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11477911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5.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71415.8 (22)申请日 2019.11.15 (73)专利权人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 限公司 地址 23005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 道9号 (72)发明人 李刚廖旭涛徐文华任宗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代理人 刘海涵 (51)Int.Cl. B65F 1/14(2006.01) B65F 1/00(2006.01) B65F 1/1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

2、型名称 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 桶, 涉及一种垃圾桶, 包括垃圾桶本体, 所述垃圾 桶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其一侧铰接的上盖, 所述 上盖通过可限制其绕铰接处旋转角处于0-90 范 围内并可带动其复位至水平位置的限位装置与 垃圾桶本体铰接, 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底部固定安 装有可对其内垃圾堆重量进行称量的称量装置, 所述上盖内固定安装有可监测其自身倾角的倾 角传感器、 用于测量其与垃圾桶本体内垃圾堆顶 部距离的超声波测距模块、 用于与外部监管后台 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称量装置、 倾角 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

3、供的垃圾桶能够有效采集垃圾桶 的各种信息, 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违规处理垃圾的 现象。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211418400 U 2020.09.04 CN 211418400 U 1.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包括垃圾桶本体(1), 所述垃圾桶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 与其一侧铰接的上盖(2),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2)通过可限制其绕铰接处旋转角处于0- 90 范围内并可带动其复位至水平位置的限位装置(3)与垃圾桶本体(1)铰接, 所述垃圾桶 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可对其内垃圾堆重量进行称量的称量装置(4), 所述上盖(2)内 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上盖(2)状态的倾。

4、角传感器(5)、 用于测量其与垃圾桶本体(1)内垃圾 堆顶部距离的超声波测距模块(6)、 用于与外部监管后台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7), 所 述称量装置(4)、 倾角传感器(5)和无线通信模块(7)分别与控制器(8)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2)的顶部 还设置有手柄(9), 所述手柄(9)内设置有与无线通信模块(7)连接的天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桶本体(1) 内还设置有为设备供电的蓄电池(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

5、池(11)固定 安装在手柄(9)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桶本体(1) 内还固定安装有定位装置(12), 所述定位装置(12)与所述控制器(8)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桶本体(1) 具体由第一竖向围板(17)和设置在第一竖向围板(17)内的横板(18)构成, 所述第一竖向围 板(17)底端内壁均匀的设置有与其一体的放置凸台(13), 所述放置凸台(13)的顶部固定安 装有所述称量装置(4), 所述称量装置(4)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横板(18), 所述横板(18)的外 沿与第二竖向围板(1。

6、4)的底端连接, 构成容纳垃圾的内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凸台(13)的 正下方还设置有与第一竖向围板(17)内壁密封连接的防水板(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装置(12)固 定安装在防水板(15)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竖向围板 (17)底端外壁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行走轮(16)。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18400 U 2 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

7、现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0002 餐厨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 学校、 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 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 餐厨垃圾具有显著的危害和资源的二重性, 其 危害性主要包括: 1、 污染环境、 影响市容; 2、 危害人体健康; 3、 传播疾病; 4、 增加污水处理成 本。 餐厨垃圾经过科学处理以后可以再利用, 其资源性体现在: 1、 分离出的油脂, 可供化工 厂作为原料使用; 2、 厌氧发酵, 产生清洁能源; 3、 好氧堆肥, 产生有机肥料等等。 因此, 餐厨 垃圾不能随意处理, 应该回收利用。 0003 但是, 在餐厨垃圾的回收监管过程中发现。

8、有如下问题存在: 1、 部分餐厨垃圾产生 企业偷卖餐厨垃圾的事情时有发生; 2、 政府对于餐厨垃圾处置企业收处的餐厨垃圾量掌握 不清晰。 0004 同时现有的垃圾桶仅仅为垃圾存放的容器, 功能性较差。 因此, 提供一种能够有效 监控垃圾桶内垃圾情况的垃圾桶是迫切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桶本身功能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包括垃圾桶本体, 所述垃圾桶本体的 顶部设置有与其一侧铰接的上盖, 所述上盖通过可限。

9、制其绕铰接处旋转角处于0-90 范围 内并可带动其复位至水平位置的限位装置与垃圾桶本体铰接, 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底部固定 安装有可对其内垃圾堆重量进行称量的称量装置, 所述上盖内固定安装有可监测其自身倾 角的倾角传感器、 用于测量其与垃圾桶本体内垃圾堆顶部距离的超声波测距模块、 用于与 外部监管后台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称量装置、 倾角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 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0008 进一步, 所述上盖的顶部还设置有手柄, 所述手柄内设置有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的天线。 0009 进一步, 所述垃圾桶本体内还设置有为设备供电的蓄电池。 0010 进一步, 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手柄内。。

10、 0011 进一步, 所述垃圾桶本体内还固定安装有定位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控制器 信号连接。 0012 进一步, 所述垃圾桶本体具体由第一竖向围板和设置在第一竖向围板内的横板构 成, 所述第一竖向围板底端内壁均匀的设置有与其一体的放置凸台, 所述放置凸台的顶部 固定安装有所述称量装置, 所述称量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横板, 所述横板的外沿与第二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1418400 U 3 竖向围板的底端连接, 构成容纳垃圾的内筒。 0013 进一步, 所述放置凸台的正下方还设置有与第一竖向围板内壁密封连接的防水 板。 0014 进一步, 所述定位装置固定安装在防水板的顶部。 。

11、0015 进一步, 所述第一竖向围板底端外壁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行走轮。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 效果体现在: 0017 通过设置倾角传感器检测上盖的状态, 外部监管后台查看后可判断此时垃圾桶是 否被开启, 然后通过检测开启状态的垃圾桶的位置信息和重量变化信息, 可有效判断是否 存在偷垃圾的现象, 进而实现了查处非法处理垃圾的目的; 当上盖由开启转变为封闭后, 通 过超声波测距模块测量上盖与桶内垃圾堆顶部距离并发送相应信息后, 可根据距离信息判 断垃圾桶内是否堆满, 从而可判断是否需要派人处理垃圾, 有效地达到了对垃圾及时处理 的目的;。

12、 设备整体实现了对垃圾桶内垃圾有效监测, 判断是否存在违规处理垃圾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1、 垃圾桶本体; 2、 上盖; 3、 限位装置; 4、 称量装置; 5、 倾角传感器; 6、 超声波 测距模块; 7、 无线通信模块; 8、 控制器; 9、 手柄; 10、 天线; 11、 蓄电池; 12、 定位装置; 13、 放置 凸台; 14、 第二竖向围板; 15、 防水板; 16、 行走轮; 17、 第一竖向围板; 18、 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 下面将结合本申。

13、请实施例, 对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 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1 需要说明的是,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 “包括” , 意图在于覆盖不 排他的包含, 例如, 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方法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 而是可包括 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方法固有的其它步骤。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 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

14、2 实施例 0023 结合附图1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 包括垃圾桶本体1, 在本 实施例中, 垃圾桶通本体1的结构与现有的垃圾桶类似, 由筒体和盖子构成, 即在本实施例 中垃圾桶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其一侧铰接的上盖2; 0024 特别的,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配合能够有效判断是否存在违规处理垃圾的目的, 在 本实施例中上盖2通过可限制其绕铰接处旋转角处于0-90 范围内并可带动其复位至水平 位置的限位装置3与垃圾桶本体1铰接; 0025 即通过设置限位装置3使得上盖2在开启后其开启角度被限制在0-90度范围内, 使 得上盖2能够借助自身重力复位至封闭垃圾桶本体1顶端的目的, 。

15、同时, 借助限位装置3也可 使得上盖2在限位装置3的复位力的作用下复位, 实现了双保险。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1418400 U 4 0026 当人们需要打开上盖2时需要克服限位装置3的复位力, 不需要开启时则在限位装 置3 的复位力的作用下上盖3紧闭, 有效地避免了部分人群开启上盖3后不进行闭合导致异 味外散的弊端, 同时封闭的上盖2也能够进行其它的操作; 0027 特别的, 在本实施例中, 限位装置3具体为扭簧, 其套设在上盖2与垃圾桶本体1铰 接的轴上, 一端紧顶垃圾桶本体1, 另一端紧顶上盖2, 为上盖2提供促使上盖2朝向封闭垃圾 桶本体1方向的复位力, 从而满足上述目的。

16、。 0028 特别的,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有效地对垃圾桶本体1内垃圾堆重量的有效称量, 实 现即时清理的目的, 在垃圾桶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可对其内垃圾堆重量进行称量的称 量装置 4; 0029 通过上述设置, 称量装置4可有效地称量垃圾桶本体1内垃圾的重量; 0030 特别的, 结合图1, 在本实施例中, 垃圾桶本体1具体由第一竖向围板17和设置在第 一竖向围板17内的横板18构成, 第一竖向围板17底端内壁均匀的设置有与其一体的放置凸 台 13, 放置凸台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称量装置4, 称量装置4的顶部设置有横板18, 横板18 的外沿与第二竖向围板14的底端连接, 构成容纳垃圾的内。

17、筒, 从而有效称量垃圾重量; 0031 通过上述设置, 实现了称量装置4的有效安装和对垃圾的有效称量, 同时在本实施 例中称量装置4具体为多个重量传感器组成, 实现对横板18的有效支撑的同时, 实现了准确 称量的目的。 0032 特别的, 为了避免称量装置4遇水受损(因现实生活中存放垃圾通本体1的位置多 为潮湿区域), 在放置凸台13的正下方还设置有与第一竖向围板17内壁密封连接的防水板 15, 从而使得称量装置4处于横板18和防水板15构成的封闭空间内, 有效地延长了其使用寿 命。 0033 特别的,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有效地检测上盖2是否被开启, 上盖2内固定安装有可 监测其自身倾角的倾。

18、角传感器5; 0034 同时为了有效地判断垃圾桶本体1内的垃圾是否堆满, 在本实施例中, 上盖内还固 定安装有用于测量其与垃圾桶本体1内垃圾堆顶部距离的超声波测距模块6(在本实施例中 选用US-015超声波测距模块); 0035 特别的, 为了能够将超声波测距模块6、 称量装置4采集的数据向外部监管后台传 输, 在本实施例中, 上盖2内还固定安装有用于与外部监管后台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7; 0036 为了实现对设备的有效控制, 称量装置4(本实施例选用多个型号为SBT710的斯巴 拓称重传感器)、 倾角传感器5和无线通信模块7(本实施例中选用HF-2411无线通信模块)分 别与控制器8(控制。

19、器8为传统的单片机)信号连接。 0037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开启上盖2, 上盖2的顶部还设置有手柄9, 手柄9内设置有 与无线通信模块7连接的天线10, 便于信号的传输。 0038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有效地为设备提供电能, 垃圾桶本体1内还设置有为设备供电 的蓄电池11。 0039 在本实施例中, 蓄电池11固定安装在手柄9内, 特别的, 在本实施例中蓄电池11采 用纽扣电池, 从而减小设备的空间占用量。 0040 特别的, 为了实现对垃圾桶本体1的有效定位, 判断是否存在违规处理垃圾的现 象, 垃圾桶本体1内还固定安装有定位装置12, 定位装置12与控制器8信号连接。 说明书 3/5 页。

20、 5 CN 211418400 U 5 0041 当检测到定位信息不在垃圾桶本体1常规存放的位置或垃圾处理位置时, 可判断 为存在违规处理垃圾的可能。 0042 特别的, 为了设备的稳定工作, 定位装置12固定安装在防水板15的顶部。 0043 特别的, 为了便于设备的移动, 第一竖向围板17底端外壁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行走 轮16。 0044 工作原理: 0045 首先通过倾角传感器5检测上盖2的倾角, 外部监管后台人员根据检测数据判断上 盖2 的状态, 当倾角传感器5(在本实施例中倾角传感器5选用 【TELESKY】 双轴倾角传感器模 块SCA60C)检测到上盖2倾角处于0-15 范围内时(此。

21、范围的设置是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垃圾 桶本体1内的垃圾极易出现堆满冒尖的情况, 因此, 在15 左右的情况虽然上盖2盖在垃圾堆 上, 但是并未封闭垃圾桶本体1的顶端, 此种情况也视为封闭状态), 判定上盖2处于关闭状 态, 不在范围内则判定上盖2处于开启状态(即上盖2开启角度大于封闭状态的角度时为开 启状态); 0046 当判断上盖2为开启状态时, 同时根据定位装置12采集设备位置信息、 称量装置4 持续采集垃圾本体内垃圾堆重量信息并分别发送给控制器8, 控制器8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 将采集的所有信息发送给外部监管后台, 外部监管后台根据位置信息和垃圾重量信息判断 是否存在盗取垃圾的情况, 当位置信。

22、息处于常设区域且垃圾重量持续减少, 则判断存在盗 取垃圾现象, 进行预警, 其余情况则处于正常情况; 0047 此种操作是考虑到人们在丢垃圾时需要开启上盖2然后关闭上盖2,(即便不关闭 通过限位装置3也可带动上盖2关闭), 即上盖2的状态仅为两个, 开启或关闭, 开启时对应的 状态只能够为人们向其内扔垃圾或者违规处理垃圾, 即偷垃圾, 封闭状态则表示垃圾桶本 体1 处于稳定状态, 通过持续采集上盖2开启时的重量信息, 并判断其重量增长或减少, 结 合定位装置12采集的位置信息, 正常情况时, 当位置信息处于垃圾桶本体1常规存放区域 时, 且重量信息表明增长, 则可以确定此时为向垃圾桶本体1内扔。

23、垃圾的动作, 当其减少时, 则代表垃圾在减少, 则只能为违规处理垃圾的情况, 当定位信息处于处理垃圾的区域时, 重 量减小则为正常情况, 当然也存在定位在上述两种区域之外, 则不管有没有违规处理垃圾, 都应当发出警报, 即代表其被移除了常规存放区域, 应当安排人员立即找回, 但是此种情况 较少, 因此, 在此不考虑此种情况; 0048 当上盖2由开启状态变更为关闭状态时(即人们完成丢垃圾的动作后), 超声波测 距模块6检测上盖2底部与垃圾桶本体1内垃圾堆顶部的距离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器8, 控制器 8 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将采集的所有信息发送给外部监管后台, 外部监管后台根据距离信 息判断是否需要派。

24、人对垃圾桶本体1内的垃圾进行清理; 0049 此设置是考虑到上盖2关闭后, 因其相当于会持续一段稳定时期直至再次被开启, 只需通过超声波测距模块6检测一次距离信息, 判断是否堆满便可; 0050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能够有效地采集垃圾桶本体1的信息, 并根据信息可快速判 断是否存在违规处理垃圾的现象, 同时对垃圾重量有效监测, 实现了快速处理的目的, 同时 设备整体耗电少, 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 005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说明书 4/5 页 6 CN 。

25、211418400 U 6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0052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53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对实施例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揭示的 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不必经过创造性劳动所进行的改进和修改, 都应该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1418400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8 CN 211418400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自主 监测 垃圾桶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可自主监测的垃圾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4779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