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用上下料装置.pdf

上传人:七月 文档编号:11284943 上传时间:2021-09-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4.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磨床用上下料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磨床用上下料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磨床用上下料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档描述:

《磨床用上下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磨床用上下料装置.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23329.5 (22)申请日 2019.10.12 (73)专利权人 挚优机器人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富特北路399 号2幢3层376部位 (72)发明人 卞祖鉴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怡恩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1336 代理人 牟俊玲 (51)Int.Cl. B24B 4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磨床用上下料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磨床用上下料装置, 属于 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 。

2、它包括框架和机械手, 框 架上安装有平行设置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 上 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结构相同, 均包括电动滑轨、 载物台、 两个行程开关和两个导轨, 两个导轨的 两端均与框架固定连接, 载物台的底部通过滑块 与两个导轨滑动套接, 电动滑轨的两端均与框架 固定连接, 且电动滑轨与导轨平行设置, 电动滑 轨的移动端与载物台的底部固定连接, 两个行程 开关分别固定连接在框架的两端, 且均与载物台 的侧壁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机构、 下料 机构和机械手的配合, 取代人工在设备上安放和 卸下轴类零件的工作, 实现了磨床上下料的完全 自动化, 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

3、附图1页 CN 211540818 U 2020.09.22 CN 211540818 U 1.磨床用上下料装置, 包括框架 (1) 和机械手 (7)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 (1) 上安装有 平行设置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结构相同, 均包括电动滑轨 (6) 、 载物台、 两个行程开关 (2) 和两个导轨 (3) , 两个所述导轨 (3) 的两端均与框架 (1) 固定 连接, 所述载物台的底部通过滑块 (10) 与两个导轨 (3) 滑动套接, 所述电动滑轨 (6) 的两端 均与框架 (1) 固定连接, 且电动滑轨 (6) 与导轨 (3) 平行设置, 所述电动滑轨 (。

4、6) 的移动端与 载物台的底部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行程开关 (2) 分别固定连接在框架 (1) 的两端, 且均与载 物台的侧壁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用上下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物台包括底板 (9) 和 托盘 (4) , 所述底板 (9) 位于托盘 (4) 的下方, 所述底板 (9) 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均 匀分布的锥形连接柱 (8) , 所述托盘 (4) 套接在多个锥形连接柱 (8) 上, 所述托盘 (4) 的上表 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定位零件的固定座 (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用上下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手 (7) 与框架 (1) 的 一。

5、端固定连接, 且位于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的物料衔接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540818 U 2 磨床用上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用上下料装置, 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 目前在加工轴类零件时已经用 到自动化磨床, 该类磨床虽然能够达到对工件的各种切削需求, 但是磨床的上下料还是通 常需要一个员工在设备旁边将轴类零件放入磨床加工位置, 加工完毕后, 再人工将轴类零 件从设备上卸下, 这样不仅浪费劳动力而且加工效率低下, 制约了加工零件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

6、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磨床用上下料装置, 它解决了磨床使 用人工上下料不仅浪费劳动力而且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磨床用上下料装置, 包括框架和机械手, 所述框架上安装有平行设置的上料机构 和下料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结构相同, 均包括电动滑轨、 载物台、 两个行程开关 和两个导轨, 两个所述导轨的两端均与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载物台的底部通过滑块与两个 导轨滑动套接, 所述电动滑轨的两端均与框架固定连接, 且电动滑轨与导轨平行设置, 所述 电动滑轨的移动端与载物台的底部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行程开关分别固定连接在框架的两。

7、 端, 且均与载物台的侧壁相对应。 0006 作为优选实例, 所述载物台包括底板和托盘, 所述底板位于托盘的下方, 所述底板 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锥形连接柱, 所述托盘套接在多个锥形连接柱 上, 所述托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定位零件的固定座。 0007 作为优选实例, 所述机械手与框架的一端固定连接, 且位于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 的物料衔接处。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机构、 下料机构和机械手的配合, 取代人工在设备上安放和卸下轴类零件的工作, 实现了磨床上下料的完全自动化, 有效地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

8、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1 图中: 框架1、 行程开关2、 导轨3、 托盘4、 固定座5、 电动滑轨6、 机械手7、 锥形连接柱 8、 底板9、 滑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1540818 U 3 合具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3 如图1-2所示, 磨床用上下料装置, 包括框架1和机械手7, 框架1上安装有平行设置 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 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结构相同, 均包括电动滑轨6、 载物台、 两个行 程开关2和两个导轨3, 两个。

9、导轨3的两端均与框架1固定连接, 载物台的底部通过滑块10与 两个导轨3滑动套接, 电动滑轨6的两端均与框架1固定连接, 且电动滑轨6与导轨3平行设 置, 电动滑轨6的移动端与载物台的底部固定连接, 两个行程开关2分别固定连接在框架1的 两端, 且均与载物台的侧壁相对应。 0014 采用上述方案, 通过上料机构、 下料机构和机械手7的配合, 取代人工在设备上安 放和卸下轴类零件的工作, 实现了磨床上下料的完全自动化, 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5 载物台包括底板9和托盘4, 底板9位于托盘4的下方, 底板9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 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锥形连接柱8, 托盘4套接在多个锥形连接柱8上。

10、, 托盘4的上表面固定连 接有多个用于定位零件的固定座5。 0016 采用上述方案, 轴类零件竖直插接在固定座5内, 便于后续机械手7的定位和抓取, 托盘4与底板9之间能够随时分离, 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托盘4, 以适用于不能批次的轴类零 件。 0017 机械手7与框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 且位于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的物料衔接处, 只 需一个机械手7即可完成上料和下料动作, 无需额外安装机械手7。 0018 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整体运行的中控箱, 同时该装置为整套自动化生产工序中 的其中一个部分。 0019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 上料机构中的托盘4上的固定座5中放置好轴类零件, 固定后 轴类零件的。

11、载物台在电动滑轨6的作用下沿着导轨3移动, 直至与一端的行程开关2接触, 行 程开关2发送信号给中控箱, 中控箱控制电动滑轨6停止运行, 此时代表轴类零件已进入机 械手7作业位置, 然后机械手7运行, 根据中控箱预先设定的程序依次抓取固定座5中的轴类 零件放入磨床中进行加工, 加工完毕后, 机械手7再依次将加工好的轴类零件抓取放入下料 机构中的固定座5内, 待到托盘4上的所有固定座5内均放入轴类零件时, 下料机构中的载物 台沿上料时的反方向运行, 直至与行程开关2接触, 原理与上料机构一致。 002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 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 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1540818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11540818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磨床 用上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磨床用上下料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28494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