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橡胶密封垫.pdf
《洗衣机橡胶密封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衣机橡胶密封垫.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640863.X (22)申请日 2019.09.29 (73)专利权人 高碑店市峰业橡胶制品有限责任 公司 地址 074000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北大 街228号 (72)发明人 田玉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13130 代理人 冯贺珍 (51)Int.Cl. F16J 15/10(2006.01) D06F 37/2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2、 包括第一顶杆、 第一弹簧、 第一导向口、 第二顶 杆、 第二弹簧以及第二导向口, 所述第一顶杆活 动连接在第一导向口内, 所述第一弹簧套装在第 一顶杆外周面上, 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顶杆 焊接固定, 且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导向口焊接 固定, 所述第一导向口与第二导向口对称开设在 承载环内周面上, 所述第二顶杆活动连接在第二 导向口内, 所述第二弹簧套装在第一顶杆外周面 上, 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二导向口焊接固定, 且第二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导向杆焊接固定, 与现 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实现了硬质橡胶圈的快速组装功能, 便于后期的 检修以及更换。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
3、页 附图4页 CN 211202868 U 2020.08.07 CN 211202868 U 1.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包括上O型密封圈(1)、 软质橡胶套(2)、 硬质橡胶圈(3)以及 承载环(4),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O型密封圈(1)设置在软质橡胶套(2)上侧, 所述软质橡胶套 (2)设置在硬质橡胶圈(3)上侧, 所述硬质橡胶圈(3)卡接在承载环(4)内, 所述硬质橡胶圈 (3)通过卡接组件与承载环(4)固定连接, 所述承载环(4)上侧面上设置辅助密封组件, 所述 卡接组件设置在承载环(4)内周面上, 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环形卡槽(301)、 第一顶杆(302)、 第一弹簧(303)、 。
4、第一导向口(304)、 第二顶杆(307)、 第二弹簧(308)以及第二导向口(309), 所述环形卡槽(301)开设在承载环(4)上侧面上, 所述第一顶杆(302)活动连接在第一导向 口(304)内, 所述第一弹簧(303)套装在第一顶杆(302)外周面上, 所述第一弹簧(303)一端 与第一顶杆(302)焊接固定, 且第一弹簧(303)另一端与第一导向口(304)焊接固定, 所述第 一导向口(304)与第二导向口(309)对称开设在承载环(4)内周面上, 所述第二顶杆(307)活 动连接在第二导向口(309)内, 所述第二弹簧(308)套装在第一顶杆(302)外周面上, 所述第 二弹簧(3。
5、08)一端与第二导向口(309)焊接固定, 且第二弹簧(308)另一端与第二导向杆 (43)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密封组件包括 橡胶顶块(41)、 收纳槽(42)、 导向杆(43)、 复位弹簧(44)以及导套(45), 所述橡胶顶块(41) 通过螺钉固定在导向杆(43)上端, 所述收纳槽(42)开设在环形卡槽(301)外侧的承载环(4) 上侧面上, 所述导向杆(43)活动连接在导套(45)内, 所述导向杆(43)下端与复位弹簧(44) 一端焊接固定, 所述复位弹簧(44)另一端与导套(45)焊接连接, 所述导套(45)安装在收纳 槽(。
6、42)内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质橡胶套(2)横 截面呈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O型密封圈(1)外 径尺寸比硬质橡胶圈(3)外径尺寸大0.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卡槽(301)内 对称开设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二限位槽, 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滑动卡接第一限位块, 所述第一 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硬质橡胶圈(3)外周面一侧, 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滑动卡接第二 限位块, 所述第二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硬质橡胶圈(3)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7、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杆(302)一 端焊接第一弧形卡扣(306), 所述第一弧形卡扣(306)卡接在第一弧形卡槽(305)内, 所述第 一弧形卡槽(305)开设在硬质橡胶圈(3)内表面一侧, 所述第二顶杆(307)一端焊接第二弧 形卡扣(311), 所述第二弧形卡扣(311)卡接在第二弧形卡槽(310)内, 所述第二弧形卡槽 (310)开设在硬质橡胶圈(3)内表面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杆(302)另 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拉把一, 所述第二顶杆(307)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拉把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8、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质橡胶圈(3)外 形尺寸比环形卡槽(301)外形尺寸小0.2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密封组件设有 两组, 两组所述辅助密封组件对称设置在承载环(4)上侧面上, 且两组辅助密封组件结构相 同。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202868 U 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顶块(41)横 截面呈圆弧形, 且橡胶顶块(41)上侧面上设置弧形凸起。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202868 U 3 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技术领域 0001 。
9、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件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洗衣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作为滚筒洗衣机视窗用密 封垫不但用量大增, 而且滚筒洗衣机视窗用密封垫的质量直接影响滚筒洗衣机的质量, 传 统的视窗用密封垫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 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0003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850428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滚筒洗衣机用覆膜视窗密封 垫, 其具有耐磨性能, 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但是其安装以及更换不便, 增加后期检修难度, 同 时无辅助密封结构, 长时间使用密封性无法保证,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安装以及更换不便, 增加后期检修难度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包括上 O型密封圈、 软质橡胶套、 硬质橡胶圈以及承载环, 所述上O型密封圈设置在软质橡胶套上 侧, 所述软质橡胶套设置在硬质橡胶圈上侧, 所述硬质橡胶圈卡接在承载环内, 所述硬质橡 胶圈通过卡接组件与承载环固定连接, 所述承载环上侧面上设置辅助密封组件, 所述卡接 组件设置在承载环内周面上, 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环形卡槽、 第一顶杆、 第一弹簧、 第一导向 口、 第二顶杆、 第二弹簧以及第二导向。
11、口, 所述环形卡槽开设在承载环上侧面上, 所述第一 顶杆活动连接在第一导向口内, 所述第一弹簧套装在第一顶杆外周面上, 所述第一弹簧一 端与第一顶杆焊接固定, 且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导向口焊接固定, 所述第一导向口与第 二导向口对称开设在承载环内周面上, 所述第二顶杆活动连接在第二导向口内, 所述第二 弹簧套装在第一顶杆外周面上, 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二导向口焊接固定, 且第二弹簧另 一端与第二导向杆焊接固定。 0006 优选的, 所述辅助密封组件包括橡胶顶块、 收纳槽、 导向杆、 复位弹簧以及导套, 所 述橡胶顶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导向杆上端, 所述收纳槽开设在环形卡槽外侧的承载环上侧面 上, 。
12、所述导向杆活动连接在导套内, 所述导向杆下端与复位弹簧一端焊接固定, 所述复位弹 簧另一端与导套焊接连接, 所述导套安装在收纳槽内底部。 0007 优选的, 所述软质橡胶套横截面呈波浪形。 0008 优选的, 所述上O型密封圈外径尺寸比硬质橡胶圈外径尺寸大0.5倍。 0009 优选的, 所述环形卡槽内对称开设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二限位槽, 所述第一限位槽 内滑动卡接第一限位块, 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硬质橡胶圈外周面一侧, 所 述第二限位槽内滑动卡接第二限位块, 所述第二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硬质橡胶圈另 一侧。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顶杆一端焊接第一弧形卡扣, 所述第一弧形卡扣。
13、卡接在第一弧 说明书 1/4 页 4 CN 211202868 U 4 形卡槽内, 所述第一弧形卡槽开设在硬质橡胶圈内表面一侧, 所述第二顶杆一端焊接第二 弧形卡扣, 所述第二弧形卡扣卡接在第二弧形卡槽内, 所述第二弧形卡槽开设在硬质橡胶 圈内表面另一侧。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一顶杆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拉把一, 所述第二顶杆另一端通 过螺钉固定连接拉把二。 0012 优选的, 所述硬质橡胶圈外形尺寸比环形卡槽外形尺寸小0.2倍。 0013 优选的, 所述辅助密封组件设有两组, 两组所述辅助密封组件对称设置在承载环 上侧面上, 且两组辅助密封组件结构相同。 0014 优选的, 所述橡胶顶。
14、块横截面呈圆弧形, 且橡胶顶块上侧面上设置弧形凸起。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通过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的回弹力, 将第一顶杆以及第二顶杆卡入第一弧 形卡槽以及第二弧形卡槽内, 并将硬质橡胶圈卡接在承载环内, 实现了硬质橡胶圈的快速 组装功能, 便于后期的检修以及更换。 0017 (2)通过复位弹簧的回弹力, 使橡胶顶块与上O型密封圈紧密贴合, 并将上O型密封 圈与洗衣机视窗接合处贴合, 提高了密封性, 避免了长期使用密封性不佳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硬质橡胶圈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承载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 1、 上O型密封圈; 2、 软质橡胶套; 3、 硬质橡胶圈; 4、 承载环; 41、 橡胶顶块; 42、 收纳槽; 43、 导向杆; 44、 复位弹簧; 45、 导套; 301、 环形卡槽; 302、 第一顶杆; 303、 第一弹簧; 304、 第一导向口; 3。
16、05、 第一弧形卡槽; 306、 第一弧形卡扣; 307、 第二顶杆; 308、 第二弹簧; 309、 第二导向口; 310、 第二弧形卡槽; 311、 第二弧形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请参阅图1-图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橡胶密封垫, 包括上O 型密封圈。
17、1、 软质橡胶套2、 硬质橡胶圈3以及承载环4, 上O型密封圈1设置在软质橡胶套2上 侧, 软质橡胶套2设置在硬质橡胶圈3上侧, 硬质橡胶圈3卡接在承载环4内, 硬质橡胶圈3通 过卡接组件与承载环4固定连接, 承载环4上侧面上设置辅助密封组件, 卡接组件设置在承 说明书 2/4 页 5 CN 211202868 U 5 载环4内周面上, 卡接组件包括环形卡槽301、 第一顶杆302、 第一弹簧303、 第一导向口304、 第二顶杆307、 第二弹簧308以及第二导向口309, 环形卡槽301开设在承载环4上侧面上, 第 一顶杆302活动连接在第一导向口304内, 第一弹簧303套装在第一顶杆3。
18、02外周面上, 第一 弹簧303一端与第一顶杆302焊接固定, 且第一弹簧303另一端与第一导向口304焊接固定, 第一导向口304与第二导向口309对称开设在承载环4内周面上, 第二顶杆307活动连接在第 二导向口309内, 第二弹簧308套装在第一顶杆302外周面上, 第二弹簧308一端与第二导向 口309焊接固定, 且第二弹簧308另一端与第二导向杆43焊接固定。 0029 为了提高上O型密封圈1与洗衣机视窗接合处的贴合度, 保证长期使用的密封性 能,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辅助密封组件包括橡胶顶块41、 收纳槽42、 导向杆43、 复位弹簧44 以及导套45, 橡胶顶块41通过螺钉固。
19、定在导向杆43上端, 收纳槽42开设在环形卡槽301外侧 的承载环4上侧面上, 导向杆43活动连接在导套45内, 导向杆43下端与复位弹簧44一端焊接 固定, 复位弹簧44另一端与导套45焊接连接, 导套45安装在收纳槽42内底部。 0030 请参阅图3, 为了便于软质橡胶套2的收缩,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软质橡胶套2横截 面呈波浪形。 0031 为了增加了上O型密封圈1的密封范围,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上O型密封圈1外径尺 寸比硬质橡胶圈3外径尺寸大0.5倍。 0032 为了实现硬质橡胶圈3的快速限位, 方便其安装,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环形卡槽 301内对称开设第一限位槽以及第。
20、二限位槽, 第一限位槽内滑动卡接第一限位块, 第一限位 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硬质橡胶圈3外周面一侧, 第二限位槽内滑动卡接第二限位块, 第二 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硬质橡胶圈3另一侧。 0033 为了提高硬质橡胶圈3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第一顶杆302一端焊接 第一弧形卡扣306, 第一弧形卡扣306卡接在第一弧形卡槽305内, 第一弧形卡槽305开设在 硬质橡胶圈3内表面一侧, 第二顶杆307一端焊接第二弧形卡扣311, 第二弧形卡扣311卡接 在第二弧形卡槽310内, 第二弧形卡槽310开设在硬质橡胶圈3内表面另一侧。 0034 为了拉动第一顶杆302以及第二顶杆307。
21、移动, 便于后期硬质橡胶圈3的拆卸, 本实 施例中, 优选的, 第一顶杆302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拉把一, 第二顶杆307另一端通过螺 钉固定连接拉把二。 0035 为了便于硬质橡胶圈3快速装配在环形卡槽301内,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硬质橡胶 圈3外形尺寸比环形卡槽301外形尺寸小0.2倍。 0036 为了扩大了密封范围, 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辅助密封组件 设有两组, 两组辅助密封组件对称设置在承载环4上侧面上, 且两组辅助密封组件结构相 同。 0037 请参阅图8, 为了增加橡胶顶块41与上O型密封圈1贴合度, 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 橡 胶顶块41横截面呈。
22、圆弧形, 且橡胶顶块41上侧面上设置弧形凸起。 003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首先将硬质橡胶圈3卡入环形卡槽301内, 此 时硬质橡胶圈3同时极易第一弧形卡扣306以及第二弧形卡扣311, 第一弧形卡扣306挤压第 一顶杆302, 第二弧形卡扣311挤压第二顶杆307, 第一顶杆302压缩第一弹簧303, 第二顶杆 307压缩第二弹簧308, 第一弹簧303以及第二弹簧308在回弹力作用下, 将第一弧形卡扣306 以及第二弧形卡扣311分别卡入第一弧形卡槽305以及第二弧形卡槽310内, 进而第一弧形 说明书 3/4 页 6 CN 211202868 U 6 卡扣306以及第二弧。
23、形卡扣311将硬质橡胶圈3固定在环形卡槽301内, 当洗衣机视窗挤压上 O型密封圈1时, 上O型密封圈1压缩软质橡胶套2, 当上O型密封圈1接触橡胶顶块41时, 橡胶 顶块41通过导向杆43压缩复位弹簧44, 复位弹簧44在回弹力作用下, 使橡胶顶块41与上O型 密封圈1贴合, 并使上O型密封圈1与洗衣机视窗接合处紧密贴合。 003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4/4 页 7 CN 211202868 U 7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4 页 8 CN 211202868 U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4 页 9 CN 211202868 U 9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0 CN 211202868 U 10 图8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1 CN 211202868 U 11 。
- 内容关键字: 洗衣机 橡胶 密封垫
阻燃B1级高耐热节能环保型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pdf
电池加解锁RGV.pdf
可自动调节加工设备位置的制袋机.pdf
高压变压器、高压发生器和医学影像设备.pdf
铝管密封接头一体成型装置.pdf
汽车分动器控制电路.pdf
护理垫包装生产线的推料装置.pdf
桥梁建设用预制混凝土运输装置.pdf
水泵电机零件试压装置.pdf
折叠式便携首饰盒.pdf
河道防汛水位预警装置.pdf
高压、大流量先导式电磁阀防冲开结构.pdf
半圆形光纤传感器.pdf
环氧树脂分离提纯装置.pdf
计时器.pdf
钢制骨架剪切机.pdf
基于斜滑块的转盘式封口机真空室升降定位高度调节机构.pdf
电加热系统用加热器结构.pdf
拼接式石墨型模具.pdf
波码通信井下智能配水器.pdf
钢波纹管涵内临时支撑装置.pdf
传动式钢材加工成型机.pdf
微纳米复合高稳定性超双疏金属防腐缓蚀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pdf
基于语义元数据的二次模糊搜索方法.pdf
基于污泥焚烧灰渣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矿浆品位仪的压榨装置及滤饼压榨方法.pdf
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pdf
云计算虚拟网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潜在扩散模型的双目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新型船用金属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制备方法.pdf
脱硫废液蒸发系统以及方法.pdf
集成式三级减速电驱动桥.pdf
水下机器人非隔离电源漏电消除电路及设备.pdf
语音识别医用垃圾处理装置及方法.pdf
一体式微喷射均热板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pdf
高强度不锈钢转子及其制备方法.pdf
采用内胀封堵法的多道封堵组.pdf
可实现不间断配料的液体计量投料装置.pdf
全自动增碳剂生产线.pdf
纳米多孔结构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电机定子绝缘纸插纸机.pdf
基于有机稳定剂的锅炉水智能化管理系统.pdf
采用圆柱齿轮差速器的同轴式三级减速电驱动桥.pdf
掌指气密手套的成型装置.pdf
机械磨削设备.pdf
具有睡具收纳功能的旅行箱式折叠床.pdf
模拟复合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法及模拟滤波电路.pdf
多功能可植入式胃肠刺激系统.pdf
防拉索松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
供电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