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pdf
《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034762.4 (22)申请日 2019.11.22 (73)专利权人 西峡县三胜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474550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民营生 态工业园 (72)发明人 冯胜玉冯建涛马长绪孙士有 杨铁武石宝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453 代理人 王帆 (51)Int.Cl. B01F 7/18(2006.01) B01F 1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
2、防锈剂调配技术领域, 尤其 为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包括筒体, 所述筒 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 性连接, 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所述筒体, 所述筒 体内侧设有搅拌机构,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 和两个圆套, 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电机输出端相固 定, 两个所述圆套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 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固定 搅拌杆的圆套插入至两个固定支耳上, 通过将弧 形垫片插入至卡合槽内, 能够使弧形垫片夹着圆 套, 通过不锈钢螺栓锁紧, 从而可以将搅拌杆固 定在搅拌轴上, 通过不锈钢螺栓和弧形垫片的配 合能够将圆套紧紧的固定在搅拌轴上, 提高装置 搅拌防锈剂的稳。
3、定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384680 U 2020.09.01 CN 211384680 U 1.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包括筒体 (1) , 所述筒体 (1) 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 (11) , 所 述电机 (11) 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电机 (11) 输出端贯穿所述筒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筒体 (1) 内侧设有搅拌机构 (2) , 所述搅拌机构 (2) 包括搅拌轴 (21) 和两个圆套 (22) , 所述 搅拌轴 (21) 与所述电机 (11) 输出端相固定, 两个所述圆套 (22) 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 一搅拌杆 (24) 和第二。
4、搅拌杆 (25) , 所述圆套 (22) 插接在所述搅拌轴 (21) 上, 所述搅拌轴 (21) 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支耳 (23) , 若干个所述固定支耳 (23) 呈对称均匀分布在所 述搅拌轴 (21) 上, 所述圆套 (22) 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支耳 (23) 相对应的避让槽 (221) , 若干个所述固定支耳 (23) 均开设有第二卡合槽 (231) , 每两个垂直分布的所述第二 卡合槽 (231) 呈对称设置, 所述圆套 (22) 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合槽 (222) , 所述 第一卡合槽 (222) 与所述第二卡合槽 (231) 重合, 且内侧均设有弧形垫片 (。
5、26) , 所述圆套 (22) 两侧均设有不锈钢螺栓 (223) , 所述圆套 (22) 通过所述不锈钢螺栓 (223) 与所述固定支 耳 (23) 螺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一搅拌杆 (24) 倾斜设置在所述圆套 (22)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两个垂直分布的所 述固定支耳 (23) 间距与所述圆套 (22) 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垫片 (26) 和 所述固定支耳 (23) 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 (261) 和第一通孔。
6、 (232) , 所述不锈钢螺栓 (223) 位于所述第二通孔 (261) 和所述第一通孔 (232) 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垫片 (26) 的 厚度等于所述第二卡合槽 (231) 和所述第一卡合槽 (222) 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槽 (221) 与 所述第一卡合槽 (222) 连通。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84680 U 2 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锈剂调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7、 水性防锈剂是一种水基防锈溶液, 可有效的保护钢、 铁等材料, 防止生锈。 根据防 锈期要求的不同, 和水按一定比混合使用, 防锈期限可达到几天至几月, 如果有一定防潮湿 的外包装条件或存放在干燥环境条件, 防锈时间可达一年以上, 水性防锈剂由磷酸、 硝酸和 盐酸等成分组成, 各种成分混合时, 一般采用搅拌的方式, 通过电机驱动搅拌杆旋转, 从而 使筒体内的溶剂混合, 能够加速调配效率, 一般搅拌杆的叶片在长时间工作下易磨损, 故需 要定期更换和保养。 0003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搅拌机搅拌杆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6404614U) , 该 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拔出固定磨损叶片的定位销,。
8、 将叶片的插入部从搅拌叶的插槽中拔出, 更换叶片之后, 将定位销插入至更换叶片所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 对叶片进 行固定, 但是该种方式利用定位销将叶片锁死固定, 这种插接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叶 片会一直受力搅拌, 定位销也会随着受力, 定位销受力时易使定位孔隙增大, 造成松动的现 象, 从而影响防锈剂搅拌的效果。 0004 因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 置, 具有稳定固定搅拌杆且不易造成松动的特点。 0006 为实现上述目。
9、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包括 筒体, 所述筒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 所述筒体, 所述筒体内侧设有搅拌机构,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两个圆套, 所述搅拌轴 与所述电机输出端相固定, 两个所述圆套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 杆, 所述圆套插接在所述搅拌轴上, 所述搅拌轴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支耳, 若干个所 述固定支耳呈对称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轴上, 所述圆套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支耳 相对应的避让槽, 若干个所述固定支耳均开设有第二卡合槽, 每两个垂直分布的所述第二 卡合槽呈对称设置, 。
10、所述圆套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合槽, 所述第一卡合槽与所 述第二卡合槽重合, 且内侧均设有弧形垫片, 所述圆套两侧均设有不锈钢螺栓, 所述圆套通 过所述不锈钢螺栓与所述固定支耳螺接固定。 0007 优选的, 两个所述第一搅拌杆倾斜设置在所述圆套上。 0008 优选的, 每两个垂直分布的所述固定支耳间距与所述圆套的高度相同。 0009 优选的, 所述弧形垫片和所述固定支耳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 所 述不锈钢螺栓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内。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84680 U 3 0010 优选的, 所述弧形垫片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卡合槽和所述第一卡合槽的深。
11、度。 0011 优选的, 所述避让槽与所述第一卡合槽连通。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固定搅拌杆的 圆套插入至两个固定支耳上, 且固定支耳和圆套上开设有卡合槽, 通过将弧形垫片插入至 卡合槽内, 能够使弧形垫片夹着圆套, 通过不锈钢螺栓锁紧, 从而可以将搅拌杆固定在搅拌 轴上, 通过不锈钢螺栓和弧形垫片的配合能够将圆套紧紧的固定在搅拌轴上, 提高装置搅 拌防锈剂的稳定性, 且通过设置的多个固定支耳, 能够在搅拌轴上增加搅拌杆, 可以在搅拌 力度不够的前提下, 增加搅拌力度, 提高装置搅拌防锈剂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
12、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圆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1、 筒体; 11、 电机; 2、 搅拌机构; 21、 搅拌轴; 22、 圆套; 221、 避让槽; 222、 第一 卡合槽; 223、 不锈钢螺栓; 23、 固定支耳; 231、 第二卡合槽; 232、 第。
13、一通孔; 24、 第一搅拌杆; 25、 第二搅拌杆; 26、 弧形垫片; 261、 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防锈剂调配装置, 包括筒 体1, 筒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1, 电机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电机11输出端。
14、贯穿筒体1, 筒体1内侧设有搅拌机构2, 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轴21和两个圆套22, 搅拌轴21与电机11输出 端相固定, 两个圆套22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搅拌杆24和第二搅拌杆25, 圆套22插 接在搅拌轴21上, 搅拌轴21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支耳23, 若干个固定支耳23呈对称 均匀分布在搅拌轴21上, 圆套22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固定支耳23相对应的避让槽221, 若干 个固定支耳23均开设有第二卡合槽231, 每两个垂直分布的第二卡合槽231呈对称设置, 圆 套22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合槽222, 第一卡合槽222与第二卡合槽231重合, 且内 侧均设有弧形垫片26, 。
15、圆套22两侧均设有不锈钢螺栓223, 圆套22通过不锈钢螺栓223与固 定支耳23螺接固定。 0022 本实施方案中: 筒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1 (型号Y90S) , 电机11与外部电源电性 连接, 电机11设有独立的开关按钮, 通过开关能够控制电机11的动作, 且筒体1与公开号 CN206424835U所提出的夹套筒体原理一致, 该夹套筒体上设置有料口、 备用口、 放料口和温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84680 U 4 度计口, 能够便于进料和出料, 且能够实时对温度进行控制, 保证原料加工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通过电机11带动搅拌轴21旋转, 从而使第一搅拌杆24和第二搅。
16、拌杆25搅动溶剂, 使溶剂 充分混合, 加速调配的效率, 若更换第一搅拌杆24和第二搅拌杆25, 通过拧动不锈钢螺栓 223, 从而可以使弧形垫片26从第一卡合槽222和第二卡合槽231拿出, 然后圆套22能够顺着 搅拌轴21拆卸掉, 便于直接更换搅拌杆, 不用更换搅拌轴21, 节约成本, 且便于拆卸, 在安装 时, 通过将圆套22上的避让槽221对着搅拌轴21两侧的固定支耳23, 并将圆套22插入至搅拌 轴21上, 同时使圆套22上的第一卡合槽222和固定支耳23上的第二卡合槽231相重合, 并在 其内插入弧形垫片26, 使弧形垫片26夹着圆套22, 然后通过插入不锈钢螺栓223紧固住圆套 。
17、22, 从而可以将圆套22固定在搅拌轴21上, 通过不锈钢螺栓223和弧形垫片26的配合能够将 圆套22紧紧的固定在搅拌轴21上, 提高装置搅拌防锈剂的稳定性, 且通过设置的多个固定 支耳23, 能够在搅拌轴21上增加搅拌杆, 可以在搅拌力度不够的前提下, 增加搅拌力度, 提 高装置搅拌防锈剂的效果。 0023 在图1-3中: 两个第一搅拌杆24倾斜设置在圆套22上, 便于第一搅拌杆24搅拌防锈 剂溶剂, 提高搅拌的效果, 每两个垂直分布的固定支耳23间距与圆套22的高度相同, 使圆套 22上的第一卡合槽222和固定支耳23上的第二卡合槽231相重合, 便于安装圆套22, 弧形垫 片26和固定。
18、支耳23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261和第一通孔232, 不锈钢螺栓223位于第二 通孔261和第一通孔232内, 通过插入不锈钢螺栓223紧固住圆套22, 从而可以将圆套22固定 在搅拌轴21上, 通过不锈钢螺栓223和弧形垫片26的配合能够将圆套22紧紧的固定在搅拌 轴21上, 提高装置搅拌防锈剂的稳定性。 0024 在图4-5中: 弧形垫片26的厚度等于第二卡合槽231和第一卡合槽222的深度, 不会 使弧形垫片26与不锈钢螺栓223干涉, 避让槽221与第一卡合槽222连通, 便于避让槽221通 过固定支耳23插入至搅拌轴21上, 且圆套22上的第一卡合槽222和固定支耳23上的第二卡 。
19、合槽231相重合, 便于安装圆套22。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通过电机11带动搅拌轴21旋转, 从而使第一 搅拌杆24和第二搅拌杆25搅动溶剂, 使溶剂充分混合, 加速调配的效率, 若更换第一搅拌杆 24和第二搅拌杆25, 通过拧动不锈钢螺栓223, 从而可以使弧形垫片26从第一卡合槽222和 第二卡合槽231拿出, 然后圆套22能够顺着搅拌轴21拆卸掉, 便于直接更换搅拌杆, 在安装 时, 通过将圆套22上的避让槽221对着搅拌轴21两侧的固定支耳23, 并将圆套22插入至搅拌 轴21上, 同时使圆套22上的第一卡合槽222和固定支耳23上的第二卡合槽231相重合, 并。
20、在 其内插入弧形垫片26, 使弧形垫片26夹着圆套22, 然后通过插入不锈钢螺栓223紧固住圆套 22, 从而可以将圆套22固定在搅拌轴21上, 通过不锈钢螺栓223和弧形垫片26的配合能够将 圆套22紧紧的固定在搅拌轴21上, 提高装置搅拌防锈剂的稳定性, 且通过设置的多个固定 支耳23, 能够在搅拌轴21上增加搅拌杆, 可以在搅拌力度不够的前提下, 增加搅拌力度, 提 高装置搅拌防锈剂的效果。 0026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84680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384680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384680 U 7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384680 U 8 。
- 内容关键字: 水性 防锈剂 调配 装置
能有效保证吸嘴袋质量的焊嘴机.pdf
市政工程用围栏.pdf
高浓度有机废气高效吸收精馏装置.pdf
摆动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绝缘环保气体柜.pdf
用于氧化锌生产用的干燥机.pdf
弹出式卫星相机及分离装置.pdf
汽车充电桩电源线地下自动回收装置.pdf
皮带输送机.pdf
有利于促进SBS效应的布里渊光纤激光器.pdf
PDC钻头装卸辅助器.pdf
手套夹取码沓机构.pdf
吸附滤芯的功能恢复设备.pdf
自动化打磨装置.pdf
防爆型振动电机的加固机构.pdf
茶叶加工的烘干装置.pdf
多功能起重机.pdf
建筑材料单体燃烧性能检测辅助安装的装置.pdf
生态微景观演示用教具.pdf
频域知识继承的遥感基础模型轻量化方法.pdf
精制棉漂白滤水装置.pdf
复合型空壳平衡重消失模模具.pdf
铣口自动检测的全自动双激光打标机.pdf
韧性增强型钴锆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pdf
基于设计校核一体化的紧固连接正向设计方法.pdf
气流疏导件及动力电池.pdf
小模数齿轮精度的视觉检测方法及系统.pdf
2,4,5-三氟苯乙酸的合成方法.pdf
船载油污收集组件及垃圾收集装置.pdf
大豆分级筛选设备.pdf
多轴分布式驱动车辆路面行驶条件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pdf
Java系统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