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pdf
《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39514.9 (22)申请日 2019.09.16 (73)专利权人 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9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凤起东 路203号中豪五福天地1号楼18-19层 (72)发明人 钟江波汪晟赵艳华杨立康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代理人 郭小丽 (51)Int.Cl. A01G 9/02(2018.01) A01G 9/08(2006.01) A01G 13/02(2006.01) E02D 17/20(2006。
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滑坡山体生态景 观墙营造机构, 属于种植领域。 它包括能够延伸 入山体内的机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座上铰 接有绿植板, 所述的绿植板能延伸出机座并与倾 斜的山体滑坡相抵, 所述的机座上设有能够驱动 绿植板转动的驱转部件。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绿 植板内装有若干个种植了植物的盆栽, 机座穿过 坡面的易滑落层延伸入山体中, 根据山体坡面的 斜坡角度, 驱动部件使绿植板转动至与山体斜坡 相同角度, 且使绿植板贴着山体的斜坡, 使绿植 板上的盆栽的底部与山体斜坡上的泥土相抵, 随 着植物的生长, 植物。
3、的根部会钻入山体斜坡内, 增加斜坡上的泥土的粘合力, 达到美观的同时增 加山体斜坡的泥土的粘合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1558114 U 2020.09.25 CN 211558114 U 1.一种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包括能够延伸入山体内的机座(10),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机座(10)上铰接有绿植板(11), 所述的绿植板(11)能延伸出机座(10)并与倾 斜的山体滑坡相抵, 所述的机座(10)上设有能够驱动绿植板(11)转动的驱转部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绿植板 (11)上设有若干。
4、个用于放置盆栽的种植槽(13), 若干个种植槽(13)均匀的分布在绿植板 (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种植槽 (13)呈圆形, 且所述的种植槽(13)凹陷并延伸入绿植板(11)内, 所述的种植槽(13)上下端 壁连通有若干个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卡接槽(14), 相邻的卡接槽(14)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座 (10)内设有驱动腔(15), 所述的驱转部件(12)包括能够沿着驱动腔(15)轴向前后往复运动 的驱动板(16), 所述的驱动板(16)的两端端面分别与驱动腔(。
5、15)的端壁相抵, 所述的驱动 板(16)的顶部与绿植板(11)铰接, 所述的绿植板(11)远离驱动板(16)的端部上铰接有活动 杆(17), 当所述的机座(10)延伸入山体内时, 所述的活动杆(17)远离绿植板(11)的端部与 机座(10)远离山体的端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腔 (15)沿着轴向转动贯穿有驱动轴(27), 所述的驱动轴(27)贯穿驱动板(16)且与驱动板(16) 螺纹连接, 所述的驱动轴(27)远离山体的端部延伸出机座(10), 且该端部设有与驱动轴 (27)呈T形放置或十字形放置的转杆(28)。 6.根据权利。
6、要求4所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座 (10)靠近山体的端部呈三角形, 且该三角形的端角与山体对应, 所述的机座(10)内还贯穿 并活动连接有若干根加固杆(19), 所述的加固杆(19)靠近山体的端部为尖端, 所述的加固 杆(19)远离山体的端部延伸出机座(1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活动 杆(17)与机座(10)呈平行放置时, 所述的绿植板(11)延伸入驱动腔(15)内, 且此时的活动 杆(17)呈倾斜状, 所述的活动杆(17)远离山体的端部向上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
7、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腔 (15)上下互通, 且所述的驱动轴(27)的材质为耐腐蚀的塑料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绿植板 (11)靠近山体的端部设有与活动杆(17)铰接的挡板(18), 所述的挡板(18)的厚度大于绿植 板(11)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挡板 (18)的两个侧面为斜面, 所述的挡板(18)的斜面靠近绿植板(11)的端部朝着绿植板(11)的 中心线延伸。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558114 U 2 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技术。
8、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一些易滑坡山体的坡面上, 由于山体易滑坡, 时不时会有落石抛落, 容易造成山 下行走人员受伤, 且在下雨天时, 一些碎石泥土会随着雨水向下流动, 若山体坡面较长较 抖, 易造成泥石流, 因此在此区域不适合有行人经过, 但在一些景区中, 一方面旅客较多, 一 些旅客会误入该区域, 另一方面, 由于易滑坡山体导致该区域不适合观看欣赏, 造成资源浪 费, 但易滑坡山体又不适合在坡面上种植植物。 0003 例如,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岩山体滑坡面综合治理及植被恢复系统专利 申请号: CN20。
9、1721100990.1, 它包括铺设于滑坡后壁上的土工格栅网、 铺设于滑坡面上冲 槽表面的土工布以及沿滑坡面由高到低间隔设置的阻挡篱笆, 所述阻挡篱笆包括固定于地 表的立柱及篱网, 所述篱网由树木枝条密集编织而成并固定于立柱上, 所述阻挡篱笆的前 侧和后侧区域分别构成植物栽植区。 本实用新型构筑成本低, 易于实施; 综合治理效果明 显, 在防止泥石流发生的同时, 能够快速实现滑坡面植被的恢复, 达到生态防护的目的; 并 做到了堵疏结合, 逐级防护, 具有较高的结构可靠性。 但由于山体易滑坡, 植物不易直接种 植在易滑坡山体的斜面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 。
10、提供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包括能够延伸入山体内的机座,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的机座上铰接有绿植板, 所述的绿植板能延伸出机座并与倾斜的山体滑坡相抵, 所 述的机座上设有能够驱动绿植板转动的驱转部件。 0007 在上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中, 还包括上模, 所述的绿植板上设有 若干个用于放置盆栽的种植槽, 若干个种植槽均匀的分布在绿植板上。 0008 在上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中, 所述的种植槽呈圆形, 且所述的种 植槽凹陷并延伸入绿植板内, 所述的种植槽上下端。
11、壁连通有若干个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卡接 槽, 相邻的卡接槽之间具有间隙。 0009 在上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中, 所述的机座内设有驱动腔, 所述的 驱转部件包括能够沿着驱动腔轴向前后往复运动的驱动板, 所述的驱动板的两端端面分别 与驱动腔的端壁相抵, 所述的驱动板的顶部与绿植板铰接, 所述的绿植板远离驱动板的端 部上铰接有活动杆, 当所述的机座延伸入山体内时, 所述的活动杆远离绿植板的端部与机 座远离山体的端部铰接。 0010 在上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中, 所述的驱动腔沿着轴向转动贯穿有 驱动轴, 所述的驱动轴贯穿驱动板且与驱动板螺纹连接, 所述的驱动轴远离山体的端部延 说。
12、明书 1/4 页 3 CN 211558114 U 3 伸出机座, 且该端部设有与驱动轴呈T形放置或十字形放置的转杆。 0011 在上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中, 所述的机座靠近山体的端部呈三角 形, 且该三角形的端角与山体对应, 所述的机座内还贯穿并活动连接有若干根加固杆, 所述 的加固杆靠近山体的端部为尖端, 所述的加固杆远离山体的端部延伸出机座。 0012 在上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中, 当所述的活动杆与机座呈平行放置 时, 所述的绿植板延伸入驱动腔内, 且此时的活动杆呈倾斜状, 所述的活动杆远离山体的端 部向上倾斜。 0013 在上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中,。
13、 所述的驱动腔上下互通, 且所述的 驱动轴的材质为耐腐蚀的塑料材质。 0014 在上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中, 所述的绿植板靠近山体的端部设有 与活动杆铰接的挡板, 所述的挡板的厚度大于绿植板的厚度。 0015 在上述的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中, 所述的挡板的两个侧面为斜面, 所 述的挡板的斜面靠近绿植板的端部朝着绿植板的中心线延伸。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 绿植板内装有若干个种植了植物的盆栽, 机座穿过坡面的易滑落层延伸入山体 中, 根据山体坡面的斜坡角度, 驱动部件使绿植板转动至与山体斜坡相同角度, 且使绿植板 贴着山体的斜坡,。
14、 使绿植板上的盆栽的底部与山体斜坡上的泥土相抵, 随着植物的生长, 植 物的根部会钻入山体斜坡内, 增加斜坡上的泥土的粘合力, 达到美观的同时增加山体斜坡 的泥土的粘合力。 0018 2、 该装置中的挡板能够抵挡滑落的泥土与碎石, 防止山体上的泥土或碎石会向下 滑落压倒破坏植物。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绿植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1 图3是种植槽与卡接槽连接示意图; 0022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示意图。 0023 图中: 机座10、 绿植板11、 驱转部件12、 种植槽13、 卡接槽14、 驱动腔15、 驱动板16、 活动杆17、 挡板1。
15、8、 加固杆19、 驱动轴27、 转杆2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 结合图1所示, 一种易滑坡山体生态景观墙营造机构, 包括能够延伸入山体内的机 座10, 所述的机座10上铰接有绿植板11, 所述的绿植板11能延伸出机座10并与倾斜的山体 滑坡相抵, 所述的机座10上设有能够驱动绿植板11转动的驱转部件12。 0026 在一些易滑坡山体的坡面上, 由于山体易滑坡, 时不时会有落石抛落, 容易造成山 下行走人员受伤, 且在下雨天时, 一些碎石泥土会随着雨水向下流动, 若山体坡面较长较 抖, 易造成泥石流, 因此在此区域不适合。
16、有行人经过, 但在一些景区中, 一方面旅客较多, 一 些旅客会误入该区域, 另一方面, 由于易滑坡山体导致该区域不适合观看欣赏, 造成资源浪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558114 U 4 费, 但易滑坡山体又不适合在坡面上种植植物,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 制造一种能够在易滑 坡山体坡面上种植植物的装置, 一方面能够增加美观, 另一方面能够改善山体的易滑坡状 态, 增加泥土之间的粘合力, 防止山体滑坡。 0027 先将装有植物的盆栽放置在绿植板11上, 接着将机座10插入易滑坡山体中, 该机 座10穿过坡面的易滑落层延伸入山体中, 根据山体坡面的斜坡角度, 驱动部件12工作使绿 植板。
17、11转动至与山体斜坡相同角度, 且使绿植板11贴着山体的斜坡, 使绿植板 11上的盆栽 的底部与山体斜坡上的泥土相抵, 随着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根部会钻入山体斜坡内, 增加斜 坡上的泥土的粘合力, 达到美观的同时增加山体斜坡的泥土的粘合力。 0028 如图2所示, 所述的绿植板11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盆栽的种植槽13, 若干个种植 槽13均匀的分布在绿植板11上。 0029 将种有植物的盆栽放置在种植槽13内, 通过种植槽13的端壁将盆栽卡在种植槽13 内, 盆栽随着绿植板11的转动至盆栽的底部与山体斜坡上的泥土接触。 0030 如图3和图4所示, 所述的种植槽13呈圆形, 且所述的种植槽13。
18、凹陷并延伸入绿植 板11内, 所述的种植槽13上下端壁连通有若干个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卡接槽14, 相邻的卡接 槽14之间具有间隙。 0031 盆栽上设有卡接盘, 卡接盘上设有若干个与卡接槽14一一对应的卡接块, 先将卡 接块放入对应的卡接槽14内, 转动盆栽, 使卡接块转入种植槽13内, 从而通过卡住卡接块的 方式卡住盆栽, 从而固定住盆栽。 0032 所述的机座10内设有驱动腔15, 所述的驱转部件12包括能够沿着驱动腔15轴向前 后往复运动的驱动板16, 所述的驱动板 16的两端端面分别与驱动腔15的端壁相抵, 所述的 驱动板16的顶部与绿植板11铰接, 所述的绿植板11远离驱动板16的端部。
19、上铰接有活动杆 17, 当所述的机座10延伸入山体内时, 所述的活动杆17远离绿植板11的端部与机座10远离 山体的端部铰接。 0033 在初始状态下, 驱动板16位于驱动腔15靠近山体的一端, 使绿植板11呈竖直状态, 当机座10插入山体内时, 在外力的作用下驱动驱动板16沿着驱动腔15并朝着远离山体的方 向移动, 由于驱动板16与绿植板11铰接, 活动杆17的两端分别与机座 10和绿植板11铰接, 且活动杆17长度不变, 随着驱动板16朝着远离山体方向移动, 绿植板11会以与驱动板16的 铰接处为转动中心顺时针转动, 使绿植板11逐渐转动至与山体斜坡角度相同, 最终时绿植 板11与山体斜坡。
20、相抵, 使盆栽的底部与山体斜坡的泥土接触。 0034 所述的驱动腔15沿着轴向转动贯穿有驱动轴27, 所述的驱动轴27贯穿驱动板16且 与驱动板16螺纹连接, 所述的驱动轴 27远离山体的端部延伸出机座10, 且该端部设有与驱 动轴27呈T形放置或十字形放置的转杆28。 0035 当需要驱动驱动板16移动时, 用手握住转杆28, 并转动转杆28, 从而使驱动轴27转 动, 由于使驱动轴27与驱动板16螺接, 从而使驱动板16能够沿着驱动腔15移动并调整绿植 板11 的倾斜角度。 0036 也可以在该实用新型中加装驱动转杆28转动的转动电机, 但在该实施例中, 在放 置该机构时, 只有在调整绿植。
21、板11的角度时需要转动转杆28, 被调整好的机构能够放置在 山体斜坡上很长一段时间, 且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若加装转动电机, 不仅浪费资源, 在长 时间的暴露中, 使转动电机损坏, 造成成本的增加。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558114 U 5 0037 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 转杆28与驱动轴27呈T形放置或十字形放置, 在使用者用手 转动转杆28时, 能够方便使用者使力。 0038 所述的机座10靠近山体的端部呈三角形, 且该三角形的端角与山体对应, 所述的 机座10内还贯穿并活动连接有若干根加固杆 19, 所述的加固杆19靠近山体的端部为尖端, 所述的加固杆19 远离山体的。
22、端部延伸出机座10。 0039 在机座10钻入山体内时, 呈呈三角形的端部能够减小机座 10深入山体中的阻力, 且在机座10深入山体之后, 机座10内的若干个加固杆19在外力的捶打作用下继续钻入山体 内, 增加山体与机座10的牢固程度。 0040 当所述的活动杆17与机座10呈平行放置时, 所述的绿植板 11延伸入驱动腔15内, 且此时的活动杆17呈倾斜状, 所述的活动杆17远离山体的端部向上倾斜。 0041 所述的驱动腔15上下互通, 且所述的驱动轴27的材质为耐腐蚀的塑料材质, 在本 实施例中, 驱动轴27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0042 由于山体内空气舒润, 若驱动轴27采用铁材质, 易生。
23、锈导致驱动轴27与驱动板16 之间的螺纹配合失效。 0043 所述的绿植板11靠近山体的端部设有与活动杆17铰接的挡板18, 所述的挡板18的 厚度大于绿植板11的厚度。 0044 当绿植板11转动至与山体斜坡角度相同且相抵时, 挡板18 呈竖直放置在山体斜 坡上, 由于山体的易滑坡, 山体上的泥土或碎石会向下滑落并会压倒破坏植物, 因此该挡板 18能够抵挡滑落的泥土与碎石。 0045 所述的挡板18的两个侧面为斜面, 所述的挡板18的斜面靠近绿植板11的端部朝着 绿植板11的中心线延伸。 挡板18的斜面具有导向作用, 当碎石与泥土砸落至挡板18上时, 挡 板18的斜面能够使碎石或泥土朝两侧滑。
24、落。 0046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 在初始状态下, 驱动板16位于驱动腔 15靠近山体的一端, 使绿植板11呈竖直状态, 当机座10插入山体内时, 用手握住转杆28, 并转动转杆28, 从而使 驱动轴27转动, 由于使驱动轴27与驱动板16螺接, 从而使驱动板16能够沿着驱动腔15移动, 由于驱动板16与绿植板11铰接, 活动杆17 的两端分别与机座10和绿植板11铰接, 且活动杆 17长度不变, 随着驱动板16朝着远离山体方向移动, 绿植板11会以与驱动板 16的铰接处为 转动中心顺时针转动, 使绿植板11逐渐转动至与山体斜坡角度相同, 最终时绿植板11与山 体斜坡相抵, 使盆栽的底部与山。
25、体斜坡的泥土接触。 0047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48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座10、 绿植板11、 驱转部件12、 种植槽13、 卡接槽14、 驱动 腔15、 驱动板16、 活动杆17、 挡板 18、 加固杆19、 驱动轴27、 转杆28等, 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 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 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 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558114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1558114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1558114 U 8 。
- 内容关键字: 滑坡 山体 生态景观 营造 机构
集成热烟雾激发模块的超低容喷雾机构.pdf
射孔弹用药型罩压制防护装置.pdf
摆动出水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片材送片装置.pdf
园林节水灌溉装置.pdf
液液非均相物料混合装置.pdf
茶叶包装用的称量装置.pdf
新型的托料块的调节结构.pdf
寡核苷酸检测用振荡混合装置.pdf
钢筋弯曲装置.pdf
建筑检测用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pdf
西药剂分类存放装置.pdf
具有辅助支撑结构的绘图尺.pdf
建筑工程基桩检测装置.pdf
水利施工用挖方设备.pdf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结构.pdf
便于布线的智能化弱电箱.pdf
二氧化碳排放用定期采样监测装置.pdf
钢丝网架固定结构.pdf
高精度高压力气体安全阀.pdf
茶叶加工用滚筒干燥装置.pdf
活塞加工用夹持工装.pdf
生活垃圾发酵堆肥处理设备.pdf
刀塔旋转分度摆线马达.pdf
基于自适应周期发现的工业母机加工工件质量预测方法.pdf
烹饪信息的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厚壁球壳内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pdf
电芬顿法预处理水环境微塑料样品的装置.pdf
扩膜后晶圆检查测试一体机及检查方法.pdf
基于量子密码设备的文件系统流加解密方法及系统.pdf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pdf
高收率节能球形石墨深加工设备.pdf
一种基于形状约束的膝关节磁共振图像序列半月板自动提取方法.pdf
一种握笔姿势矫正方法及装置.pdf
指纹识别结构及移动终端.pdf
一种基于TOF3D摄像机的智能跟踪系统.pdf
基于权值相位差的虹膜匹配方法.pdf
图片处理方法和装置.pdf
一种工人作业前安全装备及行为能力检查系统及方法.pdf
智能扫描及朗读文字的方法及其机器人装置.pdf
一种基于密集轨迹的动作识别方法.pdf
一种人脸黑名单监测方法.pdf
一种基于进化欠抽样集成学习的航班延误预警方法.pdf
一种基于SVM的加速度计混合动态模型建立的方法.pdf
一种交通标识识别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深海钻井气侵检测信号处理方法及处理电路.pdf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pdf
一种基于池化多尺度深度卷积特征的车型识别方法.pdf
一种图像物体水平角度校正的方法.pdf
一种基于多层编码结构的遥感图像地形分类方法.pdf
按压式指纹识别器及其制造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