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退火炉.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1477919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92.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频退火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频退火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频退火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高频退火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退火炉.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32373.7 (22)申请日 2019.11.11 (73)专利权人 无锡巨一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金山四 支路11-1-88 (无锡光电新材料科技园 内) (72)发明人 张伟新蔡麟惠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17 代理人 吴仁芬 (51)Int.Cl. C21D 9/573(2006.01) C21D 9/60(2006.01) C21D 1/26(2006.01) C22F 1。

2、/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频退火炉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退火炉, 包括炉 体, 位于炉体内的第一过线轮, 位于第一过线轮 下方的水箱, 与水箱连接的第一水管, 位于水箱 中的第二过线轮, 位于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 之间且间隔布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 位于第 二管体正上方的第三管体, 高频发生器; 第一管 体和第二管体末端均延伸至水箱内, 第一管体穿 过高频发生器, 第一管体上连接有蒸汽管。 本实 用新型提供的高频退火炉, 用高频发生器对铜线 进行加热, 消除了铜线的内应力, 提高了铜线的 柔软性, 然后将加热后的铜线送至水中进行降温 并防氧化,。

3、 再用冷水浇淋进行快速降温, 再对铜 线表面进行快速吹干, 从而快速完成铜线的退火 工艺, 为下一工序即表面涂漆工序提供符合要求 的铜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420267 U 2020.09.04 CN 211420267 U 1.一种高频退火炉, 其特征在于, 包括炉体(1), 位于炉体(1)内的第一过线轮(21), 位 于第一过线轮(21)下方的水箱(5), 与水箱(5)连接的第一水管(61), 位于水箱(5)中的第二 过线轮(22), 位于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之间且间隔布置的第一管体(31)和第 二管体(32), 位于第二管体(32)正上。

4、方的第三管体(33), 高频发生器(4); 所述第一管体 (31)和第二管体(32)末端均延伸至水箱(5)内, 所述第一管体(31)穿过高频发生器(4), 所 述第一管体(31)上连接有蒸汽管(7), 所述蒸汽管(7)位于高频发生器(4)下方, 所述第二管 体(32)上连接有第二水管(62), 所述第三管体(33)上连接有气管(8), 所述第一过线轮(21) 和第二过线轮(22)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5)内部设有隔板(53)以 将水箱(5)分隔成清水区(51)和污水区(52), 所述第二过线轮(22)位于清水区(51)内。 3.根据权。

5、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退火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 (22)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 平行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在炉体(1)上且分布在 第一过线轮(21)两侧的第三过线轮(23)和第四过线轮(24), 所述第一过线轮(21)、 第三过 线轮(23)和第四过线轮(24)位于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退火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线轮(21)形成有两个过 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6、一管体(31)、 第二管体(32)、 第三管体(33)均包括胶木外壁(91)和陶瓷内壁(9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退火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木外壁(91)和陶瓷内壁(92) 为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炉体(1)内的安装板 (11), 所述第一过线轮(21)、 第二过线轮(22)、 第一管体(31)、 第二管体(32)、 第三管体 (33)、 高频发生器(4)安装在安装板(11)正面, 所述第一水管(61)、 第二水管(62)、 气管(8)、 蒸汽管(7)安装在安装板(11)反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 其特征在于,。

7、 还包括总水管(6), 所述第一水管 (61)和第二水管(62)均与总水管(6)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20267 U 2 一种高频退火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频退火炉。 背景技术 0002 漆包线是由内部的铜线及包裹铜线的涂层组成, 铜线在经过退火、 涂漆、 烘焙、 冷 却等工序后成为漆包线。 其中, 退火工艺主要为了消除铜线的内应力, 提高铜线柔软性, 从 而为下一工序即表面涂漆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铜线。 现有技术中的退火工序较为复杂, 铜 线的内应力消除不到位, 铜线柔软性不够, 而且铜线加热后的冷却过程较漫长, 影响。

8、了生产 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高频退火炉, 用高频发生器对铜线进行加热, 消 除了铜线的内应力, 提高了铜线的柔软性, 然后将加热后的铜线送至水中进行降温并防氧 化, 再用冷水浇淋进行快速降温, 再对铜线表面进行快速吹干, 从而快速完成铜线的退火工 艺, 为下一工序即表面涂漆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铜线。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退火炉, 包括炉体, 位于炉体内的第 一过线轮, 位于第一过线轮下方的水箱, 与水箱连接的第一水管, 位于水箱中的第二过线 轮, 位于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之间且间隔布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 位于第二管体 。

9、正上方的第三管体, 高频发生器; 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末端均延伸至水箱内, 所述第一 管体穿过高频发生器, 所述第一管体上连接有蒸汽管, 所述蒸汽管位于高频发生器下方, 所 述第二管体上连接有第二水管, 所述第三管体上连接有气管, 所述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 轮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00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水箱内部设有隔板以将水箱分隔成清水区和污水区, 所 述第二过线轮位于清水区内。 00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000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平行布置。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安装在炉体上且分布在第一过线。

10、轮两侧的第三过线轮 和第四过线轮, 所述第一过线轮、 第三过线轮和第四过线轮位于同一平面内。 000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过线轮形成有两个过线槽。 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管体、 第二管体、 第三管体均包括胶木外壁和陶瓷内 壁。 0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胶木外壁和陶瓷内壁为粘接。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位于炉体内的安装板, 所述第一过线轮、 第二过线轮、 第一管体、 第二管体、 第三管体、 高频发生器安装在安装板正面, 所述第一水管、 第二水管、 气管、 蒸汽管安装在安装板反面。 00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总水管, 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

11、管均与总水管连接。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420267 U 3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频退火炉, 用高 频发生器对铜线进行加热, 消除了铜线的内应力, 提高了铜线的柔软性, 然后将加热后的铜 线送至水中进行降温并防氧化, 再用冷水浇淋进行快速降温, 再对铜线表面进行快速吹干, 从而快速完成铜线的退火工艺, 为下一工序即表面涂漆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铜线。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高频退火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的安装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1的安装板反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

12、1中所示的第一管体、 第二管体、 第三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但应当说明的是, 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 能、 方法、 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 如图1-4所示的一种高频退火炉, 包括炉体1, 位于炉体1内的第一过线轮21, 位于 第一过线轮21下方的水箱5, 与水箱5连接的第一水管61, 位于水箱5中的第二过线轮22。 所 述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0021 所述第一过线轮21形成有两个过。

13、线槽。 所述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均由导 电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均为铜制, 从而使铜线2、 第一过 线轮21、 第二过线轮22构成一个导电回路。 0022 还包括安装在炉体1上且分布在第一过线轮21两侧的第三过线轮23和第四过线轮 24。 还包括支架25, 所述第三过线轮23、 第四过线轮24均通过支架25连接在炉体1上。 所述第 一过线轮21、 第二过线轮22、 第三过线轮23和第四过线轮24位于同一平面内。 第三过线轮23 和第四过线轮24均由非导电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三过线轮23和第四过线轮24均为 胶木材质。 0023 所述水箱5。

14、内部设有隔板53以将水箱5分隔成清水区51和污水区52。 所述第二过线 轮22位于清水区51内, 既可对铜线2进行降温又可防止铜线2接触空气被氧化。 所述隔板53 低于水箱5内壁, 从而便于清水区51上的油污杂质流入污水区52, 使清水区51中的水保持洁 净。 0024 还包括位于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之间且间隔布置的第一管体31和第二 管体32, 位于第二管体32正上方的第三管体33, 高频发生器4。 0025 所述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平行布置。 所述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末端均延 伸至清水区51内, 从而防止铜线2接触空气而被氧化。 0026 所述第一管体31上连接有蒸汽。

15、管7, 其所起作用为: 使蒸汽填充第一管体31内空 间, 排出所有O2, 防止铜线2高温氧化。 0027 所述蒸汽管7位于高频发生器4下方。 所述第二管体32上连接有第二水管62, 第二 水管62位于第二管体32顶端, 从而向第二管体32中注水, 水向下流, 铜线2向上走, 从而能够 对铜线2进行高效冷却, 且能够防止铜线2表面被氧化。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420267 U 4 0028 所述第三管体33上连接有气管8, 气管8向第三管体33中输气, 铜线2穿过第三管体 33, 气体吹向铜线2, 从而能够将铜线2表面快速吹干。 0029 还包括总水管6, 所述第一水管61和第二。

16、水管62均与总水管6连接。 总水管6外接水 箱(未示出), 从而向清水区51中加水, 向第二管体32中加水。 0030 所述第一管体31穿过高频发生器4, 铜线2、 第一过线轮21、 第二过线轮22构成封闭 线圈, 形成电流, 铜线2自发热, 消除了铜线2的内应力, 提高了铜线2柔软性, 为下一工序即 表面涂漆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铜线。 0031 如图2虚线所示, 铜线2依次经过第三过线轮23、 第一过线轮21、 第一管体31、 第二 过线轮22、 第二管体32、 第三管体33、 第一过线轮21、 第四过线轮24。 0032 所述第一管体31、 第二管体32、 第三管体33均包括胶木外壁91和陶。

17、瓷内壁92, 铜线 2表面的残留溶剂易挥发、 不易附着在陶瓷内壁92上, 起到了保护胶木外壁91的作用。 所述 胶木外壁91和陶瓷内壁92为粘接。 0033 还包括位于炉体1内的安装板11, 所述第一过线轮21、 第二过线轮22、 第一管体31、 第二管体32、 第三管体33、 高频发生器4安装在安装板11正面, 所述第一水管61、 第二水管 62、 气管8、 蒸汽管7安装在安装板11反面。 0034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 体说明, 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 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420267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420267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420267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420267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高频 退火炉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频退火炉.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47791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