撑板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下方, 所述第二支撑板3设于所述外壳1内。
14、, 所述第二支撑板3与所述外壳1内壁构成移动副, 所述第二支撑板3顶面设有第二电磁铁31, 通电时所述第二电磁铁31与所述第一电磁铁22相互排斥, 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 撑板3间还对称地设有2个U形弹簧钢板32, 所述U形弹簧钢板3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 2、 所述第二支撑板3相连, 所述减震橡胶层4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3和所述外壳1底面间, 所 述减震橡胶层4内设有复数根支撑杆21, 设于所述减震橡胶层4内的支撑杆21两端分别与所 述第二支撑板3底面、 所述外壳 1相连。 0016 所述承载板13指的是承载矿山机械的板状部件; U形弹簧钢板32具体值得是由弹 说明书 2/3 页 。
15、4 CN 211371150 U 4 簧钢支撑的U形板状弹性部件; 支撑杆21具体指的是以气体或液体为工作介质的一种弹性 元件; 支撑块15指的是起到支撑作用的块状部件; 所述第一电磁铁22和所述第二电磁铁31 指的是现有技术中通电后能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 0017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所述承载板13与限位板12构成移动副, 限位板 12能够防止 承载板13在往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当矿山机械产生振动时, 承载板13往下运动, 与承 载板13相连的支撑杆21和弹簧被压缩, 弹簧和支撑杆21产生斥力, 实现第一层缓冲; 第一电 磁铁22和第二电磁铁31通电后产生斥力, 与设于第一支撑板2和。
16、第二支撑板3间的2块U形弹 簧钢板32配合实现第二层缓冲; 所述减震橡胶层4和设置在减震橡胶层4内的支撑杆21 在 第二支撑板3受到压迫时往下运动时被压缩, 减震橡胶层4和支撑杆21产生斥力, 实现第三 层缓冲; 所述减震支撑脚上的U形弹簧钢板32和套设有弹簧的支撑杆21在外壳1往下运动时 被压缩产生斥力, 实现第四层缓冲, 四层缓冲相互配合来实现对矿山机械的减震, 缓冲完成 后各部件缓慢恢复形状使得矿山机械复位。 001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71150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1371150 U 6 。
- 内容关键字: 矿山机械 减震 底座
硫磺或硫铁矿制酸低温废热回收装置.pdf
沙蚕养殖装置.pdf
木材生产加工的翻转输送装置.pdf
马铃薯贮藏装置.pdf
自动输送扎花机.pdf
便于下料的不锈钢板压弯装置.pdf
海洋潮汐的水位监测仪安装装置.pdf
采血冰浴盒及样本固定装置.pdf
基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系统.pdf
水利勘测水位计.pdf
微型高压放气阀.pdf
燃气管内壁清洁设备.pdf
光伏支架表面热镀锌装置.pdf
软管收卷调节机构及收卷机.pdf
转子线圈绕线压线装置.pdf
陶瓷坯泥生产设备.pdf
FRID通道式扫描机.pdf
智能电网安全运维监测装置.pdf
密封性好的细胞培养皿.pdf
计算机散热装置降噪组件.pdf
间续进料机构.pdf
电解液配置系统.pdf
实验小鼠喂药装置.pdf
智能防脱机械手.pdf
槽钢的压延结构.pdf
局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梁精细化应力位移分析方法.pdf
精准按摩机芯机构.pdf
位置自动调节的热压装置.pdf
用于糠醛生产的糠醛渣输送装置.pdf
硫酸钾镁盐添加剂饲料生产用搅拌式混合装置.pdf
AIP三维堆叠TR气密封装组件.pdf
应急储能电源系统及应急储能电源.pdf
一种间断脉冲电镀NIW纳米CEFSUB3/SUB复合镀层的方法.pdf
帽子带充气囊的舒适感与自由动感服装.pdf
一种制作羊毛防寒服的拉条压脚设备.pdf
盘式制动器.pdf
一种胶管线生产工艺.pdf
轨道车辆盘式制动器衬块.pdf
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导湿透气服装.pdf
假马甲机织针织复合服装.pdf
用于制备MDI二聚体的方法.pdf
一种经济型X70石油天然气管线钢及其生产方法.pdf
带体温计的发光织物服装.pdf
袖子上带口袋的机织针织复合衣服.pdf
风机机壳顶部固定架.pdf
一种TPU压延薄膜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低氢脆性锌镍合金电镀层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特种金属专用耐盐雾防腐漆及其制备方法.pdf
热成型且加压淬火的汽车构件的制造方法和热成型生产线.pdf
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导电和抗菌衣服.pdf
可运输的废物处理箱.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