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奶瓶.pdf
《智能奶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奶瓶.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702132.7 (22)申请日 2019.05.16 (73)专利权人 广州波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大沥西 街28号e栋一楼 (72)发明人 伍翔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张学府 (51)Int.Cl. A61J 9/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智能奶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奶瓶, 包。
2、括瓶 体, 所述瓶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瓶盖, 所述瓶盖 的上表面设有奶嘴, 瓶盖与奶嘴对应的下表面设 有吸管, 所述吸管的长度大于瓶体的高度, 所述 瓶体的侧面上端设有握把, 且瓶体与握把对应的 侧面设有定位环, 所述定位环位于握把的上侧, 所述握把的矩形框上端设有悬挂装置, 所述瓶体 的外侧面下端活动套接有底座, 所述底座的内侧 面设有保温棉垫。 该智能奶瓶, 可以通过振动装 置带动奶瓶振动, 使奶粉和水充分混合, 并且可 以通过加热装置对瓶体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 瓶 体方便清洗, 可以避免外部杂质影响到奶粉和牛 奶的品质, 同时可以避免婴儿被病菌感染, 提高 奶粉和牛奶饮用的安全性。 权利要。
3、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1188335 U 2020.08.07 CN 211188335 U 1.一种智能奶瓶, 包括瓶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 (1) 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瓶盖 (2) , 所述瓶盖 (2) 的上表面设有奶嘴 (21) , 瓶盖 (2) 与奶嘴 (21) 对应的下表面设有吸管 (3) , 所述 吸管 (3) 的长度大于瓶体 (1) 的高度, 所述瓶体 (1) 的侧面上端设有握把 (4) , 且瓶体 (1) 与握 把 (4) 对应的侧面设有定位环 (15) , 所述定位环 (15) 位于握把 (4) 的上侧, 所述握把 (4) 的矩 形框 (43)。
4、 上端设有悬挂装置 (5) , 所述瓶体 (1) 的外侧面下端活动套接有底座 (6) , 所述底座 (6) 的内侧面设有保温棉垫 (61) , 底座 (6) 与瓶体 (1) 对应的内部下端面设有振动装置 (7) , 且瓶体 (1) 的下表面设有加热装置 (8) , 所述瓶体 (1) 的侧面设有温度检测仪 (13) , 底座 (6) 的内部下端设有蓄电池组 (62) , 且底座 (6) 的侧面设有开关组 (14) , 所述温度检测仪 (13) 的 输入端与开关组 (14) 的输出端电连接, 且开关组 (14) 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组 (62) 的输出端电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奶瓶。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把 (4) 包括环形板 (41) , 所 述环形板 (41) 活动套接在瓶体 (1) 的侧面上端, 且环形板 (41) 的侧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 把柄 (42) , 所述把柄 (42) 的上表面设有矩形框 (43)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挂装置 (5) 包括固定带 (51) , 所述固定带 (51) 的两端均与矩形框 (43) 固定连接, 且固定带 (51) 的侧面左端设有松 紧扣 (52) , 且固定带 (51) 的侧面右端设有卡扣 (53)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装置 (7) 包括。
6、减震器 (71) , 所述减震器 (71) 与底座 (6) 的内部下端面固定连接, 且减震器 (71) 的上表面与瓶体 (1)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瓶体 (1) 的下表面边缘设有振动电机 (72) , 振动电机 (72) 的输 入端与开关组 (14) 的输出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器 (71) 至少有四个, 且 四个减震器 (71) 在瓶体 (1) 的下表面等弧度且呈环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 (8) 包括导热板 (81) , 所述导热板 (81) 与瓶体 (1)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且导。
7、热板 (81) 的上表面位于瓶体 (1) 的内部, 所述导热板 (81) 的下表面设有加热器 (82) , 所述加热器 (82) 的输入端与开关组 (14) 的输出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6) 的上表面设有四根 均匀分布的导杆 (9) , 所述导杆 (9) 的上表面设有圆形板 (91) , 且导杆 (9) 的侧面活动套接有 限位环 (10) , 所述限位环 (10) 与瓶体 (1) 的侧面中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奶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 (1) 的侧面设有透明管 (11) , 所述透明管 (11) 的上端管口与。
8、瓶体 (1) 的侧面上端固定连接, 且透明管 (11) 的下端管 口与瓶体 (1) 的侧面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瓶体 (1) 与透明管 (11) 对应的侧面下端设有条形孔 (12) , 所述条形孔 (12) 的高度大于导杆 (9) 的高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188335 U 2 一种智能奶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瓶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智能奶瓶。 背景技术 0002 奶瓶是用来盛奶的一种器具, 一般给婴儿使用, 现有的奶瓶大多包括瓶身及奶嘴, 奶瓶使用前通常是大人将冲泡好后的奶粉倒入瓶身中, 之后将奶嘴拧上即可供婴幼儿吸 吮。 0003 申请号CN2018。
9、10093010一种智能奶瓶, 包括瓶身, 所述瓶身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瓶 底, 瓶身的顶端一体成型有螺纹瓶口, 所述螺纹瓶口上螺纹连接有瓶盖, 所述瓶盖的顶部设 置有奶嘴, 可以对牛奶进行降温和加热, 还可以对牛奶进行加热, 但是由于驱动马达位于瓶 身内部, 长期使用会使瓶身内部清洗不方便, 从而影响奶粉和牛奶的品质, 容易使婴儿受瓶 身内的病菌感染, 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 提供一种智能奶瓶, 可以通过 振动装置带动奶瓶振动, 使奶粉和水充分混合, 并且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对瓶体内部的液体 进行加热, 瓶体方便清洗, 可以避免外部杂质影响。
10、到奶粉和牛奶的品质, 同时可以避免婴儿 被病菌感染, 提高奶粉和牛奶饮用的安全性, 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奶瓶, 包括瓶体, 所述 瓶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瓶盖, 所述瓶盖的上表面设有奶嘴, 瓶盖与奶嘴对应的下表面设有 吸管, 所述吸管的长度大于瓶体的高度, 所述瓶体的侧面上端设有握把, 且瓶体与握把对应 的侧面设有定位环, 所述定位环位于握把的上侧, 所述握把的矩形框上端设有悬挂装置, 所 述瓶体的外侧面下端活动套接有底座, 所述底座的内侧面设有保温棉垫, 底座与瓶体对应 的内部下端面设有振动装置, 且瓶体的下表面设有加。
11、热装置, 所述瓶体的侧面设有温度检 测仪, 底座的内部下端设有蓄电池组, 且底座的侧面设有开关组, 所述温度检测仪的输入端 与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且开关组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握把包括环形板, 所述环形板活动套 接在瓶体的侧面上端, 且环形板的侧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把柄, 所述把柄的上表面设有 矩形框。 0007 如此设置, 使环形板可以带动把柄转动, 便于奶瓶的拿取。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悬挂装置包括固定带, 所述固定带的 两端均与矩形框固定连接, 且固定带的侧面左端设有松紧扣, 且固定带的侧面。
12、右端设有卡 扣。 0009 如此设置, 可以通过固定带对奶瓶进行悬挂, 并且可以通过松紧扣对固定带的长 度进行调节, 提高奶瓶使用的便利性。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减震器, 所述减震器与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1188335 U 3 底座的内部下端面固定连接, 且减震器的上表面与瓶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瓶体的下 表面边缘设有振动电机, 振动电机的输入端与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1 如此设置, 可以通过振动电机配合减震器带动奶瓶振动, 从而使奶粉与水充分混 合, 便于婴儿的饮用。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减震。
13、器至少有四个, 且四个减震器在 瓶体的下表面等弧度且呈环形分布。 0013 如此设置, 可以提高瓶体与底座的连接效果, 同时便于瓶体的振动。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 所述导热板与 瓶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且导热板的上表面位于瓶体的内部, 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设有加 热器, 所述加热器的输入端与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5 如此设置, 可以通过加热器对导热板进行加热, 从而对奶瓶内部的奶粉和水进行 加热, 便于婴儿的饮用。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四根均匀分布的导 杆, 所述导杆的上表面设有圆形板, 且导。
14、杆的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环, 所述限位环与瓶体的 侧面中部固定连接。 0017 如此设置, 可以通过带有圆形板的导杆对底座的振动幅度进行限制, 同时导杆和 限位环起到连接底座与瓶体的作用。 001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瓶体的侧面设有透明管, 所述透明管 的上端管口与瓶体的侧面上端固定连接, 且透明管的下端管口与瓶体的侧面下端固定连 接, 所述瓶体与透明管对应的侧面下端设有条形孔, 所述条形孔的高度大于导杆的高度。 0019 如此设置, 便于通过透明管内部瓶体内部的溶液量进行观察, 同时可以通过条形 孔避免透明管与底座相互碰撞。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
15、果是: 本智能奶瓶, 可以通过振动装置带动 奶瓶振动, 使奶粉和水充分混合, 并且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对瓶体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 瓶体 方便清洗, 可以避免外部杂质影响到奶粉和牛奶的品质, 同时可以避免婴儿被病菌感染, 提 高奶粉和牛奶饮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示意图。 0024 图中: 1瓶体、 2瓶盖、 21奶嘴、 3吸管、 4握把、 41环形板、 42把柄、 43矩形框、 5悬挂装 置、 51固定带、 52松紧扣、 53卡扣、 6底座、 61保温棉垫、 62蓄电池组、 7振动。
16、装置、 71减震器、 72 振动电机、 8加热装置、 81导热板、 82加热器、 9导杆、 91圆形板、 10限位环、 11透明管、 12条形 孔、 13温度检测仪、 14开关组、 15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1188335 U 4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请参阅图。
17、1-3: 0027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奶瓶, 包括瓶体1, 瓶体1的上 端螺纹连接有瓶盖2, 瓶盖2的上表面设有奶嘴21, 瓶盖2与奶嘴21对应的下表面设有吸管3, 吸管3的长度大于瓶体1的高度, 瓶体1的侧面上端设有握把4, 握把4包括环形板41, 环形板 41活动套接在瓶体1的侧面上端, 且环形板41的侧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把柄42, 把柄42的 上表面设有矩形框43, 使环形板41可以带动把柄42转动, 便于奶瓶的拿取, 小孩儿可以通过 手握把柄42对瓶体1进行拿取, 且瓶体1与握把4对应的侧面设有定位环15, 定位环15位于握 把4的上侧, 握把4的矩形。
18、框43上端设有悬挂装置5, 悬挂装置5包括固定带51, 固定带51的两 端均与矩形框43固定连接, 且固定带51的侧面左端设有松紧扣52, 且固定带51的侧面右端 设有卡扣53, 可以通过固定带51对奶瓶进行悬挂, 并且可以通过松紧扣52对固定带51的长 度进行调节, 提高奶瓶使用的便利性, 瓶体1的外侧面下端活动套接有底座6, 底座6的内侧 面设有保温棉垫61, 起到保温作用, 提高瓶体1的保温性能, 底座6与瓶体1对应的内部下端 面设有振动装置7, 振动装置7包括减震器71, 减震器71与底座6的内部下端面固定连接, 且 减震器71的上表面与瓶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瓶体1的下表面边缘设有。
19、振动电机72, 振动 电机72的输入端与开关组14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以通过振动电机72配合减震器71带动奶瓶 振动, 从而使奶粉与水充分混合, 便于婴儿的饮用, 减震器71至少有四个, 且四个减震器71 在瓶体1的下表面等弧度且呈环形分布, 可以提高瓶体1与底座6的连接效果, 同时便于瓶体 1的振动, 将奶粉倒入瓶体1内部, 并倒入少量热水, 使热水淹没奶粉即可, 然后将瓶盖2与瓶 体1螺纹连接, 通过开关组14控制振动电机72工作, 振动电机72配合减震器71带动瓶体1振 动, 瓶体1带动奶粉和热水振动, 从而使奶粉与热水充分混合, 然后打开瓶盖2, 再将适量热 水倒入到瓶体1内部, 从而。
20、使热水与奶粉充分混合, 且瓶体1的下表面设有加热装置8, 加热 装置8包括导热板81, 导热板81与瓶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且导热板81的上表面位于瓶体1 的内部, 导热板81的下表面设有加热器82, 加热器82的输入端与开关组14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以通过加热器82对导热板81进行加热, 从而对奶瓶内部的奶粉和水进行加热, 便于婴儿 的饮用, 当奶瓶内部的奶粉温度较低时, 通过开关组14控制加热器82和温度检测仪13工作, 加热器82通过导热板81对奶粉和水进行加热, 温度检测仪13对瓶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 当达到合适温度后, 通过开关组14控制加热器82停止工作即可, 底座6的上表面。
21、设有四根均 匀分布的导杆9, 导杆9的上表面设有圆形板91, 且导杆9的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环10, 限位 环10与瓶体1的侧面中部固定连接, 可以通过带有圆形板91的导杆9对底座6的振动幅度进 行限制, 同时导杆9和限位环10起到连接底座6与瓶体1的作用, 瓶体1的侧面设有透明管11, 透明管11的上端管口与瓶体1的侧面上端固定连接, 且透明管11的下端管口与瓶体1的侧面 下端固定连接, 瓶体1与透明管11对应的侧面下端设有条形孔12, 条形孔12的高度大于导杆 9的高度, 便于通过透明管11内部瓶体内部的溶液量进行观察, 同时可以通过条形孔12避免 透明管11与底座6相互碰撞, 瓶体1的侧面。
22、设有温度检测仪13, 可以对奶瓶内部的温度进行 检测, 便于奶粉和牛奶的加热, 底座6的内部下端设有蓄电池组62, 且底座6的侧面设有开关 组14, 温度检测仪13的输入端与开关组14的输出端电连接, 且开关组14的输入端与蓄电池 组62的输出端电连接, 开关组14上设有与振动电机72、 加热器82和温度检测仪13对应的控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1188335 U 5 制按钮, 整个智能奶瓶, 可以通过振动装置7带动奶瓶振动, 使奶粉和水充分混合, 并且可以 通过加热装置8对瓶体1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 瓶体1方便清洗, 可以避免外部杂质影响到奶 粉和牛奶的品质, 同时可以避免婴儿被。
23、病菌感染, 提高奶粉和牛奶饮用的安全性。 0028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奶瓶, 包括瓶体1, 瓶体1的上 端螺纹连接有瓶盖2, 瓶盖2的上表面设有奶嘴21, 瓶盖2与奶嘴21对应的下表面设有吸管3, 吸管3的长度大于瓶体1的高度, 瓶体1的侧面上端设有握把4, 握把4包括环形板41, 环形板 41活动套接在瓶体1的侧面上端, 且环形板41的侧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把柄42, 把柄42的 上表面设有矩形框43, 使环形板41可以带动把柄42转动, 便于奶瓶的拿取, 小孩儿可以通过 手握把柄42对瓶体1进行拿取, 且瓶体1与握把4对应的侧面设有定位环15, 定位环15位。
24、于握 把4的上侧, 握把4的矩形框43上端设有悬挂装置5, 悬挂装置5包括固定带51, 固定带51的两 端均与矩形框43固定连接, 且固定带51的侧面左端设有松紧扣52, 且固定带51的侧面右端 设有卡扣53, 可以通过固定带51对奶瓶进行悬挂, 并且可以通过松紧扣52对固定带51的长 度进行调节, 提高奶瓶使用的便利性, 瓶体1的外侧面下端活动套接有底座6, 底座6的内侧 面设有保温棉垫61, 起到保温作用, 提高瓶体1的保温性能, 底座6与瓶体1对应的内部下端 面设有振动装置7, 振动装置7包括减震器71, 减震器71与底座6的内部下端面固定连接, 且 减震器71的上表面与瓶体1的下表面固。
25、定连接, 瓶体1的下表面边缘设有振动电机72, 振动 电机72的输入端与开关组14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以通过振动电机72配合减震器71带动奶瓶 振动, 从而使奶粉与水充分混合, 便于婴儿的饮用, 减震器71至少有四个, 且四个减震器71 在瓶体1的下表面等弧度且呈环形分布, 可以提高瓶体1与底座6的连接效果, 同时便于瓶体 1的振动, 将奶粉倒入瓶体1内部, 并倒入少量热水, 使热水淹没奶粉即可, 然后将瓶盖2与瓶 体1螺纹连接, 通过开关组14控制振动电机72工作, 振动电机72配合减震器71带动瓶体1振 动, 瓶体1带动奶粉和热水振动, 从而使奶粉与热水充分混合, 然后打开瓶盖2, 再将适。
26、量热 水倒入到瓶体1内部, 从而使热水与奶粉充分混合, 且瓶体1的下表面设有加热装置8, 瓶体1 的侧面设有温度检测仪13, 底座6的内部下端设有蓄电池组62, 且底座6的侧面设有开关组 14, 温度检测仪13的输入端与开关组14的输出端电连接, 且开关组14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组 62的输出端电连接, 开关组14上设有与振动电机72和温度检测仪13对应的控制按钮, 整个 智能奶瓶, 可以通过振动装置7带动奶瓶振动, 使奶粉和水充分混合, 并且可以通过加热装 置8对瓶体1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 瓶体1方便清洗, 可以避免外部杂质影响到奶粉和牛奶的 品质, 同时可以避免婴儿被病菌感染, 提高奶粉和牛奶。
27、饮用的安全性。 0029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奶瓶, 包括瓶体1, 瓶体1的上 端螺纹连接有瓶盖2, 瓶盖2的上表面设有奶嘴21, 瓶盖2与奶嘴21对应的下表面设有吸管3, 吸管3的长度大于瓶体1的高度, 瓶体1的侧面上端设有握把4, 且瓶体1与握把4对应的侧面 设有定位环15, 定位环15位于握把4的上侧, 握把4的矩形框43上端设有悬挂装置5, 瓶体1的 外侧面下端活动套接有底座6, 底座6的内侧面设有保温棉垫61, 起到保温作用, 提高瓶体1 的保温性能, 底座6与瓶体1对应的内部下端面设有振动装置7, 且瓶体1的下表面设有加热 装置8, 加热装置8包括导热。
28、板81, 导热板81与瓶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且导热板81的上表 面位于瓶体1的内部, 导热板81的下表面设有加热器82, 加热器82的输入端与开关组14的输 出端电连接, 可以通过加热器82对导热板81进行加热, 从而对奶瓶内部的奶粉和水进行加 热, 便于婴儿的饮用, 通过开关组14控制加热器82和温度检测仪13工作, 加热器82通过导热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1188335 U 6 板81对奶粉和水进行加热, 温度检测仪13对瓶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 当达到合适温度 后, 通过开关组14控制加热器82停止工作即可, 底座6的上表面设有四根均匀分布的导杆9, 导杆9的上表面设。
29、有圆形板91, 且导杆9的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环10, 限位环10与瓶体1的侧 面中部固定连接, 可以通过带有圆形板91的导杆9对底座6的振动幅度进行限制, 同时导杆9 和限位环10起到连接底座6与瓶体1的作用, 瓶体1的侧面设有透明管11, 透明管11的上端管 口与瓶体1的侧面上端固定连接, 且透明管11的下端管口与瓶体1的侧面下端固定连接, 瓶 体1与透明管11对应的侧面下端设有条形孔12, 条形孔12的高度大于导杆9的高度, 便于通 过透明管11内部瓶体内部的溶液量进行观察, 同时可以通过条形孔12避免透明管11与底座 6相互碰撞, 瓶体1的侧面设有温度检测仪13, 底座6的内部下端设有蓄。
30、电池组62, 且底座6的 侧面设有开关组14, 温度检测仪13的输入端与开关组14的输出端电连接, 且开关组14的输 入端与蓄电池组62的输出端电连接, 开关组14上设有与加热器82和温度检测仪13对应的控 制按钮, 整个智能奶瓶, 可以通过振动装置7带动奶瓶振动, 使奶粉和水充分混合, 并且可以 通过加热装置8对瓶体1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 瓶体1方便清洗, 可以避免外部杂质影响到奶 粉和牛奶的品质, 同时可以避免婴儿被病菌感染, 提高奶粉和牛奶饮用的安全性。 0030 在使用时: 将奶粉倒入瓶体1内部, 并倒入少量热水, 使热水淹没奶粉即可, 然后将 瓶盖2与瓶体1螺纹连接, 通过开关组14。
31、控制振动电机72工作, 振动电机72配合减震器71带 动瓶体1振动, 瓶体1带动奶粉和热水振动, 从而使奶粉与热水充分混合, 然后打开瓶盖2, 再 将适量热水倒入到瓶体1内部, 从而使热水与奶粉充分混合, 当奶瓶内部的奶粉温度较低 时, 通过开关组14控制加热器82和温度检测仪13工作, 加热器82通过导热板81对奶粉和水 进行加热, 温度检测仪13对瓶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 当达到合适温度后, 通过开关组14 控制加热器82停止工作即可, 可以通过观察透明管11对瓶体1内部奶粉的量进行观察。 0031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振动装置7带动奶瓶振动, 使奶粉和水充分混合, 并且可以通 过加热装置8对瓶体1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 瓶体1方便清洗, 可以避免外部杂质影响到奶粉 和牛奶的品质, 同时可以避免婴儿被病菌感染, 提高奶粉和牛奶饮用的安全性。 003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1188335 U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8 CN 211188335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9 CN 211188335 U 9 。
- 内容关键字: 智能 奶瓶
介孔蛋黄壳纳米颗粒及其在构建分泌物代谢指纹谱图中的应用和用其筛选的代谢标志物.pdf
制袋机的放卷机构.pdf
双枪激光焊机.pdf
锂离子正极材料异常料筛分装置.pdf
用于芯片开盖的可调整平台.pdf
防腐伸缩蝶阀.pdf
可分离式检修插座箱.pdf
自承重保温复合屋面板.pdf
螺杆钻具定子壳体打磨装置.pdf
提升机机尾增压防尘结构.pdf
简易分条机构.pdf
煤矿探水钻孔快速密封装置.pdf
新能源电池储能充电用触发控制电路.pdf
加速植株晾干设备.pdf
高可靠电容切换开关.pdf
散热器翅片的冲片装置.pdf
可拆式偏心加强撑.pdf
农业种植用可调节式农业种植架.pdf
饮品和冰棒的新型包装袋.pdf
卧式搅拌反应釜.pdf
平板玻璃切割加工系统.pdf
器件复用的射频收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pdf
基于单片FPGA的PET正弦图数据压缩存储方法、系统及设备.pdf
风机轴承剩余有效寿命优化方法、设备及介质.pdf
远程控制车辆分享解锁方法及系统.pdf
多轴分布式电驱车辆转向控制方法及车辆.pdf
无对照HRD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pdf
人工植入物以及介入系统.pdf
实心分割铝导体高压电缆制备方法.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影动方向计算系统及屈光度估计系统.pdf
热塑性复合工程材料缸盖罩自动校平装置及校平方法.pdf
多尺寸的晶圆传输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包装物品、特别是药物制品的方法.pdf
移动式动力起子扳手操作装置.pdf
从电子器件衬底表面剥离并移除有机涂层材料的方法.pdf
一种低温控制合成片状纳米氧化锌的方法.pdf
喷墨记录设备.pdf
在加工机器中调节幅带张力的方法.pdf
无砂箱的上下铸型的造型装置中的砂芯安装方法及其装置.pdf
锁链夹钳.pdf
多层垫的分离回收方法.pdf
电加热水松纸烫金机.pdf
敞开式注塑机进料装置.pdf
一种立式垃圾连续微波加热低温裂解炉.pdf
可动元件和处理台.pdf
绞吸式挖泥船桥架制作、船上安装工艺.pdf
一种碳化硅超细微粉的内溢流分级方法.pdf
多功能抗渗减缩型混凝土表层强化剂.pdf
轨道板装卸液压悬挂装置.pdf
一种复合层增透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客车热管理系统及其风扇组的控制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