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及其制备工艺.pdf
《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及其制备工艺.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01233.8 (22)申请日 2019.04.15 (71)申请人 山东泰氏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开发区泰山科 技城B2二层 (72)发明人 李振鹿海林楚德军谢惠芝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21 代理人 吕薇 (51)Int.Cl. B65D 19/38(2006.01) B29C 69/00(2006.01) B29B 15/14(2006.01) B29K 23/00(2006.01) B2。
2、9L 3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及其制 备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 的托盘及其制备工艺, 所述托盘由长纤维增强的 热塑性树脂和织物通过吸塑或吹塑工艺制得, 所 述长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树脂包含: 热塑性树脂、 玻璃纤维和助剂, 其中热塑性树脂、 玻璃纤维和 助剂的重量比为(67):(23):1; 本发明所采 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 价格便宜, 成型效率高, 适 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另外, 由于纤维和织物的加 入使得托盘的强度和韧性有了大幅度提高, 相比 传统的金属材料减重明显。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CN 11。
3、0092060 A 2019.08.06 CN 110092060 A 1.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由长纤维增强的热塑性 树脂和织物制得, 其中所述长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树脂包含以下组分: 热塑性树脂、 玻璃纤 维、 助剂, 所述热塑性树脂、 玻璃纤维和助剂的重量比为(67): (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塑性 树脂选自聚丙烯、 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织物选 自玻璃纤维网格布、 碳纤维网格布或玄武岩纤维网格布中的一种。。
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剂为 马来酸酐接枝PP、 弹性体POE、 稳定剂、 阻燃剂、 色母粒, 所述各助剂的质量比为: (46): (1.53):(0.51.5):(0.51.5):(0.51.5), 优选质量比为: 4:2:1:1:1。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 括如下步骤: (1)混合物料的制备: 按照配比将热塑性树脂以及各助剂在混料机中混合得到均匀的 混合物料; (2)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的制备: 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一级螺杆 挤出机中进行塑化, 同时将连。
5、续玻璃纤维通过纤维专用进料口与熔融后的物料一起均化、 塑炼得到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 (3)托盘成型工艺选自以下两种工艺中的一种: A吸塑成型工艺: a1: 将步骤(2)中得到的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送入片材挤出 机, 挤出片材并切割; a2: 将步骤a1制得的片材通过红外线预加热设备进行预热, 加热至熔 融状; a3: 将预热好的织物铺在真空吸塑成型机的模具区, 将步骤a2制得的熔融状态的物料 送进吸塑模具区和织物混合后进行吸塑, 经冷却定型、 脱模得到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 吸塑托盘; B吹塑成型工艺: b1: 将步骤(2)中得到的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置于挤出中空 吹塑成型。
6、机中挤出半熔融状的管状坯料; b2: 将预热好的织物覆盖在模具中, 然后将制得的 管状坯料注入模具中, 在坯料末端进行机械封口闭模后, 立即向管状坯料中通入压缩空气, 将管状坯料吹胀和织物熔接在一起, 经冷却后, 脱模即得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吹塑托 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步骤(3)的吸塑成型工艺中步骤a1中所述片材的面积为成型托盘投影面积的1.151.2倍, 厚度为0.32.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步骤(3)的吸塑成型工艺中步骤a2中所述片材的熔融温度为180。
7、240, 熔融时间为20 40S。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步骤(3)的吹塑成型工艺中步骤b1中在挤出管状坯料时, 设置挤出中空吹塑成型机内的温 度为150180, 挤出的管状坯料的外径与成型托盘的横向最大直径比为1:(24)。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步骤(3)的吹塑成型工艺中步骤b2中所述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50.7MPA, 通气时间为150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092060 A 2 250S。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的制。
8、备工艺, 其特征在 于, 步骤(3)中a3和b2中所述织物采用红外线预加热设备加热至210。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092060 A 3 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及其制备 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托盘是一种与叉车、 货架等物流设备配套使用的物流单元, 可用来存放、 装载、 搬 运货物, 是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必不可少的物流设备之一。 塑料托盘的出现适应了环保的需 要, 使用塑料托盘代替木托盘可减少对森林的破坏。 0003 现有的托盘成型工艺包括吸塑、 吹塑、 模压、。
9、 注塑等, 其中, 吸塑成型设备和模具费 用低, 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成型加工方法; 真空吸塑成型工艺是一种热成型加工方法, 利用热 塑性材料, 制造开口壳体制品, 具体是将塑料片材裁切成一定尺寸加热软化, 借助塑料片材 两侧的气压差或机械压力, 使其变形后附贴在特定模具轮廓上, 经过冷却定型, 形成制品。 吹塑托盘产品选用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树脂, 经挤出一次吹塑成型, 成型过程快速、 充 分, 产品成型饱满, 内在质量和性能稳定。 但是, 由于吸塑和吹塑托盘都是由塑料制成, 而常 规塑料材料自身存在强度、 韧性及耐候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
10、, 提供一种承载强度高、 韧性好的托盘及 其制备工艺。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托 盘, 所述托盘由长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树脂和织物制得; 其中所述长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树脂 包含如下组分: 热塑性树脂、 玻璃纤维、 助剂, 所述热塑性树脂、 玻璃纤维和助剂的重量比为 (67): (23):1。 0006 优选地, 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聚丙烯、 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 0007 优选地, 所述织物选自玻璃纤维网格布、 碳纤维网格布或玄武岩纤维网格布中的 一种。 0008 优选地, 所述助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P、 弹性体POE、 稳定剂、 阻燃。
11、剂、 色母粒, 所述各 助剂的重量比为: (46):(1.53):(0.51.5):(0.51.5):(0.51.5), 优选为: 4:2:1: 1:1。 000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托盘的制备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0010 (1)混合物料的制备: 按照配比将热塑性树脂以及各助剂在混料机中混合得到均 匀的混合物料; 0011 (2)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的制备: 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一级 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塑化, 同时将连续玻璃纤维通过纤维专用进料口与熔融后的物料一起均 化、 塑炼得到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 0012 (3)成型工艺选自以下两种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 说。
12、明书 1/8 页 4 CN 110092060 A 4 0013 A吸塑成型工艺: 0014 a1: 将步骤(2)中得到的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送入片材挤出机, 挤出片材 并切割; a2: 将步骤a1制得的片材通过红外线预加热设备进行预热, 加热至熔融状; a3: 将预 热好的织物铺在真空吸塑成型机的模具区, 将步骤a2制得的熔融状态的物料送进吸塑模具 区和织物混合后进行吸塑, 经冷却定型、 脱模得到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吸塑托盘。 0015 B吹塑成型工艺: 0016 b1: 将步骤(2)中得到的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置于挤出中空吹塑成型机 中挤出半熔融状的管状坯料; b2: 将预热。
13、好的织物覆盖在模具中, 然后将制得的管状坯料置 于模具中, 在坯料末端进行机械封口闭模后, 立即向管状坯料中通入压缩空气, 将管状坯料 吹胀和织物熔接在一起, 经冷却后, 脱模即得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吹塑托盘。 0017 优选地, 所述步骤(2)中制备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的方法是采用本公司 在先申请的专利 “一种长纤维在线增强聚丙烯直接注塑的方法” , 专利号CN201810941812.4 中记载的方法, 具体如下: 0018 所述方法通过下列生产装置实现: 所述装置包括一级螺杆挤出机、 二级双螺杆挤 出机、 挤注式注塑系统、 锁模系统、 顺序分散架, 所述一级螺杆挤出机设置有进料斗。
14、, 二级双 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与一级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挤注式注塑系统与二级双螺 杆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所述锁模系统与挤注式注塑系统连接, 所述顺序分散架包括分 散架外壳, 以及水平布置在分散架外壳内部的纤维输送通道, 所述纤维通道中设置有若干 纤维输送口, 所述顺序分散架与设置在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处, 纤维通过顺序 分散架后从第二进料口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 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第二阶螺杆的撕裂 区。 0019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物料通过一级螺杆挤出机上的 进料斗加入一级螺杆挤出机中塑化, 塑化后的熔融物料从一级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模处挤。
15、 出, 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 通过顺序分散架将玻璃纤维连续有序地输入二 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 与来自一级螺杆挤出机的熔融聚丙烯材料混合后进一步塑 化; 最后利用挤注式注塑系统将二级双螺杆挤出机塑化后的熔融混合物挤出, 即得长纤维 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 0020 优选地, 步骤(3)的吸塑成型工艺中步骤a1中所述片材的面积为成型托盘投影面 积的1.151.2倍, 厚度为0.32.0mm。 0021 优选地, 步骤(3)的吸塑成型工艺中步骤a2中所述片材的熔融温度为180240, 熔融时间为2040S。 0022 优选地, 步骤(3)的吸塑成型工艺中步骤a3中所述织物采用红。
16、外线预加热设备加 热至210。 0023 优选地, 步骤(3)的吹塑成型工艺中步骤b1中在挤出管状坯料时, 设置挤出中空吹 塑成型机内的温度为150180。 0024 优选地, 步骤(3)的吹塑成型工艺中步骤b1中管状坯料的外径与成型托盘的横向 最大直径比为1:(24)。 0025 优选地, 步骤(3)的吹塑成型工艺中步骤b2中合模后, 向管状坯料通入压缩空气的 压力为0.50.7MPA, 通气时间为150250S。 说明书 2/8 页 5 CN 110092060 A 5 0026 优选地, 步骤(3)的吹塑成型工艺中步骤b2中所述织物采用红外线预加热设备加 热至210。 0027 本发明的。
17、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长纤维和织物混合增强的托盘是由长纤维在线增 强的热塑性树脂和织物通过吸塑或吹塑工艺制得,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 价格 便宜, 成型效率高, 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另外, 由于纤维和织物的加入使得托盘的强度和 韧性有了大幅度提高, 相比传统的金属材料减重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 进行说明。 0029 实施例1 0030 (1)取61聚丙烯、 4马来酸酐接枝PP、 2弹性体POE、 1稳定剂、 1阻燃剂、 1色母粒在混料机中混合, 得到均匀的混合物料; 0031 (2)依赖在先申请。
18、的专利CN201810941812.4中描述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在线增强的 聚丙烯: 所述方法通过下列生产装置实现: 所述装置包括一级螺杆挤出机、 二级双螺杆挤出 机、 挤注式注塑系统、 锁模系统、 顺序分散架, 所述一级螺杆挤出机设置有进料斗, 二级双螺 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与一级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挤注式注塑系统与二级双螺杆 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所述锁模系统与挤注式注塑系统连接, 所述顺序分散架包括分散 架外壳, 以及水平布置在分散架外壳内部的纤维输送通道, 所述纤维通道中设置有若干纤 维输送口, 所述顺序分散架与设置在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处, 纤维通过顺序分 散架后从第二。
19、进料口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 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第二阶螺杆的撕裂 区; 0032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物料通过一级螺杆挤出机上的 进料斗加入一级螺杆挤出机中, 在240下塑化20s, 塑化后的熔融聚丙烯从一级螺杆挤出 机的挤出口处挤出, 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 通过顺序分散架将30玻璃纤 维连续有序地输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 与来自一级螺杆挤出机的熔融聚丙烯 材料混合后进一步塑化, 塑化的温度为180, 时间为40s; 最后利用挤注式注塑系统将二级 双螺杆挤出机塑化后的熔融混合物挤出, 即得长纤维在线增强的聚丙烯。 0033 (3)将步骤(2。
20、)中得到的长纤维增强的聚丙烯放入片材挤出机中, 挤出片材, 将所 述片材切割成托盘投影面积的1.18倍, 厚度为1.0mm; 0034 (4)将步骤(3)中制得的片材通过红外线预加热设备进行预热, 设置预热温度为 180, 加热40S至所述片材呈熔融状; 0035 (5)将网眼面积为8*8mm, 重量为125g/m2的玻璃纤维网格布根据模具区大小裁剪 至合适尺寸, 并通过红外线预加热设备加热至210后铺在真空吸塑成型机的模具区, 将步 骤(4)中制得的熔融状态的物料送进吸塑模具区进行吸塑, 使物料与玻璃纤维网格布熔接 在一起, 经冷却定型、 脱模得到长纤维与织物混合增强的吸塑托盘。 0036 。
21、实施例2 0037 (1)取50聚丙烯、 20聚乙烯、 5.5马来酸酐接枝PP、 3弹性体POE、 0.5稳定 剂、 0.5阻燃剂、 0.5色母粒在混料机中混合, 得到均匀的混合物料; 说明书 3/8 页 6 CN 110092060 A 6 0038 (2)依赖在先申请的专利CN201810941812.4中描述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在线增强的 热塑性树脂: 所述方法通过下列生产装置实现: 所述装置包括一级螺杆挤出机、 二级双螺杆 挤出机、 挤注式注塑系统、 锁模系统、 顺序分散架, 所述一级螺杆挤出机设置有进料斗, 二级 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与一级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挤注式注塑系统与。
22、二级双 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所述锁模系统与挤注式注塑系统连接, 所述顺序分散架包括 分散架外壳, 以及水平布置在分散架外壳内部的纤维输送通道, 所述纤维通道中设置有若 干纤维输送口, 所述顺序分散架与设置在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处, 纤维通过顺 序分散架后从第二进料口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 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第二阶螺杆的撕 裂区; 0039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物料通过一级螺杆挤出机上的 进料斗加入一级螺杆挤出机中, 在210下塑化30s, 塑化后的熔融物料从一级螺杆挤出机 的挤出口处挤出, 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 通过顺序分散架将20玻。
23、璃纤维 连续有序地输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 与来自一级螺杆挤出机的熔融物料混合 后进一步塑化, 塑化的温度为200, 时间为30s; 最后利用挤注式注塑系统将二级双螺杆挤 出机塑化后的熔融混合物挤出, 即得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 0040 (3)将步骤(2)中得到的长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树脂放入片材挤出机中, 挤出片材, 将所述片材切割成托盘投影面积的1.2倍, 厚度为0.3mm; 0041 (4)将步骤(3)中制得的片材通过红外线预加热设备进行预热, 设置预热温度为 240, 加热20S至所述片材呈熔融状; 0042 (5)将网眼面积为8*8mm, 重量为120g/m2的碳纤维网。
24、格布根据模具区大小裁剪至 合适尺寸, 并通过红外线预加热设备加热至210后铺在真空吸塑成型机的模具区, 将步骤 (4)中制得的熔融状态的物料送进吸塑模具区进行吸塑, 使物料与碳纤维网格布熔接在一 起, 经冷却定型、 脱模得到长纤维与织物混合增强的吸塑托盘。 0043 实施例3 0044 (1)取65聚乙烯、 6马来酸酐接枝PP、 1.5弹性体POE、 0.5稳定剂、 0.5阻 燃剂、 1.5色母粒在混料机中混合, 得到均匀的混合物料; 0045 (2)依赖在先申请的专利CN201810941812.4中描述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在线增强的 热塑性树脂: 所述方法通过下列生产装置实现: 所述装置包括一。
25、级螺杆挤出机、 二级双螺杆 挤出机、 挤注式注塑系统、 锁模系统、 顺序分散架, 所述一级螺杆挤出机设置有进料斗, 二级 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与一级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挤注式注塑系统与二级双 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所述锁模系统与挤注式注塑系统连接, 所述顺序分散架包括 分散架外壳, 以及水平布置在分散架外壳内部的纤维输送通道, 所述纤维通道中设置有若 干纤维输送口, 所述顺序分散架与设置在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处, 纤维通过顺 序分散架后从第二进料口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 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第二阶螺杆的撕 裂区; 0046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步骤(1)中制备的。
26、混合物料通过一级螺杆挤出机上的 进料斗加入一级螺杆挤出机中, 在180下塑化40s, 塑化后的熔融物料从一级螺杆挤出机 的挤出口处挤出, 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 通过顺序分散架将25玻璃纤维 连续有序地输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 与来自一级螺杆挤出机的熔融物料混合 说明书 4/8 页 7 CN 110092060 A 7 后进一步塑化, 塑化的温度为220, 时间为25s; 最后利用挤注式注塑系统将二级双螺杆挤 出机塑化后的熔融混合物挤出, 即得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 0047 (3)将步骤(2)中得到的长纤维增强的聚乙烯放入片材挤出机中, 挤出片材, 将所 述片材切。
27、割成托盘投影面积的1.15倍, 厚度为2mm; 0048 (4)将步骤(3)中制得的片材通过红外线预加热设备进行预热, 设置预热温度为 200, 加热30S至所述片材呈熔融状; 0049 (5)将网眼面积为8*8mm, 重量为130g/m2的玄武岩纤维网格布根据模具区大小裁 剪至合适尺寸, 并通过红外线预加热设备加热至210后铺在真空吸塑成型机的模具区, 将 步骤(4)中制得的熔融状态的物料送进吸塑模具区进行吸塑, 使物料与碳纤维网格布熔接 在一起, 经冷却定型、 脱模得到长纤维与织物混合增强的吸塑托盘。 0050 实施例4 0051 (1)取61聚丙烯、 4马来酸酐接枝PP、 2弹性体POE。
28、、 1稳定剂、 1阻燃剂、 1色母粒在混料机中混合, 得到均匀的混合物料; 0052 (2)依赖在先申请的专利CN201810941812.4中描述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在线增强的 聚丙烯: 所述方法通过下列生产装置实现: 所述装置包括一级螺杆挤出机、 二级双螺杆挤出 机、 挤注式注塑系统、 锁模系统、 顺序分散架, 所述一级螺杆挤出机设置有进料斗, 二级双螺 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与一级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挤注式注塑系统与二级双螺杆 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所述锁模系统与挤注式注塑系统连接, 所述顺序分散架包括分散 架外壳, 以及水平布置在分散架外壳内部的纤维输送通道, 所述纤维通道中设置有。
29、若干纤 维输送口, 所述顺序分散架与设置在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处, 纤维通过顺序分 散架后从第二进料口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 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第二阶螺杆的撕裂 区; 0053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物料通过一级螺杆挤出机上的 进料斗加入一级螺杆挤出机中, 在240下塑化20s, 塑化后的熔融聚丙烯从一级螺杆挤出 机的挤出口处挤出, 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 通过顺序分散架将30玻璃纤 维连续有序地输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 与来自一级螺杆挤出机的熔融聚丙烯 材料混合后进一步塑化, 塑化的温度为180, 时间为40s; 最后利用挤注式注塑系。
30、统将二级 双螺杆挤出机塑化后的熔融混合物挤出, 即得长纤维在线增强的聚丙烯。 0054 (3)将步骤(2)中得到的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置于挤出中空吹塑成型机 中, 设置吹塑成型机中的温度为180, 挤出半熔融状的管状坯料, 所述管状坯料的外径与 成型托盘的横向最大直径比为1:2; 0055 (4)将网眼面积为8*8mm, 重量为125g/m2的玻璃纤维网格布根据模具区大小裁剪 至合适尺寸, 并通过红外线预加热设备加热至210后覆盖在模具中, 然后将步骤(3)制得 的管状坯料注入模具中, 在坯料末端进行机械封口闭模后, 立即向管状坯料中通入压力为 0.5MPA的压缩空气, 吹气时间250s。
31、, 使得管状坯料吹胀和织物熔接在一起, 经冷却后, 脱模 即得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吹塑托盘。 0056 实施例5 0057 (1)取40聚丙烯、 20聚乙烯、 4马来酸酐接枝PP、 2弹性体POE、 1.5稳定 剂、 1.5阻燃剂、 1色母粒在混料机中混合, 得到均匀的混合物料; 说明书 5/8 页 8 CN 110092060 A 8 0058 (2)依赖在先申请的专利CN201810941812.4中描述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在线增强的 热塑性树脂: 所述方法通过下列生产装置实现: 所述装置包括一级螺杆挤出机、 二级双螺杆 挤出机、 挤注式注塑系统、 锁模系统、 顺序分散架, 所述一级螺杆挤出。
32、机设置有进料斗, 二级 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与一级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挤注式注塑系统与二级双 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模连接, 所述锁模系统与挤注式注塑系统连接, 所述顺序分散架包括 分散架外壳, 以及水平布置在分散架外壳内部的纤维输送通道, 所述纤维通道中设置有若 干纤维输送口, 所述顺序分散架与设置在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处, 纤维通过顺 序分散架后从第二进料口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 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第二阶螺杆的撕 裂区; 0059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物料通过一级螺杆挤出机上的 进料斗加入一级螺杆挤出机中, 在230下塑化20s, 塑化后的熔融。
33、物料从一级螺杆挤出机 的挤出口处挤出, 进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进料口; 通过顺序分散架将30玻璃纤维 连续有序地输入二级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进料口, 与来自一级螺杆挤出机的熔融物料混合 后进一步塑化, 塑化的温度为210, 时间为25s; 最后利用挤注式注塑系统将二级双螺杆挤 出机塑化后的熔融混合物挤出, 即得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 0060 (3)将步骤(2)中得到的长纤维在线增强的热塑性树脂置于挤出中空吹塑成型机 中, 设置吹塑成型机中的温度为150, 挤出半熔融状的管状坯料, 所述管状坯料的外径与 成型托盘的横向最大直径比为1:4; 0061 (4)将网眼面积为10*10mm, 。
34、重量为115g/m2的玻璃纤维网格布根据模具区大小裁 剪至合适尺寸, 并通过红外线预加热设备加热至210后覆盖在模具中, 然后将步骤(3)制 得的管状坯料注入模具中, 在坯料末端进行机械封口闭模后, 立即向管状坯料中通入压力 为0.7MPA的压缩空气, 吹气时间150s, 使得管状坯料吹胀和织物熔接在一起, 经冷却后, 脱 模即得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吹塑托盘。 0062 对比例1 006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吸塑托盘,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 于, 聚丙烯的含量为81, 长纤维含量为10。 0064 对比例2 006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吸塑托。
35、盘,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 于, 聚丙烯的含量为41, 长纤维含量为50。 0066 对比例3 0067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增强的吸塑托盘,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省略步 骤(5)中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加入。 0068 对比例4 0069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增强的吸塑托盘,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5) 中的玻璃纤维网格布的网眼面积为12*12mm, 重量为125g/m2, 玻璃纤维网格布通过红外线 预加热设备加热至350。 0070 对比例5 0071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吹塑托盘,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 于, 聚丙烯的含量为81, 长纤维含量为1。
36、0。 说明书 6/8 页 9 CN 110092060 A 9 0072 对比例6 0073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及织物混合增强的吹塑托盘,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 于, 聚丙烯的含量为41, 长纤维含量为50。 0074 对比例7 0075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增强的吹塑托盘,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省略步 骤(4)中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加入。 0076 对比例8 0077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长纤维增强的吹塑托盘,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4) 中的玻璃纤维网格布的网眼面积为12*12mm, 重量为125g/m2, 玻璃纤维网格布通过红外线 预加热设备加热至150。 00。
37、78 性能测试: 0079 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13、 对比例13制备的吸塑托盘和普通聚丙烯托盘的性能 进行测试, 结果如表1所示: 0080 表1 0081 0082 由表1可知, 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吸塑托盘与对比例14制得的吸塑托盘和 普通托盘相比各项性能指标增幅明显, 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托盘强度低、 韧性差的问题。 0083 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45、 对比例58制备的吹塑托盘的性能进行测试, 结果如 表2所示: 0084 表2 说明书 7/8 页 10 CN 110092060 A 10 0085 0086 0087 由表2可知, 本发明实施例45制得的吹塑托盘与对比例58制得的吹塑托盘相 比各项性能指标增幅明显, 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托盘强度低、 韧性差的问题。 0088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 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来说, 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8/8 页 11 CN 110092060 A 11 。
- 内容关键字: 纤维 织物 混合 增强 托盘 及其 制备 工艺
输液杆的线缆伸缩结构.pdf
环境大气粉尘采样仪.pdf
降低虾苗孵化水中氨氮含量的装置.pdf
高压线圈浇注模具.pdf
反应釜控温系统.pdf
金属锂浇铸装置.pdf
医用输液管加热保温装置.pdf
螺杆钻具清洗装置.pdf
多功能布料收卷装置.pdf
用于图书馆的高处夹持取书装置.pdf
智能化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pdf
便携式环境检测仪.pdf
便于安装的防结垢环保矿用管材.pdf
曝气生物滤池除磷装置.pdf
基于睡眠感知的音乐振动理疗仪.pdf
钢板建材加工的激光切割装置.pdf
毫米波被动辐射成像测距装置.pdf
医用分叶球囊.pdf
基于波码通信的分层注水执行装置.pdf
折合型保鲜膜切割滑刀.pdf
注塑件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智能调控方法.pdf
书本包装设备.pdf
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pdf
作物种植地膜拆除装置.pdf
水平放置的可搬运激光稳频腔的安装结构.pdf
气体静压转台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气体静压转台.pdf
数据要素处理方法和装置.pdf
用于组装气雾剂产品的组装设备.pdf
老年人用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设备.pdf
全液晶仪表故障报警存储系统及方法.pdf
木通皂苷D在制备抗骨骼肌萎缩、肌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不依赖地图信息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pdf
一种多级注入式线聚焦太阳能吸收反应器.pdf
一种LED光源用聚四氟乙烯基耐辐照老化的散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水泥窑用窑口预制件.pdf
触发信号发生装置和动态管理系统.pdf
一种SOD葡萄酒及制备方法.pdf
PTA生产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及工艺.pdf
靶向人RAN的小干扰RNA及其在制备抗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中的用途.pdf
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双氰胺的合成方法.pdf
一种无缝金属管的制备方法.pdf
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碳纳米管及其制造方法.pdf
一种炭化秸秆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粗制炭化甘蔗渣肥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海水或超咸水淡化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摇臂式铣床.pdf
5氯3三氯甲基1,2,4噻二唑的制备方法.pdf
气压扰动型沼液对流系统.pdf
磷酸铁漂洗水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回收处理方法.pdf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数据传输及管理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高强度复合型轻量化防爆轮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