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及安全控制方法.pdf
《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及安全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及安全控制方法.pdf(2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563182.6 (22)申请日 2019.06.26 (71)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申请人 桂林赛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刘启钢刘光辉孙文桥 (74)专利代理机构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代理人 刘梅芳 (51)Int.Cl. B61L 5/10(2006.01) B61L 1/16(2006.01) E01B 7/02(2006.01) (54。
2、)发明名称 一种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及安全 控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 理系统及安全控制方法, 管理系统包括智能锁装 置和应用管理系统, 智能锁装置与应用管理系统 进行双向数据交换; 智能锁装置接收应用管理系 统的权限设置及信息, 对道岔工作人员的身份进 行识别及检测操作过程; 应用管理系统用于设定 权限设置, 接收智能锁装置传来的信息。 安全控 制方法包括对操作人员进行认证和记录操作信 息的方法, 以及操作动作正误监控、 机车压岔时 锁定道岔扳手、 道岔密贴检测、 机车实际进路方 向正误监控和智能锁设备安全监控方法。 提供了 一个无线组网、 内置电池供。
3、电、 低功耗方案, 建设 和维护成本低, 有效避免非法人员破环、 保证操 作规范性, 安全性高, 便于在非集中区道岔部署 推广。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8页 CN 110203251 A 2019.09.06 CN 110203251 A 1.一种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智能锁装置和应用管理系统, 所述智能锁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应用管理系统连接, 进行双向数据交换; 所述智能锁装置用于接收应用管理系统的权限设置及信息, 对道岔工作人员的身份进 行识别及检测操作过程, 将信息上传到应用管理系统; 所述智能锁装置中的扳手位置感应器用于检测道岔扳手的位置, 其包。
4、括定位、 反位两 个扳手位置感应器; 智能锁装置中的外锁舌用于将道岔扳手锁定在手动立式道岔扳道器的 定位或反位卡槽内, 在用户有操作权限时智能锁装置允许开锁, 智能锁装置将信息上传到 应用管理系统; 所述应用管理系统用于设定权限设置, 接收智能锁装置传来的信息, 对信息进行记录、 处理, 提供记录查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锁装置包括锁具和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MCU以及与MCU电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扳手位置感应器、 锁舌位置 感应器、 身份识别模块和驱动模块; 所述锁具包括设置在锁体外壳内的两套结构相同的锁体, 即第一锁体和第二。
5、锁体, 第 一锁体的外锁舌和扳手档杆对应道岔扳手的定位卡槽槽口, 第二锁体的外锁舌和扳手档杆 对应道岔扳手的反位卡槽槽口; 所述锁体外壳的侧面板设有可供外锁舌外端部伸出的通孔, 以及可供扳手档杆穿过、 不阻碍扳手档杆在水平面方向上活动的长形通孔; 第一锁体的外锁舌将道岔扳手锁定在定位卡槽槽口内或第二锁体的外锁舌将道岔扳 手锁定在反位卡槽槽口内; 每套锁体包括锁舌总成、 扳手档杆总成、 电机、 电机套、 锁销拨杆和锁销, 所述锁舌总成包括外锁舌、 内锁舌、 闭锁弹簧、 开锁弹簧、 棘齿条和齿条座, 所述外锁舌 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可伸出锁体外壳侧面板外的外端部, 另一部分为在锁体外壳内的内 端。
6、部; 所述棘齿条设置在齿条座内, 棘齿条前端的棘齿露出齿条座侧面外, 棘齿条的后端与 齿条座内侧设有棘齿条复位弹簧; 齿条座的后侧挡板往下延伸形成锁舌座后端面, 锁舌座的后端面设有可供外锁舌内端 部伸出的内通孔; 锁舌座和齿条座可在锁体外壳内的滑槽上滑动; 所述内锁舌为一空腔套筒, 内锁舌的一端与锁舌座的后端面靠接, 内锁舌的另一端与 齿条座的前端面平齐, 内锁舌围设在外锁舌的外围, 外锁舌的内端部从锁舌座后端面的内 通孔伸出; 内锁舌的内腔中设有闭锁弹簧, 闭锁弹簧的一端与锁舌座后端面抵接, 另一端与 外锁舌外端部和内端部的连接处抵接; 内锁舌外设有开锁弹簧, 开锁弹簧的一端与锁舌座 后端面。
7、抵接, 另一端与锁体外壳内侧抵接; 所述外锁舌外端部的后端侧设有与锁销前端适配的销孔; 所述锁销呈柱状体形, 锁销与外锁舌呈垂直状态, 锁销前端在锁销弹簧的弹力下可插 入所述外锁舌的销孔中, 使外锁舌无法缩回锁体外壳内从而形成闭锁; 锁销的中部设有拨 块, 锁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拨块后端面、 锁体外壳抵接, 使锁销有向前的弹力; 所述电机套为一不完全圆形块, 电机套套接在电机的转轴上; 权利要求书 1/4 页 2 CN 110203251 A 2 所述锁销拨杆为一可绕其中部支点旋转的条状杆, 所述锁销拨杆的一端与电机套相配 合, 另一端与拨块的前端面靠接, 当电机套转动时, 电机套迫使锁销拨杆的。
8、一端转动, 带动 锁销拨杆的另一端从锁销拨块的前端面向后端方向拨动拨块, 使锁销向后运动, 锁销前端 脱离销孔, 外锁舌外端部在开锁弹簧的作用下缩回锁体外壳内, 形成开锁状态, 道岔扳手可 从卡槽槽口中向上提起; 所述扳手档杆总成包括扳手档杆、 档杆复位扭簧和不完全棘轮; 所述扳手档杆为一条 状杆, 其前端部从锁体外壳侧面板的长形通孔伸出, 扳手档杆的后端部与不完全棘轮连接, 扳手档杆与不完全棘轮呈垂直状水平设置, 并可绕不完全棘轮的轴心支杆旋转, 不完全棘 轮的棘齿与棘齿条的棘齿相啮合, 使扳手档杆在岔道扳手从卡槽槽口外部放下回到定位卡 槽或反位卡槽的过程中被岔道扳手推动时, 扳手档杆从靠近。
9、外锁舌端向远离外锁舌的方向 滑动, 带动不完全棘轮旋转, 带动与不完全棘轮啮合的棘齿条使齿条座和锁舌座向有外锁 舌通孔的侧面板的方向滑动, 使外锁舌前端部从锁体外壳内伸出, 伸出的外锁舌被锁销插 入外锁舌销孔中, 外锁舌被固定住无法缩回锁体外壳内, 形成闭锁状态, 卡槽槽口被伸出的 外锁舌锁定, 道岔扳手被锁在卡槽内不能穿过卡槽槽口向上提起; 所述复位扭簧设置在不完全棘轮的支杆上, 使扳手档杆的初始位置为靠近外锁舌端, 外锁舌前端部缩回锁体外壳内, 呈开锁状态; 所述锁销后端的锁体外壳内设有与锁销后端对应的锁舌位置感应器, 当锁销向后运 动, 锁销前端脱离销孔后, 外锁舌外端部缩回锁体外壳内,。
10、 呈开锁状态, 锁销后端与锁舌位 置感应器接触; 当锁销后端部不与锁舌位置感应器接触时, 锁舌位置感应器向MCU发出闭锁 信号; 所述扳手档杆后端部的锁体外壳内设有扳手位置感应器, 当扳手档杆旋转到处于远离 外锁舌的位置时, 扳手档杆的后端部与扳手位置感应器接触, 扳手位置感应器向MCU发出道 岔扳手放置到位信号; 所述电机通过驱动模块与MCU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轮传感 器, 所述车轮传感器设置在道岔区两侧的轨道上, 用于检测进路和出清的机车轮轴数, 所述 车轮传感器与MCU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
11、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道岔密贴检 测器, 所述道岔密贴检测器设置在与每组道岔的尖轨连接的连杆上, 用于检测基本轨与尖 轨的密贴情况, 所述道岔密贴检测器与MCU电连接。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包括智能卡开锁和/或手持终端开锁方式: 所述智能卡开锁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 系统管理员通过应用管理系统对智能卡进行权限设置, 并下发到智能锁装置; 步骤B, 道岔操作人员刷卡后, 智能锁装置通过读取卡号进行鉴权: 如果没权限则不允 许开锁; 有权限则允许开锁, 进行扳手操作; 步骤C, 开锁成功则上传作业人员、 作业道岔、 作。
12、业时间、 扳手定、 反位位置、 智能锁编号 到应用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开锁失败则上传失败告警; 所述手持终端开锁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权利要求书 2/4 页 3 CN 110203251 A 3 步骤a, 系统管理员通过应用管理系统设置用户权限; 步骤b, 道岔操作人员按下智能锁装置唤醒按键, 智能锁装置向应用管理系统上报接收 准备就绪; 步骤c, 同时道岔操作人员通过手持终端中的APP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验证, 然后手持终 端向应用管理系统发送开锁指令; 步骤d, 应用管理系统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认证: 如果认证不通过, 返回手持终端APP无权 限; 如果认证通过, 且接收到智能锁装置接收准备就绪信息。
13、, 则远程下发开锁指令到智能锁 装置进行开锁; 步骤e, 智能锁装置接到应用管理系统的开锁指令后进行开锁: 开锁成功则上传作业人 员、 作业道岔、 作业时间、 扳手定、 反位位置、 智能锁编号给应用管理系统并进行记录, 开锁 失败则上传失败告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对开/关锁操作进行记录的步骤: 应用管理系统对何人何时何种方式开锁, 何时关锁, 扳动后的道岔扳手定、 反位位置进行记录; 并提供记录查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对智能锁装置设备安全进行监控的步骤: 。
14、智能锁装置作为客户端和应用管理系统建立心跳检测机制, 一旦应用管理系统收不到 智能锁装置数据的时间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 即可判断智能锁装置遭破坏, 系统发出警示; 开关锁异常检测; 当刷卡后, 智能锁装置判断该卡号拥有开锁权限, 智能锁装置给电机 发送信号驱动开锁, 如果锁舌位置感应器没有检测到处于闭锁状态, 则认为锁打开出现故 障, 进行开锁异常告警; 锁成功打开后, 按照操作规范, 应该在打开锁后操作道岔扳手将可 移动轨道尖轨扳到位, 之后需要将变道后道岔扳手所处的另一个锁体关闭, 如果达到系统 设置的时间阈值, 仍然没检测到另一个锁体关闭, 则认为工人操作不符合规范, 进行关锁异 常告警。
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车压岔检测与智能锁装置联动控制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进路方向和出清方向的车轮传感器将检测信息上传智能锁装置; 步骤二, 智能锁装置分别进行进路轮轴和出清轮轴计数, 如果进路轮轴数等于出清轮 轴数, 表示机车完全出清, 反之, 表示机车处于压岔状态; 步骤三, 当智能锁装置判断机车处于压岔状态时, 如果有操作人员进行开锁, 则智能锁 装置不允许锁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实时监测基本轨与尖轨密贴情况的步骤: 道岔密贴检测器将尖。
16、轨和基本轨密贴情况传 输到智能锁装置, 由智能锁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送到应用管理系统进行判断, 如果基 本轨与尖轨两者间的距离超过3mm, 则认定为道岔不密贴, 应用管理系统将发出警示信息到 智能锁装置, 通过声光模块提醒有关人员进行检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包括进路方向播报及钩计划自动比对的步骤: 步骤1, 智能锁装置闭锁后上传道岔扳手所处的定、 反位信息给应用管理系统; 权利要求书 3/4 页 4 CN 110203251 A 4 步骤2, 应用管理系统根据定、 反位信息分析出道岔开通进路方向, 并显示播报出来: 钩 计。
17、划里, 表明了期望道岔扳手所处的位置; 工人操作道岔扳手变道到位后, 智能锁装置上报 实际的道岔扳手定、 反位信息, 将实际的道岔扳手定、 反位信息与之前期望的位置信息比 较, 如果一致即可认为操作正确, 并播报出来; 步骤3, 通过手持终端APP或应用管理系统采集钩计划, 与应用管理系统分析出的道岔 开通进路方向自动比较, 如果不一致则提供预警。 权利要求书 4/4 页 5 CN 110203251 A 5 一种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及安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对铁路技术作业进行管理的技术领域, 涉及非集中区道岔生产安全领 域, 尤其是一种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及安。
18、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铁路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通常在车 站、 编组站大量铺设, 其设备状态及开放方向对铁路行车安全及作业安全至关重要。 0003 目前, 道岔控制分为集中控制和非集中控制两种方式, 对于集中区的道岔操作及 安全监控, 使用计算机联锁系统进行自动化操作和管理, 需要铺设轨道电路、 安装道岔转辙 机; 非集中控制方式是在没有铺设轨道电路的区段, 采用人工扳动的方式对道岔进行操作。 非集中区道岔为数众多, 主要分布在行车量较小的线路、 中间站、 专用线及厂矿内部线路, 由于作业量小、 位置相对偏远、 电气化改造成本过高等特点, 依旧保。
19、留原有手动立式扳道方 式, 以机械挂锁和插销固定的方式保障道岔运行状态和开放方向。 0004 道岔操作人员操作流程是: 1) 打开手动立式道岔扳道器上起落凹卡槽槽口的机械挂锁和插销; 2) 将固定在固定台起落卡槽中的道岔扳手扳从下往上提起, 穿过该起落卡槽到卡槽上 方, 将道岔扳手往另一侧转动到另一个起落卡槽的上方, 这时通过道岔扳手将道岔尖轨扳 往另一侧, 进行变道, 然后再将道岔扳手从另一个起落卡槽的上方放下, 从上到下穿过该卡 槽停放在卡槽内; 3) 将上述另一个起落卡槽的插销拴上关闭锁, 将道岔扳手锁定在另一个起落卡槽内, 操作完成。 0005 非集中区道岔由于没有轨道电路和自动控制设。
20、备, 需调车人员现场扳动道岔、 上 报信息, 这种原始的操作方式, 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道岔长时间处于非控制状态, 道 岔开通方向、 道岔锁闭状态、 道岔密贴情况等均无法掌控; 二是存在社会人员破坏、 人为操 作失误的情况, 难以进行有效监管。 其实质是道岔状态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目前人工道岔的 安全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隐患: A.机械挂锁过于简单, 很容易被破环, 导致道岔扳手被非法人员操作; B.由于是人工操作, 且多人拥有机械钥匙, 无法识别操作人员的身份和权限, 以及判断 是否操作规范, 比如没有扳往规定股道, 忘记上插销或忘记关闭锁; C.无法自动对操作进行记录, 出现事故无法分析。
21、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 D.无法确保基本轨与尖轨完全密贴, 比如人工扳手变道不到位, 扳手松动, 轨道间有异 物; E.当岔区被车辆占用时, 不能再扳动道岔, 但是现有机制没法控制; 上述隐患, 很可能 导致脱轨等事故, 直接影响人工道岔的安全性; F.由于人工操作可能扳错方向, 导致与钩计划不一致, 目前除了人工现场核查外没有 其他预防措施。 说明书 1/14 页 6 CN 110203251 A 6 0006 解决非集中区道岔状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从原理上可以分为集中化改造、 采用 物联网技术两种方式。 对非集中区道岔进行集中化改造需要铺设轨道电路、 提供动力电源、 安装道岔转折机、 安装。
22、计算机联锁系统及相关设备, 投入产出比极低。 采用物联网方式, 是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道岔关键部位、 操作动作进行监控, 并通过数据实时上传实现信息对称。 随着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 具备了低成本解决非集中区道岔安全防护的基础。 因此, 以物联 网技术为核心, 集成电子锁、 传感器等装备技术, 研发非集中区道岔安全智能防护系统, 对 于非集中区安全防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0007 例如公开号为CN108099954A、 名称为铁路道岔智能安全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装置 公开的一种铁路道岔的智能安全管理方法, 利用物联网进行铁路道岔的智能安全管理, 在 铁路道岔的移动控制装置内安装铁路岔路远程智能监控终。
23、端, 并通过基于物联网所构成二 级平台对岔路开闭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和管理, 以及通过铁路岔路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信 息提示、 安全警示; 其公开的系统装置包括铁路岔路远程智能监控终端和二级云平台构成; 通过铁路岔路远程智能监控终端和云平台结合进行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管理; 所述的铁路岔 路远程智能监控终端是在铁路道岔控制装置上安装铁路岔路远程智能监控终端, 通过铁路 岔路远程智能监控终端采集铁路道岔实时的位置信息, 经MCU处理, 送铁路岔路远程智能监 控终端内部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通过内部天线发报铁路道岔本身信息, 与外部基站进行通 信, 基站接收到数据之后经分组核心网以及IoT连接管理的物联网平。
24、台, 把智能终端发报上 来的岔道状态数据, 提供给应用服务器以及云平台; 由管理员进行安全系统操控, 进行铁路 道岔的安全管理; 所述的铁路岔路远程智能监控终端包括传感器模块、 岔道开关传感器、 MCU、 通信模块、 电源管理; 传感器模块将铁路道岔的物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ADC接口 和总线接口将铁轨道岔状态等信息保存至MCU, 岔道开关传感器检测铁路道岔位置信息通 过串口传送给MCU, MCU则负责把铁路道岔位置信息和物理数据、 电池电量及内部系统信息 进行软件判断处理, 若判断出有异常或故障, 则通过AT命令/UART接口将判断结果和历史数 据一起发送至通信模块, 由通信模块负责与无。
25、线网络基站进行通信。 0008 这种铁路道岔的智能安全管理方法, 利用物联网对铁路道岔安全进行管理, 该种 铁路道岔安全管理方法可对铁路道岔作业进行智能化的安全管理, 主要有以下特点: 管理 员可以通过本发明系统对铁路道岔实行智能化的安全信息系统管理, 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 患, 防止事故发生, 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可以确定铁路道岔实时位置和安全管理; 可实现建 立其健康监测历史记录和大数据分析判断及管理系统; 对模组 (包括温度、 3D加速度和压力 等数字化传感器, MCU ,通讯芯片, 锂电池电源等) 内部故障及电源不足等进行实时管理。 0009 但这种安全管理控制方法不能对道岔扳手进行操作。
26、人员认证等安全管理控制, 不 能够对道岔区的异常情况如扳手未按计划扳到正确位置、 不密贴、 有机车压岔等情况进行 提前预警, 对于铁路运输管理中心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以及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保证还存 在监管漏洞。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人工道岔安全隐患和计算机联锁系统建设成本高的 问题, 提供一种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及安全控制方法, 这种管理系统功耗低, 可靠 性高, 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低;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非法人员破环和保证员工操作规范, 说明书 2/14 页 7 CN 110203251 A 7 安全性高, 在特定情况下能控制智能锁的开关权限管理, 能自动识别进。
27、路方向是否与钩计 划一致, 能对所有的操作过程和告警信息进行记录, 并提供分析统计和查询, 便于铁路运输 管理中心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以及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保证, 便于在非集中区道岔部署推 广。 0011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 包括智能锁装置和应用管理系统, 所述智能锁装 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应用管理系统连接, 进行双向数据交换; 所述智能锁装置用于接收应用管理系统的权限设置及信息, 对道岔工作人员的身份进 行识别及检测操作过程, 将信息上传到应用管理系统; 所述智能锁装置中的扳手位置感应器用于检测道岔扳手的位置, 其包括定位、 反位两 个扳手位置感应器。
28、; 智能锁装置中的外锁舌用于将道岔扳手锁定在手动立式道岔扳道器的 定位或反位卡槽内, 在用户有操作权限时智能锁装置允许开锁, 智能锁装置将信息上传到 应用管理系统; 所述应用管理系统用于设定权限设置, 接收智能锁装置传来的信息, 对信息进行记录、 处理, 提供记录查询。 0012 所述智能锁装置包括锁具和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MCU以及与MCU电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扳手位置感应器、 锁舌位置 感应器、 身份识别模块和驱动模块; 所述锁具包括设置在锁体外壳内的两套结构相同的锁体, 即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 第 一锁体的外锁舌和扳手档杆对应道岔扳手的定位卡槽槽口, 第二锁体的外锁舌和扳手档杆。
29、 对应道岔扳手的反位卡槽槽口; 所述锁体外壳的侧面板设有可供外锁舌外端部伸出的通孔, 以及可供扳手档杆穿过、 不阻碍扳手档杆在水平面方向上活动的长形通孔; 第一锁体的外锁舌将道岔扳手锁定在定位卡槽槽口内或第二锁体的外锁舌将道岔扳 手锁定在反位卡槽槽口内; 每套锁体包括锁舌总成、 扳手档杆总成、 电机、 电机套、 锁销拨杆和锁销, 所述锁舌总成包括外锁舌、 内锁舌、 闭锁弹簧、 开锁弹簧、 棘齿条和齿条座, 所述外锁舌 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可伸出锁体外壳侧面板外的外端部, 另一部分为在锁体外壳内的内 端部; 所述棘齿条设置在齿条座内, 棘齿条前端的棘齿露出齿条座侧面外, 棘齿条的后端与 齿条座。
30、内侧设有棘齿条复位弹簧; 齿条座的后侧挡板往下延伸形成锁舌座后端面, 锁舌座的后端面设有可供外锁舌内端 部伸出的内通孔; 锁舌座和齿条座可在锁体外壳内的滑槽上滑动; 所述内锁舌为一空腔套筒, 内锁舌的一端与锁舌座的后端面靠接, 内锁舌的另一端与 齿条座的前端面平齐, 内锁舌围设在外锁舌的外围, 外锁舌的内端部从锁舌座后端面的内 通孔伸出; 内锁舌的内腔中设有闭锁弹簧, 闭锁弹簧的一端与锁舌座后端面抵接, 另一端与 外锁舌外端部和内端部的连接处抵接; 内锁舌外设有开锁弹簧, 开锁弹簧的一端与锁舌座 后端面抵接, 另一端与锁体外壳内侧抵接; 所述外锁舌外端部的后端侧设有与锁销前端适配的销孔; 说明。
31、书 3/14 页 8 CN 110203251 A 8 所述锁销呈柱状体形, 锁销与外锁舌呈垂直状态, 锁销前端在锁销弹簧的弹力下可插 入所述外锁舌的销孔中, 使外锁舌无法缩回锁体外壳内从而形成闭锁; 锁销的中部设有拨 块, 锁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拨块后端面、 锁体外壳抵接, 使锁销有向前的弹力; 所述电机套为一不完全圆形块, 电机套套接在电机的转轴上; 所述锁销拨杆为一可绕其中部支点旋转的条状杆, 所述锁销拨杆的一端与电机套相配 合, 另一端与拨块的前端面靠接, 当电机套转动时, 电机套迫使锁销拨杆的一端转动, 带动 锁销拨杆的另一端从锁销拨块的前端面向后端方向拨动拨块, 使锁销向后运动, 锁。
32、销前端 脱离销孔, 外锁舌外端部在开锁弹簧的作用下缩回锁体外壳内, 形成开锁状态, 道岔扳手可 从卡槽槽口中向上提起; 所述扳手档杆总成包括扳手档杆、 档杆复位扭簧和不完全棘轮; 所述扳手档杆为一条 状杆, 其前端部从锁体外壳侧面板的长形通孔伸出, 扳手档杆的后端部与不完全棘轮连接, 扳手档杆与不完全棘轮呈垂直状水平设置, 并可绕不完全棘轮的轴心支杆旋转, 不完全棘 轮的棘齿与棘齿条的棘齿相啮合, 使扳手档杆在岔道扳手从卡槽槽口外部放下回到定位卡 槽或反位卡槽的过程中被岔道扳手推动时, 扳手档杆从靠近外锁舌端向远离外锁舌的方向 滑动, 带动不完全棘轮旋转, 带动与不完全棘轮啮合的棘齿条使齿条座。
33、和锁舌座向有外锁 舌通孔的侧面板的方向滑动, 使外锁舌前端部从锁体外壳内伸出, 伸出的外锁舌被锁销插 入外锁舌销孔中, 外锁舌被固定住无法缩回锁体外壳内, 形成闭锁状态, 卡槽槽口被伸出的 外锁舌锁定, 道岔扳手被锁在卡槽内不能穿过卡槽槽口向上提起; 所述复位扭簧设置在不完全棘轮的支杆上, 使扳手档杆的初始位置为靠近外锁舌端, 外锁舌前端部缩回锁体外壳内, 呈开锁状态; 所述锁销后端的锁体外壳内设有与锁销后端对应的锁舌位置感应器, 当锁销向后运 动, 锁销前端脱离销孔后, 外锁舌外端部缩回锁体外壳内, 呈开锁状态, 锁销后端与锁舌位 置感应器接触; 当锁销后端部不与锁舌位置感应器接触时, 锁舌。
34、位置感应器向MCU发出闭锁 信号; 所述扳手档杆后端部的锁体外壳内设有扳手位置感应器, 当扳手档杆旋转到处于远离 外锁舌的位置时 (闭锁状态) , 扳手档杆的后端部与扳手位置感应器接触, 扳手位置感应器 向MCU发出道岔扳手放置到位信号; 所述电机通过驱动模块与MCU电连接。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棘齿条为两条, 两条棘齿条平行叠置, 棘齿方向相反; 所述不完全棘轮为两个, 两个不完全棘轮平行叠置, 棘齿方向相反; 上层的棘齿条与上层的不完全棘轮相啮合; 下层的棘齿条与下层的不完全棘轮相啮 合。 其中一层不完全棘轮和棘齿条的作用是实现上述的 “扳手档杆从靠近外锁舌端向远离 外锁舌的方向滑动。
35、, 带动不完全棘轮旋转, 带动与不完全棘轮啮合的棘齿条使齿条座和锁 舌座向有外锁舌通孔的侧面板的方向滑动” , 另一层不完全棘轮和棘齿条的作用是防止外 锁舌在闭锁的状况下回退。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扳手位置感应器、 锁舌位置感应器为微动开关。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用于读取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的感应卡识别模 块和/或生物特征识别模块。 0016 进一步地, 包括声光警示模块, 所述声光警示模块与MCU电连接。 说明书 4/14 页 9 CN 110203251 A 9 0017 进一步地, 包括电池, 所述控制装置与电池连接。 0018 进一步地, 包括车轮传感器, 所。
36、述车轮传感器设置在道岔区两侧的轨道上, 用于检 测进路和出清的机车轮轴数, 所述车轮传感器与MCU电连接。 所述车轮传感器为行程开关。 0019 进一步地, 包括道岔密贴检测器, 所述道岔密贴检测器设置在与每组道岔的尖轨 连接的连杆上, 用于检测基本轨与尖轨的密贴情况, 所述道岔密贴检测器与MCU电连接。 0020 进一步地, 设有唤醒按键与MCU电连接。 以便于将MCU从休眠状态唤醒到工作状态。 0021 进一步地, 包括手持终端, 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应用管理系统连接。 0022 智能锁装置的锁体固定在手动立式道岔扳道器上, 与手动立式道岔扳道器上的道 岔扳手固定台叠接, 智能锁。
37、的外锁舌外端部伸出时横向插入道岔扳手起落的卡槽中形成闭 锁状态, 扳手档杆横向插入卡槽中, 并可在水平方向上在卡槽中前后滑动, 道岔扳手被外锁 舌的外端部锁定在定位、 反位两个起落卡槽中的其中一个卡槽内, 道岔扳手位于外锁舌外 端部与扳手档杆之间。 身份识别模块感应到正确的操作人员信息时, MCU通过驱动模块使电 机转动, 同时带动电机套转动, 电机套迫使锁销拨杆的一端转动, 带动锁销拨杆的另一端从 锁销拨块的前端面向后端方向拨动拨块, 使锁销向后运动, 锁销前端脱离销孔, 外锁舌在开 锁弹簧的作用下缩回锁体外壳内, 形成开锁状态, 开锁后外锁舌外端部缩回锁体外壳内, 卡 槽的槽口打开, 人工。
38、手动提起道岔扳手从下到上穿过卡槽, 道岔扳手离开卡槽到该卡槽的 上方, 水平方向旋转道岔扳手完成变道操作, 此时道岔扳手到达另一个卡槽的上方, 再将道 岔扳手从所述另一个卡槽的上方放下, 道岔扳手从上到下穿过所述另一个卡槽, 推动扳手 档杆向卡槽的后方移动, 同时通过不完全棘轮带动外锁舌从锁体外壳内伸出, 将变道后的 道岔扳手锁定在所述另一个卡槽内; 道岔扳手推动扳手档杆到达所述另一个卡槽的底部 时, 扳手位置感应器向MCU发出扳手放置到位信号, 确认道岔扳手完成变道, 不完全棘轮带 动外锁舌从锁体外壳内伸出, 伸出的外锁舌被锁销插入外锁舌销孔中, 外锁舌被固定住无 法缩回锁体外壳内, 形成闭。
39、锁状态, 锁舌位置感应器向MCU发出闭锁信号, 卡槽槽口被伸出 的外锁舌锁定, 道岔扳手被锁在卡槽内不能穿过卡槽槽口向上提起, 这样就将变道后的道 岔扳手锁定在另一个卡槽内; 需要再变道时, 重复上述操作。 0023 在变道操作过程中, 如果MCU接收到同一个锁体的扳手位置感应器发来的道岔扳 手放置到位信号和锁舌位置感应器发来的闭锁信号, 则判断为道岔扳手变道到位, 操作正 确; 其他情况下, 对于同一个锁体, 如果MCU不能同时接收到扳手位置感应器发来的道岔扳 手放置到位信号和锁舌位置感应器发来的闭锁信号, 则判断为变道不到位, 操作不正确, 则 通过声光警示模块发出警示信号, 提醒操作人员。
40、注意排除故障; 同时, MCU通过无线通信模 块将信息传输到远程服务器应用管理系统。 0024 无线通信模块可通过基于物联网等的无线通信方式与远程服务器应用管理系统 无线连接。 0025 本智能锁装置在使用时, 控制装置通过身份识别模块可以对操作人员身份进行识 别, 通过扳手位置感应器、 锁舌位置感应器判断操作人员动作是否规范到位, 并在现场进行 相应的声光警示, 并可以将作业人员、 作业道岔、 作业时间、 扳手定、 反位位置、 智能锁编号 等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给远程服务器进行备案, 提供责任事故认定依据。 0026 本技术方案的智能锁直接叠接在手动立式道岔扳道器的固定台上, 以智能锁装。
41、置 锁定人工道岔扳手替代现有机械挂锁插销装置的锁定功能, 现有的手动立式道岔扳道器不 说明书 5/14 页 10 CN 110203251 A 10 需要进行任何改造, 相对于现有的机械锁插销装置具有身份识别、 操作动作监控、 数据远程 自动备份等优点, 本装置体积小, 安装简单, 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挂锁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 0027 非集中区道岔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 包括智能卡开锁和/或手持终端 开锁方式: 所述智能卡开锁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 系统管理员通过应用管理系统对智能卡进行权限设置, 并下发到智能锁装置; 步骤B, 道岔操作人员刷卡后, 智能锁装置通过读取卡号进行鉴权。
42、: 如果没权限则不允 许开锁; 有权限则允许开锁, 进行扳手操作; 步骤C, 开锁成功则上传作业人员、 作业道岔、 作业时间、 扳手定、 反位位置、 智能锁编号 到应用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开锁失败则上传失败告警; 所述手持终端开锁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 系统管理员通过应用管理系统设置用户权限; 步骤b, 道岔操作人员按下智能锁装置唤醒按键, 智能锁装置向应用管理系统上报接收 准备就绪; 步骤c, 同时道岔操作人员通过手持终端APP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验证, 然后手持终端向 应用管理系统发送开锁指令; 步骤d, 应用管理系统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认证: 如果认证不通过, 返回手持终端APP无权 限;。
43、 如果认证通过, 且接收到智能锁装置接收准备就绪信息, 则远程下发开锁指令到智能锁 装置进行开锁; 步骤e, 智能锁装置接到应用管理系统的开锁指令后进行开锁: 开锁成功则上传作业人 员、 作业道岔、 作业时间、 扳手定、 反位位置、 智能锁编号给应用管理系统并进行记录, 开锁 失败则上传失败告警。 0028 包括应急开锁方法, 当无线网络故障和智能卡读卡故障同时发生时, 采用应急开 锁方法: 通过机械钥匙, 扭动锁销拨杆, 从锁销拨块的前端面向后端方向拨动拨块, 使锁销 向后运动, 锁销前端脱离销孔, 外锁舌外端部在开锁弹簧的作用下缩回锁体外壳内, 形成开 锁状态。 0029 包括对开/关锁操。
44、作进行记录的步骤: 应用管理系统对何人何时何种方式开锁, 何 时关锁, 扳动后的道岔扳手定、 反位位置进行记录; 并提供记录查询, 从而达到对道岔人员 工作规范的检测。 由于可设定第一锁体对应定位卡槽, 第二锁体对应反位卡槽, 因此可通过 第一锁体或第二锁体的扳手位置感应器和锁舌位置感应器所处的状态得知道岔扳手所处 的卡槽位置, 并可得知道岔是处于定位或反位位置。 0030 包括对智能锁装置设备安全进行监控的步骤: 智能锁装置作为客户端和应用管理系统建立心跳检测机制, 一旦应用管理系统收不到 智能锁装置数据的时间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 即可判断智能锁装置遭破坏, 系统发出警示; 开关锁异常检测:。
45、 当刷卡后, 智能锁装置判断该卡号拥有开锁权限, 智能锁装置给驱动 模块发送信号驱动电机开锁, 如果锁舌位置感应器没有检测到处于闭锁状态, 则认为锁打 开出现故障, 进行开锁异常告警; 锁成功打开后, 按照操作规范, 应该在打开锁后操作道岔 扳手将可移动轨道尖轨扳到位, 之后需要将变道后道岔扳手所处的另一个锁体关闭, 如果 达到系统设置的时间阈值, 仍然没检测到另一个锁体关闭, 则认为工人操作不符合规范, 进 说明书 6/14 页 11 CN 110203251 A 11 行关锁异常告警。 0031 包括机车压岔检测与智能锁装置联动控制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进路方向和出清方向的车轮。
46、传感器将检测信息上传智能锁装置; 步骤二, 智能锁装置分别进行进路轮轴和出清轮轴计数, 如果进路轮轴数等于出清轮 轴数, 表示机车完全出清, 反之, 表示机车处于压岔状态; 步骤三, 当智能锁装置判断机车处于压岔状态时, 如果有操作人员进行开锁, 则智能锁 装置不允许锁打开: 如果机车处于压岔状态, 智能锁装置进行状态判断, 压岔时, 即使检测 到有刷卡开锁动作, 也不会执行开锁的指令, 从而控制不允许开锁。 0032 包括实时监测基本轨与尖轨密贴情况的步骤: 道岔密贴检测器将基本轨与尖轨密贴情况传输到智能锁装置, 由智能锁装置通过无线 通信模块传送到应用管理系统进行判断, 如果基本轨与尖轨间。
47、的距离超过3mm, 则认定为道 岔不密贴, 应用管理系统将发出警示信息到智能锁装置, 通过声光模块提醒有关人员进行 检查, 从而实现对道岔异常情况实施监控。 0033 包括进路方向播报及钩计划自动比对的步骤: 步骤1, 智能锁装置闭锁后上传道岔扳手所处的定、 反位信息给应用管理系统; 步骤2, 应用管理系统根据定反位信息分析出道岔开通进路方向, 并显示播报出来: 钩 计划里, 表明了期望道岔扳手所处的位置; 工人操作道岔扳手变道到位后, 智能锁装置上报 实际的道岔扳手定反位信息, 将实际的道岔扳手定反位信息与之前期望的位置信息比较, 如果一致即可认为操作正确, 并播报出来; 步骤3, 通过手持。
48、终端APP或通过应用管理系统采集钩计划, 与应用管理系统分析出的 道岔开通进路方向自动比较, 如果不一致则提供预警。 0034 本发明的功能特点及效果: 1、 本系统由应用管理系统、 手持终端APP、 智能锁装置、 车轮传感器和道岔密贴检测器 组成, 应用于非集中区道岔管理; 2、 本系统中, 智能锁装置采用低功耗芯片、 内置电池供电、 通过无线网络如NB-IoT (窄 带物联网,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NB-IoT) 或者LoRa物联网与应用管理系 统进行信息通信, 首次为非集中区道岔管理提供一个无需外部有线信号线和无需外部有线 电源的低成本无线。
49、组网方案; 3、 本系统可同时提供智能卡和/或手持终端APP方式鉴权开锁, 通过智能锁装置读取智 能卡ID或手持终端APP用户名和密码对操作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和权限认证, 只有有权限 的智能卡和APP用户才允许开锁; 4、 本系统通过智能锁装置上的感应器和传感器, 采集工作人员对道岔扳手的操作过程 信息如时间、 智能卡ID、 开锁、 关锁、 扳手最后处的定、 反位位置, 并通过NB-IoT或LoRa网络 将信息传送到应用管理系统进行关联记录; 5、 本系统通过道岔密贴检测器, 检测到信息后由有线方式传送到智能锁装置, 智能锁 装置进行分析判断道岔是否处于密贴状态, 如果不密贴, 通过无线网络向。
50、应用管理系统上 报告警信息; 6、 本系统通过在道岔区两侧的铁轨上安装行程开关作为车轮传感器, 用来检测机车进 路和出清的方向以及轮轴计数信息, 并将信息通过有线传输到智能锁, 智能锁通过信息判 说明书 7/14 页 12 CN 110203251 A 12 断机车是否处于道岔区, 如果是, 则控制在机车没有完全出清前, 不允许智能锁装置通过智 能卡或者APP打开, 同时智能锁装置将进路方向上传应用管理系统; 7、 应用管理系统录根据获得的道岔扳手定、 反位位置分析得出的预计进路方向, 在管 理系统界面进行预计进路信息提示, 通过手持终端APP或应用管理系统获得钩计划, 如果预 计进路方向与购。
- 内容关键字: 集中 道岔 智能化 管理 系统 安全 控制 方法
基于捕获模块验证的载波防错锁方法、装置及数据接收机.pdf
浅层气浮设备.pdf
安全防护装置及冲床.pdf
市电路灯灯杆结构及其LED路灯.pdf
激光复合清洗装置.pdf
具有防撞功能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安装装置.pdf
通讯线缆盘卷装置.pdf
防尘式EVA塑料粒破碎机.pdf
晶圆检测的承载治具.pdf
多级滑杆机构的太阳能板角度调节装置.pdf
新型锚索注浆装置.pdf
便于定长控制的不锈钢激光切割机.pdf
用于输配电线路仿线飞行的激光雷达.pdf
单主梁吊钩门式起重机.pdf
具有防尘功能的振动电机.pdf
矿用单轨式吊载人车.pdf
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污水回用设备.pdf
条装食品装袋机的条装食品组输送机构.pdf
条装食品的堆叠机.pdf
建筑施工振捣装置.pdf
节能型白法沥青烟净化系统.pdf
可调节取样位置的取样器.pdf
管柱筒调节支架机加工定位工装.pdf
高压厚壁球壳外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pdf
电极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pdf
混凝土喷淋养护装置.pdf
地坪研磨机齿轮箱.pdf
智能充电桩用车牌识别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深度相机的矩形托盘孔识别方法及系统.pdf
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pdf
高抗风强度的三角通讯塔结构.pdf
电传改装系统、其安装方法及车辆.pdf
高效率矿热炉烟气保温管.pdf
轻重量混合材料往复筛.pdf
一种孔用嵌入式防转浮动自锁螺母连接组件及连接方法.pdf
船舶用空气能节能机组.pdf
家装卫生间管边地漏处理工艺.pdf
一种预测砂体尖灭的方法和装置.pdf
一种气体管路维护系统.pdf
一种面源污染控制的湖泊缓冲带建设方法.pdf
链接与网页关联的方法和装置.pdf
一种字符输入式的穿戴式眼镜的方法和系统.pdf
分析眼睛的水平角度来控制游戏.pdf
一种全自动软管烫印机及烫印方法.pdf
风道系统及其送风方法、具有该风道系统的调器.pdf
一种含有等高齿弧齿锥齿轮的RV减速器.pdf
一种槐角茶的制备方法.pdf
桥接装置以及桥接装置的省电操作方法.pdf
机械式阻尼气缸.pdf
一种叠加式顺序阀.pdf
照明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