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气浮装置.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11501970 上传时间:2021-09-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1.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可调式气浮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可调式气浮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可调式气浮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可调式气浮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调式气浮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320591.1 (22)申请日 2019.12.20 (73)专利权人 无锡正本清源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惠山大 道108号4-906-7(地铁西漳站区) (72)发明人 王俊俊李浩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 务 所( 特 殊 普 通 合 伙 ) 11700 代理人 杨群 (51)Int.Cl. C02F 1/24(2006.01) C02F 1/5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调式气。

2、浮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气浮装置, 包 括气浮池, 气浮池的一侧设有清水区, 另一侧设 有释放区; 气浮池内设置有若干个集水管, 集水 管横向设置; 集水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五法兰, 第 五法兰通过第六法兰固定在气浮池内壁上, 气浮 池外壁上通过第一法兰连接有出水调节阀; 出水 调节阀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内法兰和外法兰, 内法 兰与第一法兰固定连接, 外法兰固定连接第二法 兰, 第二法兰固定连接有分导流管, 分导流管连 接至总水管, 集水管通过出水调节阀、 分导流管 与总水管联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横向设计集水 管, 可以有效的增加或者减少单台设备的处理水 量, 并且可以根据废水。

3、的水质以及实际运行过程 中情况来定集水出水位置, 可以有效的保证出水 达到水质要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419650 U 2020.09.04 CN 211419650 U 1.一种可调式气浮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气浮池(1), 所述气浮池(1)的一侧设有清水 区(2), 另一侧设有释放区(19); 所述气浮池(1)内设置有若干个集水管(3), 所述集水管(3)横向设置; 所述集水管(3) 的一端固定有第五法兰(28), 所述第五法兰(28)通过第六法兰(29)固定在所述气浮池(1) 内壁上, 所述气浮池(1)外壁上通过第一法兰(21)连接有第一出水调节阀(。

4、4); 所述第一出 水调节阀(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内法兰(401)和外法兰(402), 所述内法兰(401)与所述第一 法兰(21)固定连接, 所述外法兰(402)固定连接第二法兰(22), 所述第二法兰(22)固定连接 有分导流管(15), 所述分导流管(15)连接至总水管(5), 所述集水管(3)通过所述第一出水 调节阀(4)、 所述分导流管(15)与所述总水管(5)联通设置; 所述总水管(5)的一端连接至所 述清水区(2), 所述总水管(5)上安装有总导流管(23), 所述总导流管(23)通过第三法兰 (24)固定连接总阀门(6)的下法兰(25), 所述总阀门(6)的上法兰(26)通过第。

5、四法兰(27)与 所述清水区(2)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释放区(19)内设有进水管(10), 所述进水管(10)的上方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13), 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3)连接有水泵电机(20), 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3)设有 释放管(16), 所述释放管(16)连接分流管(17), 所述分流管(17)伸入到所述释放区(19)内, 所述分流管(17)的下端设有多个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18); 所述清水区(2)设有出水管(12), 所述出水管(12)上设有第二出水调节阀(11); 所述微 纳米气泡发生器(13)上设有回流管(14), 所述回流管(14)连接至所述清水区(2), 所述回流。

6、 管(14)上设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式气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管(3)上开有均布 的集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式气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管(3)与水流方向 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式气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浮池(1)内部还安装 有排空管(7)、 排渣管(8)、 排泥管(9); 所述排空管(7)、 排渣管(8)、 排泥管(9)均横向设置; 所述排泥管(9)设置于所述气浮池(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式气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管(10)设置在所述 释放区(19)底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7、 2 CN 211419650 U 2 一种可调式气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浮设备, 具体是一种可调式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原有的平流气浮池体内部出水基本是在水流方向上设计集水管(均匀分布开孔), 保证出水的稳定和流量, 但是这种形式的设计改变不了出水流量, 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出水量或者调节出水位置, 导致水质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气浮装置, 本实 用新型横向设计集水管, 使集水管垂直于水流方向, 设置出水调节阀和总阀门, 可以有效的 增加或者减少单台设备的处理水量, 并且可以根据废水的。

8、水质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情况来 定集水出水位置, 可以有效的保证出水达到水质要求。 000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式气浮装置, 包括 气浮池, 所述气浮池的一侧设有清水区, 另一侧设有释放区; 0005 所述气浮池内设置有若干个集水管, 所述集水管横向设置; 所述集水管的一端固 定有第五法兰, 所述第五法兰通过第六法兰固定在所述气浮池内壁上, 所述气浮池外壁上 通过第一法兰连接有第一出水调节阀; 所述第一出水调节阀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内法兰和外 法兰, 所述内法兰与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外法兰固定连接第二法兰, 所述第二法兰 固定连接有分导流管, 所述分。

9、导流管连接至总水管, 所述集水管通过所述第一出水调节阀、 所述分导流管与所述总水管联通设置; 所述总水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清水区, 所述总水管 上安装有总导流管, 所述总导流管通过第三法兰固定连接总阀门的下法兰, 所述总阀门的 上法兰通过第四法兰与所述清水区侧壁固定连接; 0006 所述释放区内设有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的上方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所述微纳 米气泡发生器连接有水泵电机, 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设有释放管, 所述释放管连接分流 管, 所述分流管伸入到所述释放区内, 所述分流管的下端设有多个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 0007 所述清水区设有出水管, 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出水调节阀; 所述微。

10、纳米气泡发 生器上设有回流管, 所述回流管连接至所述清水区, 所述回流管上设有阀门。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集水管上开有均布的集水孔。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集水管与水流方向垂直设置。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气浮池内部还安装有排空管、 排渣管、 排泥管; 所述排空管、 排渣 管、 排泥管均横向设置; 所述排泥管设置于所述气浮池的底部。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释放区底部。 001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3 1、 本实用新型将集水管由传统的平行水流方向改变为垂直水流方向设置, 利于集 水, 增大集水效率; 说明书 1/3 页 3 CN 。

11、211419650 U 3 0014 2、 本实用新型在集水管的端部设置出水调节阀和总水管, 总水管连接至清水区, 出水调节阀能够随时调节某一集水管的集水速度, 还能够控制某一集水管的工作, 能够很 方便的根据气浮池内的情况实现不同情况的集水, 适应性强, 方便调节; 0015 3、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增加或者减少单台设备的处理水量, 并且可以根据废水 的水质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情况来定集水出水位置, 可以有效的保证出水达到水质要求。 0016 4、 本实用新型在总水管上设置总阀门, 在清水区的出水处设置出水调节阀, 便于 实时调节清水的排水速度和排水流量, 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7。

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8 图2是图1中A部分示意图; 0019 图3是图1中B部分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1的主视图; 0021 图5是图1的侧视图; 0022 图中, 1、 气浮池, 2、 清水区, 3、 集水管, 4、 第一出水调节阀, 401、 内法兰, 402、 外法 兰, 5、 总水管, 6、 总阀门, 7、 排空管, 8、 排渣管, 9、 排泥管, 10、 进水管, 11、 第二出水调节阀, 12、 出水管, 13、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14、 进水管, 15、 分导流管, 16、 释放管, 17、 分流管, 18、 微 纳米气泡释放装置, 19、 释放区, 20、。

13、 水泵电机, 21、 第一法兰, 22、 第二法兰, 23、 总导流管, 24、 第三法兰, 25、 下法兰, 26、 上法兰, 27、 第四法兰, 28、 第五法兰, 29、 第六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5 实施例: 0026 如图1所示, 一种可调式气浮装置, 包括气浮池1, 气浮池1内设置多个漏斗式集泥 斗 (图。

14、4示), 气浮池1的一侧设有清水区2, 清水区2与气浮池1之间分隔开, 另一侧设有释放 区19, 释放区19上方与气浮池1联通。 0027 气浮池1内设置有若干个集水管3, 集水管3上开有均布的集水孔, 集水管3横向设 置, 集水管3与水流方向垂直设置, 利于集水。 如图2所示, 集水管3的固定有第五法兰28, 第 五法兰28通过第六法兰29固定在气浮池1内壁上, 方便更换集水管, 气浮池1外壁上通过第 一法兰21连接有第一出水调节阀4; 第一出水调节阀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内法兰401和外法 兰402, 内法兰401与第一法兰21固定连接, 外法兰402固定连接第二法兰22, 第二法兰22固 定。

15、连接有分导流管15, 分导流管15连接至总水管5, 集水管3通过第一出水调节阀 4、 分导流 管15与总水管5联通设置。 本实施例中法兰之间或者法兰与管道之间的均密封连接。 0028 总水管5的一端连接至清水区2(图1示), 如图3所示, 总水管5上安装有总导流管 23, 总导流管23通过第三法兰24固定连接总阀门6的下法兰25, 总阀门6的上法兰26通过第 四法兰27与清水区2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集水管3端部设置第一出水调节阀4, 能够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419650 U 4 随时根据气浮池1内情况调节出水流量, 或者关闭某一阀门以停止该集水管的工作, 可以根 据废。

16、水的水质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情况来定集水出水位置, 可以有效的保证出水达到水质 要求。 0029 如图4所示, 释放区19内设有进水管10, 进水管10设置在释放区19底部。 进水管10 的上方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3,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3连接有水泵电机20, 微纳米气泡发 生器13设有释放管16, 释放管16连接分流管17, 分流管17伸入到释放区19内, 分流管17的下 端设有多个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18。 0030 清水区2设有出水管12, 出水管12上设有第二出水调节阀11(图1示), 便于调节清 水流出的流量;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3上设有回流管14(图1示), 回流管14连接至清水区 。

17、2, 回流管14上设有阀门, 用于调节回流流量。 0031 气浮池1内部还安装有排空管7、 排渣管8、 排泥管9; 排空管7、 排渣管8、 排泥管9 均 横向设置; 排泥管9设置于气浮池1的底部。 0032 工作原理: 0033 将多个集水管3均通过第五法兰28、 第六法兰29固定在所述气浮池1内壁上, 再利 用第一出水调节阀4以及分导流管15连接至总水管5, 将总水管5通过第三法兰24、 第四法兰 27、 总阀门6、 总导流管23连接至清水区2, 即可开始工作。 如果气浮池1内某一区域的水泥量 较大较浑浊时, 表明此处此时不合适集水, 则关闭该集水管的出水调节阀, 使该处暂时不集 水排水, 。

18、等到水泥沉淀后再打开该出水调节阀进行集水排水。 如果某一区域的浑浊度稍高, 表明此处适合小流量的集水排水, 则将该集水管的出水调节阀调节稍小一点, 让该处的集 水速度慢下来, 以满足水质的要求。 0034 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出水的池体位置, 横向(垂直水流和池体方向)设计集水管, 集 水管均匀开孔, 将集水管伸出池体端面, 设置出水调节阀, 然后各个出水调节阀汇入总水管 进入尾部清水区,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增加或者减少单台设备的处理水量, 并且可以根 据废水的水质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情况来定集水出水位置, 可以有效的保证出水达到水质 要求。 0035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 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 与修饰,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419650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419650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419650 U 7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419650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调式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可调式气浮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50197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