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起吊装置及船舶.pdf

上传人:倪** 文档编号:11417162 上传时间:2021-09-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6.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船舶起吊装置及船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船舶起吊装置及船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船舶起吊装置及船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船舶起吊装置及船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起吊装置及船舶.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131066.5 (22)申请日 2019.12.03 (73)专利权人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临城新区海天 大道268号 (72)发明人 王雪峰姜陶贝浩奕刘笑菊 刘红晶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朝闻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454 代理人 谭育华 (51)Int.Cl. B66C 1/10(2006.01) F16F 15/023(2006.01) F16F 15/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船舶。

2、起吊装置及船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起吊装置及船 舶, 属于海运技术领域。 船舶起吊装置包括滑轮 组、 连接板、 缓冲机构和吊钩; 滑轮组与连接板可 转动连接, 连接板与缓冲机构连接, 缓冲机构下 端与吊钩连接。 缓冲机构包括缸体、 上端盖、 下端 盖、 活塞、 活塞杆、 溢流阀、 单向阀和压缩弹簧, 上 端盖和下端盖分别与缸体的上端和下端密封连 接; 活塞设置在缸体内并与缸体滑动配合; 活塞 杆与活塞连接。 溢流阀的进油口与缸体的有杆腔 连通, 溢流阀的出油口与缸体的无杆腔连通; 单 向阀的进油口与缸体的上部空间连通, 单向阀的 出油口与缸体的有杆腔连通。 滑轮组吊挂在绳索。

3、 下端, 吊钩用于吊挂货物。 由于缓冲机构的缓冲 作用, 其使得绳索受到的附加载荷大大减小, 有 效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1470514 U 2020.09.11 CN 211470514 U 1.一种船舶起吊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滑轮组、 连接板、 缓冲机构和吊钩, 所述滑轮组 与所述连接板可转动连接;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缸体、 上端盖、 下端盖、 活塞、 活塞杆、 溢流阀、 单向阀和压缩弹簧, 所 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与所述缸体的上端和下端密封连接; 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 内并与所述缸体滑动配合; 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连接; 所述溢流阀。

4、的进油口与缸体的有杆腔连通, 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缸体的无杆腔 连通; 所述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缸体的上部空间连通, 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缸体 的有杆腔连通; 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缸体内, 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的下表面抵接, 另 一端与所述缸体抵接; 所述吊钩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起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缓冲组件,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外筒和内杆; 所述外筒与所述下端 盖连接, 所述内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 另一端插接在所述外筒中, 所述内杆与所述外筒 的内壁间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起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

5、机构包括四个所述缓冲组件, 四个所述缓冲组件绕所述活塞面的圆心均匀分 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起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定位环, 所述定位环设置在所述缸体内, 并连接于所述缸体的中 部; 在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下, 所述活塞与所述定位环的下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起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油口, 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下端盖距离设置, 并位于所述 活塞与所述下端盖之间; 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连通; 当所述活塞向靠近所 述下端盖的方向运动时, 所述活塞的外圆周壁能够将所述第一油口封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

6、舶起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的上部还设置有第二油口, 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起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的上部还设置有第三油口, 所述缸体的下部还设置有第四油口, 所述单向阀 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连接, 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四油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起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油口与所述下端盖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下端盖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起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端盖与所述缸体一体成型, 所述下端盖与所述缸体可拆卸连接。 10.一种船舶,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

7、9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起吊装置。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70514 U 2 一种船舶起吊装置及船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运船舶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船舶起吊装置及船舶。 背景技术 0002 海上吊装是船舶及海工装备常见的任务之一, 具有作业时间长、 工作强度大、 环境 适应性要求高等特点。 吊装一般要用吊挂有挂钩的绳索来完成。 但是, 由于风、 浪、 流的耦合 作用, 经常导致起吊船舶摇摆。 由于起吊船舶的突然摇摆以及吊装货物自身具有保持在原 位置的惯性, 使得绳索突然受到较大的附加载荷, 甚至可能导致绳索被拉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8、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起吊装置, 其能够有效降低绳索的附加载 荷, 提高绳索的使用寿命。 0004 本实用新型实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船舶起吊装置, 包括滑轮组、 连接板、 缓冲机构和吊钩, 所述滑轮组与所述连 接板可转动连接; 0006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缸体、 上端盖、 下端盖、 活塞、 活塞杆、 溢流阀、 单向阀和压缩弹 簧, 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与所述缸体的上端和下端密封连接; 所述活塞设置在所 述缸体内并与所述缸体滑动配合; 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连接; 0007 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与缸体的有杆腔连通, 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缸体的无 杆腔连通; 所述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缸体的上。

9、部空间连通, 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 缸体的有杆腔连通; 0008 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缸体内, 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的下表面抵 接, 另一端与所述缸体抵接; 0009 所述吊钩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0010 进一步, 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缓冲组件,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外筒和内杆; 所述外筒 与所述下端盖连接, 所述内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 另一端插接在所述外筒中, 所述内杆 与所述外筒的内壁间隙设置。 0011 进一步,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四个所述缓冲组件, 四个所述缓冲组件绕所述活塞面 的圆心均匀分布。 0012 进一步, 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定位环, 所述定位环设置在所述缸体内, 并。

10、连接于所 述缸体的中部; 在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下, 所述活塞与所述定位环的下表面抵接。 0013 进一步, 所述缸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油口, 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下端盖距离设置, 并位于所述活塞与所述下端盖之间; 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连通; 当所述活 塞向靠近所述下端盖的方向运动时, 所述活塞的外圆周壁能够将所述第一油口封堵。 0014 进一步, 所述缸体的上部还设置有第二油口, 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溢流阀的出油 口连接。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470514 U 3 0015 进一步, 所述缸体的上部还设置有第三油口, 所述缸体的下部还设置有第四油口, 所述单向阀的进油口与。

11、所述第三油口连接, 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四油口连接。 0016 进一步, 所述第四油口与所述下端盖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下端盖 之间的距离。 0017 进一步, 所述上端盖与所述缸体一体成型, 所述下端盖与所述缸体可拆卸连接。 0018 一种船舶, 包括吊挂装置、 绳索和所述的船舶起吊装置, 吊挂装置通过绳索与滑轮 组连接。 001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0 当船舶比较平稳时, 货物吊挂在竖直的绳索下端的吊钩上; 当船舶突然摇摆, 绳索 的上端与船舶同步移动, 绳索下货物自身的惯性, 使得绳索的上端与货物之间的拉力远大 于货物自身的重力。 上述船舶起吊装。

12、置在使用之前, 将缸体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充满压力油。 当船舶摇摆时, 货物通过吊钩拉动活塞向下运动, 活塞下部的压力油受到挤压, 油压升高后 将溢流阀打开, 压力油缓慢地通过溢流阀从有杆腔流入到无杆腔中; 从而起到一定的缓冲 作用。 并且, 压缩弹簧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 当附加载荷消失时, 在压缩弹簧的 作用下, 活塞回到初始位置, 并且将无杆腔中压力油通过单向阀挤压到有杆腔中。 由于缓冲 机构的缓冲作用, 其使得绳索受到的附加载荷大大减小, 有效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

13、应当理解, 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 因此不 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船舶起吊装置的活塞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 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船舶起吊装置的活塞位于下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 图。 0024 图标: 100-船舶起吊装置; 110-滑轮组; 120-连接板; 130-缓冲机构; 131-上端盖; 132-下端盖; 133-活塞; 134-活塞杆; 135-溢流阀; 136-单向阀; 137-压缩弹簧; 138-定位环。

14、; 139-缓冲组件; 1391-外筒; 1392-内杆; 140-吊钩; 200-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 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 然, 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基于本实用 新型中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因此, 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 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5、 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基于本实用新型 中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470514 U 4 方式,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 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制。 0028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16、 、“固 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 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 直”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或者 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

17、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 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第三” 等仅用于区 分描述,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 此外, 术语 “水平” 、“竖直” 、“悬垂” 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 而 是可以稍微倾斜。 如 “水平” 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 “竖直” 而言更加水平, 并不是表示该结构 一定要完全水平, 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

18、征直接接触, 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 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 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 征之下、 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 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 实施例: 0033 请参考图1和图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起吊装置100, 其包括滑轮组110、 连接 板120、 缓冲机构130和吊钩140; 滑轮组110与连接板120 可转动连接, 连接板120与缓冲机 构130连接, 缓冲机构130下端与吊。

19、钩 140连接。 滑轮组110吊挂在绳索200下端, 吊钩140用 于吊挂货物。 0034 具体地, 缓冲机构130包括缸体、 上端盖131、 下端盖132、 活塞133、 活塞杆134、 溢流 阀135、 单向阀136和压缩弹簧137; 其中, 上端盖131 与缸体一体成型, 下端盖132与缸体的 下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活塞133 滑动设置在缸体内, 活塞杆134的上端与活塞133固定连 接, 下端穿过下端盖132的中部通孔与吊钩140连接。 活塞杆134与下端盖132的中部通孔之 间设置有密封件; 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中液压缸的活塞杆134与端盖的密封方式。 0035 溢流阀135的进油口。

20、与缸体的有杆腔连通, 其出油口与缸体的无杆腔连通; 所述单 向阀136的进油口与所述缸体的上部空间连通, 所述单向阀 136的出油口与所述缸体的有 杆腔连通。 当活塞133在货物的拉动下朝下运动时, 有杆腔内的油压逐渐增大并超过溢流阀 135的开启压力时, 溢流阀 135被打开, 压力油通过溢流阀135流入到无杆腔中。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470514 U 5 0036 压缩弹簧137设置述缸体内, 压缩弹簧137的一端与所述活塞133的下表面抵接, 另 一端与所述缸体抵接。 当附加载荷消失时, 压缩弹簧137 能够使得活塞133向上运动并回到 初始位置。 当活塞133向上运动。

21、时, 无杆腔中的压力油通过单向阀136回到有杆腔中。 0037 进一步, 缸体内还设置有定位环138, 其设置在缸体的中部, 用于限定活塞133的初 始位置。 当船舶平稳活塞133没有受到附加载荷时, 在压缩弹簧137的作用下, 活塞133与定 位环138的下表面抵接。 0038 当活塞133突然受到附加载荷时, 为了避免其向下运动时撞击到下端盖; 溢流阀 135的进油口与缸体连接的油口与下端盖保持一定的距离, 为了便于描述, 将上述油口命名 为第一油口。 当活塞133向下运动到第一油口位置时, 活塞133的圆周面将第一油口封堵, 此 时, 有杆腔内的压力油无法排除; 由于压力油的可压缩率比较。

22、低, 因此其能避免活塞133碰 撞下端盖。 0039 缸体靠近上端盖13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油口, 第二油口与溢流阀135 的出油口连 接。 在其它实施例中, 第二油口还可以直接设置在上盖板上。 0040 缸体上部靠近定位环138的位置设置有第三油口, 缸体下部设置有第四油口。 单向 阀136的进油口与第三油口连接, 其出油口与第四油口连接。 第四油口与所述下端盖之间的 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下端盖之间的距离。 当活塞133运动到第一油口的位置并将 其封堵时, 由于压力油无法继续流出, 活塞133到达下极限位置。 此时, 由于第四油口低于第 一油口, 因此, 第四油口没有被封堵, 其能正常回。

23、油; 从而能够避免活塞133无法复位。 0041 进一步, 为了提高缓冲效果, 缓冲机构130还包括四个缓冲组件139。 缓冲组件139 包括外筒1391和内杆1392; 外筒1391与下端盖132连接, 内杆1392的一端与活塞133连接, 另 一端插接在外筒1391中, 内杆1392 与外筒1391的内壁间隙设置。 使用时, 外筒1391内部充 满压力油, 活塞 133和内杆1392同步向下运动时; 活塞133除需要克服溢流阀135的开启压 力和压缩弹簧137的弹力外, 还需要克服外筒1391内的压力油通过外筒 1391内壁与内杆 1392之间间隙的的阻尼。 因此, 外筒1391和内杆13。

24、92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 0042 为了使得船舶起吊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上述溢流阀和单向阀均通过插装的方 式与缸体连接, 直接在缸体上加工油路通道, 而无需外接油管。 0043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船舶起吊装置100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如下: 0044 将缸体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充满压力油, 当船舶摇摆时, 货物通过吊钩 140拉动活 塞133向下运动, 活塞133下部的压力油受到挤压, 油压升高后将溢流阀135打开, 压力油缓 慢地通过溢流阀135从有杆腔流入到无杆腔中; 从而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此时, 由于有杆 腔排出的压力油小于无杆腔容积的增大了, 无杆腔产生一定的负压, 其同样。

25、能放缓活塞133 的下移速度, 起到缓冲作用。 另外, 压缩弹簧137和缓冲组件139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 效果。 0045 当附加载荷消失时, 在压缩弹簧137的作用下, 活塞133回到初始位置, 并且将无杆 腔中压力油通过单向阀136挤压到有杆腔中。 由于缓冲机构130的缓冲作用, 其使得绳索200 受到的附加载荷大大减小, 有效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 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470514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1470514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1470514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船舶 起吊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船舶起吊装置及船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41716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