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pdf
《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95066.8 (22)申请日 2019.05.13 (71)申请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地址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360 号 (72)发明人 石磊曹盼盼张亮姜向赟 陈攀峰李树珍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16 代理人 赵俊宏 (51)Int.Cl. B32B 37/00(2006.01) B32B 37/06(2006.01) B32B 37/10(2006.01) B32B 37/12(2006.01) 。
2、H01L 31/048(2014.01) (54)发明名称 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在封装柔性太阳能 电池组件时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提供一种柔性 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此方法是使用 胶粘接组件中的各层材料, 通过多组位于同一传 送平面的热的压辊组挤压、 加热、 直到组件固化, 挤压、 加热组件的同时抽真空, 真空度为-0.8 105Pa至-0.6105Pa, 抽真空时间为30-40分钟,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组件封装, 加热过程中加 热效率较高, 加热同时同步进行抽真空能够使气 泡的排除更为彻底, 使封装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
3、6页 附图1页 CN 110091572 A 2019.08.06 CN 110091572 A 1.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 使用胶粘接组件中的各层 材料, 通过多组位于同一传送平面的热的压辊组(320)挤压、 加热、 直到组件(700) 固化, 挤 压、 加热组件(700)的同时抽真空, 真空度为-0.8105Pa至-0.6105Pa, 抽真空时间为30- 4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为 有机硅酮胶, 所述压辊组(320)的温度从为5010依次递增到10010, 组件的传送速 度为6-9m/分钟, 。
4、相邻两个压辊组之间的间距为0.0305m, 加热辊的加压压力为500-750N/ 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 加热辊的 直径为0.1-0.15m, 相临热辊的温差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加热加 压真空固化后进行冷却固化, 冷却固化时间为0-3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4各项之一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采用如下结构的封装设备进行封装, 所述封装设备包括放卷装置(100)、 层压装置 (300)以及收卷装置(200), 所述层压装置(300)。
5、包括层压箱(310)、 转动设置在层压箱(310) 内的热辊(321)、 驱动热辊(321)转动的驱动装置、 加热热辊(321)的加热装置和对层压箱 (310)抽真空的抽真空装置; 层压箱(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口(312)和进口(311), 出口 (312)和进口(311)分别设置有密封装置(330); 每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热辊(321)组成一个 压辊组(320), 压辊组(320)沿组件(700)的传送方向均匀的排布, 压辊组(320)中的两个热 辊(321)的间距小于组件(700)的厚度; 层压箱(310)上设置有连通抽真空装置进气口的抽 真空接口(3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6、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层压箱 (310)的箱壁中固定设置加热器(340)对层压腔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 置在放卷装置(100)与层压装置(300)之间的刷胶装置(400), 通过刷胶装置完成刷胶, 所述 刷胶装置 (400) 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储胶箱 (401) , 两个储胶箱远离彼此的侧壁上分别依次 设置有出胶嘴、 压胶机构和铲刀; 出胶嘴 (402) 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长度大于等于组件 的宽度, 储胶箱上设置有胶泵, 胶泵的出口连通出胶嘴 (402) 的胶泵, 胶泵的胶泵进口连通 储胶箱。
7、 (401) ; 压胶机构包括压紧弹簧、 压紧座和滚压轴, 压紧弹簧 (404) 的伸缩方向垂直于 组件传送平面, 压紧弹簧(404)的一端固接在储胶箱上, 另一端与压紧座固接, 滚压轴(405) 转动连接在压紧座(403)上, 滚压轴(405)的轴线与储胶箱的长度方向平行, 且滚压轴的长 度大于等于组件的宽度; 铲刀沿储胶箱的长度设置, 两个储胶箱分别固定设置在架体上, 且 关于组件传送平面对称设置, 储胶箱的宽度方向与组件的宽度方向平行; 刷胶时, 中间层材 料(703)从两个储胶箱(401)之间经过, 上层材料(701)和下层材料(702)分别两个储胶箱远 离组件传送平面的一侧绕过, 依。
8、次经过出胶嘴(402)、 滚压轴(405)和铲刀(406)。 8.根据权利要求7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刷胶装置(400) 还包括两个平行于组件传送平面的限位板(407), 两个限位板(407)分别位于刷胶装置 (400)的上下两端, 上层材料(701)和下层材料(702)接触刷胶装置(400)的部分紧贴相邻限 位板(407)。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091572 A 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刷胶装置 (400)与层压装置(300)之间还设置有压紧装置(500), 所述压紧装置(500)包括两个近。
9、轮 (501)和两个远轮(502), 近轮和远轮均为四个转动设置的柔性轮, 近轮和远轮沿组件的宽 度方向设置, 近轮和远轮的长度均到大于等于组件的宽度, 近轮和远轮的转动轴线均平行 于组件传送平面且垂直于组件(700)的传送方向; 两个近轮对称设置在组件传送平面上下 两侧, 且两个近轮的间距小于等于组件(700)厚度; 两个远轮也对称设置在组件传送平面上 下两侧, 远轮上距离组件传送平面的最远点到组件传送平面的垂直距离等于铲刀距离组件 传送平面最远点到组件传送平面的垂直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在层压装置(300)与收卷装置。
10、(200)之间的冷却装置(600)。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091572 A 3 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加工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 材的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一般包括三层材料, 例如由上下两层透光性PET板和中间一 层的柔性非晶硅薄膜电池组成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 相邻两层材料之间可以用胶带粘 接, 但是使用胶带粘接组件, 在封装加工完成后需要将胶带撕掉, 薄膜上会粘有胶, 处理起 来较为麻烦。 0003 现有技术在进行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方法是层叠好的组件在传送过程中先。
11、经 过加热装置的加热, 再用一上一下两个热辊组成的压辊组挤压被加热后的组件, 压辊组中 的两个热辊正对, 组件从两个热辊之间穿过的过程中被挤压, 实现封装。 例如, 于2011年7月 13日公开, 申请公布号为CN102210378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太阳电池组件层压系统, 它 包括沿太阳电池组件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室、 压送辊组和保温罩, 层叠好的太阳电 池片由传送装置传送至所述加热室对其加热后传送至压送辊组对其进行层压, 保温罩从所 述加热室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压送辊组并将所述压送辊组罩住。 0004 这种方法加热与层压过程是分开进行的, 进行层压的过程中组件已经离开加热 室, 即使有。
12、保温罩的保温, 温度也会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而后在接触温度低于组件 的热辊时组件的温度也必然会下降, 要想在热辊对组件进行加压时胶能够保持软化的状 态, 就势必要在前期升温时将组件加热到更高的温度, 为必然的降温留出余量, 这就必然会 造成升温过程的能量浪费, 加热效率较低。 此外, 层压过程只由一组压辊组进行, 单位面积 的组件仅经过一次非常短暂的挤压, 其中气泡很难被完全排除干净。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在封装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时加热效率较低的问 题, 提供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能够提高加热效率。 0006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方。
13、法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使用胶粘接组件中的各层材料, 通过多组 位于同一传送平面的热的压辊组挤压、 加热、 直到组件固化, 挤压、 加热组件的同时抽真空, 真空度为-0.8105Pa至-0.6105Pa, 抽真空时间为30-40分钟; 胶为有机硅酮胶, 压辊组温度从为5010依次递增到10010, 组件的传送速度为 6-9m/分钟, 相邻两个压辊组之间的间距为0.0305m, 加热辊的加压压力为500-750N/对; 加热辊的直径为0.1-0.15m, 相临热辊的温差为1-2; 在加热加压真空固化后进行冷却固化, 冷却固化时间为0-30分钟; 采用如下结。
14、构的封装设备进行封装, 封装设备包括放卷装置、 层压装置以及收卷装置, 层压装置包括层压箱、 转动设置在层压箱内的热辊、 驱动热辊转动的驱动装置、 加热热辊的 说明书 1/6 页 4 CN 110091572 A 4 加热装置和对层压箱抽真空的抽真空装置; 层压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口和进口, 出口和 进口分别设置有密封装置; 每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热辊组成一个压辊组, 压辊组沿组件的 传送方向均匀的排布, 压辊组中的两个热辊的间距小于组件的厚度; 层压箱上设置有连通 抽真空装置进气口的抽真空接口; 在层压箱的箱壁中固定设置加热器对层压腔加热; 还包括设置在放卷装置与层压装置之间的刷胶装置, 通过。
15、刷胶装置完成刷胶, 刷胶装 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储胶箱, 两个储胶箱远离彼此的侧壁上分别依次设置有出胶嘴、 压 胶机构和铲刀; 出胶嘴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长度大于等于组件的宽度, 储胶箱上设置 有胶泵, 胶泵的出口连通出胶嘴的胶泵, 胶泵的胶泵进口连通储胶箱; 压胶机构包括压紧弹 簧、 压紧座和滚压轴, 压紧弹簧的伸缩方向垂直于组件传送平面, 压紧弹簧的一端固接在储 胶箱上, 另一端与压紧座固接, 滚压轴转动连接在压紧座上, 滚压轴的轴线与储胶箱的长度 方向平行, 且滚压轴的长度大于等于组件的宽度; 铲刀沿储胶箱的长度设置, 两个储胶箱分 别固定设置在架体上, 且关于组件传送平面对称设置, 。
16、储胶箱的宽度方向与组件的宽度方 向平行; 刷胶时, 中间层材料从两个储胶箱之间经过, 上层材料和下层材料分别两个储胶箱 远离组件传送平面的一侧绕过, 依次经过出胶嘴、 滚压轴和铲刀; 刷胶装置还包括两个平行于组件传送平面的限位板, 两个限位板分别位于刷胶装置的 上下两端, 上层材料和下层材料接触刷胶装置的部分紧贴相邻限位板; 刷胶装置与层压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压紧装置, 压紧装置包括两个近轮和两个远轮, 近 轮和远轮均为四个转动设置的柔性轮, 近轮和远轮沿组件的宽度方向设置, 近轮和远轮的 长度均到大于等于组件的宽度, 近轮和远轮的转动轴线均平行于组件传送平面且垂直于组 件的传送方向; 两个近轮对。
17、称设置在组件传送平面上下两侧, 且两个近轮的间距小于等于 组件厚度; 两个远轮也对称设置在组件传送平面上下两侧, 远轮上距离组件传送平面的最 远点到组件传送平面的垂直距离等于铲刀距离组件传送平面最远点到组件传送平面的垂 直距离。 0007 还包括设置在层压装置与收卷装置之间的冷却装置。 0008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方法使用有胶粘接组件中的各层材料, 避免封装完成后撕除胶带的麻烦。 通过采用多组压辊组对组件进行挤压、 加热的同时进行抽真空的方法进行封装加工, 组件 经过多组压辊组依次挤压, 加压次数增加挤压更为充分, 可以避免一次性挤压无法彻底排 除的气泡残留在胶中,。
18、 能够使气泡排除的更为彻底, 封装效果好; 热的压辊组使组件的加热 与层压过程是合并进行的, 相比于现有技术组件的封装时热量损失小, 对能量的利用更充 分, 因此提高了加热效率; 由于组件的温度是随接触压辊的数量增多而逐步上升, 加热的次 数增多了, 这样每一次升温幅度可以相应减小, 压辊组的温度可以设置的相对较低, 一定程 度上降低了加热的温度要求, 有助于提高加热效率; 此外组件的传送速度可以相应的加快, 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封装的效率; 组件与压辊组直接接触, 热量交换更快、 效率更高, 综上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组件封装, 加热过程中加热效率较高, 加热同时同步进行抽真空能 够使气泡的排。
19、除更为彻底, 使封装效果更好。 说明书 2/6 页 5 CN 110091572 A 5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设备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刷胶装置和压紧装置处的局部示意图。 0010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放卷装置; 200、 收卷装置; 300、 层压装置; 310、 层压箱; 311、 进口; 312、 出口; 313、 抽真空接口; 320、 压辊组; 321、 热辊; 330、 密封装置; 331、 密封轴; 332、 密封轴瓦; 340、 加热器; 400、 刷胶装置; 401、 储胶箱; 402、 出胶嘴; 403、 压紧座; 。
20、404、 压紧弹簧; 405、 滚压轴; 406、 铲刀; 407、 限位板; 500、 压紧装置; 501、 近轮; 502、 远轮; 600、 冷却装置; 700、 组件; 701、 上层材料; 702、 下层材料; 703、 中间层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表示。 0012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方法, 采用单组份有机硅酮胶粘接组件中的 各层材料, 通过多组热的压辊组320依次挤压组件700, 组件700在被挤压加热的过程中同时 被抽真空。 优选地, 抽真空时保持真空度在-0.8105Pa至-0.6。
21、105Pa之间。 压辊组320的温 度依次上升, 从5010上升到10010, 热辊间的温差为1-2, 辊压压力为500-750N/ 对, 抽真空时间为30-40分钟, 位于前面的压辊组温度低, 可以将胶逐渐加热至软化, 将胶挤 压均匀, 在辊压的过程中将胶中的气泡排除, 位于后面的压辊组温度高, 使胶逐渐固化。 在 对组件进行加热加压的过程中, 应保持组件温度逐渐升高, 防止组件温度间断下降, 由于在 前面压辊的加压过程中胶是软化的, 还没有达到固化, 因此胶的流动性好胶中空气流动性 强, 气泡易被挤出, 加之边加压边抽真空, 因此去除气泡的效果更好, 位于后面的压辊组主 要是逐渐提高组件的。
22、温度, 再将胶加热至固化温度, 使胶逐步固化完成封装。 采用这种方 法, 使用胶粘接组件中的各层材料, 避免封装完成后撕除胶带的麻烦。 组件700经过多组压 辊组320依次挤压, 加压次数增加, 挤压更为充分, 胶的均匀性更好, 封装效果好, 同时由于 胶经过反复挤压, 其中的气泡被反复挤碎, 且胶是流动的, 因此气泡溢出更彻底, 可以避免 气泡在未完全排除时加压已经结束, 更有利于气泡的排除。 组件700与压辊组320直接接触, 热量交换更快、 效率更高, 能够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 利用热的压辊组320使组件700的加热 与加压过程同时进行, 组件700的温度是随接触压辊的数量增多而逐步上升。
23、, 升温稳定, 在 加热加压过程中升温所用的能量能够充分的利用在软化胶或者固化胶上, 可以减少能源的 浪费; 此外多压辊组加热可以降低单一压辊组加热组件造成的升温幅度过高, 从而可以降 低单位压辊组的温度, 可以加快组件的传送速度,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加热效率, 另一方面有 助于提高封装的效率; 在加热加压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抽真空能够使气泡的排除更为彻底, 封装效果更好。 加热加压抽真空后, 进入冷却室冷却固化, 加热固化和冷却固化的总时间最 好为30-60分钟。 0013 优选地, 组件的传送速度为6-9m/分钟, 相邻两个压辊组之间的间距为305mm,热 辊直径为0.1-0.15m。 说明书 。
24、3/6 页 6 CN 110091572 A 6 0014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 热辊的温度是逐渐升高的, 加热能源分配更合理。 0015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采用如下设备实现: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卷材的封装设备, 如图1所示, 包括放卷装置100、 层压装置 300以及收卷装置200。 层压装置位于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之间。 三个放卷装置100分别用于 三种材料的放卷。 放卷装置100可以采用常规的卷材放卷装置, 收卷装置200也可以采用常 规的卷材收卷装置, 二者只要是能够收放卷材的大小满足要求即可。 收卷装置200在收卷的 过程中可以牵引组件700进行传送。 0016 层压装置300包括层压。
25、箱310、 转动设置在层压箱310内的热辊321、 驱动热辊321转 动的驱动装置、 加热装置和抽真空装置。 层压箱310固定设置在架体上。 热辊321设置有多 个, 分成上下两层, 上下两层两两相对设置, 其中每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热辊321组成一个 压辊组320, 层压箱310内设置有多个压辊组320, 最好设置有35-50组,多个压辊组320沿组 件700的传送方向均匀的排成一排。 将被层压的组件700的传送平面定义为组件传送平面, 压辊组320中的两个热辊321关于组件传送平面对称设置, 其中位于组件传送平面上方的为 上热辊, 位于组件传送平面下方的为下热辊。 各热辊321的转动轴线互相。
26、平行, 其平行于组 件传送平面且垂直于组件700传送方向。 上热辊和下热辊的间距小于涂完胶后组件700的厚 度而等于组成成品的厚度。 组件700从依次从各压辊组320中的两个热辊321之间经过。 0017 驱动装置驱动热辊321转动, 在挤压加热组件700的同时, 还能辅助组件700从层压 装置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 这里驱动装置可以由多个电机或者回转气缸等转动驱动器共同 构成, 其中每一个驱动器独立驱动其中一个需要主动转动的热辊321转动, 每个需要主动转 动的热辊321和一个驱动器的输出轴固接。 驱动装置也可以是由转动驱动器、 组间传动机构 共同构成。 其中转动驱动器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热辊3。
27、21固接。 组间传动机构可以是传动链 或传动带机构, 组间传动机构负责相邻两个压辊组间的传动, 设置两个传动轮分别对相邻 两组压辊组中的两个上热辊/下热辊同轴固接, 通过传动带/链连接两个传送轮使二者进行 同步转动, 压辊组中未得到直接驱动的热辊则通过与组件700间的摩擦被动转动。 驱动装置 也可以驱动全部的热辊321主动转动, 这样还需要设置组内传动机构, 组内传动机构可以设 置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 两个齿轮分别与上热辊和下热辊同轴固接, 使上热辊和下热辊 相向转动。 总之只要能够实现所有上热辊转动方向相同, 所有下热辊转动方向相同, 上热辊 和下热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可。 0018 驱动装。
28、置可以设置在层压箱310内, 层压箱310上需设置开口, 用于给电机供电的 电线或者给气缸供气的管路连通电源或者气源, 开口应尽量小, 并且使用密封圈密封开口 边缘与电线或者管路之间的缝隙。 驱动装置也可以设置在层压箱310外, 热辊321的端部需 要伸出层压箱310外或者在热辊321的端部同轴的固接一个伸出层压箱310的轴, 用于连接 驱动装置。 每个热辊321内均设置有油通道, 油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管和出油管。 进油管和 出油管均与导热油炉连通, 导热油炉向各热辊321循环供应导热油。 导热油炉的进油口通过 管道与各出油管连通, 所述管道分别与对应的出油管转动密封的转动连接; 导热油。
29、炉的出 油口也通过多条管道与各进油管连通, 这些管道分别与进油管转动密封连接, 保证热辊321 转动时能够持续进行导热油的循环供应。 导热油炉为现有设备, 可以直接购得, 如苏意暖通 生产的燃气导热油炉或者导热油加热器等。 说明书 4/6 页 7 CN 110091572 A 7 0019 层压箱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311和出口312, 其中进口311朝向放卷装置100, 出口312朝向收卷装置200, 组件从进口311进入层压箱310, 经过层压箱310中压辊组320的 辊压后从出口312传出。 层压箱310上设置有连通抽真空装置进气口的抽真空接口313, 抽真 空装置的进气口与抽真空。
30、接口313连通, 抽真空装置开启后对层压箱内进行持续的抽真空。 出口312和进口311处分别设置有密封装置330, 密封装置330包括两个密封轴331和分别与 两个密封轴相适配的密封轴瓦332, 两对密封轴和对应的密封轴瓦关于组件传送平面对称 设置。 密封轴的长度与进口311和出口312的长度一致。 密封轴331与层压箱转动连接, 密封 轴331的圆周面为柔性, 两个密封轴331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涂胶后组件700的厚度, 组件 700进出层压箱310时从两个密封轴331之间经过, 密封轴331的圆周面紧贴组件700的上下 表面, 能够避免空气从密封轴331与组件700之间进入层压箱310内部。。
31、 与靠上设置的密封轴 相适配的密封轴瓦332设置在对应密封轴的上方, 与靠下设置的密封轴相适配的密封轴瓦 332设置在对应密封轴的下方, 保证密封轴瓦的设置不会干涉组件进出层压箱。 密封轴瓦 332的外周面与层压箱310密封固接, 可以避免过多的空气从密封轴331的周边进入层压箱 310内部。 通过密封装置330可以在不影响组件700进出层压箱310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层 压箱310内的密封性, 使层压箱310内的真空度能够达到-80KPa至-60KPa。 0020 采用这种结构的封装设备, 利用层压箱310为抽真空装置提供了抽真空所必须的 相对封闭的空间, 压辊组320全部位于层压箱310内。
32、, 在热的压辊组320对组件进行加热加压 时, 加热、 加压和抽真空三个过程同时、 同步进行, 加热装置、 压辊组320、 层压箱310在空间 上是重合的, 设备占用空间较小, 此外, 层压箱310能够减小热压辊组320与周围环境的热交 换, 可以减少压辊组320的热量散失, 提高设备的加热效率, 减小能耗。 0021 优选的, 在层压箱310顶部和底部的箱壁中分别固定设置有加热器340, 所述加热 器340可以为电加热板、 电热管等电热装置, 也可以为内有导热油循环流动的加热管, 总之 能为层压箱310的箱体加热即可, 这样就可以利用热的层压箱310作为一道热屏障, 减小层 压箱310内部与。
33、外部的热量交换, 有助于热辊321的保温, 有利于组件700升温的稳定。 0022 在材料放卷后层压前需要在材料上刷胶, 刷胶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人工操作进行, 更好的方式是在放卷装置100与层压装置300之间设置刷胶装置400, 可以取代人工在组件 700的材料上刷胶, 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使组件700的加工更为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 刷胶装置400包括两个储胶箱401, 储胶箱为长条状的箱体沿组件的宽度方向设置, 储胶箱 的一侧壁上依次设置有出胶嘴402、 压胶机构和铲刀。 出胶嘴402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 长度大于等于组件的宽度, 储胶箱上设置有胶泵, 胶泵的出口连通出胶嘴402,。
34、 胶泵的胶泵 进口连通储胶箱401内的胶, 胶泵将储胶箱中的胶输送至出胶嘴402。 压胶机构包括压紧弹 簧404、 压紧座403和滚压轴405。 其中压紧弹簧404的伸缩方向垂直于组件传送平面, 压紧弹 簧404的一端固接在储胶箱上, 另一端与压紧座固接。 滚压轴405转动连接在压紧座403上, 且位于远离压紧弹簧404的一侧。 滚压轴405的轴线与储胶箱的长度方向平行, 且滚压轴的 长度大于等于组件的宽度。 铲刀406沿储胶箱的长度设置, 其横截面呈 “人字形” , 其中 “人” 的顶部与储胶箱固接。 两个储胶箱分别固定设置在架体上, 且关于组件传送平面对称设置, 储胶箱的宽度方向与组件的宽。
35、度方向平行, 出胶嘴402、 压胶机构和铲刀406均位于在储胶 箱401远离组件传送平面的一侧, 其中出胶嘴靠近放卷装置, 铲刀靠近层压装置, 压胶机构 位于出胶嘴和铲刀之间。 在刷胶时, 组件的中间层材料703从两个储胶箱401之间经过, 上层 说明书 5/6 页 8 CN 110091572 A 8 材料701和下层材料702分别位于中间层材料的两侧, 从对应侧的出胶嘴402处经过, 在组件 700传输的过程中, 上层材料701和下层材料702依次经过对应侧的出胶嘴402、 滚压轴405和 铲刀406, 从出胶嘴402中流出的胶粘在材料上, 压紧弹簧404将滚压轴压在材料上, 滚压轴 40。
36、5从胶面上滚过将胶均匀的摊开并压紧在材料上, 铲刀406最后从材料表面经过进一步的 将胶铺设的均匀平整, 同时将多余的胶从材料上刮下来, 在此过程中余胶被收集在铲刀406 上, 从而将取代人工操作将胶均匀、 平整、 紧密的铺设在材料上。 0023 优选在刷胶装置400中还设置两个固接在架体上的限位板407, 两个限位板407平 行于组件传送平面, 且分别位于两个储胶箱的上下两端。 上、 下两层材料分别从相邻的储胶 箱401与限位板407之间穿过, 在刷胶过程中材料绐终紧贴在限位板407的内表面, 限位板 407可以避免材料在压紧弹簧404的压迫下发生弯折变形, 此外限位板407可以保证出胶嘴 。
37、402和铲刀406与材料之间的距离恒定, 便于控制出胶的量也便于控制铲刀406所能刮掉的 胶量。 0024 结合图1和图2所示, 刷胶装置400与层压装置300之间最好还设置压紧装置500。 压 紧装置500包括两个远轮和两个近轮, 近轮和远轮均为转动设置在架体上的柔性轮, 近轮和 远轮均为长轴轮, 沿组件的宽度方向设置, 近轮和远轮的长度均到大于等于组件的宽度, 近 轮和远轮的转动轴线均平行于组件传送平面且垂直于组件700的传送方向。 两个近轮对称 设置在组件传送平面上下两侧, 且两个近轮的间距小于等于组件700厚度, 两个远轮也对称 设置在组件传送平面上下两侧, 远轮上距离组件传送平面的最。
38、远点到组件传送平面的垂直 距离等于铲刀距离组件传送平面最远点到组件传送平面的垂直距离。 远轮502位于靠近刷 胶装置400的一侧, 两个近轮501位于远离刷胶装置的一侧。 上层材料701和下层材料702分 别从相邻远轮502远离组件传送平面一侧绕至相邻近轮501靠近组件传送平面的一侧, 两个 远轮502的设置使上层材料701和下层材料702尽量平顺的从储胶箱401与限位板407之间穿 过, 两个近轮将上层材料701和下层材料702导向中间层材料703, 使三层相聚较远的材料能 够紧贴在一起, 与此同时还起到张紧材料的作用, 并对材料进行导向。 0025 优选的, 在层压装置300与收卷装置20。
39、0之间设置冷却装置600, 用于封装完成的组 件700在收卷前的快速降温, 减少组件700冷却所用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冷却装置600可以 采用层压机常用的风扇, 利用若干风扇朝向传送中的组件700吹风进行降温, 也可以利用空 调等其他制冷设备在传送中的组件700周围制造低温环境进行降温, 总之能够实现组件700 的冷却降温即可。 002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只要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明书 6/6 页 9 CN 110091572 A 9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10 CN 110091572 A 10 。
- 内容关键字: 柔性 太阳能电池 组件 卷材 封装 方法
馈纸式文档扫描仪.pdf
植物补光灯控制电路和植物补光灯.pdf
冷却装置.pdf
储能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pdf
交直流高压电容器放电电路.pdf
带有中位锁止和提升回位功能的液压多路阀.pdf
输液杆外设供电线缆的收纳结构.pdf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的投料装置.pdf
复合外墙保温板和方便拼接的复合外墙.pdf
高硬度石材表面抛光装置.pdf
文胸模杯打孔装置.pdf
电磁干粉除铁器用布料装置.pdf
立体式离心筛.pdf
车底.pdf
用于树状空间节点试验的反力架装置.pdf
建筑节能外墙保温装饰板结构.pdf
便于温度调整的微生物离心设备.pdf
应用于钻柱内孔的泥浆过滤设备.pdf
铝合金门窗尺寸检测装置.pdf
肥料快速发酵装置.pdf
侧斜防撞型充电桩.pdf
柑橘栽种装置.pdf
用于高压传感器连接器的激光焊接工装.pdf
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pdf
铝塑废料中铝箔分离设备以及方法.pdf
视频转码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有机液体存储罐脱氢反应器.pdf
地坪研磨机齿轮箱多驱系统.pdf
溜槽防堵及检测装置.pdf
用于换热器铜管扩口机构.pdf
衣柜板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其方法.pdf
乳清蛋白的制备方法和乳清蛋白饮料.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