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pdf
《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318047.3 (22)申请日 2019.12.22 (73)专利权人 长春市安信热力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 130216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合隆镇 荣发集团 (72)发明人 刘刚徐桐山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睿翔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3237 代理人 周松华孙建霞 (51)Int.Cl. H05F 3/02(2006.01) H05K 7/20(2006.01) H05K 5/02(2006.01) B08B 5/02(2006.01) (54)实用新型。
2、名称 一种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用消除静电 扰动装置, 涉及变频器防护技术领域, 包括基座、 底座、 地垫、 放置架、 铝片、 变频器、 防尘罩、 电风 扇、 控制开关和地线, 基座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 连接有底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铝片能够将变频器 附带的静电进行导通, 铝片与地线相连接, 通过 地线进行接地, 从而消除变频器运行所带来的静 电, 能够泄放人体静电荷, 避免人体与变频器之 间生成静电感应, 防止在操作时产生的静电对人 体和变频器造成危害, 使用更加安全, 通过控制 开关打开电风扇, 通过电风扇倾斜向下实时对变 频器的散热口进行吹风, 使。
3、得粉尘、 颗粒物不易 通过散热口进入到变频器的内部, 避免造成变频 器故障造成运转停滞, 影响工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429614 U 2020.09.04 CN 211429614 U 1.一种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包括基座(1)、 底座(2)、 地垫(3)、 放置架(4)、 铝片 (5)、 变频器(6)、 防尘罩(7)、 电风扇(8)、 控制开关(9)和地线(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 (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 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铺设有地垫(3), 所述基座 (1)的上表面中间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放置架(4), 所述放置架。
4、(4)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 (401), 所述放置槽(401)的底部铺设有铝片(5), 所述放置架(4)位于放置槽(401)的内部嵌 入设置有变频器(6), 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且位于放置架(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 防尘罩(7), 所述防尘罩(7)呈 “L” 形设置, 所述防尘罩(7)水平部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 接有电风扇(8), 所述防尘罩(7)水平部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9), 所述基 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风扇(8)和 控制开关(9)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且控制开关(。
5、9)通过电线与电风扇(8)之间 呈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频器(6)覆 压在铝片(5)的上表面, 且铝片(5)与变频器(6)的底部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片(5)与地 线(10)相连接, 且地线(10)贯穿放置架(4)和基座(1)延伸至基座(1)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垫(3)为防 静电地垫, 且地垫(3)覆盖在放置架(4)外部的基座(1)上表面, 底座(2)为橡胶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6、,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罩(7)的 竖直部与变频器(6)的散热口呈相对设置, 所述防尘罩(7)的水平部位于在变频器(6)的上 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风扇(8)倾 斜设置在防尘罩(7)水平部的下表面, 且电风扇(8)的吹风口倾斜向下。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29614 U 2 一种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防护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 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 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变。
7、频器中的电子元器件, 对静电非常敏感, 当遭到静电放电破坏 后, 将会导致电子元器件软击穿, 软击穿则会造成控制线路等无法正常工作。 0003 中国专利CN201821497838.6公开了一种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在使用时存 在如下不足: 1、 通过在变频器的内部加装铝片, 避免变频器因静电产生的轻故障出现, 使变 频器运行稳定, 但是通过加装铝片并无法产生消除静电的作用, 没有将变频器运行所带来 的静电导通并接地, 导致静电没有消除; 2、 没有对操作人员本身附带的静电进行处理, 在操 作时变频器时, 人体与变频器之间会生成静电感应, 产生的静电对人体和变频器造成危害; 3、 设置防。
8、护外罩虽然能够有效地避免变频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但是会严重影响变频器 的散热效果, 并且不利于操作变频器, 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 粉尘、 颗粒物会通过散热口进 入到变频器的内部, 造成变频器故障造成运转停滞, 影响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 装置。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 置, 包括基座、 底座、 地垫、 放置架、 铝片、 变频器、 防尘罩、 电风扇、 控制开关和地线, 所述基 座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所述基座的上表面铺设有地垫, 所述基座的。
9、上表面中 间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放置架, 所述放置架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 所述放置槽的底部铺 设有铝片, 所述放置架位于放置槽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变频器, 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放 置架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尘罩, 所述防尘罩呈 “L” 形设置, 所述防尘罩水平部的下 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风扇, 所述防尘罩水平部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开 关, 所述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线。 0006 优选的, 所述电风扇和控制开关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且控制开关通 过电线与电风扇之间呈电性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变频器覆压在铝片的上表面, 且铝片与变频器的底部相接触。 0008 。
10、优选的, 所述铝片与地线相连接, 且地线贯穿放置架和基座延伸至基座的外部。 0009 优选的, 所述地垫为防静电地垫, 且地垫覆盖在放置架外部的基座上表面, 底座为 橡胶底座。 0010 优选的, 所述防尘罩的竖直部与变频器的散热口呈相对设置, 所述防尘罩的水平 部位于在变频器的上方。 0011 优选的, 所述电风扇倾斜设置在防尘罩水平部的下表面, 且电风扇的吹风口倾斜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429614 U 3 向下。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 (1)该种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通过设置放置架, 将变频器放置在放置架的 放置槽内, 保。
11、障变频器正常运行, 变频器覆压在铝片的上表面, 且铝片与变频器的底部相接 触, 通过铝片能够将变频器附带的静电进行导通, 铝片与地线相连接, 且地线贯穿放置架和 基座延伸至基座的外部, 通过地线进行接地, 从而消除变频器运行所带来的静电。 0014 (2)通过在基座的上表面铺设有地垫, 地垫覆盖在放置架外部的基座上表面, 当工 作人员在靠近变频器进行操作时, 踩在地垫上, 地垫为防静电地垫, 能够泄放人体静电荷, 避免人体与变频器之间生成静电感应, 防止在操作时产生的静电对人体和变频器造成危 害, 使得使用更加安全。 0015 (3)通过在放置架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罩, 防尘罩呈 “L” 形设置,。
12、 防尘罩的竖直部与 变频器的散热口呈相对设置, 防尘罩的水平部位于在变频器的上方, 不仅能够提高变频器 的散热效果, 还能够减少变频器使用环境中的粉尘、 颗粒物等向变频器的散热口处飘逸, 且 电风扇倾斜设置在防尘罩水平部的下表面, 电风扇的吹风口倾斜向下, 通过控制开关打开 电风扇, 通过电风扇倾斜向下实时对变频器的散热口进行吹风, 使得粉尘、 颗粒物不易通过 散热口进入到变频器的内部, 避免造成变频器故障造成运转停滞, 影响工作。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 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
13、施例, 因此不应被 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铝片和地线具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架具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罩具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1-基座; 2-底座; 3-地垫; 4-放置架; 5-铝片; 6-变频器; 7-防尘罩; 8-电风扇; 9-控制开关; 10-地线; 401-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
14、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 实施例: 0024 如图所示1-4; 002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 包括基座1、 底座2、 地垫3、 放置 架4、 铝片5、 变频器6、 防尘罩7、 电风扇8、 控制开关9和地线10, 基座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 接有底座2, 基座1的上表面铺设有地垫3, 基座1的上表面中间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放置 架4, 放置架4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401, 放置槽401的底部铺设有铝片5, 放。
15、置架4位于放置槽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429614 U 4 40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变频器6, 基座1的上表面且位于放置架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 防尘罩7, 防尘罩7呈 “L” 形设置, 防尘罩7水平部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风扇8, 防 尘罩7水平部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9, 基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线10。 0026 电风扇8和控制开关9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且控制开关9通过电线与 电风扇8之间呈电性连接, 外部电源为电风扇8和控制开关9提供电力来源, 通过控制开关9 能够控制电风扇8的工作状态。 0027 变频器6覆压在铝片5的上表面, 且铝片。
16、5与变频器6的底部相接触, 通过铝片5能够 将变频器6附带的静电进行导通, 并通过地线10进行接地, 从而消除变频器6的静电。 0028 铝片5与地线10相连接, 且地线10贯穿放置架4和基座1延伸至基座1的外部。 0029 地垫3为防静电地垫, 且地垫3覆盖在放置架4外部的基座1上表面, 底座2为橡胶底 座, 防静电地垫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在靠近变频器6进行操作时, 踩在防静电地垫上, 能够泄 放人体静电荷, 避免人体与变频器6生成静电感应, 防止静电造成危害。 0030 防尘罩7的竖直部与变频器6的散热口呈相对设置, 防尘罩7的水平部位于在变频 器6的上方, 不仅能够提高变频器6的散热效果, 。
17、还能够减少变频器6使用环境中的粉尘、 颗 粒物等向变频器6的散热口处飘逸。 0031 电风扇8倾斜设置在防尘罩7水平部的下表面, 且电风扇8的吹风口倾斜向下, 通过 电风扇8倾斜向下实时对变频器6的散热口进行吹风, 使得粉尘、 颗粒物不易通过散热口进 入到变频器6的内部, 避免造成变频器6故障造成运转停滞, 影响工作。 0032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用消除静电扰动装置时, 将变频器6放置在 放置架4的放置槽401内, 保障变频器6正常运行, 变频器6覆压在铝片5的上表面, 且铝片5与 变频器6的底部相接触, 通过铝片5能够将变频器6附带的静电进行导通, 铝片5与地线10相 连接, 。
18、且地线10贯穿放置架4和基座1延伸至基座1的外部, 通过地线10进行接地, 从而消除 变频器6运行所带来的静电, 当工作人员在靠近变频器6进行操作时, 踩在地垫3上, 地垫3为 防静电地垫, 能够泄放人体静电荷, 避免人体与变频器6之间生成静电感应, 防止在操作时 产生的静电对人体和变频器6造成危害, 使得使用更加安全, 通过在放置架4的一侧设置有 防尘罩7, 防尘罩7呈 “L” 形设置, 防尘罩7的竖直部与变频器6的散热口呈相对设置, 防尘罩7 的水平部位于在变频器6的上方, 不仅能够提高变频器6的散热效果, 还能够减少变频器6使 用环境中的粉尘、 颗粒物等向变频器6的散热口处飘逸, 电风扇。
19、8倾斜设置在防尘罩7水平部 的下表面, 电风扇8的吹风口倾斜向下, 保障电风扇8和控制开关9与外部电源连接, 外部电 源为电风扇8和控制开关9提供电力来源, 通过控制开关9打开电风扇8, 通过电风扇8倾斜向 下实时对变频器6的散热口进行吹风, 使得粉尘、 颗粒物不易通过散热口进入到变频器6的 内部, 避免造成变频器6故障造成运转停滞, 影响工作。 0033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429614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429614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429614 U 7 。
- 内容关键字: 变频 器用 消除 静电 扰动 装置
变速箱.pdf
再生铅烟气中铅尘环保治理湿电除尘超低排放设备.pdf
混合加料机构.pdf
漆包线脱漆机.pdf
灯具的透镜反光杯一体式结构.pdf
防坠网-栏一体装置.pdf
装修用管线固定结构.pdf
物料压平测高装置.pdf
氢溴酸山莨菪碱分析溶解仪器.pdf
粉料分散上料机.pdf
电磁屏蔽壳体以及新能源汽车.pdf
枫叶魔方.pdf
骨科助行装置.pdf
钣金件调直装置.pdf
节能建筑保温体系.pdf
超薄柔性关节镜通道.pdf
适用于有水状态下闸门井封堵后干地修复的施工方法.pdf
车辆充电桩用防尘防水枪头结构.pdf
棉浆粕生产用的蒸球.pdf
码垛机器人几何精度标定与辨识方法.pdf
钕铁硼自动化发蓝设备.pdf
钢管外涂塑粉末自清洁回收装置.pdf
货物出库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pdf
词汇标签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和查询语句的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电机定子的端部叠片和电机定子.pdf
船舶目标检测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pdf
具有圆柱螺旋形液流流道的磁流变阻尼器.pdf
基于AES算法的硬件安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口管理系统.pdf
涂料的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空气灰尘检测仪.pdf
高铬合金离心铸管机及其使用方法.pdf
一种基于哈希表的路由器运行数据缓存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自动对页面渲染进行截图的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基于约束求解的原子违背探测方法.pdf
一种内存泄露的定位方法及系统.pdf
对应用的控件进行埋点的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pdf
一种基于演化切片的演化影响集预测方法.pdf
应用检测方法及应用检测装置.pdf
一种模拟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真实运行环境的测试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实现虚拟验证系统覆盖率分析的方法.pdf
固态硬盘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pdf
数据搜索系统及方法.pdf
一种利用移动终端生成缺陷报告的方法及系统.pdf
驱动程序调试方法及系统.pdf
移动终端中调试多系统的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诊断内存泄漏的方法及设备.pdf
用于反应堆物理计算程序适用性验证的方法.pdf
代码覆盖率测试方法及系统.pdf
事件变更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