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516846.3 (22)申请日 2019.06.14 (71)申请人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地址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岱河路 599号 (72)发明人 王磊邵先坤曹勇许涛张俊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4115 代理人 张名列金凯 (51)Int.Cl. H01M 4/04(2006.01) H01M 10/0525(201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
2、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 锂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涂胶隔膜和高分子 薄膜, 分别放置于放卷机上, 同时对涂胶隔膜和 高分子薄膜进行放卷、 且涂胶隔膜的涂胶面与高 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相对设置, 涂胶隔膜和高分 子薄膜通过预压对辊机进行展平, 展平后的涂胶 隔膜的涂胶面和高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通过履 带式热压机进行贴合, 对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 进行展平, 最后对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剥 离使附锂膜面贴附于涂胶隔膜上, 将涂胶隔膜上 贴附的附锂膜面与负极极片相贴合并同步进行 电芯制作, 在电芯制作过程中完成负极极片的预 锂。 本发明使用涂胶隔膜完成覆膜工艺, 负极极 片不参与覆膜过程, 从而避。
3、免负极极片变形和表 面涂层脱落的现象。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10176574 A 2019.08.27 CN 110176574 A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 并分别放置于放卷机上, 同时对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 进行放卷、 且涂胶隔膜的涂胶面与高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相对设置, 放卷的涂胶隔膜和高 分子薄膜通过预压对辊机进行展平, 展平后的涂胶隔膜的涂胶面和高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 通过履带式热压机进行贴合, 贴合完成后通过展平对辊机对贴合的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 进行展平, 展平完成后对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
4、膜进行收卷以使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 剥离, 剥离后附锂膜面贴附于涂胶隔膜上, 将涂胶隔膜上贴附的附锂膜面与负极极片相贴 合并同步进行电芯制作, 在电芯制作过程中完成负极极片的预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压对辊机 中对辊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9099%。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压对 辊机的辊面上涂有高硬度铬层或氧化物陶瓷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履带式热压 机的同步履带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的总。
5、厚度的70-90%。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履带式 热压机的压力为300800kg, 温度为4070。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履带式 热压机的同步履带的材质为橡胶、 硅胶及碳纤维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展平对辊机 中对辊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1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胶隔膜和 高分子隔膜在展平对辊机发生剥离时的角度为30-100 。 9.如权利要。
6、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胶隔膜为 单侧涂胶, 所述涂胶采用胶体为PVDF, 所述涂胶隔膜的隔膜厚度为720 m, 所述涂胶形成的 涂胶层厚度为14 m。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176574 A 2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 通过在负极极片表面补锂, 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首效并 改善循环性能, 压延覆膜补锂技术作为负极极片表面补锂的一种手段, 因其工艺简单、 效率 高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学者关注。
7、的热点; 从电池设计方面考虑, 负极极片补锂所需要的锂量 较小, 其对应的锂膜的厚度也就较小, 通常都在10微米以下, 而如此薄的锂膜很难做到连续 成卷的生产; 所述压延覆膜补锂技术分为压延工艺和覆膜工艺, 其中压延工艺中引入高分 子薄膜作为载体, 将一定厚度的锂带通过对辊直接压到高分子薄膜上, 形成厚度较小的锂 膜, 覆膜工艺将附有锂膜的高分子薄膜与负极极片贴合并通过对辊辊压, 将高分子薄膜上 的锂膜转移到负极极片上, 最后将高分子薄膜与负极极片进行剥离, 在此过程中, 高分子薄 膜和负极极片因受到对辊辊压, 负极极片易发生变形, 而且高分子薄膜与负极极片辊压不 彻底, 在发生剥离时, 高分。
8、子薄膜表面易残留锂膜, 且残留的锂膜容易将负极极片表面的涂 层带走, 使涂层发生脱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 题。 0004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 膜, 并分别放置于放卷机上, 同时对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放卷、 且涂胶隔膜的涂胶面 与高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相对设置, 放卷的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通过预压对辊机进行展 平, 展平后的涂胶隔膜的涂胶面和高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通过履带式热压机进行贴合, 贴 合完成后通过展平对。
9、辊机对贴合的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展平, 展平完成后对涂胶隔 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收卷以使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剥离, 剥离后附锂膜面贴附于涂 胶隔膜上, 将涂胶隔膜上贴附的附锂膜面与负极极片相贴合并同步进行电芯制作, 在电芯 制作过程中完成负极极片的预锂。 0006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预压对辊机中对辊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胶隔膜 和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9099。 0007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预压对辊机的辊面上涂有高硬度铬层或氧化物 陶瓷层。 0008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履带式热压机的同步履带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 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70-90。 。
10、0009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履带式热压机的压力为300800kg, 温度为40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0176574 A 3 70。 0010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履带式热压机的同步履带的材质为橡胶、 硅胶 及碳纤维中的一种。 0011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展平对辊机中对辊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胶隔膜 和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100。 0012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涂胶隔膜和高分子隔膜在展平对辊机发生剥离 时的角度为30-100 。 0013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涂胶隔膜为单侧涂胶, 所述涂胶采用胶体为 PVDF, 所述涂胶隔。
11、膜的隔膜厚度为720 m, 所述涂胶形成的涂胶层厚度为14 m。 0014 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用涂胶隔膜完成覆膜工艺, 负极极片不参与覆膜过程, 从而避 免了负极极片变形和表面涂层脱落的现象; 在本发明方法所述履带式热压机的温度范围 内, 涂胶隔膜上的涂胶和锂膜本身之间结合得更加紧密, 使得锂膜更易从高分子薄膜上剥 离下来。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实现本发明的步骤示意图。 0016 图2是采用叠片方式制作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采用卷绕方式制作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其中: 1、 高分子薄膜; 2、 涂胶隔膜; 3、 预压对辊机; 4、 履带式热压机; 41、 同步履带。
12、; 5、 展平对辊机; 6、 负极极片; 7、 正极极片; 8、 锂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说明, 术语 “上”“下”“左”“右”“前”“后” 等指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第二” 等仅用于描述 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 如图1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选取涂胶隔膜2和高分子薄膜1, 所述涂胶隔膜为单侧涂胶, 所述涂胶采用的胶体为 PVDF, 。
13、所述涂胶隔膜的隔膜厚度为720 m, 所述涂胶形成的涂胶层厚度为14 m, 将涂胶 隔膜和高分子薄膜分别放置于放卷机上, 同时对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放卷、 且涂胶 隔膜的涂胶面与高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相对设置, 放卷的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通过预压 对辊机3进行展平, 在此过程中需控制预压对辊之间的间隙宽度, 所述间隙宽度为涂胶隔膜 与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90-99, 在受到预压对辊的压力后, 高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和涂 胶隔膜的涂胶面会初步贴合在一起, 为了确保预压对辊的表面在长期运行后仍具有一定的 光洁度, 在预压对辊的表面涂有高硬度铬层或氧化物陶瓷层; S2、 展平后的涂胶隔膜的涂胶 面和。
14、高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通过履带式热压机4进行贴合, 设置履带式热压机的压力为300 800kg, 控制履带式热压机的同步履带41的温度为40-70, 同时保证同步履带之间的间 隙宽度为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70-90, 由此将高分子薄膜的的附锂膜面与 涂胶隔膜上的涂胶面紧密贴合在一起, 为防止同步履带对涂胶隔膜的表面产生划痕, 同时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0176574 A 4 保证同步履带在长时间高温下运行的稳定性, 同步履带的材质选择为橡胶、 硅胶或碳纤维 中的一种; S3、 贴合完成后通过展平对辊机5对贴合的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展平, 设 置的展平对辊之间的间隙宽度。
15、为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100, 展平完成后对 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收卷以使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剥离, 剥离角度 为30 100 , 锂膜8完全贴附于涂胶隔膜上, 并随着涂胶隔膜完成收卷过程, 此时高分子薄膜也完 成收卷过程、 且可以回收进行重复利用, 最后将涂胶隔膜上贴附的附锂膜面与负极极片相 贴合并同步进行电芯制作, 在电芯制作过程中完成负极极片的预锂。 0021 如图2和图3所示, 在电芯制作过程中, 将涂胶隔膜中带有附锂膜面的一侧与负极 极片6相贴合, 将涂胶隔膜的另一侧与正极极片7相贴合, 采用图2和图3中的叠片和卷绕方 式进行电芯的制作, 电芯制作完成后, 使用夹具。
16、加紧使得涂胶隔膜与正、 负极极片贴合地更 加紧密, 保持夹具夹紧状态静置2448h, 完成电芯制作, 由此可实现在电芯制作过程中完 成对负极极片的预锂, 无需单独进行负极极片的预锂。 0022 实施例1 002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选取涂胶 隔膜和高分子薄膜, 所述涂胶隔膜为单侧涂胶, 所述涂胶采用的胶体为PVDF, 所述涂胶隔膜 的隔膜厚度为7 m, 所述涂胶形成的涂胶层厚度为1 m, 将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分别放置 于放卷机上, 同时对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放卷、 且涂胶隔膜的涂胶面与高分子薄膜 的附锂膜面相对设置, 放卷的涂胶隔膜和。
17、高分子薄膜通过预压对辊机进行展平, 预压对辊 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胶隔膜与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90, 在受到预压对辊的压力后, 高 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和涂胶隔膜的涂胶面初步贴合在一起; S2、 展平后的涂胶隔膜的涂胶 面和高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通过履带式热压机进行贴合, 设置履带式热压机的压力为 800kg, 控制履带式热压机同步履带的温度为50, 同时保证同步履带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 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90, 由此将高分子薄膜的的附锂膜面与涂胶隔膜上的涂 胶面紧密贴合在一起; S3、 贴合完成后通过展平对辊机对贴合的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 行展平, 设置的展平对辊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胶隔膜。
18、和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100, 展平 完成后对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收卷以使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剥离, 剥离角度 为30 , 锂膜完全贴附于涂胶隔膜上, 并随着涂胶隔膜完成收卷过程, 此时高分子薄膜也完 成收卷过程, 最后将将涂胶隔膜上贴附的附锂膜面与负极极片相贴合并同步进行电芯制 作, 在电芯制作过程中完成负极极片的预锂。 0024 定义锂膜残留率为单位长度高分子薄膜上的锂膜残留量与锂膜初始总量的比值, 剥离和收卷完成后, 对高分子薄膜上的锂膜残留率进行检测测量,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裁取 多条长度为一米的无锂膜的高分子薄膜, 测得其平均质量为m0, 裁取多条同样长度剥离前 的附锂膜高。
19、分子薄膜, 测得其平均值为m1, 裁取多条同样长度剥离后的附锂膜高分子薄膜, 测得其平均值为m2, 可以得到锂膜残留率(m2m0)/(m1m0)*100, 检测完成后本实施例1 的锂膜残留率为1.03。 0025 实施例2-实施例10 0026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 改变剥离的角度, 实施例2-实施例10的剥离角度分别对 应10 、 20 、 40 、 50 、 60 、 80 、 100 、 110 、 120 。 完成后, 以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检测锂膜残 留率, 具体数据如下表1。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0176574 A 5 0027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
20、例5 锂膜残留率1.0310.776.380.640.32 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 锂膜残留率0.590.240.783.625.81 0028 由此可知, 在热压机温度相同的情况, 采用相同的步骤, 其剥离角度的不同, 将对 锂膜残留率有较大影响。 0029 实施例11 003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预锂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选取涂胶 隔膜和高分子薄膜, 所述涂胶隔膜为单侧涂胶, 所述涂胶采用的胶体为PVDF, 所述涂胶隔膜 的隔膜厚度为20 m, 所述涂胶形成的涂胶层厚度为4 m, 将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分别放置 于放卷机上, 同时对涂胶隔膜和。
21、高分子薄膜进行放卷、 且涂胶隔膜的涂胶面与高分子薄膜 的附锂膜面相对设置, 放卷的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通过预压对辊机进行展平, 预压对辊 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胶隔膜与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99, 在受到预压对辊的压力后, 高 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和涂胶隔膜的涂胶面初步贴合在一起; S2、 展平后的涂胶隔膜的涂胶 面和高分子薄膜的附锂膜面通过履带式热压机进行贴合, 设置履带式热压机的压力为 300kg, 控制履带式热压机同步履带的温度为70, 同时保证同步履带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 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70, 由此将高分子薄膜的的附锂膜面与涂胶隔膜上的涂 胶面紧密贴合在一起; S3、 贴合完成后通。
22、过展平对辊机对贴合的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 行展平, 设置的展平对辊之间的间隙宽度为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的总厚度的100, 展平 完成后对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收卷以使涂胶隔膜和高分子薄膜进行剥离, 剥离角度 为50 , 锂膜完全贴附于涂胶隔膜上, 并随着涂胶隔膜完成收卷过程, 此时高分子薄膜也完 成收卷过程, 最后将将涂胶隔膜上贴附的附锂膜面与负极极片相贴合并同步进行电芯制 作, 在电芯制作过程中完成负极极片的预锂。 0031 实施例12-实施例15 0032 采用实施例11相同的步骤, 改变热压机的温度, 实施例12-实施例15的热压机温度 分别对应30、 40、 60、 80。 完成后。
23、, 以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检测锂膜残留率, 具体数据 如下表2。 0033 0034 由此可知, 在剥离角度相同的情况, 改变热压机的温度, 将锂膜残留率有较大影 响, 从实施例11-15以及实施例5的数据可知, 较高温度下, 锂膜残留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而在温度高于80后, 过高的温度会影响隔膜和PET膜的性质, 且会影响锂膜的稳定性, 存 在锂金属受热燃烧的风险。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0176574 A 6 003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 本发明用以上具体实施例 进行说明, 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0176574 A 7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1 页 8 CN 110176574 A 8 。
- 内容关键字: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方法
电子债权凭证数据信息安全存储方法.pdf
玄武岩管道弯曲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pdf
板仓感应装置.pdf
软土地基用防渗塑钢板桩.pdf
瓶盖及灌装产品.pdf
汽车仪表饰条总成.pdf
基于光伏顶棚的不停车充电车道.pdf
具有泄漏气体回收功能的甲醛储罐.pdf
自动开蛋机.pdf
高稳定性管道焊接机器人.pdf
陶瓷纤维保温结构.pdf
快速对接的管道连接机构.pdf
自动化磁体振动研磨清洗生产连接线.pdf
土地测绘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测绘支架.pdf
用于监测土壤滑坡的监测球及系统.pdf
自清洗型乳化液过滤器.pdf
按摩垫滚轮导电结构.pdf
铁塔钢材表面防腐涂层的喷涂装置.pdf
高容量低成本层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用匣钵.pdf
集成模块化电源.pdf
精度可控制调节输出装置.pdf
输液杆的集中供电结构.pdf
桥式起重机吊钩.pdf
活塞止转销自动定位安装装置.pdf
超疏水表面减阻测量装置.pdf
电池链接护罩.pdf
城市地下空间拖曳式时频联合电磁探测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区块链的电动自行车智能计时方法及系统.pdf
高精密减速器的磨损检测装置.pdf
T型气密检测装置.pdf
环形钢桁架地面散件拼装高空胎架组装施工工艺.pdf
杂化改性高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一种知识产权服务管理系统.pdf
衣服组合方法及衣服组合终端.pdf
日程提醒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PERT的项目进度跟踪调整方法及系统.pdf
电力营销线上的无纸化业务办理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基于用户银行卡信息的快捷认证支付方法.pdf
一种防止重复支付的方法和装置.pdf
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基于信息的网络支付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行政审批系统.pdf
一种移动视频广告假量识别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会员制金融服务管理系统.pdf
广告发布系统及方法.pdf
面向网络平台的自动推广方法、系统和计算设备.pdf
实时抽奖活动的中奖概率动态配置及抽奖信息处理的装置.pdf
一种多功能会员卡的实现方法.pdf
一种广告投放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通过将用户标签化进行广告投放的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移动应用广告投放的质量评分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