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pdf

上传人:没水****6 文档编号:11385004 上传时间:2021-09-2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58.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档描述:

《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652593.4 (22)申请日 2019.09.30 (73)专利权人 河北中基建业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工业园区 聚良大道北7号 (72)发明人 李俊雷朱雷韩华锋张涛 杨帆王朝阳翟风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03 代理人 朱丽华 (51)Int.Cl. E04G 21/04(2006.01) B61D 1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 (57)。

2、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轨道车, 包括 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轨道轮, 车体上端开 口, 其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 出口处设置有可开 合的闸门, 且出口外侧还设有延长槽。 延长槽为 由三块钢板形成的U型槽, 且U型槽底板呈向下倾 斜设置。 车体的内部腔体底面设置为向出口倾斜 的倾斜板。 倾斜板与车体侧壁之间的夹角呈110- 120 。 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混凝土轨道车的轨道 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的侧壁下部设置混 凝土出口, 并将车体内腔底部设置为倾斜面, 特 别有利于混凝土的倒出, 大大节约人力, 减轻工 人劳动强度。 还通过延长槽的设置, 更利于混凝 土直接流入待浇筑的墙体内部,。

3、 节约混凝土传递 步骤。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能大大提 高混凝土浇筑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1229566 U 2020.08.11 CN 211229566 U 1.一种混凝土轨道车, 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轨道轮, 所述车 体的上端开口, 所述车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 所述出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闸门, 且所述 出口外侧还设置有延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轨道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闸门包括门板和设置在所述 门板两侧的挡板, 以及带动所述门板上下启闭的动力机构, 所述挡板一端固定在所述车体 侧壁上, 另一端与所述。

4、车体侧壁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门板侧部设置在所述间隙中且在所述 动力机构带动下沿所述间隙滑动, 实现所述出口的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轨道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接杆和杠 杆,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门板上端活动连接, 其另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 述杠杆的中部与所述车体侧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则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在外力作用下能实 现对所述门板的升高与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轨道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两侧的车体侧壁上还固 定两个加强板, 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加强板上, 所述杠杆中部的销轴固定在所述加 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

5、凝土轨道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槽为由三块钢板形成的 U型槽, 所述U型槽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出口两侧和底部的车体侧壁上, 且所述U型槽的底板呈 向下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轨道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的内部腔体 底面为向所述出口倾斜的倾斜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轨道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板与所述车体侧壁之间 的夹角呈110-120 。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轨道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倾 斜板包括由两个长方体短边向下倾斜的两个第一倾斜板和由一个长方体长边向下倾斜的 第二倾斜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轨。

6、道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的长方体短边上端设有 推手, 所述车体的上端边缘均设有圆钢护边。 10.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轨道车的轨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轨道系统包括与所述轨道轮相配合的导轨、 跑道板和用于将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跑道板 上的导轨固定件, 所述轨道轮采用V型轮, 所述导轨采用与所述V型轮角度匹配的角钢, 所述导轨固定件 的上表面具有两条平行的沟槽, 所述角钢倒扣在所述沟槽中, 所述导轨固定件通过螺钉固 定在所述跑道板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29566 U 2 一种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

7、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化的建筑施工领域经常要用到混凝土浇筑步骤, 对于大型建筑施工现场, 如 大型或超大型冷塔筒施工过程中, 由于超大型冷塔筒总高度能达210m, 共份138节。 其中第1 节至低9节可以直接采用混凝土泵车对冷塔筒壁进行浇筑, 而第10节值第138节, 共及129节 是需要使用混凝土小车进行混凝土的运输, 然后进行浇筑。 0003 现有的普通混凝土小车容量为0.1m3, 要完成该超大型冷塔筒壁的施工, 平均每节 需要混凝土量168m3, 则最少需要1680次运输, 并需配合人工24人, 浇筑时间大10小时左右, 工作量大, 效率。

8、低, 严重影响施工速度。 0004 由此可见, 上述现有的普通混凝土小车显然不能满足需求, 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 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 使其简单方便的完成混凝土浇筑, 并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成为当 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轨道车, 使其简单方便的完成混 凝土浇筑, 并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从而克服现有的普通混凝土小车的不足。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轨道车, 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 述车体底部的轨道轮, 所述车体的上端开口, 所述车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 所述出口处 设置有可开合的闸门, 且所述出口。

9、外侧还设置有延长槽。 0007 进一步改进, 所述闸门包括门板和设置在所述门板两侧的挡板, 以及带动所述门 板上下启闭的动力机构, 所述挡板一端固定在所述车体侧壁上, 另一端与所述车体侧壁之 间形成间隙, 所述门板侧部设置在所述间隙中且在所述动力机构带动下沿所述间隙滑动, 实现所述出口的启闭。 0008 进一步改进,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接杆和杠杆,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门板上 端活动连接, 其另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杠杆的中部与所述车体侧壁通过 销轴转动连接, 则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在外力作用下能实现对所述门板的升高与下降。 0009 进一步改进, 所述出口两侧的车体侧壁上还固定两。

10、个加强板, 所述挡板的一端固 定在所述加强板上, 所述杠杆中部的销轴固定在所述加强板上。 0010 进一步改进, 所述延长槽为由三块钢板形成的U型槽, 所述U型槽的一端固定在所 述出口两侧和底部的车体侧壁上, 且所述U型槽的底板呈向下倾斜设置。 0011 进一步改进, 所述车体的内部腔体底面为向所述出口倾斜的倾斜板。 0012 进一步改进, 所述倾斜板与所述车体侧壁之间的夹角呈110-120 。 0013 进一步改进, 所述车体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倾斜板包括由两个长方体短边向下倾 斜的两个第一倾斜板和由一个长方体长边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板。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229566 U 。

11、3 0014 进一步改进, 所述车体的长方体短边上端设有推手, 所述车体的上端边缘均设有 圆钢护边。 001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的混凝土轨道车的轨道系统, 所述轨道系统包括 与所述轨道轮相配合的导轨、 跑道板和用于将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跑道板上的导轨固定 件, 0016 所述轨道轮采用V型轮, 所述导轨采用与所述V型轮角度匹配的角钢, 所述导轨固 定件的上表面具有两条平行的沟槽, 所述角钢倒扣在所述沟槽中, 所述导轨固定件通过螺 钉固定在所述跑道板上。 0017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的侧壁下部设置混凝土出口, 并将车体。

12、内腔底部设置为 倾斜面设置, 特别有利于混凝土的倒出, 不用花费人力将混凝土再从车体上端挖出, 大大节 约人力,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0019 2、 还通过在出口处设置可开合的闸门, 使其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杠杆原理轻松实现 闸门的开启与关闭, 实用性强。 还通过在出口外侧设置延长槽, 且将延长槽的底部设置为向 下倾斜的设置, 形成在闸门打开后延续车体内部的倾斜板, 利于车体内部的混凝土能直接 流入待浇筑的墙体内部, 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节约混凝土传递步骤, 进一步节约时间, 节省 人力, 提高混凝土浇筑效率。 0020 3、 通过设置V型轮和与其配合的轨道系统, 能实现对轨道车的快速移动, 。

13、轻松推进 和拉回, 节约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0021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 段,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轨道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轨道车出口侧的侧视图。 0024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轨道车与导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轨道车的俯视图。 0026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轨道车应用于超大型冷塔筒壁混凝土浇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参照附图1至4所示, 本实。

14、施例混凝土轨道车, 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该车体1底部的 轨道轮2, 该车体1的上端开口, 车体1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 该出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闸 门4, 且出口的外侧还设置有延长槽3。 0029 本实施例中车体1采用长方体结构, 该长方体结构的具体尺寸如: 长边为1.0m, 宽 短边为0.64m, 高度为0.8m。 为了方便混凝土倒出, 本实施例中该车体1的内部腔体底面设置 为向该出口倾斜的倾斜板5。 该倾斜板5包括由两个长方体短边向下倾斜的两个第一倾斜板 和由一个长方体长边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板。 该实施例车体1的斗容量能达到0.352m3, 较 现有普通混凝土小车容量增大3-4倍。 说明书 2。

15、/4 页 4 CN 211229566 U 4 0030 较优实施例为, 该倾斜板5与该车体3侧壁之间的夹角呈110-120 , 这样极利于混 凝土从出口处倒出。 0031 本实施例中该闸门4包括门板42和设置在门板42两侧的挡板41, 以及带动门板42 上下启闭的动力机构。 该挡板41一端固定在该车体1侧壁上, 另一端与该车体1侧壁之间形 成间隙, 该门板42的侧部设置在该间隙中且在该动力机构带动下沿该间隙上下移动, 实现 对该出口的启闭动作。 0032 具体的, 该动力机构采用杠杆原理, 其包括连接杆44和杠杆45, 该连接杆44的一端 与该门板42的上端活动铰接, 其另一端与该杠杆45的。

16、一端活动铰接, 该杠杆45的中部与该 车体1侧壁通过销轴46转动连接, 则该杠杆45的另一端在外力作用下能实现对该门板42的 抬高与下降。 0033 更优实施例为, 该出口两侧的车体1侧壁上还固定两个加强板43。 该挡板41的一端 固定在该加强板43上, 该杠杆中部的销轴46也固定在该加强板43上, 大大提高了该车体的 稳固性和耐用性。 0034 当然, 该可开合的闸门4还可采用其它现有闸门结构, 只要能达到实现对车体出口 的开启与关闭即可。 0035 本实施例中该延长槽3为由三块钢板形成的U型槽, 该U型槽的一端固定在该出口 两侧和底部的车体侧壁上。 该U型槽两侧板的端部还能固定焊接在加强板。

17、43上, 使其与车体 的连接更加稳固耐用。 0036 较优为, 该U型槽的底板呈向下倾斜设置, 其倾斜角度与车体1内部的第二倾斜板 的倾斜角度相同或相近。 这样该延长槽3更利于车体内部混凝土的流出, 使其能直接流入待 浇筑的墙体内部, 节约混凝土传递步骤, 节约时间, 节省人力, 提高混凝土浇筑效率。 0037 还有, 本实施例中该车体1的长方体短边上端设有推手6, 方便施工工人对轨道车 的推拉。 并且, 该车体1的上端边缘均设有圆钢护边7, 加强轨道车顶端的稳固性, 提高使用 寿命。 0038 本实施例中该轨道轮2采用V型轮。 这样与其配套的轨道系统, 包括与该轨道轮2相 配合的导轨8、 跑。

18、道板10和用于将该导轨8固定在该跑道板10上的导轨固定件9。 如附图5和6 所示。 0039 该导轨8采用与该V型轮角度匹配的角钢, 该导轨固定件9的上表面具有两条平行 的沟槽91, 该角钢倒扣在该沟槽91中, 该导轨固定件9通过螺钉固定在该跑道板10上, 该跑 道板10设置在要浇筑墙壁两侧搭建的脚手架11顶端。 0040 当然, 该轨道车的轨道轮和与其配合的轨道系统还可采用其它轨道结构或行进结 构, 目的就是达到该混凝土轨道车的顺利快速移动。 0041 这样在需要对大型冷塔筒壁的第10节及以上节进行混凝土浇筑时, 需要采用混凝 土拖泵配合该实用新型混凝土轨道车进行。 先将该跑道板10固定在冷。

19、塔筒侧壁两侧的脚手 架11上, 然后在跑道板10上固定导轨固定件9, 再将导轨8倒扣在导轨固定件9的两条沟槽91 中, 完成应用该混凝土轨道车的轨道系统。 接着将上述混凝土轨道车放入该轨道系统中, 并 将该轨道车的出口侧靠近待浇筑混凝土的冷塔筒壁, 采用混凝土拖泵向该混凝土轨道车中 注入混凝土, 推动该轨道车沿轨道系统移动, 在需要浇筑混凝土时, 向上开启出口处的闸门 4, 使混凝土从出口中流出并沿延长槽3直接倒入待浇筑混凝土的冷塔筒壁内, 完成一次混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229566 U 5 凝土运输和浇筑。 0042 由于本实施例中该轨道车的单次载砼量为0.3m3以上, 较。

20、现有小车提高3倍多, 并 且由于该混凝土轨道车的倾斜板设置、 出口闸门设置以及延长槽的倾斜设置, 能大大减少 工人的劳动强度, 如平均完成一节超大型冷塔筒侧壁的混凝土浇筑时间只需5小时左右, 工 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 0043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或修饰, 均 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229566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211229566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211229566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211229566 U 9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211229566 U 10 图6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211229566 U 11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混凝土 轨道 系统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3850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