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pdf
《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399990.1 (22)申请日 2019.12.27 (73)专利权人 森宝 (福建) 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 地址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祥芝镇 大堡村 (以龙加油站北侧) (72)发明人 林凉凉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5231 代理人 郭艺铭 (51)Int.Cl. B32B 5/02(2006.01) B32B 5/26(2006.01) B32B 3/08(2006.01) B32B 3/24(2006.。
2、01) B32B 3/3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 面料, 包括顶面和底面, 所述顶面和底面之间形 成有面料层, 所述面料层内设置有若干个撑布, 所述撑布的横截面为圆形, 其外壁固定连接有固 定圈, 所述固定圈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经线布 和纬线布, 所述经线布和纬线布的两端分别固定 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撑布上, 且所述经线布和纬线 布将面料层分隔成若干个加固单元。 本实用新型 具有透气性好, 便于排汗, 穿着舒适, 结构紧密, 结实耐磨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1139041。
3、2 U 2020.09.01 CN 211390412 U 1.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 包括顶面 (1) 和底面 (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面 (1) 和 底面 (2) 之间形成有面料层 (3) , 所述面料层 (3) 内设置有若干个撑布 (4) , 所述撑布 (4) 的横 截面为圆形, 其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圈 (5) , 所述固定圈 (5) 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经线布 (6) 和纬线布 (7) , 所述经线布 (6) 和纬线布 (7) 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撑布 (4) 上, 且所述经线布 (6) 和纬线布 (7) 将面料层 (3) 分隔成若干个加固单元 (8) 。 2.根。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面 (1) 和底 面 (2) 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9)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孔 (9) 与 加固单元 (8) 的数量相等, 且所述透气孔 (9) 与加固单元 (8) 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面 (1) 和底 面 (2) 的内壁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撑布 (4) 相配合的卡槽 (1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 (10) 为圆 形, 其直径等。
5、于撑布 (4) 的直径, 且所述卡槽 (10) 与撑布 (4) 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加固单元 (8) 内均设置有加固线 (11) , 所述加固线 (11) 呈菱形交错分布, 并固定连接在相邻的经线布 (6) 和纬线布 (7) 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90412 U 2 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面料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0002 针织面料即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 针织面料与梭织 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
6、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 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 针织面料被广泛应 用于服装面料、 里料以及家纺等产品中,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0003 现有的针织面料透气性差强人意, 当人体产生汗液时汗液会粘附在面料表面而无 法及时扩散排出, 从而影响穿着时的舒适性, 并且面料的力学性能差, 结构容易遭到破坏, 不耐磨, 因此急需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 所述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具有透气性好、 便于排汗、 穿着舒适、 结构紧密及结实耐磨等特 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气性能强的。
7、针织面料, 包 括顶面和底面, 所述顶面和底面之间形成有面料层, 所述面料层内设置有若干个撑布, 所述 撑布的横截面为圆形, 其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圈, 所述固定圈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经线 布和纬线布, 所述经线布和纬线布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撑布上, 且所述经线 布和纬线布将面料层分隔成若干个加固单元。 0006 优选的, 所述顶面和底面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0007 优选的, 所述透气孔与加固单元的数量相等, 且所述透气孔与加固单元的中心位 于同一条直线上。 0008 优选的, 所述顶面和底面的内壁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撑布相配合的卡槽。 0009 优选的, 所述卡槽为圆形, 其。
8、直径等于撑布的直径, 且所述卡槽与撑布的中心位于 同一条直线上。 0010 优选的, 每个所述加固单元内均设置有加固线, 所述加固线呈菱形交错分布, 并固 定连接在相邻的经线布和纬线布上。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 通过顶面和底面表面所开设的透气孔可增强面料层内的空气流通, 当人体皮肤 产生汗液时, 可通过透气孔及时将汗液蒸发并排出到大气中, 从而避免汗液粘连而影响穿 着的舒适度; 0013 2、 通过经线布和纬线布可将面料层分隔成若干个加固单元, 加固单元内设置有呈 菱形交错分布的加固线, 通过加固线可增强经线布和纬线布的力学性能, 以防止其在外力。
9、 作用下发生变形, 从而提高了该针织面料的耐磨性。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1390412 U 3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顶面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面料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0018 图中标号: 1、 顶面; 2、 底面; 3、 面料层; 4、 撑布; 5、 固定圈; 6、 经线布; 7、 纬线布; 8、 加固单元; 9、 透气孔; 10、 卡槽; 11、 加固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
10、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透气性能强的针织面料, 包括 顶面1和底面2, 顶面1和底面2之间形成有面料层3, 面料层3内设置有若干个撑布4, 撑布4可 支撑顶面1和底面2, 以扩大面料层3的空间, 顶面1和底面2的内壁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撑布 4相配合的卡槽10, 卡槽10为圆形, 其直径等于撑布4的直径, 且卡槽10与撑布4的中心位于 同一条直线上, 利。
11、用卡槽10可对撑布4进行定位, 以提高其稳定性, 防止位移, 撑布4的横截 面为圆形, 其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圈5, 固定圈5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经线布6和纬线布7, 经线布6和纬线布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撑布4上, 且经线布6和纬线布7将面 料层3分隔成若干个加固单元8, 每个加固单元8内均设置有加固线11, 加固线11呈菱形交错 分布, 并固定连接在相邻的经线布6和纬线布7上, 利用加固线11可增强经线布6和纬线布7 的力学性能, 以防止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 从而提高该针织面料的耐磨性, 顶面1和底 面2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9, 透气孔9与加固单元8的数量相等, 且透气孔。
12、9与加固单 元8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利用透气孔9可提高该针织面料的透气性能, 以便汗液能够 及时蒸发并排出, 从而提高穿着的舒适度。 0021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面1和底面2构成的面料层3, 撑布4可支撑顶面1和底 面2, 以扩大面料层3的空间, 面料层3内分布有经线布6和纬线布7, 通过经线布6和纬线布7 可将面料层3分隔成若干个加固单元8, 加固单元8内设置有呈菱形交错分布的加固线11, 通 过加固线11可增强经线布6和纬线布7的力学性能, 以防止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 从而 提高了该针织面料的耐磨性, 顶面1和底面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9, 可增强面料层3 内的空气流通, 当人体皮肤产生汗液时, 可通过透气孔9及时蒸发并排出到大气中, 从而避 免汗液粘连而影响穿着的舒适度。 002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1390412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11390412 U 5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11390412 U 6 。
- 内容关键字: 透气 性能 针织 面料
农机动力飞轮喷涂用漆雾废气处理装置.pdf
旁路引流线绝缘防护夹持支架结构.pdf
建筑施工围挡.pdf
推进剂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pdf
防刺伤采血针.pdf
铸造件快速冷却装置.pdf
工业硅粉制备用研磨装置.pdf
电池盖帽包边用防偏移模具.pdf
拉杆式储能电源箱.pdf
多穴五轴自动光学检测装置.pdf
活塞钻铣床.pdf
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检测装置.pdf
羊粪粉碎机的清扫装置.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球.pdf
电感电流过零检测方法及电路.pdf
陶瓷加工的练泥机.pdf
建筑工程用支护装置.pdf
压滤机拉板装置及压滤机.pdf
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pdf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pdf
洁净手术室用的排风系统.pdf
用于预测转动设备的故障概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视觉辅助的三极管封装质量检测方法.pdf
可调式肢体活动康复训练装置.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异常事件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服装布料用卷绕装置.pdf
鸽子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并体外培养方法及培养物和应用.pdf
配置肘式黏滞阻尼器的自复位摇摆结构.pdf
采硐充填方法.pdf
积分球数字仿体系统及成像测评方法.pdf
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pdf
肺癌患者随访系统.pdf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pdf
交通运输对COVID-19传播影响的评估方法.pdf
基于Few-shot的时空视线方向估计原型设计.pdf
测序数据GC偏向性校正的方法及其装置.pdf
基于数据安全的软件开发方法.pdf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及建模方法.pdf
智慧交通卡口系统.pdf
方向盘抖动的振源定位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pdf
音频标注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环境部署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基于多维特征的蛋白质性质预测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pdf
基于人眼信息增强的驾驶员注视区域估计方法.pdf
智慧园区企业经营指标健康度的计算及显示方法和装置.pdf
远程医疗的影像辅助标记系统和方法.pdf
自锁螺丝.pdf
交易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pdf
集群资源调度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pdf
GaN基C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