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pdf
《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416038.8 (22)申请日 2019.12.29 (73)专利权人 西安科技大学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 (72)发明人 党蒙张少博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谭文琰 (51)Int.Cl. B60R 19/16(2006.01) B60R 19/1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碰撞。
2、分力缓冲 装置, 包括底座、 弹簧钢板和缓冲机构, 所述底座 包括底板、 竖直板和限位板,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 的连接座、 竖直缓冲部件和水平方向缓冲部件, 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之间设置 有滑移机构, 所述连接座为中空结构, 所述弹簧 钢板与连接座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本实用新 型设计合理且成本低, 安装便捷, 通过对碰撞力 的分力和多次缓冲, 提高了吸能效果, 避免缓冲 部件弯曲, 以达到保护乘客和汽车财产安全的目 的。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211391173 U 2020.09.01 CN 211391173 U 1.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
3、于: 包括底座(5)、 弹簧钢板(1)和连接于底座 (5)与弹簧钢板(1)之间的缓冲机构, 所述底座(5)包括底板(5-1)、 对称设置在底板(5-1)两 端的竖直板(5-2)和连接于底板(5-1)与竖直板(5-2)之间的限位板(5-3), 所述缓冲机构包 括与弹簧钢板(1)固定连接的连接座(4)、 连接于底板(5-1)与连接座(4)之间的竖直缓冲部 件(12)和两个连接于竖直板(5-2)与连接座(4)之间的水平方向缓冲部件, 两个所述水平方 向缓冲部件关于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对称布设, 所述连接座(4)与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 件之间设置有滑移机构, 所述滑移机构呈倾斜布设, 所述滑移机构与。
4、竖直板(5-2)之间靠近 底板(5-1)的间距逐渐增大, 所述连接座(4)能沿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上下滑移, 所述连 接座(4)为中空结构, 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的顶端伸入所述连接座(4)内, 所述弹簧钢板 (1)与连接座(4)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4)包 括顶板(4-1)、 对称连接于顶板(4-1)长度方向的侧面板(4-2)和对称连接于顶板(4-1)宽度 方向的倾斜板(4-3), 所述中空结构由顶板(4-1)、 侧面板(4-2)和倾斜板(4-3)围成, 所述倾 斜板(4-3)与竖直板(5-2)之间靠近底。
5、板(5-1)的间距逐渐增大; 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的底端与底板(5- 1)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的顶端与顶板(4-1)的底面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水 平方向缓冲部件对称布设在倾斜板(4-3)与竖直板(5-2)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板(4-3) 的顶部通过弧形部(4-8)与顶板(4-1)连接, 所述滑移机构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滑移机 构对称布设在两个所述倾斜板(4-3)上, 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沿倾斜板(4-3)布设的第一滑轨 (4-6)和第二滑轨(4-7), 以及设置在第。
6、一滑轨(4-6)和第二滑轨(4-7)上的滑块(8), 所述第 一滑轨(4-6)和第二滑轨(4-7)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滑块(8)与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固 定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直缓冲部件 (12)包括竖向剪切环、 竖向吸能环、 套设在所述竖向剪切环与所述竖向吸能环内部的竖向 内弹簧(12-7)和套设在所述竖向剪切环与所述竖向吸能环外部的竖向外弹簧(12-5), 所述 竖向剪切环包括竖向剪切圆环体(12-4)和与所述竖向剪切圆环体(12-4)一体成型的竖向 圆刃部(12-6), 所述竖向吸能环包括竖向内圆环体(12-3)、 竖向外圆环。
7、体(12-1)和多排连 接于竖向内圆环体(12-3)与竖向外圆环体(12-1)之间的吸能销栓(12-2), 所述竖向圆刃部 (12-6)伸入竖向内圆环体(12-3)和竖向外圆环体(12-1)之间, 且所述竖向圆刃部(12-6)抵 于吸能销栓(12-2)上, 所述竖向内弹簧(12-7)、 竖向外弹簧(12-5)和竖向剪切圆环体(12- 4)的一端焊接有上法兰盖板(14-1), 所述竖向内弹簧(12-7)和竖向外弹簧(12-5)的另一端 以及竖向内圆环体(12-3)和竖向外圆环体(12-1)的一端焊接有下法兰盖板(14-2)。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多排。
8、所述吸能销栓 (12-2)沿竖向内圆环体(12-3)高度方向布设, 每排所述吸能销栓(12-2)包括多个沿竖向内 圆环体(12-3)圆周均布的吸能销栓, 所述竖向内圆环体(12-3)和竖向外圆环体(12-1)的底 部齐平, 所述竖向外圆环体(12-1)顶部高于竖向内圆环体(12-3)的顶部。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方向缓冲 部件包括由连接座(4)至竖直板(5-2)依次连接的吸能块(7)、 水平方向剪切环和水平方向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391173 U 2 吸能环, 所述水平方向剪切环与所述水平方向吸能环内部套设有水平方向内。
9、弹簧(10-7), 所述水平方向剪切环与所述水平方向吸能环外部套设有水平方向外弹簧(10-5), 所述水平 方向剪切环包括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10-4)和与所述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10-4)一体成 型的水平方向圆刃部(10-6), 所述水平方向吸能环包括水平方向内圆环体(10-3)、 水平方 向外圆环体(10-1)和多排连接于水平方向内圆环体(10-3)与水平方向外圆环体(10-1)之 间的水平方向吸能销栓(10-2), 所述水平方向圆刃部(10-6)伸入水平方向内圆环体(10-3) 和水平方向外圆环体(10-1)之间, 且所述水平方向圆刃部(10-6)抵于水平方向吸能销栓 (10-2)上, 。
10、所述吸能块(7)的底部与底板(5-1)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水平方向内弹簧(10- 7)、 水平方向外弹簧(10-5)和水平方向外圆环体(10-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法兰盖板(15- 1), 所述水平方向内弹簧(10-7)和水平方向外弹簧(10-5)的另一端以及水平方向内圆环体 (10-3)和水平方向外圆环体(10-1)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法兰盖板(15-2)。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能块(7)包 括吸能块体(7-1)和设置在吸能块体(7-1)顶部的竖直限位部(7-4)和设置在吸能块体(7- 1)底部的弧形过渡部(7-3), 所述吸能块体(7-1)为。
11、直角三角体, 所述吸能块体(7-1)靠近所 述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10-4)的面为平面(7-2), 所述吸能块体(7-1)靠近连接座(4)的面 为倾斜面(7-5), 所述倾斜面(7-5)与连接座(4)的倾斜板(4-3)呈平行布设。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391173 U 3 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碰撞缓冲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的不断增长, 道路变得异常的拥挤, 汽车的交通事故呈现出逐年递增的 趋势, 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了大量的汽车财产损失和人员受伤, 汽车碰撞过程中的安全问 题。
12、和碰撞维修费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汽车安全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汽车 碰撞缓冲装置是安装于汽车前部或尾部的一种减小撞击力并且吸收撞击力的一种装置, 但 是目前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中剪切板受冲击时会产生一个方向不确定的弯矩, 使剪切板弯 曲, 吸能效果不理想。 因此, 现如今缺少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通过对碰撞力的分力 和多次缓冲, 提高了吸能效果, 避免缓冲部件弯曲, 以达到保护乘客和汽车财产安全的目 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汽车 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设计合理且成本低, 安装便捷, 通过对碰撞力的分力和。
13、多次缓冲, 提 高了吸能效果, 避免缓冲部件弯曲, 以达到保护乘客和汽车财产安全的目的。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 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 弹簧钢板和连接于底座与弹簧钢板之间的缓冲机构, 所述底座 包括底板、 对称设置在底板两端的竖直板和连接于底板与竖直板之间的限位板, 所述缓冲 机构包括与弹簧钢板固定连接的连接座、 连接于底板与连接座之间的竖直缓冲部件和两个 连接于竖直板与连接座之间的水平方向缓冲部件, 两个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关于所述竖 直缓冲部件对称布设, 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之间设置有滑移机构, 所述滑 移。
14、机构呈倾斜布设, 所述滑移机构与竖直板之间靠近底板的间距逐渐增大, 所述连接座能 沿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上下滑移, 所述连接座为中空结构, 所述竖直缓冲部件的顶端伸 入所述连接座内, 所述弹簧钢板与连接座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0005 上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包括顶板、 对称连接 于顶板长度方向的侧面板和对称连接于顶板宽度方向的倾斜板, 所述中空结构由顶板、 侧 面板和倾斜板围成, 所述倾斜板与竖直板之间靠近底板的间距逐渐增大; 0006 所述竖直缓冲部件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竖直缓冲部件的底端与底板固定连 接, 两个所述竖直缓冲部件的顶端与顶板的底面固定。
15、连接, 两个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对 称布设在倾斜板与竖直板之间。 0007 上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板的顶部通过弧形部 与顶板连接, 所述滑移机构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滑移机构对称布设在两个所述倾斜板 上, 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沿倾斜板布设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 以及设置在第一滑轨和第二 说明书 1/7 页 4 CN 211391173 U 4 滑轨上的滑块, 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滑块与所述水平方向缓冲 部件固定连接。 0008 上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直缓冲部件包括竖向剪 切环、 竖向吸能环、 套设在所述竖向。
16、剪切环与所述竖向吸能环内部的竖向内弹簧和套设在 所述竖向剪切环与所述竖向吸能环外部的竖向外弹簧, 所述竖向剪切环包括竖向剪切圆环 体和与所述竖向剪切圆环体一体成型的竖向圆刃部, 所述竖向吸能环包括竖向内圆环体、 竖向外圆环体和多排连接于竖向内圆环体与竖向外圆环体之间的吸能销栓, 所述竖向圆刃 部伸入竖向内圆环体和竖向外圆环体之间, 且所述竖向圆刃部抵于吸能销栓上, 所述竖向 内弹簧、 竖向外弹簧和竖向剪切圆环体的一端焊接有上法兰盖板, 所述竖向内弹簧和竖向 外弹簧的另一端以及竖向内圆环体和竖向外圆环体的一端焊接有下法兰盖板。 0009 上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多排所述吸。
17、能销栓沿竖向内圆 环体高度方向布设, 每排所述吸能销栓包括多个沿竖向内圆环体圆周均布的吸能销栓, 所 述竖向内圆环体和竖向外圆环体的底部齐平, 所述竖向外圆环体顶部高于竖向内圆环体的 顶部。 0010 上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包括由 连接座至竖直板依次连接的吸能块、 水平方向剪切环和水平方向吸能环, 所述水平方向剪 切环与所述水平方向吸能环内部套设有水平方向内弹簧, 所述水平方向剪切环与所述水平 方向吸能环外部套设有水平方向外弹簧, 所述水平方向剪切环包括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和 与所述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一体成型的水平方向圆刃部, 所述水平方向吸能环包括。
18、水平方 向内圆环体、 水平方向外圆环体和多排连接于水平方向内圆环体与水平方向外圆环体之间 的水平方向吸能销栓, 所述水平方向圆刃部伸入水平方向内圆环体和水平方向外圆环体之 间, 且所述水平方向圆刃部抵于水平方向吸能销栓上, 所述吸能块的底部与底板之间设置 有间隙, 所述水平方向内弹簧、 水平方向外弹簧和水平方向外圆环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法 兰盖板, 所述水平方向内弹簧和水平方向外弹簧的另一端以及水平方向内圆环体和水平方 向外圆环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法兰盖板。 0011 上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能块包括吸能块体和设 置在吸能块体顶部的竖直限位部和设置在吸能块体底部的弧形。
19、过渡部, 所述吸能块体为直 角三角体, 所述吸能块体靠近所述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的面为平面, 所述吸能块体靠近连 接座的面为倾斜面, 所述倾斜面与连接座的倾斜板呈平行布设。 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 1、 本实用新型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且安装简便, 投入成本 较低。 0014 2、 本实用新型设置弹簧钢板, 且弹簧钢板与连接座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以使 弹簧钢板与连接座顶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这样以便于受到碰撞力时, 弹簧钢板对碰撞力进 行一次缓冲。 0015 3、 本实用新型设置连接座, 是为了将经弹簧钢板一次缓冲后的撞击力通过连接座 分解。
20、为竖直指向底座的竖直力、 垂直于连接座中左侧的倾斜板的左斜向分力和垂直于连接 座中右侧的倾斜板的右斜向分力, 便于进行分力缓冲。 0016 4、 本实用新型设置水平方向缓冲部件实现对沿倾斜板的左斜向分力和右斜向分 说明书 2/7 页 5 CN 211391173 U 5 力的缓冲, 设置竖直缓冲部件实现对竖直指向底座的竖直力的缓冲, 提高了吸能效果, 避免 缓冲部件弯曲变形。 0017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且成本低, 安装便捷, 通过对碰撞力的分力和多次 缓冲, 提高了吸能效果, 避免缓冲部件弯曲, 以达到保护乘客和汽车财产安全的目的。 0018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
21、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竖直缓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水平方向缓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说明: 0026 1弹簧钢板; 2连接杆; 4连接座; 0027 4-1顶板; 4-2侧面板; 4-3倾斜板; 0028 4。
22、-6第一滑轨; 4-7第二滑轨; 4-8弧形部; 0029 5底座; 5-1底板; 5-2竖直板; 0030 5-3限位板; 7吸能块; 7-1吸能块体; 0031 7-2平面; 7-3弧形过渡部; 7-4竖直限位部; 0032 7-5倾斜面; 8滑块; 10左水平方向缓冲部件; 0033 10-1水平方向外圆环体; 10-2水平方向吸能销栓; 0034 10-3水平方向内圆环体; 10-4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 0035 10-5水平方向外弹簧; 10-6水平方向圆刃部; 0036 10-7水平方向内弹簧; 11右水平方向缓冲部件; 0037 12竖直缓冲部件; 12-1竖向外圆环体; 003。
23、8 12-2吸能销栓; 12-3竖向内圆环体; 0039 12-4竖向剪切圆环体; 12-5竖向外弹簧; 0040 12-6竖向圆刃部; 12-7竖向内弹簧; 0041 14-1上法兰盖板; 14-2下法兰盖板; 0042 15-1第一法兰盖板; 15-2第二法兰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 包括底座5、 弹簧钢板1和连接于 底座5与弹簧钢板1之间的缓冲机构, 所述底座5包括底板 5-1、 对称设置在底板5-1两端的 竖直板5-2和连接于底板5-1与竖直板 5-2之间的限位板5-3,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与弹簧钢 板1固定连接的连接座4、 连接于底板。
24、5-1与连接座4之间的竖直缓冲部件12和两个连接于竖 直板5-2与连接座4之间的水平方向缓冲部件, 两个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关于所述竖直缓 冲部件12对称布设, 所述连接座4与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之间设置有滑移机构, 所述滑移 说明书 3/7 页 6 CN 211391173 U 6 机构呈倾斜布设, 所述滑移机构与竖直板5-2之间靠近底板5-1的间距逐渐增大, 所述连接 座4能沿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上下滑移, 所述连接座4为中空结构, 所述竖直缓冲部件 12 的顶端伸入所述连接座4内, 所述弹簧钢板1与连接座4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 0044 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连接座4包括顶。
25、板4-1、 对称连接于顶板4-1长度方向 的侧面板4-2和对称连接于顶板4-1宽度方向的倾斜板 4-3, 所述中空结构由顶板4-1、 侧面 板4-2和倾斜板4-3围成, 所述倾斜板4-3与竖直板5-2之间靠近底板5-1的间距逐渐增大; 0045 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的底端与底板5-1 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的顶端与顶板4-1的底面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水平方向 缓冲部件对称布设在倾斜板4-3与竖直板5-2之间。 0046 本实施例中, 所述倾斜板4-3的顶部通过弧形部4-8与顶板4-1连接, 所述滑移机构 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滑移机构对称。
26、布设在两个所述倾斜板4-3上, 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沿 倾斜板4-3布设的第一滑轨4-6和第二滑轨4-7, 以及设置在第一滑轨4-6和第二滑轨4-7上 的滑块8, 所述第一滑轨4-6和第二滑轨4-7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滑块8与所述水平方向缓 冲部件固定连接。 0047 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包括竖向剪切环、 竖向吸能环、 套设 在所述竖向剪切环与所述竖向吸能环内部的竖向内弹簧 12-7和套设在所述竖向剪切环与 所述竖向吸能环外部的竖向外弹簧12-5, 所述竖向剪切环包括竖向剪切圆环体12-4和与所 述竖向剪切圆环体12-4 一体成型的竖向圆刃部12-6, 所述竖向吸能环。
27、包括竖向内圆环体 12-3、 竖向外圆环体12-1和多排连接于竖向内圆环体12-3与竖向外圆环体12-1 之间的吸 能销栓12-2, 所述竖向圆刃部12-6伸入竖向内圆环体12-3和竖向外圆环体12-1之间, 且所 述竖向圆刃部12-6抵于吸能销栓12-2上, 所述竖向内弹簧12-7、 竖向外弹簧12-5和竖向剪 切圆环体12-4的一端焊接有上法兰盖板14-1, 所述竖向内弹簧12-7和竖向外弹簧12-5的另 一端以及竖向内圆环体12-3和竖向外圆环体12-1的一端焊接有下法兰盖板 14-2。 0048 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 多排所述吸能销栓12-2沿竖向内圆环体 12-3高度方向 布设。
28、, 每排所述吸能销栓12-2包括多个沿竖向内圆环体 12-3圆周均布的吸能销栓, 所述竖 向内圆环体12-3和竖向外圆环体12-1 的底部齐平, 所述竖向外圆环体12-1顶部高于竖向 内圆环体12-3的顶部。 0049 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包括由连接座4至竖直板5-2依次 连接的吸能块7、 水平方向剪切环和水平方向吸能环, 所述水平方向剪切环与所述水平方向 吸能环内部套设有水平方向内弹簧 10-7, 所述水平方向剪切环与所述水平方向吸能环外 部套设有水平方向外弹簧10-5, 所述水平方向剪切环包括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10-4和与所 述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10-4一体成型。
29、的水平方向圆刃部10-6, 所述水平方向吸能环包括水 平方向内圆环体10-3、 水平方向外圆环体10-1和多排连接于水平方向内圆环体10-3与水平 方向外圆环体10-1之间的水平方向吸能销栓10-2, 所述水平方向圆刃部10-6伸入水平方向 内圆环体10-3和水平方向外圆环体10-1之间, 且所述水平方向圆刃部10-6抵于水平方向吸 能销栓10-2上, 所述吸能块7的底部与底板5-1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水平方向内弹簧10-7、 水平方向外弹簧10-5和水平方向外圆环体10-1 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法兰盖板15-1, 所述水 平方向内弹簧10-7和水平方向外弹簧10-5的另一端以及水平方向内圆环体。
30、10-3和水平方 向外圆环体 10-1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法兰盖板15-2。 说明书 4/7 页 7 CN 211391173 U 7 0050 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 所述吸能块7包括吸能块体7-1和设置在吸能块体7-1顶 部的竖直限位部7-4和设置在吸能块体7-1底部的弧形过渡部7-3, 所述吸能块体7-1为直角 三角体, 所述吸能块体7-1靠近所述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10-4的面为平面7-2, 所述吸能块 体7-1靠近连接座 4的面为倾斜面7-5, 所述倾斜面7-5与连接座4的倾斜板4-3呈平行布设。 0051 本实施例中, 实际使用过程中, 所述倾斜板4-3与所述吸能块7的倾斜面7-5呈。
31、平行 布设, 且倾斜板4-3与底板5-1之间的形成的锐角以及倾斜面7-5与底板5-1之间形成的锐角 的取值范围均为30 60 。 0052 本实施例中, 倾斜面7-5与滑块8固定连接。 0053 本实施例中, 设置弹簧钢板1, 且弹簧钢板1与连接座4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 以 使弹簧钢板1与连接座4顶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这样以便于受到碰撞力时, 弹簧钢板1对碰撞 力进行一次缓冲。 0054 本实施例中, 设置连接座4包括顶板4-1、 对称连接于顶板4-1长度方向的侧面板4- 2和对称连接于顶板4-1宽度方向的倾斜板4-3, 是为了将经弹簧钢板1一次缓冲后的撞击力 通过连接座4分解为竖直指向底。
32、座的竖直力、 垂直于左侧的倾斜板4-3的左斜向分力和垂直 于右侧的倾斜板4-3 的右斜向分力, 便于进行分力缓冲; 另外, 倾斜板4-3的设置, 便于第一 滑轨4-6和第二滑轨4-7的布设; 其次, 所述顶板4-1、 侧面板4-2和倾斜板4-3围成中空结构, 是为了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的伸入, 便于对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的上端进行限位。 0055 本实施例中, 设置第一滑轨4-6和第二滑轨4-7, 是为了便于滑块8 的安装, 这样通 过吸能块7和滑块8的固定, 从而使第一滑轨4-6和第二滑轨4-7沿滑块8滑移, 从而实现倾斜 板4-3沿吸能块7的倾斜面7-5滑移, 进而实现连接座4通过第一滑轨。
33、4-6和第二滑轨4-7沿滑 块8向靠近底板5-1方向移动。 0056 本实施例中, 底板5-1的设置, 是为了配合顶板4-1, 从而实现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 两端的固定; 竖直板5-2的设置, 是为了配合吸能块7 实现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两端的固 定; 设置限位板5-3, 是为了加固底板5-1和竖直板5-2, 通过对竖直板5-2的固定, 从而加固 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 以使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提供一个垂直底板5-1方向的作用力。 0057 本实施例中, 设置水平方向内弹簧10-7和水平方向外弹簧10-5, 是为了通过水平 方向内弹簧10-7和水平方向外弹簧10-5收缩而提供一个沿底板5-1水。
34、平方向作用力, 这样 水平方向作用力和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的垂直底板5-1方向的作用力合力, 从而抵消垂 直于左侧的倾斜板4-3的左斜向分力或者垂直于右侧的倾斜板4-3的右斜向分力。 0058 本实施例中, 设置竖向内弹簧12-7和竖向外弹簧12-5, 是为了竖向内弹簧12-7和 竖向外弹簧12-5收缩, 所述竖向剪切环向靠近所述竖向吸能环方向移动, 所述竖向剪切环 向靠近所述竖向吸能环方向移动的过程中, 多排吸能销栓12-2吸收竖向圆刃部12-6对吸能 销栓12-2的剪切力, 以对竖直力进行缓冲。 0059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 包括以下步骤: 0060 步骤一、 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的装。
35、配: 0061 步骤101、 将竖向内弹簧12-7的一端焊接在上法兰盖板14-1上, 在竖向内弹簧12-7 外套设竖向剪切环和竖向吸能环, 并在所述竖向剪切环和所述竖向吸能环外套设竖向外弹 簧12-5, 将竖向外弹簧12-5的一端和所述竖向剪切环的一端焊接在上法兰盖板14-1上, 将 竖向内弹簧12-7的另一端、 竖向外弹簧12-5的另一端和所述竖向吸能环的一端焊接在下法 说明书 5/7 页 8 CN 211391173 U 8 兰盖板14-2上, 完成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的组装; 其中, 所述竖向剪切环包括竖向剪切圆环 体12-4和与所述竖向剪切圆环体12-4一体成型的竖向圆刃部12-6, 。
36、所述竖向吸能环包括竖 向内圆环体12-3、 竖向外圆环体12-1和多排连接于竖向内圆环体12-3与竖向外圆环体12-1 之间的吸能销栓12-2, 所述竖向圆刃部 12-6伸入竖向内圆环体12-3和竖向外圆环体12-1 之间, 且所述竖向圆刃部 12-6抵于吸能销栓12-2上; 0062 步骤102、 将水平方向内弹簧10-7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法兰盖板15-1上, 将水平方向 剪切环和水平方向吸能环套设在水平方向内弹簧10-7外, 在所述水平方向剪切环和所述水 平方向吸能环外套设水平方向外弹簧10-5, 将水平方向外弹簧10-5的一端和所述水平方向 剪切环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法兰盖板 15-1上, 将。
37、水平方向内弹簧10-7的另一端、 水平方向外 弹簧10-5的另一端和所述水平方向吸能环外的一端焊接在第二法兰盖板15-2上, 完成所述 水平方向缓冲部件的组装; 其中, 所述水平方向剪切环包括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 10-4和与 所述水平方向剪切圆环体10-4一体成型的水平方向圆刃部10-6, 所述水平方向吸能环包括 水平方向内圆环体10-3、 水平方向外圆环体10-1 和多排连接于水平方向内圆环体10-3与 水平方向外圆环体10-1之间的水平方向吸能销栓10-2, 所述水平方向圆刃部10-6伸入水平 方向内圆环体10-3 和水平方向外圆环体10-1之间, 且所述水平方向圆刃部10-6抵于水平 方。
38、向吸能销栓10-2上; 0063 步骤103、 在连接座4的倾斜板4-3上安装滑移机构; 其中, 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沿倾 斜板4-3布设的第一滑轨4-6和第二滑轨4-7, 以及设置在第一滑轨4-6和第二滑轨4-7上的 滑块8; 0064 步骤104、 将吸能块7与滑块8固定连接; 其中, 吸能块7的底部与底板5-1之间设置 有间隙; 0065 步骤105、 将组装好的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固定安装在底板5-1与连接座4的顶板 4-1之间, 将组装好的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固定安装在吸能块 7与竖直板5-2之间; 其中, 所述竖直缓冲部件12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水平方向缓冲部件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
39、水平 方向缓冲部件分别为右水平方向缓冲部件11和左水平方向缓冲部件10; 0066 步骤106、 在连接座4上安装弹簧钢板1, 完成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的装配; 其中, 所述弹簧钢板1与连接座4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 0067 步骤二、 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的安装: 0068 将汽车碰撞分力缓冲装置安装在汽车的前部或者汽车的尾部; 其中, 底板5-1与汽 车的前部或者汽车的尾部固定连接; 0069 步骤三、 汽车碰撞力的缓冲: 0070 步骤301、 当弹簧钢板1受到碰撞力时, 弹簧钢板1对碰撞力进行一次缓冲, 一次缓 冲后的撞击力通过连接座4分解为竖直指向底板5-1的竖直力、 垂直于左侧的。
40、倾斜板4-3的 左斜向分力和垂直于右侧的倾斜板4-3的右斜向分力; 0071 步骤302、 一次缓冲后的撞击力通过连接座4的顶板4-1使竖向内弹簧 12-7和竖向 外弹簧12-5收缩, 竖向内弹簧12-7和竖向外弹簧12-5收缩带动连接座4的倾斜板4-3通过第 一滑轨4-6和第二滑轨4-7沿滑块8向靠近底板5-1方向移动, 所述竖向剪切环向靠近所述竖 向吸能环方向移动, 所述竖向剪切环向靠近所述竖向吸能环方向移动的过程中, 多排吸能 销栓12-2吸收竖向圆刃部12-6对吸能销栓12-2的剪切力, 以对竖直力进行缓冲; 说明书 6/7 页 9 CN 211391173 U 9 0072 同时, 。
41、同时, 连接座4向靠近底板5-1方向移动的过程中, 连接座4挤压吸能块7, 所 述右水平方向缓冲部件11中的吸能块7挤压水平方向内弹簧 10-7和水平方向外弹簧10-5, 水平方向内弹簧10-7和水平方向外弹簧10-5 收缩, 水平方向吸能销栓10-2吸收水平方向 圆刃部10-6对水平方向吸能销栓10-2的剪切力而缓冲右斜向分力沿底板5-1水平方向的分 力, 因为竖直板 5-2和限位板5-3对右水平方向缓冲部件11的限位而缓冲右斜向分力沿垂 直与底板5-1方向的分力; 0073 所述左水平方向缓冲部件10中的吸能块7挤压水平方向内弹簧10-7和水平方向外 弹簧10-5, 水平方向内弹簧10-7。
42、和水平方向外弹簧10-5收缩, 水平方向吸能销栓10-2吸收 水平方向圆刃部10-6对水平方向吸能销栓10-2 的剪切力而缓冲左斜向分力沿底板5-1水 平方向的分力, 因为竖直板5-2和限位板5-3对左水平方向缓冲部件10的限位而缓冲左斜向 分力沿垂直与底板 5-1方向的分力。 0074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且成本低, 安装便捷, 通过对碰撞力的分力和多次 缓冲, 提高了吸能效果, 避免缓冲部件弯曲, 以达到保护乘客和汽车财产安全的目的。 0075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 凡是根 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 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7/7 页 10 CN 211391173 U 10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11 CN 211391173 U 11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2 CN 211391173 U 12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3 CN 211391173 U 13 。
- 内容关键字: 汽车 碰撞 分力 缓冲 装置
用于挤压片状弹簧的压簧装置.pdf
用于回收硫酸装置低温废热的热量回收塔.pdf
汽车零部件冲压定位机构.pdf
弹簧快速弹出的送料装置.pdf
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pdf
农业经济果树种植嫁接用防护装置.pdf
车用尿素溶液水解反应装置.pdf
可自由组合堆叠式户用储能电源.pdf
财务凭证卷绕器.pdf
建筑施工卸料平台.pdf
具有应急照明功能的户内多功能储能电源.pdf
多托板自动分离机构.pdf
发动机精密配件加工用稳定支架.pdf
便于清理的橡胶促进剂过滤装置.pdf
防偏移内衣点胶机.pdf
耐插拔动力信号混合式储能防水连接器.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裁判器、对弈棋子及棋类设备.pdf
大杯可脱带两用式文胸.pdf
振动传感器及车载扬声器系统.pdf
无酒精的香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
石油勘探用三角异型管电池壳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pdf
耐高温陶瓷纤维毡.pdf
转向器摇臂轴花键相对齿形位置间隙测具.pdf
盐碱土壤改良用松土装置.pdf
铝粉生产线.pdf
用于臭氧催化剂生产的混料器.pdf
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高效研磨设备及其研磨方法.pdf
地质勘测样品粉碎机.pdf
管道支撑架.pdf
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pdf
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反射膜生产质控的方法及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