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pdf
《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64277.0 (22)申请日 2019.11.14 (73)专利权人 黄美莲 地址 528415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广源南 路40号 (72)发明人 黄美莲 (51)Int.Cl. C02F 3/3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 岛, 包括浮体和曝气单元; 浮体: 所述浮体为环 状, 且浮体的侧面与底板的四周的侧面固定连 接, 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阵列分布有种植槽, 所述底板上。
2、表面的凹槽中设有种植桶, 所述底板 下表面的中部设有固定网罩, 且固定网罩位于种 植槽的正下方; 曝气单元: 所述曝气单元包括曝 气风机、 进气管、 曝气管和曝气头, 所述曝气风机 设有两个, 两个曝气风机分别设在底板上表面的 左右两侧, 所述进气管设有两个, 两个进气管的 上端分别与两个曝气风机的出风口连接, 本河道 修复的生态浮岛, 可在浮岛上种植植物, 并向水 中曝气, 使水中的含氧量, 增加浮岛上植物的存 活率, 使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1470934 U 2020.09.11 CN 211470934 U 1.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
3、其特征在于: 包括浮体 (2) 和曝气单元 (5) ; 浮体 (2) : 所述浮体 (2) 为环状, 且浮体 (2) 的侧面与底板 (1) 的四周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 述底板 (1) 上表面的中部阵列分布有种植槽 (4) , 所述底板 (1) 上表面的凹槽中设有种植桶 (3) , 所述底板 (1) 下表面的中部设有固定网罩 (16) , 且固定网罩 (16) 位于种植槽 (4) 的正下 方; 曝气单元 (5) : 所述曝气单元 (5) 包括曝气风机 (51) 、 进气管 (52) 、 曝气管 (53) 和曝气头 (54) , 所述曝气风机 (51) 设有两个, 两个曝气风机 (51) 分别设在。
4、底板 (1) 上表面的左右两 侧, 所述进气管 (52) 设有两个, 两个进气管 (52) 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曝气风机 (51) 的出风口 连接, 两个进气管 (52) 的下端分别与曝气管 (53) 上的两个进气口连接, 所述曝气管 (53) 为 环形, 且曝气管 (53) 上阵列有不少于十个曝气头 (54) ; 其中: 还包括蓄电池 (6) , 所述蓄电池 (6) 设在底板 (1) 上表面的右侧, 且蓄电池 (6) 的输 出端分别与两个曝气风机 (51) 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块 (7) 和 配重块 (8) , 所述固定块 。
5、(7) 设有四个, 四个固定块 (7) 均套接在曝气管 (53) 的外侧, 且四个 固定块 (7) 下表面分别与两个配重块 (8)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板 (9) 、 固 定孔 (10) 和连接座 (11) , 所述连接板 (9) 设有两个, 两个连接板 (9) 均设在浮体 (2) 侧面的前 侧, 所述连接座 (11) 为U型, 且连接座 (11) 设有两个, 两个连接座 (11) 均设在浮体 (2) 侧面的 后侧, 且两个连接板 (9) 与两个连接座 (11) 对应, 两个连接板 (9) 和两个连接座 (11) 的侧面。
6、 均设有固定孔 (1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吊绳 (12) 和锥 形块 (13) , 所述吊绳 (12) 设有四个, 四个吊绳 (12) 等距离设在浮体 (2) 的侧面, 且四个吊绳 (12) 的下端均设有锥形块 (13)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 (14) 和支撑板 (15) ,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 (14) 设有两个, 两个太阳能电池板 (14) 的一端与底 板 (1)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两个太阳能电池板 (14) 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 (15) 固定在底板 (1) 的上表面。
7、, 两个太阳能电池板 (14) 的输出端与蓄电池 (6) 的输入端电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70934 U 2 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工程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背景技术 0002 生态浮岛, 又称人工浮床、 生态浮床等。 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 针对富营养化的水 质, 利用生态工学原理, 降解水中的COD、 氮和磷的含量, 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 运用无土栽 培技术原理, 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 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 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 位和营养生态位, 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 用以削减水体中的。
8、污染负荷, 现有的生态浮 岛主要通过浮岛上的植物进行河道修复, 但是在一些黑臭河道中, 水中的含氧量极低, 使得 浮岛上种植的植物死亡, 难以进行河道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 提供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 岛, 可在浮岛上种植植物, 并向水中曝气, 使水中的含氧量, 增加浮岛上植物的存活率, 使植 物对水体进行净化, 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包括 浮体和曝气单元; 0005 浮体: 所述浮体为环状, 且浮体的侧面与底板的四周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上 表。
9、面的中部阵列分布有种植槽, 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凹槽中设有种植桶, 所述底板下表面的 中部设有固定网罩, 且固定网罩位于种植槽的正下方; 0006 曝气单元: 所述曝气单元包括曝气风机、 进气管、 曝气管和曝气头, 所述曝气风机 设有两个, 两个曝气风机分别设在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 所述进气管设有两个, 两个进气 管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曝气风机的出风口连接, 两个进气管的下端分别与曝气管上的两个进 气口连接, 所述曝气管为环形, 且曝气管上阵列有不少于十个曝气头; 0007 其中: 还包括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设在底板上表面的右侧, 且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 与两个曝气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通过底板上的种。
10、植桶和种植槽可种陆生和水生植物, 使 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 并通过曝气单元向水中曝气,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增大水生植物的存 活率。 0008 进一步的, 还包括固定块和配重块, 所述固定块设有四个, 四个固定块均套接在曝 气管的外侧, 且四个固定块下表面分别与两个配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配重块可增 加曝气管的稳定性, 防止曝气时曝气管发生晃动。 0009 进一步的, 还包括连接板、 固定孔和连接座, 所述连接板设有两个, 两个连接板均 设在浮体侧面的前侧, 所述连接座为U型, 且连接座设有两个, 两个连接座均设在浮体侧面 的后侧, 且两个连接板与两个连接座对应, 两个连接板和两个连接座。
11、的侧面均设有固定孔, 通过连接板和连接座的配合, 可使多个浮岛进行连接, 防止组合的浮岛在风浪下被冲散。 0010 进一步的, 还包括吊绳和锥形块, 所述吊绳设有四个, 四个吊绳等距离设在浮体的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470934 U 3 侧面, 且四个吊绳的下端均设有锥形块, 通过吊绳和锥形块可将浮岛进行固定, 防止浮岛随 着水流漂浮。 0011 进一步的, 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支撑板,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有两个, 两个太阳 能电池板的一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两个太阳能电池板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固定在 底板的上表面, 两个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 通过太。
12、阳能电池板 可在晴天时对蓄电池充电, 节约能源。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具有以下好 处: 0013 1、 通过底板上的种植桶和种植槽可种陆生和水生植物, 使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 并通过曝气单元向水中曝气,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增大水生植物的存活率。 0014 2、 通过配重块可增加曝气管的稳定性, 防止曝气时曝气管发生晃动, 通过连接板 和连接座的配合, 可使多个浮岛进行连接, 防止组合的浮岛在风浪下被冲散。 0015 3、 通过吊绳和锥形块可将浮岛进行固定, 防止浮岛随着水流漂浮, 通过太阳能电 池板可在晴天时对蓄电池充电, 节约能源。。
13、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底板、 2浮体、 3种植桶、 4种植槽、 5曝气单元、 51曝气风机、 52进气管、 53曝气 管、 54曝气头、 6蓄电池、 7固定块、 8配重块、 9连接板、 10固定孔、 11连接座、 12吊绳、 13锥形 块、 14太阳能电池板、 15支撑板、 16固定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
14、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图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包括浮 体2和曝气单元5; 0021 浮体2: 浮体2为环状, 且浮体2的侧面与底板1的四周的侧面固定连接, 底板1上表 面的中部阵列分布有种植槽4, 底板1上表面的凹槽中设有种植桶3, 底板1下表面的中部设 有固定网罩16, 且固定网罩16位于种植槽4的正下方; 0022 曝气单元5: 曝气单元5包括曝气风机51、 进气管52、 曝气管53和曝气头54, 曝气风 机51设有两个, 两个曝气风机。
15、51分别设在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 进气管52设有两个, 两 个进气管52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曝气风机51的出风口连接, 两个进气管52的下端分别与曝气 管53上的两个进气口连接, 曝气管53为环形, 且曝气管53上阵列有不少于十个曝气头54; 0023 其中: 还包括蓄电池6, 蓄电池6设在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 且蓄电池6的输出端分别 与两个曝气风机51的输入端电连接, 通过底板1上的种植桶3和种植槽4可种陆生和水生植 物, 使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 并通过曝气单元5向水中曝气,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增大水生植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470934 U 4 物的存活率。 0024 其。
16、中: 还包括固定块7和配重块8, 固定块7设有四个, 四个固定块7均套接在曝气管 53的外侧, 且四个固定块7下表面分别与两个配重块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配重块8可增 加曝气管53的稳定性, 防止曝气时曝气管53发生晃动。 0025 其中: 还包括连接板9、 固定孔10和连接座11, 连接板9设有两个, 两个连接板9均设 在浮体2侧面的前侧, 连接座11为U型, 且连接座11设有两个, 两个连接座11均设在浮体2侧 面的后侧, 且两个连接板9与两个连接座11对应, 两个连接板9和两个连接座11的侧面均设 有固定孔10, 通过连接板9和连接座11的配合, 可使多个浮岛进行连接, 防止组合的浮。
17、岛在 风浪下被冲散。 0026 其中: 还包括吊绳12和锥形块13, 吊绳12设有四个, 四个吊绳12等距离设在浮体2 的侧面, 且四个吊绳12的下端均设有锥形块13, 通过吊绳12和锥形块13可将浮岛进行固定, 防止浮岛随着水流漂浮。 0027 其中: 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4和支撑板15, 太阳能电池板14设有两个, 两个太阳能 电池板14的一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两个太阳能电池板14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15 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 两个太阳能电池板14的输出端与蓄电池6的输入端电连接, 通过太 阳能电池板14可在晴天时对蓄电池6充电, 节约能源。 0028 在使用时: 在种植桶3中种。
18、植利于水体净化的陆生植物, 在种植槽4中种植利于水 体净化的水生植物, 将浮岛放入水中, 浮体2的浮体会使底板漂浮在水面上, 配重块8可使曝 气管53沉入水中, 将四个锥形块13丢入水中, 将底板1固定, 打开曝气风机51的开关, 使蓄电 池6为两个曝气风机51供电, 曝气风机51持续的空气通过进气管52输送至曝气管53中, 并通 过曝气管53将空气喷入到水中, 从而增加水体的含氧量, 增加植物的存活率, 使植物对水体 进行净化, 当需要大面积的浮岛对水体净化使, 可将连接板9插入到连接座11中, 并通过固 定孔10将两个或多个浮岛进行组合。 0029 值得注意的是,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曝气风机51建议选用浙江弘科机电有限公司 的防水风机, 具体型号为130FLJ0。 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470934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1470934 U 6 。
- 内容关键字: 河道 修复 生态
便于组装的铝单板及其成型加工装置.pdf
水藻打捞装置.pdf
无缝针织内衣机针盘弹性让位式导纱装置.pdf
自动化的农作物运输储存设备.pdf
应用于电缆井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pdf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pdf
双层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pdf
撬装式压裂液混合装置.pdf
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支座.pdf
墙面打磨设备.pdf
适用于网条拉伸试验的夹具工装.pdf
污水处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拉板.pdf
工业密集区空气粉尘检测装置.pdf
物料上下转运夹持机械手.pdf
具有收集结构的地质取样器.pdf
机车装配自动化车.pdf
燃气阀流量控制安全结构.pdf
可正反转的风扇灯.pdf
有效保护石墨鳞片特性的球磨系统.pdf
反渗透膜气密性检测装置.pdf
方便更换的除尘滤芯.pdf
棋类设备.pdf
秦皮甲素在提高水曲柳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df
针对Ceph文件的读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pdf
分布式电表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pdf
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硬质镀层的活塞环及其制备方法.pdf
对准标记及图形对准方法.pdf
输出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美容仪、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冷氢化生产系统装置及生产工艺.pdf
基于PLC和图像识别的电子围栏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己内酰胺组合物、制备不可渗透的元件的方法,及贮罐.pdf
改进的无卤阻燃性聚酰胺组合物.pdf
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絮凝剂的制备方法.pdf
流动性得以提高的全芳香族液晶聚酯树脂复合物及其制造方法.pdf
可紫外固化聚合物组合物、树脂模塑制品和它们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高导热性的新型橡胶材料.pdf
获取高颗粒密度的气相聚合法.pdf
具有与生物柴油燃料接触的氟橡胶制品的燃料管理体系.pdf
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固化性组合物及其固化物、硬涂材、硬涂膜及硅烷偶联剂.pdf
一种改进的PBT酯化反应器.pdf
聚酰胺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
制备含有聚醚醇或聚醚胺的含硅分散体的方法.pdf
一种直接酯化聚合制备聚呋喃二甲酸酯的方法.pdf
聚异戊二烯的稳定方法和分离方法.pdf
一种高强度遇水膨胀橡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生产碳酸饮料瓶盖的聚丙烯组合物.pdf
PCT复合材料.pdf
电子照相感光体粘结剂用聚碳酸酯及电子照相感光体.pdf
一种碱金属醇盐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