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pdf
《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50653.5 (22)申请日 2019.04.28 (71)申请人 南京岳子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210047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长芦 街道宁六路606号B栋601、 602、 603、 605、 607、 609室 (72)发明人 张子龙肖蓉晖 (51)Int.Cl. B29C 43/02(2006.01) B29C 33/58(2006.01) B29K 7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
2、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步骤: 将模具预热后, 涂覆一 层脱模剂, 将聚酰亚胺粉末加入模具中, 压料, 加 压; 将加压后的模具继续升温加热, 保温保压; 将 模具排气后, 经保温固化后, 脱模, 得到成型的聚 酰亚胺树脂。 本发明的聚酰亚胺的成型工艺简 单, 得到的聚酰亚胺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良; 在聚酰亚胺加入前加入脱模剂, 使得在取出聚酰 亚胺树脂时, 不会因为粘结等问题造成树脂的破 坏; 采用保温保压的方式, 使聚酰亚胺在一定温 度和压力下先流动后成型, 有利于得到平整光滑 的聚酰亚胺树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10181735 A 2019.08.3。
3、0 CN 110181735 A 1.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模具预热后, 涂覆一层脱模剂, 将聚酰亚胺粉末加入模具中, 压料, 加压; (2) 将加压后的模具继续升温加热, 保温保压; (3) 将模具排气后, 经保温固化后, 脱模, 得到成型的聚酰亚胺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其特征是, 所述模具预热温度为 5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其特征是, 所述脱模剂为甲基硅 油或聚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其特征是, 所述升温方式为程序 升温或梯度升温。 。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其特征是, 所述程序升温为5/ min升温到2002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其特征是, 所述梯度升温为采用 升温频率为2/min, 升温到150170, 继续升温采用升温频率为4/min, 升温到200220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其特征是, 所述保温温度为200 220, 所述保压压力为510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其特征是, 所述保温固化时间为 12h。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181735 A 2 一种聚酰亚胺树脂。
5、成型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属于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聚酰亚胺是指分子主链中含有酰亚胺基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近年来聚酰亚胺以 其优异的机械性能、 电性能、 耐辐射性能和耐热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它在航空航 天、 电气、 通讯和汽车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许多聚酰亚胺材料不溶、 不熔, 加工成 型困难,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合成易加工的聚酰亚胺, 进一步制备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扩大应用面是当前聚酰亚胺研究和开发的主要趋势。 0003 现有的聚酰亚胺成型工艺复杂, 得到的成型的聚酰亚胺在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上差 异较大, 。
6、因此, 一种能在保证聚酰亚胺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基础上的成型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 工艺, 得到的聚酰亚胺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良。 0005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模具预热后, 涂覆一层脱模剂, 将聚酰亚胺粉末加入模具中, 压料, 加压; (2) 将加压后的模具继续升温加热, 保温保压; (3) 将模具排气后, 经保温固化后, 脱模, 得到成型的聚酰亚胺树脂。 0006 优选地, 所述模具预热温度为5060。 0007 优选地,。
7、 所述脱模剂为甲基硅油或聚乙烯。 0008 优选地, 所述升温方式为程序升温或梯度升温。 0009 优选地, 所述程序升温为5/min升温到200220。 0010 优选地, 所述梯度升温为采用升温频率为2/min, 升温到150170, 继续升温采 用升温频率为4/min, 升温到200220。 0011 优选地, 所述保温温度为200220, 所述保压压力为510MPa。 0012 优选地, 所述保温固化时间为12h。 0013 综上所述,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的聚酰亚胺的成型工艺简单, 得到的聚酰亚胺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良; (2) 本发明在聚酰亚胺加入前加入脱模剂,。
8、 使得在取出聚酰亚胺树脂时, 不会因为粘结 等问题造成树脂的破坏; (3) 本发明采用保温保压的方式, 使聚酰亚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先流动后成型, 有利 于得到平整光滑的聚酰亚胺树脂。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0181735 A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 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5 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模具预热后, 涂覆一层脱模剂, 将聚酰亚胺粉末加入模具中, 压料, 加压; (2) 将加压后的模具继续升温加热, 保温保压; (3) 将模具排气后, 经。
9、保温固化后, 脱模, 得到成型的聚酰亚胺树脂。 0016 实施例1 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模具预热到50后, 涂覆一层甲基硅油, 将聚酰亚胺粉末加入模具中, 压料, 加 压; (2) 将加压后的模具继续采用程序升温, 程序升温为5/min升温到200, 保温保压, 保温温度为200, 保压压力为5MPa; (3) 将模具排气后, 经保温固化后, 保温固化时间为1h, 脱模, 得到成型的聚酰亚胺树 脂。 0017 得到的聚酰亚胺树脂的各项性能如表1所示。 0018 实施例2 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模具预热到50后, 涂覆一层甲基硅油。
10、, 将聚酰亚胺粉末加入模具中, 压料, 加 压; (2) 将加压后的模具继续采用梯度升温, 梯度升温为采用升温频率为2/min, 升温到 150, 继续升温采用升温频率为4/min, 升温到200, 保温保压, 保温温度为200, 保压 压力为5MPa; (3) 将模具排气后, 经保温固化后, 保温固化时间为1h, 脱模, 得到成型的聚酰亚胺树 脂。 0019 得到的聚酰亚胺树脂的各项性能如表1所示。 0020 实施例3 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模具预热到60后, 涂覆一层甲基硅油, 将聚酰亚胺粉末加入模具中, 压料, 加 压; (2) 将加压后的模具继续采用程序。
11、升温, 程序升温为5/min升温到220, 保温保压, 保温温度为220, 保压压力为10MPa; (3) 将模具排气后, 经保温固化后, 保温固化时间为2h, 脱模, 得到成型的聚酰亚胺树 脂。 0021 得到的聚酰亚胺树脂的各项性能如表1所示。 0022 实施例4 一种聚酰亚胺树脂成型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模具预热到60后, 涂覆一层甲基硅油, 将聚酰亚胺粉末加入模具中, 压料, 加 压;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0181735 A 4 (2) 将加压后的模具继续采用梯度升温, 梯度升温为采用升温频率为2/min, 升温到 170, 继续升温采用升温频率为4/min,。
12、 升温到220, 保温温度为220, 保压压力为 10MPa; (3) 将模具排气后, 经保温固化后, 保温固化时间为2h, 脱模, 得到成型的聚酰亚胺树 脂。 0023 得到的聚酰亚胺树脂的各项性能如表1所示。 0024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在其它反应条件相同时, 改变升温方式, 使得成型后的聚酰亚胺的 拉伸强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均增高, 断裂伸长率减小, 这是因为梯度升温的升 温方式更有利于固化反应程度的增强。 在升温方式一定时, 保温温度和保温压力越高, 成型 后的聚酰亚胺的拉伸强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越高, 断裂伸长率越小, 这是因为 温度和压力的增高使得分子间的反应更彻底。 002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 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0181735 A 5 。
- 内容关键字: 聚酰亚胺 树脂 成型 工艺
能有效保证吸嘴袋质量的焊嘴机.pdf
市政工程用围栏.pdf
高浓度有机废气高效吸收精馏装置.pdf
摆动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绝缘环保气体柜.pdf
用于氧化锌生产用的干燥机.pdf
弹出式卫星相机及分离装置.pdf
汽车充电桩电源线地下自动回收装置.pdf
皮带输送机.pdf
有利于促进SBS效应的布里渊光纤激光器.pdf
PDC钻头装卸辅助器.pdf
手套夹取码沓机构.pdf
吸附滤芯的功能恢复设备.pdf
自动化打磨装置.pdf
防爆型振动电机的加固机构.pdf
茶叶加工的烘干装置.pdf
多功能起重机.pdf
建筑材料单体燃烧性能检测辅助安装的装置.pdf
生态微景观演示用教具.pdf
频域知识继承的遥感基础模型轻量化方法.pdf
精制棉漂白滤水装置.pdf
复合型空壳平衡重消失模模具.pdf
铣口自动检测的全自动双激光打标机.pdf
韧性增强型钴锆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pdf
基于设计校核一体化的紧固连接正向设计方法.pdf
气流疏导件及动力电池.pdf
小模数齿轮精度的视觉检测方法及系统.pdf
2,4,5-三氟苯乙酸的合成方法.pdf
船载油污收集组件及垃圾收集装置.pdf
大豆分级筛选设备.pdf
多轴分布式驱动车辆路面行驶条件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pdf
Java系统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