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pdf
《圆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桌.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287313.0 (22)申请日 2019.12.17 (73)专利权人 张锋 地址 272600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 北张庄村49号 (72)发明人 张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7283 代理人 朱玉建 (51)Int.Cl. A47B 11/00(2006.01) A47B 13/08(2006.01) A47B 1/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圆桌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 具。
2、体公开了 一种圆桌, 其包括上桌面和下桌面。 其中, 下桌面 包括一个呈多边形(边的数量为偶数)的下桌面 本体以及通过铰链连接于下桌面本体各个边上 的边缘板, 各个边缘板均能够展开或收起。 相邻 两个边缘板的转动方向相反, 以保证部分边缘板 收纳在下桌面本体的上侧, 部分收纳在下桌面本 体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在上桌面与下桌面之间还 设有用于驱动上桌面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 当 需要收纳或展开各个边缘板时, 先将上桌面升至 一定的高度, 待各个边缘板收纳完成或完全展开 后, 进一步将上桌面降至正常的用餐高度, 调整 方便。 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人员规模合理调整圆 桌的大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
3、5页 附图6页 CN 211380051 U 2020.09.01 CN 211380051 U 1.一种圆桌, 包括圆形的上桌面以及圆形的下桌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桌面包括: 一个M边形的下桌面本体; 以及 M个边缘板, 各所述边缘板分别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下桌面本体各个边上; 其中: 各个边缘板在竖直面内的转动范围为0-180度, 且任意相邻两个边缘板的转动方向相 反; 在上桌面与下桌面之间安装有用于驱动上桌面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4的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板具有一个呈直线形的内边沿以及一个呈圆弧形的外边沿; 其中: 内边沿。
4、通过铰链与下桌面本体的某一个边连接, 外边沿作为下桌面的外沿的一部分; 所述内边沿与外边沿的对应端点分别通过一条侧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桌, 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边缘板展开后, 与所述下桌面本体共同构成所述圆形的下桌面; 各个所述边缘板折叠后, 部分边缘板收纳于下桌面上侧, 部分边缘板收纳于下桌面下 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桌, 其特征在于,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边缘板中, 在其中一个边缘板上设有插销/插座, 在另一个边缘板 上设有与所述插销/插座配合的插座/插销; 各个所述边缘板展开后, 相邻的两个边缘板之间通过插销和插座实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桌, 其特。
5、征在于, 所述M的取值为4、 6、 8、 10、 12、 14、 16、 18或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桌还包括: 转盘, 设置于所述上桌面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 以及 拨杆机构, 用于实现所述上桌面与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的结合和分离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圆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管以及带有螺旋轨道的导向套; 其中: 在下桌面本体的中部开孔; 导向套的顶端位于所述下桌面本体的中部开孔位置并且为固定设置; 升降管的上端连接至上桌面的下表面处; 升降管的下端伸入所述导向套内, 在升降管上设有能够沿所述螺旋轨道滑动的滑块。 8.根据。
6、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杆机构包括: 挡块, 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上侧部; 以及 拨杆, 安装于所述上桌面的下表面且能够沿所述上桌面的径向方向运动; 当拨杆的自由端位于该拨杆的自由端所能到达的最靠内侧位置时, 拨杆的自由端能够 与挡块发生接触, 此时上桌面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处于结合状态; 当拨杆的自由端位于该拨杆的自由端所能到达的最靠外侧位置时, 拨杆的自由端不与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380051 U 2 挡块发生接触, 此时上桌面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处于分离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块采用L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
7、求8所述的圆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杆上设有至少两个沿所述拨杆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滑槽; 各限位滑槽的伸展方向与拨杆长度方向一致; 每个所述限位滑槽内均设有限位螺栓, 所述限位螺栓安装于所述上桌面的下表面。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380051 U 3 一种圆桌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圆桌。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市面上带有转盘的圆桌, 主要包括上桌面、 下桌面以及桌腿等部件, 其中, 上 桌面位于下桌面的上侧, 在上桌面与下桌面之间安装有转盘, 通过转盘可实现上桌面的水 平旋转。 然而此种结构的圆桌, 由于下桌面无法进行收纳, 。
8、因而整体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圆桌, 以便根据人员规模合理调整圆桌的大小。 0004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圆桌, 包括圆形的上桌面以及圆形的下桌面; 0006 下桌面包括: 0007 一个M边形的下桌面本体; 以及 0008 M个边缘板, 各边缘板分别通过铰链连接于下桌面本体各个边上; 其中: 0009 各个边缘板在竖直面内的转动范围为0-180度, 且任意相邻两个边缘板的转动方 向相反; 0010 在上桌面与下桌面之间安装有用于驱动上桌面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 0011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4的偶数。。
9、 0012 优选地, 边缘板具有一个呈直线形的内边沿以及一个呈圆弧形的外边沿; 其中: 0013 内边沿通过铰链与下桌面本体的某一个边连接, 外边沿作为下桌面的外沿的一部 分; 0014 内边沿与外边沿的对应端点分别通过一条侧边连接。 0015 优选地, 各个边缘板展开后, 与下桌面本体共同构成圆形的下桌面; 0016 各个边缘板折叠后, 部分边缘板收纳于下桌面上侧, 部分边缘板收纳于下桌面下 侧。 0017 优选地, 任意相邻的两个边缘板, 在其中一个边缘板上设有插销/插座, 在另一个 边缘板上设有与插销/插座配合的插座/插销; 0018 各个边缘板展开后, 相邻的两个边缘板之间通过插销和插。
10、座实现连接。 0019 优选地, M的取值为4、 6、 8、 10、 12、 14、 16、 18或20。 0020 优选地, 圆桌还包括: 0021 转盘, 设置于上桌面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 以及 0022 拨杆机构, 用于实现上桌面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的结合和分离操作。 0023 优选地,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管以及带有螺旋轨道的导向套; 其中: 0024 在下桌面本体的中部开孔; 0025 导向套的顶端位于下桌面本体的中部开孔位置并且为固定设置; 说明书 1/5 页 4 CN 211380051 U 4 0026 升降管的上端连接至上桌面的下表面处; 0027 升降管的下端伸入导向套内, 。
11、在升降管上设有能够沿螺旋轨道滑动的滑块。 0028 优选地, 拨杆机构包括: 0029 挡块, 连接于升降机构的上侧部; 以及 0030 拨杆, 安装于上桌面的下表面且能够沿上桌面的径向方向运动; 0031 当拨杆的自由端位于该拨杆的自由端所能到达的最靠内侧位置时, 拨杆的自由端 能够与挡块发生接触, 此时上桌面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处于结合状态; 0032 当拨杆的自由端位于该拨杆的自由端所能到达的最靠外侧位置时, 拨杆的自由端 不与挡块发生接触, 此时上桌面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处于分离状态。 0033 优选地, 挡块采用L形结构。 0034 优选地, 拨杆上设有至少两个沿拨杆的长度方向布置的。
12、限位滑槽; 0035 各限位滑槽的伸展方向与拨杆长度方向一致; 0036 每个限位滑槽内均设有限位螺栓, 限位螺栓安装于上桌面的下表面。 0037 本实用新型具有优点: 0038 如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圆桌, 其包括上桌面和下桌面, 下桌面包括一个 呈多边形(边的数量为偶数)的下桌面本体以及通过铰链连接于下桌面本体各个边上的边 缘板, 各个边缘板的活动范围为0-180度, 以保证各个边缘板能够打开或收起。 相邻两个边 缘板的转动方向相反, 以保证所有边缘板均能够在下桌面本体的上侧或下侧合理收纳。 当 用餐人员数量较少时, 各个边缘板处于收纳状态, 占用体积较小; 当用餐人员数量较多时。
13、, 各个边缘板处于展开状态, 并与下桌面本体组合形成圆形的下桌面, 以满足用餐需求。 此 外, 在上桌面与下桌面之间还设有驱动上桌面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 当需要收纳或展开 各个边缘板时, 均需要先将上桌面升至一定的高度, 待各个边缘板收纳完成或完全展开后, 进一步将上桌面降至正常的用餐高度, 调整方便。 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人员规模合理调整 圆桌的大小。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圆桌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下桌面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下桌面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4、1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升降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拨杆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0046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拨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桌面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结合的示意图; 0048 图10为图9中的A部放大图; 0049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桌面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分离的示意图; 0050 图12为图11中的B部放大图; 0051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下桌面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5 页 5。
15、 CN 211380051 U 5 0052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下桌面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其中, 1-上桌面, 2-下桌面, 3-下桌面本体, 4、 4a、 4b-边缘板, 5-铰链, 6-内边沿, 7- 外边沿, 8-侧边, 9-插销, 10-插座, 11-升降管, 12-螺旋轨道, 13-导向套, 14-开孔, 15-滑块, 16-转盘, 17-挡块, 18-拨杆, 19-限位滑槽, 20-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5 实施例1 0056 如图1所示, 一种圆桌, 包括圆形的上桌面1、。
16、 圆形的下桌面2以及桌腿。 0057 如图2和图3所示, 下桌面2包括一个六边形的下桌面本体3以及六个边缘板4。 其 中, 各个边缘板4分别通过铰链5(即合页)连接于下桌面本体3的各个边上。 0058 通过以上连接, 使得每个边缘板4均可绕该边缘板处的铰链在竖直范围内转动。 0059 本实施例中各个边缘板4绕对应铰链的转动范围为0-180度, 以保证各个边缘板4 在不使用时能够收起, 而在使用时能够展开。 0060 为了方便对各个边缘板进行收纳, 任意相邻两个边缘板4的转动方向相反。 0061 以图2和图3中的边缘板4a和边缘板4b为例进行说明: 0062 假定图2中各个边缘板4的状态为初始状。
17、态。 0063 在收起时, 边缘板4a向上转动180度并收纳在下桌面本体3的上侧, 而边缘板4b向 下转动180度并收纳在下桌面本体3的下侧, 如图3所示。 0064 通过以上转动方向设计, 保证了各个边缘板4均能进行有效、 合理的收纳。 0065 如图2所示, 以其中一个边缘板4为例说明各个边缘板的结构。 0066 边缘板4具有一个呈直线形的内边沿6以及一个呈圆弧形的外边沿7。 其中: 0067 内边沿6通过铰链与下桌面本体3的某一个边沿连接, 外边沿7则作为下桌面2的外 沿的一部分。 内边沿6与外边沿7的对应端点分别通过一条侧边8连接。 0068 以上各个边缘板展开后, 与下桌面本体3共同。
18、构成圆形的下桌面2。 0069 各个边缘板4折叠后, 部分边缘板4位于下桌面上侧, 如图3中实线部分表示的边缘 板, 部分边缘板4位于下桌面下侧, 如图3中虚线部分表示的边缘板。 0070 此外, 为了保证展开后相邻两个边缘板之间的连接, 还进行了如下设计: 0071 以相邻的边缘板4a和边缘板4b为例说明, 如图2所示: 0072 在边缘板4a上设有插销9, 在边缘板4b上设有与插销9配合的插座10, 待边缘板4a 和边缘板4b展开后, 两个边缘板之间通过插销9和插座10实现连接。 0073 当然, 插销9也可设置在边缘板4b上, 相应的, 插座10设置在边缘板4a上。 0074 通过以上设。
19、置, 可保证各个边缘板展开后, 相邻边缘板之间的连接。 0075 为了实现边缘板4的收起或打开, 需要一定的高度空间, 因此, 本实施例1在上桌面 1与下桌面2之间还设有升降机构, 以驱动上桌面1上升和下降。 0076 当升降机构上升至一定高度时, 边缘板4即可有一定的高度空间方便打开和收纳。 待边缘板4收纳或展开完成后, 升降机构下降至用餐的水平高度位置即可。 0077 本实施例1给出了一种较为优选的升降机构的结构, 如图4至图6所示。 0078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管11以及导向套13。 说明书 3/5 页 6 CN 211380051 U 6 0079 其中, 导向套13的上端以及下端均为圆。
20、管结构, 导向套13的中间为螺旋轨道12。 0080 在下桌面本体3的中部开孔14, 如图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 在图4中, 下桌面2采用 简化结构, 实际上, 该下桌面2的展开结构如图2所示。 0081 导向套13的顶端位于下桌面本体的中部开孔14位置并且为固定设置。 该固定方式 有多种, 例如导向套13上端外侧焊接一个安装板, 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下桌面本体上。 0082 以上仅仅为示例性的, 本实施例1对导向套13的固定方式并不做限制。 0083 升降管11的上端连接至上桌面1的下表面处。 0084 升降管11的下端伸入导向套13内, 在升降管11上设有滑块15, 该滑块15能够沿螺 。
21、旋轨道12上下滑动。 本实施例1中的滑块15优选采用圆形杆。 0085 旋转上桌面1时, 滑块15沿螺旋轨道12上下滑动, 从而带动升降管11升降。 0086 至于升降管11与上桌面1之间的连接方式, 例如可以为固定连接, 当上桌面1正向 旋转时, 升降管11的位置上升(上桌面1高度上升), 反之, 升降管11的位置下降。 0087 当然, 本实施例1中升降机构(升降管11)优选与上桌面1之间采用下述连接方式: 0088 如图7和图8所示, 圆桌还包括转盘16以及拨杆机构。 0089 转盘16设置于上桌面1与升降机构的顶部(即升降管11的顶部)之间, 上桌面1能够 相对于升降机构的顶部旋转, 。
22、此时上桌面1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运动不同步。 0090 转盘16采用常见的转盘结构即可, 例如采用轴承结构。 升降管11的顶部连接于转 盘16的内侧, 上桌面1与转盘16的外侧连接, 当上桌面1转动时, 升降管11不转动。 0091 拨杆机构, 用于实现上桌面1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的结合和分离操作。 0092 其中, 图7中示出的转盘16以及拨杆机构是从下往上看时的状态, 即站在上桌面1 的仰视图的视角给出的转盘16以及拨杆机构的结构示意。 0093 具体的, 如图6和图7所示, 拨杆机构包括挡块17和拨杆18。 其中: 0094 挡块17连接于升降机构的上侧部, 即升降管11的上侧部。 00。
23、95 拨杆18安装于上桌面1的下表面且能够沿上桌面1的径向方向运动。 定义上桌面1 靠近上桌面1圆心处的一侧为内侧, 靠近上桌面1边缘的一侧为外侧。 0096 当拨杆18的自由端沿径向方向向内侧运动时, 拨杆18的自由端会到达一个最靠内 侧位置, 当拨杆18的自由端沿径向方向向外侧运动时, 会到达一个最靠外壳位置。 0097 此处, 拨杆18的自由端是指在推动拨杆18沿径向运动时手未接触的拨杆18一端。 0098 如图6所示, 挡块17优选采用L形结构, 该挡块17可焊接在升降管11上。 0099 当拨杆18的自由端位于该拨杆的自由端所能到达的最靠内侧位置时, 拨杆18的自 由端能够与挡块17。
24、发生接触, 此时上桌面1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处于结合状态。 0100 当拨杆18的自由端位于该拨杆的自由端所能到达的最靠外侧位置时, 拨杆18的自 由端不与挡块17发生接触, 此时上桌面1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处于分离状态。 0101 如图8所示, 拨杆18上设有两个沿拨杆18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滑槽19。 0102 以其中一个限位滑槽19为例说明: 0103 各个限位滑槽19的伸展方向与拨杆18长度方向一致, 以保证拨杆18沿径向方向运 动。 每个限位滑槽19内均设有限位螺栓20, 限位螺栓20安装于上桌面1的下表面。 0104 用手推或拉拨杆18的一端(位置比较靠外的一端), 可实现拨杆18。
25、沿径向方向运 动。 说明书 4/5 页 7 CN 211380051 U 7 0105 下面结合图9至图12具体说明上桌面1与升降机构之间的配合关系。 0106 如图9和图10所示, 当上桌面1需要进行上升或下降动作时, 首先将拨杆18沿径向 方向推动至最靠内侧位置, 此时, 旋转上桌面1, 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小于一周), 拨杆18的自 由端能够接触到挡块17, 此时, 上桌面1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结合。 0107 然后继续沿同方向旋转上桌面1, 则升降管11会跟随上桌面1进行旋转, 使得滑块 15可沿螺旋轨道12上升或下降, 进而实现上桌面1高度位置的上升或下降。 0108 如图11和图12。
26、所示, 当上桌面1不需要进行升降动作, 而只需要进行旋转动作时, 则将拨杆18沿径向方向推动至最靠外侧位置, 拨杆18的自由端无法接触到挡块17, 使得上 桌面1与升降机构的顶部之间分离, 旋转上桌面1时, 上桌面1只旋转而不升降。 0109 本实施例1很好实现了圆桌的打开或收纳, 便于根据人员规模合理调整圆桌的大 小。 0110 实施例2 0111 本实施例2也述及了一种圆桌, 该圆桌除以下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外, 其余技术特征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1。 0112 如图13和图14所示, 本实施例2中的圆桌, 其下桌面本体3为四边形, 在下桌面本体 3的四个边上分别通过铰链5(即合页)连。
27、接一个边缘板4。 0113 每个边缘板4的具体结构, 与上述实施例1中提到的边缘板结构相同。 0114 在收纳时, 相邻的两个边缘板4中, 边缘板4a朝上折叠, 边缘板4b向下折叠。 此外, 相邻的两个边缘板4a、 4b在展开时, 也可通过插销和插座配合的方式实现连接。 0115 当然, 本实施例中下桌面本体3的边数还可以是8、 10、 12、 14、 16、 18或20等。 0116 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 例, 应当说明的是,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 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 代、 明显变形形式, 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 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说明书 5/5 页 8 CN 211380051 U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6 页 9 CN 211380051 U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6 页 10 CN 211380051 U 10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1 CN 211380051 U 11 图7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2 CN 211380051 U 12 图10 图11 图12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3 CN 211380051 U 13 图13 图14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4 CN 211380051 U 14 。
- 内容关键字: 圆桌
顶升式芯片脱模结构及芯片固晶设备.pdf
U肋板转运机器人.pdf
农业种植架.pdf
洗水机用松布退卷输送机构.pdf
检测夹具.pdf
低压线圈中的气道撑条.pdf
自动上料调平的无机板切割设备.pdf
高压手动反冲洗过滤装置.pdf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pdf
具有受热均匀结构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pdf
单手操作钢珠锁紧接头.pdf
实验动物大鼠拍摄CBCT的专用支架.pdf
自动检测码垛漏砖系统.pdf
挥发性有机物环保治理回收装置.pdf
消失模壳型精铸模型气化炉的壳型料架.pdf
综合性能好的节能预分支电缆.pdf
微型无阀压电泵.pdf
干式变压器绝缘垫块.pdf
煤粉吊装料仓.pdf
活塞加工用运输承载板.pdf
双目测距导盲装置.pdf
有色金属选矿废水回收处理装置.pdf
带有脱模机构的塑料瓶注塑机.pdf
粉尘精过滤滤芯.pdf
升降堰门.pdf
生产海绵钛带加热装置的反应器.pdf
炼铁原料白灰消化装置.pdf
塑料瓶用吹塑成形装置.pdf
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消融针尖端限位缓冲结构及其穿刺装置.pdf
光伏储能系统.pdf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封闭母线R-CNN温度故障监测方法.pdf
一种放炮拒爆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pdf
一种用于地铁电气化架空接触网的接触网作业梯车.pdf
一种活底料仓.pdf
用于平转T构上部挂篮施工全过程中的不平衡重监控装置及施工方法.pdf
环保型雨水收集模块.pdf
一种多功能手工锯.pdf
一种壁流式SIC质蜂窝陶瓷过滤体的制备.pdf
喜眠蓝环保染色方法.pdf
一种瓷绝缘子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冰箱保鲜隔板层收纳盒.pdf
双头缝纫机升降式联动断开机构.pdf
一种水过滤器反冲洗装置.pdf
一种洛美他派晶型Ⅰ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一种高可靠性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pdf
商用车用离合器从动盘.pdf
移动机器人归位充电系统.pdf
制冷快件箱结构.pdf
一种新型护眼浴霸.pdf
加筋充泥管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