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pdf
《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pdf(1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439575.6 (22)申请日 2019.05.24 (71)申请人 李福龙 地址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梅山镇 竞丰村刺围15号 (72)发明人 李福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 曾嘉仪徐朝荣 (51)Int.Cl. B29C 65/14(2006.01) B08B 1/04(2006.01) F26B 21/00(2006.01) B41J 2/01(2006.01) B41J 3/407(。
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包 括安装步骤、 上色步骤、 喷绘步骤、 清洗步骤、 烘 干步骤与贴合步骤, 在安装步骤中将透明模塑件 呈开口朝上的方式放至在流纹喷涂机的制具进 行固定, 在上色步骤中回转工作台带动透明模塑 件运动至颜料供给装置, 颜料供给装置的颜料喷 头将颜料从透明模塑件的开口喷入, 在喷绘步骤 中回转工作台带动上色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 颜料喷涂装置, 喷涂气缸带动喷头及喷涂制具朝 透明模塑件运动, 直至喷涂制具下端面与透明模 塑件上沿抵接, 该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图案 印制效率高、 成本低且能。
3、够应用于不同材料的产 品, 溢胶量小, 有效避免后期的修边过程, 消耗时 间少。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6页 CN 110216883 A 2019.09.10 CN 110216883 A 1.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步骤: 将透明模塑件呈开口朝上的方式放至在流纹喷涂机的制具进行固定; 上色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透明模塑件运动至颜料供给装置, 颜料供给装置的颜料喷 头将颜料从透明模塑件的开口喷入; 喷绘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上色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颜料喷涂装置, 喷涂气缸带动 喷头及喷涂制具朝透明模塑件运动, 直至喷涂制具下端面与透明模塑件上沿抵接,。
4、 喷头插 入透明模塑件的开口中, 并将高压气体喷至透明模塑件中, 直至透明模塑件中盛装颜料涂 覆透明模塑件内表面, 喷涂气缸带动喷头及喷涂制具远离透明模塑件; 清洗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喷绘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清洗装置, 清洗气缸带动两固 定辊及设置在两固定辊上的清洁棉线朝透明模塑件运动, 直至清洁棉线与透明模塑件边缘 抵接, 旋转马达启动, 以驱动清洁棉线以透明模塑件为中心转动, 直至转动到预设圈数后旋 转马达停止, 清洗气缸带动清洁棉线远离透明模塑件; 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烘干装置, 烘干装置对透明模 塑件吹热风进行烘干; 贴合步骤: 将烘干后的透明模塑件按照。
5、朝向分为上透明模塑件与下透明模塑件, 并分 别固定在送料托盘的上下端面, 送料驱动马达推动送料托盘到预设位置, 上模电缸及下模 电缸推动分别将上模制具及下模制具到吸附工位, 此时, 安装于上模电缸的上模制具将吸 住安装于送料托盘的上端面的上透明模塑件, 安装于下模电缸的下模制具将吸住安装于送 料托盘的下端面的下透明模塑件, 然后, 上模电缸及下模电缸分别推动上模制具以及下模 制具移动至初始工位, 送料驱动马达推动送料托盘退到第一指定位置进行复位, 电热机构 驱动马达推动金属发热片到加工工位, 然后, 上模电缸及下模电缸推动分别将上模制具及 下模制具到吸附工位, 金属发热片发出热辐射, 使得上透。
6、明模塑件及下透明模塑件靠近金 属发热片的一端融化, 电热机构驱动马达推动金属发热片退到第二指定位置进行复位, 上 模电缸以及下模电缸同时推动上模制具及下模制具到达贴合工位, 以使上透明模塑件融化 部分与下透明模塑件融化部分贴合以构成成形件, 上模电缸及下模电缸推动上模制具及下 模制具运动至初始工位, 取出成形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制具上设置与外置真空 泵连通的通孔, 能够吸附固定透明模塑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烘干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第一烘干机构, 第一热。
7、风 机将热风吹向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进行初步烘干; 第二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初步烘干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第二烘干机构, 第二 热风机将热风吹向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进行进一步烘干; 第三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进一步烘干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第三烘干机构, 第 三热风机将热风吹向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进行深度烘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风机、 所述 第二热风机及所述第三热风机吹出的热风温度逐渐升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贴合步骤中金属发热片 的加热温度为30度至900度。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8、 110216883 A 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模制具安装有第一真 空吸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下模制具安装有第二真 空吸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送料托盘的上下端设置 有用于吸附上透明模塑件与下透明模塑件的第三真空吸盘。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216883 A 3 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模塑件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对透明模塑件的加工包括图案印制以及透明模塑件的贴。
9、合。 图案印制即将将 多彩流纹图案印制在透明半圆形或透明不规则形状的模塑件内侧, 其方法大多是采用热转 印或水转印和手工绘制的方式来实现的, 釆用水转印工艺, 制作工艺复杂, 效率低成本高; 而采用热转印工艺对产品材料的限制多。 如tpu材质的产品, 在热转印时, 产品需要在一二 百度的生产线里加热转印, 而在此过程中tpu产品已经发生变型从而无法转印。 0003 而透明模塑件的贴合是指在对透明模塑件进行图案印制后, 将两透明模塑件粘合 形成成形件的过程, 目前透明模塑件的贴合一般利用胶水将两个透明模塑件粘合在一起以 形成空心球体, 或者是通过热熔连接, 即将两个透明模塑件分别抵靠在发热板上,。
10、 待两透明 模塑件与发热板接触面的塑胶熔化再将两透明模塑件粘合, 但是这种粘合方式粘合后, 两 透明模塑件的粘接位置将发生溢胶, 一部分胶体将溢出两透明模塑件粘接后形成的成形件 外部, 另一部分将溢出至成形件内部, 现有针对溢出成形件外部的胶体一般可通过修边除 去, 但对成形件进行修边操作, 耗费时间较长, 且处理后粘接位置将与构成成形件的两透明 模塑件之间存在色差, 影响产品外观, 此外, 溢出至成形件内部的胶体, 凭借现有技术无法 将其除去, 如成形件为透明的, 则人们可以直接看到成形件内部的胶体, 影响产品的视觉效 果, 不利于产品的销售。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
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图 案印制效率高、 成本低且能够应用于不同材料的产品, 溢胶量小, 有效避免后期的修边过 程, 消耗时间少。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7 安装步骤: 将透明模塑件呈开口朝上的方式放至在流纹喷涂机的制具进行固定; 0008 上色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透明模塑件运动至颜料供给装置, 颜料供给装置的颜 料喷头将颜料从透明模塑件的开口喷入; 0009 喷绘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上色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颜料喷涂装置, 喷涂气缸 带动喷头及喷涂制具朝透明模塑件运动, 直至喷涂制具下。
12、端面与透明模塑件上沿抵接, 喷 头插入透明模塑件的开口中, 并将高压气体喷至透明模塑件中, 直至透明模塑件中盛装颜 料涂覆透明模塑件内表面, 喷涂气缸带动喷头及喷涂制具远离透明模塑件; 0010 清洗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喷绘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清洗装置, 清洗气缸带动 两固定辊及设置在两固定辊上的清洁棉线朝透明模塑件运动, 直至清洁棉线与透明模塑件 边缘抵接, 旋转马达启动, 以驱动清洁棉线以透明模塑件为中心转动, 直至转动到预设圈数 说明书 1/9 页 4 CN 110216883 A 4 后旋转马达停止, 清洗气缸带动清洁棉线远离透明模塑件; 0011 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清洗后的。
13、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烘干装置, 烘干装置对透 明模塑件吹热风进行烘干; 0012 贴合步骤: 将烘干后的透明模塑件按照朝向分为上透明模塑件与下透明模塑件, 并分别固定在送料托盘的上下端面, 送料驱动马达推动送料托盘到预设位置, 上模电缸及 下模电缸推动分别将上模制具及下模制具到吸附工位, 此时, 安装于上模电缸的上模制具 将吸住安装于送料托盘的上端面的上透明模塑件, 安装于下模电缸的下模制具将吸住安装 于送料托盘的下端面的下透明模塑件, 然后, 上模电缸及下模电缸分别推动上模制具以及 下模制具移动至初始工位, 送料驱动马达推动送料托盘退到第一指定位置进行复位, 电热 机构驱动马达推动金属发热片到加。
14、工工位, 然后, 上模电缸及下模电缸推动分别将上模制 具及下模制具到吸附工位, 金属发热片发出热辐射, 使得上透明模塑件及下透明模塑件靠 近金属发热片的一端融化, 电热机构驱动马达推动金属发热片退到第二指定位置进行复 位, 上模电缸以及下模电缸同时推动上模制具及下模制具到达贴合工位, 以使上透明模塑 件融化部分与下透明模塑件融化部分贴合以构成成形件, 上模电缸及下模电缸推动上模制 具及下模制具运动至初始工位, 取出成形件。 0013 进一步地, 制具上设置与外置真空泵连通的通孔, 能够吸附固定透明模塑件。 0014 进一步地, 烘干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15 第一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清。
15、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第一烘干机构, 第一 热风机将热风吹向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进行初步烘干; 0016 第二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初步烘干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第二烘干机构, 第二热风机将热风吹向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进行进一步烘干; 0017 第三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带动进一步烘干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第三烘干机 构, 第三热风机将热风吹向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进行深度烘干。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热风机、 所述第二热风机及所述第三热风机吹出的热风温度 逐渐升高。 0019 进一步地, 贴合步骤中金属发热片的加热温度为30度至900度。 0020 进一步地, 上模制具安装有第一真空吸盘。 。
16、0021 进一步地, 下模制具安装有第二真空吸盘。 0022 进一步地, 送料托盘的上下端设置有用于吸附上透明模塑件与下透明模塑件的第 三真空吸盘。 0023 相比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 本申请通过将颜料喷入透明模塑件中, 并利用喷头喷出气流, 以使透明模塑件中 盛放的颜料在高压气流的带动下涂覆透明模塑件内侧形成图案, 无需对透明模塑件进行加 热, 且不受透明模塑件形状的影响, 再配合清洗步骤与烘干步骤对透明模塑件进行后续的 清洗与烘干处理, 工序简单, 工作效率高, 使用方便; 此外, 通过金属发热片产生热辐射的方 式, 对上透明模塑件及下透明模塑件的待粘接面进行加热,。
17、 以使上透明模塑件及下透明模 塑件的待粘接面融化, 而非将金属发热片直接与上透明模塑件及下透明模塑件的待粘接面 直接接触, 有效避免上透明模塑件及下透明模塑件的待粘接面融化过度, 导致粘接时上透 明模塑件及下透明模塑件的待粘接面出现溢胶现象, 同时减少了后期的处理工序。 说明书 2/9 页 5 CN 110216883 A 5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中流纹喷涂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中流纹喷涂机的俯视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中流纹喷涂机。
18、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中热辐射自动粘接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中热辐射自动粘接机的侧视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中热辐射自动粘接机的俯视图。 0032 图中: 10、 回转工作台; 11、 制具; 20、 颜料供给装置; 201、 颜料储存筒; 202、 颜料喷 头; 30、 颜料喷涂装置; 301、 喷涂气缸; 302、 喷头; 303、 喷涂制具; 40、 清洗装置; 401、 清洗气 缸; 402、 安装板; 403、 旋转马达; 404、 第一固定板; 4041、 固定辊;。
19、 4042、 清洁棉线; 405、 第二 固定板; 4051、 棉线筒; 406、 第四固定架; 407、 收线马达; 50、 烘干装置; 511、 第一固定架; 512、 第一热风机; 521、 第二固定架; 522、 第二热风机; 531、 第三固定架; 532、 第三热风机; 1、 送料托盘; 2、 上透明模塑件; 3、 上模电缸; 4、 上模活动板; 5、 上模制具; 6、 下模电缸; 7、 下模 活动板; 8、 下模制具; 9、 送料驱动马达; 16、 电热机构驱动马达; 17、 电热机构; 12、 金属发热 片; 13、 电热导线; 14、 变压器; 15、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 0033 下面, 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 相冲突的前提下, 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 例。 0034 如图1所示, 一种透明模塑件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5 安装步骤: 将透明模塑件呈开口朝上的方式放至在流纹喷涂机的制具11进行固 定; 0036 上色步骤: 回转工作台10带动透明模塑件运动至颜料供给装置20, 颜料供给装置 20的颜料喷头202将颜料从透明模塑件的开口喷入; 0037 喷绘步骤: 回转工作台10带动上色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颜料喷涂装置30, 喷涂 气缸301带动喷头302及喷涂。
21、制具303朝透明模塑件运动, 直至喷涂制具303下端面与透明模 塑件上沿抵接, 喷头302插入透明模塑件的开口中, 并将高压气体喷至透明模塑件中, 直至 透明模塑件中盛装颜料涂覆透明模塑件内表面, 喷涂气缸301带动喷头302及喷涂制具303 远离透明模塑件; 0038 清洗步骤: 回转工作台10带动喷绘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清洗装置40, 清洗气缸 401带动两固定辊4041及设置在两固定辊4041上的清洁棉线4042朝透明模塑件运动, 直至 清洁棉线4042与透明模塑件边缘抵接, 旋转马达403启动, 以驱动清洁棉线4042以透明模塑 件为中心转动, 直至转动到预设圈数后旋转马达403停止,。
22、 清洗气缸401带动清洁棉线4042 远离透明模塑件; 0039 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10带动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烘干装置50, 烘干装置 50对透明模塑件吹热风进行烘干; 0040 贴合步骤: 将烘干后的透明模塑件按照朝向分为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 说明书 3/9 页 6 CN 110216883 A 6 并分别固定在送料托盘1的上下端面, 送料驱动马达推动送料托盘1到预设位置, 上模电缸 及下模电缸推动分别将上模制具5及下模制具8到吸附工位, 此时, 安装于上模电缸的上模 制具将吸住安装于送料托盘1的上端面的上透明模塑件2, 安装于下模电缸的下模制具将吸 住安装于送料托盘1的。
23、下端面的下透明模塑件, 然后, 上模电缸及下模电缸分别推动上模制 具5以及下模制具8移动至初始工位, 送料驱动马达推动送料托盘退到第一指定位置进行复 位, 电热机构驱动马达推动金属发热片12到加工工位, 然后, 上模电缸及下模电缸推动分别 将上模制具5及下模制具8到吸附工位, 金属发热片12发出热辐射, 使得上透明模塑件2及下 透明模塑件靠近金属发热片12的一端融化, 电热机构驱动马达推动金属发热片12退到第二 指定位置进行复位, 上模电缸以及下模电缸同时推动上模制具5及下模制具8到达贴合工 位, 以使上透明模塑件2融化部分与下透明模塑件融化部分贴合以构成成形件, 上模电缸及 下模电缸推动上模。
24、制具5及下模制具8运动至初始工位, 取出成形件。 0041 制具11上设置与外置真空泵连通的通孔, 能够吸附固定透明模塑件。 0042 烘干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43 第一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10带动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第一烘干机构, 第 一热风机512将热风吹向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进行初步烘干; 0044 第二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10带动初步烘干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第二烘干机 构, 第二热风机522将热风吹向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进行进一步烘干; 0045 第三烘干步骤: 回转工作台10带动进一步烘干后的透明模塑件运动至第三烘干机 构, 第三热风机532将热风吹向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进行深。
25、度烘干。 0046 所述第一热风机512、 所述第二热风机522及所述第三热风机532吹出的热风温度 逐渐升高。 0047 清洗步骤中预设圈数为20rad。 0048 贴合步骤中金属发热片12的加热温度为30度至900度。 0049 上模制具5安装有第一真空吸盘。 0050 下模制具8安装有第二真空吸盘。 0051 送料托盘1的上下端设置有用于吸附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的第三真空 吸盘。 0052 所述烘干步骤的持续时间为5min。 0053 本申请通过将颜料喷入透明模塑件中, 并利用喷头302喷出气流, 以使透明模塑件 中盛放的颜料在高压气流的带动下涂覆透明模塑件内侧形成图案, 无需对。
26、透明模塑件进行 加热, 且不受透明模塑件形状的影响, 再配合清洗步骤与烘干步骤对透明模塑件进行后续 的清洗与烘干处理, 工序简单, 工作效率高, 使用方便; 此外, 通过金属发热片12产生热辐射 的方式, 对上透明模塑件2及下透明模塑件的待粘接面进行加热, 以使上透明模塑件2及下 透明模塑件的待粘接面融化, 而非将金属发热片12直接与上透明模塑件2及下透明模塑件 的待粘接面直接接触, 有效避免上透明模塑件2及下透明模塑件的待粘接面融化过度, 导致 粘接时上透明模塑件2及下透明模塑件的待粘接面出现溢胶现象, 同时减少了后期的处理 工序。 0054 本申请中安装步骤、 上色步骤、 喷绘步骤、 清洗。
27、步骤、 烘干步骤采用如图2-4所示流 纹喷涂机完成, 流纹喷涂机的具体结构如下: 说明书 4/9 页 7 CN 110216883 A 7 0055 包括回转工作台10, 沿回转工作台10外缘依次设置有颜料供给装置20、 颜料喷涂 装置30、 清洗装置40与烘干装置50, 回转工作台10适于通过转动将透明模塑件依次输送至 颜料供给装置20、 颜料喷涂装置30、 清洗装置40与烘干装置50; 0056 制具11, 安装于回转工作台10上用于固定开口朝上的透明模塑件; 0057 颜料供给装置20, 包括用于储存颜料的颜料储存筒201以及与颜料储存筒201连接 的颜料喷头202, 颜料喷头202适于。
28、将颜料喷入固定于制具11的透明模塑件中; 0058 颜料喷涂装置30, 包括喷涂气缸301、 安装于喷涂气缸301的驱动端的喷头302以及 与喷头302连接的气泵, 喷涂气缸301适于驱动喷头302靠近或远离固定于制具11的透明模 塑件, 喷头302适于将气体喷入经颜料供给装置20加工后的透明模塑件中; 0059 清洗装置40, 包括清洗气缸401、 安装于清洗气缸401的驱动端的安装板402、 安装 于安装板402的旋转马达403、 安装于旋转马达403的主轴的第一固定板404以及设置在第一 固定板404下端面的两固定辊4041与绕设于两固定辊4041的清洁棉线4042, 清洗气缸401适 。
29、于驱动安装板402靠近或远离透明模塑件, 以带动清洁棉线4042贴合或远离透明模塑件边 沿, 旋转马达403适于驱动第一固定板404旋转, 以带动固定辊4041与清洁棉线4042转动, 清 洁棉线4042适于在旋转马达403的驱动下, 对透明模塑件边沿进行清洁; 0060 烘干装置50, 适于对经清洗装置40清洗后的透明模塑件进行烘干。 0061 使用时, 将透明模塑件以开口朝上的方式安装于制具11上, 由回转工作台10通过 转动将透明模塑件依次输送至颜料供给装置20、 颜料喷涂装置30、 清洗装置40与烘干装置 50, 具体地, 当透明模塑件转动至颜料供给装置20时, 颜料喷头202根据使用。
30、者预先设定的 颜料量以及颜料的颜色种类将颜料从透明模塑件开口喷入, 颜料储存筒201根据需求设置 有多个, 以用于存储不同颜色及种类的颜料, 待颜料喷头202将颜料喷洒至透明模塑件后, 回转工作台10转动以使透明模塑件转动至颜料喷涂装置30, 喷涂气缸301驱动喷头302下 移, 直至喷头302端部贴近透明模塑件停止, 喷涂气缸301的驱动行程需要使用者根据透明 模塑件的大小进行调节, 当喷头302移动至预定位置时, 喷头302将喷出高压气体, 使得透明 模塑件中盛放的颜料在气流的作用下扩散至透明模塑件内壁, 为避免颜料随气流飞溅处透 明模塑件, 颜料喷涂装置30还包括安装于喷涂气缸301的驱。
31、动端的喷涂制具303, 喷涂制具 303呈环形设置, 喷涂制具303用于遮挡透明模塑件外沿, 以与透明模塑件上沿贴合, 以起到 挡板的作用, 防止颜料飞溅至透明模塑件外部, 此外, 为确保颜料能够随气流扩散至整个透 明模塑件内壁, 同时避免出现颜料厚度不均的情况, 喷头302设置在呈环形设置的喷涂制具 303的圆心处, 以将高压气体喷射至透明模塑件中心, 使得颜料均匀扩散, 喷头302喷出气流 的压力需要使用者根据颜料种类、 容量以及透明模塑件的大小进行调节, 待透明模塑件喷 漆完成后, 回转工作台10转动以使透明模塑件转动至清洗装置40, 清洗气缸401驱动安装板 402朝透明模塑件方向运动。
32、, 直至清洁棉线4042与透明模塑件边沿贴合时停止, 清洗气缸 401的行程可根据透明模塑件大小与形状进行设置, 本申请并不局限于透明模塑件的加工, 当清洗气缸401运行至预设行程后, 即清洁棉线4042与透明模塑件边沿贴合时, 旋转马达 403驱动第一固定板404旋转, 以带动固定辊4041与清洁棉线4042转动, 以使清洁棉线4042 对透明模塑件边沿进行刮擦, 以除去残留在透明模塑件边沿的颜料, 当旋转马达403旋转至 预设圈数时清洁完成后, 透明模塑件随回转工作台10的转动运动至烘干装置50, 由烘干装 置50对透明模塑件进行烘干。 说明书 5/9 页 8 CN 110216883 A。
33、 8 0062 通过利用颜料供给装置20将颜料喷入透明模塑件中, 并配合颜料喷涂装置30对待 透明模塑件中颜料施加高压气流, 以使颜料在高压气流的带动下覆盖透明模塑件待加工面 形成图案, 再配合清洗装置40与烘干装置50对透明模塑件进行后续的清洗与烘干处理, 工 序简单, 工作效率高, 能够对不同材料及形状的透明模塑件进行加工, 使用方便。 0063 具体地, 制具11上设置与外置真空泵连通的通孔, 真空泵将抽取制具11与透明模 塑件之间的空气形成真空, 以吸附透明模塑件。 此外, 本申请中制具11可采用卡爪等, 能够 固定透明模塑件的夹紧件。 0064 具体地, 烘干装置50包括第一烘干机构。
34、, 第一烘干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511以及安 装于第一固定架511的第一热风机512, 第一热风机512适于将热风吹向经颜料喷涂装置30 处理后的透明模塑件。 0065 更具体地, 烘干装置50还包括第二烘干机构, 第二烘干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521以 及安装于第二固定架521的第二热风机522, 第二热风机522适于对经第一热风机512处理后 的透明模塑件。 0066 烘干装置50还包括第三烘干机构, 第三烘干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架531以及安装于 第三固定架531的第三热风机532, 第三热风机532适于对经第三热风机532处理后的透明模 塑件。 0067 通过设置多个烘干机构, 能够以将透明模塑。
35、件的烘干分为多步进行, 以避免透明 模塑件长时间滞留在同一装置, 影响加工速度, 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0068 制具11设置有多个, 以装载多个透明模塑件, 方便多个透明模塑件同时进行加工, 有利于透明模塑件的批量化处理。 0069 具体地, 颜料供给装置20、 颜料喷涂装置30、 清洗装置40、 第一烘干机构、 第二烘干 机构以及第二烘干机构沿回转工作台10外缘依次等距设置, 且与制具11一一对应, 以便于 多个装置同时工作, 避免出现闲置现象。 0070 具体地, 旋转马达403为双头轴马达, 第一固定板404安装于旋转马达403的主轴的 一端, 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板405, 第二固定板。
36、405上安装有棉线筒4051, 旋转马达403的 主轴上开设有贯穿旋转马达403的主轴的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 第一固定板404开设有 与第一贯通孔对应的第一开口以及与与第二贯通孔对应的第二开口, 清洗装置40包括安装 于第一固定板404上的第四固定架406以及设置在第四固定架406上的收线马达407, 清洁棉 线4042一端穿过第一开口及第一贯通孔与棉线筒4051固接, 另一端穿过第二开口机第二贯 通孔与收线马达407的主轴固接。 0071 在使用时, 旋转马达403带动第二固定板405以及第二固定板405同步转动, 以避免 棉线筒4051上的清洁棉线4042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缠绕, 待清洁。
37、完成后, 即旋转马达403旋转 至预设圈数后, 收线马达407的主轴转动, 由于清洁棉线4042一端与棉线筒4051固接, 棉线 筒4051将发生转动, 棉线筒4051上干净的清洁棉线4042将穿过第一贯通孔、 第一开口运动 至两固定辊4041, 以替换使用过的清洁棉线4042, 使用后的清洁棉线4042将经由第二开口、 第二贯通孔运动至收线马达407的主轴上进行回收, 以确保清洁效果。 收线马达407的主轴 的旋转圈数需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当收线马达407的主轴收集5mm棉线即可停止。 0072 具体地, 一种彩色流纹喷涂机还包括控制器15, 控制器15与颜料喷涂装置30、 烘干 装置50、。
38、 清洗装置40、 颜料供给装置20以及制具11电连接, 以控制控制器15与颜料喷涂装置 说明书 6/9 页 9 CN 110216883 A 9 30、 烘干装置50、 清洗装置40、 颜料供给装置20以及制具11工作。 控制器15可为YHC2-30T-AC 控制器。 0073 本申请中贴合步骤采用如图5-7所示热辐射自动粘接机完成, 热辐射自动粘接机 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机架、 安装于机架上的合模装置与运输装置, 合模装置包括固定架、 安装于固定架上端的上模电缸3、 安装于上模电缸3的动力端的上模制具5、 安装于固定架下 端的下模电缸6以及安装于下模电缸6的下模制具8, 上模电缸3适于驱动。
39、上模制具5朝向下 模制具8方向运动, 下模电缸6适于驱动所述下模制具8朝向上模制具5方向运动, 上模制具5 以及下模制具8的运动行程预设有初始工位、 吸附工位与贴合工位, 上模制具5设置有第一 吸附装置, 下模制具8设置有第二吸附装置, 运输装置包括送料驱动马达9、 电热机构驱动马 达16、 滑轨、 设置在滑轨第一端的送料托盘1以及设置在滑轨第二端的电热机构17, 滑轨上 设置有加工工位, 加工工位位于上模制具5与下模制具8之间, 送料驱动马达9适于驱动送料 托盘1在滑轨第一端与加工工位之间运动, 电热机构驱动马达16适于驱动电热机构17在滑 轨第二端与加工工位之间运动, 送料托盘1的上下两端。
40、分别用于放置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 明模塑件; 本申请中将上模制具5及下模制具8的初始位置作为初始工位, 将上模制具5及下 模制具8距滑轨1至5毫米的位置作为吸附工位, 将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贴合时上 模制具5及下模制具8所处位置作为贴合工位, 第一指定位置为滑轨第一端, 第二指定位置 为滑轨第二端。 0074 使用时将透明模塑件按照朝向分为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 并将上透明 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安装朝向将分别安装在送料托盘1上端与下端, 当送料托盘1运动 至加工工位时, 上模电缸3驱动上模制具5运动至吸附工位, 以使第一吸附装置吸附放置在 送料托盘1上端的上透明模塑件2, 下。
41、模电缸6驱动下模制具8运动至吸附工位, 以使第二吸 附装置吸附放置在送料托盘1下端的下透明模塑件; 0075 当送料托盘1运动至滑轨第一端时, 上模电缸3驱动上模制具5运动至初始工位, 并 带动上透明模塑件2运动至初始工位, 下模电缸6驱动下模制具8运动至初始工位, 并带动下 透明模塑件运动至初始工位; 0076 当电热机构17运动至加工工位时, 上模电缸3驱动上模制具5运动至吸附工位, 并 带动上透明模塑件2运动至吸附工位, 下模电缸6驱动下模制具8运动至吸附工位, 并带动下 透明模塑件运动至吸附工位, 电热机构17产生热辐射, 以对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 进行加热; 在此过程中, 上。
42、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并未与电热结构接触, 以避免上透 明模塑件2以及下透明模塑件待贴合部分过度融化。 具体地, 电热机构17电热机构17包括与 滑轨滑动连接的安装平台、 设置在安装平台的金属发热片12、 设置在机架上的变压器14以 及用于连接金属发热片12与变压器14的电热导线13, 安装平台与电热机构驱动马达16的动 力端固接, 通过控制器15控制变压器14输出电压以控制金属发热片12所散发出的热辐射, 从而金属发热片12对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进行加热时, 根据上透明模塑件2以及 下透明模塑件材质的不同, 调节上透明模塑件2、 下透明模塑件靠近金属发热片12一端(即 待贴合面)。
43、的融化程度以及融化深度, 以避免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的待贴合面融 化过度, 上透明模塑件2的待贴合面与下透明模塑件待贴合面贴合时发生溢胶。 0077 当电热机构17运动至滑轨第二端时, 上模电缸3驱动上模制具5运动至贴合工位, 并带动上透明模塑件2运动至贴合工位, 下模电缸6驱动下模制具8运动至贴合工位, 并带动 说明书 7/9 页 10 CN 110216883 A 10 下透明模塑件运动至贴合工位, 以使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贴合。 0078 具体地, 合模装置还包括与机架滑动连接的上模活动板4, 上模活动板4与上模电 缸3的动力端固接, 合模装置还包括与机架滑动连接的下模活。
44、动板7, 下模活动板7与下模电 缸6的动力端固接, 以避免上模制具5以及下模制具8滑动时出现偏差。 0079 具体地, 一种热辐射自动粘接机还包括真空泵, 第一吸附装置包括安装于上模制 具5的第一真空吸盘, 第一真空吸盘设置有与真空泵连接的第一连接管, 第一连接管上设置 有第一真空阀。 0080 第一吸附装置包括安装于下模制具8的第二真空吸盘, 第二真空吸盘设置有与真 空泵连接的第二连接管, 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真空阀。 0081 通过设置第一真空吸盘与第二真空吸盘用于吸附上透明模塑件2以及下透明模塑 件, 并利用第一真空阀与第二真空阀控制第一真空吸盘与第二真空吸盘的启动与关闭使用 方便。 。
45、0082 送料托盘1的上下端设置有用于吸附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的第三真空 吸盘, 第三真空吸盘设置有与真空泵连接的第三连接管, 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真空阀。 通过设置第三真空吸盘用于吸附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使用方便。 0083 具体地, 本申请还包括控制器15, 控制器15与上模电缸3、 下模电缸6、 送料驱动马 达9、 电热机构驱动马达16、 变压器14、 真空泵、 第一真空阀、 第二真空阀以及第三真空阀电 连接。 0084 工作时, 控制器15控制送料驱动马达9将送料托盘1输送至加工工位, 然后启动上 模电缸3, 以使上模制具5运动至吸附工位, 启动第一吸附装置以吸附放置。
46、在送料托盘1上端 的上透明模塑件2, 在启动上模气缸的同时, 启动下模电缸6, 以使下模制具8运动至吸附工 位, 启动第二吸附装置吸附放置在送料托盘1下端的下透明模塑件, 以将上透明模塑件2及 下透明模塑件从送料托盘1上取下; 0085 然后控制送料驱动马达9将送料托盘1运输至滑轨第一端, 并控制上模电缸3驱动 上模制具5运动至初始工位以带动上透明模塑件2运动至初始工位, 并同步控制下模电缸6 驱动下模制具8运动至初始工位以带动下透明模塑件运动至初始工位; 0086 然后控制电热机构驱动马达16将电热机构17运动至加工工位时, 并控制上模电缸 3驱动上模制具5运动至吸附工位, 并带动上透明模塑。
47、件2运动至吸附工位, 并同步控制下模 电缸6驱动下模制具8运动至吸附工位, 并带动下透明模塑件运动至吸附工位, 启动电热机 构17产生热辐射, 以对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进行加热, 以使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 透明模塑件靠近电热机构17的一端发生融化, 即上透明模塑件2以及下透明模塑件的发生 融化。 0087 然后控制电热机构17运动至滑轨第二端时, 上模电缸3驱动上模制具5运动至贴合 工位, 并带动上透明模塑件2运动至贴合工位, 下模电缸6驱动下模制具8运动至贴合工位, 并带动下透明模塑件运动至贴合工位, 以使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贴合。 0088 具体地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
48、贴合时间需要根据上下透明模塑件的材料 进行设定, 当上下透明模塑件的贴合面融化后, 根据设定的材料塑化时间进行计时, 计时到 达后电热运动驱动马达复位, 即电热机构17运动至滑轨第二端后停止, 上模电缸3和下模电 缸6同时启动, 分别正向运动至粘接工位后停止, 此时上透明模塑件2与下透明模塑件的粘 说明书 8/9 页 11 CN 110216883 A 11 接面已经紧密压合在一起, 控制器15控制第一真空泵停止工作, 冷却时间开始计时, 计时到 达预设时间后上模电缸3和下模电缸6同时反向复位至起始点, 复位完成, 控制器15控制第 二真空泵停止工作, 取出产品, 自动流程结束, 等待操作者按。
49、下启动开关再次进入自动循 环。 0089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 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 9/9 页 12 CN 110216883 A 12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13 CN 110216883 A 13 图2 说明书附图 2/6 页 14 CN 110216883 A 14 图3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5 CN 110216883 A 15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6 CN 110216883 A 16 图6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7 CN 110216883 A 17 图7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8 CN 110216883 A 18 。
- 内容关键字: 透明 模塑件 加工 方法
高精度的低重频窄脉冲延迟控制电路.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pdf
微型扬声器音腔焊接装置.pdf
测试无人机避障功能的训练迷宫.pdf
半导体老化检测装置.pdf
车用尿素液的生产配比装置.pdf
管材转运稳定输送装置.pdf
灯光积木块.pdf
空压机滤芯.pdf
化工桶倒料机构.pdf
旋转式远端帽.pdf
细胞分类恒温箱.pdf
煤粉传输带用残余清洁机构.pdf
生物基可降解纤维面料生产用喂纱机构及针织大圆机.pdf
卷扬机调速机构.pdf
烧伤整形植皮辅助设备.pdf
快速充电电池组结构.pdf
高效率的废边吸附平台.pdf
变排量汽车空调压缩机后盖气动立式定心夹具.pdf
建筑保温板切割装置.pdf
高炉烟灰布袋除尘输灰系统.pdf
提高挤浆机的脱水装置.pdf
无人驾驶汽车辅助检修装置.pdf
类蛇毒肽的制备方法.pdf
中控系统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涤纶线抗拉强度检测方法.pdf
与印度南瓜侧枝数量相关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pdf
LED显示装置.pdf
云台摄像机及控制系统.pdf
高含有机质渣土低碳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图像视觉处理的基坑位移监测系统.pdf
22-二甲基-4-羟甲基-13-二氧戊环的连续化生产工艺.pdf
随机全自动封箱机.pdf
特定于电池单元的牵引电池监测.pdf
快速冷却定型陶瓷设备.pdf
能根据手指大小自动调整指环孔松紧手感的剪刀.pdf
夜视仪固定装置和夜视仪.pdf
高效木材削片机.pdf
减震器缸筒数控加工机床.pdf
液压支架油缸用辊压装置.pdf
绞龙推铲复合机构.pdf
散热效果好的氩弧焊机.pdf
激光平板切割机上可用于切管材的支撑机构.pdf
新型电推剪.pdf
预拌砂浆搅拌装置.pdf
用于注塑机中的快速拆换螺杆结构.pdf
单控制端夹杆锤.pdf
纺织面料加工设备用洁净装置.pdf
被传送木板上木屑的去除装置.pdf
钢管加工用石墨喷墨装置.pdf