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pdf
《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270152.8 (22)申请日 2019.08.07 (73)专利权人 广州同飞家电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头街 禺山西路329号4座3栋804、 805 (72)发明人 黄钢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563 代理人 曹禹佳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2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
2、一种基于慢煮原理的烹 饪装置, 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设有加热腔和安装 腔, 所述加热腔设有发热体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以获取加热腔内食物的内部 温度, 所述安装腔设有温度控制模组, 所述温度 控制模组的低温模式输出端和高温模式输出端 均电连接发热体, 所述温度控制模组的输入端电 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 实现慢煮的同时不需要额 外的真空和焦化设备, 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食物 温度内部的温度用来控制食物的烹饪的时长, 能 够精准控制食物的加热时间, 避免因为不同食物 的种类的材质导热性不同, 大小厚度的差异等造 成烹饪时间难以控制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
3、1408556 U 2020.09.04 CN 211408556 U 1.一种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设有加热腔和安装腔,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加热腔设有发热体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以获取加热腔内食物的 内部温度, 所述安装腔设有温度控制模组, 所述温度控制模组的低温模式输出端和高温模 式输出端均电连接发热体, 所述温度控制模组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的内部设 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发热体的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温度控制模组的输入端。 3.根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腔内设置第 三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加热腔内温度,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均电连 接温度控制模组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 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模组为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 为远红外发热体。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腔 设有内循环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
5、腔 内设置有层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08556 U 2 一种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 主要涉及到一种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低温烹调技术能够稳定持续地烹饪出高质量的肉类, 鱼类以及蔬菜类食物, 但是 现在的低温烹调一般是通过将食物在真空封装条件下在水中进行长时间低温加工来保证 食物不会出现过度加工造成营养流失和口感丧失, 但是利用真空封装处理需要独立真空处 理设备, 成本极高, 另外低温烹饪出来的食物一般需要通过火焰器对其表面进行高温烧灼 才行, 因为食物处于真空包装里面, 水分不能排出, 所以在低。
6、温烹调之后食物表面水分很 多, 在对食物表面进行高温焦化容易出现时间过程导致食物过熟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基 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提供一种基于慢煮原理的 烹饪装置, 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包括 箱体, 所述箱体设有加热腔和安装腔, 所述加热腔设有发热体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 传感器用以获取加热腔内食物的内部温度, 所述安装腔设有温度控制模组, 所述温度控制 模组的低温模式输出端和高温模式输出端均电连接发热体, 所述。
7、温度控制模组的输入端电 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 温度控制模组控制发热体进行低温模式加热, 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 的温度信息, 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若达到阈值则控制发热 体切换高温模式加热。 利用发热体对加热腔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加热腔内的食物被加 热, 这样因为无需将食物置于水中进行加热, 所以无需对食物进行真空包装, 食物的在进行 完低温烹饪之后不会因为真空包装水分无法排除而导致在其表面积聚很多水分, 进而导致 后续对食物焦化会先经历高温蒸发表面的水分这一过程从而使得食物出现过熟的问题, 也 不需要额外的真空包装机器导致成本的增加和操作的复杂化; 在食物的低温烹饪模。
8、式结束 之后能够自动切换发热体到高温模式对食物表面进行焦化, 这样能够在箱体内直接完成食 物的低温烹饪和焦化, 高低温模式都是利用发热体来实现, 不需要额外的焦化设备, 能够节 省设备的数量, 降低成本; 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食物温度内部的温度用来控制食物的烹饪 的时长, 能够精准控制食物的加热时间, 避免因为不同食物的种类的材质导热性不同, 大小 厚度的差异等造成烹饪时间难以控制的问题。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发热体的内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发 热体的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温度控制模组的输入端。 通过采集发热体内部的 温度参数, 判断发热体是否处于设定的温。
9、度值运行, 若发热体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值则提 高供给发热体的功率以提高其温度, 若发热体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值则降低供给发热体的 功率以降低其温度, 能够更加精准控制发热体的温度从而更加精准控制对食物的加热温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408556 U 3 度。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加热腔内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加 热腔内温度,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温度控制模组的输入端。 通过采集加热腔内部 的温度参数, 判断当前加热腔温度是否处于设定的温度值运行, 若加热腔温度低于预设的 温度值则提高供给发热体的功率以提高其对加热腔内空气的作用, 若发热体温度高。
10、于预设 的温度值则降低供给发热体对加热腔内部空气的作用, 这样能够更加精准控制加热腔的温 度从而更加精准控制对食物的加热温度。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模组为可拆卸连接, 方便第一传感器 的更换和修护。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发热体为远红外发热体, 远红外发热体能够产生较高的温度并产 生远红外, 在切换高温模式之后能够迅速对食物进行焦化减少对食物内部熟度的影响, 更 加贴近真正炭火烧灼的效果。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加热腔设有内循环风扇, 内循环风扇能够对加热腔内的空气产生 一个流动, 使得加热腔内的温度能够更加一致。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
11、层架, 层架提供了食物放置的不同位置以供选择, 也能够使得食物的四周都能被热空气作用, 使得食物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的加热腔的内部结构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0014 附图图例说明: 1-箱体; 11-加热腔; 12-安装腔; 2-发热体; 3-第一温度传感器; 4- 内循环风扇; 5-层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可以理解的。
12、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 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6 结合附图1-3, 一种基于慢煮原理的烹饪装置, 包括箱体1, 所述箱体1设有加热腔 11和安装腔12, 加热腔11与安装腔12相邻设置且相互隔离; 所述加热腔11 设有发热体2和 第一温度传感器3, 发热体2设于加热腔内部的上方, 第一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探测部分被用 以插入被放进加热腔11进行烹饪的食物的内部以获取加热腔11内食物的内部温度, 所述安 装腔12设有温度控制模组, 所述温度控制模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发热体2, 温度控制模组控制 发热体2的工作功率, 所述温度控制模组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
13、3, 第一温度传感 器3探测到的食物内部温度反馈给温度控制模组用以调节发热体2; 温度控制模组控制发热 体2进行低温模式加热, 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信息, 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信 息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若达到阈值则控制发热体2切换高温模式加热。 利用发热体2 对加热 腔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加热腔内的食物被加热, 这样因为无需将食物置于水中进行加 热, 所以无需对食物进行真空包装, 食物的在进行完低温烹饪之后不会因为真空包装水分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408556 U 4 无法排除而导致在其表面积聚很多水分, 进而导致后续对食物焦化会先经历高温蒸发表面 的水分这一过程。
14、从而使得食物出现过熟的问题, 也不需要额外的真空包装机器导致成本的 增加和操作的复杂化; 在食物的低温烹饪模式结束之后能够自动切换发热体2到高温模式 对食物表面进行焦化, 这样能够在箱体1内直接完成食物的低温烹饪和焦化, 高低温模式都 是利用发热体2 来实现, 不需要额外的焦化设备, 能够节省设备的数量, 降低成本; 利用温 度传感器检测食物温度内部的温度用来控制食物的烹饪的时长, 能够精准控制食物的加热 时间, 避免因为不同食物的种类的材质导热性不同, 大小厚度的差异等造成烹饪时间难以 控制的问题。 0017 优选地, 所述发热体2的内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发热 体2。
15、的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温度控制模组的输入端; 温度控制模组获取第二温 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 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是否达到预设值, 若没有达到预设 值, 则提高或降低发热体2的功率, 使得发热体2温度与预设值一致。 通过采集发热体2内部 的温度参数, 判断发热体2是否处于设定的温度值运行, 若发热体2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值 则提高供给发热体2的功率以提高其温度, 若发热体2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值则降低供给发 热体2的功率以降低其温度, 能够更加精准控制发热体2的温度从而更加精准控制对食物的 加热温度。 0018 优选地, 所述加热腔内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以检。
16、测加热 腔内温度,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温度控制模组的输入端; 温度控制模组获取第三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 判断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是否达到预设值, 若没有达到预 设值, 则提高或降低发热体2的功率, 使得加热腔内空气温度与预设值一致。 通过采集加热 腔内部的温度参数, 判断当前加热腔温度是否处于设定的温度值运行, 若加热腔温度低于 预设的温度值则提高供给发热体2的功率以提高其对加热腔内空气的作用, 若发热体2温度 高于预设的温度值则降低供给发热体2对加热腔内部空气的作用, 这样能够更加精准控制 加热腔的温度从而更加精准控制对食物的加热温度。 0019 优选地, 所述发热体2为远红。
17、外发热体2, 远红外发热体2能够产生较高的温度并产 生远红外, 在切换高温模式之后能够迅速对食物进行焦化减少对食物内部熟度的影响, 更 加贴近真正炭火烧灼的效果; 发热体2优选为陶瓷远红外发热器, 发热体2也可以为不锈钢 干烧管、 卤素管和碳素管。 0020 优选地, 所述加热腔设有内循环风扇4, 内循环风少设在加热腔的内壁一侧, 内循 环风扇4能够对加热腔内的空气产生一个流动, 使得加热腔内的温度能够更加一致。 0021 优选地, 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层架5, 且在加热腔内设置了多个不同高度的支撑件 用以支撑层架5, 使得食物放置可以放置在加热腔内的不同位置, 更重要的使得食物不用贴 近加热腔的底部导致食物底部的受热不良, 保证了食物的四周都能被热空气作用, 使得食 物受热均匀。 0022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法, 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 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 术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408556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408556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408556 U 7 。
- 内容关键字: 基于 原理 烹饪 装置
相机模块.pdf
具有防堵机构的浆水处理用滤筛装置.pdf
打包设备.pdf
可回收动脉瘤辅助支架及输送系统.pdf
电梯井道相邻房间的复合隔声墙体构造.pdf
灯具的免接电线的导电铜片触点结构.pdf
管式反应器.pdf
陶瓷纤维管.pdf
留孔装置.pdf
冲压机用的送料机构.pdf
玻璃装饰条组装装置.pdf
电缆抗拉强度检测装置.pdf
电网建设的架线机.pdf
家电玻璃多向磨边机.pdf
用于土壤肥料的均匀泼洒机构.pdf
漏电电流检测仪及防护组件.pdf
洁净室多重复合杀菌过滤风口结构.pdf
纸垛自动整理装置.pdf
有机废气、有机废液及烟气的协同处理系统.pdf
铜锭抛光用夹具.pdf
指纹取景器.pdf
新型电动自楔式安全制动器.pdf
新型血糖试纸盒.pdf
中远距离传输零中频接收机电路.pdf
纳米铁强化磺胺废水厌氧消化的方法.pdf
鱼缸除垢机器人.pdf
可变形手持便携式三防平板电脑.pdf
步进电机散热方法、系统及介质.pdf
建筑施工降尘设备.pdf
防水防潮型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双边带光频梳的快速布里渊光学时域分析仪.pdf
用于治疗直肠阴道瘘及其它瘘的设备和方法.pdf
HER2/NEU特异性抗体和其使用方法.pdf
用于面罩的柔性结构,以及评估面罩在使用中的性能的方法和装置.pdf
球虫病疫苗.pdf
感染抑制剂.pdf
吸收性物品.pdf
粉粒体的灭菌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灭菌装置.pdf
用于鞋特别是用于跑鞋的底.pdf
锁销机构.pdf
皮肤外用剂.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pdf
包含泊沙康唑晶体形式的药物组合物.pdf
用于确定体液中物质浓度的系统.pdf
烟草工业生产设备中的棒状物料输送装置的系统.pdf
分配计量粉末产品的设备以及使用该设备的饮料机.pdf
降低植物体中的重金属含量的细菌.pdf
具有静密封的流体泵送装置和元件.pdf
液体麻醉药剂盒和蒸发器.pdf
用于高速腔内斑块旋磨装置的偏心研磨和切割头.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