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袋子.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11379707 上传时间:2021-09-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0.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型袋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型袋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型袋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新型袋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袋子.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261351.2 (22)申请日 2019.08.06 (73)专利权人 魏岚 地址 044000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舜都大 道北路Y-4号 (72)发明人 魏岚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224 代理人 刘林 (51)Int.Cl. B65F 1/12(2006.01) B65F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袋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且公开 了一种新型袋子, 包括袋本体和拆封。

2、件, 所述拆 封件与所述袋本体的内表面相连接; 其中, 所述 拆封件包括拆封拉线和拆封薄片, 所述拆封拉线 与所述袋本体的内表面相连接, 所述拆封拉线的 一端与所述拆封薄片相连接。 该新型袋子, 通过 拆封拉线和拆封薄片之间的相互配合, 在倾倒垃 圾时, 通过拆封薄片撕拉拆封拉线, 由于拆封拉 线粘结在储纳袋身的内表面, 撕拉拆封拉线使得 储纳袋身与拆封拉线相接触的位置局部受力并 发生破裂, 从而方便将湿垃圾从储纳袋身的内部 倒出, 同时, 撕扯拆封拉线的过程中, 储纳袋身内 的湿垃圾不会与手掌接触, 避免湿垃圾对手掌造 成污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1224909。

3、 U 2020.08.11 CN 211224909 U 1.一种新型袋子, 其特征在于: 包括袋本体(100)和拆封件(200), 所述拆封件(200)与 所述袋本体(100)的内表面相连接; 其中, 所述拆封件(200)包括拆封拉线(201)和拆封薄片(202), 所述拆封拉线(201)与 所述袋本体(100)的内表面相连接, 所述拆封拉线(201)的一端与所述拆封薄片(202)相连 接; 其中, 所述袋本体(100)包括储纳袋身(101), 所述拆封拉线(201)区分为启线端(201a) 和尾线端(201b), 所述尾线端(201b)位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内部, 所述启线端(201。

4、a)穿 过储纳袋身(101)并延伸至储纳袋身(101)的外部, 所述启线端(201a)与所述拆封薄片 (202)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袋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本体(100)包括提手(102), 所 述储纳袋身(101)的顶部与所述提手(102)的底部相固定, 所述拆封拉线(201)粘贴于所述 储纳袋身(101)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袋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封拉线(201)水平设置于所 述储纳袋身(101)的内表面, 所述拆封拉线(201)的长度小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周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袋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封薄片(202。

5、)包括粘结片 (202a)和手持片(202b), 所述粘结片(202a)和所述手持片(202b)相连接, 所述粘结片 (202a)的另一端与所述启线端(201a)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袋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片(202a)区分为常规面 (202a-1)和粘结面(202a-2), 所述粘结面(202a-2)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外表面相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24909 U 2 一种新型袋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新型袋子。 背景技术 0002 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是当前我国所倡行的垃圾处理方式, 垃圾分。

6、类回收便于人们 对不同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同时最大限度的优化垃圾处理方案, 并提高垃圾资源的回收再 利用。 0003 通常, 我们将生活垃圾分为湿垃圾和干垃圾, 湿垃圾和干垃圾在处理过程中要分 开投放, 其中, 湿垃圾又称为厨余垃圾、 有机垃圾, 湿垃圾内部还有大量有机物且易腐败, 在 利用现有垃圾袋倾倒湿垃圾时, 人们需一只手握住垃圾袋的开口处, 另外一只手将垃圾袋 的底部向上抬起, 最终将湿垃圾从垃圾袋的开口处倾倒入垃圾桶内, 垃圾倾倒过程较为不 便, 同时, 这些易腐败的湿垃圾容易沾染到手掌, 从而降低了现有垃圾袋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袋子, 具备便。

7、于倾倒垃圾和避免污染手掌的优点, 解 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在利用现有垃圾袋倾倒湿垃圾时, 人们需一只手握住垃圾袋的开口 处, 另外一只手将垃圾袋的底部向上抬起, 最终将湿垃圾从垃圾袋的开口处倾倒入垃圾桶 内, 垃圾倾倒过程较为不便, 同时, 这些易腐败的湿垃圾容易沾染到手掌, 从而降低了现有 垃圾袋实用性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袋子, 包括袋本体和拆封件, 所述拆封件 与所述袋本体的内表面相连接; 其中, 所述拆封件包括拆封拉线和拆封薄片, 所述拆封拉线 与所述袋本体的内表面相连接, 所述拆封拉线的一端与所述拆封薄片相连接。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袋子。

8、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袋本体包括储纳袋身 和提手, 所述储纳袋身的顶部与所述提手的底部相固定, 所述拆封拉线粘贴于所述储纳袋 身的内表面。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袋子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拆封拉线区分为启线 端和尾线端, 其中, 所述尾线端位于所述储纳袋身的内部, 所述启线端穿过储纳袋身并延伸 至储纳袋身的外部, 所述启线端与所述拆封薄片相固定。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袋子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拆封拉线水平设置于 所述储纳袋身的内表面, 所述拆封拉线的长度小于所述储纳袋身的周长。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袋子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拆封。

9、薄片包括粘结片 和手持片, 所述粘结片和所述手持片相连接, 所述粘结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启线端相连接。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袋子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粘结片区分为常规面 和粘结面, 所述粘结面与所述储纳袋身的外表面相连接。 0011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 1、 该新型袋子使得湿垃圾的倾倒更具简单化, 同时可以避免储纳袋身内部的湿垃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224909 U 3 圾对人们的手掌造成污染。 0013 2、 该新型袋子, 通过拆封拉线和拆封薄片之间的相互配合, 在倾倒垃圾时, 通过拆 封薄片撕拉拆封拉线, 由于拆封拉线粘结在储纳袋身的内表。

10、面, 撕拉拆封拉线使得储纳袋 身与拆封拉线相接触的位置局部受力并发生破裂, 从而方便将湿垃圾从储纳袋身的内部倒 出, 同时, 撕扯拆封拉线的过程中, 储纳袋身内的湿垃圾不会与手掌接触, 避免湿垃圾对手 掌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顶视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 图中: 100-袋本体; 101-储纳袋身; 102-提手; 200-拆封件; 201-拆封拉线; 201a-启 线端; 201b-尾线端; 202-拆封薄片; 202a-粘结片; 202a。

11、-1-常规面; 202a-2-粘结面; 202b-手 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是当前我国所倡行的垃圾处理方式, 垃圾分类回收便于人们 对不同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同时最大限度的优化垃圾处理方案, 并提高垃圾资源的回收再 利用。 0021 通常, 我们将生活垃圾分。

12、为湿垃圾和干垃圾, 湿垃圾和干垃圾在处理过程中要分 开投放, 其中, 湿垃圾又称为厨余垃圾、 有机垃圾, 湿垃圾内部还有大量有机物且易腐败, 在 利用现有垃圾袋倾倒湿垃圾时, 人们需一只手握住垃圾袋的开口处, 另外一只手将垃圾袋 的底部向上抬起, 最终将湿垃圾从垃圾袋的开口处倾倒入垃圾桶内, 垃圾倾倒过程较为不 便, 同时, 这些易腐败的湿垃圾容易沾染到手掌, 从而降低了现有垃圾袋的实用性。 0022 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袋子, 具备便于倾倒垃圾和避免污染手掌的 优点, 在倾倒垃圾时, 通过撕拉拆封拉线使得储纳袋身与拆封拉线相接触的位置局部受力 并发生破裂, 从而方便将湿垃圾从储。

13、纳袋身的内部倒出, 撕扯拆封拉线的过程中, 储纳袋身 内的湿垃圾不会与手掌接触, 避免湿垃圾对手掌造成污染。 0023 实施例1 0024 请参阅图1-4, 一种新型袋子, 包括袋本体100和拆封件200, 所述拆封件200与所述 袋本体100的内表面相连接; 人们在倾倒垃圾时可通过撕拉拆封件200将袋本体100撕开一 个裂口, 湿垃圾即可通过该裂口从袋本体100的内部流入垃圾桶的内部, 这种湿垃圾倾倒方 式区别于传统的湿垃圾倾倒方式, 避免了传统湿垃圾倾倒方式中湿垃圾倾倒不便和湿垃圾 容易污染人们手掌的问题。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224909 U 4 0025 其中, 所述拆。

14、封件200包括拆封拉线201和拆封薄片202, 所述拆封拉线201与所述 袋本体100的内表面相连接, 所述拆封拉线201的一端与所述拆封薄片202相连接。 0026 需说明的是, 所述袋本体100包括储纳袋身101和提手102, 所述储纳袋身101的顶 部与所述提手102的底部相固定, 所述拆封拉线201粘贴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内表面, 倾倒 湿垃圾过程中, 人们通过提手102将储纳袋身101内部的垃圾提送至垃圾桶的正上方, 之后 通过拆封薄片202撕拉拆封拉线201使得储纳袋身101与拆封拉线201相接触的位置局部受 力并发生破裂, 从而方便将湿垃圾从储纳袋身101的内部倒出。 0027。

15、 所述拆封拉线201区分为启线端201a和尾线端201b, 其中, 所述尾线端201b位于所 述储纳袋身101的内部, 所述启线端201a穿过储纳袋身101并延伸至储纳袋身101的外部, 所 述启线端201a与所述拆封薄片202相固定。 0028 优选的, 所述拆封拉线201水平设置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内表面, 所述拆封拉线 201的长度小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周长, 由于拆封拉线201的长度小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 周长, 当利用拆封拉线201撕开储纳袋身101时, 袋身将不会完全被撕成两半, 从而避免撕裂 开来的袋身掉入湿垃圾的垃圾桶内部, 进而避免作为干垃圾的袋身与湿垃圾相混合的情 况。

16、。 0029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在倾倒垃圾时, 通过拆封薄片202撕拉拆封拉线201, 由于 拆封拉线201粘结在储纳袋身101的内表面, 撕拉拆封拉线201使得储纳袋身101与拆封拉线 201相接触的位置局部受力并发生破裂, 从而方便将湿垃圾从储纳袋身101的内部倒出, 同 时, 撕扯拆封拉线201的过程中, 储纳袋身101内的湿垃圾不会与手掌接触, 从而避免湿垃圾 对手掌造成污染。 0030 实施例2 0031 请参阅图1-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 所述拆封薄片202包括粘结片 202a和手持片202b, 所述粘结片202a和所述手持片202b相连接, 所述粘结片202a。

17、的另一端 与所述启线端201a相连接, 所述粘结片202a区分为常规面202a-1和粘结面202a-2, 所述粘 结面202a-2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外表面相连接, 通过粘结片202a和拆封拉线201相互配 合, 可有效减小因拆封拉线201贯穿储纳袋身101而造成的缺口, 避免袋子在盛放垃圾时发 生泄露。 0032 其主体包括袋本体100和拆封件200, 所述拆封件200与所述袋本体100的内表面相 连接; 人们在倾倒垃圾时可通过撕拉拆封件200将袋本体100撕开一个裂口, 湿垃圾即可通 过该裂口从袋本体100的内部流入垃圾桶的内部, 这种湿垃圾倾倒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湿垃 圾倾倒方式, 避免了。

18、传统湿垃圾倾倒方式中湿垃圾倾倒不便和湿垃圾容易污染人们手掌的 问题。 0033 其中, 所述拆封件200包括拆封拉线201和拆封薄片202, 所述拆封拉线201与所述 袋本体100的内表面相连接, 所述拆封拉线201的一端与所述拆封薄片202相连接。 0034 需说明的是, 所述袋本体100包括储纳袋身101和提手102, 所述储纳袋身101的顶 部与所述提手102的底部相固定, 所述拆封拉线201粘贴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内表面, 倾倒 湿垃圾过程中, 人们通过提手102将储纳袋身101内部的垃圾提送至垃圾桶的正上方, 之后 通过拆封薄片202撕拉拆封拉线201使得储纳袋身101与拆封拉线2。

19、01相接触的位置局部受 力并发生破裂, 从而方便将湿垃圾从储纳袋身101的内部倒出。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224909 U 5 0035 所述拆封拉线201区分为启线端201a和尾线端201b, 其中, 所述尾线端201b位于所 述储纳袋身101的内部, 所述启线端201a穿过储纳袋身101并延伸至储纳袋身101的外部, 所 述启线端201a与所述拆封薄片202相固定。 0036 需说明的是, 所述拆封薄片202包括粘结片202a和手持片202b, 所述粘结片202a和 所述手持片202b相连接, 所述粘结片202a的另一端与所述启线端201a相连接, 所述粘结片 202a区分。

20、为常规面202a-1和粘结面202a-2, 所述粘结面202a-2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外表 面相连接。 0037 未撕破储纳袋身101时, 由于拆封拉线201从储纳袋身101的内部延伸至其外部时 会在袋身的外表面留有缺口, 粘结片202a粘接在储纳袋身101的外表面于此同时与其相连 接的拆封拉线201粘结在储纳袋身101的内表面, 两者相互配合, 可有效减小因拆封拉线201 贯穿储纳袋身101而造成的缺口, 避免袋子在盛放垃圾时发生泄露。 0038 优选的, 所述拆封拉线201水平设置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内表面, 所述拆封拉线 201的长度小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周长, 由于拆封拉线201。

21、的长度小于所述储纳袋身101的 周长, 当利用拆封拉线201撕开储纳袋身101时, 袋身将不会完全被撕成两半, 从而避免撕裂 开来的袋身掉入湿垃圾的垃圾桶内部, 进而避免作为干垃圾的袋身与湿垃圾相混合的情 况。 0039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盛放垃圾时, 粘结片202a粘接在储纳袋身101的外表面, 于此同时与其相连接的拆封拉线201粘结在储纳袋身101的内表面, 两者相互配合, 可减小 因拆封拉线201贯穿储纳袋身101而造成的缺口, 避免湿垃圾发生泄露, 需倾倒垃圾时, 通过 拆封薄片202撕拉拆封拉线201, 使得储纳袋身101与拆封拉线201相接触的位置局部受力并 发生破裂, 即可。

22、将湿垃圾从储纳袋身101的内部倒出。 0040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004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224909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1224909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1224909 U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1224909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新型 袋子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型袋子.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37970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