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pdf
《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475438.8 (22)申请日 2019.06.03 (71)申请人 青岛中建富兴商砼有限公司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 街道办事处坡前沟村 (72)发明人 孙浩宇 (51)Int.Cl. C04B 28/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及其制备方法。 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包括以下 组分: 水泥、 河砂、 石粉砂、 石子、 水、 粉煤灰、 矿渣 粉。
2、、 外加剂、 隔热填料、 高吸水树脂; 所述石粉砂 的细度模数为2.9, 石粉砂中粒径0.16mm的石 粉含量1.6%; 石子为粒径为5-31.5mm的连续级 配石子, 含泥量为0.4-0.6%, 河砂的细度模数为 2 .4, 含泥量为2 .0-2 .2%, 堆积密度为1450- 1500kg/m3; 隔热填料包括以下组分: 空心玻璃微 珠、 粘土、 莫来石粉、 陶瓷纤维、 聚丙烯酰胺、 环氧 树脂、 水。 本发明的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具有 和易性好, 抗离析, 防泌水, 强度高, 隔热保温的 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CN 110078431 A 2019.08.02 CN 110。
3、078431 A 1.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330-350份水泥、 690-711份河砂、 180-300份石粉砂、 919-939份石子、 178-198份水、 40-60份粉煤灰、 70-90份 矿渣粉、 1.75-3.75份外加剂、 6.5-8.5份隔热填料、 6.6-10.5份高吸水树脂; 所述石粉砂由石料厂的石屑碎料经粉碎清洗后与石粉按照1:0.1-0.3的质量比混合制 成, 石粉砂的细度模数为2.9, 石粉砂中粒径0.16mm的石粉含量1.6%; 所述石子为粒径为5-31.5mm的连续级配石子, 含泥量为0.4-0.6%, 河砂的细度模数。
4、为 2.4, 含泥量为2.0-2.2%, 堆积密度为1450-1500kg/m3; 所述隔热填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1.4-2.4份空心玻璃微珠、 0.5-0.9份粘土、 1.1- 1.5份莫来石粉、 1.4-1.8份陶瓷纤维、 0.2-0.5份聚丙烯酰胺、 3-5份环氧树脂、 5-10份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粉由1.4-2.2重 量份蛭石粉、 0.7-1.4重量份页岩粉、 0.2-0.5重量份沸石粉和0.8-1.2重量份陶瓷粉经浓度 为3-5mol/L的硫酸浸泡5-6h后, 烘干、 球磨制成, 浓硫酸与石粉的质量比为1:3-5。 3.根。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填料由以下方 法制成: 将环氧树脂加入水中, 搅拌均匀, 加入聚丙烯酰胺和陶瓷纤维, 搅拌均匀后, 加入粘 土、 莫来石粉和空心玻璃微珠, 搅拌后, 在100-120下干燥10-15min, 球磨至平均粒径为 0.2-0.5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粉砂占河砂和石 粉砂总用量的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加剂为聚羧酸高 效减水剂, 其减水率为20-35%, 2小时坍落度损失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6、,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煤灰为II级粉煤 灰, 密度为1.95-2.35g/cm3, 堆积密度为0.63-0.75g/cm3, 烧失量为2-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矿渣粉为S95级矿 渣粉, 流动度比为95-100%, 28d活性为95-105%, 比表面积为400-450m2/k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吸水树脂为80- 120目的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酸钾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物。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边搅。
7、拌边将高吸水树脂缓慢加入到水中, 搅拌10-13min, 待颗粒溶胀悬浮后, 静置 2-2.5h, 待高吸水树脂溶解后, 加入外加剂, 搅拌混合均匀; S2、 将水泥、 河砂、 石粉砂、 石子、 粉煤灰、 矿渣粉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 加入步骤S1所得 物, 在30-40下搅拌10-15min, 加入隔热填料, 搅拌2-4min, 制得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S1中, 高吸水树脂加入水中的搅拌速率为1000-1500r/min。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078431 A 2 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
8、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高强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 以其抗压强度高、 抗变形能力强、 密度大、 孔 隙率低的优越性, 在高层建筑结构、 大跨度桥梁结构以及某些特种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高强混凝土最大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 一般为普通强度混凝土的46倍, 故可减小构件的 截面, 因此最适宜用于高层建筑。 0003 现有技术中, 申请号为CN201410356587.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 高强抗裂混凝土材料, 由水、 P.II52.5水泥、 河砂、 粗骨。
9、料石子、 粉煤灰、 矿粉、 硅粉、 吸水陶 粒和复合型外加剂经搅拌、 混合、 水化及凝结而成, 其中水、 P.II52.5水泥、 河砂、 粗骨料石 子、 粉煤灰、 矿粉、 硅粉、 吸水陶粒和复合型外加剂占该高强抗裂混凝土材料的重量百分比 分别为: 水4-6、 P.II52.5水泥11-14、 河砂24-34、 粗骨料石子30-40、 粉煤 灰2-5、 矿粉1-3、 硅粉2-4、 吸水陶粒1-4、 复合型外加剂0-1。 0004 由于现有这种高强抗裂混凝土材料中掺入较多河砂, 由于现在资源和环境日益紧 张, 天然河砂短缺已成现实, 且天然河砂成本较高, 现在大多数混凝土搅拌站都采用石粉砂 代替部。
10、分河砂, 虽然降低了成本, 但是由于石粉砂级配不合理, 造成混凝土泌水、 离析、 和易 性差等不良现象, 且现有的这种高强抗裂混凝土的隔热保温效果较差, 无法满足某些特殊 建设领域的需求, 因此, 研发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 凝土, 其具有和易性好, 抗离析, 防泌水, 强度高, 隔热保温的优点。 0006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其具有制 备方法简单, 成本低的优点。 0007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离析。
11、高强隔热混凝 土,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330-350份水泥、 690-711份河砂、 180-300份石粉砂、 919-939份 石子、 178-198份水、 40-60份粉煤灰、 70-90份矿渣粉、 1.75-3.75份外加剂、 6.5-8.5份隔热 填料、 6.6-10.5份高吸水树脂; 所述石粉砂由石料厂的石屑碎料经粉碎清洗后与石粉按照1:0.1-0.3的质量比混合制 成, 石粉砂的细度模数为2.9, 石粉砂中粒径0.16mm的石粉含量1.6; 所述石子为粒径为5-31.5mm的连续级配石子, 含泥量为0.4-0.6, 河砂的细度模数为 2.4, 含泥量为2.0-2.2, 堆积密。
12、度为1450-1500kg/m3; 所述隔热填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1.4-2.4份空心玻璃微珠、 0.5-0.9份粘土、 1.1- 1.5份莫来石粉、 1.4-1.8份陶瓷纤维、 0.2-0.5份聚丙烯酰胺、 3-5份环氧树脂、 5-10份水。 说明书 1/9 页 3 CN 110078431 A 3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控制石粉砂中粒径0.16mm的石粉含量1.6, 可 防止因石粉含量较多, 导致混凝土强度受到一定影响, 使用石粉砂替代部分河砂, 降低河砂 的使用量, 节约成本的同时, 通过合理控制石粉砂、 石子和河砂的粗细, 使骨料之间形成合 理的级配, 骨料相互填。
13、充、 相互搭接, 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 改善 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使使抗压强度得到提升。 0009 掺入的隔热填料中加入的空心玻璃微珠常温下导热系数在0.025W/mK, 导热系 数基地, 且其重量轻, 分散性和流动性好, 抗压强度高, 粘土和莫来石粉的导热系数小, 莫来 石粉的硬度高, 膨胀系数小, 通过添加的陶瓷纤维、 聚丙烯酰胺和环氧树脂等组分相互配合 使用, 使得隔热填料不仅能降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还能增加混凝土各组分的粘结力, 使混 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到提高。 0010 使用高吸水树脂, 以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 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底部没有水 泥浆析。
14、出, 以避免泌水、 离析现象的发生。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石粉由1.4-2.2重量份蛭石粉、 0.7-1.4重量份页岩粉、 0.2-0.5重 量份沸石粉和0.8-1.2重量份陶瓷粉经浓度为3-5mol/L的硫酸浸泡5-6h后, 烘干、 球磨制 成, 浓硫酸与石粉的质量比为1:3-5。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将蛭石粉、 页岩粉、 沸石粉和陶瓷粉经过硫酸浸泡刻 蚀, 使各类石粉表面凹凸不平, 各类石粉的比表面积增大, 包裹骨料的浆体厚度减少, 坍落 度随之减小, 从而克服因河砂细度模数大, 比表面积减少引起的坍落度偏大, 从而防止混凝 土出现泌水、 离析现象; 同时蛭石粉、 。
15、页岩粉、 沸石粉和陶瓷粉具有较小的导热系数, 使得混 凝土的隔热保温性能较好。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隔热填料由以下方法制成: 将环氧树脂加入水中, 搅拌均匀, 加入 聚丙烯酰胺和陶瓷纤维, 搅拌均匀后, 加入粘土、 莫来石粉和空心玻璃微珠, 搅拌后, 在100- 120下干燥10-15min, 球磨至平均粒径为0.2-0.5 m。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水和环氧树脂混合, 形成环氧树脂乳液, 再将聚丙烯酰 胺和陶瓷纤维加入到水中, 聚丙烯酰胺能够让陶瓷纤维在环氧树脂乳液中分散的更加均 匀, 防止陶瓷纤维结团, 再将粘土、 莫来石粉和空心玻璃微珠与环氧树脂乳液混合后干燥, 球。
16、磨成粉末, 制成隔热填料能够填充于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内, 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 提高其 密实度和抗压强度。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石粉砂占河砂和石粉砂总用量的20-30。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合适比例的石粉砂, 能够与水泥浆体粘结良好, 从而提高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同时河砂的保水性和良好的润滑性, 使得河砂和石粉砂相辅相成, 使混 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其减水率为20-35, 2小时坍落度损 失15。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高, 坍落度损失小, 混凝土的 和易性、 工作性、 粘聚性好。。
17、 0019 进一步地, 所述粉煤灰为II级粉煤灰, 密度为1.95-2.35g/cm3, 堆积密度为0.63- 0.75g/cm3, 烧失量为2-2.6。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粉煤灰的活性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 与水泥、 水 说明书 2/9 页 4 CN 110078431 A 4 混合后, 能够生成较为稳定的胶凝材料, 从而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 同时粉煤灰中70 以上的颗粒是无定型的球形玻璃体, 主要起到滚珠轴承作用,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发挥润滑 作用, 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且粉煤灰与砂子、 石子等构成合理级配, 使彼此之间互 相填充, 能有效增加混凝土密实度,。
18、 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强度和耐油侵蚀能力。 0021 进一步地, 所述矿渣粉为S95级矿渣粉, 流动度比为95-100, 28d活性为95- 105, 比表面积为400-450m2/kg。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矿粉矿物掺和料具有 “活性效应” 、“界面效应” 、“微填效 应” 和 “减水效应” 等诸多综合效应, 矿粉等矿物掺和料不仅可以改善流变性能, 降低水化 热, 降低坍落度损失, 减少离析和泌水, 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孔结构和力学性能, 提高 后期强度和耐油侵蚀的耐久性。 0023 进一步地, 所述高吸水树脂为80-120目的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酸钾的一种或两种 的组合物。。
19、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聚丙烯酸钾能够抑制水泥浆体分散, 兼有降失水、 改善流 型和增加润滑性等性能, 能够改善混凝土浆体的流变性能, 抑制水泥与石子分离, 增加粘聚 力, 聚丙烯酸钠具有吸液能力和优良的保水性能, 掺入混凝土中, 能够使混凝土具有优异的 保水性能, 降低混凝土的泌水率, 使混凝土和易性好, 不易离析和泌水。 0025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 土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边搅拌边将高吸水树脂缓慢加入到水中, 搅拌10-13min, 待颗粒溶胀悬浮后, 静置 2-2.5h, 待高吸水树脂溶解后, 加入外加。
20、剂, 搅拌混合均匀; S2、 将水泥、 河砂、 石粉砂、 石子、 粉煤灰、 矿渣粉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 加入步骤S1所得 物, 在30-40下搅拌10-15min, 加入隔热填料, 搅拌2-4min, 制得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高吸水树脂吸水充分溶胀, 并与减水剂混合后再加入 水泥、 河砂、 石粉砂等原料中, 当混凝土内部含水量减少时, 高分子吸水树脂会缓慢放出吸 收的水分, 从而提高混凝土内部的含水量, 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减少混凝土的开 裂。 0027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S1中, 高吸水树脂加入水中的搅拌速率为1000-1500r/min。 。
21、0028 综上所述,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 由于本发明采用石粉砂替代部分河砂, 并合理控制石粉砂、 河砂、 石子的粒径, 使 石粉砂、 河砂和石子形成良好的级配关系, 从而在混凝土内部相互搭接、 相互填充, 提高混 凝土的和易性和密实度, 降低离析和泌水现象, 同时添加由空心玻璃微珠、 粘土、 莫来石粉 等原料制成的隔热填料, 由于空心玻璃微珠和莫来石粉的硬度大、 导热系数小, 环氧树脂具 有一定粘性, 使得隔热填料不仅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降低其导热系数, 还能提高混 凝土的粘结力, 使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降低, 不易离析、 泌水。 0029 第二、 本发明中优选采用蛭石粉、。
22、 页岩粉、 沸石粉和陶瓷粉浸泡硫酸后烘干、 球磨 制备石粉, 由于蛭石粉、 页岩粉、 沸石粉和陶瓷粉的导热系数小, 能够降低水化热, 改善混凝 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使混凝土的隔热保温性能较好。 0030 第三、 本发明的方法, 通过先将高吸水树脂先吸水溶胀, 再将高吸水树脂与减水剂 混合后加入水泥等原料中, 吸水后的高吸水树脂可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 释放水分, 降低混 说明书 3/9 页 5 CN 110078431 A 5 凝土的干燥收缩, 使混凝土不易开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隔热填料的制备例1-3 制备。
23、例1-3中环氧树脂选自常州乐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货号为128-1的环氧树 脂、 聚丙烯酰胺选自任丘市金泉化工有限公司出售的JQ-004的聚丙烯酰胺、 陶瓷纤维选自 灵寿县嘉德矿产品加工厂出售的货号为JD-TCXW1的陶瓷纤维、 粘土选自灵寿县康泰矿产品 加工厂出售的货号为200的粘土、 莫来石粉选自灵寿县邦盛矿产品加工厂出售的货号为 32001的莫来石粉、 空心玻璃微珠选自灵寿县升恒矿产品加工厂出售的货号为191的空心玻 璃微珠。 0033 制备例1: 按照表1中的配比, 将3kg环氧树脂加入5kg水中, 搅拌均匀, 加入0.2kg聚 丙烯酰胺和1.4kg陶瓷纤维, 搅拌均匀后, 加入0.。
24、5kg粘土、 1.1kg莫来石粉和1.4kg空心玻璃 微珠, 搅拌后, 在100下干燥10min, 球磨至平均粒径为0.2 m。 0034 表1制备例1-3中隔热填料的原料配比 制备例2: 按照表1中的配比, 将4kg环氧树脂加入8kg水中, 搅拌均匀, 加入0.3kg聚丙烯 酰胺和1.6kg陶瓷纤维, 搅拌均匀后, 加入0.7kg粘土、 1.3kg莫来石粉和1.9kg空心玻璃微 珠, 搅拌后, 在110下干燥13min, 球磨至平均粒径为0.4 m。 0035 制备例3: 按照表1中的配比, 将5kg环氧树脂加入10kg水中, 搅拌均匀, 加入0.5kg 聚丙烯酰胺和1.8kg陶瓷纤维, 搅。
25、拌均匀后, 加入0.9kg粘土、 1.5kg莫来石粉和2.4kg空心玻 璃微珠, 搅拌后, 在120下干燥15min, 球磨至平均粒径为0.5 m。 实施例 0036 实施例1-3中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选自济南华迪工贸有限公司, 聚丙烯酸钾高 吸水树脂选自青岛首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货号为390690,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选自廊坊 新业化工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109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蛭石粉选自灵寿县森 然矿产品加工厂出售的SR-ZSKF711的蛭石粉, 沸石粉选自灵寿县振方矿产品加工厂出售的 说明书 4/9 页 6 CN 110078431 A 6 货号为86288的沸石粉, 页岩粉。
26、选自灵寿县科农育苗基质加工厂出售的货号为0549的页岩 粉、 陶瓷粉选自灵寿县熠轩矿产品加工厂出售的货号为6000的陶瓷粉。 0037 实施例1: 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其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 该混凝土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以1000r/min的转速, 边搅拌边将10.6kg/m3高吸水树脂缓慢加入到198kg/m3水中, 搅拌10min, 待颗粒溶胀悬浮后, 静置2h, 待高吸水树脂溶解后, 加入3.75kg/m3外加剂, 搅拌 混合均匀; 高吸水树脂为80目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 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减水率为 20, 2小时坍落度损失15; S2、 将350k。
27、g/m3水泥、 711kg/m3河砂、 180kg/m3石粉砂、 929kg/m3石子、 60kg/m3粉煤灰、 90kg/m3矿渣粉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 加入步骤S1所得物, 在30下搅拌10min, 加入8.5kg/ m3隔热填料, 搅拌2min, 制得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水泥为P.O42.5水泥, 河砂的细度模数为2.4, 含泥量为2.0, 堆积密度为1450kg/m3, 石粉砂占河砂和石粉砂总用量的20, 石粉砂由石料厂的石屑碎料经粉碎清洗后与石粉按 照1:0.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石粉砂的细度模数为2.9, 石粉砂中粒径0.16mm的石粉含量 1.6, 石粉砂中石粉由1.4kg蛭。
28、石粉、 0.7kg页岩粉、 0.2kg沸石粉和0.8kg陶瓷粉经浓度 为3mol/L的硫酸浸泡5h后, 烘干、 球磨制成, 浓硫酸与石粉的质量比为1:3, 石子为粒径为5- 31.5mm的连续级配石子, 含泥量为0.4, 粉煤灰为II级粉煤灰, 密度为1.95g/cm3, 堆积密 度为0.63g/cm3, 烧失量为2, 矿渣粉为S95级矿渣粉, 流动度比为95, 28d活性为95, 比 表面积为400m2/kg, 隔热填料由制备例1制成。 0038 表2实施例1-4中抗离析高强耐热混凝土的原料配比 实施例2: 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其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 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 说明书 5。
29、/9 页 7 CN 110078431 A 7 括以下步骤: S1、 以1300r/min的转速, 边搅拌边将8.6kg/m3高吸水树脂缓慢加入到188kg/m3水中, 搅拌12min, 待颗粒溶胀悬浮后, 静置2.3h, 待高吸水树脂溶解后, 加入2.75kg/m3外加剂, 搅 拌混合均匀; 高吸水树脂为100目的聚丙烯酸钾高吸水树脂, 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减水率为 28, 2小时坍落度损失15; S2、 将340kg/m3水泥、 690kg/m3河砂、 250kg/m3石粉砂、 919kg/m3石子、 50kg/m3粉煤灰、 80kg/m3矿渣粉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 加入步骤S1所。
30、得物, 在35下搅拌13min, 加入7.5kg/ m3隔热填料, 搅拌3min, 制得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水泥为P.O42.5水泥, 河砂的细度模数为2.4, 含泥量为2.1, 堆积密度为1480kg/m3, 石粉砂占河砂和石粉砂总用量的26.6, 石粉砂由石料厂的石屑碎料经粉碎清洗后与石粉 按照1:0.3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石粉砂的细度模数为2.9, 石粉砂中粒径0.16mm的石粉含 量1.6, 石粉砂中石粉由1.8kg蛭石粉、 1.0kg页岩粉、 0.3kg沸石粉和1.0kg陶瓷粉经浓 度为4mol/L的硫酸浸泡5.5h后, 烘干、 球磨制成, 浓硫酸与石粉的质量比为1:4, 石子为。
31、粒径 为5-31.5mm的连续级配石子, 含泥量为0.5, 粉煤灰为II级粉煤灰, 密度为2.15g/cm3, 堆 积密度为0.69g/cm3, 烧失量为2.3, 矿渣粉为S95级矿渣粉, 流动度比为98, 28d活性为 100, 比表面积为430m2/kg, 隔热填料由制备例2制成。 0039 实施例3: 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其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 该混凝土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以1500r/min的转速, 边搅拌边将6.6kg/m3高吸水树脂缓慢加入到178kg/m3水中, 搅拌13min, 待颗粒溶胀悬浮后, 静置2.5h, 待高吸水树脂溶解后, 加入1.75kg/。
32、m3外加剂, 搅 拌混合均匀; 高吸水树脂为120目的聚丙烯酸钾高吸水树脂和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按照1:1的质 量比组成的混合物, 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减水率为35, 2小时坍落度损失15; S2、 将330kg/m3水泥、 700kg/m3河砂、 300kg/m3石粉砂、 939kg/m3石子、 40kg/m3粉煤灰、 70kg/m3矿渣粉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 加入步骤S1所得物, 在40下搅拌15min, 加入6.5kg/ m3隔热填料, 搅拌4min, 制得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水泥为P.O42.5水泥, 河砂的细度模数为2.4, 含泥量为2.2, 堆积密度为1500kg/m3。
33、, 石粉砂占河砂和石粉砂总用量的30, 石粉砂由石料厂的石屑碎料经粉碎清洗后与石粉按 照1:0.5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石粉砂的细度模数为2.9, 石粉砂中粒径0.16mm的石粉含量 1.6, 石粉砂中石粉由2.2kg蛭石粉、 1.4kg页岩粉、 0.5kg沸石粉和1.2kg陶瓷粉经浓度 为5mol/L的硫酸浸泡6h后, 烘干、 球磨制成, 浓硫酸与石粉的质量比为1:5, 石子为粒径为5- 31.5mm的连续级配石子, 含泥量为0.6, 粉煤灰为II级粉煤灰, 密度为2.35g/cm3, 堆积密 度为0.75g/cm3, 烧失量为2.6, 矿渣粉为S95级矿渣粉, 流动度比为100, 28d活性。
34、为 105, 比表面积为450m2/kg, 隔热填料由制备例3制成。 0040 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未添加隔热填料。 0041 对比例2: 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未添加高吸水树 脂。 说明书 6/9 页 8 CN 110078431 A 8 0042 对比例3: 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石粉砂采用细度模 数为2.4, 含泥量为2, 堆积密度为1450kg/m3的河砂替代。 0043 对比例4: 一种抗离析高强隔热混凝土,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石粉砂中石粉由青 岛万鸿矿业有限公司出售。
35、的货号为WH006的滑石粉替代, 且滑石粉未经硫酸浸泡刻蚀。 0044 对比例5: 以申请号为CN201310353198.7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中实施例1制备的轻 质高强陶粒混凝土作为对照, 按照如下比例配备原材料: 平均粒径40 m的42.5普通硅酸盐 水泥400份; 平均粒径0.18 m、 SiO2含量85的硅灰49份; 平均粒径20 m的S95级以上的矿 渣粉80份; 粒径为0.164.75mm的连续级配石粉砂590份(0.16mm以下粉含量小于5, 压碎 值小于10); 粒径为520mm的连续级配页岩陶粒683份(筒压强度大于6.5MPa以上, 吸水 率小于4); 减水率大于30的高效。
36、减水剂3.1份; 水120份; 聚丙烯纤维0.5份, 钢筋网由8 根4.8mm的预应力钢丝做主筋, 由3.0mm的冷拔高强丝做环向构造筋编制而成, 保护层 厚度18毫米。 0045 性能检测试验 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中的方法制备混凝土, 并按照以下方法检测混凝土的各项 性能, 检测结果记录于表3: 1、 抗压强度: 按照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进行检测; 2、 坍落度: 按照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进行检测; 3、 泌水试验: 按照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进行检测; 。
37、4、 导热系数: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制备的混凝土灌入20cm20cm的模具中, 在相 同的条件下养护成型, 并按照GB/T10297-1998 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热线法 进 行检测。 0046 表3各实施例和各对比例制备的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 说明书 7/9 页 9 CN 110078431 A 9 由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 按照实施例1-3中方法制备的混凝土, 28抗压强度均达到48MPa 以上, 且坍落度损失小, 泌水率在60min后仍为0, 且导热系数均小于0.45W/mK, 说明本发 明实施例1-3制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 和易性好, 抗离析性能强, 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
38、性 能。 0047 对比例1因混凝土中未添加隔热填料, 由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增大缓慢, 28d抗压强度仅为41.2MPa, 且坍落度损失为35mm, 与实施例1-3相比, 坍落度损失 较大, 60min泌水率为5, 导热系数为0.68W/mK, 泌水率和导热系数与实施例1-3相比, 均 增大, 说明添加隔热填料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降低泌水率和导 热系数。 0048 对比例2因混凝土中未添加高吸水树脂, 由对比例2制备的混凝土与实施例1-3制 备的混凝土相比, 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变化不大, 但是坍落度损失明显增大, 在60min的泌 水率增长至1。
39、1, 说明高吸水树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使混凝土不易离析、 泌水。 0049 对比例3因混凝土中全部使用河砂, 对比例3制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实施例1-3 相比相差不大, 但对比例3制备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 泌水严重, 导热系数增大, 说明使 说明书 8/9 页 10 CN 110078431 A 10 用部分石粉砂替代河砂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使混凝 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抗离析性能, 使混凝土具有隔热保温性能。 0050 对比例4因使用滑石粉替代石粉砂中的石粉, 由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混凝土的抗压 强度变化不大, 但坍落度、 泌水率和导热系数均变差。
40、, 和易性变差, 出现泌水现象, 且与对比 例3中数据对比, 对比例4中各项性能优于对比例3中性能, 说明石粉砂中石粉能够有效提高 混凝土的和易性, 防止混凝土出现泌水和离析现象, 同时降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0051 对比例5为现有技术制备的混凝土, 与实施例1-3制备的混凝土相比, 虽然强度较 高, 但是坍落度损失较大, 导热系数较大, 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小, 和易性好, 不易离析、 泌水, 且具有隔热保温性能。 005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只要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明书 9/9 页 11 CN 110078431 A 11 。
- 内容关键字: 离析 高强 隔热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便于组装的铝单板及其成型加工装置.pdf
水藻打捞装置.pdf
无缝针织内衣机针盘弹性让位式导纱装置.pdf
自动化的农作物运输储存设备.pdf
应用于电缆井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pdf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pdf
双层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pdf
撬装式压裂液混合装置.pdf
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支座.pdf
墙面打磨设备.pdf
适用于网条拉伸试验的夹具工装.pdf
污水处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拉板.pdf
工业密集区空气粉尘检测装置.pdf
物料上下转运夹持机械手.pdf
具有收集结构的地质取样器.pdf
机车装配自动化车.pdf
燃气阀流量控制安全结构.pdf
可正反转的风扇灯.pdf
有效保护石墨鳞片特性的球磨系统.pdf
反渗透膜气密性检测装置.pdf
方便更换的除尘滤芯.pdf
棋类设备.pdf
秦皮甲素在提高水曲柳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df
针对Ceph文件的读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pdf
分布式电表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pdf
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硬质镀层的活塞环及其制备方法.pdf
对准标记及图形对准方法.pdf
输出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美容仪、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冷氢化生产系统装置及生产工艺.pdf
基于PLC和图像识别的电子围栏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肱骨外科颈封肩夹板.pdf
失禁用衬垫.pdf
一种矿山使用的防护眼罩.pdf
一种间苯三酚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个体化肘关节支具.pdf
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制剂.pdf
一种枸杞籽组织分解剂.pdf
一种畜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三伏贴穴位贴膜.pdf
一种减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组合物.pdf
一种用于治疗震颤麻痹的中药颗粒及其检验方法.pdf
髋关节修正植入物及假体系统.pdf
用于拇指外翻物理治疗的骨科装置.pdf
一种独一味中药饮片的加工方法.pdf
一种用于脚后跟骨头疼的中药.pdf
一种牵引床.pdf
一种肿瘤细胞疫苗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改善癌性恶病质生活质量的中药及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