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漏缸盖.pdf
《防渗漏缸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渗漏缸盖.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303648.7 (22)申请日 2019.12.20 (73)专利权人 铜车马动力科技 (宁波) 有限公司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中意宁 波生态园兴滨路28号 (72)发明人 杨军勇 (51)Int.Cl. F02F 1/24(2006.01) F02F 1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渗漏缸盖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渗漏缸盖, 包括缸盖 本体, 缸盖本体的底部端面外侧设有第一密封凹 槽和第二密封凹槽, 第一密封。
2、凹槽和第二密封凹 槽的槽底拐角处设有密封圈安装槽, 密封圈安装 槽内设置密封圈, 缸盖本体的底部还固定有定位 密封板; 缸盖本体底部连接的发动机本体上设有 与第一密封凹槽吻合的第一密封凸台, 发动机本 体上还设有与第二密封凹槽吻合的第二密封凸 台, 缸盖本体与发动机本体贴合时, 定位密封板 与发动机本体的内壁形成第一密封防渗漏机构, 第一密封凹槽、 第一密封凸台以及密封圈形成第 二密封防渗漏机构, 第二密封凹槽、 第二密封凸 台以及密封圈形成第三密封防渗漏机构, 通过三 道密封防渗漏机构保证了缸盖本体与发动机本 体的连接密封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474281 。
3、U 2020.09.11 CN 211474281 U 1.一种防渗漏缸盖, 包括缸盖本体, 其特征在于, 缸盖本体的底部端面外侧设有第一密 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 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的截面呈L型且在缸盖本体的底部 环形延伸, 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的槽底拐角处设有密封圈安装槽, 密封圈安装槽 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密封 圈, 缸盖本体的底部还固定有定位密封板; 缸盖本体底部连接的发动机本体上设有与第一密封凹槽吻合的第一密封凸台, 发动机 本体上还设有与第二密封凹槽吻合的第二密封凸台, 缸盖本体与发动机本体贴合时, 定位 密封板与。
4、发动机本体的内壁形成第一密封防渗漏机构, 第一密封凹槽、 第一密封凸台以及 密封圈形成第二密封防渗漏机构, 第二密封凹槽、 第二密封凸台以及密封圈形成第三密封 防渗漏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缸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密封板与缸盖本体一 体成型, 定位密封板与第一密封凹槽、 第二密封凹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缸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盖本体上设有多个螺纹 孔, 螺纹孔从缸盖本体的顶部贯穿底部, 螺纹孔的数量为十个, 十个螺纹孔分别为第一螺纹 孔, 第二螺纹孔, 第三螺纹孔, 第四螺纹孔, 第五螺纹孔, 第六螺纹孔, 第七螺纹孔, 第八螺纹 孔。
5、, 第九螺纹孔以及第十螺纹孔; 第一螺纹孔, 第二螺纹孔, 第三螺纹孔, 第四螺纹孔分别位于缸盖本体的四角处, 第五 螺纹孔, 第六螺纹孔, 第七螺纹孔, 第八螺纹孔, 第九螺纹孔以及第十螺纹孔位于缸盖本体 中部的两侧; 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相互对角排布, 第三螺纹孔与第四螺纹孔相互对角排布, 第 五螺纹孔和第七螺纹孔在缸盖本体顶部的两侧相互对称, 第六螺纹孔和第八螺纹孔在缸盖 本体顶部的两侧相互对称, 第九螺纹孔和第十螺纹孔在缸盖本体顶部的两侧相互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渗漏缸盖, 其特征在于, 十个螺纹孔内穿设螺栓, 螺栓 的端部连接缸盖本体底部的发动机主体, 十个螺纹孔内。
6、安装螺栓的顺序依次从第一螺纹孔 到第十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渗漏缸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盖本体上设有多个与发 动机主体内燃烧室连通的配气口, 缸盖本体上还设有曲轴腔顶盖, 曲轴腔顶盖位于发动机 主体内曲轴腔的顶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474281 U 2 一种防渗漏缸盖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件领域, 尤其是一种防渗漏缸盖。 背景技术 0002 缸盖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的上面, 从上部密封气缸并构成燃烧室。 它经常与高温 高压燃气相接触, 因此承受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 由于缸盖安装在发动机的顶部起到 密封烧烧室和曲轴腔的作用, 。
7、因此, 对缸盖和发动机主体的密封性要求比较高, 现在的缸盖 在发动机主体顶部安装时, 主要通过设置在相互贴合平面上的密封圈进行安装密封, 但是 实际的密封效果不够好, 需要进一步完善; 0003 另外, 缸盖主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发动机主体的顶部, 固定安装的螺栓数量为 多个, 如何保证缸盖在安装和拆卸工序中, 缸盖与发动机顶部处于完美贴合状态至关重要, 否则就会出现缸盖受高温变形或者碎裂的问题, 缸盖上每一个螺栓紧固后都会对缸盖的局 部连接位置施加预紧力, 如何进行螺栓的安装位置排布以及螺栓的紧固顺序直接关系到缸 盖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 现在的缸盖在螺栓固定位置和固定顺序上还没有好的突破和。
8、研 究。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提供一种防渗漏缸盖。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防渗漏缸盖, 包括缸盖本体, 缸盖本体的底部端面外侧设有第一密封凹槽和 第二密封凹槽, 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的截面呈L型且在缸盖本体的底部环形延伸, 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的槽底拐角处设有密封圈安装槽, 密封圈安装槽的延伸方向 与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密封圈, 缸盖本体 的底部还固定有定位密封板; 0007 缸盖本体底部连接的发动机本体上设有与第一密封凹槽吻合的第一密封凸。
9、台, 发 动机本体上还设有与第二密封凹槽吻合的第二密封凸台, 缸盖本体与发动机本体贴合时, 定位密封板与发动机本体的内壁形成第一密封防渗漏机构, 第一密封凹槽、 第一密封凸台 以及密封圈形成第二密封防渗漏机构, 第二密封凹槽、 第二密封凸台以及密封圈形成第三 密封防渗漏机构。 0008 进一步, 所述定位密封板与缸盖本体一体成型, 定位密封板与第一密封凹槽、 第二 密封凹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0009 进一步, 所述缸盖本体上设有多个螺纹孔, 螺纹孔从缸盖本体的顶部贯穿底部, 螺 纹孔的数量为十个, 十个螺纹孔分别为第一螺纹孔, 第二螺纹孔, 第三螺纹孔, 第四螺纹孔, 第五螺纹孔, 第六螺纹孔。
10、, 第七螺纹孔, 第八螺纹孔, 第九螺纹孔以及第十螺纹孔; 0010 第一螺纹孔, 第二螺纹孔, 第三螺纹孔, 第四螺纹孔分别位于缸盖本体的四角处, 第五螺纹孔, 第六螺纹孔, 第七螺纹孔, 第八螺纹孔, 第九螺纹孔以及第十螺纹孔位于缸盖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474281 U 3 本体中部的两侧; 0011 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相互对角排布, 第三螺纹孔与第四螺纹孔相互对角排 布, 第五螺纹孔和第七螺纹孔在缸盖本体顶部的两侧相互对称, 第六螺纹孔和第八螺纹孔 在缸盖本体顶部的两侧相互对称, 第九螺纹孔和第十螺纹孔在缸盖本体顶部的两侧相互对 称。 0012 进一步, 十个螺纹孔。
11、内穿设螺栓, 螺栓的端部连接缸盖本体底部的发动机主体, 十 个螺纹孔内安装螺栓的顺序依次从第一螺纹孔到第十螺纹孔。 0013 进一步, 所述缸盖本体上设有多个与发动机主体内燃烧室连通的配气口, 缸盖本 体上还设有曲轴腔顶盖, 曲轴腔顶盖位于发动机主体内曲轴腔的顶部。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缸盖本体的底部端面外侧设有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 封凹槽, 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的截面呈L型且在缸盖本体的底部环形延伸, 第一密 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的槽底拐角处设有密封圈安装槽, 密封圈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 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密封圈, 缸盖本体的底。
12、部 还固定有定位密封板; 缸盖本体底部连接的发动机本体上设有与第一密封凹槽吻合的第一 密封凸台, 发动机本体上还设有与第二密封凹槽吻合的第二密封凸台, 缸盖本体与发动机 本体贴合时, 定位密封板与发动机本体的内壁形成第一密封防渗漏机构, 第一密封凹槽、 第 一密封凸台以及密封圈形成第二密封防渗漏机构, 第二密封凹槽、 第二密封凸台以及密封 圈形成第三密封防渗漏机构, 通过三道密封防渗漏机构保证了缸盖本体与发动机本体的连 接密封性, 而且定位密封板在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时, 也起到了密封连接时的定位吻合作用, 保证缸盖本体与发动机主体连接时定位精准, 方便, 便于缸盖本体上的螺纹孔和发动机主 体上的。
13、螺纹孔对接精准并处于同轴的位置, 降低螺纹孔内螺栓受到的剪切力。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中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发动机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3中的A区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防渗漏缸盖, 包括缸盖本体100, 缸盖本体100上设有多个安 装凸起, 安装凸起的中部设有螺纹孔, 螺纹孔从缸盖本体的顶部贯穿底部, 螺纹孔的数量为 十个, 十个螺纹孔分别为第一螺纹孔101, 第二螺纹孔102, 第三螺纹孔103, 第四螺纹孔101, 第五螺纹孔105, 第六螺纹孔106, 。
14、第七螺纹孔107, 第八螺纹孔108, 第九螺纹孔109以及第十 螺纹孔110; 0020 第一螺纹孔101, 第二螺纹孔102, 第三螺纹孔103, 第四螺纹孔104分别位于缸盖本 体100的四角处, 第五螺纹孔105, 第六螺纹孔106, 第七螺纹孔107, 第八螺纹孔108, 第九螺 纹孔109以及第十螺纹孔110位于缸盖本体100中部的两侧。 0021 其中, 第一螺纹孔101与第二螺纹孔102相互对角排布, 第三螺纹孔103与第四螺纹 孔104相互对角排布, 第五螺纹孔105和第七螺纹孔107在缸盖本体100顶部的两侧相互对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474281 U 4 。
15、称, 第六螺纹孔106和第八螺纹孔108在缸盖本体100顶部的两侧相互对称, 第九螺纹孔109 和第十螺纹孔110在缸盖本体100顶部的两侧相互对称。 0022 十个螺纹孔内穿设螺栓, 螺栓的端部连接缸盖本体100底部的发动机主体, 十个螺 纹孔内安装螺栓的顺序依次从第一螺纹孔101到第十螺纹孔110。 0023 这样的螺栓安装顺序可以保证缸盖安装和拆卸, 特别是拆卸时, 缸盖整体受力均 匀, 因为, 缸盖安装后一直处于高温的状态下, 使用很长时间后拆卸时, 缸盖会存在很大的 预变形力, 螺栓处于紧固时, 缸盖无法变形, 螺栓拆除后, 缸盖就存在变形的风险, 如果随便 拆除螺栓的话, 很容易因。
16、为受到的不均匀的预变形力导致缸盖局部细微撕裂, 这样的话, 缸 盖再次使用时就存在很难发觉的安全隐患, 采用本专利的螺栓安装, 拆除顺序, 就可以大大 避免以上的问题。 0024 缸盖本体100上设有多个与发动机主体内燃烧室连通的配气口111, 缸盖本体100 上还设有曲轴腔顶盖112, 曲轴腔顶盖112位于发动机主体内曲轴腔的顶部。 002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 缸盖本体的底部端面外侧设有第一密封凹槽113 和第二密封凹槽114, 第一密封凹槽113和第二密封凹槽114的截面呈L型且在缸盖本体100 的底部环形延伸, 第一密封凹槽113和第二密封凹槽114的槽底拐角处设有密封圈安装。
17、槽 115, 密封圈安装槽115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密封凹槽113和第二密封凹槽114的延伸方向一 致, 密封圈安装槽115内设置密封圈116, 缸盖本体100的底部还固定有定位密封板117; 缸盖 本体100底部连接的发动机本体200上设有与第一密封凹槽113吻合的第一密封凸台201, 发 动机本体200上还设有与第二密封凹槽114吻合的第二密封凸台202, 缸盖本体100与发动机 本体200贴合时, 定位密封板117与发动机本体200的内壁形成第一密封防渗漏机构, 第一密 封凹槽113、 第一密封凸台201以及密封圈116形成第二密封防渗漏机构, 第二密封凹槽114、 第二密封凸台202以及密。
18、封圈116形成第三密封防渗漏机构, 通过三道密封防渗漏机构保证 了缸盖本体100与发动机本体200的连接密封性, 而且定位密封板117在起到密封作用的同 时, 也起到了密封连接时的定位吻合作用, 保证缸盖本体100与发动机主体200连接时定位 精准, 方便, 便于缸盖本体100上的螺纹孔和发动机主体200上的螺纹孔对接精准并处于同 轴的位置, 降低螺纹孔内螺栓受到的剪切力。 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 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474281 U 5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474281 U 6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474281 U 7 。
- 内容关键字: 渗漏 缸盖
一体式安全吊钳.pdf
漂浮电缆.pdf
线缆托架.pdf
防腐防潮的海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pdf
超声波布面预湿分解设备.pdf
道路边坡结构.pdf
多工位伺服系统.pdf
智慧采油装备.pdf
油气分离滤芯.pdf
公路裂缝修补装置.pdf
电解槽的极距测量装置.pdf
混凝土抗裂检测装置.pdf
多相流泵.pdf
高电压高倍率球形锰酸锂球磨混料机.pdf
卷扬机卷筒结构.pdf
防尘防砂式排气嘴结构.pdf
外科临床管路固定装置.pdf
免维护激振器.pdf
流延机自动对刀装置.pdf
全氢强对流罩式炉.pdf
表演机器人模型控制系统.pdf
亚跨超声速流场可控喷管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pdf
区块链协助搜索的物联网数据共享方法.pdf
油侧膜头装置及隔膜式压缩机.pdf
自动化PCB板测试系统.pdf
海洋藻类污染治理作业装备.pdf
抗鸡PML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pdf
矿用液压油缸的定时养护装置.pdf
射频复电容率测量装置及方法.pdf
便携式一体化海水淡化器.pdf
快速定位及自动退料的冲压模具.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减污降碳协同度分析方法.pdf
基于可变半径的化肥造粒设备.pdf
水性环保木结构透明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聚苯乙烯基炭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没食子酸化装置.pdf
无机氧化物墨绿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中空锚杆杆体的加工工艺.pdf
木门锁孔加工设备.pdf
高效灭蚊器.pdf
数控机床刀库护罩.pdf
悬挂式耳机.pdf
可解决正压渗水的微孔雾化元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可监测扎针有效性的注射系统.pdf
消失模铸造用设备.pdf
水利工程清淤装置.pdf
在抽汽供热工况下低压缸灵活出力冷却系统及其运行方法.pdf
通络化痰胶囊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pdf
利用锤头行程均匀施压的牛肉饼加工设备.pdf
电子零配件用烘干装置.pdf
在5G网络环境下区块链数据同步和验证的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