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11360785 上传时间:2021-09-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5.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154573.0 (22)申请日 2019.12.04 (73)专利权人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 三号 (72)发明人 姚裕春袁碧玉刘彬杨正国 袁报 (74)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刘童笛 (51)Int.Cl. E01B 2/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 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

2、了一种硬塑状土质地基既 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包括若干个围护桩, 沿线路纵向间隔设置、 横向对称设置在既有填方 体边坡脚处的硬塑状土质地基内; 土钉墙, 设置 在横向两个相邻所述围护桩之间的开挖边坡土 体中; 槽形体, 设置在横向两个相邻所述围护桩 之间的基坑中, 所述槽形体外侧设置加高竖墙; 轻质混凝土体, 浇筑在所述槽形体内部与既有填 方体边坡之间; 受力板, 设置在所述轻质混凝土 体顶部, 所述受力板一端与所述加高竖墙固定连 接, 所述受力板的顶面与既有填方体顶面平齐。 该帮宽结构有效避免了对既有高速铁路填方体 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211227884 。

3、U 2020.08.11 CN 211227884 U 1.一种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若干个围护桩(1), 沿线路纵向间隔设置、 横向对称设置在既有填方体(02)边坡脚处的 硬塑状土质地基(01)内; 土钉墙(2), 设置在横向两个相邻所述围护桩(1)之间的开挖边坡土体中; 槽形体, 设置在横向两个相邻所述围护桩(1)之间的基坑中, 所述槽形体外侧设置加高 竖墙; 轻质混凝土体(4), 浇筑在所述槽形体内部与既有填方体(02)边坡之间; 受力板(5), 设置在所述轻质混凝土体(4)顶部, 所述受力板(5)一端与所述加高竖墙固 定连接, 所述受力板(5。

4、)的顶面与既有填方体(02)顶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帮宽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力板(5)顶面用于设置轨道结 构。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帮宽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形体包括底板(31)、 内侧竖墙(32)和外侧竖墙(33), 所述内侧竖墙(32)和所述外侧竖墙(33)分别连接于所述底 板(31)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帮宽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竖墙(33)为所述加高竖墙。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227884 U 2 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铁路工程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

5、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 堤力平衡帮宽结构及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高速铁路在我国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大的高速铁路网已经基本建成, 但随着地方 需求的不断增大, 高速铁路支网建设日益增多, 在高速铁路支网建设中, 出现了许多新建设 高速铁路需要与既有高速铁路并行, 甚至需要在既有高速铁路的邻近处修建或需要对既有 高速铁路进行加宽。 0003 高速铁路对变形要求严格,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为毫米级变形控制, 在既有高速铁 路附近增加荷载, 无疑会引起既有高速铁路产生不利变形, 当既有高速铁路为路堤工程时, 这种后期新增的不利变形影响尤其明显, 并成为新建高速铁路能否实施的关键控制点。 实用新。

6、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硬塑状土质地基既 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及构筑方法, 可以有效解决既有高速铁路路堤帮宽变形难控制 的技术难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 包括: 0007 若干个围护桩, 沿线路纵向间隔设置、 横向对称设置在既有填方体边坡脚处的硬 塑状土质地基内; 0008 土钉墙, 设置在横向两个相邻所述围护桩之间的开挖边坡土体中; 0009 槽形体, 设置在横向两个相邻所述围护桩之间的基坑中, 所述槽形体外侧设置加 高竖墙; 0010 轻。

7、质混凝土体, 浇筑在所述槽形体内部与既有填方体边坡之间; 0011 受力板, 设置在所述轻质混凝土体顶部, 所述受力板一端与所述加高竖墙固定连 接, 所述受力板的顶面与既有填方体顶面平齐。 0012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 在既 有高铁附近开挖基坑, 通过设置所述轻质混凝土体结构达到新建帮宽路基重量与原地基土 重量平衡原理, 避免了帮宽路基对既有高铁的影响; 所述围护桩用以抵抗基坑开挖土压力, 采用全套管钻机钻进施工对既有高铁影响小, 基坑采用小分层施工并配以横向钢支撑, 可 以有效控制基坑开挖时所述围护桩产生大的水平变形影响既有高铁; 所述土钉墙用。

8、以加固 所述围护桩之间的土体; 所述槽形体用以保护所述轻质混凝土体, 提高其耐久性, 并作为施 工模板, 帮宽路基外侧的竖墙加高并结构设计加强, 与所述受力板固定连接, 当所述受力板 受力不均时, 为其提供有效拉力, 从而减小对既有高铁边坡的受力; 所述轻质混凝土体重量 轻、 强度大, 可以减小对地基重力, 从而不会对既有高铁地基产生附加应力, 同时作为所述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1227884 U 3 受力板的承载基础; 钢筋混凝土所述受力板使轨道结构受力均匀, 增强所述轻质混凝土体 的抗冲击能力; 该帮宽结构有效避免了对既有高速铁路填方体的影响。 0013 优选地, 所述受力板。

9、顶面用于设置轨道结构。 0014 优选地, 所述槽形体包括底板、 内侧竖墙和外侧竖墙, 所述内侧竖墙和所述外侧竖 墙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端。 0015 优选地, 所述外侧竖墙为所述加高竖墙。 001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 平衡帮宽结构的构筑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7 A、 在既有高铁路堤边坡坡脚施工所述围护桩; 0018 B、 待所述围护桩达到强度要求后, 分层开挖所述围护桩之间的第一层土质基坑; 0019 C、 在第一层土质基坑开挖边坡处施工所述土钉墙; 0020 D、 在对称开挖的所述围护桩之间设置横向钢支撑, 再次循环开挖时循环设。

10、置所述 横向钢支撑; 0021 E、 在所述土钉墙达到强度要求后, 分层开挖所述围护桩间的第二层土质基坑; 0022 F、 在第二层土质基坑开挖边坡处施工所述土钉墙; 0023 G、 重复步骤C至步骤F直至开挖到基坑底部; 0024 H、 施工所述槽形体的钢筋混凝土; 0025 I、 施工所述槽形体内侧的所述轻质混凝土体, 所述槽形体的所述加高竖墙顶部预 留出露钢筋; 0026 J、 待所述轻质混凝土体达到强度要求后, 施工所述受力板钢筋混凝土, 所述受力 板的钢筋与所述加高竖墙顶部的出露钢筋固定连接。 0027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的构 筑方法, 。

11、在既有高铁附近开挖基坑, 通过设置所述轻质混凝土体结构达到新建帮宽路基重 量与原地基土重量平衡原理, 避免了帮宽路基对既有高铁的影响; 所述围护桩用以抵抗基 坑开挖土压力, 采用全套管钻机钻进施工对既有高铁影响小, 基坑采用小分层施工并配以 横向钢支撑, 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开挖时所述围护桩产生大的水平变形影响既有高铁; 所述 土钉墙用以加固所述围护桩之间的土体; 所述槽形体用以保护所述轻质混凝土体, 提高其 耐久性, 并作为施工模板, 帮宽路基外侧的竖墙加高并结构设计加强, 与所述受力板固定连 接, 当所述受力板受力不均时, 为其提供有效拉力, 从而减小对既有高铁边坡的受力; 所述 轻质混凝土体。

12、重量轻、 强度大, 可以减小对地基重力, 从而不会对既有高铁地基产生附加应 力, 同时作为所述受力板的承载基础; 钢筋混凝土所述受力板使轨道结构受力均匀, 增强所 述轻质混凝土体的抗冲击能力; 该构筑方法具有变形控制效果好、 施工快速方便、 安全、 经 济可靠和环保等特点, 利于推广应用。 0028 优选地, 所述步骤A中, 采用全套管钻机钻进施工所述围护桩。 0029 优选地, 所述步骤B中, 每层开挖高度不大于1.5m。 0030 优选地, 所述步骤E中, 每层开挖高度不大于1.5m。 0031 优选地, 所述步骤J之后, 施工所述受力板顶面的轨道结构。 0032 综上所述, 由于采用了上。

13、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33 1、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 在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1227884 U 4 既有高铁附近开挖基坑, 通过设置所述轻质混凝土体结构达到新建帮宽路基重量与原地基 土重量平衡原理, 避免了帮宽路基对既有高铁的影响; 所述围护桩用以抵抗基坑开挖土压 力, 采用全套管钻机钻进施工对既有高铁影响小, 基坑采用小分层施工并配以横向钢支撑, 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开挖时所述围护桩产生大的水平变形影响既有高铁; 所述土钉墙用以加 固所述围护桩之间的土体; 所述槽形体用以保护所述轻质混凝土体, 提高其耐久性, 。

14、并作为 施工模板, 帮宽路基外侧的竖墙加高并结构设计加强, 与所述受力板固定连接, 当所述受力 板受力不均时, 为其提供有效拉力, 从而减小对既有高铁边坡的受力; 所述轻质混凝土体重 量轻、 强度大, 可以减小对地基重力, 从而不会对既有高铁地基产生附加应力, 同时作为所 述受力板的承载基础; 钢筋混凝土所述受力板使轨道结构受力均匀, 增强所述轻质混凝土 体的抗冲击能力; 该帮宽结构有效避免了对既有高速铁路填方体的影响; 0034 2、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的 构筑方法, 在既有高铁附近开挖基坑, 通过设置所述轻质混凝土体结构达到新建帮宽路基 重量与。

15、原地基土重量平衡原理, 避免了帮宽路基对既有高铁的影响; 所述围护桩用以抵抗 基坑开挖土压力, 采用全套管钻机钻进施工对既有高铁影响小, 基坑采用小分层施工并配 以横向钢支撑, 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开挖时所述围护桩产生大的水平变形影响既有高铁; 所 述土钉墙用以加固所述围护桩之间的土体; 所述槽形体用以保护所述轻质混凝土体, 提高 其耐久性, 并作为施工模板, 帮宽路基外侧的竖墙加高并结构设计加强, 与所述受力板固定 连接, 当所述受力板受力不均时, 为其提供有效拉力, 从而减小对既有高铁边坡的受力; 所 述轻质混凝土体重量轻、 强度大, 可以减小对地基重力, 从而不会对既有高铁地基产生附加 应力。

16、, 同时作为所述受力板的承载基础; 钢筋混凝土所述受力板使轨道结构受力均匀, 增强 所述轻质混凝土体的抗冲击能力; 该构筑方法具有变形控制效果好、 施工快速方便、 安全、 经济可靠和环保等特点, 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的示意 图。 0036 图标: 01-硬塑状土质地基, 02-既有填方体, 1-围护桩, 2-土钉墙, 31-底板, 32-内 侧竖墙, 33-外侧竖墙, 4-轻质混凝土体, 5-受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3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

17、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9 实施例1 0040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 构, 包括: 0041 若干个围护桩1, 沿线路纵向间隔设置、 横向对称设置在既有填方体02边坡脚处的 硬塑状土质地基01内;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1227884 U 5 0042 土钉墙2, 设置在横向两个相邻所述围护桩1之间的开挖边坡土体中; 0043 钢筋混凝土槽形体, 设置在横向两个相邻所述围护桩1之间的基坑。

18、中, 所述槽形体 外侧设置加高竖墙; 具体地, 所述槽形体包括底板31、 内侧竖墙32和外侧竖墙33, 所述内侧 竖墙32和所述外侧竖墙33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31的两端, 所述外侧竖墙33为所述加高竖 墙; 0044 轻质混凝土体4, 浇筑在所述槽形体内部与既有填方体02边坡之间; 0045 钢筋混凝土受力板5, 设置在所述轻质混凝土体4顶部, 所述受力板5一端与所述加 高竖墙固定连接, 所述受力板5的顶面与既有填方体02顶面平齐; 0046 轨道结构, 用于设置在所述受力板5顶面。 0047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 在既 有高铁附近开挖基坑, 通过。

19、设置所述轻质混凝土体4结构达到新建帮宽路基重量与原地基 土重量平衡原理, 避免了帮宽路基对既有高铁的影响; 所述围护桩1用以抵抗基坑开挖土压 力, 采用全套管钻机钻进施工对既有高铁影响小, 基坑采用小分层施工并配以横向钢支撑, 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开挖时所述围护桩1产生大的水平变形影响既有高铁; 所述土钉墙2用以 加固所述围护桩1之间的土体; 所述槽形体用以保护所述轻质混凝土体4, 提高其耐久性, 并 作为施工模板, 帮宽路基外侧的竖墙加高并结构设计加强, 与所述受力板5固定连接, 当所 述受力板5受力不均时, 为其提供有效拉力, 从而减小对既有高铁边坡的受力; 所述轻质混 凝土体4重量轻、 强度。

20、大, 可以减小对地基重力, 从而不会对既有高铁地基产生附加应力, 同 时作为所述受力板5的承载基础; 钢筋混凝土所述受力板5使轨道结构受力均匀, 增强所述 轻质混凝土体4的抗冲击能力; 该帮宽结构有效避免了对既有高速铁路填方体的影响。 0048 实施例2 0049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 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的构筑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0 A、 在既有高铁路堤边坡坡脚采用全套管钻机钻进施工所述围护桩1; 0051 B、 待所述围护桩1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 分层开挖所述围护桩1之间的第一层土 质基坑, 每层开挖高度不大于1.5m; 00。

21、52 C、 在第一层土质基坑开挖边坡处施工所述土钉墙2; 0053 D、 在对称开挖的所述围护桩1之间设置横向钢支撑, 再次循环开挖高度达到3m时 循环设置所述横向钢支撑; 0054 E、 在所述土钉墙2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 分层开挖所述围护桩1间的第二层土质 基坑, 每层开挖高度不大于1.5m; 0055 F、 在第二层土质基坑开挖边坡处施工所述土钉墙2; 0056 G、 重复步骤C至步骤F直至开挖到基坑底部; 0057 H、 施工所述槽形体的钢筋混凝土; 0058 I、 施工所述槽形体内侧的所述轻质混凝土体4, 所述槽形体的所述加高竖墙顶部 预留出露钢筋; 0059 J、 待所述轻质混凝。

22、土体4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 施工所述受力板5钢筋混凝土, 所述受力板5的钢筋与所述加高竖墙顶部的出露钢筋固定连接; 0060 K、 施工所述受力板5顶面的轨道结构。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1227884 U 6 0061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的构 筑方法, 在既有高铁附近开挖基坑, 通过设置所述轻质混凝土体4结构达到新建帮宽路基重 量与原地基土重量平衡原理, 避免了帮宽路基对既有高铁的影响; 所述围护桩1用以抵抗基 坑开挖土压力, 采用全套管钻机钻进施工对既有高铁影响小, 基坑采用小分层施工并配以 横向钢支撑, 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开挖时所。

23、述围护桩1产生大的水平变形影响既有高铁; 所述 土钉墙2用以加固所述围护桩1之间的土体; 所述槽形体用以保护所述轻质混凝土体4, 提高 其耐久性, 并作为施工模板, 帮宽路基外侧的竖墙加高并结构设计加强, 与所述受力板5固 定连接, 当所述受力板5受力不均时, 为其提供有效拉力, 从而减小对既有高铁边坡的受力; 所述轻质混凝土体4重量轻、 强度大, 可以减小对地基重力, 从而不会对既有高铁地基产生 附加应力, 同时作为所述受力板5的承载基础; 钢筋混凝土所述受力板5使轨道结构受力均 匀, 增强所述轻质混凝土体4的抗冲击能力; 该构筑方法具有变形控制效果好、 施工快速方 便、 安全、 经济可靠和环保等特点, 利于推广应用。 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1227884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8 CN 211227884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硬塑状 土质 地基 既有 铁路 平衡 结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硬塑状土质地基既有高铁路堤力平衡帮宽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36078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