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水分离器.pdf
《气水分离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水分离器.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088152.2 (22)申请日 2019.11.27 (73)专利权人 上海玥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茸兴路407号4 幢118室 (72)发明人 李海周李鑫鑫 (51)Int.Cl. B01D 50/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气水分离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水分离器, 涉及分 离装置技术领域, 旨在解决现有气水分离器后期 难以维护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 气体 从进气管内输入到筒身内, 由。
2、于受到支撑板的阻 挡, 气体无法直接通向排气管, 因此气体向排水 口处移动, 气体在筒内侧壁与滤液管外侧壁之间 边下移边转动, 气体中的部分水分受离心力作用 而被甩在筒身内侧壁并滴落入排水口内, 接着气 体经过滤液管上移, 并从排气口处排出;在对实 现对气体内水分进行分离时, 由于筒盖和筒身为 可拆卸连接, 同时滤液管通过对接环可拆卸连接 在支撑板上, 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 可通过拆卸 筒盖, 并从筒身的上方将滤液管从筒身内部取出 进行定期清洗, 保持滤液筒内壁的清洁, 便于操 作人员定期维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1384385 U 2020.09.01 CN 2。
3、11384385 U 1.一种气水分离器, 包括筒身(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身(1)的上端设置有筒盖(11), 所述筒盖(11)的截面为弧形, 所述筒盖(11)与筒身(1)上端面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所述筒 盖(11)上端面设置有排气口(112), 所述筒身(1)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13), 所述筒身(1)侧 壁设置有进气管(12), 所述进气管(12)的一端伸入筒身(1)内部; 所述筒身(1)内部且位于 进气管(12)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2), 所述支撑板(2)下端面且位于其中部贯穿设置有滤液 管(3), 所述滤液管(3)的上端设置有对接环(31), 所述对接环(31)的外径大于滤液管。
4、(3)的 外径, 所述支撑板(2)上表面设置有供对接环(31)嵌置的环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盖(11)下端面沿其周向 设置有橡胶环圈(111), 所述橡胶环圈(111)与筒身(1)的上端面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液管(3)外侧壁设置有 螺旋叶片(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液管(3)内部间隔设置 有若干个过滤网(331), 每一所述过滤网(331)的外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弹簧(3311), 每一 所述弹簧(3311)远离过滤网(331)方向的一端分别。
5、粘附在滤液管(3)的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盖(11)靠近排气口 (112)的位置设置有支撑架(113), 所述支撑架(113)内设置有除沫器(1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设置 有安装板(4), 所述安装板(4)与筒身(1)内侧壁相贴合; 所述安装板(4)的上表面凹陷设置 有装卸槽(41), 所述装卸槽(41)内设置有海绵垫(411), 所述安装板(4)和海绵垫(411)上均 贯穿设置有供滤液管(3)内的气体排出的安装孔(4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器, 其特。
6、征在于: 所述筒身(1)内侧壁设置有两 个对接槽(4121), 两个所述对接槽(4121)均沿筒身(1)的高度方向设置, 所述对接槽(4121) 的上端壁与筒身(1)的上端壁相齐平; 所述安装板(4)侧壁设置有插入两个对接槽(4121)内 的对接块(4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对接块(412)的上表 面分别设置有提拉杆(4122), 所述提拉杆(412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对接槽(4121)的长度方 向, 所述提拉杆(4122)的长度小于对接槽(4121)的长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84385 U 2 一种气水分离器 技术领。
7、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装置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气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 气水分离器是用于工业含液系统中将气体和液体分离的设备, 提高蒸气的干燥程 度, 减少蒸气带水的现象。 0003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102194U的中国专利, 公开了一种气水分离器, 包括箱本 体, 箱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 箱本体内部沿气流方向设有多个曲线 叶片, 每个叶片的曲线拐弯处设置有收集袋, 箱本体内部且位于烟气出口的位置设置有过 滤网; 当含水烟气从烟气入口进入箱本体内部之后, 气流通过曲线叶片, 由于介质动量各不 相同, 导致各介质矢量方向各异, 水分。
8、子被迫落入设置好的口袋, 聚集成水落在下箱体内, 干燥烟气铜鼓曲线叶片流出。 0004 上述气水分离器虽然能够通过曲线叶片来阻挡气体所含水分, 但是其需要在曲线 叶片的每个拐角处设置口袋以用于承接水分子使其聚成水滴, 当叶片或者口袋出现破损 时, 操作人员难以对其进行拆卸维护,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操作人员后期维护操作的负担, 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水分离器, 其具有 结构简单, 便于维护的优势。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气水分离器, 包括筒身, 所述筒身的上端设置有筒盖, 。
9、所述筒盖的截面为弧 形, 所述筒盖与筒身上端面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所述筒盖上端面设置有排气口, 所述筒身 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筒身侧壁设置有进气管, 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伸入筒身内部; 所述 筒身内部且位于进气管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下端面且位于其中部贯穿设置有 滤液管, 所述滤液管的上端设置有对接环, 所述对接环的外径大于滤液管的外径, 所述支撑 板上表面设置有供对接环嵌置的环槽。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气体从进气管内输入到筒身内, 由于受到支撑板的阻挡, 气体无法直接通向排气管, 因此气体向排水口处移动, 气体在筒内侧壁与滤液管外侧壁之 间边下移边转动, 气体中的。
10、部分水分受离心力作用而被甩在筒身内侧壁并滴落入排水口 内, 接着气体经过滤液管继续上移, 并从排气口处排出;在对实现对气体内水分进行分离 时, 由于筒盖和筒身为可拆卸连接, 同时滤液管通过对接环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板上, 在使用 一段时间之后, 可通过拆卸筒盖, 并从筒身的上方将滤液管从筒身内部取出进行定期清洗, 保持滤液筒内壁的清洁, 便于操作人员的定期维护。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筒盖下端面沿其周向设置有橡胶环圈, 所述橡胶环圈与筒身的上 端面紧密贴合, 避免外界含水气体从筒盖与筒身连接处进入筒身内部从而影响气体的含水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384385 U 3 量。 001。
1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加设橡胶环圈来提高筒盖与筒身连接处的气密性。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滤液管外侧壁设置有螺旋叶片。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螺旋叶片对气体的移动方向起到指引作用, 使进入筒身 的气体能够快速转动, 以便将气体中的水分快速甩出使滤液管稳定固定在支撑板上。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滤液管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过滤网, 每一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壁 沿其周向设置有弹簧, 每一所述弹簧远离过滤网方向的一端分别粘附在滤液管的内侧壁。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气体进入滤液管内部时通过过滤网进一步滤除大分子 杂质和部分水分, 此时弹簧受到气体的冲击会带动过滤。
12、网抖动, 过滤网在抖动的过程中将 水分抖落。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筒盖靠近排气口的位置设置有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内设置有除沫 器。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气体从滤液管内排出之后经过除沫器, 除沫器用于减少 气体中夹带的液沫, 以降低气体中有价值的物料损失。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与筒身内侧壁相贴合; 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凹陷设置有装卸槽, 所述装卸槽内设置有海绵垫, 所述安装板和海绵 垫上均贯穿设置有供滤液管内的气体排出的安装孔。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海绵垫用于吸附从除沫器上滴落下来的液沫, 以保持筒 身与筒盖内部的洁净。
13、干燥。 0019 进一步地, 所述筒身内侧壁设置有两个对接槽, 两个所述对接槽均沿筒身的高度 方向设置, 所述对接槽的上端壁与筒身的上端壁相齐平; 所述安装板侧壁设置有插入两个 对接槽内的对接块。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沿对接槽的长度方向滑出对接块, 以实现安装板与筒身 的可拆卸连接, 便于定期更换饱和的海绵。 0021 进一步地, 每一所述对接块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提拉杆, 所述提拉杆的长度方向 平行于对接槽的长度方向, 所述提拉杆的长度小于对接槽的长度。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加设提拉杆以更为便捷地驱动对接块滑出对接槽, 从而 将安装板从筒身内取出。 0023 综上所。
14、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 1、 气体从进气管内输入到筒身内, 由于受到支撑板的阻挡, 气体无法直接通向排 气管, 因此气体向排水口处移动, 气体在筒内侧壁与滤液管外侧壁之间边下移边转动, 气体 中的部分水分受离心力作用而被甩在筒身内侧壁并滴落入排水口内, 接着气体经过滤液管 继续上移, 并从排气口处排出;在对实现对气体内水分进行分离时, 由于筒盖和筒身为可拆 卸连接, 同时滤液管通过对接环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板上, 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 可通过拆卸 筒盖, 并从筒身的上方将滤液管从筒身内部取出进行定期清洗, 保持滤液筒内壁的清洁, 便 于操作人员的定期维护; 0025 2、 气。
15、体从螺旋通道内排出之后经过除沫器, 除沫器用于减少气体中夹带的液沫, 以降低气体中有价值的物料损失。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384385 U 4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气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筒身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28 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滤网结构的示意图; 0029 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除沫器与筒盖之间位置关系的爆炸图; 0030 图5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安装板与筒身之间位置关系的爆炸图。 0031 图中: 1、 筒身; 11、 筒盖; 111、 橡胶环圈; 112、 排气口; 113、 支撑架; 1131、 除沫器; 。
16、12、 进气管; 13、 排水口; 131、 阀门; 14、 立架; 2、 支撑板; 21、 通孔; 22、 环槽; 3、 滤液管; 31、 对 接环; 32、 螺旋叶片; 331、 滤网; 3311、 弹簧; 4、 安装板; 41、 装卸槽; 411、 海绵垫; 4111、 安装 孔; 412、 对接块; 4121、 对接槽; 4122、 提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实施例: 0034 一种气水分离器, 参照图1和图2, 其包括筒身1, 筒身1的上部分为圆柱状, 筒身1的 下部分为圆锥状; 筒身1侧壁且位于其下方沿其周向焊接有用于支。
17、撑其的三组立架14; 筒身 1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13, 筒身1侧壁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水口13开合的阀门131, 筒身1的侧 壁且位于其上部分贯穿设置有进气管12, 进气管12的一端位于筒身1内; 筒身1的上方设置 有筒盖11, 筒盖1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筒身1的上方, 筒盖11的上端面贯穿设置有排气口 112。 0035 参照图1和图2, 筒身1内部沿其周向焊接有圆形的支撑板2, 支撑板2位于进气管12 的上方; 支撑板2的圆心处贯穿设置有通孔21, 通孔21内侧壁插设有滤液管3, 滤液管3的长 度方向垂直于支撑板2的径向; 滤液管3的上端设置有对接环31, 对接环31的直径大于滤液 管3的直。
18、径, 支撑板2上表面凹陷设置有供对接环31嵌置的环槽22, 以实现滤液管3与支撑板 2的可拆卸连接, 便于定期打开筒盖11, 并将滤液管3从支撑板2的上方取出并做定期清洗和 维护。 0036 参照图1和图2, 滤液管3的外侧壁焊接有螺旋叶片32, 当带有水分的气体从进气管 12处进入筒身1内部之后, 由于受到支撑板2的阻挡, 气体无法直接通向排气口112, 此时, 气 体在朝排水口13的方向移动, 螺旋叶片32对气体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使气体在下行的同 时快速旋转, 而此时部分水分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被甩在筒身1的内侧壁, 并由于重力作 用下移至排水口13处。 0037 参照图2和图3, 滤。
19、液管3内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过滤网331, 以用 于进一步滤除气体中的水分和大分子杂质; 每一过滤网331的侧壁分别沿其周向均匀焊接 有若干个弹簧3311, 每一弹簧3311远离过滤网331方向的一端分别粘附在滤液管3的内壁 上, 在气体沿滤液管3上移的过程中, 气体冲撞滤网331导致过滤网331抖动, 从而抖落过滤 网331上的水分, 使水滴下落并从排水口13 (参照图1) 处排出。 0038 参照图2和图4, 筒盖11的截面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 筒盖11内部且位于其靠近 排气口112的位置设置有支撑架113, 支撑架113的上端焊接在筒盖11的下表面, 支撑架113 上设置有。
20、除沫器1131, 该除沫器1131优选为丝网除沫器; 当气体通过滤液管3之后, 除沫器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384385 U 5 1131用于减少夹带在气体中的液沫, 以降低气体中有价值的物料损失; 最后通过除沫器 1131的气体从排气口112中排出筒身1; 筒盖11的下端面设置有橡胶环圈111, 橡胶环圈111 抵紧在筒身1的上端面, 以提高筒盖11与筒身1连接处的气密性, 避免外界含水气体从筒盖 11与筒身1连接处进入筒身1内部从而影响气体的含水量。 0039 参照图2和图5, 支撑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的安装板4, 安装板4上表面沿其厚度 方向凹陷设置有装卸槽41, 装卸。
21、槽41内嵌置有海绵垫411, 以用于吸附从除沫器1131上滴落 下来的液沫; 海绵垫411和安装板4的中央均开设有与通孔21大小相一致且与通孔21相连通 的安装孔4111, 以供气体通过; 安装板4的侧壁一体成型有两个对接块412, 筒身1侧壁沿其 厚度方向凹陷设置有供两个对接块412分别插设的两个对接槽4121, 对接槽4121的长度方 向沿筒身1的高度方向设置, 对接槽4121的上端壁与筒身1的上端面相齐平; 每一对接块412 的上端面分别粘固有提拉杆4122, 每一提拉杆4122均沿对接槽4121的长度方向设置, 每一 提拉杆4122的长度均小于对接槽4121的长度, 以便于从筒身1内快。
22、速取出安装板4, 定期更 换饱和的海绵垫411。 0040 工作原理如下: 0041 当使用上述气水分离器分离气体中的水分时, 气体从进气管12进入筒身1内部, 气 体受到支撑板2的阻挡而向排水口13处移动, 气体在螺旋叶片32的指引下加速转动, 此时气 体中的部分水分受离心力的作用而被甩在筒身1的内侧壁, 并落入排水口13; 然后气体继续 移动并进入滤液管3内, 气体通过过滤网331滤除部分水分和大分子杂质; 接着气体继续上 移并移动至除沫器1131处, 通过除沫器1131减少气体中的液沫, 海绵垫411吸附从除沫器 1131上滴落下来的液沫, 最后气体通过除沫器1131之后从排气口112排。
23、出, 从而在保证实现 气水分离的同时实现便于操作人员对气水分离器进行后期维护的效果。 004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384385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211384385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211384385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211384385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211384385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211384385 U 11 。
- 内容关键字: 水分
茶叶加工用脱水除湿装置.pdf
防脱插座.pdf
轨道交通的线缆分线箱.pdf
钢结构加工用激光切割装置.pdf
粉末烧结滤芯.pdf
茶叶加工用的风选除尘装置.pdf
动物饲料搅拌机.pdf
注塑机配料结构.pdf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用的空气采样装置.pdf
无人机自动归中装置.pdf
筛分机新型缓冲器.pdf
蜂窝沸石高效低耗再生装置.pdf
陶瓷茶具生产用胚体上釉设备.pdf
干蛋糕的切片装置.pdf
煤矿地质堵水用注浆装置.pdf
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pdf
建筑围护结构.pdf
具有加快流速功能的薄膜冷却水槽.pdf
3D打印线材生产用废料回收装置.pdf
老年患者围术期无线血氧监测方法.pdf
厨卫设施的灯板及淋浴龙头.pdf
电网电压监测装置.pdf
跟网型与构网型变流器有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褐煤粉煤高效气化系统.pdf
煤矸石脱碳烧结用温控布料系统.pdf
erp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自动化有限元预紧力数据批量传递与仿真计算控制方法.pdf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链表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运动控制实训方法及系统.pdf
针对低速无人机的区域拒止方法和系统.pdf
基于智慧杆的路侧停车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环形装订机机构.pdf
供纸装置.pdf
有脉动卸车台与可移动铰链的卸车装置.pdf
气动仪器的颗粒收集器.pdf
带有用于检测弧光放电灯的整流效应的保护电路的镇流器.pdf
金属薄膜层压制品.pdf
电动辅助自行车.pdf
掏槽用的嵌装切削刀.pdf
在模制过程中装配不同塑料部件之构件的方法.pdf
具有防护管的模注加热注嘴.pdf
防盗窗格玻璃.pdf
合成多层材料MCM56,它的合成方法及它的用途.pdf
多辊式轧机轧辊的切削方法及装置.pdf
从液体中分离固体的方法和设备.pdf
冲击轮磨碎机.pdf
使用多透镜支座的光拾取装置.pdf
卫星的选择.pdf
具有耐磨美术表面的层压板.pdf
基站接收设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